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教案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教案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大老虎为什么变得没有牙齿。

2.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了解保护牙齿的基本常识。

二、活动准备

故事相关小动物的图片、PPT。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小朋友兴趣,导入主题.

导语:(1)小朋友,你们见过老虎吗?都在什么地方见过呀?

(2)你见过的老虎是什么样的?

(3)它的牙齿是怎么样的呢?(边提问,边出示相应图片)

(4)你们有没有见过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呢?

今天我就给各位小朋友讲一个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的故事。

2.播放PPT,完整讲述述故事。

3. 组织小朋友讨论。

“故事里有谁?狐狸给老虎送了什么礼物?”“为什么他的牙齿会疼得那么厉害?谁帮老虎把牙齿全部拔掉了?”“听了这个故事,小朋友知道应该怎样保护牙齿吗?

鼓励小朋友积极回答。

4.小结

教育小朋友要时时刻刻爱护、保护自己的牙齿。

5. 课程结束,播放音乐《两只老虎》。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的教案(基于资源的教案)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学重点】 本节内容是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为线索,由探测宇宙、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环境等内容组成。充分体现了人类活动和宇宙环境的关系。人类探测宇宙的目的是为开发宇宙资源,开发宇宙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宇宙环境的保护,因而在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开发宇宙资源和保护宇宙环境的重要意义是本节的重点。本节的知识难度不大,但思想性比较强,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资料或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运用读图、阅读分析资料和讨论等方法,有利于掌握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要求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世界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资料,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领域。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分发给学生。 【导入新课】通过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日、月、地的关系,已认识到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然而人类对宇宙的探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探测宇宙的意义是什么呢? 【活动】①由学生把课前收集、了解的关于航天发展的资料内容做简要介绍。②阅读教材P11文字和插图,强调学生注意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新”在哪里,并加以说明。 【提问】人类借助航天器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克服重重困难,穿过地球大气层,进入宇宙太空,开创了探测宇宙环境的新时代。在进入宇宙太空的新探索中,探测器、探测方式、探测内容和意义上,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多媒体课件演示】展示相关的航天科学知识。如航天飞机、空间站、宇宙飞船等。 【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填写下列表格内容。

【视频播放】播放“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过程”视频。 【视频播放】播放“拓荒者号火星探测”视频。 【讲述】通过教材和刚才播放的视频片断,我们了解到,航天飞机的试航成功,使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已经从空间探索进入到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新阶段。这是因为航天飞机能重复使用,是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有效载荷的飞行器。在轨道上运行时,可以完成多种任务。航天飞机的出现是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人类自由往返宇宙空间、开发利用宇宙资源成为现实。 【多媒体演示】课本“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大事记”说明我国已步入世界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多媒体课件中介绍我国航天领域的重大事件。 【提问】宇宙太空有哪些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如何进行开发?开发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活动】学生分组,根据所了解的知识和教材有关内容,进行议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限于书本内容,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可举实例说明,也可大胆想象未来开发宇宙的广阔前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讲述】美国的整个阿波罗工程包括(1)确定登月方案;(2)准备了四项登月飞行辅助计划—“徘徊者”号探测器计划,发射9个探测器;“勘测者”号探测器并发射5个自动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月球轨道环行器”计划,发射三个绕月飞行的探测器;“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先后发射10艘各载2名宇航员的飞船。(3)研制运载火箭;(4)进行实验飞行;(5)研制阿波罗号飞船;(6)实现载人登月飞行。这项工程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参加该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这一切说明探测开发宇宙资源需要以强大的国力做基础,以科学技术做支撑,否则是难以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和开发的。 【视频播放】播放“太空殖民”、“太空生命维持系统”、“人类登陆火星”等视频。【总结】宇宙太空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后备空间,在人类面临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探索开发宇宙资源,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宇宙开发离我们并不遥远,目前人类的技术完全能够利用地球周围的资源,如何利用以及什么程度上的利用取决于经济上的可行性。宇宙开发对现在的社会生活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看拼音读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méiyǒuyáchǐdedàlǎohǔ sēnlínlǐyǒuzhīdàlǎohǔ 没有牙齿的大xx lǎohǔdeyáchǐyòudòngwùmendōuhěnhàipàtāzhǐyǒu森林里有只大老虎,老虎的牙齿又jiānyòufēnglì húlishuō 尖又锋利,动物们都很害怕它。只有狐狸说:“我不怕它,我还能把老虎的牙齿全拔掉呢!”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相信,都说狐狸在吹牛。 狐狸真的去找大老虎了,这天它带了一大包礼物,里面全是各种各样的糖:“尊敬的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zuìzuìhàochīdedōngxīò dōngxīkuàináchūláikànkan zūnjìngdedàwángwǒgěinǐdàiláileshìjièshàngzuìzuìhàochīdedàbāolǐwùlǐmiànquán shìgèzhǒnggèyàngdetánghúlizhēndeqùzhǎodàlