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11章-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

财政学第11章-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
财政学第11章-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

第十一章――讲义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The reform in the tax system and tax administration)

第一节 工商税制改革(The reform in the tax system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The reform in tax and charges in the country)

第三节 税收管理制度及其改革(Tax administration and it’s reform)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

一、本章简介

主要阐述税制改革的理论及其实践,核心问题是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现状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二、重要名词

狭义税收管理 绿色税收 税费改革 帕累托“二八”定律

三、重点内容

1、了解税制改革的三大理论

2、了解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现状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3、理解我国农业税收制度和取消农业税的历史意义

4、理解开征绿色税收的社会经济意义

5、了解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6、了解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方针和内容

7、了解我国税收征管法的立法沿革和理念转变

第一节工商税制改革

一、工商税制改革的主要理论(the leading theory of tax reform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1、有关税制改革的主要理论是什么?

近20多年来,世界各国都纷纷进行了税制改革,有三大税制改

革理论对各国税制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0世纪50-60年代的公平课税论 (theory of equitable taxation)

20世纪70年代的最适课税论 (theory of optimal taxation)

20世纪90年代的财政交换论 (theory of fiscal exchange)

2、公平课税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公平课税论最初起源于法国亨利·西蒙斯(Simons,1938)的研究成果。他认为政治干预经济生活应该最小化,政府应该提供私人部门不能有效提供的服务,并通过再分配产生更大的公平。政府在设计和改革税制时,必须使税收制度既能按照公平原则筹措资金,又能限制政治程序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在西蒙斯看来,实现这种双重目标的课税方法,关键在于对税基的选择。

公平课税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四个方面:

1.主要强调横向公平目标,几乎不涉及纵向公平,主张将纵向公平留给政治程序去解决。

2.把税收问题与政府支出政策分开讨论。

3.以税基的综合性和税收待遇的统一性作为指导原则。

4.主张按纳税能力来纳税,但纳税能力的大小不用效用理论来衡量,其衡量方法是所得(纳税能力)等于适当会计期间消费,加上应计净财富的变化,使之直接对应于可计量的现金流量。

总之,公平课税论主张,理想税制应是根据综合所得概念,对宽所得税税基课征累进的个人直接税;以宽税基、降低名义税率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目标,并主张公司税、工薪税、间接消费税等税种的合理搭配,使税收的超额负担或福利成本最小化。这一理论被20世纪80年代的很多工业化国家的税制改革所证实。

3、最适课税理论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最适课税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首次提出的“牺牲”学说,穆勒(Mill,1817)认为,税收公正要求每个纳税人都要承担同等的牺牲。

之后,学术界围绕应对哪些商品征税、所得税应累进的程度,以及商品课税和所得课税的组合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刻的探讨。到20世纪70年代后形成“最适课税理论”。

该理论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探讨以何种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征收大宗税款问题。研究的核心是实现税制的效率与公平的兼顾。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最适课税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三个:

1、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合理搭配

(1)直接税与间接税应当是相互补充,并非是相互替代。

(2)税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目标

二、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实践(practice of tax reform in developed country)

1、你了解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具体做法和发展趋势吗?

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具体做法和发展趋势

1. 所得税方面:降低税率、拓宽税基、减少档次,是世界各国

特别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的发达国家所得税制改革的普遍做法。特别

是个人所得税的改革: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和调整税率表,减少税率

档次;拓宽税基表现为扩大征税范围和减少优惠措施;强调个人所

得税与公司所得税一体化,以消除重复征税。

2.一般消费税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OECD成员国国普遍

开征增值税;不断提高增值税税率,现行标准税率已提高到30%。

进入21世纪,制定标准化的增值税问题成为税制改革的热点。标准

化的增值税力求解决三个问题:(1)增值税有选择性征收向普遍

征收转化;(2)标准的增值税模式应该是“消费型、目的地征税、

扣税法和三档税率;(3)实现增值税的协调统一。

3.开征“绿色税收”,重视税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2、什么是“绿色税收”?开征“绿色税收”的目的是什么?

“绿色税收”是环境税收的一种形象比喻,是指以环境保护为目

的而征收的各种税和采取的各项税收措施。

开征目的

开征“绿色税收”主要是对破坏环境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征税,以

提高其应税行为的成本,达到限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绿色税收”也将成为下一步

税制改革的重点。

三、我国工商税制的现状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actuality of the tax system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in China and reform in the future) 1、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1.税制结构性失调,导致税收调控作用的弱化。

2.某些税种的相互交叉或某些税种本身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3.某些需要开征的税种尚未开征。如:遗产税、社会保障税和

环境保护税等尚未开征。

4.税收上的公平竞争和国民待遇原则没有充分体现。

5.税费改革虽有进展,但不合理的乱收费情况仍然存在。

6.税收征管仍存在诸多的疏漏和薄弱环节。

2、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内容是什么?

