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1)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1)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1)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1)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kg 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37θ?=的固定且足够长的斜面上,对物体

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10.5s t = 时撤去拉力,物体速度与时间v-t 的部分图象如图乙所示。(2

10/,sin 370.6,cos370.8g m s ?

?

===)问: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少? (2)拉力F 的大小为多少?

【答案】(1)0.5 (2)30N 【解析】 【详解】

(1)由速度时间图象得:物体向上匀减速时加速度大小:

22110-5

m/s 10m/s 0.5

a =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1sin cos mg mg ma θμθ+=

代入数据解得:

0.5μ=

(2)由速度时间图象得:物体向上匀加速时:

2220m /s v

a t

?=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sin cos F mg mg ma θμθ--=

代入数据解得:

30N F =

2.质量M =0.6kg 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水面上,如图所示,当t =0时,两个质量都为m =0.2kg 的小物体A 和B ,分别从小车的左端和右端以水平速度1 5.0v =m/s 和2 2.0v =m/s 同时冲上小车,当它们相对于小车停止滑动时,恰好没有相碰。已知A 、B 两物体与车面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20,取g =10m/s 2,求:

(1)A 、B 两物体在车上都停止滑动时车的速度; (2)车的长度是多少?

(3)从A 、B 开始运动计时,经8s 小车离原位置的距离. 【答案】(1)0.6m/s (2)6.8m (3)3.84m 【解析】 【详解】

解:(1)设物体A 、B 相对于车停止滑动时,车速为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122m v v M m v -=+

代入数据解得:v =0.6m/s ,方向向右.

(2)设物体A 、B 在车上相对于车滑动的距离分别为L 1、L 2,车长为L ,由功能关系有:

()()22

212121

11

2222

mg L L mv mv M m v μ+=+-

+ 又L ≥L 1+L 2

代入数据解得L ≥6.8m ,即L 至少为6.8m

(3)当B 向左减速到零时,A 向右减速,且两者加速度大小都为12a g μ==m/s 2 对小车受力分析可知,小车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故小车没有动

则B 向左减速到零的时间为2

11

1v t a =

=s 此时A 的速度为1113A v v a t =-=m/s

当B 减速到零时与小车相对静止,此时A 继续向右减速,则B 与小车向右加速,设经过t s 达到共同速度v

对B 和小车,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mg m M a μ=+,解得:20.5a =m/s 2 则有:12A v v a t a t =-=,代入数据解得:t =1.2s 此时小车的速度为20.6v a t ==m/s ,位移为2

1210.362

x a t =

=m 当三个物体都达到共同速度后,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剩下的时间发生的位移为

()28 3.48x v t =-=m

则小车在8s 内走过的总位移为12 3.84x x x =+=m

3..某校物理课外小组为了研究不同物体水下运动特征, 使用质量m =0.05kg 的流线型人形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实验时让模型从h =0.8m 高处自由下落进入水中.假设模型入水后受到大小恒为F f =0.3N 的阻力和F =1.0N 的恒定浮力,模型的位移大小远大于模型长度,忽略模型在空气中运动时的阻力,试求模型

(1)落到水面时速度v 的大小; (2)在水中能到达的最大深度H ; (3)从开始下落到返回水面所需时间t . 【答案】(1)4m/s (2)0.5m (3)1.15s 【解析】 【分析】 【详解】

(1)模型人入水时的速度记为v ,自由下落的阶段加速度记为a 1,则a 1=g ;v 2=2a 1h 解得v=4m/s ;

(2)模型人入水后向下运动时,设向下为正,其加速度记为a 2,则:mg-F f -F=ma 2 解得a 2=-16m/s 2

所以最大深度:2

2

00.52v H m a -== (3)自由落体阶段:1t 0.4v

s g

== 在水中下降22

00.25v

t s a -=

= 在水中上升:F-mg-F f =ma 3 解得a 3=4.0m/s 2 所以:33

20.5H

t s a =

= 总时间:t=t 1+t 2+t 3=1.15s

4.如图所示,一速度v =4m/s 顺时针匀速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与倾角θ=37°的粗糙足长斜面平滑连接,一质量m =2Kg 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小物块以初速度v 0=10m/s 从斜面底端上滑求:(g =10m/s 2) (1)小物块以初速度v 0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2)要使物块由斜面下滑到传送带上时不会从左端滑下,传送带至少多长?

(3)若物块不从传送带左端滑下,物块从离传送带右侧最远点到再次上滑到斜面最高点所需时间?

【答案】(1) x 1=5m (2) L =2.5m (3)t =1.525s

【解析】(1)小物块以初速度v 0沿斜面上滑时,以小物块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 1sin cos mg mg ma θμθ+=,解得2

110/a m s =

设小物块沿沿斜面上滑距离为x 1,则2

11020a x v -=-,解得15x m =

(2)物块沿斜面下滑时以小物块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sin cos mg mg ma θμθ-=,解得: 222/a m s =

设小物块下滑至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 1,则2

1212v a x =解得: 125/v m s =

设小物块在传送带上滑动时的加速度为a 3,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3μmg ma =,解得: 234/a m s =

设物块在传送带向左滑动的最大距离为L ,则2

3120a L v -=-,解得: 2.5L m = 传送带至少2.5m 物块不会由传送带左端滑下

(3)设物块从传送带左端向右加速运动到和传送带共速运动的距离为x 2,则2

22ax v =,

解得: 22 2.5x m m =<,故小物体先加速再随传送带做匀速运动。 设小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共速用时t 1,则1v at =,解得11t s = 设小物体匀速运动用时t 2,则22L x vt -=,解得20.125t s =

设小物体由底端上滑到斜面最高点所时间t 3,则130v a t =-,解得30.4t s = 物块从离传送带右侧最远点到再次上滑到斜面最高点所需时间123 1.525t t t t s =++=

