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乘法口诀表教案

做个乘法口诀表教案
做个乘法口诀表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表》教案

乘法口诀表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洁、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 教学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的乘法口诀。 提问:我们学了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怎样知道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 1、师生共同归纳学过的乘法口诀。 (1)、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1的口诀有1句;2的口诀有2句;3的口诀有3句;4的口诀有4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利用凑整的方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2、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 问:怎样整理45句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1)、小组合作给学具袋里的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把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 二、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 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三、应用拓展: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1、回忆口诀的含义,任意说出一句口诀表示的意义。 2、游戏,比一比,赛一赛 (1)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出示卡片,学生对口诀。(已知两个因数求积;已知积求两个因数。) (2)想一想:89页3题完成后总结做题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这一节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教案,DOC

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 马鞍镇中心小学:尉小平 一、设计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教材,强调数学学习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实行多层次的练习,培养扎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会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并积极倾听和采纳别人的正确见解,从而养成学生从小热爱数学、喜欢数学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在教科书的第88-99页分为两块内容:一是乘法口诀表的归纳整理;一是练习二十的教学。乘法口诀表是对两个单元的表内乘法内容所做的归纳整理,他为学生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本教科书出现乘法口诀表是小九九(四十五句),使用大九九的地区可以出大九九表。练习二十的三道题目是针对学生在掌握了乘法口诀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练习,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消化乘法口诀。 三、学情分析 教学本课时之前,学生已系统学习了表内乘法,并且已进行了关于乘法口诀的各种形式的练习,也已整理了1~6的乘法口诀表。因此本课时对学生而言并没有多大的难度,关键在于对其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数量,便于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前段时间学习的基础上,系统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了解其中的规律,并且能运用规律解决相关的问题。 2、数学思考:能独立自主地分析整理乘法口诀表,学会主动探究,积极交流,在同学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3、解决问题:能灵活运用自己已学到的知识积极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4、情感与态度:培养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养成良好的数学实践的习惯。 五、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是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是提高计算速度,能见算式立即说出得数。 教学关键:是强化乘法口诀的记忆。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99乘法口诀表-教学教案

1.对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乘法口诀,找出规律. 2.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 3.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学难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具和学具 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口诀表. 1.教师谈话:过去我们已整理了1~6的乘法口诀表.出示口诀表. 同学们还记得,第一横排是1的乘法口诀,只有1句;第二横排是2的乘法口诀,有2句;第三横排呢?……第六横排呢,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2.这个阶段我们又学了7、8、9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7的乘法口诀有7句,应排在第七横排) 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8的乘法口诀有8句,应排在第八横排) 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9的乘法口诀有9句,应排在第九横排) 整理出完整的乘法口诀. 3.同学们还记得,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可以横着背,竖着背,还可以拐弯背,由学生横着读一遍,竖着读一遍,谁还记得什么叫拐弯背.(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九十八) 本来1的乘法口诀只有一句,2的乘法口诀有两句,3的乘法口诀有三句,……,9的乘法口诀有九句,拐弯背以后,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每部分乘法口诀都有九句)由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两人互相背,指名学生背,争取1分钟内背完全部口诀.把乘法口诀的得数盖住,任意指一句口诀,由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把乘法口诀里任意一句的乘数或被乘数盖住,指名学生很快背出这句口诀. 二、找规律. 1.斜着看,也就是“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这九句口诀有什么特点?(每句口诀的被乘数和乘数一样) (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以上每句口诀只是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和几道除法算式. 法算式,如七七四十九,7×7=49,49÷7=7) 其余的口诀能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几道除法算式?(其余的口诀能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在每句口诀的下面,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三七二十一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 7×3=21 6×8=48 7×8=56 3×7=21 8×6=48 8×7=56 21÷3=7 48÷6=8 56÷8=7 21÷7=3 48÷8=6 56÷7=8 2.找一找,下面的数是哪些口诀的得数. 4: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6: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九九”——乘法口诀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能够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并制作成乘法口诀表。 2.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能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你还能说出哪些呢?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对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出示课题)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请你心里默背乘法口诀,填写乘法表格。 学生独立完成。 师:你们在填写的时候想的是哪些口诀,能够写下来吗?探究二 师:空格里还缺哪些口诀,请你把他补完整。

