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专题:走近鲁迅

【精选】专题:走近鲁迅
【精选】专题:走近鲁迅

专题:走近鲁迅

鲁迅是谁

钱理群

这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就好像问“我是谁”一样。老师可能会告诉你,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有革命家,这都不错。不过,我们今天换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看看鲁迅是怎么称呼自己的。

一头白象

这里我要请同学们先来看鲁迅写给他夫人许广平的两封信的复印件,那是1929年5月鲁迅到北京看望老母亲时,写给留在上海的许广平的。信的开头把许广平称作“乖姑”—这好理解:是夫妻之间的爱称,就好像小时候爸爸妈妈叫你“乖娃”一样;但同时又叫她“小刺猬”——这是什么意思呢?更有意思的是,鲁迅在署自己名字的地方,却画了一头大象;而且在两封信里,大象的神态不一样;长鼻子忽而高耸,忽而低垂,这是什么意思?大概是心里高兴,就得意的大笑起来;心里不痛快,就哀哀的哭了。——这显然是在讲鲁迅自己写信时的心情;那么,鲁迅就是这头“象”了。

你们看,夫妻两人,一个叫“小刺猬”,一个叫“象”:这多好玩,多有意思!

而且这背后有故事。

先说“小刺猬”。同学们大概有去过北京阜内大街鲁迅故居的,就在那个小院子里,有一天,不知从哪里跑来两只小刺猬,鲁迅的母亲看了很喜欢,就把它们养起来了。这个院子里的另外两个“小朋友”鲁迅和许广平就常常和它们一起玩:“两只手一去碰它,缩成一团了,大大的毛栗子,那么圆滚滚的可爱相!走起来,那么细手细脚的……”不知怎么一来,它逃脱了,找不见了。有一天,落雨了,许广平撑着伞来到院子,没有见到小刺猬,就回去了。第二天,她却收到鲁迅的一封信,里面附了一幅画:一只小刺猬拿着伞走,真神气!——可惜这幅画后来找不到了。但从此以后,许广平就被叫做“小刺猬”了。

鲁迅为什么会成为一头象呢?许广平说,这是鲁迅的老朋友林语堂给他取的绰号:他说鲁迅是头“令人担忧的白象”。许广平解释说,我们在动物园里看到的象,大多是灰色;遇到一头白色的象,就显得“难能可贵”,同时,又让人感到“特别”,特别就不放心,“令人担忧”。

后来,海婴要出世了。鲁迅就和许广平商量:管他叫什么呢,干脆把父亲的绰号送给儿子,就叫它“小白象”吧。但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住在上海的里弄里,地方那么狭窄,到哪里去寻找“抚育白象那么广大的森林”呢?到海婴真的生下来了,鲁迅“五十得子”,高兴极了。许广平回忆说,当鲁迅第一次尽父亲的职责,将孩子抱在怀里时,只见他把海婴横在他的两只弯起来的手臂上,在小房间里从门口走到窗前,再来回的走着,只听见他一边走着,一边唱着:

小红,小象,小红象,

小象,红红,小象红,

小象,小红,小红象,

小红,小象,小红红。(鲁迅手绘白象)

不知怎么的,“小白象”变成“小红象”了——大概是看到新生婴儿红润的皮肤而引起的联想吧。

许广平静静的在一旁观察着这父子俩:“一遍又一遍,十遍二十遍的,孩子在他两手造成的摇篮里,安静的睡熟了。有时听见他也很吃力,但是总不肯变换他的定规,好像那雄鸽,为了哺喂小雏,就是嘴角被啄破也不肯放开它的责任似的。”——在许广平的眼里,鲁迅与海婴变成了“雄鸽”和“小雏”:多么可爱,多么动人!

胡羊尾巴

你知道吗?鲁迅小时候还有个绰号,叫做“胡羊尾巴”。“胡羊”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绵羊”。想想看,绵羊的尾巴,短短的,圆滚滚的,摇来晃去,多好玩。这是因为小“树人”长得矮小灵活,动作敏捷利落,所以大家叫他“胡羊尾巴”。少年鲁迅俏皮而活泼,大家从他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早就知道他喜欢捉蟋蟀,掘蚯蚓,摘覆盆子,可能不知道他还会骑马。当年他在南京读书的时候,还和民国初年流落在南京的旗人子弟比试过。我们知道,旗人的祖先是很擅骑马的,这位旗人后代骑术大概也不错,就想暗算鲁迅,故意挨近过来,使两匹马擦腹飞奔,自己把脚蜷起来提到马颈上,却用马的鞍子去刮鲁迅的腿,鲁迅猝不及防,险些摔下马来,但还是巧妙的避开了。倘不是驾驭得法,人又机灵的话,腿骨早就刮断了。——你看,鲁迅从小就是这么一个好动的、活泼的、机灵的人,就和我们中的许多同学一样。

但这样的鲁迅,和我们心目、印象中的鲁迅,好像有点不一样,因为我们读鲁迅的作品,总觉得他很严肃,甚至有点凶。和鲁迅接近的朋友却告诉我们,鲁迅是严肃的,然而严肃不等于死板,晚年的鲁迅,

在日常生活中,他还是个“胡羊尾巴”。唐弢先生就在他写的《鲁迅的故事》里回忆说,有时候,兴致来了,鲁迅先生用手往桌子上一搭,全身就霍的坐了上去,好像鞍马表演—他还是那么机灵,那么调皮!还有这样的回忆:“鲁迅先生说话的时候,不但内容生动,而且姿态也很活泼自然,往往一面做手势,一面学样子,给人极深刻的印象。比如他讲一个故事:一个读书人,因为鞋袜破旧,向邻居的女人借到一套新的,穿着去赴宴。不料他丈夫不答应,赶来当场索回。读书人没办法,只好伪称肚子疼,伏矮身子,让长衫盖着光着的两脚,勉强遮掩过去。鲁迅讲到这里,忍不住站起身来,学着读书人的样子,双手按着肚子,微微蹲下身子,用绍兴话叫道:‘我肚皮痛煞哉,我肚皮痛煞哉!’听的人无不大笑。这种时候,你会觉得鲁迅先生已经完全恢复了他的青春,似乎有一个‘胡羊尾巴’在你面前晃动,真是满室生春,连空气也换了样,显得分外活跃了”。因此,许多人都说,晚年的鲁迅是一个“老小孩”,这是一点也不错的,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星斗其文,赤子其心”吧。

再谈“白象”:特别在哪里?

这样看来,鲁迅似乎很平常,和我们一样。但我们也不可忽视另一方面:鲁迅又很不平常,和我们不一样。

我们再回过头看看林语堂给鲁迅起的这个绰号“白象”。大多数象是灰色的,鲁迅这头象却是白色的:他和别的象“不一样”,是一个“另类”;在象群中,他很“特别”,是“少数”,是“稀有动物”:这就是鲁迅。

那么,他“特别”在哪里?

鲁迅自己说,如果让我做研究,我可以“说出别人说不出的话来”。这就是说,鲁迅看问题的角度、方法,他的思维方式,他对人对事的观察、看法,都不同于一般的人,不同于大多数人,他能说出别人看不出,想不到,不能说,不愿说,不敢说的话,听起来就有点让人扫兴,叫人讨厌。所以,林语堂说鲁迅是“一只令人担忧的白象”。

鲁迅《野草》里有一篇文章,题目是《立论》。同学们写作文,参加中考、高考,老师都要教我们怎样“审题”,怎样“立论”。鲁迅就设想了这样一个学生: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到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激。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你瞧!多么……阿吆,哈哈!呵呵!呵,呵呵呵呵!’“

这里有三种说话方式。

一种是说别人喜欢听的话,大家都这么说的话——“发财”“做官”之类。

一种是说摸棱两可的话,谁也不得罪的话——“阿吆,哈哈”之类。

一种是不看别人眼色,不考虑别人希望什么,讨厌什么,只说出真实,只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孩子将来要死的”之类。

前两种是多数人,所有的“灰象”的选择。后一种是少数人,只有“白象”,才会做出的选择。

而鲁迅几乎是命中注定要选择说真话,公开说出真实,揭示真相,因为他本质上是一个“真的人”。他确实是一头白象,特别的,令人担忧的白象。所以他一辈子被各式各样的人“合力的痛打”,以至今天还不断有人找出各种名目来“痛打”他,这都不是偶然的。

鲁迅的“特别”,还在于:他的眼光特别,他有“第三只眼”,能看到普通的两只眼睛看不到的东西。

许多事,人们司空见惯,于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不去想,特别是向深处想。而鲁迅却要看,要听,而且要仔细看,还要向深处想,就看出了,也想到了许多隐蔽的,人们不想,不愿,也不便说破的东西。