5.如图所示,长L =10m 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 =8m/s 匀速运动。质量分别为2m 、m 的小物块P 、Q ,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固定光滑小环C 相连。小物块P 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恰好处于静止状态,C 、P 间的细绳水平。现在P 上固定一质量为2m 的小物块(图中未画出),整体将沿传送带运动,已知Q 、C 间距大于10 m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求:

(1)小物块P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小物块P 从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

(3)当小物块P 运动到某位置S (图中末画出)时将细绳剪断,小物块P 到达传送带最右端时刚好与传送带共速,求位置S 距传送带右端的距离。 【答案】(1)0.5(2)10?s (3)4m 【解析】 【分析】

(1)对物体P 、Q 分别由平衡条件求解即可;(2)判断滑块的运动是一直加速还是先加速后匀速.(3)相对运动确定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趋势弄清静摩擦力方向,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距离. 【详解】

(1)设静止时细绳的拉力为T 0,小物块P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P 、Q 受力如图:

由平衡条件得:0(2)T m g μ=

0T mg =

0.5μ=

(2)设小物块P 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加速度为a 1,细绳的拉力为T ,P 、Q 受力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P :1(22)(22)m m g T m m a μ+-=+ 对Q :1T mg ma -=

假设P 一直加速至传送带最右端时间为t ,末速度为v 1由运动学公式得:2

12v aL =

v 1=1a t

联立以上两式并代入数据得:10 s t =,v 1=210 m /s

(3)设细绳剪断后小物块P 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小物块P 在S 处的速度大小为2v ,位置S 距离传送带左端距离为1x ,距离传送带右端距离为2x ,P 受力如图:

断绳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22)(22)m m g m m a μ+=+

断绳前由运动学公式得:2

2112v a x = 断绳后由运动学公式得:22

2222v v a x -=

12x x L +=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S 距离传送带右端距离:2 4 m x = 【点睛】

本题关键是明确滑块P 、Q 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

6.如图所示为货场使用的传送带的模型,传送带倾斜放置,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传送带AB 足够长,传送皮带轮以大小为v=2m/s 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一包货物以v 0=12m/s 的初速度从A 端滑上倾斜传送带,若货物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且可将货物视为质点.(sin 37°=0.6,cos 37°=0.8,g 取10m/s 2)求:

(1)货物刚滑上传送带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经过多长时间货物的速度和传送带的速度相同?这时货物相对于地面运动了多远? (3)从货物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货物再次滑回A 端共用了多少时间? 【答案】(1)10m /s 2,方向沿传送带向下;(2)1s ;7m .(3)2)s . 【解析】 【分析】

(1)货物刚滑上传送带时,受到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和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

(2)货物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货物的速度和传送带的速度相同经历的时间和上滑的位移;

(3)货物的速度和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后,继续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滑动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由运动学公式求出速度减至零的时间和位移,再求出上滑的总位移,货物到达最高点后将沿传送带匀加速下滑,由下滑位移大小与上滑总位移大小相等,求出下滑的时间,最后求出总时间; 【详解】

(1)设货物刚滑上传送带时加速度为1a ,货物受力如图所示:

沿传送带方向: 1f mgsin F ma θ+=

垂直传送带方向: N mgcos F θ=,又f N F F μ=

故货物刚滑上传送带时加速度大小2

110/a m s =,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2)货物速度从0v 减至传送带速度v 所用时间设为1t ,位移设为1x , 则根据速度与时间关系有:011212

110

v v t s s a --=

==--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以得到位移为:01172

v v

x t m +=

= (3)当货物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由于0.5tan μθ=<,即mgsin mgcos θμθ>,此后货物所受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设货物加速度大小为2a ,则有2mgsin mgcos ma θμθ-= 设货物再经时间2t ,速度减为零,则:22

01v

t s a -==- 沿传送带向上滑的位移:220

12

v x t m +=

= 则货物上滑的总距离为:128x x x m =+=

货物到达最高点后将沿传送带匀加速下滑,下滑加速度等于2a ,设下滑时间为3t , 则2

2312

x a t =

,代入解得:322t s =. 所以货物从A 端滑上传送带到再次滑回A 端的总时间为:123222s t t t t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倾斜传送带上物体相对运动问题,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是难点.

7.图示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 、B 两端相距3m ,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 37°,C 、D 两端相距4.45m , B 、C 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 以5m/s 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质量为10 kg 的一袋大米轻放

在A 端,到达B 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的CD 部分,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试求:(已知sin37o=0.6,cos37o=0.8, g 取10 m/s 2 ,6

=2.450,

7.2=2.68)

(1)若CD 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倾斜传送带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

(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 端,求CD 部分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及米袋从C 端到D 端所用时间的取值范围.

【答案】(1)能滑上的最大距离 1.25m s= (2)要把米袋送到D 点,CD 部分的速度

4m/s CD ≥v 时间t 的范围为1.16s 2.1s t ≤≤

【解析】 【分析】

(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米的加速度,因米袋的最大速度只能为5m/s ,则应判断米袋到达B 点时是否已达最大速度,若没达到,则由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可求得B 点速度,若达到,则以5m/s 的速度冲上CD ;在CD 面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米袋的加速度,则由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可求得上升的最大距离;

(2)米袋在CD 上应做减速运动,若CD 的速度较小,则米袋的先减速到速度等于CD 的速度,然后可能减小到零,此为最长时间;而若传送带的速度较大,则米袋应一直减速,则可求得最短时间; 【详解】

(1)米袋在AB 上加速时的加速度a 0=

mg

m

μ=μg =5m /s 2

米袋的速度达到v 0=5m/s 时,滑行的距离s 0=20

2v a

=2.5m <AB=3m ,

因此米袋在到达B 点之前就有了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设米袋在CD 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 代入数据得 a=10 m/s 2

所以能滑上的最大距离 s =20

2v a

=1.25m

(2)设CD 部分运转速度为v 1时米袋恰能到达D 点(即米袋到达D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米袋速度减为v 1之前的加速度为a 1=-g (sinθ+μcosθ)=-10 m/s 2 米袋速度小于v 1至减为零前的加速度为a 2=-g (sinθ-μcosθ)=-2 m/s 2

由22

2

10112

0 4.4522v v v m a a --+= 解得 v 1=4m/s ,即要把米袋送到D 点,CD 部分的速度v CD ≥v 1=4m/s

米袋恰能运到D点所用时间最长为101

12

2.1

max

v v v

t s

a a

--

+

==

若CD部分传送带的速度较大,使米袋沿CD上滑时所受摩擦力一直沿皮带向上,则所用时间最短,此种情况米袋加速度一直为a2.