生:二四得八 四五二十 五七三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三八二十四 五九四十五 师:你是怎样补出来的? 生回答:根据上下左右推算出来的。 师:观察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 生回答: 口诀排列的有规律。 很多口诀都重复了。 小结:红色标出的正好分割出了上下重复的两组乘法口诀。 探究三 师:很多口诀都是重复出现的,那我们能不能整理一下,使口诀表变得简单些呢? 生:表格从斜线开始,成对称,所以可以省略一半。 师:在这张表中藏着很多小秘密,你们能不能把小秘密都找到呢? 小组讨论。 生回答。 小结:九九乘法口诀表按一定的规律排列。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师:请你说说你用的哪一句口诀。 生回答。 练习二 师:请你把口诀补完整。 生:三七二十一 师:请你说说相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生:3×7=21 7×3=21 生:五九四十五 5×9=45 9×5=45 生:六八四十八 6×8=48 8×6=48 练习三 师:请你说说你的思路。 生回答。 师:当遇到除法算式,要怎样思考呢? 生回答。 小结:做除法算式填空时,要用乘法口诀来思考。练习四 师:根据老师说出的口诀的前半句,把口诀说完整生抢答。 师:请你和同桌玩一玩。

乘法口诀表教案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乘法口诀表教案设计 乘法口诀表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 88 页、 89 页。 练习二十 1~3。 课型: 复习课教学目标: 能力: 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捷、清楚、懂得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知识: 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比较熟练地用一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情感: 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学特色: 本节课的练习除了边讲边练外最后按排了有层次的集中练习并进行及时反馈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1 / 10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乘法口诀表(9 块小黑板空乘法口诀表格)、每个学生一张空表格(答题卡一)、作业设计(答题卡二)、两圆片大小不一图钉。 学生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准备卡片(一张卡片一句口诀)预设教学流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智慧老人说我们把乘法口诀学完了,他要考考你们第一关,出示答题卡一: 乘法口诀表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表格。 2、完成表格后说上说一共有几句,你是怎样数的把方法写出来。 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一小组先完成。 学生各自以小组为单位比赛完成。 教师巡视。 及时辅导有困难的小组。 2、展示乘法口诀表。 请各小组在写在小黑板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 全班一起读。 生 1:

乘法口诀表教案

乘法口诀表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页乘法口诀表,第84 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能更加系统的掌握1—9 的乘法口诀。2.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比较熟练地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学难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乘法口诀表动态课件、实物投影仪, 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口诀表. 1. 教师谈话:过去我们已整理了1?6的乘法口诀表.出示口诀表. 同学们还记得,第一横排是谁的乘法口诀,只有几句? 第二横排又是谁的乘法口诀,有几句?第三横排呢?……第六横排呢,6的 乘法口诀有几句? 2. 这个阶段我们又学了7、8、9 的乘法口诀,7 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7的乘法口诀有7句,应排在第七横排) 8 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8 的乘法口诀有8 句,应排在第八横排) 9 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9 的乘法口诀有9 句,应排在第九横排) 出示整理完整的乘法口诀. 3. 同学们还记得,在整理1?6 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可以横着背,竖着背,还可以拐弯背,由学生横着读一遍,竖着读一遍,谁还记得什么叫拐弯背. (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二九十八) 本来1 的乘法口诀只有一句,2 的乘法口诀有两句,3 的乘法口诀有三句,……,9的乘法口诀有九句,拐弯背以后,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每部分乘法口诀都

有九句) 由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两人互相背,指名学生背,争取1 分钟内背完全部口诀. 把任意一句乘法口诀,说出它的上,下,左,右分别对应的口诀 二、找规律. 1.斜着看,也就是“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 这九句口诀有什么特点?(每句口诀的两个乘数一样) 以上每句口诀只是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和几道除法算式.(只能计算一道乘法 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如七七四十九,7X7 = 49, 49£= 7) 其余的口诀能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几道除法算式?(其余的口诀能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在下面的每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三七二十一六八四十八 7X3= 216X8= 48 3X7= 218X6= 48 21缶748^6= 8 21^7 = 348^8 = 6 2.找一找,下面的数是哪些口诀的得数. 4: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6: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8:一八得八,二四得八; 12:二六十二,三四十二; 18:二九十八,三六十八; 24: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 36:四九三十六,六六三十六. 提问:你还能想出哪些数字对应的是两句不同乘法口诀吗? 3.找一找,哪几组口诀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调. 三四十二:三七二十一