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据“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围绕统一税法、公平税负、规范政府分配方式、提高税收征管效能的目标,在保持税收收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适应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的需要,积极稳妥地分步对现行税制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改革。

1、增值税改革

(1)将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性增值税;

(2)扩大增值税征收的范围,其理想的征收范围应包括所有创造和实现增值额的领域;

(3)适时清理不适当的税收优惠。

2、消费税改革

2006年4月1日实施的消费税,对消费税税目和税率进行有增有减的调整,充分体现鼓励什么和限制什么的税收原则,进一步完善了消费税制。

3、企业所得税改革

(1)2008年1月1日已正式实施内外企业所得税合并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将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法人(企业)所得税,统一税法,适当降低名义税率,规范税前扣除和税基,公平税负,促进竞争。

(2)妥善处理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待遇问题。

4、个人所得税改革

(1)应选择合适的个人所得税税制结构模式,由现行采用的综合与分项相结合的方法,即混合所得税制模式,逐步向综合所得税制模式转变。

(2)税率设置应当简化、减少级次,适当降低名义税率。

(3)加强配套体制的建设,建立完备的个人收入管理和大额支付系统,完善财产申报制度。

5、完善其他税种

(1)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2)扩大印花税的征收范围;

(3)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为城乡维护建设税;(

4)进一步完善税费改革。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

一、农村税费改革 (the reform in tax and charges in the country)

1、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

1.农村税费改革坚持“减轻、规范、稳定” 原则;改革以“三

个确保”为目标,即确保农民的

2.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三个取消、两个调整、

一项改革

三个取消――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

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

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两个调整――调整农(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

一项改革――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

2、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的历史意义

2005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

业税条例;2006年3月14日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决议,庄严宣布

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从此,征税农业税在中华大地成为

历史。取消农业税具体重大的历史意义:

1.取消农业税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一

个里程碑。

2.体现城乡居民公平负担、统一纳税原则。

3.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

建设,消除城乡差别。

3、如何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有利于维护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

1.以“黄宗羲定律”为戒,防止反弹

2.进一步落实乡镇机构的“精兵简政”

3.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体制

4.调整和改革现行财政体制

5.逐步化解农村隐性债务

第三节 税收管理制度及其改革

一、税收管理的概念、分类及功能(concept、classification and function of tax administration)

1、你了解税收管理的相关概念吗?

税收管理的相关概念

学术界对税收管理的解释分为三类:

1.狭义的税收管理。指国家的财政、税务、海关等职能部门,

为实现税收分配的目标,依据税收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对税收活动

的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狭义税收管理的主体是国家,主要包括税收立法管理、税收执

法管理、税收司法管理。

2.税收征收管理。指税务机关对税款征收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活

动的总称。税收征管三环节是指税款征收、税务管理、税务检查。

3.税务管理。它是自我税收征管的一个环节,其内容包括税务

登记、账簿凭证管理和纳税申报等三个方面。

2、税收管理的职能是什么?

税收管理的职能取决于税收管理的目标,即促进纳税义务人依

法纳税,以最终保证税收收入的及时入库,最大程度地减少税收漏

损的目标得以实现。

为了促进纳税义务人依法纳税,在税收管理中必须建立两个系统:1.税收服务系统:包括信息性服务、程序性服务、权益性服务等三

个方面。

2.税收监督系统:包括税源监控、税务稽查、税收处罚等三个环

节。

二、中国税收管理制度的实践 (practice of tax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2、我国新《税收征管法》体现的新理念是什么?

现行的《税收征管法》是在2001年新修订的。它从全局着眼,全盘规划,整合了新的征管理念;突出了税法的统一性、公平性,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依法治税的立法思想;明确了征纳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体现了立法思想由管理型向法律型的转移。

1.注重推进税收法制进程,突出立法思想。

2.注重法条的可操作性,突出征管效率。

3.进一步加强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4.强化征税部门的权责意识。

5.强化税收征收管理的基础建设。

财政学第11章-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

第十一章――讲义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The reform in the tax system and tax administration) 第一节 工商税制改革(The reform in the tax system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The reform in tax and charges in the country) 第三节 税收管理制度及其改革(Tax administration and it’s reform)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 一、本章简介 主要阐述税制改革的理论及其实践,核心问题是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现状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二、重要名词 狭义税收管理 绿色税收 税费改革 帕累托“二八”定律 三、重点内容 1、了解税制改革的三大理论 2、了解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现状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3、理解我国农业税收制度和取消农业税的历史意义 4、理解开征绿色税收的社会经济意义 5、了解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6、了解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方针和内容 7、了解我国税收征管法的立法沿革和理念转变 第一节工商税制改革 一、工商税制改革的主要理论(the leading theory of tax reform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1、有关税制改革的主要理论是什么? 近20多年来,世界各国都纷纷进行了税制改革,有三大税制改 革理论对各国税制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0世纪50-60年代的公平课税论 (theory of equitable taxation) 20世纪70年代的最适课税论 (theory of optimal taxation) 20世纪90年代的财政交换论 (theory of fiscal exchange)