由S CD=v0t min+

1

2

a2t2min,得:t min=1.16s

所以,所求的时间t的范围为1.16 s≤t≤2.1 s;

【点睛】

题难点在于通过分析题意找出临条界件,注意米袋在CD段所可能做的运动情况,从而分析得出题目中的临界值为到达D点时速度恰好为零.

8.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固定斜面上,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一端系在小车的前端,另一端被坐在小车上的人拉住,已知人的质量m=60kg,小车的质量M=10kg,绳及滑轮的质量,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均不计,斜面对小车的摩擦阻力为小车总重的0.1倍,斜面足够长,当人以280N的力拉绳时,求:

(1)人与车一起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人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某时刻人和车沿斜面向上的速度大小为3m/s,此时人松手,则人和车一起滑到最高点时所用的时间.

【答案】(1)2m/s2(2)140N(3)0.5s

【解析】

【详解】

(1)将人和车看做整体,受拉力为280×2=560N,总重为(60+10)×10=700N,受阻力为700×0.1=70N,重力平行于斜面的分力为 700×sin30°=350N,则合外力为F=560-70-350=140N 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为a==2m/s2

即人与车一起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

(2)人与车有着共同的加速度,所以人的加速度也为2m/s2,对人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假设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a=T+f-mgsin30°

代入数据解得:f=140N

即人受到沿斜面向上的140N的摩擦力。

(3)失去拉力后,对人和车整体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沿斜面的加速度为

a ′=

=?6m /s 2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

即人和车一起滑到最高点时所用的时间为0.5s 。

【点睛】

本题关键是对小车和人整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出加速度,再对人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出车对人的摩擦力。

9.总质量为60kg 的人和滑雪板沿着倾角为037θ=的斜坡向下滑动,如图甲所示,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今测得滑雪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图中AC 是曲线中A 点的切线,C 点坐标为()4,15,BD 是曲线的渐近线.(0sin 370.6= 0cos370.8=,

g 取210/m s )根据以上信息,计算下列物理量:

(1)滑雪板沿斜波下滑的最大速度m v ; (2)空气的阻力系数k ;

(3)滑雪板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1)10m/s m v = (2)/s 30kg k = (3)0.125μ=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v-t 图象得,雪撬在斜面上下滑的最大速度为:10m/s m v = (2)由v-t 图象得: A 点v A =5m/s , C 点:15m/s c v = 则A 点的瞬时加速度为:22.5m/s A

A A

v a t ?=

=?

下滑过程中,在A 点:

sin cos A A mg mg kv ma θμθ--=

当速度最大时,0a =,有:

sin cos 0m mg mg kv θμθ--=

代入数据解得: 空气的阻力系数 30A

m A

ma k v v =

=- kg/s

(3)雪撬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sin 370.125cos37

m

mg kv mg μ??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最高速度不能超过120km/h .有一卡车甲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故障,警察在距离故障车150m 处放置了警告标示牌,以提醒后方的车辆.另有一小轿车乙正以120km/h 的速度向故障车驶来,司机突然发现了警告标示牌,此时车辆距标示牌距离d=20m ,司机立即紧急刹车.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t =0.3s ,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求: (1)在反应时间内轿车的位移大小; (2)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3)计算分析甲、乙两车是否相撞.

【答案】()110m ;()225/m s ;()3甲、乙两车不会相撞 【解析】 【详解】

(1)司机的反应时间0.3s 内,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题意知:0100

120//3

v km h m s ==

所以在反应时间内轿车的位移大小10100

0.3103

x v t m m ==?= (2)刹车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a μ=

得25/a m s =.

(3)轿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发生位移为

()2

2

2100(

)

010003111.12259

v x m m m a --===≈--? 当轿车司机发现警告标示牌到刹车停下时通过的总位移为12121x x x m =+= 因150********x d m m m m <+=+=. 故轿车乙不会与故障车甲相撞.

