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铁硫杆菌氧化Fe2+的机理分析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 【考点要求】 考点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氮单质的主要用途 考点2 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 考点3 氨气和水、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及氨水的不稳定性,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 考点4 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分别于Cu、C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 考点5 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认识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考点梳理】 1、氮气 物理性质: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只有在一定条件(如高温、高压、放电等)下,才能跟H2、O2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与氧气反应N2+O2=====放电或高温==2NO 与氮气反应工业合成氨N2+ 3H22NH3 用途;氮气的用途广泛,工业上,氮气是制硝酸、氮肥的原料,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氮气还常被用作保护气;在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医疗麻醉。 氮的固定 指的是将游离态的氮(即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 氮的固定方式可分为工业固氮、闪电固氮、生物固氮三种。 “雷雨发庄稼”就是一个闪电固氮的过程。 2、NO 物理性质:无色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之一, 化学性质:极易在空气里被氧化成NO2。 3.NO2 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易液化。 化学性质:空气中的NO2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且对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和氧气反应:2NO + O2== 2NO2 与H2O的反应: 3NO2+ H2O=== 2HNO3+NO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来生产硝酸。 与碱的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实验室常用NaOH来吸收二氧化氮 用途及危害

最新高中硫、氮化学方程式总结知识讲解

第五章 评说硫、氮的功与过化学方程式总结 1. S +K 2S +3CO 2↑+N 2↑(黑火药爆炸) 2. 3. 2Cu 4. Hg +S HgS 5. H 2+S 2S 6. S +O 2 (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 7. 2H 2S +3O +2H 2O (发出淡蓝色火焰) 8. 2H 2S +O 2(不足)2S +2H 2O (H 2S 不完全燃烧) 9. 2H 2S +SO 2 3S +2H 2O 10. H 2S + CuSO 4 = CuS ↓(黑)+ H 2SO 4 (检验H 2S ) 11. H 2S + Pb(NO 3)2 = PbS ↓(黑)+ 2HNO 3 (检验H 2S ) 12. SO 2+H 2O H 2SO 3 (二元中强酸) 13. 2H 2SO 3+O 22H 2SO 4 14. 2SO 2 + O 2 催化剂 加热 2SO 3 (SO 2的催化氧化) 15. SO 3+H 2O H 2SO 4 16. SO 2 + Br 2 + 2H 4 + 2HBr (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7. NaCl +H 2SO 4(浓) 4+HCl ↑ 18. NaNO 3 + H 2SO 4+HNO 3↑ 19. Cu +2H 2SO 4(浓) CuSO 4+SO 2↑+2H 2O 剧烈反应,铜片表面产生气泡,溶液变成绿色,品红溶液褪色 20. C +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21. BaCl 2 + H 2SO 4BaSO 4↓+2HCl 22. BaCl 2 + Na 2SO 4BaSO 4↓+2NaCl 23. BaCl 2 + Na 2CO 3BaCO 3↓+2NaCl 24. BaCO 3 +2HCl BaCl 2+H 2O +CO 2↑ 25. Ba 2+ + SO 42- BaSO 4↓ 在实验室里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 42-时,常常先用盐酸把溶液酸化,以排除CO 32- 、SO 32-、Ag +等干扰,再加入BaCl 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SO 42-。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点梳理-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点梳理 化学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化学网一直陪伴您。 ⑴硫(俗称________)是一种______色粉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硫是______色、有_____________气味的有 ______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____,容易液化,______溶于水。二氧化硫溶于水时生成_____________,因此溶液显 ______性。但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_______和 _____________,因此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 ________反应,用_______表示。在品红溶液中滴入亚硫酸溶液后,溶液退色,这说明二氧化硫有_________性。 ⑵氮气:是一种______色的气体,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氧化氮:是一种______色、_____溶于水的有______气体,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氮:是一种_________色、有_____________气味的有

_____气体, 二氧化氮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酸雨的概念: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溶于水后形成pH_____的雨水,酸雨的危害很大,能直接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酸化,还会加速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 ______________的腐蚀。测量酸雨的pH值的工具有 _________________。 ⑷防治酸雨的措施 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SO2中含有+4价的S,既可以被氧化又可以被还原,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 SO2+2H2S=3S+2H2O氧化剂还原剂