财政学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pdf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一节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所谓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 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及生产者的决策的影响,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 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各个税种对经济的影响都可以 分解成这两种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 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如图) 4 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 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 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 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如图) 第二节税收的经济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者面临劳动取得收入和闲暇之间的选择。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通过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表现的。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 消费水平,而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劳动和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降,闲 暇的相对价格降低,促使人们选择闲暇以替代工作。它表明的是纯粹的价格变化效应。 税收的综合效应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对比: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供 给主要是激励作用;如果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的供给就会形成超额负 担,人们可能会选择闲暇替代劳动。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我国而言,税收几乎不影响劳动的供给,而且个人所得税在短期内也不会成为主体 税种,因此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增加劳动供给,而是 如何消化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 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个人收入总水平和储蓄利率水平。 个人收入水平越高,储蓄的边际倾向越大,储蓄率越高;储蓄利率水平越高,对人们 储蓄的吸引力越大,个人储蓄意愿越强。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所得税、利息税和间接税影响居民的储蓄倾 向及全社会的储蓄率。 收入效应

(法律法规课件)第八章 税收法律制度基础(答案解析)

第八章税收法律制度基础(答案解析)打印本页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税制要素中,能体现国家的政策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程度的是()。 A.征税人 B.纳税人 C.征税对象 D.税率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税率的高低直接体现国家的政策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和那纳税人的负担程度,是税收法律制度的核心要素。 2.税收行政法规是由()审议通过的。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有税务总局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税收法规由国务院负责审议。税收法律在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后,以议案的形式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工作部门,在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 3.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是()。 A.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B.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C.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D.税收法律关系的标的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B 4.下列各项中,属于有权指定贯彻执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章制度,制定税收征收管理的具体规定的部门是()。 A.工商行政管理局 B.国家税务总局 C.财政部 D.房地产管理局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见教材p251 5.我国的营业税中规定了起征点,营业额达到或者超过起征点的照章全额计算纳税,营业额低于起征点则免予征收营业税,这种减免税方式称为(),属于()。 A.免征额税基式减免 B.起征点税额式减免 C.项目扣除税额式减免 D.起征点税基式减免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我国的减免税包括: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其中税基式减免中包括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和跨期结转。其中的起征点是指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界限,课税对象的数额没有达到规定的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者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 6.我国土地增值税采取的税率形式属于()。 A.比例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超率累进税率 D.全额累进税率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目前我国土地增值税的税率采取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形式。 7.下列税种的纳税期限中,属于按年计征、分期预缴,年度终了后汇算清缴的是()A.企业所得税 B.契税 C.耕地占用税 D.营业税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一般采用的是按年计征,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方式缴纳。 8.以课税对象数额相当于计税基数的倍数为累进依据来划分区段,并规定相应的税率,对每个级次分别计算税额的累进税率属于()。 A.差别比例税率 B.超额累进税额 C.超倍累进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

浅谈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一、引言 近些年来,国内某些学者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而以“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s Economics)等名称命名的译著和著作很多。国内的一些学者,如陈共、平新乔、张馨、高培勇、郭庆旺、杨志勇、华民等都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分析。从国际上看,关于两者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的论述比较详细的主要有《公共经济学手册》第一卷,由《国际税收和财政》杂志在1994年发起的一次关于公共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的特刊及由《公共经济学杂志》在2002年的一次纪念其创刊而由一些顶尖级的经济学家关于公共经济学发展的总结分析。此外,由于引进的西方文献越来越多,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的认识也逐渐深入。 二、问卷的评介与分析 本人于2005年元旦前后向全球部分大学的从事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经济学家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了全球 性网络调查。我的问题是:“您如何看待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本次调查受到来自这些经济学家的数十份电子邮件。这些邮件反映了他们对我所做的调查课题的认识。本文就是选取了部分代表性的经济学家的回信(见附录①)和一些经济学家发表的论文对 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评介。 詹姆斯?波特巴教授认为,财政学主要是与税收及其相关问题等筹集收入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税收方面,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大量的与支出政策相关的问题。他认为,医疗保健和医疗援助以及残疾人保险和失业保险都是属于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是他感兴趣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属于财政学的领域。