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经典习题汇总.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B .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 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则速度一定为0;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0,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0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0;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时,速度却可以最大 2.升降机天花板上悬挂一个小球,当悬线中的拉力小于小球所受的重力时,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 .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 B .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 C .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 D .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 3.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合力方向的关系是 ( ) A .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力方向三者总是相同的 B .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方向成任何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力方向相同 C .速度方向总是和合力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可能和合力相同,也可能不同 D .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可以成任意夹角 4.一人将一木箱匀速推上一粗糙斜面,在此过程中,木箱所受的合力( ) A .等于人的推力 B .等于摩擦力 C .等于零 D .等于重力的下滑分量 5.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若第1 s 内所受合力为F 1,第2 s 内所受合力为F 2,第3 s 内所受合力为F 3,则( ) A .F 1、F 2、F 3大小相等,F 1与F 2、F 3方向相反 B .F 1、F 2、F 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 .F 1、F 2是正的,F 3是负的 D .F 1是正的,F 1、F 3是零 6.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两物体之间及M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对M 施加一个水平力F ,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受到的摩擦力等于F B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与M 间无摩擦,M 受到水平面的摩 擦力大小为μmg C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M a D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m+M )g+m a 7.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使静止的质量为m 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由底端向顶端做匀加速运动。当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去掉推力,物体刚好能到达顶点,则推力的大小为 ( ) A .mg(1-sin θ) B .2mgsin θ C .2mgcos θ D .2mg(1+sin θ) 8.从不太高的地方落下的小石块,下落速度越来越大,这是因为 ( ) A .石块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B .石块受到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小 C .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大 D .石块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始终向下 9.一个物体,受n 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将其中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力逐渐减小到零,而其他的力保持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 ( ) A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 B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 C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 D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 10.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其重力增加了 B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其重力为零 C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惯性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增加或减小了 D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质量及受到的重力都没有变化 11.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放在倾斜为θ的木板上,在木板倾角逐渐增大到某一角 t/s 0 2 2 1 3 -2 v/ms -1 第 5 题 F 第 6 题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如图所示,倾角α=30°的足够长传送带上有一长L=1.0m ,质量M=0.5kg 的薄木板,木板的最右端叠放质量为m=0.3kg 的小木块.对木板施加一沿传送带向上的恒力F ,同时让传送带逆时针转动,运行速度v=1.0m/s 。已知木板与物块间动摩擦因数μ1=3 ,木板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 4 ,取g=10m/s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若在恒力F 作用下,薄木板保持静止不动,通过计算判定小木块所处的状态; (2)若小木块和薄木板相对静止,一起沿传送带向上滑动,求所施恒力的最大值F m ; (3)若F=10N ,木板与物块经过多长时间分离?分离前的这段时间内,木板、木块、传送带组成系统产生的热量Q 。 【答案】(1)木块处于静止状态;(2)9.0N (3)1s 12J 【解析】 【详解】 (1)对小木块受力分析如图甲: 木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1 sin 2 mg mg α= 斜面对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13 cos 4 m f mg mg μα== 由于:sin m f mg α> 所以,小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2)设小木块恰好不相对木板滑动的加速度为a ,小木块受力如图乙所示,则 1cos sin mg mg ma μαα-=

木板受力如图丙所示,则:()21sin cos cos m F Mg M m g mg Ma αμαμα--+-= 解得:()9 9.0N 8 m F M m g = += (3)因为F=10N>9N ,所以两者发生相对滑动 对小木块有:2 1cos sin 2.5m/s a g g μαα=-= 对长木棒受力如图丙所示 ()21sin cos cos F Mg M m g mg Ma αμαμα--+-'= 解得24.5m/s a =' 由几何关系有:221122 L a t at =-' 解得1t s = 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有两处,则 ()2121231cos cos 2Q Q Q mgL M m g vt a t μαμα?? =+=+++ ??? 解得:12J Q =。 2.如图所示,有1、2、3三个质量均为m =1kg 的物体,物体2与物体3通过不可伸长轻绳连接,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设长板2到定滑轮足够远,物体3离地面高H =5.75m , 物体1与长板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O .2.长板2在光滑的桌面上从静止开始释放,同时物体1(视为质点)在长板2的左端以v =4m/s 的初速度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恰好没有从长板2的右端掉下.(取g =10m/s2)求: (1)长板2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 ,如图(a )所示.0t =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1t s =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 时间内小物块的v t -图线如图(b )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m/s 2.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μ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μ;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答案】(1)10.1μ=20.4μ=(2)6m (3)6.5m 【解析】 (1)根据图像可以判定碰撞前木块与木板共同速度为v 4m/s = 碰撞后木板速度水平向左,大小也是v 4m/s = 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而向右做匀减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4/0/1m s m s g s μ-= 解得20.4μ= 木板与墙壁碰撞前,匀减速运动时间1t s =,位移 4.5x m =,末速度v 4m/s = 其逆运动则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可得212 x vt at =+ 带入可得21/a m s = 木块和木板整体受力分析,滑动摩擦力提供合外力,即1g a μ= 可得10.1μ= (2)碰撞后,木板向左匀减速,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21()M m g mg Ma μμ++= 可得214 /3 a m s = 对滑块,则有加速度2 24/a m s = 滑块速度先减小到0,此时碰后时间为11t s = 此时,木板向左的位移为2111111023x vt a t m =- =末速度18 /3 v m s =

【物理】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物理】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 = 37°的足够长斜面上放置一质量M = 2kg 、长度L = 1.5m 的极薄平板 AB ,在薄平板的上端A 处放一质量m =1kg 的小滑块(视为质点),将小滑块和薄平板同时无初速释放。已知小滑块与薄平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5、薄平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sin37°=0.6,cos37°=0.8,取g=10m/s 2。求: (1)释放后,小滑块的加速度a l 和薄平板的加速度a 2; (2)从释放到小滑块滑离薄平板经历的时间t 。 【答案】(1)24m/s ,21m/s ;(2)1s t = 【解析】 【详解】 (1)设释放后,滑块会相对于平板向下滑动, 对滑块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0 11sin 37mg f ma -= 其中0 1cos37N F mg =,111N f F μ= 解得:002 11sin 37cos374/a g g m s μ=-= 对薄平板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0 122sin 37Mg f f Ma +-= 其中00 2cos37cos37N F mg Mg =+,222N f F μ= 解得:2 21m/s a = 12a a >,假设成立,即滑块会相对于平板向下滑动。 设滑块滑离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有:21112x a t =,2221 2 x a t =,12x x L -= 解得:1s t = 2.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 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 与小环速度v 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求: (1)小环的质量m ;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习题汇总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B .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 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则速度一定为0;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0,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0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0;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时,速度却可以最大 2.升降机天花板上悬挂一个小球,当悬线中的拉力小于小球所受的重力时,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 .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 B .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 C .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 D .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 3.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合力方向的关系是 ( ) A .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力方向三者总是相同的 B .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方向成任何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力方向相同 C .速度方向总是和合力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可能和合力相同,也可能不同 D .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可以成任意夹角 4.一人将一木箱匀速推上一粗糙斜面,在此过程中,木箱所受的合力( ) A .等于人的推力 B .等于摩擦力 C .等于零 D .等于重力的下滑分量 5.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若第1 s 内所受合力为F 1,第2 s 内所受合力为F 2,第3 s 内所受合力为F 3, 则( ) A .F 1、F 2、F 3大小相等,F 1与F 2、F 3方向相反 B .F 1、F 2、F 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 .F 1、F 2是正的,F 3是负的 D .F 1是正的,F 1、F 3是零 6.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两物体之间及M 与 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对M 施加一个水平力F ,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受到的摩擦力等于F B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与M 间无摩擦,M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M a D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m+M )g+m a 7.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使静止的质量为m 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由底端向顶端做匀加速运动。当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去掉推力,物体刚好能到达顶点,则推力的大小为 ( ) A .mg(1-sin θ) B .2mgsin θ C .2mgcos θ D .2mg(1+sin θ) 8.从不太高的地方落下的小石块,下落速度越来越大,这是因为 ( ) A .石块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B .石块受到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小 C .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大 D .石块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始终向下 9.一个物体,受n 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将其中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力逐渐减小到零,而其他的力保持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 ( ) A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 B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 C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 D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 10.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第 5 题 第 6 题