硫化细菌的特征及其应用进展

硫化细菌的特征及其应用进展 魏伟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兰州100081) 摘要:硫化细菌的种类繁多代谢方式多样,应用在工业及环境保护方面有着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的特点。目前,硫化细菌已在生物浸矿、污水处理、烟气脱硫、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煤的脱硫技术等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硫化细菌的特征及其应用进展。 关键词:硫化细菌;特征;应用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sulphur bacteria Abstract:Sulfur bacteria has important economic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 of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sulfide bacteria and their metabolism are miscellaneous ,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bacteria in the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cost without secondary pollution. At present, sulfide bacteria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aspects, Like biological leaching mining, sewage treatment and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in sludge, etc. The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of sulphur bacteria. Keywords:Sulfur bacteria; Characteristic; application 1 前言 硫化细菌是微生物界较为常见的一类原核生物菌属,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含硫矿质中。它们可以将低价态硫转化为高价态的硫在自然界硫的循环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硫化细菌在工业和环保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近年来,随着对硫化细菌不断深入研究,硫化细菌在工业和环保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浸矿的主要菌属,它们最早应用于在低品味金属矿的生产。另外,硫化细菌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烟气脱硫、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等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针对硫化细菌的还在不断地加强加深以期探索出更多有益于人类的

硫和氮的化学方程式

硫和氮的化学方程式 一、硫 1.硫与金属的反应 (1)硫与铜反应:2Cu+S → Cu2S (硫化亚铜,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2)硫与铁反应:Fe + S →FeS (硫化亚铁, 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3)硫还可以与钠、镁、铝等金属反应: 2 Na + S 研磨 Na2S Zn + S △ZnS Mg + S △MgS Hg + S △HgS 2Al + 3S △ Al2S3 2.硫与非金属的反应 (1)硫与氢气反应:H2 + S △ H2S (硫的氧化性) (2)硫与氧气反应:S + O2→SO2(硫的还原性) 3.硫与化合物反应 S + 2H2SO4 (浓) △ 3SO2↑+ 2H2O S + 6HNO3 (浓) △ 6NO2↑+ H2SO4 + 2H2O 3S + 6 NaOH→ 2Na2S + Na2SO3 + 3H2O S + 2KNO3+ 3C → K2S + N2↑+3CO2↑(黑火药) 4.硫的性质 硫是淡黄色晶体,俗称硫磺,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CS2);由于硫易溶于二硫化碳,所以粘在试管上的硫可用二硫化碳除 去。硫在火山口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5.硫的用途 (1)用于制造硫酸。 (2)用于制造黑火药、焰火、火柴。 (3)用于制造农药(如石灰硫黄合剂) (4)医学上用于制硫黄软膏。

二、硫化氢 (一)、气体性质 1.可燃性 (1)不完全燃烧:2H2S + O2→ 2H2O + 2S↓ (2)完全燃烧:2H2S + 3O2→ 2H2O + 2SO2 2.不稳定性 H2S→H2 + S(把H2S加热到300℃左右,就会分解) 3.强还原性 (1) H2S+Cl2→ S↓+2HCl 现象:H2S能使氯水褪色,并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2) H2S+Br2→ S↓+2HBr 现象:H2S能使溴水褪色,并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3) H2S+I2→ S↓+2HI 现象:H2S能使碘水褪色,并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4) 5H2S+2KMnO4+3H2SO4→ K2SO4+2MnSO4+5S↓+8H2O 现象:H2S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并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5) H2S+H2SO4(浓) →S↓+SO2↑+2H2O 现象: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6) H2S+8HNO3(浓) →H2SO4+8NO2↑+4H2O 现象:有棕色NO2气体产生 (7) 3H2S+2HNO3(稀) →3S↓+2NO↑+4H2O 现象: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8) H2S+2FeCl3→FeCl2+S↓+2HC1 现象:通入H2S后,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9) 2H2S+SO2→3S↓+2H2O 现象:两种气体混合后,瓶壁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4.H2S气体与某些重金属盐溶液反应产生硫化物沉淀 (1) H2S+CuSO4 →CuS↓+H2SO4 现象:通入H2S后,生成黑色沉淀 (2) H2S+2AgNO3→ Ag2S↓+2HNO3 现象:通入H2S后,生成黑色沉淀 (3) H2S+Pb(NO3)2→PbS↓+2HNO3 现象:通入H2S后,生成黑色沉淀 (PbS为黑色沉淀,用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检验H2S气体)