九九乘法口诀表(打印版)

九九乘法口诀表 1 X1=1 1X2=2 2X2=4 1 X3=3 2X3=6 3X3=9 1 X 2X4=83X4=124X4=16 1 X5=52X5=103X5=154X5=205X5=25 1 X6=62X6=123X6=184X6=245X6=306X6=36 1 X7=72X7=143X7=214X7=285X7=356X7=427X7=49 1 X8=82X8=163X8=244X8=325X8=406X8=487X8=568X8=64 1 X 2X9=183X9=274X9=365X9=456X9=547X9=638X9=72 9X9=81

九九的乘法口诀特别难记,可以发动全家一起来想办法巧记这些口诀。比如: 1. 找规律对比着记:如五九四十五和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和四九三十六等等。 2. 利用故事来记:唐僧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而猪八戒只有一半法力,四九三十六变。 3. 利用同音来记:舅舅八十一岁了(九九八十一) 4. 观察个位和十位的由来:几乘九,十位就是几减1,个位就是九减十位上的数字,如四九三十六。 你在背口诀的时候,发现了9 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如何熟记“9 的乘法口诀”? ①个位从大到小,十位从小到大。 记住四九三十六,五九多少可以怎么想?三九多少可以怎么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都加了9。让孩子理解前后二句口诀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②成组的规律。 大家观察“9 的乘法口诀”的积,除“一九得九”外,其他的积互相之间有哪些关系? 比如:二九十八,18 , 九九八十一,81 ,两位数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交换了位置,你们还能找出几组这样的口诀吗?三九二十七,27 ;八九七十二,72; 四九三十六,36 ;七九六十三,63;

乘法口诀表教案

第七课时乘法口诀表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70页、71页,整理、归纳全部乘法口诀表。 教学提示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归纳等方式去发现口诀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进一步探索起规律。学生已经学习了全部的乘法口诀,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记忆口诀的方法,熟记口诀。教材安排了两个教学活动,在活动一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完成口诀的整理,通过讨论蓝灵鼠的问题,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活动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填表,然后再观察、发现表中积的规律。学生的表述不一定规范,只要表述清楚、意思正确就可以,要给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乘法口诀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记忆口诀的方法,熟记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归纳、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乘法口诀表表格 学具准备:乘法口诀表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热身,导入新课 1. 看数字,猜口诀。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完了全部的口诀,现在老师就来考验一下大家,看谁掌握的最好。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学生猜出这是哪句口诀的得数,比如教师拿

出25,学生要说出“五五二十五”) 2. 口算我最棒。 师: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乘法口诀,下面我们看看谁的口算能力最超群!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答题。) 3. 导入。 师:为了更好的记忆乘法口诀,我们将乘法口诀整理在表格中,来寻找其中的规律。(板书:整理归纳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的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二、合作交流,掌握新知 1. 整理乘法口诀表 师:我们前面曾经整理了1~6的乘法口诀表,想一想,我们当时是怎么整理的,谁来说一说? 生1:每个数的乘法口诀占一行,从上到下依次是1~6的乘法口诀。 生2:像爬台阶一样,从下到上,一行比一行少一个格…… 师:下面小朋友们在小组中,一边回忆口诀,一边把口诀整理在我们课本70页的口诀表中,看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学生分组整理乘法口诀表) 师:哪一组的同学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们整理的结果? (指名学生到前面投影展示) 师:你们觉得他们整理的好不好? (学生互相评价、交流) 师:蓝灵鼠有问题问大家,“如果某一句口诀忘记了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根据这句口诀前面或者后面的一句来想一想,比如,忘了3×6,可以看一看前一句是“二六十二”,我们知道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同样的数,12+6=18,所以这句口诀是“三六十八”…… 2. 师: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整理好的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我是横着看的,第一行是1的乘法口诀,第二行是2的乘法口诀…… 生2:我是竖着看的,第一列是1个几,都是1乘几,第二列是2个几,都

