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第3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

(新课标版)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第3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
(新课标版)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第3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

第3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认识铁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建立基于类别、核心元素价态等认识物质性质,设计物质转化的核心角度。2.通过Fe(OH)2、Fe(OH)3的制取实验,探究其性质;通过实验探究Fe2+、Fe3+的检验,探究铁的化合物的转化。3.能基于证据对铁的化合物的性质、组成及变化提出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

一、铁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氧化亚铁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易被氧化为Fe3O4。

(2)氧化亚铁和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与非强氧化性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写出氧化亚铁和氧化铁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氧化亚铁:FeO+2H+===Fe2++H2O。

②氧化铁:Fe2O3+6H+===2Fe3++3H2O。

3.主要用途

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是炼铁原料。

(1)化合态铁的常见化合价只有+2价和+3价,Fe3O4可以看成由FeO和Fe2O3按物质的量之比1∶1组合而成的复杂氧化物,通常也可写成FeO·Fe2O3的形式。

(2)FeO、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Fe3O4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3)Fe3O4与盐酸反应可分别看作Fe2O3、FeO与盐酸反应,然后把两个反应式相加。

(4)FeO、Fe3O4遇氧化性酸(如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价的铁均被氧化成+3价。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Fe2O3为碱性氧化物,可与水反应生成Fe(OH)3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D .Fe 3O 4中铁元素有+2价和+3价,Fe 3O 4是混合物 答案 C

解析 赤铁矿、铁锈的主要成分均是Fe 2O 3,A 错误,C 正确;Fe 2O 3为碱性氧化物,但不与水反应,B 错误;Fe 3O 4为化合物,不是混合物,D 错误。 【考点】铁的氧化物

【题点】铁及其氧化物性质的综合 二、铁的氢氧化物 1.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如下图所示:

(1)图甲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 3+

+3OH -

===Fe(OH)3↓。

(2)图乙实验中先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反应的方程式是

①Fe 2+

+2OH -

===Fe(OH)2↓(白色); ②4Fe(OH)2+O 2+2H 2O===4Fe(OH)3。 思维启迪

(1)Fe 2+极易被氧化,所以FeSO 4溶液要现用现配。

(2)为了防止Fe 2+

被氧化,配制FeSO 4溶液的蒸馏水和NaOH 溶液要煮沸,尽可能除去O 2。 (3)为了防止滴加NaOH 溶液时带入空气,可将吸有NaOH 溶液的长滴管伸入FeSO 4溶液的液面下,再挤出NaOH 溶液。

(4)为防止Fe 2+

被氧化,还可以向盛有FeSO 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煤油或其他密度小于水而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以隔绝空气。 2.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

(1)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都是不溶性碱,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写出它们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Fe(OH)3+3H +

===Fe 3+

+3H 2O , ②Fe(OH)2+2H +

===Fe 2+

+2H 2O 。

(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Fe(OH)3:2Fe(OH)3=====△

Fe 2O 3+3H 2O ,

②Fe(OH)2:Fe(OH)2=====△

FeO +H 2O 。

例2 用不含Fe 3+

的FeSO 4溶液与不含O 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 溶液反应制备Fe(OH)2沉淀。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 4溶液时,除加硫酸防止生成Fe(OH)2外,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 2,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 2的NaOH 溶液,插入FeSO 4溶液的液面以下,再挤出NaOH 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铁屑 (2)煮沸 (3)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接触O 2转化成Fe(OH)3沉淀 【考点】铁的氢氧化物 【题点】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相关链接

Fe(OH)2和Fe(OH)3性质的比较

三、铁盐与亚铁盐 1.Fe 2+

、Fe 3+

的检验方法

(1)观察法:浅绿色溶液中含有Fe 2+

;棕黄色溶液中含有Fe 3+

(2)加碱法:若产生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的为Fe 2+

;若直接产生红褐色沉淀的为Fe 3+

(3)加KSCN :无明显现象,再加新制氯水溶液变红色的为Fe 2+

;若溶液直接变红色的为Fe 3+

。 2.Fe 2+

与Fe 3+

的转化 如下图所示

(1)在盛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加适量铁粉振荡后,溶液变成浅绿色,再加KSCN 溶液,溶液

不变色,再加入氯水后,溶液变成红色。

(2)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Fe===3Fe2+、2Fe2++Cl2===2Fe3++2Cl-。

(3)由上述实验可知:Fe3+遇到较强的还原剂,会被还原成Fe2+;Fe2+在较强氧化剂的作用下,会被氧化成Fe3+。

(1)Fe只具有还原性。可被弱氧化剂(H+、S、Fe3+等)氧化成Fe2+,被强氧化剂(Cl2等)氧化成Fe3+。

(2)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可被强氧化剂[Cl2、KMnO4(H+)等]氧化为Fe3+;可被还原剂(Al、Zn、CO、C等)还原为Fe。

(3)Fe3+只具有氧化性,可被弱还原剂(Fe、Cu等)还原为Fe2+,被强还原剂(Al、Zn、CO等)还原为Fe。

例3已知有以下物质的相互转化:

试回答: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用试剂________检验G中的阳离子,其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G溶液中加入A的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eCl2KCl (2)4Fe(OH)2+2H2O+O2===4Fe(OH)3(3)KSCN溶液棕黄色溶液变为红色溶液(4)2Fe3++Fe===3Fe2+

【考点】铁盐和亚铁盐

【题点】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推断

四、铜盐

1.物理性质

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等铜盐可溶于水;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

(1)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使用铜器皿比较安全。

(2)铜盐属于重金属盐,有毒,原因是铜离子能与蛋白质作用,使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3.铜及其化合物的颜色

①Cu:紫红色②CuO:黑色③Cu(OH)2:蓝色

④CuSO4:白色⑤CuSO4·5H2O:蓝色

⑥CuCl2:棕黄色

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的化学性质活泼,不宜用铜制作盛食品的器皿

B.铜的导电能力不如铝

C.由于Cu2+有氧化性,所以用CuSO4来配制农药

D.因为Cu2+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铜盐溶液有毒

答案 D

解析金属铜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使用铜器皿比较安全;铜属于重金属,铜盐有毒,因Cu2+会与蛋白质作用,使蛋白质变性。

【考点】铜及其化合物

【题点】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与铁锈的主要成分相同( )

(2)Fe3O4可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 )

(3)FeCl2、FeCl3、Fe(OH)3都可通过化合反应生成( )

(4)Fe3+、Cu2+、H+、Fe2+四种离子中氧化能力最强的是Fe3+( )

(5)在配制FeSO4溶液时,为防止FeSO4被氧化而变质,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铁粉( )

(6)某溶液中滴加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答案(1)√(2)√(3)√(4)√(5)√(6)×