第八章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第八章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目的是希望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建国以来预算体制的历史变迁,掌握分税制的内容、功效和存在的问题,掌握我国所得税分享改革的原因、意义、内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了解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建设思路。 本章提要:预算体制的实质是正确处理上下级政府“集中”与“分散”之间的关系。我国1980年以前实行计划型的统收统支财政体制,转轨初期实行“分灶吃饭”的预算包干制,1994年后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 我国分税制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1994年以1993为基期年,将中央净上划数全额返还地方;1994年后税收返还额在1994年基数上实行逐年递增返还的方法。1994年以后按当年全国(或各地区)“两税”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 分税制的突出特点:一是保护既得利益;二是地方从增量中所得急剧下降。 分税制功效:一是淡化政府对企业按行政隶属关系进行的控制。二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三是财政收入划分的办法规范化,强化了各预算主体的独立性,形成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中央财力扩大。四是税收返还形成了普遍补助格局,初步建立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 分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政府间的事权划分尚不十分明晰。二是地方税建设相对滞后,财力层层集中,地方财政体制不统一,导致基层财政困难。三是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四是地方预算外和制度外收入不断膨胀。 所得税分享改革的意义:一是体现税收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二是淡化企业和政府的依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打破市场封锁和市场保护;三是维护所得税制的公平与统一。 本章关键词:预算体制,分税制,所得税分享。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分税制。本章难点:税收返还的计算。 课堂设计: 1、在第一节开始学习时,注意:结合历史,谈谈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情况。 2、在第二节讲课开始之前,提问:根据所学的知识,请简单谈谈对我国分税制的认识? 3、在第三节讲解分税制的改革时,提问:根据所见所闻,请问是否还有其他的改革措施? 4、在第四节讲解后,提问:思考我国所得税分享的改革思路。 5、在第五节讲解后,提问:思考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建设思路。 教学手段主要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 教学过程: 第一节我国预算体制的历史变迁 一、1980年以前高度集权的计划型财政体制 (一)统收统支体制的调整历程 1.1949~1952年的中央高度集权型的财政体制及其主要特征。 2.1953~1978年间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 对几次财权变动的主要历程进行简单的介绍,并说明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财政体制的主要做法。 (二)高度集中财政体制的作用

财政学税收的论文

关于财政学税收的论文 关于财政学税收的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税收筹划成为企业优化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税务管理则是税收筹划和税务风险控制的有机结合,在零涉税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税负的最小化。文章梳理了税收筹划与税务管理的内涵、内在关系,并就控制税务成本、维护税收权益、增加企业盈利机会、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方面详细论述税收筹划对提升企业税务管理价值创造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税收筹划;税务管理;价值创造 1税收筹划与税务管理内涵 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管理条例的前提下,以实现合理节税、降低企业税负为目的,在企业的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中进行合理的安排,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统筹策划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该类行为一般具有目的性、专业性、前瞻性。就本质而言,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是一种企业理财行为。如何在有效控制税务风险的前提下,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税收筹划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而言,税收筹划能够有效降低税务负担,改善企业经营效果,扩大企业税后利润。“税务管理”是基于税收筹划衍生出来的一个全新概念,是指企业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与经营情况,在有效控制涉税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税务成本的最小化。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为税收筹划和风险控制,相对税收筹划,企业税务管理是一个更加系统的管理过程,更加注重纳税的整个环节以及全过程的风险控制,实现税收成本与风险的平衡。 2税收筹划与税务管理的内在关系 2.1税收筹划是税务管理的核心,其他税务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是企业税务管理的一部分,也是税务管理的最终目的与价值体现。税收筹划能够有效规避纳税义务之外的税务成本,降低企业税务负担,改善企业经营成果,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税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税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税收筹划,通过系统性、前瞻性的规划,为企业实施税收筹划提供更加灵活、主动的实施空间。企业通过对涉税业务和纳税事务进行系统性分析、筹划、检测、实施,从而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与实施环境。 2.2税务管理能够有效控制税收筹划过程中存在的税收风险 虽然税收筹划能够减少企业税负,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同时也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的,然而由于筹划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存在筹划收益偏离纳税人预期的可能性。税收筹划风险大致可划分为三类:国家政策风险、成本

财政学(含:税收学)专业

财政学(含:税收学)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坚持课程学习和科学实践并重的原则,按照专业技术人才、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类人才”的标准,通过多种形式的培养,使研究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并达到以下要求: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遵纪守法,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掌握财政、税务和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具有独立从事相关教学、科研、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财政 主要研究财政理论、制度、政策和公共部门改革与发展问题。 2.税收 主要研究税收理论、制度、政策和税收征管及税收筹划等问题。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实行中期考核分流制度。原则上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实习、调查研究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研究生必须修满2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学科通开课8学分;研究方法论课程2学分;专业研究方向必修课4学分;其他为选修课学分。具体课程和学分设置参见计划表。 跨学科和以同等学历考取的研究生应补修3门本科课程、并记录成绩,补修课不及格不能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本专业研究生在学位课程结束后参加本专业导师小组主持的中期考核。考核成绩合格者,进入专题研究和硕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者,作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 五、科学实践与学位论文 本专业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术活动,并根据导师的安排参加导师或其他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学习研究方法、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研究生在修完规定的课程后,应围绕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和导师承担的项目课题准备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并在第2学期期末提交本专业导师指导小组审查;然后根据开题报告所确定的研究框架和路线,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系统研究、完成学位论文。 六、其它学习项目安排 本专业研究生应参加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包括到本专业实习基地和相关实际部门进行实习、调研等。专业实习和调研一般应结合学位论文写作和就业需要在暑假期间和第3学期进行。