数学教案-99乘法口诀表

数学教案-99乘法口诀表 教学目标1.对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乘法口诀,找出规律.2.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3.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教学难点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教具和学具乘法口诀表.教学过程一、整理乘法口诀表.1.教师谈话:过去我们已整理了1~6的乘法口诀表.出示口诀表.同学们还记得,第一横排是1的乘法口诀,只有1句;第二横排是2的乘法口诀,有2句;第三横排呢?……第六横排呢,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2.这个阶段我们又学了7、8、9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7的乘法口诀有7句,应排在第七横排)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8的乘法口诀有8句,应排在第八横排)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9的乘法口诀有9句,应排在第九横排)整理出完整的乘法口诀.3.同学们还记得,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可以横着背,竖着背,还可以拐弯背,由学生横着读一遍,竖着读一遍,谁还记得什么叫拐弯背.(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九十八)本来1的乘法口诀只有一句,2的乘法口诀有两句,3的乘法口诀有三句,……,9的乘法口诀有九句,拐弯背以后,同学们发现

了什么?(每部分乘法口诀都有九句)由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两人互相背,指名学生背,争取1分钟内背完全部口诀.把乘法口诀的得数盖住,任意指一句口诀,由学生很快说出得数.把乘法口诀里任意一句的乘数或被乘数盖住,指名学生很快背出这句口诀.二、找规律.1.斜着看,也就是“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这九句口诀有什么特点?(每句口诀的被乘数和乘数一样)以上每句口诀只是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和几道除法算式.(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如七七四十九,7×7=49,49÷7=7)其余的口诀能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几道除法算式?(其余的口诀能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在每句口诀的下面,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三七二十一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7×3=21 6×8=48 7×8=56 3×7=21 8×6=48 8×7=56 21÷3=7 48÷6=8 56÷8=7 21÷7=3 48÷8=6 56÷7=8 2.找一找,下面的数是哪些口诀的得数.4:一四得四,二二得四;6:一六得六,二三得六;8:一八得八,二四得八;12:二六十二,三四十二;18:二九十八,三六十八;24: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36:四九三十六,六六三十六.3.找一找,哪几组口诀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调.:三四十二:三七二

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

乘法口诀表 温州市苍南县新安二小赵春黄 325804 一、教案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8页乘法口诀表,第89页练习二十的第1~3题。 二、教案准备: 1、用色彩鲜艳的厚纸,做成“数字车厢”。 如 ……。 2、数学模型表格(幻灯片) 三、教案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本节课的乘法口诀表是对两个单元的表内乘法内容所做的归纳整理,通过让学生将1-9的乘法口诀整理成一个阶梯型简明、清晰、逻辑性强的表格,使其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捷、清楚,它为学生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使学生在经历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乐趣。 因为是借班上课,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班里绝大部分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对乘法口诀的背诵已经比较熟练,对于口诀的整理已不再陌生。因为在前一单元的1-6的乘法口诀的整理复习中,学生已经将口诀整理成表格,并对表格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因此学生对于整理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验。我想这节课如果还仅仅是乘法口诀的背诵是不是太单薄了,太枯燥乏味了?如果还只是表格的整理是不是太空洞了,太低效了? 基于以上的想法,我根据教案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教师的教案特点,确定如下教案目标:1.通过构造“数字列车”“找秘密”这一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 2.在经历逆向开“数字列车”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比较熟练地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美丽的表格”的探索,让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和发现规律带来的喜悦。 (二)教案策略选择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和谐发展”的教案理念,始终围绕如何把乘法口诀练习课上“活”上“趣”上“新”进行设计和实施: 首先坚持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教案内容为基准,创设一种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游戏情境。其次,试图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利用课前准备的“数字列车”和“美丽的表格”,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