(完整版)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方法总结(教师版),推荐文档

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方法总结(教师版) 1、正交分解法:把矢量(F ,a )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的方法。 例1、如图4-45所示,一自动电梯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30°,当电梯加 速向上运动时,人对梯面的压力是其重力的6/5,试求人与梯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解析:在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中,本题应属于已知物体的运动状态求解 物体的受力情况。 人受力如图4-46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将a 分解在x 轴和y 轴上,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cosθ,N -mg =masinθ,N =6mg/5联立解得f =√3mg/5 说明:可见,当研究对象所受的力都是互相垂直时,通常采用分解加速度的方法,可以使解题过程更为简化。 2、整体法和隔离法:主要对连接体问题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 例2、如图4-47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倾角为θ,斜面上放一个带有支架的木块,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果木块可以沿斜面加速下滑,则这一过程中,悬挂在支架上的小球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多大时小球可以相对于支架静止? 解析:要使小球可以相对于支架静止,说明二者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视小球、木块为一整体,其具有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 =gsinθ-μgcosθ,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4-48所示,建立水平竖直方向坐标系,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sinα=macosθmg -Tcosα=masinα消去T ,得:tanα=acosθ/(g -asinα) 将a 代入得:tanα=(sinθ-μcosθ)/(cosθ+μsinθ) 3、瞬时分析法:主要求某个力突然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时用此法。 例3、质量为m 的箱子C ,顶部悬挂质量为m 的小球B ,小球B 的下方通过一轻弹簧与质量为m 的小球A 相连,箱子C 用轻绳OO ′悬于天花 板上处于平衡状态,如图4-49所示,现剪断OO ′,在轻绳被剪断的瞬 间,小球A 、B 和箱子C 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B 、C 间绳子的拉力T 为多少? 解析:细绳剪断瞬间,拉力消失,A 、B 间弹簧弹力未变,B 、C 间绳子 拉力发生突变,所以A 仍受重力mg 和弹簧拉力F =mg 作用而平衡, 故a A =0。 剪断OO ′时,B 、C 间拉力也要突变,但B 、C 将同步下落,所以: a B =a C =3mg/2m =1.5g 。 对C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 +mg =ma C ,∴T =0.5mg 。 4、程序法:按时间先后顺序对题目给出的物体运动过程(或不同状态)进行分析计算的解 题方法叫做程序法。 图4- 图4- 图4-图 4-图4-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试题整理

考点11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考点名片 考点细研究:本考点是物理教材的基础,也是历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其主要包括的考点有:(1)超重、失重;(2)连接体问题;(3)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滑块滑板模型、传送带模型等。其中考查到的如:2015年全国卷Ⅰ第25题、2015年全国卷Ⅱ第25题、2015年海南高考第9题、2014年北京高考第8题、2014年四川高考第7题、2014年大纲卷第19题、2014年江苏高考第5题、2014年福建高考第15题、2013年浙江高考第17题和第19题、2013年广东高考第19题、2013年山东高考第15题等。 备考正能量:牛顿运动定律是历年高考的主干知识;它不仅是独立的知识点,更是解决力、电动力学综合问题的核心规律。可单独命题(选择题、实验题),也可综合命题(解答题)。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以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及应用为主,试题难度中等或中等偏上。 一、基础与经典 1.小明家住十层,他乘电梯从一层直达十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他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他先后处于超重、平衡、失重状态 D.他先后处于失重、平衡、超重状态 答案 C 解析小明乘坐电梯从一层直达十层过程中,一定是先向上加速,再向上匀速,最后向上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方向最初向上,中间为零,最后加速度方向向下,因此先后对应的状态应该是超重、平衡、失重三个状态,C正确。

2.如图所示,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某时刻(t=0)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在物块放到木板上之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 答案 A 解析放上小木块后,长木板受到小木块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和地面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在两力的共同作用下减速,小木块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加速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后,可能以共同的加速度一起减速,直至速度为零,共同减速时的加速度小于木板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故A正确,也可能物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较小,达到共同速度后物块相对木板向右运动,给木板向右的摩擦力,但木板的加速度也小于刚开始运动的加速度,B、C错误;由于水平面有摩擦,故两者不可能一起匀速运动,D错误。 3.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 )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解题技巧及练习题(1)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解题技巧及练习题(1)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如图甲所示,长为L =4.5 m 的木板M 放在水平地而上,质量为m =l 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左端,开始时两者静止.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 作用在木板M 上,通过传感器测m 、M 两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F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 10m /s 2.求: (1)m 、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M 的质量及它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开始时对M 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力F =29 N ,且给m 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o =4 m /s ,求t =2 s 时m 到M 右端的距离. 【答案】(1)0.4(2)4kg ,0.1(3)8.125m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乙图知,m 、M 一起运动的最大外力F m =25N , 当F >25N 时,m 与M 相对滑动,对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1mg ma μ= 由乙图知 214m /s a = 解得 10.4μ= (2)对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22()F mg M m g Ma μμ--+= 即 12122()()F mg M m g mg M m g F a M M M μμμμ--+--+= =+ 乙图知 11 4 M = 12()9 4 mg M m g M μμ--+=- 解得 M = 4 kg μ2=0. 1