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鲁迅写过一篇奇文,题目就很特别:《论“他妈的”》。——“他妈的”堪称中国的“国骂”,男女老少,但凡是中国人,都会骂,即使不在公开场合骂,私下的暗骂也是有的。鲁迅在他的文章里,还提到这样的一个趣闻:我曾在家乡看见乡农父子一同午饭,儿子指一碗菜向他父亲说:“这不坏,妈的你尝尝看!”那父亲回答说:“我不要吃,妈的你吃去罢!”鲁迅说:“这里的国骂,已经醇化为现在时行的‘我的亲爱的’的意思了”。

问题是,全民都在这么骂,却从来没有一个人去认真想过:这样的“国骂”意味着什么,其背后隐藏着什么意义,更不要说就此写成文章:在人民心目中,这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人们忽视之处,正是鲁迅所要深究的;人们避之不及,鲁迅却偏要大说特说,而且要公开写文章,而且特别要“论”,还要考证一番:这“他妈的”的国骂起源于何时。——这在许多自命“正统”的学者文人看来,都是大不正经,是有意犯忌,因此特别可恶,至少让人不大放心。

鲁迅不管这些,依然认真的做他的考证。考证的结果,“他妈的”成为“国骂”,可能起源于晋代,和那个时代的风气直接相关。晋代强调“门第”,即所谓“出身”。出身于大家族,子弟就可以当官:这就是“依仗祖宗,吃祖宗饭”。这样的遗风至今犹存:过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那些出身低下,没有“好爸爸”的人,面对这样的不平等的等级制度,自然不服气,心怀不满,但又不敢公开反抗,于是走一条“曲线反抗”的道路:你不是靠着父母,吃祖宗饭吗?我就攻击你的出身,骂你的妈:“X他妈的”,出一口恶气,心里就取得平衡了。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反抗,但却是卑劣的反抗,是典型的“阿Q精神”:阿Q不是被别人打了,说一声“儿子打老子”就忘记了一切屈辱,什么事都没有了,天下也就太平了吗?——鲁迅正是通过“国骂”,看透了中国社会无所不在的等级制度,看穿了中国人一切依仗祖宗,不思反抗,自欺欺人的国民性。鲁迅说:“中国人至今还有无数等,还是依仗祖宗。倘不改造,即永远有无声的或有声的‘国骂’。”今天尚未麻木的中国人,读到鲁迅这句话,大概仍不免脸红心跳。今天同学们听了鲁迅的分析,以后再有意无意的口出国骂,大概也会有某种反省与警戒。鲁迅把我们中国社会制度的弱点,我们中国国民的心理弱点,实在是看得太透了,而此种弱点,都是人们不想,不愿,也不便说破的。鲁迅一说,就成了“刻毒”。这样的“毒眼”与“毒笔”,是许多人讨厌和害怕的。

因此,鲁迅又有了一个绰号——

(鲁迅手绘猫头鹰)

鲁迅曾亲手绘过“猫头鹰”,也可以说是鲁迅的自画像。鲁迅的朋友回忆说:“他在大庭广众中,有时会凝然冷坐,不言不笑,衣冠又一向不甚修饰,毛发蓬蓬然,有人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做猫头鹰。”

猫头鹰有两个引人注目的特点。

首先,它在不同民族文化体系里,有不同的意义。在古希腊,它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原型,雅典城徽就是猫头鹰。但在中国,它却是不祥之物,有点象是乌鸦。在中国人看来,猫头鹰习性古怪:总是在黑夜活动,白昼栖息,即使睡着,也睁开一只眼,发出怪叫,难免使人惊悚,如鲁迅所说,它发出的是“恶声”。

但恰恰是这样的猫头鹰,引起了鲁迅的共鸣。鲁迅说,中国是一个喜好吉祥,欢迎喜鹊,忌讳恶兆,讨厌乌鸦、猫头鹰之类不祥之物的国家,从来就有粉饰太平,报喜不报忧的传统。或许正因为如此,鲁迅就偏要当一回让人讨厌的猫头鹰。他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就是要像猫头鹰那样,即使睡着,也要“睁了眼看”。孩子一出生,当他睁开眼时,就看见这个世界了。但对于世界,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闭了眼睛”,再大的灾难,痛苦,不幸,一闭上眼睛,就什么都没有了;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太平,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正是这“六无”掩盖了人世间多少不平事,多少血和泪!社会也因此停滞不前。只有鲁迅呼唤人们要“睁了眼看”。同学们应该记得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里的那段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猫头鹰上生活在黑暗中的;鲁迅也习惯于夜间写作。他像猫头鹰那样,有“会看夜的眼睛,会听夜的耳朵”,“自在暗中,看一切暗”。于是,他看到了在“光天化日”之下,“高墙后面,大厦中间,深闺里,黑狱里,客室里,秘密机关里”,弥漫着的“惊人的真的大黑暗”。他勇敢的揭露这大黑暗,发出愤怒的反抗的声音,有人因此惊醒,有人为此痛恨,因为搅乱了他们的美梦。

猫头鹰的第二个特点是“冷”,所谓“凝然冷坐,不言不笑”。鲁迅给人的第一印象,也往往是冷。诗人殷夫第一次见鲁迅,第二天给鲁迅写了一封信,说很后悔和鲁迅相见,因为他的话多,鲁迅的话少,“又冷”,“好像受了威压似的”。我们读鲁迅的著作,也会觉得很“冷”。因此有人说,鲁迅的作品,第一是冷,第二是冷,第三还是冷。鲁迅回应说:我只是把我内心里所感受到的冷说出一小部分,你们就觉得冷得受不了了;有一天,我把我内心最冷峻、最冷酷的方面都说出来,那时候,如果还有一个人仍愿意听我讲,那么,那个人才是我真正的朋友。这样一个敢于正视现实的冷酷,冷峻面对人生的“猫头鹰”鲁迅,和我们前面所说的那个被叫做“胡羊尾巴”的热情、活泼的鲁迅,好像有些矛盾,其实是构成了鲁迅内心世界的两个方面的。

这就使我们想起了鲁迅《故事新编》里的小说《铸剑》所描写的那把著名的剑。

这是一个神奇的传说故事:有一天,楚王的妃子因为抱了一回铁柱而受孕生下一块铁,楚王命令当时最有名的工匠莫邪将其铸成铁剑,日日夜夜的锻炼,费了整整三年的精神……

“当最末开炉的那一日,是怎样的骇人的景象啊!哗啦啦的腾上一道白气的时候,地面也觉得动摇。那白气到天半便变成白云,罩住了这处所,渐渐现出绯红颜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漆黑的炉子里,是躺着通红的两把剑。……用井水慢慢滴下去,那剑嘶嘶地吼着,慢慢的转成青色了。这样的七日七夜,就看不见了剑,仔细看时,却还在炉底里,纯青的,透明的,正像两条冰”。

这“正像两条冰”的剑,恰恰是几千度高温“烈火”锻炼而成;它本体“通红”,经过冰水的浇淋,才转成“纯青,透明”这里,冰与火,红与青,冷与热,都是最极端的,最不能相容的,却统一于“剑”之一身。而这剑,就是鲁迅的化身。

鲁迅就是这把烈火淬成的冰也似的剑。

纠缠如毒蛇

鲁迅《野草》中有一首打油诗:《我的失恋》,讲恋人之间互赠礼物。恋人赠我“百蝶巾”“玫瑰花”,我回她什么呢?鲁迅说,就赠她“猫头鹰”和“赤练蛇”吧。——恐怕没有人这么送礼的:这自然是开玩笑。但也有严肃的成分:因为鲁迅确实喜欢猫头鹰和赤练蛇。

赤练蛇生活在山林和草泽地区,经常出没于鲁迅故乡的山村里。大家读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他童年的乐园百草园里,就“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而且又有长妈妈讲的神秘的“美女蛇”的故事,是鲁迅终生难忘的。

赤练蛇无毒。但在鲁迅笔下,更多的出现的是“毒蛇”——

“这寂寞又一天天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呐喊〉自序》)

“我听到呻吟,叹息,哭泣,哀求,无须吃惊。见了酷烈的沉默,就应该留心了;见有什么像毒蛇似的在尸林中蜿蜒,怨鬼似的在黑暗中奔驰,就更应该留心了:这在预告‘真的愤怒’将要到来。”(《杂感》)鲁迅说,我们无论爱什么,大到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小到爱异性,都要有执著的“韧性精神”,就是认准了目标,就不屈不挠的去追求,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十次,百次……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他说,这就是“纠缠如毒蛇”。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与“蛇”有着不解之缘。

我们再回到开头说的“小刺猬”的话题上来:鲁迅以“小刺猬”称呼许广平,表现了他对小动物的特殊感情。于是,我又想起了——

兔和鸭,隐鼠和墨猴——鲁迅笔下的小动物

前面说到了鲁迅的冷,但他一旦写到小动物,笔下就流露出不尽的柔情和暖意。

在鲁迅著名的小说集《呐喊》里有一篇并不著名的小说(也有人把它看做散文)《兔和猫》,但我却经常向年轻的朋友推荐这篇作品,甚至建议:要读鲁迅的作品,就从这一篇读起。因为鲁迅写了一对小白兔,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深处最柔和的方面,而这正是常常为人们所忽视的。

你看,这对“似乎离娘并不久”的小白兔已经向我们走来了。而且我们还听到了鲁迅的介绍:“虽然是异类,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天真浪漫来。”——这正是提醒我们注意: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可爱的生命啊!

