2018历史学统考真题及解析

2018历史学统考真题及解析
2018历史学统考真题及解析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历史学基础试题

(科目代码:313)

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考古发现的古人类中,与今中国人渊源最为直接的是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 丁村人

D. 山顶洞人

2.西周前期,曾先后向东、南和西三个方向扩张,其中向南扩张主要发生在

A.成王时期 B. 穆王时期

C. 昭王时期

D. 宣王时期

3.韩愈学说的核心是“道统论”,其“道”是指

A.正宗的儒家学说 B. 道家的本体论

C. 事物运行的规律

D. 阴阳变化的根本

4.宋代至清代我国书籍印刷的主要方式是

A.泥活字印刷 B. 木活字印刷

C. 雕版印刷

D. 铜活字印刷

5.刺绣是中国的传统工艺,清代有“四大名绣”之说。四大名绣是

A.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B. 汴绣、越绣、苏绣、闽绣

C. 汴绣、粤绣、湘绣、闽绣

D. 苏绣、鲁绣、湘绣、蜀绣

6.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史地。鸦片战争后,主要以《四洲志》为基础成书的重要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 《瀛寰志略》

C. 《中西纪事》

D. 《各国史略》

7.在晚清,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被欺骗、拐卖至海外,从事奴隶般的劳动。使西方国家“招募”华工出国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 B. 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C.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8.中国近代对甲骨学研究作出卓越贡献,被学界为“甲骨四堂”的四位学者是

A.孙诒让、罗振玉、陈垣、顾颉刚

B.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

C.王懿荣、陈寅恪、王国维、郭沫若

D.吴其昌、董作宾、陈寅恪、陈垣

9.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920 年在上海出版了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译者是

A.陈独秀 B. 木活字印刷

C. 杨匏安

D. 铜活字印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断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兵役制度改革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是在20 世纪

A.50 年代 B. 60 年代

C. 70 年代

D. 80 年代

11.历史学家将古埃及历史上的动乱时期称为“中间期”。集中反映古埃及第一中间期社会基本状况的文献是

A.《萨勒纸草》 B. 《维勒布尔纸草》

C. 《桡夫长雅赫摩斯传》

D. 《聂菲尔列胡预言》

12.现存迈锡尼线形文字B 的材料绝大多数叙述的是迈锡尼的

A.经济状况 B. 政治状况

C. 军事组织

D. 建筑艺术

13.公元前3 世纪,罗马在扩张过程中与西地中海强国发生的战争是

A.布匿战争 B. 马其顿战争

C. 叙利亚战争

D. 萨谟奈战争

14.伴随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中世纪西欧的集市较为普遍,其中最著名的是

A.威尼斯集市 B. 汉堡集市

C. 波士顿集市

D. 香槟集市

15.德里苏丹国(1206——1526 年)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稳固的伊斯兰教政权。该时期印度的官方语言是

A.梵语 B. 波斯语

C. 阿拉伯语

D. 印地语

16.年鉴学派开创了总体史研究方法,其代表人物马克·布洛赫研究中世纪的代表作是

A.《封建社会》 B.《圣路易》

C.《中世纪文明》

D.《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17.17—18 世纪,受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欧洲出现了一些开明君主。被誉为俄国开明君主的是

A.尼古拉二世 B. 叶卡特琳娜二世

C. 亚历山大一世

D. 彼得一世

18.在主要西方国家,妇女获得选举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美国宪法赋予妇女选举权始于

A.19 世纪60 年代 B. 19 世纪90 年代

C. 20 世纪20 年代

D. 20 世纪60 年代

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哲学盛行于西方,下列属于其代表人物的是

A.罗素、维特根斯坦 B. 叔本华、海德格尔

C. 罗素、雅思贝尔斯

D. 海德格尔、雅思贝尔斯

20.20世纪60 年代后,取得独立的非洲各国都努力探索各自的发展道路,多数国家的经济体制是

A.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

C. 混合经济

D.部落经济

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80 分。

21.《大唐西域记》

22.江南制造总局

23.新生活运动

24.《八一宣言》

25.君士坦丁大帝

26.参觐交代

27.考迪罗主义

28.《非统组织宪章》

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30 分,共60 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古者诸侯并争,胜负无恒,而他善必称,己恶不讳。逮乎近古,无闻至公,国自称为我长,家相谓为彼短。而魏.收.以.元.氏.出.于.边.裔.,.见.侮.诸.华.,.遂.高.自.标.举.,.比.桑.干.于.姬.、.汉.之.国.;.曲.加.排.抑.,.同.建.邺.于.蛮.貊.之.邦.。夫以敌国相仇,交兵结怨,载诸移檄,庸可致诬,列诸湘