(3)给m 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04m /s v =时,m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1 = 4 m/s 2,方向水平向左, 设m 运动t 1时间速度减为零,则 11 1s v t a = = 位移 2101111 2m 2 x v t a t =-= M 的加速度大小 2122()5m /s F mg M m g a M μμ--+= = 方向向左, M 的位移大小 2 2211 2.5m 2 x a t = = 此时M 的速度 2215m /s v a t == 由于12x x L +=,即此时m 运动到M 的右端,当M 继续运动时,m 从M 的右端竖直掉落, 设m 从M 上掉下来后M 的加速度天小为3a ,对M 由生顿第二定律 23F Mg Ma μ-= 可得 2325 m /s 4 a = 在t =2s 时m 与M 右端的距离 2321311 ()()8.125m 2 x v t t a t t =-+-=. 2.某智能分拣装置如图所示,A 为包裹箱,BC 为传送带.传送带保持静止,包裹P 以初速度v 0滑上传送带,当P 滑至传送带底端时,该包裹经系统扫描检测,发现不应由A 收纳,则被拦停在B 处,且系统启动传送带轮转动,将包裹送回C 处.已知v 0=3m/s ,包裹P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o,传送带BC 长度L =10m ,重力加速度g =10m/s 2,sin37o=0.6,cos37o=0.8,求: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 = 37°的足够长斜面上放置一质量M = 2kg 、长度L = 1.5m 的极薄平板 AB ,在薄平板的上端A 处放一质量m =1kg 的小滑块(视为质点),将小滑块和薄平板同时无初速释放。已知小滑块与薄平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5、薄平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sin37°=0.6,cos37°=0.8,取g=10m/s 2。求: (1)释放后,小滑块的加速度a l 和薄平板的加速度a 2; (2)从释放到小滑块滑离薄平板经历的时间t 。 【答案】(1)24m/s ,21m/s ;(2)1s t = 【解析】 【详解】 (1)设释放后,滑块会相对于平板向下滑动, 对滑块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0 11sin 37mg f ma -= 其中0 1cos37N F mg =,111N f F μ= 解得:002 11sin 37cos374/a g g m s μ=-= 对薄平板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0 122sin 37Mg f f Ma +-= 其中00 2cos37cos37N F mg Mg =+,222N f F μ= 解得:2 21m/s a = 12a a >,假设成立,即滑块会相对于平板向下滑动。 设滑块滑离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有:21112x a t =,2221 2 x a t =,12x x L -= 解得:1s t = 2.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货物传送装置模型,如图所示。水平面左端A 处有一固定挡板,连接一轻弹簧,右端B 处与一倾角37o θ=的传送带平滑衔接。传送带BC 间距 0.8L m =,以01/v m s =顺时针运转。两个转动轮O 1、O 2的半径均为0.08r m =,半径 O 1B 、O 2C 均与传送带上表面垂直。用力将一个质量为1m 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向左压弹簧至位置K ,撤去外力由静止释放滑块,最终使滑块恰好能从C 点抛出(即滑块在C 点所受弹力恰为零)。已知传送带与滑块间动摩擦因数0.75μ=,释放滑块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J ,重力加速度g 取210/m s ,cos370.8=o ,sin 370.6=o ,不考虑滑块在水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质量为m =0.5 kg 、长L =1 m 的平板车B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某时刻质量M =l kg 的物体A (视为质点)以v 0=4 m/s 向右的初速度滑上平板车B 的上表面,在A 滑上B 的同时,给B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已知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试求: (1)如果要使A 不至于从B 上滑落,拉力F 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2)若F =5 N ,物体A 在平板车上运动时相对平板车滑行的最大距离. 【答案】(1)1N 3N F ≤≤ (2)0.5m x ?= 【解析】 【分析】 物体A 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 到达B 的右端时,A 、B 具有共同的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出拉力的最小值.另一种临界情况是A 、B 速度相同后,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拉力的最大值,从而得出拉力F 的大小范围. 【详解】 (1)物体A 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 到达B 的右端时,A 、B 具有共同的速度v 1,则: 222 011-22A B v v v L a a =+ 又: 011 -=A B v v v a a 解得:a B =6m/s 2 再代入F +μMg =ma B 得:F =1N 若F <1N ,则A 滑到B 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B 的速度,于是将从B 上滑落,所以F 必须大于等于1N 当F 较大时,在A 到达B 的右端之前,就与B 具有相同的速度,之后,A 必须相对B 静止,才不会从B 的左端滑落,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整体:F =(m +M )a 对物体A :μMg =Ma 解得:F =3N 若F 大于3N ,A 就会相对B 向左滑下 综上所述,力F 应满足的条件是1N≤F ≤3N (2)物体A 滑上平板车B 以后,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A 解得:a A =μg =2m/s 2 平板车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Mg =ma B 解得:a B =14m/s 2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解题技巧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解题技巧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一、临界问题 在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动力学问题时,常常讨论相互作用的物体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会发生分离等等,这类问题就是临界问题。 解决临界问题的基本思路 1.分析临界状态 一般采用极端分析法,即把问题中的物理量推向极值,就会暴露出物理过程,常见的有A.发生相对滑动;B.绳子绷直;C.与接触面脱离。 所谓临界状态一般是即将要发生质变时的状态,也是未发生质变时的状态。此时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常见的有:A.平衡状态;B.匀变速运动;C.圆周运动等。 2.找出临界条件 (1)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最大值; (2)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绳中拉力为零; (3)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将要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的弹力为零。 3.列出状态方程 将临界条件代到状态方程中,得出临界条件下的状态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 有些临界问题单独临界条件下的状态方程不能解决问题,则需结合其他规律联立方程求解。 1、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体上,斜面质量为 M=1kg,斜面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地面光滑,现对斜 面体施一水平推力F,要使物体m相对斜面静止,试确定推力F 的取值范围。(g取10m/s2)