他们“竖直了小小的通红的耳朵。动着鼻子,眼睛里颇显些惊疑的神色,大约究竟觉得人地生疏,没有在老家时候安心了。”——这神态,你也很熟悉,是不是?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不也有过这短暂的“惊疑”?鲁迅笔下的小动物与你竟是这样相近!

于是,“孩子们时时捉他们来玩耍;他们很和气,竖起耳朵,动着鼻子,驯良的站在小手的圈子里,但一有空,却也就溜开去了”。

想想看,小兔子驯良的站在小手的圈子里,多么和谐,多么可爱!

你再想象一下:还有一个人,就站在孩子的身后,用欣赏的眼光,默默的观察着小兔子,以及这些孩子

——这就是鲁迅呀!你能感觉到此刻鲁迅内心的温暖和柔和吗?

这时候,你又听到了“鸭鸭”的叫声——这是同时收入《呐喊》的鲁迅另一篇作品《鸭的喜剧》。鲁迅这样写道:“小鸭也诚然是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请体味“蹒跚”两个字:“遍身松花黄”的小鸭子,摇摇摆摆的走着:多么可爱!

“待到四处蛙鸣的时候,小鸭也已经长成,两个白的,两个花的,而且不复咻咻的叫,都是‘鸭鸭’的叫了”“荷花池也早已容不下他们盘桓了”“夏雨一降,院子里满积了水,他们便欣欣然,游水,钻水,拍翅子,‘鸭鸭’的叫”。——请想象这情景:蛙鸣——游水——钻水——拍翅——“鸭鸭”的叫……这“欣欣然”的岂只是小鸭子?

鲁迅笔下的小动物,还有《朝花夕拾》里的《狗·猫·鼠》写到的“小隐鼠”“小墨猴”。这是鲁迅美好的童年记忆:它“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给放在饭桌上,便捡吃些菜渣,舐舐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的游行,看见砚台便舐吃了研着的墨汁。这使我非常惊喜了。我听父亲说过的,中国有一种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发亮。它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便跳出来,等着,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就舐尽了砚台上的余墨,仍旧跳进笔筒里去了。我就极愿意有这样的一个墨猴,可是得不到;问哪里有,哪里买的呢?谁也不知道”。

——这里,无论对隐鼠“从容的游行”的神态的描写,还是对墨猴的神往,都非常的动人。

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追问:鲁迅为什么一写到这样的小动物,就特别的动情?

我们还是继续读鲁迅的《兔和猫》。鲁迅在充分的展现了小兔子的种种可爱之后,笔锋一转,就写到:小兔子竟然被猫活活的吃了!这突然而至的“无辜的生命被吞噬”的悲剧,是惊心动魄的。

而且还有鲁迅式的反省——

“夜半在灯下坐着想,那两条小性命,竟是人不知不觉的早在不知什么时候丧失了,生物史上不着一些痕迹……我于是记起旧事来,先前去住在会馆里,清早起来,只见大槐树下一片散乱的鸽子毛,这明明是膏于鹰吻的了,上午长班(按:会馆里的仆人)来一打扫,便什么都不见,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我又曾路过西四牌楼,看见一匹小狗被马车轧得快死,待回来时,什么也不见了,搬掉了罢,过往行人憧憧的走着,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夏夜,窗外面,常听到苍蝇的悠长的吱吱的叫声,这一定是给蝇虎咬住了,然而我向来无所容心于其间,而别人并且听不到……

假使造物也可以责备,那么,我以为他实在将生命造得太滥,毁得太滥了。”

请听听鲁迅这沉重的叹息:“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在鲁迅看来,鸽子,小狗,苍蝇,以及他笔下的那些小兔子,小鸭子,隐鼠,墨猴,以至宇宙万物,都是生命,不仅和人的生命,自己的生命一样,有着独立的价值,而且他们的命运,生存与死亡,欢乐与痛苦,都和自己息息相关:这是一个“大生命”的观念。鲁迅因此把他对生命的关爱,由人扩展到一切生物;更是在弱小的生命,年幼的生命身上,倾注了无尽的爱。小动物的生命的“断送”,引起他如此强烈的反响;他为自己对同是生命的苍蝇的挣扎,竟然听而不闻,而痛苦的自责:这都表现了他的博爱的精神和胸怀。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鲁迅那样反省自己:你听见了你周围的弱小生命的挣扎声了吗?你关爱身边的小动物吗?

我们在前面讲“小白象”的故事时,已经说到了鲁迅对他的儿子海婴的爱;现在,我们懂得了鲁迅对小动物的爱以后,对鲁迅的亲子之爱,就会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这同样是一种生命之爱,特别是对幼小生命的爱,或者如鲁迅自己所说,这是一种“幼者本位”的爱。但鲁迅对他儿子的爱,还有更深的意义,即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篇文章里所说,不仅要“保持生命”,而且还要“延续这生命”“发展这生命”父与子之间,是存在着生命的传递的,鲁迅把自己的“白象”的称号传给海婴,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而且还自有期待,就是“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鲁迅由此而提出:“前者(即父一辈)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子一辈)”,于是,又有了鲁迅的自我命名——

孺子牛

大家已经熟悉鲁迅的诗句“俯首甘为孺子牛”。这里的“孺子”当然首先是指自己的儿子,但又不限于此,更是指年轻一代。鲁迅明确的说过:“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的新人。”鲁迅并且具体的提出了三条原则:他认为,父亲对儿子,年长者对年幼者,第一要“理解”,承认孩子既不是“成人的预备”,也不是“缩小的成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一切设施,都应以孩子为本位”;第二要“指导”,但只是“指导者协商者”;第三是“解放”,“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鲁迅因此为自己,也为中国的首先觉醒的人提出一个历史使命:自己“肩住黑暗的闸门”,放年轻一代“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从此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这也是鲁迅的自我写照。

关于鲁迅和海婴的关系,关于“孺子牛”的自我命名,还涉及“作为人之子和人之父的鲁迅”这样一个大问题,我另有一个专题演讲,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们还是回到“鲁迅笔下的动物”这个题目上——

野猪·野牛·巨獒——鲁迅笔下的猛兽

鲁迅最爱写的,除了幼雏之外,就是猛兽。而且写到前者,笔下充满怜爱之情;写到后者,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向往之情。——这本身,就很有意思。

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文字:

“君不见野猪乎?它以两个牙,使老猎人也不免于退避。这牙,只要猪脱出了牧豕奴所造的猪圈,走入山野,不久就会长出来。”(《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

“猛兽是单独的,牛羊则结队;野牛的大队,就会排角成城以御强敌了。”(《坟·春末闲谈》)

“我生长在农村中,爱听狗子叫,深夜远吠,闻之神怡,古人之所谓犬声如豹者就是。倘或偶经生疏的村外,一声狂嗥,巨獒跃出,也给人一种紧张,如临战斗,非常有趣的。

危险?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到自己生命的力。在危险中漫游,是很好的。”(《准风月谈·秋夜纪游》)

我们完全可以感觉到,一写到这些“野猪”(而非家猪)、“野牛”(而非畜养的牛)、“巨獒”(而非豢养的叭儿狗),鲁迅就笔下如有神,挥洒自如,有一种摆脱了一切羁绊的自有感,开阔感,一种由衷的喜悦:这都是大旷野里的自有生命,山野里充满野性的生命,如鲁迅所说,它给你一种紧张感,“紧张令人觉到自己生命的力”。这是对自然生命的壮阔、伟美的发现与召唤:因为人也和家畜一样,被豢养得毫无生命的活力了。

这同时更是鲁迅的自我发现:他的生命是和这些大旷野里的猛兽相通的。在人们的眼里,鲁迅就像一只—

受伤的狼

我们在讨论“猫头鹰”的时候,曾经提到,在不同的文化体系里,猫头鹰具有不同的意义;狼也是这样。曾经有人对中国民间故事里的“狼”的形象作过专门的统计和研究,发现在中国人的文化阐释里,狼不是凶残就是忘恩负义的(大概每个中国人都记得“中山狼”的故事),它们又同时是愚蠢的与自食其果的。这就是说,中国人总是从道德和智力两方面对狼做出否定性的价值和审美评价。但在西方,无论是西欧神话中的芬利斯狼,还是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的荒原狼,都是充满了原始野性、勇力的肯定性的形象。

那么,鲁迅笔下的狼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在鲁迅的作品里,虽然也有凶残的狼(如《铸剑》里的狼),但其主要特征是更接近西方野性的狼的:这与前面所提到的鲁迅和猛兽的生命相通是一致的而引起我们极大兴趣的,是鲁迅在《在酒楼上》这篇小说里,写到了一匹“受伤的狼”:

“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但是不能够。耳朵中有什么挣扎着,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这样一个反叛的、受伤的狼,是具有现代中国特色的;它在深夜的旷野中发出的“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嗥叫”,很容易让我们想起鲁迅的“呐喊”,不就是这样的“嗥叫”?