素,难为妄说。苟未达此义,安可言于史邪……自梁、陈已降,隋、

周而往,诸史皆贞观年中群公所撰,近古易悉,情伪可求。至如朝廷贵臣,必父祖有传,考其行事,皆子孙所为,而访彼流俗,询诸故老,事有

不同,言多爽实。昔秦人不死,验符生之厚诬;蜀老犹存,知葛亮之多枉。斯则自古所叹,岂独于今哉!盖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瘅恶,

得失一朝,荣辱千载。苟违斯法,岂日能官。但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

不闻以曲词获罪。是以隐侯《宋书》多妄,萧武知而勿尤;伯起《魏史》不平,齐置览而无谴。故令史臣得爱憎由己,高下在心,进不惮于公宪,退无愧于私室,欲求实录,不亦难乎?

问题: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最新整理)

2018 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共6 题;共54 分) 1.(2018?卷Ⅰ)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 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 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 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 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 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 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 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 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 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 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 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连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讲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2017年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真题

北大 630 历史学基础(世界史) 一,简答题 1,简述吠陀与吠陀时代。 2,简述希腊化时期的文化。 3,简述福特制与美国工业化特征。 4,简述20 世纪初伊朗革命。 5,简述凯恩斯主义内涵与历史意义。 6,简述日本战后民主化改革。 二,论述题 1,评述中古西欧十字军运动。 2,现代西方福利主义的兴起、演变及历史意义。 3,论述战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发展道路。 北师大 6,犹太教7,吠陀时代8,斯巴达, 9,大陆封锁体系 10,西奥多·罗斯福 论述 3,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4,论述克莱尔主义 中央民族大学 4,亚洲觉醒5,杜鲁门主义6,希腊化时代7,克吕尼改革运动简答 5,梭论改革内容影响 6,君士坦丁统治措施意义 7,洛迦诺公约签订历史背景 8,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内容意义 论述 3,英法百年战争原因过程意义 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异同 南京大学 674 世界史基础 一,名词解释(20 分*8) 1,诺曼征服2,拜占庭军区制3,雅典城邦制度4,都铎王朝 5,宪章运动6,彼得一世改革7,进步主义运动8,世界体系理论 二,论述题(70 分*2) 1,论述十一二世纪欧洲全盛,从政经文角度 2,学术界关于冷战爆发有哪些根源性解释 厦大 一,名词解释 1,甘地2,华盛顿会议3,伊苏斯战役6,索贡巡行 7。圣巴托罗缪惨案

三,论述题 3,罗斯福新政 4,18 世纪欧洲君主加强中央集权 东北师大 名词 1,修昔底德,2,往年纪事,3,密苏里妥协案,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5,阿里改革,6,年鉴学派,7,哥伦布交换8,托勒密王朝 论述 1,西欧中世纪农垦影响 2,第三次科技革命 首师大 5,波斯帝国6,查士丁尼一世7,凡尔赛体系8,哥伦布大交换 论述 3,简述日耳曼大迁徙及其影响 4,威尔逊,罗斯福的自由国际主义对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以及与战前国际格局的有什么不同 四川师大 名词 7,亚述帝国8,英国宗教改革 简答 3,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及特点 4,美国内战的原因及性质 论述 2,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017 年上海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620 世界史综合 一,名词解释 1,汉谟拉比法典2,至尊法案3,圣像破坏运动4,南特敕令5,种姓制度6,十月革命7,布拉格之春 二,简答题 1,公元前8 世纪到公元前3 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 2,土耳其凯莫儿改革的内容与意义 三,论述题 1,分析冷战的形成与其国家影响 2,分析西方当代史学流派 中山大学 名词