【考点】铁的氧化物

【题点】铁的氧化物的性质

2.(2019·山西省实验中学月考)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丰富。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合金是使用最早的合金

B.Fe2O3常用作红色油漆的原料

C.Fe(OH)3胶体可作净水剂

D.Fe3O4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答案 A

解析铁的金属性较强,铜合金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A错误。

【考点】铁的氧化物

【题点】铁及其氧化物性质的综合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的氧化物均为黑色固体,均难溶于水

B.Fe(OH)2在空气中易变质,生成红褐色Fe(OH)3

C.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Fe3O4

D.氢氧化亚铁为白色絮状沉淀

答案 A

解析FeO是一种黑色粉末,Fe2O3是一种红棕色粉末,Fe3O4是一种磁性的黑色晶体。

【考点】铁的氢氧化物

【题点】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

4.向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溶液中一定含Fe2+

C.溶液中一定含Cu2+

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

答案 C

解析溶液中Fe3+、Cu2+均具有氧化性,且氧化性:Fe3+>Cu2+,若加入的铁粉是少量的,Fe3+有剩余,加入KSCN溶液仍会变红,但若Fe3+有剩余,则不会有Cu置换出来,即没有固体存在。铁粉无论与Fe3+还是与Cu2+反应,均生成Fe2+,若铁粉是过量的,则Cu会被完全置换出来,溶液中无Cu2+。

【考点】铁盐和亚铁盐

【题点】相关混合物反应后溶液中离子的推断

5.化合物A、B组成元素相同,且B为白色。C是一种与B含有相同价态该金属元素的硫酸盐,向C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可观察到生成的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A,加热A可得红棕色粉末D。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Fe(OH)3Fe(OH)2FeSO4Fe2O3

(2)4Fe(OH)2+O 2+2H 2O===4Fe(OH)3 2Fe(OH)3=====△

Fe 2O 3+3H 2O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C 与NaOH 溶液反应的特征现象,确定A 是Fe(OH)3,C 是FeSO 4,B 为Fe(OH)2,D 为Fe 2O 3。 【考点】铁盐和亚铁盐

【题点】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推断

题组一 铁的氧化物

1.“秦砖汉瓦”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缩影。同是由黏土烧制的砖瓦,有的是黑色的,有的却是红色的,你猜测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A .土壤中含有铁粉、二氧化锰等

B .黑砖瓦是煅烧过程中附着了炭黑,红砖瓦则是添加了红色耐高温染料

C .土壤中含有的铜元素经过不同工艺煅烧,分别生成了黑色CuO 和红色Cu

D .土壤中含有的铁元素经过不同工艺煅烧,分别生成了黑色Fe 3O 4或FeO 和红色Fe 2O 3 答案 D

解析 黏土中含有铁元素,在烧制砖瓦时,与O 2反应,生成氧化物,铁元素的氧化物有3种,FeO 与Fe 3O 4为黑色,Fe 2O 3为红棕色,故D 项正确。 【考点】铁的氧化物

【题点】铁的氧化物的组成及物理性质

2.某物质由铁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实验测得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铁元素与氧元素物质的量比为3∶4 B .该物质可能为四氧化三铁 C .该物质一定为四氧化三铁 D .该物质可能为混合物 答案 C

解析 由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求得铁元素与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该物质可能为Fe 3O 4;若FeO 与Fe 2O 3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混合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物质的量比也为3∶4,该物质可能为混合物。 【考点】铁的氧化物

【题点】铁的氧化物的组成与物理性质

3.下列关于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碱性氧化物

B.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

D.都能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铁

答案 C

解析氧化铁和氧化亚铁都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都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都具有氧化性,能被氢气、一氧化碳、金属铝等还原剂还原为铁单质。

【考点】铁的氧化物

【题点】铁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题组二铁的氢氧化物

4.在空气中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可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关于该反应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为氢氧化铁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氢氧化亚铁作氧化剂

答案 D

解析氢氧化亚铁易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氢氧化亚铁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

【考点】铁的氢氧化物

【题点】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

5.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铁的一组试剂是( )

A.氯化铁溶液和烧碱溶液B.氧化铁和烧碱溶液

C.氧化铁和水D.铁和水蒸气

答案 A

解析实验室常用可溶性铁盐溶液(如氯化铁溶液)与碱溶液(如烧碱溶液)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铁沉淀。

【考点】铁的氢氧化物

【题点】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

6.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 )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因为Fe(OH)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Fe(OH)3,故要长时间观察到Fe(OH)2白色沉淀,就要排除装置中的空气或氧气。装置①是先用H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并使生成的Fe(OH)2处在氢气的保护中,③中液面上加苯阻止了空气进入;②由于能接触到空气中的O2,故不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

【考点】铁的氢氧化物

【题点】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

题组三铁盐和亚铁盐

7.刻制印刷电路板时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Cu+2Fe3+===2Fe2++Cu2+。根据该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是还原剂B.Fe3+具有氧化性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该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答案 C

解析该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还原剂;铁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Fe3+为氧化剂;生成物中没有单质,不是置换反应;该反应为离子反应。

【考点】铁盐、亚铁盐

【题点】铁盐(Fe3+)和亚铁盐(Fe2+)的化学性质

8.(2019·合肥一中测试)向盛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M和溶液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锌有剩余时,M中一定有Fe、Cu和Zn

B.锌有剩余时,N中一定没有FeCl2和CuCl2

C.锌无剩余时,M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

D.锌无剩余时,N中一定只有FeCl2和ZnCl2

答案 D

解析锌有剩余时,锌粉足量,与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完全反应,M中一定有Fe、Cu和Zn,N 中一定没有FeCl2和CuCl2,故A、B正确;锌无剩余时,锌先与氯化铜反应,可能与部分氯

化亚铁反应,所以M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N中一定有ZnCl2,若锌粉不足量,氯化铜未完全反应,则溶液中有FeCl2、CuCl2和ZnCl2,若氯化铜完全反应,氯化亚铁未完全反应,则溶液中有FeCl2和ZnCl2,故C正确、D项错误。

【考点】铁盐和亚铁盐

【题点】Fe3+、Fe2+转化中的反应顺序

9.选择合适试剂完成甲、乙两组实验。

甲组:检验含Fe3+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乙组:检验含Fe2+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下列试剂及加入试剂顺序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 B

解析甲组,在Fe3+存在的条件下检验Fe2+,要排除Fe3+干扰。所选试剂具备下列条件:一是能与Fe2+发生有明显现象的反应;二是与Fe3+不反应。溴水符合条件,实验现象是溴水颜色变浅,酸性KMnO4溶液也符合条件:5Fe2++MnO-4+8H+===5Fe3++Mn2++4H2O,实验现象是溶液的紫色变浅。乙组,在Fe2+存在的条件下检验Fe3+,用KSCN溶液检验Fe3+即可,Fe2+不会造成干扰。