瞿秋白就把鲁迅称作“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狼,又“从他自己的道路回到了狼的怀抱”。

鲁迅的日本朋友增田涉这样写到重病中的鲁迅留给他的印象:“风貌变得非常险峻,神气是凝然的,尽管是非常战斗的,却显得很可怜,像受伤的狼了。”

鲁迅自己也说过,当他遇到不能忍受的痛苦时,就“索性躺在荒山里”“总如野兽一样,受了伤,就回头钻进草莽,舐掉血迹,至多也不呻吟几声的”。

而且这并不是文学的描写,而是真实的写照。许广平就有这样的回忆:

“他不高兴时,会半夜喝很多酒,在我看不到的时候,更会像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莱漠斯(按: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出世后就被丢在荒山里,是吃一只母狼的奶长大,后来被他哥哥所杀害)一样,跑到空地去躺下,至少或者如他自己所说,像受伤的羊,跑到草地去舔干自己的伤口,走的没有人的空地方蹲着或者睡下……”

不知道同学们听到许广平这样的描述后有什么感觉;我是很受震撼的。这是一匹远离人群,径直回到大地母亲的怀里,以求平息内心的痛苦,医治心灵的创伤的“独兽”,这样的心理平衡方式,这样的感情发泄方式,非鲁迅所不能有。

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他以神圣的爱给予幼稚、猛兽,又以神圣的愤怒指向他厌恶的动物——

猫·叭儿狗·蚊子·苍蝇——鲁迅不喜欢的动物

鲁迅毫不讳言:他是“仇猫党”,是“叭儿狗”的死敌,“蚊子”“苍蝇”的天仇;他理直气壮的在历史的审判台上陈述他的仇与恨的理由,一一列举“动物犯”的罪状。

这是“猫”:“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的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与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朝花夕拾·猫·狗·鼠》)这是狗的特种“叭儿狗”:它“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这正是其不可宽恕之处:它已经彻底的丧失了狗的野性,有如此骑墙,是狗的堕落、退化的极致。另一方面,其伤害人的本性不变,偶尔落水,“他日复来,

仍旧咬老实人的手,投石下井,无所不为”。(《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而且叭儿狗还有种种变幻,举其大端,即有——

“每一个破衣服走过,……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狗的主人的意旨或指使”“比它的主人更严厉”的势利狗。(《而已集·小杂感》

“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瘦,变成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丧家犬”。(《二心集·“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曾经是激烈的狼,现已“被人驯服”,失去了野性的转向的狗。(《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地位虽在主人之下,但总在别的被统治者之上”的,“殖民地上的洋大人”的“宠犬”。(《二心集·“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岌岌不可终日”“一有变化,它们就另换一种面目”,别求主子的“不忠实”的狗。(《书信·致杨霁云》)

真可谓花样百出,人们如不随时警惕,不断跟踪追击,就有被骗过的危险。

鲁迅写过一篇《夏三虫》,说人们在夏天常为跳蚤、蚊子、苍蝇所害;但比较起来,三虫之中,他更讨厌的是蚊子与苍蝇。其理由是:“跳蚤的来吮血,虽然可恶,而一声不响的就是一口,何等直截爽快。”蚊子“却当未叮之前,要哼哼的发一大篇议论,却使人觉得讨厌。如果所哼的是在说明人血应该给它充饥的理由,那就更其讨厌了”。

而苍蝇呢,“无论怎么好的,美的,干净的东西,又总喜欢一律拉上一点蝇矢”,这对美的玷污,是令人憎恶的。而一旦“战士死了的的时候,苍蝇们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撮着,营营的叫着,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这就近乎卑劣了。

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猫,叭儿狗,蚊子,苍蝇……这些动物,都是与人密切接触的;它们的“罪状”,集中到一点,就是失去了动物的本性,而得到了某一种人性:它们都是“人(某一种人)化了的动物”。

因此,在鲁迅笔下,真正置于审判台上的,其实是人——某一种人。

这就是说,鲁迅对动物的观察、思考与描写,同时就是他对人的观察、思考与描写;他和动物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他和人的关系。

因此,当鲁迅要告别这个曾给他以快乐,更给他带来无尽苦难的人世时,他又想到了动物世界——

狮虎,鹰隼——鲁迅的遗嘱

这依然是鲁迅式的奇思异想:假如我死了以后,我的血肉该喂动物,如藏民那样,要行“天葬”礼,那么——

“我情愿喂狮虎鹰隼,它们在天空,岩角,大漠,丛莽里是我伟美的壮观,捕来放在动物园里,打死制成标本,也令人看了神旺,消除鄙吝之心。

但养胖一群癞皮狗,只会乱钻,乱叫,可多么讨厌!”

这是鲁迅在《半夏小集》里为自己留下的最后一个形象:当他的灵魂出窍时,他的生命就融入了宇宙的大生命之中,他化作了——在大漠、丛莽中行走的狮虎;在天空、岩角上飞翔的鹰隼……

鲁迅是谁?

鲁迅是“白象”。鲁迅是“胡羊尾巴”。鲁迅是“猫头鹰”。鲁迅是“蛇”。鲁迅是“孺子牛”。鲁迅是“受伤的狼”。鲁迅是“狮虎”,是“鹰隼”……

这里,每一个形象,都会引发我们无穷的想象,无尽的思考……

那么——你是谁?让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来描写。

鲁迅作品教学 文献综述

“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的文献综述 聊城大学文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王伟 新课程改革之后,在一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语文教材开始多元化,各地编写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自主性加大,鲁迅的“进”与“出”就成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人很偏激地认为应该把鲁迅“请出”语文教材,这是因为他们自身肤浅地误读了鲁迅。一些人很坚决地主张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霸主”地位,这是因为他们对鲁迅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膜拜。我觉得应该理性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在超星发现和中国知网上学习了2001年至2013年的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方面的论文,按照“篇名”“核心期刊”“精确”的标准检索,分别检索到实际相关的论文970篇和23篇,下载了87篇,选取了我个人认为有代表性的论文12篇,作者包括专家学者教授、教育部门领导、一线教师,目的是既能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研究的前沿,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可取之处、需要整改之处、有待商讨之处,以做到把有关语文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放在一起来进行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我从三个方面为2001年至2013年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做一下文献综述。敬请老师的批评指正!老师,您的一个字也许就是开启我封闭落后心灵的一把钥匙,也许就是照亮我前行的一盏灯烛。所以,我更愿意接受您的批评……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变迁 代表性文章有王平.邓越的《鲁迅作品在中语文课本中的变迁》,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温儒敏的《语文课并没有“鲁迅大撤退”》。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迁》 开篇对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做了高度的评价和概括。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对问题进行阐释。 1.选文变迁是教育思想和价值观。这一部分剖析了鲁迅语文教材作品在每一个时期的变化,详尽有序。即民国:推广白话文的先锋——建国初:民族新文化的风向标——“文革”:被神圣化的政治工具——改革开放:“人间鲁迅”形象的还原——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一语中的,恰切到位,把鲁迅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中的作用、地位完整地展现于此。这一过程也就是“神化的鲁迅”到“本色的鲁迅”的过渡,从过度关注人的社会性到关注个体生命本身的存在。这个过程注定是曲折的,尽管是曲折的,毕竟我们认识到了。 2.文章重点解读的是第五个时期,即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文章引用了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教授发表文章中的话作了说明:“总课量少了,课文总篇数也相应要减少。就是说,鲁迅篇目在必修课中的减少,是由于课程结构变化与整个课时减少决定的。”从编者的角度再次阐述鲁迅作品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依然屹立于语文教材之中,先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已深深扎根于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成为经典。在这里,文章严肃地指出了鲁迅作品不能被语文教材删除的根本原因:“鲁迅所思考过、焦虑过的问题,也正如一个个幽灵,依然徘徊在新世纪的天空。虽然‘匡正时弊,重铸民魂’的传统不同程度被一些人漠视淡忘,但鲁迅精神不会过时也不会撤退,它早已融进了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血脉,它所具有的意义生长点,使其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正成为中国人的脊梁。” (二)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