2016——2018年全国卷必修三高考真题汇编

1、(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 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2017年新课标全国Ⅲ卷)2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 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图4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 3、(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 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4、(2016年新课标全国Ⅱ卷)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 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图3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5、(2017年新课标全国Ⅲ卷)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 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6、(2018年全国Ⅰ卷)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 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图6

考研历史学真题(完整版本)

考研历史学真题(完整版本) 笔者为广大考生整理了2013年考研历史学真题(完整版),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考古学文化中,与后来游牧文明有密切关系的是 A.马家窑文化 B.红山文化 C.仰韶文化 D.屈家岭文化 2.整合儒学,结束经学今文、古文之争的汉化学者是 A.董仲舒 B.刘歆 C.郑玄 D.许慎 3.科举考试中的糊名、誉录制度确立于 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金代 4.元代”也里可温”一词所指为 A.基督教 B.摩尼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5.明太祖朱元璋称:”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其中”五府”为: A.监察机构 B.司法机构 C.军事机构 D.宦官机构 6.关于中国近代史开端有多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始于明末的学者是 A.范文澜 B.胡绳 C.蒋廷黻 D.郭廷以 7.致使中国领土被割占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伊犁条约》 8.民国前期的国会政治结束于 A.皖系军阀执政时期 B.直系军阀执政时期 C.临时执政府执政时期 D.奉系军阀执政时期 9.下列作品中,以解放区土地改革为主题的是 A.《小二黑结婚》 B.《荷花淀》 C.《暴风骤雨》 D.《红旗谱》 10.20世纪60年代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是 A.英国 B.联邦德国 C.瑞典 D.法国 11.完全统一以色列部族和犹太族为一个王国的是 A.雅各 B.扫罗

2018历史学统考真题及解析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历史学基础试题 (科目代码:313) 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考古发现的古人类中,与今中国人渊源最为直接的是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 丁村人 D. 山顶洞人 2.西周前期,曾先后向东、南和西三个方向扩张,其中向南扩张主要发生在 A.成王时期 B. 穆王时期 C. 昭王时期 D. 宣王时期 3.韩愈学说的核心是“道统论”,其“道”是指 A.正宗的儒家学说 B. 道家的本体论 C. 事物运行的规律 D. 阴阳变化的根本 4.宋代至清代我国书籍印刷的主要方式是 A.泥活字印刷 B. 木活字印刷 C. 雕版印刷 D. 铜活字印刷 5.刺绣是中国的传统工艺,清代有“四大名绣”之说。四大名绣是 A.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B. 汴绣、越绣、苏绣、闽绣 C. 汴绣、粤绣、湘绣、闽绣 D. 苏绣、鲁绣、湘绣、蜀绣

6.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史地。鸦片战争后,主要以《四洲志》为基础成书的重要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 《瀛寰志略》 C. 《中西纪事》 D. 《各国史略》 7.在晚清,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被欺骗、拐卖至海外,从事奴隶般的劳动。使西方国家“招募”华工出国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 B. 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C.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8.中国近代对甲骨学研究作出卓越贡献,被学界为“甲骨四堂”的四位学者是 A.孙诒让、罗振玉、陈垣、顾颉刚 B.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 C.王懿荣、陈寅恪、王国维、郭沫若 D.吴其昌、董作宾、陈寅恪、陈垣 9.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920 年在上海出版了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译者是 A.陈独秀 B. 木活字印刷 C. 杨匏安 D. 铜活字印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断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兵役制度改革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是在20 世纪 A.50 年代 B. 60 年代

考研真题:历史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考研真题:历史学试卷及答案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历史学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卷要求。 1.春秋时期“救邢存卫”的国君是 A.齐桓公 B.秦穆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2.十六国时期建立政权最多的民族是 A.氐 B.匈奴 C.羌 D.鲜卑 3.下列君主中大力扶持佛教的是 A.北魏太武帝 B.梁武帝 C.唐武宗 D.北周武帝 4.中国古代大型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的研制者是 A.张衡 B.一行 C.苏颂 D.沈括 5.明清皇帝极少改动年号,但也有例外。有两个年号的明朝皇帝是 A.成祖 B.仁宗 C.宣宗 D.英宗 6.中国近代早期科技刊物《格致汇编》的主编者是 A.伟烈亚力 B.傅兰雅 C.合信 D.李提摩太 7.1885年,清廷在台湾设省。第一任台湾巡抚是 A.姚莹 B.沈葆桢 C.刘铭传 D.唐景崧 8.民国时期,提出划区实验与发展乡村教育的是黄炎培及其主持的 A.《村治月刊》 B.中华职业教育社 C.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D.中华教育促进社 9.最早由中国人主持的重大科学考古是