关于细菌抗氧化应激反应的研究现状

关于细菌抗氧化应激反应的研究现状姓名:王芳 2011 年3 月9 日

关于细菌抗氧化应激反应的研究现状 1.前言 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1]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于1994年提出,指由一个基因组或一个细胞、组织表达的所有蛋白,也可以说是指细胞或组织或机体全部蛋白质的存在及其活动方式。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旨在阐明生物体全部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及功能模式的学科,其内容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修饰、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研究等。蛋白质组学的关键研究技术包括双向凝胶电泳(2-DE)[2,3]、多维液相层析(MD-LC)、生物质谱技术(MALDI-TOF/ESI MS)[4]、蛋白质芯片、生物信息学以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5]等。这些研究技术将随着蛋白质组学及免疫学的发展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而且新发展的研究方法也将进一步完善免疫蛋白质组学的技术体系[6]。 活性氧(reactive o xygen species,ROS)[7]是一组化学物质,具有还原性和不稳定等特点。在植物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氧分子作为重要的电子受体,同时还伴随着部分电子逃逸出氧化还原系统,产生具有毒害作用的高能量活性氧,其中包括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anion,O2-)、单线态氧(singlet oxygen, O2)、H2O2、羟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HO-),还包括脂质过氧化的中间产物LO.、LOO、LOOH[8]。活性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病毒、真菌,对原虫及其卵囊也有很好的杀灭作用,还可破坏细菌毒素、乙肝表面抗原等。活性氧是宿主抗菌作用的有效方式。但是细菌在长期的进化中自然发展出多种对策来抵抗宿主的免疫杀菌作用[9],由于目前对于细菌抗氧化应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胞浆蛋白,而膜蛋白为细菌与各种氧化物质直接接触,通过对正常条件下和氧化应激条件下培养的大肠杆菌膜蛋白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来进一步阐明细菌抗氧化的作用机制。 2.正文 2.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Danchenko等[10]用LC-MS/MS技术对分别经H2O2处理后的RN6390和UAMS1