财政学 第十章 税收制度

第十章税收制度 该章主题是阐述税收制度的基本原理,核心问题是我国税收制度的现状。具体来说,需要掌握和理解以下问题: 1、理解商品课税的特征、功能和种类; 2、了解我国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种; 3、理解所得课税的特征、功能和种类; 4、了解我国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 重点、难点:商品课税的特征和功能所得课税的特征、功能和种类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第一节商品课税 一、(重点) 商品课税是泛指所有以商品为征税对象的税类。就我国现行税制而言,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关税及一些地方性工商税种。同其他税类对比而言,商品课税有下述四方面的特征。 1、课征普遍 商品课税以商品交换并形成销售收入为前提。在现代社会中,商品是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对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对商品的课税自然是最具普遍性的税类。 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 这里的商品流转额指商品销售的收入额,非商品流转额指交通运输、邮政通讯以及各种服务性行业的营业收入。由于商品课税以流转额为计税依

据,在税率既定的前提下,税额大小直接依存于商品和劳务价格的高低及流转额的多少,而与成本和费用水平无关。根据商品课税的这一特征,又被称为流转课税。 3、实行比例税率 除少数税种实行定额税率外,适用比例税率制,是商品税类的一个重要特征。 4、计征简便 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与商品成本和盈利水平无关,又是实行比例税率,所以计税征税都十分简便。 商品课税的优点是税源充裕,课征方便,并可以抑制消费,增加储蓄和投资,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正如前面指出的,由于商品课税与商品价格相联系,在国内会干扰市场运行并形成分配不公,在国际间会阻碍资金、劳动力和商品的自由竞争和流动。总之,商品课税是特征鲜明、功能突出,缺陷也明显的一个税类。在税收实践中,必须扬其长而避其短,这也正是我国商品课税制度建设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我国现行商品税的主要税种: (一)增值税:顾名思义,增值税是就商品价值中增值额课征的一个税种,它是我国商品课税体系中的一个新兴税种。 增值税始建于法国,以后在西欧和北欧各国迅速推广,现在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的一个国际性税种。 1、增值税概述(重点) (1)增值额的特点和优点:增值额的最大特点是在就一种商品多次课征中避免重复征税。这一特点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技术协作,保证税负分配相对公平等方面,有较大功效,增值税还

8财政学(第八章)--税收原理

第八章税收原理 第一节什么是税收 税收的基本属性 马克思把税收界定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西方经济学关于税收的学说,一般认为主要溯源于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Hobbes)的“利益交换说” (Benefit-Exchange-Theory)。 霍布斯认为:“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间接税和直接税就是为不受外敌入侵,人们以自己的劳动向拿起武器监视敌人的人们提供的报酬。” 后来,经过洛克、休谟、边沁以及斯密等人提出的社会契约说、利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利益交换说”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逐渐提出了新税收学说,认为国家征税除了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供给筹措经费之外,还发挥调节经济的功能(如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 税收的“三性” 1. 税收的强制性 在社会产品分配中存在两种权力即所有者权力和国家政治权力。 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税收的强制性是税收作为一种财政范畴的前提条件,也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必要保证。 2. 税收的无偿性 政府征税以后,税款即为政府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同政府债务所具有的偿还性不同。 税收的无偿性与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并存。 3. 税收的固定性 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税收的固定性实质上是指征税有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税收的“三性”可集中概括为税收的权威性,税收的权威性来源于国家政权的权威性。 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税收术语--- 纳税人 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利、承担法定义务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各 类企业。 与纳税人有关的一个概念是负税人。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完整版)财政学财政学财政税收计算题