A.北京人遗址的发掘 B.敦煌文书的发现 C.殷墟的发掘 D.半坡遗址的发掘 10.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原则的文献是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联合政府》 11.下列各组古代民族,其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的是 A.雅利安人、赫梯人、波斯人 B.雅利安人、赫梯人、以色列人 C.苏美尔人、雅利安人、以色列人 D.苏美尔人、以色列人、波斯人 12.下列哲学学派中,不属于希腊化时期的是 A.斯多噶学派 B.伊壁鸠鲁学派 C.犬儒学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13.罗马帝国时期,在不列颠北部修建长城的皇帝是 A.图拉真 B.哈德良 C.奥列略 D.涅尔瓦 14.中国僧人玄奘和义净西行求法时到过的大乘佛教中心是 A.飞行寺 B.超岩寺 C.那烂陀寺 D.大寺 15.下列蒙古四大汗国中,被欧洲人称为“金帐汗国”的是 A.窝阔台汗国 B.察合台汗国 C.伊儿汗国 D.钦察汗国 16.下列人物中,参与起草美国1787年宪法的是 A.麦迪逊 B.富兰克林 C.杰斐逊 D.潘恩 17.18世纪从事大西洋HA奴隶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法国 C.荷兰 D.英国 18.签订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的两个国家是 A.法国和俄国 B.俄国和奥地利 C.法国和西班牙 D.俄国和英国

2016年历史学313统考真题

2016年历史学313统考真题 2016年研究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16年的同学们可以稍作休整,养精蓄锐后备战复试。对于备考2017年历史学考研的同学们来说,真题是最具参考性的指导资料,精确的真题解析能够帮助大家找准复习方向,不走弯路,直击考试重点,轻松考研。博仁考研老师为备考2017年历史学研究生同学们整理出2016年历史学统考真题,更多自主命题院校真题及答案可以咨询博仁教育老师。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 弭兵运动 22. 嘉定和议 23. 明代司礼监 24. “十通” 25. 《查士丁尼战争史》 26. “壬申之乱” 27. 美国“文官条例”(1883年) 28. 阿拉曼战役 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29.材料一:“法之轻重,以弊之轻重为衡,故曰刑罚世轻世重,盖因时制宜,非得已也。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夫财者亿兆养命之原,自当为亿兆惜之,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为计?” --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材料二:再,臣等会办夷务以来,窃思鸦片必要清源而边衅亦不容轻启,是以兼筹并顾,随时密察夷情。乃知边衅之有无,惟视宽严之当否。宽固可以弭衅,宽而失之纵弛,则贻患转在养痈;严似易于启衅,严而范我驰驱,则小惩即可大诫。此中操纵,贵审机宜。 --林则徐等《英人非不可制应严谕将英船新到烟土查明全缴片》材料三:溯自查办鸦片以来,幸赖乾断严明,天威震叠。趸船二万余箱之缴,系英夷领事义律自行递票求收,现有汉夷字原禀可查,并有夷纸印封可验。继而在虎门毁化烟土,先期出示,准令夷人观看,维时来观之夷人,有撰为夷文数千言以纪其事者,大意谓天朝法令,足服人心。今夷书中具载其文,谅外域尽能传诵。迨后各国来船,遵具切结,写明"如有夹带鸦片,人即正法,船货没官",亦以汉夷字合为一纸。