2、一斜面放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θ=53°,一个质量为 kg的小球用细绳吊在斜面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静止时,球紧靠在斜面上,绳与斜面平行.不计斜面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当斜面以10 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时,求细绳的拉力及斜面对小球的弹力。(g取10 m/s2) 3、如图所示,两个质量都为m的滑块A和B,紧挨着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A、B间的接触面垂直于图中纸面与水平面成θ角,所有接触面都光滑无摩擦,现用一个水平推力作用于滑块A,使A、B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求: (1)要使A、B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它们共同向右运动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大 (2)要使A、B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水平推力的大小应在什么 范围内 二、滑块-木板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1、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物块A和木板B,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求拉力F的最大值。变式1.若拉力F作用在A上呢如图2所示。 变式2.在变式1的基础上再改为: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求拉力F的最大值。 3、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 A=6 kg,m B=2 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开始时F=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的过程中,则( ) A.当拉力F<12N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物理)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20篇

(物理)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20篇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1.如图甲所示,一倾角为37°,长L=3.75 m的斜面AB上端和一个竖直圆弧形光滑轨道BC 相连,斜面与圆轨道相切于B处,C为圆弧轨道的最高点。t=0时刻有一质量m=1 kg的物块沿斜面上滑,其在斜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圆轨道的半径R=0.5 m。(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物块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N的大小; (3)试通过计算分析是否可能存在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滑上轨道,通过C点后恰好能落在A点。如果能,请计算出物块从A点滑出的初速度;如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μ=0.5 (2)F'N=4 N (3) 【解析】 【分析】 由图乙的斜率求出物块在斜面上滑时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动摩擦因数;由动能定理得物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求出)物块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N的大小;物块从C到A,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求出物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物块从A到C,由动能定律可求物块从A点滑出的初速度; 【详解】 解:(1)由图乙可知物块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2)设物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C,由动能定理得: 在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 解得: 由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 物体在C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4 N (3)设物块以初速度v1上滑,最后恰好落到A点 物块从C到A,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解得 ,所以能通过C 点落到A 点 物块从A 到C ,由动能定律可得: 解得: 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段质量不计,长为6m 的绸带,在绸带的中点放有两个紧靠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A 、B ,现同时对A 、B 两滑块施加方向相反,大小均为F=12N 的水平拉力,并开始计时.已知A 滑块的质量mA=2kg ,B 滑块的质量mB=4kg ,A 、B 滑块与绸带之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μ=0.5,A 、B 两滑块与绸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绸带的伸长,求: (1)t=0时刻,A 、B 两滑块加速度的大小; (2)0到3s 时间内,滑块与绸带摩擦产生的热量. 【答案】(1)2 2 121,0.5m m a a s s ==;(2)30J 【解析】 【详解】 (1)A 滑块在绸带上水平向右滑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A f , 水平运动,则竖直方向平衡:A N mg =,A A f N =;解得:A f mg μ= ——① A 滑块在绸带上水平向右滑动,0时刻的加速度为1a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A A F f m a -=——② B 滑块和绸带一起向左滑动,0时刻的加速度为2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B B F f m a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211m /s a =,2 20.5m /s a =; (2)A 滑块经t 滑离绸带,此时A B 、滑块发生的位移分别为1x 和2x 1221 122221212L x x x a t x a t ? +=?? ?=?? ?=?? 代入数据解得:12m x =,21m x =,2s t = 2秒时A 滑块离开绸带,离开绸带后A 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B 和绸带也在光滑水平面上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如图甲所示,一倾角为37°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现将一质量m=1 kg的小物体抛上传送带,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 0~8 s内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 (3)物体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Q。 【答案】(1)μ=0.875.(2)ΔE=90 J(3)Q=126 J 【解析】 【详解】 (1)由图象可以知道,传送带沿斜向上运动,物体放到传送带上的初速度方向是沿斜面向下的,且加速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对其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可解得:μ=0.875. (2)根据v-t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小等于物体的位移,可得0~8 s 内物体的位移 0~8 s s内物体的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和动能增加量之和,为 (3) 0~8 s内只有前6s发生相对滑动. 0~6 s内传送带运动距离为: 0~6 s内物体位移为: 则0~6 s内物体相对于皮带的位移为 0~8 s内物体与传送带因为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摩擦力乘以二者间的相对位移大小, 代入数据得:Q=126 J 故本题答案是:(1)μ=0.875.(2)ΔE=90 J(3)Q=126 J 【点睛】 对物体受力分析并结合图像的斜率求得加速度,在v-t图像中图像包围的面积代表物体运动做过的位移。