《财政与税收》计算题 说明:1、请根据税法改革的有关最新规定做题,主要涉及增值税(农产品)、消费税(混合计征)、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等内容,具体可查阅课程网页中提供的相关法规及辅导教案中的有关例题。 2、企业所得税部分要求掌握的内容较少,基本不涉及2007年法的修改(如题目中时间为2007年以前则税率仍按原规定) 3、写出计算过程,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 3、进口货物的应纳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十消费税)×税率 1、某从事修理业的个体经营者为小规模纳税人,2000年5月的修理收入总额为 5000元(含税),计算当月应纳的增值税额。 解:当年应纳增值税额为:5000/(1+6%)?6%=283。02(元) 2、某企业(一般纳税人)某月对外销售货物100件,不含税单价20元,随同 销售向购买方收取包装费200元,当月购进货物支出15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款为255元),求应纳增值税额。 解:应纳税额为[100?20+200÷(1+17%)]?17%-255=114.06(元) 3、某啤酒厂2002年8月份销售啤酒400吨,每吨出厂价2800元。计算当期应 缴纳的消费税税额。 解:应纳消费税税额=400*220=88000(元) 4、某烟厂将甲级卷烟10箱用于职工福利,其卷烟的调拔价格为2000元(每箱)。 另外购原材料8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款1.36万元),求应纳增值税和消费税。(设定额税率为150元/箱,比例税率为45%) 解:增值税为2000*10*17%-13600=-10200(元),增值税不足抵扣,留到下月抵扣. 消费税包括定额税与比例税两部分 150*10+2000*10*45%=10500(元) 5、某化妆品厂从国外进口一批化妆品香粉,关税完税价格60000元,缴纳关税 35000元;另以价值80000元的材料委托其他企业加工防皱化妆品,支付加工费55000元,该批加工产品已收回(假设该产品受托方没有同类货物价格可参照)。要求:(1)计算该批进口香粉应纳消费税;(2)计算委托加工的化妆品应纳消费税。(化妆品的消费税率为30%) 解:1) 进口香粉应纳消费税(60000+35000)/(1-30%)*30%=40714.29(元) 2)计算委托加工的化妆品应纳消费税(80000+55000)/(1-30%)*30%=57857.14(元) 6、某粮油加工厂(一般纳税人)1998年8月发生如下业务:(1)从粮油公司购 进小麦,支付价款2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2600元;(2)从农民手中收购小麦,支付价款60000元,无进项税额;(3)支付生产用电费3000

财政学论述题

财政学论述题 令狐采学 一、简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答:1.资源配置职能: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实现优化配置的机制和手段:(1)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降低基尼系数。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

实现稳定与发展智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支持第三产业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4)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二、论述影响财政支出的因素 答:1.经济性因素:国家经济干预、社会经济发展及物价波动等。 2.政治性因素:国际政治的复杂化和国家职能的扩大化。 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与环境保护压力、社会福利改善、社 会分工的复杂化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着财政支出规模。 三、论述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答: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从总体上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社会产品越丰富,国民生产总值就越高。二者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财政反复强调的原理就是经济决定财政。没有发达的经济,就不可能有充裕的财源。 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指通过分配机制的调节对财政收入规模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 一、术语解释 1、个人所得税 2、居民纳税人 3、非居民纳税人 4、自行申报纳税 5、代扣代缴税款 二、填空题 1、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税制。 2、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在费用扣除上采用和扣除并用。 3、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在税率上采用和并用。 4、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列举了_____项个人应税所得。 5、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参照国际惯例,按照和双重税收管辖权确定的。 6、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者累计居住不超过日的个人,或者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内,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______日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7、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税率为。 8、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9、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每月减除费用元。 10、个体工商户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每一纳税年度的_____,减除成本、费用和_____后的余额。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并将错误的改正过来) 1、个人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等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2、某人承包一个企业,虽然工商登记仍为企业,但该承包者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并不拥有所有权,为此,该承包者按合同规定取得的所得,按税法规定的对企事

财政学第11章-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

第十一章――讲义 第十一章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The reform in the tax system and tax administration) 第一节工商税制改革(The reform in the tax system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第二节农村税费改革(The reform in tax and charges in the country) 第三节税收管理制度及其改革(Tax administration and it’s reform) 第十一章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 一、本章简介 主要阐述税制改革的理论及其实践,核心问题是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现状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二、重要名词 狭义税收管理绿色税收税费改革帕累托“二八”定律 三、重点内容 1、了解税制改革的三大理论 2、了解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现状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3、理解我国农业税收制度和取消农业税的历史意义 4、理解开征绿色税收的社会经济意义 5、了解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6、了解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方针和内容 7、了解我国税收征管法的立法沿革和理念转变 第一节工商税制改革 一、工商税制改革的主要理论(the leading theory of tax reform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1、有关税制改革的主要理论是什么? 近20多年来,世界各国都纷纷进行了税制改革,有三大税制改革理论对各国税制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0世纪50-60年代的公平课税论(theory of equitable taxation) 20世纪70年代的最适课税论(theory of optimal taxation) 20世纪90年代的财政交换论(theory of fiscal exchange) 2、公平课税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公平课税论最初起源于法国亨利·西蒙斯(Simons,1938)的研究成果。他认为政治干预经济生活应该最小化,政府应该提供私人部门不能有效提供的服务,并通过再分配产生更大的公平。政府在设计和改革税制时,必须使税收制度既能按照公平原则筹措资金,又能限制政治程序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在西蒙斯看来,实现这种双重目标的课税方法,关键在于对税基的选择。 公平课税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四个方面: 1.主要强调横向公平目标,几乎不涉及纵向公平,主张将纵向公平留给政治程序去解决。2.把税收问题与政府支出政策分开讨论。 3.以税基的综合性和税收待遇的统一性作为指导原则。 4.主张按纳税能力来纳税,但纳税能力的大小不用效用理论来衡量,其衡量方法是所得(纳税能力)等于适当会计期间消费,加上应计净财富的变化,使之直接对应于可计量的现金流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 一、术语解释 1、个人所得税 2、居民纳税人 3、非居民纳税人 4、自行申报纳税 5、代扣代缴税款 二、填空题 1、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税制。 2、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在费用扣除上采用和扣除并用。 3、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在税率上采用和并用。 4、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列举了_____项个人应税所得。 5、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参照国际惯例,按照和双重税收管辖权确定的。 6、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者累计居住不超过日的个人,或者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内,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______日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7、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税率为。 8、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9、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每月减除费用元。 10、个体工商户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每一纳税年度的_____,减除成本、费用和_____后的余额。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并将错误的改正过来) 1、个人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等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2、某人承包一个企业,虽然工商登记仍为企业,但该承包者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并不拥有所有权,为此,该承包者按合同规定取得的所得,按税法规定的对企