历史系史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个命题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研究历史总是研究者现时 现刻的思想活动;二是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生活需要激发起来的;三是历史是按 现时人的兴趣和价值取向来思考和理解的。这个命题含有明显的历史相对主义 的消极成分,但也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那就是确认了一个事实:历史认识的 起点,来源于研究者感受到的现实需要。 列举从古自今史考的名著:司马光《通鉴考异》、顾炎武《日知录》、赵翼《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章学诚《文史通义》、崔述《考信录》 列举20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作:曹佐熙《史学通论》、李则纲《史学通论》、周容《史学通论》、杨鸿烈《史学通论》、李大钊《史学要论》、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蒋祖怡《史学纂要》。 列举史学方法著作: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姚永朴《历史研究法》、浮田和民《史学原论》、梁启超《新史学》 马克思史学的东西:翦伯赞《中国史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列举出列举出五部查阅资料的工具书:唐代欧阳洵《艺文类聚》、北宋李昉、李穆《太平御览》、三国魏文帝时刘劭、王象等《皇览》、明解缙《永乐大典》、,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太平广记》、北宋李昉﹑徐铉﹑宋白及苏易《文苑英华》、清朝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唐初的虞世南《北堂书钞》 名解历史观: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 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 领域的延伸。阶级史观(革命史观) 又称阶级斗争史观,从阶级的视角去研究历史,研究各个历史阶层中不同主导的阶级和各个阶级的发展状况对所在历史时 期的影响、文明史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 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近)现代化史观、英雄史观、正统史观、个人历史观等。 历史比较研究法:历史比较研究法是对历史上同类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比较 和对照,并分析其异同及缘由,从而寻求历史规律的一种方法。遵循“可比性 原则”——拿来作比较的事物,其材料必须是同类的,同一范畴的,采用同一 标准的,处理方法也是相同的。从历史事实出发进行比较。明确比较研究的主 题,确定比较对象。深入比较,找出异同。广泛验证,揭示规律。这样就有助 于克服史学研究的片面性、狭隘性,可以起到“间接实验法”的作用结论鲜明, 有说服力有助于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发现新问题。比较方法不是唯一的,也 不是万能的,结论会有不完全性或或然性,结论还带有很大的揣测性,容易产 生牵强附会。

2018-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选择题 2019年题组 1 . (2019 ?浙江文综?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 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宋明理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解析】①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③朱熹创办私学,书中虽未明确提及,但根人民版教材的“学 习思考”得知,他的学说生前被官方诬为伪学,从而可知他不可能在“官学”培养人才。朱熹曾在江西庐山 白鹿洞书院等场所招徒讲学。④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做过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 私人教师,晚年回到雅典后兴建了自己的讲习所一一“吕克昂”学园。②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实行法治、提倡耕战,因此他不推崇文化知识,对私学采取简单消灭的办法。《韩非子》的主张,后来被秦王朝接受作为文教法令规定下来,导致焚书坑儒禁绝私学的一场浩劫。由此排除②。 【答案】C 2019年题组 1 .(2019 ?山东文综历史?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 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 .道家C .墨家 D .法家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材料“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 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说明此学派代表地主阶级,反对贵族特权、主张社会变革、倡导重农抑商。 结合所学可知是法家思想。 【答案】D 2 . (2019 ?海南卷历史? 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 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 ?仁政思想 C ?礼法并重D ?礼治为先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述,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 民治,因此,B项正确;A项是儒学思想可以体现的,但与题意不符,如民贵君轻、君舟民水;C项是荀子观点,题干无从反映;D为孔子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 【答案】B 3. (2019 ?浙江文综卷? 16)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 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2018考研人大历史学真题回忆