《走近鲁迅》单元总结课

《走近鲁迅》单元总结课 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中整体理解、了解鲁迅,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 2、在梳理课文的基础上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交流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 抓住人物特点描写人物外貌的写作方法。 3、在拓展阅读中深入鲁迅的世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交流心目中的鲁迅印象;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抓住人物特点描写人物外貌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鲁迅作品的相关资料。 2、学生阅读鲁迅的作品、故事,观看鲁迅的影片,制作难句提示卡、摘录课文人物描写片段。 教学过程: 板块一:汇报与交流 一、交流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体会方法 本组课文中,多数句子一看就懂,但有的句子含着深层的意思,需要认真体会。理解 含义深刻句子有哪些方法? 二、交流我眼中的鲁迅 同学们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我们逐步了解了这位世界大文豪——鲁迅。 1、你心目中鲁迅是怎样的人呢?下面就结合课文的事例来谈谈。 2、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已经理解了一位幽默、慈爱、关心贫穷人民,爱憎分明的鲁迅。 同学们已靠近这位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的内心世界。 这段时间同学们还读了鲁迅的哪些故事,哪些作品,结合课外的学习谈谈你心目中的鲁迅? 3、、在儿子周海婴、作家萧红与巴金的心目中鲁迅是个怎样的人?课件出示:

我后来也问过叔叔周建人好多次:“你有没有看见过我爸爸发脾气的样子?”他说从来没有。我又追问,他是不是很激动地跟人家辩论?他告诉我说,他平素就像学校老师一样,非常和蔼地跟人讲道理,讲不通的时候也就不讲了。 ——周海婴《回忆父亲鲁迅》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他的垂老不变的青年的热情,到死不屈的战士的精神,将和他的深湛的著作永留人间。”——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绝大部分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准确、最勇敢、最坚强、 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这便是伟大的毛泽东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出示:民族魂图片,齐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板块二:联系与归总 四、梳理课文的写法 1、梳理本组课文描写人物方法。 2、引导学生评析开头 《少年闰土》环境、动作、外貌描写勾勒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形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描写鲁迅逝世的场面,引发实例的回忆,回忆性文章的写法。 3、以《一面》为例,深入探究,进一步深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指导朗读 (1)跳读课文《一面》指导学生划出病并朗读三处外貌描写。 《一面》三处外貌描写 ①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 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②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 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第三讲-鲁迅文学作品研究专业题材

第三讲:鲁迅小说研究专题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思想与其创作的关系。 2、深刻认识鲁迅小说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3、认识鲁迅创作的成就及其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贡献 4、阅读理解《阿Q正传》与鲁迅文学的“国民性批判主题”,反思“国民 性批判”于中国现代文学乃至文化的意义。 5、理解和把握鲁迅对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尤其是知识分子题材与启蒙 主题的反思与批判。 教学时数:6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引言: 鲁迅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焦点,是永远说不尽的话题。鲁迅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民族文化的象征,他为我们所提供的精神文化资源是那样丰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地发掘、理解与诠释。据说,英国人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不要莎士比亚,这是形容一种文化象征的极端重要性。鲁迅对于我们民族的现代文化也有类似莎士比亚之于西方文化的经典价值,他以自己的笔触直接深入国人的灵魂,努力发掘其中病痼,希图为病入膏肓的中国文化寻找病因加以疗治。在当下这样一个价值标准比较混乱,民族精神的重构面临极大挑战的时期,我们尤其需要珍惜现代文化留给我们的鲁迅这份精神遗产。 鲁迅的清醒、鲁迅的严峻、鲁迅的深刻对于讲究中庸、平和的中国文化传统来说显得如此突兀,以至于从一开始就不断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不喜欢”。有

人说他“尖刻”,也有人说他“阴暗”,也有人说他“偏激”,也有人说他“艰涩”,这些词汇从一个方面透露出鲁迅文学的巨大震撼力——它直刺你的肌肤,让人难以躲避。就像鲁迅自己所说的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他迫使你面对现实,无法逃遁。当然,这就让人感觉到痛苦。向来,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缺失的就是这种直面的勇气,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一己之力撼众人之愚,鲁迅的一生为我们型塑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典型——清醒的理知和冷静的批判,在中国思想史上至今仍是无人可追。 有人评论鲁迅思想是“深刻的复杂”。的确,要对鲁迅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一学期的课都讲不完。本专题就鲁迅的小说用两讲的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些鲁迅文学创作以及研究中敞现的问题,从而对我们的现实存在作一些思考和反省。 第一节:鲁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情况 一、简介 1881年出生成长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98年,到南京进水师学堂,后改入路矿学堂,接受进化论思想。1902年留学日本,原学医,后从文,试图以文艺唤醒愚昧国民,改造民族灵魂。深受尼采个人主义思想影响。1909年回国,先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始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狂人日记》,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1918-1926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

走近文学大师——鲁迅先生

《走近文学大师——鲁迅》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品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重点) 2、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重点) 3、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4、通过鲁迅作品及有关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了解鲁迅、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交流心目中的鲁迅形象,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活动准备:课前布置学生了解鲁迅;阅读关于鲁迅的作品,挑选有感悟的句段进行圈点批注;CAI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出鲁迅 二、认识鲁迅。 1、课前你们主要从哪些方面了解了鲁迅先生?能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吗? 2、指名一小组的学生全班交流。 三、品味鲁迅。 (一)大家心目中的鲁迅形象 1、就鲁迅的文章而言,时有大声的呐喊,时有无情的揭露,时有淋漓的斥责,时有对奋进者热情的颂赞,这就是鲁迅作品得魅力。 2、课前你读了哪些关于鲁迅先生的作品?为什么? 3、在阅读这些作品时,你运用了哪些方法来理解作品内容? 4、学生回忆阅读方法,教师梳理并概括:(课件出示):(1)结合时代背景(2)联系上下文或作品内容(3)联系生活实际或已有知识(4) 学会问为什么(5)适当进行联想或想象(6)抓关键词句…… 阅读鲁迅这些特殊的作品,你们觉得采用哪些阅读方法能帮助你最快地理解作品?(引导学生说)

5、的确,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饮一杯香醇,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舍不得放手。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尽情地品尝手中这一杯杯香醇。相信一定能咀嚼到它独特的味道。 6、学生拿出课前阅读的关于鲁迅的作品课件出示:揣摩感受深刻的语段,想想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在旁边圈点批画,写出自己的体会或感受。 7、学生根据要求感悟感受深刻的句段,同桌交流。 8、全班交流反馈,学生进行补充和评议。 (二)不同角度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1、瘦削的脸庞,透露着刚毅与坚强;犀利的语言,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每每读完鲁迅的作品,先生的形象与那不朽的文字一起,随岁月的增长,由模糊而清晰。这就是大家心目中的鲁迅形象。那么在儿子周海婴的心中鲁迅又是怎样的呢? 2、课件出示:由于我母亲是高龄产妇,生产的时候很困难,拖了很长时间生不下来。医生问我父亲是保留大人还是要孩子,父亲的答复是留大人。这个回答的结果是大人孩子都留了下来。 在我上学之后,有一次父亲因我懒着不肯去学校,用报纸卷假意要打屁股。但是,待他了解了原因,便让母亲向教师请假,并向学生解释:的确不是赖学,是因发气喘病需在家休息,你们在街上也看到,他还去过医院呢。这才解了小同学堵在我家门口,打唱“周海婴,赖学精,看见先生难为情……”的尴尬局面,友好如初。(周海婴《记忆中的父亲》) 3、在儿子周海婴的笔下,你觉得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 四、拓展延伸: 通过文章中对鲁迅先生进行了多处描写,请你运用描写的手法刻画一个人物形象。字数200字左右。

走近鲁迅

鲁迅名言 诗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形容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一样俯首听命。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表示愤恨和轻蔑。冷对,冷落对待。千夫指,原意是许多人的指责。 2.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当我们都经历了劫难后,兄弟之间的情谊还在,相逢的时候相视一笑就把过去的恩仇全部忘记了。 言论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3.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5.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6.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7.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8.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 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9.不满足是向上的齿轮 10.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11.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鲁迅争分夺秒的故事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者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 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2013年高考江西卷语文试题 七、(50分)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近鲁迅单元整体备课