财政学财政学财政税收计算题

财政与税收》计算题 说明: 1、请根据税法改革的有关最新规定做题,主要涉及增值税(农产品) 、 消费税(混合计征)、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等内容,具体可查阅课程网页中提 供的相关法规及辅导教案中的有关例题。 2、 企业所得税部分要求掌握的内容较少, 基本不涉及 2007 年法的修改(如 题目中时间为 2007 年以前则税率仍按原规定) 3、 写出计算过程,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 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 一当期进项税额。 2、 的应纳税额 =含税销售额 十(1+征收率) X 征收率 3、进口货物的应纳税额 =(完税价格+关税十消费税) 1、 某从事修理业的个体经营者为小规模纳税人, 2000年 5月的修理收入总额为 5000 元(含税),计算当月应纳的增值税额。 解:当年应纳增值税额为: 5000/ (1+6% ) 6%=283。02(元) 2、 某企业(一般纳税人)某月对外销售货物 100 件,不含税单价 20 元,随同 销 售向购买方收取包装费 200元,当月购进货物支出 1500 元(增值税专用发 票上注明的税款为 255 元),求应纳增值税额。 解:应纳税额为 100 20+200 十(1+17% ) 17%-255=114 . 06 (元) 3、 某啤酒厂 2002年 8 月份销售啤酒 400吨,每吨出厂价 2800元。计算当期应 缴纳的消费税税额。 解:应纳消费税税额 =400*220=88000( 元 ) 4、 某烟厂将甲级卷烟 10 箱用于职工福利,其卷烟的调拔价格为 2000元(每 箱)。 另外购原材料 8 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款 和消费税。(设定额税率为 150 元/箱,比例税率为 解:增值税为 2000*10*17%-13600=-10200( 元 ),增值税不足抵扣 消费税包括定额税与比例税两部分 150*10+2000*10*45%=10500( 元 ) 5、 某化妆品厂从国外进口一批化妆品香粉,关税完税价格 60000 元,缴纳关税 35000 元;另以价值 80000元的材料委托其他企业加工防皱化妆品, 支付加工 费 55000 元,该批加工产品已收回(假设该产品受托方没有同类货物价格可 参 照)。要求:(1)计算该批进口香粉应纳消费税; (2)计算委托加工的化妆 品应纳消费税。(化妆品的消费税率为 30%) 解:1) 进口香粉应纳消费税 (60000+35000)/(1-30%)*30%=40714.29( 元) 2)计算委托加工的化妆品应纳消费税 6、 某粮油加工厂(一般纳税人) 进小麦,支付价款 20000 元, 手中收购小麦,支付价款 1.36 万元),求应纳增值税 45%) ,. (80000+55000)/(1-30%)*30%=57857.14( 元 ) 1998年 8月发生如下业务:(1)从粮油公司购 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 2600 元;( 2)从农民

财政学第八章税收制度下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练习题 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社会保险税(又称社会保障缴纳),是发达国家为了推行其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的税收。一般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收入为课税对象,采取比例税制,在税金的使用上具有专税专用性,而在税负担分配上通行谁纳税谁受益的原则,又具有有偿性。() 2、财产税包括两种,对财产占有的征税,对财产转移的征税。前者主要是遗产税与赠与税,后者称为一般财产税。() 3、在市场经济不甚发达时,对所得课税就比对财产课税更为容易一些,所以财产税不是最古老的税种之一,并且一直没有成为各国政府税收制度中的主体税种。() 4、如果一国国内各地区的财产税税率不统一,那么任何一个地区变动其财产税税率,从全国范围看,不是部分社会资本承担了这一额外的财产税税负担,而是全部社会资本都要分担这一变化了的财产税税负担。() 5、如果纳税人可以从国外取得收入,或者可以同时从若干个国家取得收入,那么他的收入就属于跨国所得。() 6、如果纳税人要向一国政府就其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所得交纳税款,该纳税人即是有限义务纳税人。如果纳税人要向一国政府仅就其源于该国境内的所得交纳税款,他便是一个无限义务纳税人。() 7、社会保险税具有明显的累进性,个人所得税则具有明显的累退性。 ()