一、名词解释(共8个,每个10分,共80分) 海昏侯(16年复试题)、五代十国(教材可答)、土司制度(仝106,不全)、袁枚(北师大392)、李提摩太(仝171)、邮传部(根据复习山东大本和教材可得4分)、宋教仁案(长孙113)、中山舰事件(仝194长孙125) 二、史料分析(50分) (一) 材料:三代之贡、助、彻,止税田土而已。魏晋有户、调之名,有田者出租赋,有户者出布帛,田之外复有户矣。唐初立租、庸、调之法,有田则有租,有户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出谷,庸出绢,调出缯纩布麻,户之外复有丁矣。杨炎变为两税,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虽租、庸、调之名浑然不见,其实并庸、调而入于租也。相沿至宋,未尝减庸、调于租内,而复敛丁身钱米。后世安之,谓两税,租也,丁身,庸、调也,岂知其为重出之赋乎?使庸、调之名不去,何至是耶!故杨炎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有明两税,丁口而外,有力差,有银差,盖十年而一值。嘉靖末行一条鞭法,通府州县十岁中夏税、秋粮、存留、起运之额,均徭、里甲、土贡、顾募、加银之例,一条总徵之,使一年而出者分为十年,及至所值之年一如余年,是银、力二差又并入于两税也;未几而里甲之值年者,杂役仍复纷然。其后又安之,谓条鞭,两税也:杂役,值年之差也,岂知其为重出之差乎?使银差、力差之名不去,何至是耶!故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於後世者大矣·····今欲定税,须反积累以前而为之制。援田于民,以什一为则;未授之田,以二十一为则。其户口则以为出兵养兵之赋,国用自无不足,又何事於暴税乎!何谓所税非所出之害?古者任土作贡,虽诸侯而不忍强之以其地之所无,况於小民乎!故赋谷米,田之所自出也;赋布帛,丁之所自为也。其有纳钱者,后世随民所便,布一匹,直钱一千,输官听为九百。布直六百,输官听为五百,比之民间,反从降落。是钱之在赋,但与布帛通融而已。其田土之赋谷米,汉、唐以前未之有改也。及杨炎以户口之赋并归田土,于是布帛之折于钱者与谷米相乱,亦遂不知钱之非田赋矣。——《明夷待访录》答题方法:专题知识;预测专题;(史学大家,史学著作,不做要求) 问题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赋税制度(5分) 问题2:作者认为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10分) 问题3:对作者的解决之道做出评价(10分) (二) 材料1:“凡例”将“圣祖、世宗庙讳及朕御名字样,悉行开列,深堪发指。此实不逆不法,为从来未有之事,罪不容诛,即应照大逆律问拟,以申国法而快人心。——《清高宗实录》 材料2: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清·龚自珍《咏史》 材料3:盖自乙未以后,彼圣主所长虑却顾,坐席不暖者,独太后之废置我耳。殷忧内结,智计外发,知非变法,无以交通外人得其欢心;非交通外人得其欢心,无以挟持重势,而排沮太后之权力。载湉小丑,未辨菽麦,铤而走险,固不为满洲全部计。长素乘之,投间抵隙,其言获用。故戊戌百日之政,足以书于盘盂,勒于钟鼎,其迹则公,而其心则只以保吾权位也。——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材料4:乾隆以来多朴学,知人论世之文,易触时忌,一概不敢从事,移其心力,毕注於经学,毕注於名物训诂之考订,所成就亦超出前儒之上 问题1:材料2的作者是谁,写出他的其他名句(5分)(北师大的近代史料选择性读,概括著名人物作品风格;名词解释有关人物及其代表作)

2011年——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必修一汇编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2015年全国卷1】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收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2011年全国卷】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014年全国卷2】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2017年全国卷1】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13年全国卷1】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2016年全国卷2】27. 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2018年全国卷2】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2014年全国卷2】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2017年全国卷2】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近代史

第七单元两次鸦片战争和中国社会的变化 1.(2018年11月浙江选考)请看右图书影。下列项中对该书内容解 读错误的是 A.开始探索新知 B.寻求强国御侮之路 C.冲破“天朝上国”观念 D.形成思想解放潮流 2.(2019年海南)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 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 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3.(2019年全国Ⅲ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4.(2019年全国卷Ⅱ,第41题第1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 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材料二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 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参考答案: 变化: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 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 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 5.(2019年江苏,第22题)(13分)翁仕朝(1874—1944),一位乡村塾师,世居香港, 历经英国殖民扩张、日本攻陷香港等重大世局之变,始终秉持志节,期望政治清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充满着时代赋予的家国情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翁氏对于世界地理颇有浓厚兴趣,出于其手编亲辑之简明著作为《天下寰球中外交通分五大洲图》,简明清晰,并系史志……了解世界,求取新知,自以阅览世界地志