嗜酸氧化硫硫杆菌的分离鉴定

嗜酸氧化硫硫杆菌的分离鉴定 嗜酸氧化硫硫杆菌[78](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 At.t)是一类硫氧化细菌的总称,它们在形态学和生理学上存在着多样性,而且可能是不同种类的细菌[79]。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t.f)和嗜酸氧化硫硫杆菌是目前在生物冶金方面研究最多、最重要的两种菌。氧化亚铁硫杆菌利用铁源浸矿时会在矿物表面形成硫层,阻碍进一步浸矿,而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却可以利用硫,将阻碍浸矿的硫层除去[80],因而它在浸矿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本文从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出了一株硫氧化细菌,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鉴定和分析,为后面探讨其浸矿机理奠定基础。鉴定结果表明此菌属于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命名为HY-01。 2.1 试剂与材料 2.1.1 菌种来源 实验所用菌株为本实验室从湖北大冶铜山口酸性土壤中分离所得;大肠杆菌为本实验室保存菌种。 2.1.2 主要试剂 升华硫,化学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琼脂粉,生化试剂,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蛋白胨,生化试剂,日本进口;酵母抽提物,生化试剂,日本进口;二苯胺磺酸钠,化学纯,国营昆山化工试剂厂;乙二胺四乙酸钠,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2.1.3 培养基 实验室使用的各种培养基配方如下: Waksman 培养基[81]:(NH4)2SO4 0.2 g,K2HPO4·3H2O 3.0 g,MgSO4·7H2O 0.5 g,CaCl2·2H2O 0.126 g,S0 10.0 g,蒸馏水1000 mL,pH=2.0。 Starky-Na2S2O3-琼脂培养基[81]:(NH4)2SO4 2.0 g,MgSO4·7H2O 0.5 g,CaCl2·2H2O 0.25 g,KH2PO4 3.0 g,FeSO4·7H2O 0.001 g,Na2S2O3 10 g,琼脂3.0 g,蒸馏水1000 mL。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精选.)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 一、碳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C (1)与氧气反应(不足):2C+O22CO (2)与氧气反应(充足): C+O2CO2 (3)与氧化铜反应: 2CuO+C2Cu+CO2↑ (4)与二氧化硅反应: SiO2+2C Si+2CO↑ (5)与水蒸气反应(高温): C+H2O CO+H2 (6)与浓硝酸反应: C+4HNO3CO2↑+4NO2↑+2H2O C+4H++4NO3-CO2↑+4NO2↑+2H2O (7)与浓硫酸反应: C+2H2SO4(浓)CO2↑+2SO2↑+2H2O (8)与二氧化碳反应: C+CO22CO 2、CO (1)与氧气反应: 2CO+O22CO2 (2)与氧化铜反应:CuO+CO Cu+CO2 (3)与氧化铁反应:Fe2O3+3CO2Fe+3CO2 (4)与水蒸气反应: CO+H2O CO2+H2 3、CO2 (1)与水反应:CO2+H2O H2CO3 (2)与碳单质反应:C+CO22CO (3)与镁单质反应:2Mg+CO22MgO+C (4)与氧化钙反应: CaO+CO2CaCO3 (5)与过氧化钠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 (6)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NaOH+CO2NaHCO3OH-+CO2HCO3- (7)与过量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CO2Na2CO3+H2O 2OH-+CO2CO32-+H2O (8)与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OH)2+2CO2Ca(HCO3)2OH-+CO2HCO3- (9)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OH)2+CO2CaCO3↓+H2O Ca2++2OH-+CO2CaCO3↓+H2O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2课时)教案

硫和氮的氧化物(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SO2和N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及了解防止酸雨产生的途径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1、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以及热爱科学,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2、实验观察、数据处理,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 大气的污染。 【难点】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 大气的污染。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 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阅读材料]:信使分子──NO。指出NO重要的生理作用,NO和CO使人体中毒的原理。 [知识介绍]:1、氮气的结构:氮分子结构(以后会学习)决定了氮气的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 2、氮气的性质: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 N2+O2 =2NO 2NO+O2 =2NO2 3NO2+H2O = 2HNO3+NO [生活化学]:哪位同学能解释雷雨发庄稼的道理或者一场雷雨一场肥的科学道理? (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土壤中矿物质作用形成可溶性硝酸盐,成为氮肥被植物吸收。)[实验探究]:自学课本【科学探究1】,思考一下问题: 画出实验装置图。 简述实验操作步骤。

描述实验现象,完成课本P80的表格。 2KClO3=2KCl+3O2↑ 或2H2O22H2O+O2↑ [问题讨论]:讨论课本【科学探究2】: 硝酸工业常在吸收反应进行过程中补充一些空气,使生成的一氧化氮再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又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经过这样多次的氧化和吸收,二氧化氮可以比较完全地被水吸收,能够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硝酸。 [科学视野]:自学课本P80“科学视野”。 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介绍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以及对人类和大自然的危害。 [知识拓宽]:1、下列关于酸雨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酸雨中的氢离子浓度比正常雨水大 B、酸雨雨水和正常雨水的样品煮沸后酸性都减小 C、空气中硫和氮的氧化物 D、正常雨水也有微弱的酸性。 减少酸雨的产生,下列方法中,你认为可取的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3、自学课本P81“资料卡片”。 [例题讨论]:目前,我国酸雨监测网络已初步搭好骨架,并建设启用了许多监测站点,为了进一步开展酸雨研究和控制酸雨提供了依据。下列是某监测站点采集的酸雨,每隔一段时间