8、社会保险税仅仅对工薪这种形式的收入课税,从而将包括资本利得、股息所得、利息所得在内的所有非工薪收入完全排除在外,这便使得收入来源广泛的高收入者的社会保险税税负相对变得较轻。() 9、按照国际惯例,各国在行使独立的税收管辖权时,居民管辖权(国籍管辖权)比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处于优先地位。() 10、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在不违反有关国家税法的前提下,利用各国间税法上存在的差异和某些特殊规定的不明确之处,以及税务管理上的漏洞,通过人才、资金和财产的国际流动,达到减少甚至免除纳税义务的目的。() 二、选择题(从A、B、C、D……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1、现代各国,政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通常采取的具体筹款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A、建立社会保障统筹缴费制度 B、建立预算基金帐户 C、开征社会保险税 D、银行强行储蓄制度 2、从当今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来看,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方式也不外有这样几种形式:()。 A、现收现付制 B、自由使用制 C、完全积累制 D、部分积累制 3、政府对国民征收财产税,主要出于对()的考虑。

第八章税收法律制度基础

第八章 税收法律制度基础(答案解析) 打印本页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税制要素中,能体现国家的政策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的 负担程度的是()。 A .征税人 B .纳税人 C .征税对象 D .税率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税率的高低直接体现国家的政策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 和那纳税人的负担程度,是税收法律制度的核心要素。 2. 税收行政法规是由( )审议通过的。 A ?全国人大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国务院 D .国有税务总局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税收法规由国务院负责审议。税收法律在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后,以议案的 形式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工作部门,在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后提交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 3.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是( )。 A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B .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C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D ?税收法律关系的标的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B 4. 下列各项中,属于有权指定贯彻执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章制度,制定税收征收 管理的具体规定的部门是( )。 A .工商行政管理局 B .国家税务总局 C .财政部 D .房地产管理局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见教材p251 5. 我国的营业税中规定了起征点,营业额达到或者超过起征点的照章全额计算纳税,营业额低于起征点则免予征收营业税,这种减免税方式称为(),属于()。A .免征额税基式减免 B .起征点税额式减免 C .项目扣除税额式减免 D .起征点税基式减免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我国的减免税包括: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其中税基式减免中包括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和跨期结转。其中的起征点是指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界限,课税对象的数额没有达到规定的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者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 6. 我国土地增值税采取的税率形式属于()。 A .比例税率 B .超额累进税率 C .超率累进税率 D .全额累进税率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目前我国土地增值税的税率采取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形式。 7. 下列税种的纳税期限中,属于按年计征、分期预缴,年度终了后汇算清缴的是() A ?企业所得税 B .契税 C .耕地占用税 D .营业税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一般采用的是按年计征,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方式缴纳。 8. 以课税对象数额相当于计税基数的倍数为累进依据来划分区段,并规定相应的税率,对每个级次分别计算税额的累进税率属于()。 A.差别比例税率 B .超额累进税额 C .超倍累进税率 D .超率累进税率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C 9.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形式,假设某人当月取得工资薪金收入的计税依据为1000 元,适用的税率为10% ,当级税率的速算扣除数是25 ,该人应该缴纳的所得税为() A .100 元 B .75 元

《财政学》税收制度部分计算题解答参考

《财政学》税收制度部分计算题解答 周钊和 (2010年12月27日) !!特别声明:本习题解答是本人重做的课件习题,其中肯定有计算过程和 结果错误的,请教老师后还未来得及纠正,甚至哪道题解答错误本人也还不知道。但应冯梅同学要求上传,请有关同学自行甄别改错,如有误导一是深表歉意,二是改正后请及时告诉我和大家,三是继续将错就错则责任请各位自担。O(∩_ ∩)O~并祝大家考好! 1、某商品零售企业(一般纳税人),2010年3月份从某批发商处购进货物300万元,并支付了相应的增值税51万元,取得增值税发票;从某个体商贩处购进货物10万元;从某生产企业购进货物1000万元,支付了相应的增值税并取得了专用发票。3月份共取得零售收入额为3000万元(全部售给消费者个人),问该零售商店2010年3月应缴纳多少增值税? 解: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适用税率 =30000×17% =510万元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510-51-1000×17% =289万元 答:该零售商店2010年3月应缴纳增值税289万元。 2、某洗衣机厂(一般纳税人)2010年8月发生如下业务: (1)销售洗衣机1000台,取得不含税销售价款2000000元;另开具普通发票向购货方收取包装费35100元,款项均以通过银行收讫。 (2)当月购进材料若干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合计600000元,税款合计102000元(假定已通过税务机关认证并于本月申报抵扣)。 (3)上月销售的洗衣机中,有两台因质量问题在本月退回,退还购货方价款和税款合计4680元。 (4)厂部办公室购办公用品,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3000元,税款510元。 (5)企业将自产的最新型洗衣机10台用于奖励本厂优秀职工,已知每台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