2.质量为m =0.5 kg 、长L =1 m 的平板车B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某时刻质量M =l kg 的物体A (视为质点)以v 0=4 m/s 向右的初速度滑上平板车B 的上表面,在A 滑上B 的同时,给B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已知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试求: (1)如果要使A 不至于从B 上滑落,拉力F 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2)若F =5 N ,物体A 在平板车上运动时相对平板车滑行的最大距离. 【答案】(1)1N 3N F ≤≤ (2)0.5m x ?= 【解析】 【分析】 物体A 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 到达B 的右端时,A 、B 具有共同的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出拉力的最小值.另一种临界情况是A 、B 速度相同后,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拉力的最大值,从而得出拉力F 的大小范围. 【详解】 (1)物体A 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 到达B 的右端时,A 、B 具有共同的速度v 1,则: 222 011-22A B v v v L a a =+ 又: 011 -=A B v v v a a 解得:a B =6m/s 2 再代入F +μMg =ma B 得:F =1N 若F <1N ,则A 滑到B 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B 的速度,于是将从B 上滑落,所以F 必须大于等于1N 当F 较大时,在A 到达B 的右端之前,就与B 具有相同的速度,之后,A 必须相对B 静止,才不会从B 的左端滑落,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整体:F =(m +M )a 对物体A :μMg =Ma 解得:F =3N 若F 大于3N ,A 就会相对B 向左滑下 综上所述,力F 应满足的条件是1N≤F ≤3N (2)物体A 滑上平板车B 以后,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A 解得:a A =μg =2m/s 2 平板车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Mg =ma B 解得:a B =14m/s 2 两者速度相同时物体相对小车滑行最远,有:v 0-a A t =a B t 解得:t =0.25s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 的方法和步骤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3.4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方法是隔离法,再配合正交坐标运用分量形式求解。 解题的基本步骤如下: (1)选取隔离体,即确定研究对象 一般在求某力时,就以此力的受力体为研究对象,在求某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就以此物体为研究对象。有几个物体相互作用,要求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则必须将相互作用的物体隔离开来,取其中一物体作研究对象。有时,某些力不能直接用受力体作研究对象求出,这时可以考虑选取施力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如求人在变速运动的升降机内地板的压力,因为地板受力较为复杂,故采用人作为研究对象为好。 在选取隔离体时,采用整体法还是隔离法要灵活运用。如图3-4-1要求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组成的系统的加速度a ,有两种方法,一种是 将两物体隔离,得方程为 另—种方法是将整个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得方程为 显然,如果只求系统的加速度,则第二种方法好;如果 还要求绳的张力,则需采用前一种方法。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物体受力是解动力学问题的一个关键,必须牢牢掌握。 ①一般顺序: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物体受力的顺序是先场力,如重力、电场力等,再弹力,如压力、张力等,然后是摩擦力。并配合作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大小和方向不受其它力和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力叫主动力,如重力、库仑力;大小和主向与主动力和物体运动状态有密切联系的力叫被动力或约束力,如支持力、摩擦力。这m 图3-4-1

就决定了分析受力的顺序。如物体在地球附近不论是静止还是加速运动,它受的重力总是不变的;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与它们在竖直方向上有无加速度有关,而滑动摩擦力总是与压力成正比。 ②关于合力与分力:分析物体受力时,只在合力或两个分力中取其一,不能同时取而说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选取合力,如物体在斜面上 受到重力,一般不说它受到下滑力和垂直面的两个力。在—些特 殊情况下,物体其合力不能先确定,则可用两分力来代替它,如 图3-4-2横杆左端所接铰链对它的力方向不能明确之前,可用水 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分力来表示,最后再求出这两个分力的合 力来。 ③关于内力与外力: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时,内力是不可能对整个物体产生加速度的,选取几个物体的组合为研究对象时,这几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列入方程中。要求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必须将它们隔离分析才行,此时内力转化成外力。 ④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我们要分清受力体与施力体。在列方程解题时,对一对相互作用力一般采用同一字线表示。在不考虑绳的质量时,由同一根绳拉两个物体的力经常作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处理,经过不计摩擦的定滑轮改变了方向后,我们一般仍将绳对两个物体的拉力当作一对相互作用力处理。 (3)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 ①运用牛顿定律解题主要是分析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加速度是运动学和动力学联系的纽带,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已知物体运动情况通过求a 而求物体所受的力。 图3-4-2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人推原来静止的小车没有推动是因为这辆车的惯性太大 B.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C.竖直上抛的物体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 2.关于牛顿第二定律,正确的说法是( ) · A.合外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加速度成正比 B.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C.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D.由于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整块砖自由下落时加速度一定是半块砖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的2倍 3.关于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就越大 B.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的变化量就越大 C.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的变化就越快 … D.一个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它的加速度就越大 4.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阻力的作用,如果要使物体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下列方法中可以实现的是( ) A.将拉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 1 B.阻力减小到原来的 2 C.将物体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D.将物体的拉力和阻力都增大原来的2倍 5.竖直起飞的火箭在推力F的作用下产生10 m/s2 的加速度,若推动力增大到2F,则

火箭的加速度将达到(g 取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 ) A .20 m/s 2 B .25 m/s 2 C .30 m/s 2 D .40 m/s 2 ' 6.向东的力F 1单独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 1;向北的力F 2 单独作用在同一 个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 2。则F 1和F 2同时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 ) A .大小为a 1-a 2 B .大小为2 2 21+a a C .方向为东偏北arctan 1 2 a a D .方向为与较大的力同向 7.物体从某一高处自由落下,落到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 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 点物体的速度为0,然后被弹簧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从A 下落到 B 的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减小 * B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减小 C .物体从A 下落到B 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8.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现只有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又逐渐增大到原值,则在力变化的整个过程中,物体速度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 A .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后,又逐渐减小到零 B .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后,又逐渐减小到某一数值 C .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 9.如图所示,一个矿泉水瓶底部有一小孔。静止时用手指堵住小孔不让它漏水,假设 水瓶在下述几种运动过程中没有转动且忽略空气阻力,则( ) A .水瓶自由下落时,小孔向下漏水 B .将水瓶竖直向上抛出,水瓶向上运动时,小孔向下漏水;水瓶向下运动时,小孔不向下漏水 C .将水瓶水平抛出,水瓶在运动中小孔不向下漏水 D .将水瓶斜向上抛出,水瓶在运动中小孔不向下漏水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