《硫和氮的氧化物》练习题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练习题 一、选择题(可能有1-2个答案) 1.工业上制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冷却剂中冷却而制得的,下列物质:①空气;② CO2;③ Ar;④ H2;⑤N2;⑥ H2O 中,可做冷却剂的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③⑥ D、③⑤ 2.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无关的是 A、闪电 B、光化学烟雾 C、酸雨 D、臭氧层空洞 3.除去混入NO中的少量NO2应将气体通过下列试剂中的 A、Na2CO3(aq) B、NaHCO3(aq) C、H2O D、浓H2SO4 4.氮的某种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这种氮的氧化物是 A、N2O B、NO C、NO2 D、N2O5 5.0.1mol某金属与足量的硫反应时,生成物的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1.6g,则此金属可能是 A.Na B.Cu C.Fe D.Al 6.30mL0.1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将2×10-3molXO4-还原,则在还原产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7.对酸雨的pH描述中最准确是 A.小于7 B.小于5.6 C.在5.6~7之间 D.等于5.6 8.下列反应中,表现了二氧化硫氧化性的是 A.与水反应 B.与溴水反应 C.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与硫化氢反应 9.下列几种物质均能使品红褪色,其中有一种物质使品红褪色的原理与其他几种不同,该物质是 A.过氧化钠 B.臭氧 C.二氧化硫 D.过氧化氢 10.将SO2和SO3两种气体的混合物通入BaCl2溶液,其结果是 A. 两种气体都被吸收,并有BaSO4沉淀生成 B.只有BaSO4沉淀,SO2通入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C. 生成BaSO3和BaSO4两种沉淀 D.只生成BaSO3沉淀,SO3从溶液中逸出 11.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气体,不可以使用的试剂是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溴水 D.饱和碳酸钠溶液 12.实验室里为了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最好选择的下列装置中的