【考点】铁盐和亚铁盐

【题点】铁三角(Fe、Fe2+、Fe3+)的相互转化

10.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把铁片插入CuSO4溶液中,验证古代湿法冶铜:2Fe+3Cu2+===2Fe3++3Cu

B.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含Fe3+

C.FeCl3溶液中加入铜粉:Fe3++Cu===Fe2++Cu

D.若要求用两种单质和一种溶液来测定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用Zn、Cu 和AgNO3溶液:Zn+2Ag+===Zn2++2Ag

答案 B

解析A中正确的离子反应为Fe+Cu2+===Fe2++Cu;C中离子反应为2Fe3++Cu===2Fe2++Cu2+;D中Zn、Cu均与AgNO

3发生置换反应生成Ag,则不能比较Zn、Cu的金属性,D错误。【考点】铁盐和亚铁盐

【题点】铁及其化合物的离子方程式

11.(2019·天津市蓟州区月考)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 3O 4

B .某溶液中先加入KSCN 溶液无现象,再通入Cl 2,发现溶液变红,则证明原溶液含有Fe 2+

C .磁铁矿粉末溶于盐酸后,加入KSCN 溶液,生成红色沉淀

D .Fe 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Fe 2O 3和H 2 答案 B

解析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 2O 3,A 错误;磁铁矿粉末溶于盐酸后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加入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不是生成红色沉淀,C 错误;Fe 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Fe 3O 4和H 2,D 错误。 【考点】铁盐和亚铁盐 【题点】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

12.(2019·济南外国语学校期末)下列各组物质中,X 是主体物质,Y 是少量杂质,Z 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由于发生2FeCl 3+Fe===3FeCl 2反应,主体成分FeCl 3被消耗了,无法除去杂质FeCl 2,A 错误;由于发生2FeCl 3+Fe===3FeCl 2,CuCl 2+Fe===FeCl 2+Cu 反应,主体成分FeCl 3被消耗了,有新的杂质FeCl 2产生,B 错误;Na 2SO 4、Na 2CO 3均与BaCl 2反应,主体成分Na 2SO 4被消耗了,D 错误。 【考点】铁盐和亚铁盐 【题点】关于铁的化合物的除杂 题组四 铜及其化合物

13.已知反应4CuO=====高温

2Cu 2O +O 2↑,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固体的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 B .铜元素被还原,氧元素部分被氧化 C .16g 氧化铜分解时转移电子0.2mol D .可说明热稳定性:氧化铜>氧化亚铜 答案 D

解析 在高温下,氧化铜不稳定,可分解生成稳定的氧化亚铜和氧气,说明氧化亚铜的热稳

定性比氧化铜强,铜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氧元素部分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考点】铜及其化合物

【题点】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4.(2019·遵义习水县一中月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铜丝在空气中加热表面变为黑色

B.铜制品长期置于潮湿空气中表面变为绿色

C.无水硫酸铜遇水蒸气变为蓝色

D.氯化亚铁溶于水后加入硫氰化钾变为红色

答案 D

解析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不变红色,D错误。

【考点】铜及其化合物

【题点】铜及其化合物与相关知识的综合

15.(2019·云南省峨山一中月考)为探究铁和铁的化合物的一些化学性质,某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1)往A、B溶液中分别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的颜色: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A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不断加热,可制得________胶体;当光束通过该胶体时,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效应。

答案(1)红色不变(浅绿色) (2)Fe2O3+6HCl===2FeCl3+3H2O Fe+2FeCl3===3FeCl2(3)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转变为灰绿色又转变为红褐色(4)Fe(OH)3丁达尔

【考点】铁盐和亚铁盐

【题点】铁及其化合物综合

16.(2019·天津市蓟州区联考)电子工业上使用的印刷电路板,是在敷有铜膜的塑料板上以涂层保护所要的线路,然后用三氯化铁浓溶液作用掉(腐蚀)未受保护的铜膜后形成的。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含有大量CuCl2、FeCl2和FeCl3,任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浪费)中回收铜,并将铁的化合物全部转化为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原料循环使用,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1)步骤Ⅰ的操作名称:________;所需玻璃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FeCl3溶液与铜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废腐蚀液中是否含有Fe3+所需试剂名称:________,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②中加入NaOH溶液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此过程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

此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③中所含物质:________,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过滤烧杯漏斗玻璃棒(2)2Fe3++Cu===2Fe2++Cu2+(3) 硫氰化钾溶液由黄色转化为红色(4)先产生白色絮状沉淀,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

(5)Fe、Cu 2Fe2++Cl2===2Fe3++2Cl-

解析废液中含有FeCl2、CuCl2、FeCl3,向废液中加入过量Fe,发生反应2Fe3++Fe===3Fe2+、Cu2++Fe===2Fe2++Cu,然后过滤,滤液中含有FeCl2,滤渣中含有Cu、Fe,向滤渣中加入过量HCl,Fe溶解,Cu不溶解,然后过滤得到金属单质Cu,滤液中含有FeCl2,向FeCl2滤液中通入过量Cl2,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从而得到FeCl3溶液,以此解答该题。

【考点】铁盐和亚铁盐

【题点】相关工艺流程图的应用

上海高中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上海高中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 ) ≤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 ②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 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③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 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④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⑤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 3.有机物的状态[ 常温常压( 1 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 ≤ 4 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 )4]亦为气态 3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 ,.沸.点.为.-.2..4..2.℃.).甲.醛.(.H.C.H.O.,.沸.点.为.-.2.1.℃.). (2)液态:一般N(C)在5~16 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 H3(CH2)4CH3 甲醇CH3OH 甲酸HCOOH 乙醛CH3CHO ★特殊: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3)固态:一般N(C)在17 或17 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 石蜡C12 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4.有机物的颜色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 ☆多羟基有机物如甘油、葡萄糖等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生成绛蓝色溶液; ☆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5.有机物的气味 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 ☆甲烷无味 ☆乙烯稍有甜味( 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 ☆乙炔无味

高中有机化学常用反应方程式汇总(免费)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 催化剂 高中有機化學方程式匯總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OH 10. CH 2 = CH 2—CH 2Br 11. CH 2 = CH 23 12. nCH 2 = CH 2 ] n 13. nCH 22] n 14. 2CH 2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2 +H 2O H+H 2O