历史学考研历年真题(2010—2012)完整版

北师大博仁教育考研辅导权威师资优质教学 201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春秋时期“救邢存卫”的国君是 A.齐桓公 B.秦穆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2.十六国时期建立政权最多的民族是 A.氐 B.匈奴 C.羌 D.鲜卑 3.下列君主中大力扶持佛教的是 A.北魏太武帝 B.梁武帝 C.唐武宗 D.北周武帝 4.中国古代大型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的研制者是 A.张衡 B.一行 C.苏颂 D.沈括 5.明清皇帝极少改动年号,但也有例外。有两个年号的明朝皇帝是 A.成祖 B.仁宗 C.宣宗 D.英宗 6.中国近代早期科技刊物《格致汇编》的主编者是 A.伟烈亚力 B.傅兰雅 C.合信 D.李提摩太 7.1885年,清廷在台湾设省。第一任台湾巡抚是 A.姚莹 B.沈葆桢 C.刘铭传 D.唐景崧 8.民国时期,提出划区实验与发展乡村教育的是黄炎培及其主持的 A.《村治月刊》 B.中华职业教育社 C.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D.中华教育促进社 9.最早由中国人主持的重大科学考古是 A.北京人遗址的发掘 B.敦煌文书的发现 C.殷墟的发掘 D.半坡遗址的发掘 10.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长期共存,

北师大博仁教育考研辅导权威师资优质教学 互相监督”原则的文献是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联合政府》 11.下列各组古代民族,其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的是 A.雅利安人、赫梯人、波斯人 B.雅利安人、赫梯人、以色列人C.苏美尔人、雅利安人、以色列人 D.苏美尔人、以色列人、波斯人12.下列哲学学派中,不属于希腊化时期的是 A.斯多噶学派 B.伊壁鸠鲁学派 C.犬儒学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13.罗马帝国时期,在不列颠北部修建长城的皇帝是 A.图拉真 B.哈德良 C.奥列略 D.涅尔瓦 14.中国僧人玄奘和义净西行求法时到过的大乘佛教中心是 A.飞行寺 B.超岩寺 C.那烂陀寺 D.大寺 15.下列蒙古四大汗国中,被欧洲人称为“金帐汗国”的是 A.窝阔台汗国 B.察合台汗国 C.伊儿汗国 D.钦察汗国 16.下列人物中,参与起草美国1787年宪法的是 A.麦迪逊 B.富兰克林 C.杰斐逊 D.潘恩 17.18世纪从事大西洋HA奴隶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法国 C.荷兰 D.英国 18.签订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的两个国家是 A.法国和俄国 B.俄国和奥地利 C.法国和西班牙 D.俄国和英国19.1918年,揭开协约国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序幕的事件是 A.捷克军团叛乱 B.英军进入巴库 C.英军登陆摩尔曼斯克 D.日军登陆海参崴 20.1962年,美国女作家雷切尔?卡尔森出版《寂静的春天》,引起对A.热带雨林砍伐的关注 B.杀虫剂使用的关注 C.大气环境圈污染的关注 D.地质与土壤环境的关注 二、名词解释:第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018年全国高考I卷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汇编)

2018年全国高考I卷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平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简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成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 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臣认为,这就是中 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 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 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 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

2016年历史学313统考真题

权威师资优质教学博仁考研https://www.360docs.net/doc/1915963131.html, 2016年历史学313统考真题 2016年研究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16年的同学们可以稍作休整,养精蓄锐后备战复试。对于备考2017年历史学考研的同学们来说,真题是最具参考性的指导资料,精确的真题解析能够帮助大家找准复习方向,不走弯路,直击考试重点,轻松考研。博仁考研老师为备考2017年历史学研究生同学们整理出2016年历史学统考真题,更多自主命题院校真题及答案可以咨询博仁教育老师。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 弭兵运动 22. 嘉定和议 23. 明代司礼监 24. “十通” 25. 《查士丁尼战争史》 26. “壬申之乱” 27. 美国“文官条例”(1883年) 28. 阿拉曼战役 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29.材料一:“法之轻重,以弊之轻重为衡,故曰刑罚世轻世重,盖因时制宜,非得已也。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夫财者亿兆养命之原,自当为亿兆惜之,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为计?” --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材料二:再,臣等会办夷务以来,窃思鸦片必要清源而边衅亦不容轻启,是以兼筹并顾,随时密察夷情。乃知边衅之有无,惟视宽严之当否。宽固可以弭衅,宽而失之纵弛,则贻患转在养痈;严似易于启衅,严而范我驰驱,则小惩即可大诫。此中操纵,贵审机宜。 --林则徐等《英人非不可制应严谕将英船新到烟土查明全缴片》材料三:溯自查办鸦片以来,幸赖乾断严明,天威震叠。趸船二万余箱之缴,系英夷领事义律自行递票求收,现有汉夷字原禀可查,并有夷纸印封可验。继而在虎门毁化烟土,先期出示,准令夷人观看,维时来观之夷人,有撰为夷文数千言以纪其事者,大意谓天朝法令,足服人心。今夷书中具载其文,谅外域