脱氮硫杆菌氧化硫化氢过程中的生物氧化和化学氧化

第26卷第3期2006年3月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A cta Scientiae C ircu m stantiae V o.l 26,N o .3M ar .,2006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No .2001BA540C );山西省高校科技研发项目(N o .2003013) Supported by t h e Key Technologies R &D Progra mm e of Ch i na(No :2001BA540C);TheU n i versit y Techno l og i es Res earch and Devel opm ent P rogra mm e of Shanx i (No .2003013) 作者简介:贡 俊(1975 ),女,博士研究生,E m ai:l w angx i nke311@yahoo .co https://www.360docs.net/doc/1918214994.html,;*通讯作者(责任作者) Biography :GONG Jun(1975 ),fe m ale ,Ph .D .candidate ,E ma i :l w angx i nke311@yahoo .co m.c n;*Correspondi ng author 贡 俊,张肇铭.2006.脱氮硫杆菌氧化硫化氢过程中的生物氧化和化学氧化[J].环境科学学报,26(3):477-482 Gong J ,Zhang Z M .2006.B i ol ogical and ch e m ical ox i dation du ri ng ox i dation of hyd rogen Su lfide by Th iobac ill u s d e n itri fic an s [J].A cta Scienti ae C i rcum stanti ae ,26(3):477-482 脱氮硫杆菌氧化硫化氢过程中的生物氧化和化学氧化 贡 俊1,2 ,张肇铭 1,* 1.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太原030006 2.山西财经大学环境经济系,太原030006 收稿日期:2005 08 24 修回日期:2006 01 12 录用日期:2006 01 14 摘要:在好氧反应器中研究了不同条件下H 2S 生物氧化和化学氧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H 为6~8、温度为25~35 和溶解氧浓度为10.5m g L -1时,当硫化氢进气摩尔流速稳定在2.1mm ol L -1 h -1时,脱氮硫杆菌(Th i obacill u s den itrifican s)氧化硫化氢的生物氧化速率可达到1.9mmo l L -1 h -1以上,此时硫化物在液相的累积摩尔速率和H 2S 出口摩尔流速均很低;化学氧化速率随p H 、温度和溶解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可达到0.33mm ol L -1 h -1~0.45mm ol L -1 h -1;化学氧化速率在最佳菌体生长条件范围内占总氧化速率的比值较小,为8.6~19 1%,而随着pH 值、温度的降低这一比值上升至29%~43.7%.关键词:脱氮硫杆菌;硫化氢;生物氧化;化学氧化 文章编号:0253 2468(2006)03 0477 06 中图分类号:X172 文献标识码:A B iol ogical and che m ical oxi dation duri ng oxi dati on of hydrogen sulfide by Th i obacillus denitri f i cans GONG Jun 1,2 ,Z HANG Zhao m i n g 1,* 1.L if e S icence and Techno l ogy In stitute ,Shanx iU n i vers it y ,Taiyuan 030006 2.Depart m ent of Environm ental E cono m i cs ,ShanxiUn ivers i ty of F i nance and E cono m ics ,Tai yuan 030006R ecei ved 24August 2005; recei ved i n revised for m 12J anu ary 2006; accepted 14January 2006 A bs tract :Th e relati on b et w een b i ological and che m ical oxi dati on of H2S w as stud i ed under d ifferent cond iti ons i n t h e aerob i c react or .W hen t h e i n l et H 2S m olar rat e w as 2.1mm ol L -1 h -1,t he resu lt s s uggested t h at t h e b i o l og i cal oxi dati on rate ofTh i obacill u s den itri fi cans cou l d ach i eve over 1.9mmol L -1 h -1and t h e s u lfide accumu lati on m ol ar rate i n t h e li qu id and H2S ou tletmolar ratew ere very lo w i n a p H range fro m 6to 8,te mperat u re fro m 25~35 and d iss olved oxygen concen tration 10.5m g L -1.The che m i cal oxi d ati on rate i ncreased as t h e i n creas e of pH val ue ,te m perat u re and d i ssol ved oxygen con cen trati on and cou l d be up to 0.33mmo l L -1 h -1t o 0.45mm ol L -1 h -1.Che m i cal oxidati on rate rep resen ts about 8.6%~19 1%of t h e t otal ox i dation rate at t h e opti m al conditi on s f or bacteria gro w th and i ncreased to 29%~43 7%as the decrease of pH val u e and te m perature .K eywords :Th iobacill us d en i trifi cans ;hydrogen sulfi de ;b i ological oxi dati on ;che m ical ox i dati on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具有强烈的臭鸡蛋气味,其主要来自煤的低温焦化、天然气的开采、含硫矿石的冶炼、工业沼气的生产以及化工行业.如化纤生产、炼焦、食品发酵等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尾气,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目前,工业气体的脱硫大多采用物理化学法,其脱硫效果虽然较好,但反应条件要求较高、需加入催化剂,而且还会 腐蚀设备以及产生二次污染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始进行生物脱硫新技术的研究, 参与处理硫化物和H 2S 的微生物主要有无色硫细菌和光合细菌(Buis m an et al .,1990;Christi o n Plas et al .,1992;Kobayashi et al .,1983),而目前应用较广的是硫杆菌.国内学者用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 u s .ferroox i d ans)间接氧化H 2S (郑士民

硫与氮的氧化物氨方程式听写

一. 硫的化学性质:Cu + S —— ; Fe + S —— ; S + O 2—— ; H 2 + S —— ; 3S +6NaOH=====△ 2Na 2S +Na 2SO 3+3H 2O 。 二. SO 2的化学性质: (2)弱氧化性(与H 2S 溶液或H 2S 气体反应): SO 2 + H 2S —— (3)强还原性:+4价的硫SO 2(SO 32-或HSO 3-)以强还原性为主,能被O 2、X 2(Cl 2、Br 2、I 2)水溶液、FeCl 3溶液、KMnO 4(H +)溶液、H 2O 2等氧化,其氧化产物为SO 3、H 2SO 4或SO 42- 。 ①SO 2 + O 2 —— ; ②SO 2可使氯水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SO 2可使溴水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将SO 2 通入FeCl 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酸性KMnO 4溶液吸收SO 2,离子方程式为: ; ⑤ SO 2 + H 2O 2—— ; (4)漂白性:SO 2的漂白原理是:有色物质+ SO 2无色物质(不稳定) ①将SO 2通入品红溶液中,现象 ,再加热溶液现象 。 ②将Cl 2通入品红溶液中,现象 ,再加热溶液现象 。 ③将SO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 。 ④将Cl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 。 (5)SO 2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 三.SO 3的化学性质 SO 3 + NaOH —— ; SO 3 + CaO —— ; SO 3 + H 2O —— 。