NaOH H 2 O 醇 △ 催化剂 △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140℃ 催化剂 △ 24. + 3H 2 -NO 22O 26. 3CH ≡CH 27. CH 3CH 2Br + H 2O CH 3CH 2OH + HBr 28. CH 3CH 2Br + NaOH CH 3CH 2OH + NaBr 29. CH 3CH 2Br+ NaOH CH 2 = CH 2 + NaBr +H 2O 30.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 + H 2↑ 31. 2CH 3CH 2OH+O 2 2CH 3CHO + 2H 2O 32. CH 3CH 2OH CH 2 = CH 2↑+ H 2O 33.C 2H 5OH+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2O 2O O 3O + 2O+CO 3 37 38. CH 339. 2CH 340. CH 34+2Ag ↓+3NH 3+H 2O 41CH 3O 42. 2CH 3COOH+2Na 2CH 3COONa+H 2↑ 43.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

高一化学下学期主要化学方程式

期末方程式必考!!! 1. 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 2O==2Na[Al(OH)4]+3H 2↑; 2. 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 2O 3+2NaOH+3H 2O==2Na[Al(OH)4] ; 3. 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 4. 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Cl 3+3NH 3·H 2O =Al(OH)3↓+3NH 4Cl ; 5.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2Al+Fe 2O 3 Al 2O 3+2Fe 8. 铝与四氧化三铁发生铝热反应:8Al+3Fe 3O 4 4Al 2O 3+9Fe 7.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 2+2NaOH==Na 2SiO 3+H 2O ;粗硅 8. 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 2+Na 2CO 3 高温 Na 2SiO 3+CO 2↑ SiO 2+CaCO 3 CaSiO 3+ CO 2↑ 9.实验室制氯气:MnO 2+4HCl (浓) MnCl 2+Cl 2↑+2H 2O 10.氯气尾气处理:Cl 2+2NaOH==NaCl+NaClO+H 2O 11、甲烷的取代反应 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4个逐步取代和一个总式) CH 4+Cl 2 CH 3Cl+HCl (常温CH 3Cl 是气体,CH 2Cl 2、CHCl 3、CCl 4是油状液体) CH 3Cl+Cl 2CH 2Cl 2+HCl 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是最早应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剂) 高温 高温 高温 △

CHCl3+Cl2CCl4+HCl (CHCl3、CCl4是重要的工业溶剂)12、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乙烯气体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化学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 (加成反应) 13、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O2 + H2O +HNO3浓硫酸 △ 14、乙醇能与金属钠(活泼的金属)反应: 2C2H5OH+2Na→2CH3CH2ONa+H2↑ 15、乙醇的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CH3CHO+2H2O 2C2H5OH+O2催化剂 △ 16、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 CH3COOCH2CH3+H2O CH3COOH+CH3CH2OH 浓硫酸 ? 17、乙酸乙酯的水解(催化剂: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COOCH2CH3+H2O 稀硫酸或氢氧化钠 CH3COOH+CH3CH2OH ? 18、①证明氯气氧化性大于硫 Cl2 +Na2S=====2NaCl+S ↓ ②大于Br2 2NaBr + Cl2 ==== 2NaCl + Br2

高中化学《非金属知识点总结》(精选.)

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非金属知识点总结》教案 一、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 颜色黄绿色黄绿色无色 成分Cl2 Cl2、H2O、HClO、H+、Cl―、 ClO―、极少量的为OH― H+、Cl―、H2O、极少量的OH― 稀盐酸 性质氧化性氧化性、酸性、漂白性酸性2、氯气的性质 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2Na+Cl 2点燃 2NaCl 与金属铁反应方程式2Fe+3Cl 2点燃 2FeCl3 与金属铜反应方程式Cu+Cl 2点燃 CuCl2 与氢气反应方程式H 2+Cl22HCl;H2+Cl22HCl 与水反应方程式H2O +Cl2 ==HCl+HClO 制漂白液反应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 制漂白粉反应方程式2Cl2 +2C a(O H)2==CaCl2 +C a(C l O)2 +2H2O 实验室制法MnO 2+4HCl(浓)△ MnCl2 +Cl2↑+2H2O 氯离子的检验试剂以及反应方程式AgNO3溶液:g++Cl―==AgCl 二、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①Si 的还原性大于C ,但C 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 。2C +SiO2=====高温 Si +2CO↑; ②Si 能与NaOH 溶液反应放出H2,而其他非金属单质无此性质; ③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Si 为半导体,石墨为良导体; ④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分子晶体,但SiO2晶体为原子晶体。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 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 类别 酸性氧化物 _酸性氧化物 晶体结构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熔沸点 高 低 与水反应方程式 不反应 CO 2+H 2O H 2CO 3 与酸反应方程式 SiO 2 + 4HF==SiF 4↑+2H 2O 不反应 与烧碱反应方程式 SiO 2+2NaOH == Na 2SiO 3+H 2O 少:2NaOH+CO 2==Na 2CO 3+H 2O 过:NaOH+CO 2==Na HCO 3 与CaO 反应方程式[来 SiO 2+CaO 高温 CaSiO 3 CaO+CO 2==CaCO 3 存在状态 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 人和动物排放 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 物质 用途 硅单质 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 SiO 2 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 硅酸钠 矿物胶 SiC 砂纸、砂轮的磨料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3分) 1. (2分)化学无处不在,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A . 食盐既可以做调味剂,又可以做防腐剂 B . 纯碱既可以做清洗品,又可以做发酵粉 C . 漂白粉既可以做消毒剂,又可以做漂白剂 D . 酒精既可以做饮料,又可以做燃料 2. (2分) (2016高三上·吉安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Li2O ②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③盐酸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④Fe(OH)3、FeCl2、H2SiO3都不能直接用化合反应制备 ⑤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它具有漂白性.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 3. (2分) (2016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B . Al、Fe、Cu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 . 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

D .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则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4. (2分) (2020高一上·石嘴山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B . 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Cl3溶液和FeCl2溶液 C . 除去FeCl2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Cl3 ,可加入足量铜粉,然后过滤 D . 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不仅有MgO,还有Mg3N2 5. (2分) (2016高三上·襄阳期中)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滴加KI溶液时,当有2molI﹣参加反应,则生成1mol白色沉淀 B . 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氧化性 C . 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H2SO4是氧化产物 D . 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还原性:Cu+>I﹣>SO2 6. (2分) (2019高一下·嘉兴期末) 向100 mL FeI2溶液中逐渐通入Cl2 ,其中n(I2)、n(Fe3+)随通入n(Cl2)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还原性强弱:Fe2+