走近鲁迅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课文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这样使鲁迅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作者的回忆,展示了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读起来使人历历在目。《一面》文中的对话及外貌描写十分传神,字里行间倾注了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臧克家的《有的人》赞扬了鲁迅。 总体构想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预习与理解内容 模块二:领悟表达 模块三:口语交际与习作 第二部分: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部分:整本书阅读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生字与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在事例中深刻解读人物,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读懂课文,要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总结各种描写方法,感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预习与理解内容 一、解读单元导语 自读单元导语,想一想,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习要点: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的崇高精神。 2.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二、自主合作学习按预习提示要求预习课文 (一)预习提示: 1.遇到生字、新词要记忆并用各种方法理解。 2.读文时要思考每段讲了什么,全文讲了什么故事。 3.读文时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打上问号。 4.读完板本单元四篇课文,想一想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学生自主学文 不再出示目标,以提示的方式来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再来自主学习。 1.教师辅导学生学习一个片段。 (1)朗读《少年闰土》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闭目倾听,然后给自己眼前的画面命名,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并想想作者写作时的情感。 (2)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 (3)分组学习。《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那些画面? 2.各小组学生交流后分别排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三、自由学习《一面》《有的人》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说说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习《有的人》。 (1)激情导入。 (2)诵读全诗,自由表达。 四、预习与理解检测 1.字词检查,由组长考核。 2.课文大意:写在练习本上,各组交流,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3.质疑与解疑。 各组将不能解决的疑问提出来,全班交流,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统一讨论。 4.人物初印象 说说鲁迅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五、联系实际,总结反思。 结合学习过程,谈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0812) 自学考试大纲 本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专业课,其考试是按照全 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的要求进行的水平合格考试。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全面理解鲁迅小说, 学习作家作品研究的方法。 《引言》(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鲁迅的世界观、文艺观的理解,要了解鲁迅前后期自然观、历史观的不同之 处,理解鲁迅前后期文艺观的不同之处。 (二)章节内容 1、鲁迅获得的国际声誉,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 2、鲁迅前后期世界观、文艺观的不同。 3、茅盾、巴金对鲁迅的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1、鲁迅的世界观即自然观、历史观前后期的不同。 2、鲁迅的文艺观前后期的不同。 3、鲁迅多样化的艺术方法。 4、茅盾、巴金对鲁迅的评价。 5、瞿秋白对鲁迅的评价。 [识记] 鲁迅获得哪些国际声誉。

毛泽东对鲁迅的崇高评价。 鲁迅思想前后期的时间划分。 茅盾、巴金、瞿秋白对鲁迅的评价。 [领会] 鲁迅的文艺观。 –1– 多样化的艺术方法:以“为人生”文学主张为主干,接受了拜伦等“摩罗”派诗人的浪漫主义,果戈理、显克微支的现实主义,乃至安特莱夫的“使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和”的思想。 第一章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鲁迅小说的现代化内容与现代化形式的理解。要深刻理解鲁迅小说为什么是 真正称得上现代化的作品。理解小说叙述方式与叙事角度概念。理解鲁迅为现代小说提供了什 么艺术经验,了解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影响。 (二)章节内容 1、从我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他的《呐喊》《彷徨》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称得上是 一次深刻的革命。 2、鲁迅小说画出了现代中国人的魂灵,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出具有无限生命力的艺术典型。 3、鲁迅小说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给中国现作家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走近鲁迅 第13课《有的人》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

《有的人》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重点难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2004年2月5日晚8时35分,著名诗人臧克家老先生却因病离开了人间。臧克家是继郭沫若之后,我国诗坛上最杰出的大诗人之一。他早在30年代初相继出版了《烙印》和《罪恶的黑手》等,以鲜活的生活感受和崭新的艺术风貌,引起诗坛的瞩目。新中国诞生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的人》便是他这类诗的代表作。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朗诵。(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2、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 3、齐读全诗。 4、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二、品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学习诗歌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2)思考问题:这一节诗有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如何理解它们的含义?第一个“活”指肉体活着,第二个“活”指精神活着;第一个“死”指精神的死亡,第二个“死”躯体的死亡。 2、比较学习诗歌第二、三部分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三部分,思考这两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2)这首诗使用了一种很典型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看出是什么?这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3)这几节诗中有几个句子出自鲁迅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说说出自鲁迅的哪一首诗?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4)这两种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三、再次品读诗歌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鲁迅小说研究

鲁迅小说集《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彷徨》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最后的创新之作,里面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整体的风格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尽管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表明鲁迅的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具有某种超前性。在它的很多篇中,都可以发现或隐或现、或浓或淡的存在着“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和语调,互相补充、渗透和消解。 《故事新编》对于历史材料的处理, 恰如( 故事新编·序言》所说明的, 大多用的正是这种方法: “只取一点因由, 随意点染”。以至把现代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也大胆地引入历史, 突出其针贬流俗的意义。《故事新编》的这种没有“将古人写更死”〔2 〕, 而是以极省俭的笔墨勾勒出他们的形象, 既不违背故事木身的真实性, 又从中照见了“五四”以后, 别是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现代人灵魂的创作方法, 使得《故事新编》显示出了一种历史小说创作中前无古人的新貌。所谓的油滑,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当“有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娲两腿之间出现了”时,“便陷入了油滑的开端”。具体的说,就是在作品中的古代神话、传说和人物形象身上出现了现代生活的情节,而且这种现代生活的情节并不局限某部作品而是从第一篇小说作品贯穿于全部作品。《故事新编》的这种表现方法同现代美学范畴中的“怪诞”的表现已无二趣了。(《故事新编》中的古代人物使用现代语言, 古人生活中出现现代生活的因素, 这对于描绘古代神话、传说或历史人物来说, 显然是历史生活中“自然所没有”的情形。这是作者在创作时有意夸大, 甚至变形了原来生活中的人或事。这种重新创造产生了一种有趣的艺术效果, 这就是古今重叠, 作品中出现了漫画般夸张或变形, 甚至有些幻想色彩的古代人物形象,而这些形象是很容易令读者联想到现代社会中的某些人和事那些古代人物在小说中表现出的畸形混乱和荒唐却恰恰是现代生活中某些人物的本质持征和生活心态。这就达到了艺术芙的要求: 形式是光怪陆离, 违反常态的, 但它却是寓真于怪, 以扭曲的形态, 曲折地反映出生活本质的真实的要求, 因而它是可以达到艺术美的。细节的怪诞,《故事新编》中的怪诞艺术表现方法的运用, 并不完全取决于作家的主观愿望, 而更多的则取决于生活本身。社会是人的所有关系的总和, 这当中也许会产生许多始料未及, 超出人们意愿和理智范围的奇特现象。文学中的怪诞是揭示这种社会生活的奥秘。 1 .深层文化心理语境中的“一”对“多”的外结构模式 A .行动元的价值指向向深层掘进所谓行动元, 就是推动故事向前进发的内在驱动力。一个角色可以成为一个行动元,也可以成为多个行动元, 而多个角色有时也只能构成一个行动元。o对立的行动元之间构成矛盾冲突。然而《呐喊)( 仿徨》却显现 出另一种截然不同景观。这里没有剑拔弩张的外在紧张, 亦没有柳暗花明的曲折, 散漫的日常生活场景流淌着浓郁的原汁气息展现于我们面前。只有细细地品尝, 我们才能感受到故事深处的内在紧张, 这是一种灵魂的无意识的角逐。

《走进鲁迅》群文阅读.