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教案

乘法口诀表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8页乘法口诀表,第89页练习二十的第1~3题。 二、教学准备: 1、用色彩鲜艳的厚纸,做成“数字车厢”。 如 。 2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本节课的乘法口诀表是对两个单元的表内乘法内容所做的归纳整理,通过让学生将1-9的乘法口诀整理成一个阶梯型简明、清晰、逻辑性强的表格,使其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捷、清楚,它为学生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使学生在经历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乐趣。 因为是借班上课,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班里绝大部分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对乘法口诀的背诵已经比较熟练,对于口诀的整理已不再陌生。因为在前一单元的1-6的乘法口诀的整理复习中,学生已经将口诀整理成表格,并对表格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因此学生对于整理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验。我想这节课如果还仅仅是乘法口诀的背诵是不是太单薄了,太枯燥乏味了?如果还只是表格的整理是不是太空洞了,太低效了? 基于以上的想法,我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教师的教学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构造“数字列车”“找秘密”这一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2.在经历逆向开“数字列车”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比较熟练地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美丽的表格”的探索,让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和发现规律带来的喜悦。(二)教学策略选择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始终围绕如何把乘法口诀练习课上“活”上“趣”上“新”进行设计和实施:首先坚持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教学内容为基准,创设一种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游戏情境。其次,试图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利用课前准备的“数字列车”和“美丽的表格”,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构造“数字列车”、探索“美丽的表格”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美,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乘法口诀表教案.doc

乘法口诀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归纳整理全部乘法口诀,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全部乘法口诀。 2、使学生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计算表内乘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探索的乐趣。重点、难点: 重难点:培养学生归纳探究的能力。 突破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来突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口诀表 1、多媒体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 师:同学们观察口诀表,第一横行是1的乘法口诀,1句;第二横行是2的乘法口诀,2句;第三横排呢?有几句?……现在我们又学了7、8、9的乘法口诀,你们能根据前面的规律,将乘法口诀继续排完整吗? 2、小组合作整理乘法口诀表。 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利用凑整的方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二、找规律 1、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2、小组汇报: 横着看:第几行就是几的乘法口诀;几的口诀就有几句;第一句都是从1开始的;几的口诀到几为止。 竖着看:从第一竖行到第九竖行的口诀是按1~9的顺序出现的;第一竖行是“一个几”,第二竖行是“两个几”。。。。。第几竖行就从“几”开始;每一竖行都是到“9”为止。 3、找一找,哪些口诀的得数相同? 学生分小组共同寻找,再交流 4、看一看,哪几组口诀积的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位置互换了? 这类口诀学生容易混淆,要特别注意。 小结:乘法口诀表中工共有45句口诀,可计算81道乘法和除法题,乘法口诀表是计算题、除法的工具,我们一定要熟记乘法口诀。 三、利用口诀计算 1、练习二十二第1题 2、练习最大填几?

《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

《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捷、清楚,懂得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比较熟练地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乘法口诀表动态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6人一组),每组准备全部乘法口诀卡片(一张卡片一句口诀)。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乘法口诀。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学过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多少句?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6人一组),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的结果。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归纳。 (1)学过的乘法口诀是:1~9的乘法口诀。关于“1”的乘法口诀有1句,关于“2”的乘法口诀有2句……也就是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句),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种: ①数全部乘法口诀卡片,共45张。 ②按上面算式中数的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连加。 对于能找到第3、4种简便算法的小组,给予奖励。 2.整理所学乘法口诀。 提问:“怎样整理45句乘法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由于学生有了2~6的乘法口诀的整理经验,估计多数小组的学生会将45句口诀(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形成一个有结构、有系统的表格,如教材所示。 3.展示乘法口诀表。 请各小组将自己整理的结果在投影仪上展示。对整理得有结构、书写整齐美观的小组给予奖励。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自己也和大家一样,整理了全部乘法口诀,并将整理的过程动态地展示出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法口诀表苏教版

乘法口诀表。(教材第83、第84页的内容) 1. 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乘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 2. 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且能运用口诀进行熟练计算。 3.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计算。 能发现并提出身边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探索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你能背诵出来吗? 请背出一组的给大家听,学习有困难的,可让其背诵简单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背诵乘法口诀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对口诀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1~9的乘法口诀,如果我们把这些口诀有规律地整理出来,就更容易记 住了。请同学们先看下面的表格。 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表格。 师:表格的第一列已经填好了,大家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汇报交流各自的发现:第一列都是一几的乘法口诀。 师:再来看看第二列,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二列都是二几的乘法口诀。 师:你能接着继续把第二列填写完整吗? 学生自主填写第二列表格后交流汇报。