高中化学所有化学反应方程式

高中化学所有化学反应方程式 一、非金属单质(F2,Cl2,O2,S,N2,P,C,Si,H) 1、氧化性: F2+H2===2HF (阴暗处爆炸) F2+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XeF4是强氧化剂,能将Mn2+氧化为MnO4–) nF2+2M===2MFn(M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2H2O===4HF+O2 (水是还原剂) 2F2+2NaOH===2NaF+OF2+H2O F2+2NaCl===2NaF+Cl2 F2+2NaBr===2NaF+Br2 F2+2NaI===2NaF+I2 7F2(过量)+I2===2IF7 F2+Cl2(等体积)===2ClF (ClF属于类卤素:ClF+H2O==HF+HClO ) 3F2(过量)+Cl2===2ClF3 (ClF3+3H2O==3HF+HClO3 ) Cl2+H22HCl (将H2在Cl2点燃;混合点燃、加热、光照发生爆炸) 3Cl2+2P2PCl3Cl2+PCl3PCl5Cl2+2Na2NaCl 3Cl2+2Fe2FeCl3Cl2+Cu CuCl2 Cl2+2FeCl2===2FeCl3(在水溶液中:Cl2+2Fe2+===2Fe3++3Cl-) Cl2+2NaBr===2NaCl+Br2Cl2+2Br-=2Cl-+Br2 Cl2+2KI===2KCl+I2Cl2+2I-=2Cl-+I2 3Cl2(过量)+2KI+3H2O===6H Cl+KIO3 3Cl2+I–+3H2O=6H++6Cl–+IO3– 5Cl2+I2+6H2O===2HIO3+10HCl 5Cl2+I2+6H2O=10Cl–+IO3–+12H+ Cl2+Na2S===2NaCl+S↓Cl2+S2–=2Cl–+S↓ Cl2+H2S===2HCl+S↓(水溶液中:Cl2+H2S=2H++2Cl–+S↓ Cl2+SO2+2H2O===H2SO4+2HCl Cl2+SO2+2H2O=4H++SO42–+2Cl– Cl2+H2O2===2HCl+O2Cl2+H2O2=2H++Cl–+O2 2O2+3Fe Fe3O4O2+K===KO2 S+H2H2S 2S+C CS2S+Zn ZnS S+Fe FeS (既能由单质制取,又能由离子制取) S+2Cu Cu2S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3S+2Al Al2S3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所有重要的高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所有重要的高中化学方 程式汇总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高中化学专题之二-----高中化学方程式 一、非金属单质(F2,C l2,O2,S,N2,P,C,S i,H) 1、氧化性: F2+H2===2HF(阴暗处爆炸) F2+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XeF4是强氧化剂,能将Mn2+氧化为MnO4–) nF2+2M===2MFn(M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2H2O===4HF+O2(水是还原剂) 2F2+2NaOH===2NaF+OF2+H2O F2+2NaCl===2NaF+Cl2 F2+2NaBr===2NaF+Br2 F2+2NaI===2NaF+I2 7F2(过量)+I2===2IF7 F2+Cl2(等体积)===2ClF(ClF属于类卤素:ClF+H2O==HF+HClO) 3F2(过量)+Cl2===2ClF3(ClF3+3H2O==3HF+HClO3) Cl2+H22HCl(将H2在Cl2点燃;混合点燃、加热、光照发生爆炸) 3Cl2+2P2PCl3Cl2+PCl3PCl5Cl2+2Na2NaCl 3Cl2+2Fe2FeCl3Cl2+Cu CuCl2 Cl2+2FeCl2===2FeCl3(在水溶液中:Cl2+2Fe2+===2Fe3++3Cl-) Cl2+2NaBr===2NaCl+Br2Cl2+2Br-=2Cl-+Br2 Cl2+2KI===2KCl+I2Cl2+2I-=2Cl-+I2 3Cl2(过量)+2KI+3H2O===6HCl+KIO3 3Cl2+I–+3H2O=6H++6Cl–+IO3– 5Cl2+I2+6H2O===2HIO3+10HCl 5Cl2+I2+6H2O=10Cl–+IO3–+12H+ Cl2+Na2S===2NaCl+S↓Cl2+S2–=2Cl–+S↓

高中常用化学方程式

无机化学 一、碱金属 ( Li 、 Na、 K、 Rb、 Cs ) 1. 钠放在空气中: 4Na+O2===2Na2O(金属钠表面很快变暗) 2. 钠在空气中燃烧:(淡黄色固体) 3. 钠与水反应: 2Na+2HO===2NaOH+H↑(浮、熔、游、响) 4. 钠与硫酸铜盐溶液反应: 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 5. 氧化钠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6.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Na2O+CO2===Na2CO3 7.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过氧化钠即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8.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2O2+2CO===2Na2CO3+O2 (常用于呼吸面具、潜水艇作供氧剂) 9. 过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 2Na2O2+2H2SO4===2NaSO4+2H2O+O2↑ 10. 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a2CO3+2HCl===2NaCl+HO+CO2↑ 11. 纯碱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Na2CO3+HCl===NaHCO3+NaCl 12. 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 13. 小苏打固体受热分解: 14. 小苏打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NaHCO3+ NaOH===Na2CO3+ H2O 15. 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 4Li+O 2===2Li 2O(仅生成氧化锂) 16. 小苏打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 17. 金属钠与硫粉混合爆炸: 2Na+S===NaS(不需要任何条件) 二、镁.铝.铁 1. 氧气作用: 2. 镁与氮气作用: 3. 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CO2不能用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4. 镁与稀硫酸的反应: Mg+H2SO4===MgSO4+H2↑ 5. 镁能与与沸水反应: 6. 氧化镁的反应: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7. 氢氧化镁与氯化铵反应: Mg(OH)2+2NH4Cl===MgCl2+2NH3·H2O 8. 铝箔在空气中燃烧: 9. 铝箔在氯气中燃烧: 10. 铝与稀盐酸反应: 2Al+6HCl===2AlCl 3+3H2↑ 11. 铝与稀硫酸反应: 2Al+3H2SO4===Al 2(SO4) 3+3H2↑ 12.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2NaOH+2HO===2NaAlO+3H2↑ 13. 铝热反应: 14. 氧化铝的两性:Al 2O3+3H2SO4===Al 2(SO4) 3+3H2O Al2O3+2NaOH===2NaAlO+H2O 15 氯化铝与过量的氨水:AlCl 3+3NH· H2O===Al(OH)3↓ +3NH4Cl 16 氢氧化铝的两性:Al(OH) 3+NaOH===NaAlO2+2H2O Al(OH)3+3HCl===AlCl3+3H2O 17 氢氧化铝的不稳定性: 3+ 18.Al与强碱的反应:AlCl 3+3NaOH===Al(OH)↓+3NaCl(碱不足) 19. 偏铝酸盐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 20. 铁与水蒸汽的高温反应: 21. 铁与稀盐酸的反应: Fe+2HCl===FeCl2+H2↑ 22. 铁与氯化铜的反应: Fe+CuCl2===FeCl2+Cu 23. 铁与氯化铁的反应: 2FeCl 3+Fe===3FeCl2 24. 铁的氧化物与稀盐酸的反应: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 3O4+8HCl===FeCl 2+2FeCl 3+4H2O