“走近鲁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沂水实验中学袁茂珍 【教学内容】 主题阅读《俯首甘为孺子牛》 重点阅读篇目:《我的父亲鲁迅》《回忆鲁迅先生》《许广平眼中的鲁迅》【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并积累优美的词句; 2、引导学生透过关于鲁迅的文章,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鲁迅的性格特点,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 3、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在阅读中质疑、感悟、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在阅读中了解鲁迅,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主题丛书、《走进鲁迅》自主学习单、群文阅读记录表(附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主题回顾 1、出示鲁迅的诗《自嘲》 (1)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2)这是谁的自嘲? (3)对于鲁迅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他以笔为武器,投身唤醒民众的大潮中;他坚持为闰土、孔乙己、女佣、车夫、青年代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鲁迅先生。下面,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恭恭敬敬地跟着老师,书写今天要交流的内容:走近鲁迅。(书写课题:走近鲁迅) 2、回顾课文,知识准备 1、课件出示一张鲁迅图片。 (1)本单元有哪几篇课文?这些课文让你了解到了鲁迅的哪些性格特点,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崇高品质?教师相机板书 (2)通过课下阅读《俯首甘为孺子牛》,你读哪些关于鲁迅的作品?书中你印象最深的一片文章是那一篇?简单谈谈自己的理由。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二、小组合作,初步领悟 1、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选文:《我的父亲鲁迅》《回忆鲁迅先生》《许

广平眼中的鲁迅》。那么,透过这几篇文章,我们又将看到一个怎样的鲁迅呢? 3、提出要求:小组内交流这些选文的主要内容,听清要求,组长做好分工,一人发言时,其他孩子认真倾听。 4、学生分小组交流 三、赏析精彩,学习写法 (一)《回忆鲁迅先生》 1、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为良师益友,萧红选择了哪些生活琐事来表现鲁迅的性格的? 笑声明朗第一部分 步履轻捷第二部分 鉴赏服饰第三部分 2、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出示重点段落、交流: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你觉得鲁迅是个怎样的人?(乐观爽朗)引导学生读出鲁迅的特点。 (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这又是一个怎样的鲁迅呢?哪几个词语更能体现他的敏捷果断?如果是同学们来表现鲁迅“走路很轻捷”你会怎样写呢? 小组比赛读 小结:淡淡几笔,作者就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鲁迅。 (3))我说:“周先生,为什么那靴子我穿了多久了而不告诉我,怎么现在才想起来呢?现在不是不穿了吗?我穿的这不是另外的鞋吗?”

走进鲁迅读后感

《鲁迅——名人传记》读后感 六(3)李颖鲁迅,20年代初中国的文学之魂。在我想象中,他应该穿着中山装,一脸愤世嫉俗,这才符合“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 直到今天翻开这本《鲁迅》我才看到了鲁迅的另一面,真正走进了他的心灵,了解了他艰苦朴素、奋斗追求的一生。 打开书,清澈的文字如幽泉般徐徐流淌,流入我心中。1881年9月25日,在绍兴城内新台门周家,诞生了一个男孩儿。他,就是后来伟大的文学巨人——鲁迅。 鲁迅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且不提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书香扑面的三味书屋,也不说祖母美丽的民间传说,玉田老师妙趣横生的讲课,光是一本本《花镜》、《山海经》、《鉴略》就让小鲁迅如痴如醉。正是这些带有插画的图书、故事,陶冶了鲁迅的情操,培养了他的审美能力,打实了他的艺术功底。 18岁那年,遭遇父亲病故的鲁迅离开了家乡,到南京求学。几年后,鲁迅东渡日本学医,后来又毅然弃医从文,决心推选文艺,用手中的笔唤醒沉睡麻木的国民,改变他们的思想,打倒封建主义。于是,《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一篇篇优秀文学作品的发表,终于确立了鲁迅在文坛上的地位,使他成为了一个具有世界声誉的伟大文学家。 鲁迅一生都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但他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为

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两百页的书,不算太薄,可我一下午就读完了。合上书,心中的火焰已被这慷慨激昂的文字所点燃。是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的骨头最硬,对形形色色的敌人,看得清,恨得深,斗争得最坚决;他甘当人民大众的牛,在培养文艺青年方面,更是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书静静地放在桌上,我却心潮澎湃。这时我才猛然发觉书的封面上有一幅鲁迅的肖像。画中,鲁迅深邃的双眼望着远方,粗浓的眉毛,黑密的胡须,眉头紧锁,神情深沉而坚毅,一看就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中国知识分子。 从《鲁迅——名人传记》中,我真正读懂了鲁迅。

走近鲁迅(教案)

走近鲁迅 研究背景:目前小学语文倡导组织学生进行单元学习,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次教学一方面为组织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小连环教学研究深化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研究时间:2012年11月22日上午第二节。 研究班级:六年级五班。 研究人员:聂小林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检索资料的能力。 2、通过对资料的阅读学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语文学习能力。 3、挖掘材料中的人文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及品质特征。 教学难点:准确搜集材料,加以归纳、概括。 教学准备:老师: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老师、亲人、同事回忆他的文章以及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的文章。 学生:搜集鲁迅先生的生平,读鲁迅先生的相关作品。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颗耀眼的明星,他被人们称为文学巨匠,被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称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族魂,他就是鲁迅。鲁迅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利用手中的笔同黑暗势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今天我们将在学习第五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来了解鲁迅先生。板书:走近鲁迅 二、初步了解鲁迅先生 1、通过第五单元的学习,你对鲁迅先生有多少了解。 (1)鲁迅先生的生平 (2)鲁迅先生的思想 (3)人们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2、小结:鲁迅先生真是一位文学巨匠,是春天的朝阳,是夏日的清风,是秋日的雨露,是冬日的暖阳。 三、分组学习,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生前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请同学们拿出资料,结合你们课外的搜集阅读,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走近鲁迅先生。 1、安排学习任务,分组学习 (1)“我”眼中的鲁迅 (2)亲人眼中的鲁迅 (3)鲁迅先生的生平 (4)同事眼中的鲁迅 (5)伟人眼中的鲁迅

回到文学的鲁迅_对当前鲁迅研究的思考

2010年3月第2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Nor 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Mar,2010 No.2回到文学的鲁迅 ———对当前鲁迅研究的思考 贺仲明 摘 要:受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我们以往对鲁迅的认识主要侧重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文学方面关注得不是很充分。这是对鲁迅意义的局限。在当前社会文化中,启蒙的意义和方向正寻求着反思,对鲁迅的认识也应该超越启蒙文化的限度,才能真正体现出鲁迅的高度。而且,新文学也有待进一步深化其文学反思,深入研究鲁迅的文学价值是其重要一部分。回到文学的鲁迅,需要更明确地回到文本本身,淡化其具体时代内涵;需要对文学意义和内涵有更深远的认识;需要有深广的新文学发展背景和文学史的高度。当然,回到文学的鲁迅,不是忽略其思想意义,文学与思想应该是一种相互补充和促进,而不是简单的取代。 关键词:鲁迅;鲁迅研究;反思;文学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0)02-0128-06 收稿日期:2009-11-10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6-0509) 作者简介:贺仲明,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10097 一、鲁迅研究:挑战与期待 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里将鲁迅定位为“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1]658,在20世纪浓烈的政治文化氛围影响下,社会大众对鲁迅的认识也基本上建立在这三个层面。现在,“革命家”的鲁迅已经逐步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思想家”的鲁迅———准确地说,应该是启蒙思想家的鲁迅。人们对鲁迅最深刻的印象是其文化启蒙和文化批判姿态,其最有代表性的思想是“改造国民性”,最著名的作品是被认为典型地传达了这一思想的《阿Q正传》。 这也深刻地影响到人们对鲁迅“文学家”的认识。多年以来,文学学者们研究鲁迅的主要角度是对其启蒙思想的阐释,对其文学作品的解读也主要集中在文化批判层面,探讨它们在具体时代、政治和文化环境中的价值和意义。反封建思想、批判封建专制、批判国民政府等,可以基本上概括鲁迅作品的全部主题。如对他的《阿Q正传》研究最多,却基本上局限在其国民性批判思想层面。对包括众多散文和杂文在内的其他作品,也很少超出其时代背景和反封建及现实批判的主题来认识和思考。这也直接关系到现有文学史对鲁迅作品的历史评价。虽然人们多认可《孤独者》、《在酒楼上》等作品在精神上更切近鲁迅,思想意蕴更复杂和深切,艺术上也更细腻真切,但丝毫不能越《阿Q正传》在鲁迅创作中最高经典的雷池一步。 这种状况之出现,有其必然性,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一方面,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思想剧烈转换的时代,传统向现代的嬗变,中国向西方的转型,是时代文化的主流,启蒙文化正是在这一要求下应运而生的。鲁迅作为五四新文学的代表,是启蒙精神的重要铸造者之一,或者说,鲁迅以文学的方式积极参与了启蒙运动,并将其思想推向了最深层和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另一方面,虽然鲁迅时代距今天已经有了大半个世纪的历史,但社会文化的很多方面仍然有着相似性,人们依然可以从鲁迅思想文化中吸取到丰富的精神资源,感 — 8 2 1 —