四.氮气:(1)与H2反应:N2 + H2——; (2)与O2反应:N2 + O2——;(3)与Mg反应:N2 + Mg——;五.氮的氧化物化学性质: (1) N2 + O2——; (2) N2O5+ H2O——; (3) N2O5+ NaOH——; (4) NO + O2——; (5) NO2+ H2O——; (6) NO2 + O2+ H2O——; (7) NO + O2+ H2O——; (8) 2NO2 + 2NaOH == NaNO3+ NaNO2 + H2O 六.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的污染与治理 (1)某酸雨样品放置时pH减小的原因(离子方程式):。 某酸雨样品与自来水混合, pH减小的原因(化学方程式):。 (2)钙基“固硫”法 为防治酸雨,工业上常用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烧,燃烧时硫、生石灰、O2共同反应生成CaSO4,从而使硫转移到煤渣中,反应原理(反应方程式2个)为 ;总反应方程式为。七.写出下列除杂所用的试剂以及所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属于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1) Fe(OH)3 [Al(OH)3] :、; (2) FeSO4溶液 [(Fe2(SO4)3]:、; (3) FeCl3溶液(FeCl2):、; (4) Fe2O3[Fe(OH)3]:、; (5)Fe2O3 (SiO2) :、; (6)SiO2 (Al2O3) :、; (7)SiO2 (H2SiO3) :、; (8)SiO2 (CaCO3) :、; (9) O2(Cl2):、; (10)N2(O2) :、; (11) CO2(CO):、; (12) O 2(SO2):、; (13) CO2(HCl):、; (14) Cl2(HCl):、; (15) SO2(HCl):、; (16) CO2(SO2):、; (17)NO2(NO):、;

高中化学硫和硫的化合物知识点大全

高中化学硫和硫的化合物知识点规律大全 1.氧族元素 [氧族元素]包括氧(8O)、硫(16S)、硒(34Se)、碲(52Te)和放射性元素钋(84Po).氧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ⅥA族.[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 (1)相似性: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个;②主要化合价:氧为-2价,硫、硒、碲有-2、+4、+6价. (2)递变规律:按氧、硫、硒、碲的顺序,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 [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例如,O2与O3,金刚石、石墨与C60,白磷与红磷,均分别互为同素异形体;硫元素也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注意“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的区别.同位素研究的对象是微观的原子,而同素异形体研究的对象是宏观的单质. [臭氧] (1)物理性质:在常温、常压下,臭氧是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密度比氧气大,也比氧气易溶于水.液态臭氧呈深蓝色,固态臭氧呈紫黑色.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O3在常温时能缓慢分解,高温时分解加速:2O3 =3O2. ②强氧化性.例如:a.Ag、Hg等不活泼金属能与O3发生反应; b.O3+2KI+H2O=O2+I2+2KOH.(此反应可用于O3的定量分析) (3)用途: ①作漂白剂.O3能使有机物的色素和染料褪色(其褪色原理与HClO类似).如将O3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无色.②消毒剂.