高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2O Cl H 1.钠在氯气中燃烧 2.钠与硫化合 3.钠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变暗 4.钠在空气中燃烧 5.过量钠与盐酸反应 6.钠与水反应(离子~) 7.Na 2O 溶于盐酸 8.Na 2O 与CO 2化合 9.Na 2O 与水化合 10.Na 2O 暴露空气中变色 11.CO 2通过Na 2O 2 12.Na 2O 2投入水中(化学~) 13.Na 2O 2投入水中(离子~) 14.Na 2O 2投入盐酸(离子~) 15.少量CO 2通入烧碱溶液(离子~) 16.少量烧碱溶液吸收CO 2(离子~) 17.足量CO 2通入饱和Na 2CO 3溶液中(离子~) 18.小苏打受热分解 19.小苏打溶液与烧碱溶液混合(离子~) 20.小苏打溶液与盐酸溶液混合(离子~) 21.往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离子~) 22.往纯碱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离子~)

23.电解饱和食盐水(化学~) 24.电解饱和食盐水(离子~) 25.电解熔融氯化钠 26.饱和食盐水中先通NH3再通CO2 27.石灰纯碱法制备烧碱 28.NaHSO4与NaHCO3溶液反应(离子~) 29.Na投入CuSO4溶液(离子~) 30.Na2O2投入足量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 31.Na218O2与水反应 32.SO2通过Na2O2 33.Ba(OH)2溶液与少量NaHCO3溶液混合(离子~) 34.标况下6.72LCO2通入400mL1 mol·L-1烧碱溶液(离子~)35.等物质的量的FeSO4溶液与Na2O2充分反应(离子~) 36.将Na2O2投入Na2S溶液(离子~) 37.NaHSO4溶液与少量Ba(OH)2溶液混合

上海高中化学方程式全

高 考 总 复 习 之 高 中 化 学 方 程 式 总 结 化学第一册 第一章 卤素 第一节氯气 1、 2Na Cl 2 —点燃 > 2NaCI 占燃 2、 Cu Cl 2 > CuCI 2 点燃 3、 2Fe ■ 3CI 2 ----- ' 2FeCb 6、PCI 3 CI — PCI 5 7、CI 2 H 2O > HCI HCIO 8 2Ca (OH ) +2CL t Ca (CIO ) 2 +CaCL +2出 9、Ca (CIO ) 2 C02 H 20》CaCO 3 4 :;2HCIO 10、 2NaOH CI 2 > NaCIO NaCI H 2O 11、 4HCI MnO 2—■' MnCI 2 2H 2O CI 2 12、 2KMnO 4 16HCI (浓)> 2MnCI 2 2KCI 5CI 2 8H 2O 13、 2HCIO 见光 > 2HCI O 2 第二节氯化氢 14、 NaCI H 2SO 4(浓)> NaHSO 4 HCI 15、 NaHSO 4 NaCI 一- Na 2SO 4 HCI 16、 2NaCI H 2SOH 浓)」Na 2SO 4 2HCI (14、15 结合) 17、 HCI AgNO 3 > AgCI S'HNO 3 18、 NaCI AgNO 3 》AgCI b :;'NaNO 3 19、 KCI AgNO 3 》AgCI 」」;'KNO 3 4、 H 2 ' Cl 2------------- 点燃(光照)、2HCI 5、 占燃 2P+3CJ -------- 、 2PCI 3

20、2HCI CaCO^ —CaCl 2 H 2O CO2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21、CuO H2——-Cu H 2O 22、C 4HNO3「CO2 4NO22H2O 23、4Zn 10HNO3(极稀)一-4Zn (NO/2 NH 4NO3 3H 2O 24、11P 15C U SO424H2O > 5CU3P 6H3PO4 I5H2SO4 25、KCIO3 6HCI (浓)> 3CI2 KCI 3H2O 26、4Mg 10HNO3(极稀)一4Mg ( NO 3)2 NH 4NO3 3H 2O 27、K 262O 7 +6Fe3O4 + 31H 2SO4 t Cr2 (SO4) 3 + 9Fe2(SO4) 3 + K 2SO4 + 31H 2O 28、2KNO 3 3C S—;K2S N2 3CO2 第四节卤族元素 29、H2F2> 2HF 30、H2 Br2—;2HBr 31、H2I2> 2HI 32、2NaBr Cl2> 2NaCI Br2 33、2KI Cl2> 2KCI I2 34、2KI Br2> 2KBr I2 35、NaBr AgNO 3—;AgBr b ::;NaNO 3 36、KI AgNO 3 > Agl』";KNO 3 37、2AgBr —光照> 2Ag B Q 第二章摩尔反应热 第一节摩尔 38、C O2r CO2 39、Mg 2HCI > MgCI 2 H2

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大全(实用版)

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大全 一、非金属单质(F2 ,Cl2 、O2 、S、N2 、P 、 C 、Si) 1.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 2NaCl === 2NaF + Cl2 F2 + 2NaBr === 2NaF + Br2 F2 + 2NaI === 2NaF + I2 Cl2 + H2 === 2HCl Cl2 + 2FeCl2 === 2FeCl3 2Cl2 + 2NaBr === 2NaCl + Br2 Cl2 + 2NaI === 2NaCl + I2 Cl2 + Na2S === 2NaCl + S Cl2 + H2S === 2HCl + S S + H2 === H2S N2 + 3H2 === 2NH3 P2 + 6H2 === 4PH3 2.还原性 S + O2 === SO2 N2 + O2 === 2NO 4P + 5O2 === 2P2O5 C + 2Cl2 === CCl4 2C + O2(少量) === 2CO C + O2(足量) === CO2 C + CO2 === 2CO C + H2O === CO + H2(生成水煤气) 2C + SiO2 === Si + 2CO(制得粗硅) 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 Si(纯) + 4HCl) Si + C === SiC(金刚砂)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3(碱中)歧化 Cl2 + H2O === HCl + 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C + CaO === CaC2 + CO 3C + SiO2 === SiC + 2CO 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 2Na + H2 === 2NaH 4Na + O2 === 2Na2O 2Na2O + O2 === 2Na2O2 2Na + O2 === Na2O2 2Na + S === Na2S(爆炸) 2Na + 2H2O === 2NaOH + H2 Mg + Cl2 === MgCl2 Mg + Br2 === MgBr2 2Mg + O2 === 2MgO Mg + S === MgS Mg + 2H2O === Mg(OH)2 + H2 2Mg + CO2 === 2MgO + C Mg + H2SO4 === MgSO4 + H2 2Al + 3Cl2 === 2AlCl3 4Al + 3O2 === 2Al2O3(钝化) 2Al + Fe2O3 === Al2O3 + 2Fe 2Al + 3FeO === Al2O3 + 3Fe 2Al + 6HCl === 2AlCl3 + 3H2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Al + 6H2SO4(浓) === Al2(SO4)3 + 3SO2 + 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高中化学重要化学方程式