师:你能按照这样的规律,把整个表格填写完整吗?完成之后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尝试填写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完成表格的填写。 师:再次仔细观察填写完整的表格,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横着看,我发现第一行乘数都是1,是1的乘法口诀;第二行乘数都是2,是2的乘法口 诀;第三行乘数都是3,是3的乘法口诀…… 生2:竖着看,我发现第一列的乘数都是1,是一几的乘法口诀;第二列的乘数都是2,是二几 的乘法口诀;第三列的乘数都是3,是三几的乘法口诀…… 只要学生发现的规律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 师: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吧,同桌两人为一组,一人任意指一句乘法口诀,另一个人就要 说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这样轮流进行;说不出来或说错的同学,就输了,赢的同学加一分,最 后在规定时间内得分最多的为胜。 学生进行游戏比赛。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找出乘法算式的相同点,为整理乘法口诀表确定分类整理的标准奠定基础。在学生自主整理的基础上组织交流汇报,整理成表格,然后观察寻找规律,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乘法口诀,为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对表内乘法这部分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复习,通过小组合作把 乘法口诀进行了有规律的排列。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口诀表人教版完整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口 诀表人教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乘法口诀表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8页乘法口诀表,第89页练习二十的第1~3题。 二、教学准备: 1、用色彩鲜艳的厚纸,做成“数字车厢”。 如 。 2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本节课的乘法口诀表是对两个单元的表内乘法内容所做的归纳整理,通过让学生将1-9的乘法口诀整理成一个阶梯型简明、清晰、逻辑性强的表格,使其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捷、清楚,它为学生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使学生在经历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乐趣。 因为是借班上课,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班里绝大部分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对乘法口诀的背诵已经比较熟练,对于口诀的整理已不再陌生。因为在前一单元的1-6的乘法口诀的整理复习中,学生已经将口诀整理成表格,并对表格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因此学生对于整理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验。我想这节课如果还仅仅是乘法口诀的背诵是不是太单薄了,太枯燥乏味了如果还只是表格的整理是不是太空洞了,太低效了 基于以上的想法,我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教师的教学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构造“数字列车”“找秘密”这一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2.在经历逆向开“数字列车”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比较熟练地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美丽的表格”的探索,让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和发现规律带来的喜悦。(二)教学策略选择

99乘法口诀表_教案教学设计_2

99乘法口诀表 教学目标1.对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乘法口诀,找出规律.2.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3.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教学难点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教具和学具乘法口诀表.教学过程一、整理乘法口诀表.1.教师谈话:过去我们已整理了1~6的乘法口诀表.出示口诀表.同学们还记得,第一横排是1的乘法口诀,只有1句;第二横排是2的乘法口诀,有2句;第三横排呢?……第六横排呢,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2.这个阶段我们又学了7、8、9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7的乘法口诀有7句,应排在第七横排)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8的乘法口诀有8句,应排在第八横排)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应该排在哪里?(9的乘法口诀有9句,应排在第九横排)整理出完整的乘法口诀. 3.同学们还记得,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可以横着背,竖着背,还可以拐弯背,由学生横着读一遍,竖着读一遍,谁还记得什么叫拐弯背.(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九十八)本来1的乘法口诀只有一句,2的乘法口诀有两句,3的乘法口诀有三句,……,9的乘法口诀有九句,拐弯背以后,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每部分乘法口诀都有九句)由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两人互相背,指名学生背,争取1分钟内背完全部口诀.把乘法

口诀的得数盖住,任意指一句口诀,由学生很快说出得数.把乘法口诀里任意一句的乘数或被乘数盖住,指名学生很快背出这句口诀.二、找规律.1.斜着看,也就是“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这九句口诀有什么特点?(每句口诀的被乘数和乘数一样)以上每句口诀只是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和几道除法算式.(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如七七四十九,7×7=49,49÷7=7)其余的口诀能计算几道乘法算式,几道除法算式?(其余的口诀能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在每句口诀的下面,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三七二十一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7×3=216×8=487×8=56 3×7=218×6=488×7=56 21÷3=748÷6=856÷8=7 21÷7=348÷8=656÷7=8 2.找一找,下面的数是哪些口诀的得数.4:一四得四,二二得四;6:一六得六,二三得六;8:一八得八,二四得八;12:二六十二,三四十二;18:二九十八,三六十八;24: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36:四九三十六,六六三十六.3.找一找,哪几组口诀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调.:三四十二:三七二十一:三六十八:九九八十一:三八二十四:六七四十二:三九二十七:八九七十二:四九三十六:七九六十三: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三、利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利用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下面81道乘法,同学们试一试,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在这些乘法中,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有关7的乘法比较难算,下面