(4)制法:3O22O3 (5)臭氧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①存在:自然界中含有臭氧,其中90%集中在距离地面15 km~50 km的大气平流层中(即通常所说的臭氧层).②与人类的关系:空气中的微量臭氧能刺激中枢神经,加速血液循环,令人产生爽快和振奋的感觉.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但氟氯烃(商品名为氟利昂)等气体能破坏臭氧层.因此,应减少并逐步停止氟氯烃等的生产和使用,以保护臭氧层. [过氧化氢] (1)物理性质: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市售双氧水中H2O2的质量分数一般约为30%. (2)化学性质: ①H2O2显弱酸性,是二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H2O++ HO2-HO2++ O22- ②不稳定性.H2O2贮存时就会分解.在其水溶液中加入MnO2等催化剂,分解速度大大加快. 2H2O22H2O+O2↑ 说明该反应原理是实验室制O2的常见方法之一.其发生装置为“固+ 液不加热”型. ③H2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H2O2中的氧元素为-1价,介于0价与-2价之间,当H2O2遇到强氧化剂时表现出还原性,而当遇到强还原剂时则表现出氧化性.例如: 2KMnO4 + 5H2O2 + 3H2SO4 =K2SO4 + 2MnSO4 + 5O2↑+ 8H2O(H2O2表现还原性) H2O2 + 2KI =2KOH + I2(H2O2表现氧化性) (3)重要用途: ①医疗上广泛使用稀双氧水(含H2O2的质量分数为3%或更小)作为消毒杀菌剂. ②工业上用10%的双氧水作漂白剂(漂白毛、丝及羽毛等)、脱氯剂. ③实验室制取氧气. *[硫化氢] (1)物理性质: ①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②硫化氢有剧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在制取和使用H2S气体时,必须在密闭系统如通风橱中进行. ③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2.6体积的硫化氢.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H2S受热(隔绝空气)能分解:H2S H2 + S ②可燃性:H2S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2H2S + 3O2(充足)2H2O + 2SO22H2S + O2(不足)2H2O + 2S (发出淡蓝色火焰) (析出黄色固体) ③强还原性:H2S中的硫为-2价,处在最低价态,当遇到氧化剂时,硫被氧化为0价、+4价或+6价.如: H2S +X2 =2HX + S↓(X=Cl、Br、I) H2S + H2SO4(浓) =S↓+ SO2 + 2H2O ④水溶液显弱酸性.硫化氢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氢硫酸易挥发,当氢硫酸受热时,硫化氢会从溶液里逸出. (3)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FeS + 2H+=Fe2++ H2S↑(因H2S有强还原性,故不能用HNO3或浓H2SO4制取H2S气体)发生装置:固+ 液→气体型装置 干燥剂:用P2O5或CaCl2(不能用浓H2SO4或碱性干燥剂). 2.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高中化学非金属硫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

1、知识点梳理. SO2和SO3的化学性质 【思考】SO2和SO3都是典型的酸性氧化物,因而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可以类比的 【知识小结1】截至目前,我们学到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有 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氮NO 【知识小结2】截至目前,常见的三种强酸的工业制取原理我们已经学习完毕,请归纳总结:1.工业制盐酸的反应原理:利用和反应制得后溶于水,对应方程式为: 2.工业制硫酸的反应原理:利用和反应制得后溶于水,对应方程式为:

3.工业制硝酸的反应原理:利用和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硫和氮的氧化物》练习题 一、选择题(可能有1-2个答案) 1.工业上制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冷却剂中冷却而制得的,下列物质:①空气;②CO2; ③Ar;④H2;⑤N2;⑥H2O中,可做冷却剂的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③⑥ D、③⑤ 2.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无关的是 A、闪电 B、光化学烟雾 C、酸雨 D、臭氧层空洞 3.除去混入NO中的少量NO2应将气体通过下列试剂中的 A、Na2CO3(aq) B、NaHCO3(aq) C、H2O D、浓H2SO4 4.氮的某种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这种氮的氧化物是 A、N2O B、NO C、NO2 D、N2O5 5.0.1mol某金属与足量的硫反应时,生成物的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1.6g,则此金属可能是 A.Na B.Cu C.Fe D.Al 6.30mL0.1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将2×10-3molXO4-还原,则在还原产物中,X 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7.对酸雨的pH描述中最准确是 A.小于7 B.小于5.6 C.在5.6~7之间 D.等于5.6

氯和硫的化学方程式

氯的化学方程式 1、钠在氯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在氯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在氯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气在氯气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气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次氯酸见光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氯水加氯化亚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氯气与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氯气与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漂白粉失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氯气与NaBr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氯气与KI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Br2与KI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HCl溶液加AgNO3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实验室制氯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和氮的化学方程式 1、硫与铁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2与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O2使石灰水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SO2与Na2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Na2SO3与H2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SO2与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SO2与Br2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SO2与H2S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煤加生石灰减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氮气与氧气放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NO与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NO2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NO2与O2通入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NO与O2通入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