高中阶段重要化学方程式汇总 1、氧气的实验常用制法(三种) 2、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3、过氧化钠与CO2反应 4、过氧化钠与H2O 反应 5、过量 NaOH 与 CO2反应 6、 NaOH 与过量 CO2反应 7、碳酸钠溶液与CO2反应 8、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离子) 9、碳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盐酸(离子) 10、铝与烧碱溶液反应(离子) 11、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 12、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 13、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烧碱溶液(离子) 14、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离子) 15、偏铝酸钠溶液与少量盐酸反应(离子) 16、偏铝酸钠溶液与过量盐酸(离子) 17、氯化铝或硫酸铝溶液与偏铝酸溶液混合(离子) 18、用硫酸铝溶液与氨水制氢氧化铝(离子)

20、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离子) 21、铁与水蒸汽在高温下反应 22、铁与少量或过量氯气反应 23、 FeO 与盐酸反应(离子) 24、 Fe2O3与盐酸反应(离子) 25、 Fe3O4与盐酸反应(离子) 26、 FeO 与硝酸反应(离子) 27、 Fe2O3与硝酸反应(离子) 28、 Fe3O4与硝酸反应(离子) 29、硫酸亚铁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离子) 30、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离子) 31、氯化亚铁溶液滴加氯水(离子) 32、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离子) 33、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离子) 34、氯化铁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离子) 35、氯化铁溶液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离子) 36、氢氧化亚铁沉淀在空气中变质 37、工业制粗硅 38、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离子)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1金属和非金属化学方程式总结

必修一 化学方程式(小结) 一、钠和钠的化合物 1、钠与水反应: 2Na+2H 2O = 2NaOH+H 2↑ 2Na+2H 2O = 2Na ++2OH -+H 2↑ 2、钠与氧气反应: ①常温反应 4Na+O 2 = 2Na 2O ②点燃或加热 2Na+O 2 = Na 2O 2 3、钠与盐酸等酸反应: 2Na+2HCl = 2NaCl +H 2↑ 2Na+2H + = 2Na ++H 2↑ 4 、钠与氯气的反应: 2Na+Cl 2 = 2NaCl 5、钠与硫的反应: 2Na+S = Na 2S 6、钠与碱溶液的反应实际上是与钠跟水的反应: 2Na+2H 2O = 2NaOH+H 2↑ 7、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①NaCl 溶液:实际上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H 2O = 2NaOH+H 2↑ ②CuSO4溶液: 2Na+CuSO 4 +2H 2O = Cu(OH)2↓+H 2↑ + Na 2SO 4 点燃 Δ Δ

③NaHSO4溶液:2Na +2NaHSO4 = 2Na2SO4+ H2↑ ④通常钠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若盐为熔融状态,钠可以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 熔融 如:4Na + TiCl4 = 4 NaCl + Ti 8、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 4Na+O2=2Na2O Na2O+H2O = 2NaOH 2NaOH+CO2=Na2CO3+H2O 9、氧化钠和水的反应:Na2O+H2O=2NaOH 10、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Na2O+2HCl =2NaCl+H2O 11、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Na2O+CO2=Na2CO3 12、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2Na2O2+2H2O=4NaOH+O2↑ 1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 14、过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 2Na2O2+4HCl=4NaCl+2H2O+O2↑ Δ 15、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转化:2Na2O+O2= 2Na2O2 16、碳酸钠和盐酸反应:①Na2CO3+HCl=NaHCO3+NaCl ②Na2CO3+2HCl=2NaCl+H2O+CO2↑ 17、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上海高中化学方程式[全]

高考总复习之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学第一册 第一章卤素 第一节氯气 点燃 1、2NaCl22NaCl 点燃 2、CuCl2CuCl2 点燃 3、2Fe3Cl22FeCl3 点燃(光照) 4、H2Cl22HCl 点燃 5、2P3Cl22PCl3 6、PCl3Cl2PCl5 7、ClHOHClHClO 22 8、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9、Ca(ClO)2CO2H2OCaCO32HClO 10、2NaOHCl2NaClONaClH2O 11、4HClMnO2MnCl22H2OCl2 12、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 见光 13、2HClO2HClO2 第二节氯化氢 14、NaClH2SO(4浓)NaHSO4HCl 15、NaHSO4NaClNa2SO4HCl 16、2NaClH2SO(4浓)Na2S O42HCl(14、15结合) 17、HClAgNO3AgClHNO3

18、NaClAgNO3AgClNaNO3 19、KClAgNO3AgClKNO3 20、2HClCaCO3CaCl2H2OCO2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21、CuOH2CuH2O 22、C4HNO3CO24NO22H2O 23、4Zn10HNO(3极稀)4Zn(NO3)2NH4NO33H2O 24、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25、KClO36HCl(浓)3Cl2KCl3H2O 26、4Mg10HNO(3极稀)4Mg(NO3)2NH4NO33H2O 27、K2Cr2O76Fe3O431H2SO4Cr(2S O4)39Fe( 2S O4)3K2SO431H2O 28、2KNO33CSK2SN23CO2 第四节卤族元素 29、H2F22HF 30、H2Br22HBr 31、H2I22HI 32、2NaBrCl22NaClBr2 33、2KICl22KClI2 34、2KIBr22KBrI2 35、NaBrAgNO3AgBrNaNO3 36、KIAgNO3AgIKNO3 光照 37、2AgBr2AgBr2 第二章摩尔反应热 第一节摩尔 2

史上最全最有用的高中化学方程式合集

被完这些方程式你化学就不用学了 化学 第二册 第二章 镁 铝 第二节 镁和铝的性质 169、MgO 2O Mg 22??→?+点燃 170、322O Al 2O 3Al 4?→?+? 171、↑+→++222H 3NaAlO 2O H 2NaOH 2Al 2 172、22MgCl Cl Mg ??→?+点燃 173、32AlCl 2Cl 3Al 2??→?+点燃 174、232N Mg N Mg 3??→?+点燃 175、32S Al S 3Al 2??→?+点燃 176、Cu MgSO CuSO Mg 44+→+ 177、Hg 3NO Al 2NO Hg 3Al 23323+→+)()( 178、↑+??→?+222H OH Mg O H 2Mg )(沸水 179、↑+??→?+? 232H 3OH Al 2O H 6Al 2)(沸水 180、C MgO 2CO Mg 22+??→?+点燃 181、Fe 2O Al O Fe Al 23232+??→?+高温 182、V 6O Al 5O V 3Al 103252+??→?+高温 183、W O Al WO Al 2323+??→?+高温 184、Cr 2O Al O Cr Al 23232+??→?+高温 第三节 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185、↑+??→?23CO MgO MgCO 煅烧 186、O H MgO OH Mg 22+?→? ? )(