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

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乘法口诀表,练习二十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捷、清楚,懂得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会比较熟练地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乘法口诀表动态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6人一组),每组准备全部乘法口诀卡片(一张卡片一句口诀)。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 1.回忆所学乘法口诀。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学过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多少句?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6人一组),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的结果。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归纳。 (1)学过的乘法口诀是:1~9的乘法口诀。关于“1”的乘法口诀有1句,关于“2”的乘法口诀有2句……也就是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句),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种: ①数全部乘法口诀卡片,共45张。 ②按上面算式中数的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连加。 ③(利用凑整的思想进行简算。) ④(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连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对于能找到第3、4种简便算法的小组,给予奖励。 2.整理所学乘法口诀。 提问:“怎样整理45句乘法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由于学生有了2~6的乘法口诀的整理经验,估计多数小组的学生会将45句口诀(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形成一个有结构、有系统的表格,如教材所示。 3.展示乘法口诀表。 请各小组将自己整理的结果在投影仪上展示。对整理得有结构、书写整齐美观的小组给予奖励。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自己也和大家一样,整理了全部乘法口诀,并将整理的过程动态地展示出来。 (1)先出示一一得一。 (2)接着出示一二得二二二得四,整齐的排在一一得一的下面。 (3)依次出示3、4、5、6、7、8、9的乘法口诀,按教材的排法排好,就形成了一张乘法口诀表。 二、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 提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一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三、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大九九乘法口诀表(完整EXCEL打印版)

大九九乘法口诀表 1×1=12×1=23×1=34×1=45×1=56×1=67×1=78×1=89×1=910×1=10 1×2=22×2=43×2=64×2=85×2=106×2=127×2=148×2=169×2=1810×2=20 1×3=32×3=63×3=94×3=125×3=156×3=187×3=218×3=249×3=2710×3=30 1×4=42×4=8 3×4=124×4=165×4=206×4=247×4=288×4=329×4=3610×4=40 1×5=52×5=103×5=154×5=205×5=256×5=307×5=358×5=409×5=4510×5=50 1×6=62×6=123×6=184×6=245×6=306×6=367×6=428×6=489×6=5410×6=60 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8×7=569×7=6310×7=70 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649×8=7210×8=80 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10×9=90 1×10=102×10=203×10=304×10=405×10=506×10=607×10=708×10=809×10=9010×10=100 1×11=112×11=223×11=334×11=445×11=556×11=667×11=778×11=889×11=9910×11=110 1×12=122×12=243×12=364×12=485×12=606×12=727×12=848×12=969×12=10810×12=120 1×13=132×13=263×13=394×13=525×13=656×13=787×13=918×13=1049×13=11710×13=130 1×14=142×14=283×14=424×14=565×14=706×14=847×14=988×14=1129×14=12610×14=140 1×15=152×15=303×15=454×15=605×15=756×15=907×15=1058×15=1209×15=13510×15=150 1×16=162×16=323×16=484×16=645×16=806×16=967×16=1128×16=1289×16=14410×16=160 1×17=172×17=343×17=514×17=685×17=856×17=1027×17=1198×17=1369×17=15310×17=170 1×18=182×18=363×18=544×18=725×18=906×18=1087×18=1268×18=1449×18=16210×18=180 1×19=192×19=383×19=574×19=765×19=956×19=1147×19=1338×19=1529×19=17110×19=190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乘法口诀表》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乘法口诀表》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洁、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 教学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的乘法口诀。 提问:我们学了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怎样知道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 2、师生共同归纳学过的乘法口诀。 (1)、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1的口诀有1句;2的口诀有2句;3的口诀有3句;4的口诀有4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利用凑整的方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3、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 问:怎样整理45句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小组合作给学具袋里的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把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 3、汇报小组的分类方法即发现。 引导学生回答。展示评价,表扬大家认为整理的好的小组。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及体验方法的多样性,在分析、比较中找出比较简明、方便的整理方法。 二、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 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的观察发现,找出乘法口诀表的特征,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等能力。 三、应用拓展: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1、回忆口诀的含义,任意说出一句口诀表示的意义。 2、游戏,比一比,赛一赛 (1)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