群文阅读《生活中的鲁迅》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生活中的鲁迅》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生活中的鲁迅》教案群文教学篇目 《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记忆中的父亲》《回忆导师二三事》《鲁迅回忆录》《怀念鲁迅先生》 议题解读: 本议题基于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初识鲁迅”进行设计。通过教材中的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鲁迅有了初步的印象,同时也感受到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关怀进步青年的崇高品质。 阅读这组群文,会让学生更加真切地走进鲁迅,让学生觉得鲁迅并没有那么遥远,也不是无法企及的巨人,而是与普通人一样,有亲切的微笑,温暖的话语和慈爱的目光。 本议题旨在丰富学生对名人的多元认识,让鲁迅的形象更加立体,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文本全面认识人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课内外鲁迅的作品和不同作者回忆鲁迅的文章, 全面、深刻地了解鲁迅的性格及形象特点。 2.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了解从多个角度、多个文本全面认 识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了解名人的兴趣,推荐阅读更多关于鲁迅的书籍。 教学准备

什么样的鲁迅?告诉孩子们一个阅读小窍门-----抓文章中概括性的词句。 2.学生分组,每组重点阅读一篇文章,勾画关键词句,用词语批 注感受。 (1)小组选定篇目自学。 (2)小组内交流阅读收获,填写阅读记录卡。 阅读记录卡 给作者的印象我的印象文本作者与 鲁迅 的关系 《我记 忆中的 鲁迅先 生》 《记忆 中的父 亲》 《回忆 导师二 三事》

《鲁迅 回忆录》 《怀念 鲁迅先 生》 (3)全班交流 阅读记录卡 文本作者与 鲁迅 的关系 给作者的印象我的印象 《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邻居开始:严肃,不 敢接近 后来:亲切慈祥、 诲人不倦 幽默,对小孩很 亲切 《记忆中的父亲》父子和善、尊重孩子、 鼓励“我”阅读、 顺其自然、宽严 有度 爱孩子、不过渡 控制孩子、和今 天的多数家长 并不一样 《回忆导师二学生态度:热忱、温 厚、慈祥、和蔼 关心爱护青年 人

走近文学大师—鲁迅作文700字

走近文学大师—鲁迅作文700字 走近文学大师—鲁迅作文700字 当我们走近伟人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是那么的渺小。 ——题记 在十一月三十日的下午,我们小荷文学社集体去参观上海鲁迅纪念馆。那天是星期五,车很堵,原本计划用一个小时到那,但实际时间远远不止这些。幸运的是我们终于在闭馆前赶到了那。 走进鲁迅纪念馆,首先看见的是一个巨大的鲁迅雕像。它的表情是严肃的,却又有那么一点亲切。我们匆匆在它身前留了影,接着就上楼了。 “瞧,是《阿Q正传》!”一阵欢快的叫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抬起头,只见电视里正播放着《阿Q正传》。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鲁迅通过对贫苦、不觉悟的农民阿Q的描写与刻画,

写出了国人的灵魂。他揭露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和传统思想文化造成的中国国民性的特点。值得讽刺的是文中的那个阿Q,被别人打了还说是儿子打老子,这就是众所皆知的阿Q精神胜利法,多么可笑且又可悲啊!! 在往前走去,是一段有关于三味书屋的介绍。三味书屋是清朝末年绍兴城内的一个私塾,位于绍兴鲁迅故居附近,距“百草园”不远。鲁迅曾在文章里称它是“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说塾师寿镜吾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也是在三味书屋中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 接着我们参观了一个铁屋子。开始我并不知道这铁屋子是干什么用的,后来老师告诉我们:“鲁迅先生把旧社会比喻成一个封闭的铁屋子,把无知,愚蠢的人们比作在铁屋子中熟睡的人,把正直的人比作铁屋子中清醒的人。清醒的人是非常痛苦的,而熟睡的人则是麻木不仁的,感觉不到死亡的逼近。如果把熟睡着的人叫醒,他们也会变得痛苦,但是同样,他们也许能找到打开铁屋子的方法。” 告别了铁屋子,我们继续往前走。一路上我们

【精选】专题:走近鲁迅

专题:走近鲁迅 鲁迅是谁 钱理群 这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就好像问“我是谁”一样。老师可能会告诉你,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有革命家,这都不错。不过,我们今天换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看看鲁迅是怎么称呼自己的。 一头白象 这里我要请同学们先来看鲁迅写给他夫人许广平的两封信的复印件,那是1929年5月鲁迅到北京看望老母亲时,写给留在上海的许广平的。信的开头把许广平称作“乖姑”—这好理解:是夫妻之间的爱称,就好像小时候爸爸妈妈叫你“乖娃”一样;但同时又叫她“小刺猬”——这是什么意思呢?更有意思的是,鲁迅在署自己名字的地方,却画了一头大象;而且在两封信里,大象的神态不一样;长鼻子忽而高耸,忽而低垂,这是什么意思?大概是心里高兴,就得意的大笑起来;心里不痛快,就哀哀的哭了。——这显然是在讲鲁迅自己写信时的心情;那么,鲁迅就是这头“象”了。 你们看,夫妻两人,一个叫“小刺猬”,一个叫“象”:这多好玩,多有意思! 而且这背后有故事。 先说“小刺猬”。同学们大概有去过北京阜内大街鲁迅故居的,就在那个小院子里,有一天,不知从哪里跑来两只小刺猬,鲁迅的母亲看了很喜欢,就把它们养起来了。这个院子里的另外两个“小朋友”鲁迅和许广平就常常和它们一起玩:“两只手一去碰它,缩成一团了,大大的毛栗子,那么圆滚滚的可爱相!走起来,那么细手细脚的……”不知怎么一来,它逃脱了,找不见了。有一天,落雨了,许广平撑着伞来到院子,没有见到小刺猬,就回去了。第二天,她却收到鲁迅的一封信,里面附了一幅画:一只小刺猬拿着伞走,真神气!——可惜这幅画后来找不到了。但从此以后,许广平就被叫做“小刺猬”了。 鲁迅为什么会成为一头象呢?许广平说,这是鲁迅的老朋友林语堂给他取的绰号:他说鲁迅是头“令人担忧的白象”。许广平解释说,我们在动物园里看到的象,大多是灰色;遇到一头白色的象,就显得“难能可贵”,同时,又让人感到“特别”,特别就不放心,“令人担忧”。 后来,海婴要出世了。鲁迅就和许广平商量:管他叫什么呢,干脆把父亲的绰号送给儿子,就叫它“小白象”吧。但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住在上海的里弄里,地方那么狭窄,到哪里去寻找“抚育白象那么广大的森林”呢?到海婴真的生下来了,鲁迅“五十得子”,高兴极了。许广平回忆说,当鲁迅第一次尽父亲的职责,将孩子抱在怀里时,只见他把海婴横在他的两只弯起来的手臂上,在小房间里从门口走到窗前,再来回的走着,只听见他一边走着,一边唱着: 小红,小象,小红象, 小象,红红,小象红, 小象,小红,小红象, 小红,小象,小红红。(鲁迅手绘白象) 不知怎么的,“小白象”变成“小红象”了——大概是看到新生婴儿红润的皮肤而引起的联想吧。 许广平静静的在一旁观察着这父子俩:“一遍又一遍,十遍二十遍的,孩子在他两手造成的摇篮里,安静的睡熟了。有时听见他也很吃力,但是总不肯变换他的定规,好像那雄鸽,为了哺喂小雏,就是嘴角被啄破也不肯放开它的责任似的。”——在许广平的眼里,鲁迅与海婴变成了“雄鸽”和“小雏”:多么可爱,多么动人! 胡羊尾巴 你知道吗?鲁迅小时候还有个绰号,叫做“胡羊尾巴”。“胡羊”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绵羊”。想想看,绵羊的尾巴,短短的,圆滚滚的,摇来晃去,多好玩。这是因为小“树人”长得矮小灵活,动作敏捷利落,所以大家叫他“胡羊尾巴”。少年鲁迅俏皮而活泼,大家从他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早就知道他喜欢捉蟋蟀,掘蚯蚓,摘覆盆子,可能不知道他还会骑马。当年他在南京读书的时候,还和民国初年流落在南京的旗人子弟比试过。我们知道,旗人的祖先是很擅骑马的,这位旗人后代骑术大概也不错,就想暗算鲁迅,故意挨近过来,使两匹马擦腹飞奔,自己把脚蜷起来提到马颈上,却用马的鞍子去刮鲁迅的腿,鲁迅猝不及防,险些摔下马来,但还是巧妙的避开了。倘不是驾驭得法,人又机灵的话,腿骨早就刮断了。——你看,鲁迅从小就是这么一个好动的、活泼的、机灵的人,就和我们中的许多同学一样。 但这样的鲁迅,和我们心目、印象中的鲁迅,好像有点不一样,因为我们读鲁迅的作品,总觉得他很严肃,甚至有点凶。和鲁迅接近的朋友却告诉我们,鲁迅是严肃的,然而严肃不等于死板,晚年的鲁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