历年全国卷高考数学真题汇编(教师版)

全国卷历年高考真题汇编-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2019全国2卷文)8.若x 1=4π,x 2=4 3π 是函数f (x )=sin x ω(ω>0)两个相邻的极值点,则ω= A .2 B .3 2 C .1 D . 1 2 答案:A (2019全国2卷文)11.已知a ∈(0, π 2),2sin2α=cos2α+1,则sin α= A .15 B C D 答案:B (2019全国2卷文)15.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b sin A +a cos B =0,则B =___________. 答案:4 3π (2019全国1卷文)15.函数3π ()sin(2)3cos 2 f x x 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答案:-4 (2019全国1卷文)7.tan255°=( ) A .-2 B .- C .2 D . 答案:D (2019全国1卷文)11.△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 C c B b A a sin 4sin sin =- ,4 1cos -=A ,则b c =( ) A .6 B .5 C .4 D .3 答案:A (2019全国3卷理) 18.(12分)△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sin 2 A C a b A +=.

(1)求B ; (2)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1c =,求△ABC 面积的取值范围. (1)由题设及正弦定理得sin sin sin sin 2 A C A B A +=. 因为sin 0A ≠,所以sin sin 2 A C B +=. 由180A B C ++=?,可得sin cos 22A C B +=,故cos 2sin cos 222 B B B =. 因为cos 02 B ≠,故1 sin =22B ,因此60B =?. (2)由题设及(1)知△ABC 的面积ABC S ?.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120)1 sin sin 2 c A c C a C C ?-= ==+. 由于△ABC 为锐角三角形,故090A ?<

2016历史学(历史学综合历史学基础)真题汇总版

【摘要】本文是考研帮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6年历史学(历史学综合/历史学基础)各高校真题汇总版,欢迎16年的童鞋参加论坛发起的“回忆真题,传递爱心”的活动。 ?吉林大学 名词解释: 共和行政,唐初八史,好人政府,一条鞭法,时务学堂,巴比伦之囚,光荣革命,神曲,马歇尔计划 材料: 1、分封制 2、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3、梭伦改革内容,失败原因,对雅典意义 4、关于经济大萧条的材料,提问经济危机对美国人民的影响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问题 论述: 1、秦汉至明清中央中枢权利机构的变化 2、论述问题与主义之争 3、中世纪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国家统一的影响和意义 4、分析冷战起源 ?吉林大学古籍所

名词解释: 盐铁会议,集书省,甘露之变,崖山之战,续三通,竹书纪年, 翻译句读: 1、董仲舒给汉武帝上书 2、文献学的翻译(每题三问) 简答: 1、简述西汉的刺史制度 2、略 3、简述宋代5大类书 4、魏晋玄学和门阀制度的发展演变 论述: 1、秦到魏晋南北朝的军制 2、论述清初考据学的发展 ?复旦大学 名词解释: 三省六部制,党锢之祸,澶渊之盟,《新青年》,新生活运动,癸卯学制,汉莫拉比法典,

释迦牟尼,荷马史诗,权利法案 简答: 1、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联系与区别 2、两税法 3、梁启超新史学 4、晚清冗员问题 5、启蒙运动 6、日本明治维新 论述题(三选二): 1、中国古代主要王朝都城迁移的过程与原因 2、中国近现代史的史料种类很多,有方志、报纸、档案、笔记等等。请选择两种你熟悉的史料,各举一两个例子,介绍史料的特点。 3、20世纪上半叶,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结合其中一史实谈谈战争的反思 ?四川大学 1、材料分析题,汉书一段话,评述儒墨异同 2、繁转简,解释词语 3、(1)近五年关于先秦到元的创造性著作 (2)新文化运动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