187、22OH Mg O H MgO )(缓慢??→?+ 188、32MgS iO S iO MgO ??→?+高温 189、↓+→+2222OH Mg CaCl OH Ca MgCl )()( 190、↑+??→?22Cl Mg MgCl 熔融电解 191、↑+??→?232O 3Al 4O Al 电解 冰晶石 192、O H 3AlCl 2HCl 6O Al 2332+→+ 193、O H 3S O Al S O H 3O Al 23424232+→+)( 194、O H NaAlO 2NaOH 2O Al 2232+→+ 195、424323342S O NH 3OH Al 2O H NH 6S O Al )()()(+↓→?+ 196、O H 3O Al OH Al 22323+?→?? )( 197、O H 3AlCl HCl 3OH Al 233+→+)( 198、O H 6S O Al S O H 3OH Al 22342423+→+)()( 199、O H 2NaAlO NaOH OH Al 223+→+)( 第四节 硬水及其软化 200、23223HCO Ca O H CO CaCO )(→++ 201、O H CO CaCO HCO Ca 22323+↑+↓?→??)( 202、O H CO MgCO HCO Mg 22323+↑+↓?→??)( 203、O H 2CaCO 2OH Ca HCO Ca 23223+↓→+)()( 204、O H 2OH Mg CaCO 2OH Ca 2HCO Mg 223223+↓+↓→+)()()( 205、4224CaS O OH Mg OH Ca MgS O +↓→+)()( 206、423324S O Na CaCO CO Na CaS O +↓→+ 第四章 烃 第二节 甲烷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以及必备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方程式 一、非金属单质(F2,Cl2,O2,S,N2,P,C,Si,H) 1、氧化性: F2+H2===2HF (阴暗处爆炸) F2+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XeF4是强氧化剂,能将Mn2+氧化为MnO4–) nF2+2M===2MFn(M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2H2O===4HF+O2 (水是还原剂) 2F2+2NaOH===2NaF+OF2+H2O F2+2NaCl===2NaF+Cl2 F2+2NaBr===2NaF+Br2 F2+2NaI===2NaF+I2 7F2(过量)+I2===2IF7 F2+Cl2(等体积)===2ClF (ClF属于类卤素:ClF+H2O==HF+HClO ) 3F2(过量)+Cl2===2ClF3 (ClF3+3H2O==3HF+HClO3 ) Cl2+H22HCl (将H2在Cl2点燃;混合点燃、加热、光照发生爆炸) 3Cl2+2P2PCl3Cl2+PCl3PCl5 Cl2+2Na2NaCl 3Cl2+2Fe2FeCl3Cl2+Cu CuCl2 Cl2+2FeCl2===2FeCl3(在水溶液中:Cl2+2Fe2+===2Fe3++3Cl-) Cl2+2NaBr===2NaCl+Br2Cl2+2Br-=2Cl-+Br2 Cl2+2KI===2KCl+I2Cl2+2I-=2Cl-+I2 3Cl2(过量)+2KI+3H2O===6HCl+KIO3 3Cl2+I–+3H2O=6H++6Cl–+IO3– 5Cl2+I2+6H2O===2HIO3+10HCl 5Cl2+I2+6H2O=10Cl–+IO3–+12H+ Cl2+Na2S===2NaCl+S↓Cl2+S2–=2Cl–+S↓ Cl2+H2S===2HCl+S↓(水溶液中:Cl2+H2S=2H++2Cl–+S↓ Cl2+SO2+2H2O===H2SO4+2HCl Cl2+SO2+2H2O=4H++SO42–+2Cl– Cl2+H2O2===2HCl+O2Cl2+H2O2=2H++Cl–+O2 2O2+3Fe Fe3O4O2+K===KO2 S+H2H2S 2S+C CS2S+Zn ZnS S+Fe FeS (既能由单质制取,又能由离子制取) S+2Cu Cu2S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高中化学金属非金属知识点总结

常見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钠及其化合物钠⑴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在常溫时4Na+O2=2Na2O (白色)在点燃时2Na+O2=Na2O2(淡黃色) ○2.钠能跟卤素.硫磷氢等非金属直接发生反应生成相应化合物,如2Na+Cl2=2NaCl 2Na+S=Na2S(硫化钠)(跟硫化合时甚至发生爆炸。)2Na+Br2=2NaBr(溴化钠)(溴化钠可以做鎮定剂) ○3钠跟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 钠由于此反应剧烈,能引起氢气燃烧,所以钠失火不能用水扑救,必须用干燥沙土来灭火。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从一些熔融的金属卤化物中把金属置换出来。由于钠极易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用钠把居于金属活动性顺序钠之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4钠与酸溶液反应钠与酸溶液的反应涉及到钠的量,如果钠少量,只能与酸反应,如钠与盐酸的反应: 2Na+2HCl=2NaCl+H2↑ 如果钠过量,则优先与酸反应,然后再与酸溶液中的水反应 ○5钠与盐反应a将钠投入盐溶液中,钠先会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如果能与盐反应则继续反应。 如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b与熔融盐反应这类反应多数为置换反应,常见于金属冶炼工业中,如4Na+TiCl4(熔融)=4NaCl+Ti(条件为高温) Na+KCl=K+NaCl(条件为高温)★钠与熔融盐反应不能证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6钠与有机物反应钠还能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如钠与乙醇反应:2Na+2C2H5OH→2CH3CH2ONa+H2↑(生成物为氢气和乙醇钠) ⑵钠化学方程式 ⑴与非金属单质: 2Na+H2=高温=2NaH 4Na+O2=2Na2O (白色固体)2Na+O2=点燃=Na2O2 (淡黄 色粉末) ⑵与金属单质; 不反应⑶与水: 2Na+2H2O=2NaOH+H2↑ ⑷与酸: 2Na+2HCl=2NaCl+H2↑ ⑸与碱; 不反应(与碱溶液反应) ⑹与盐; ①4Na+TiCl4=高温=4NaCl+Ti 6Na+2NaNo2=高温=N2↑+4Na2O Na+KCl=高温=K↑+NaCl ②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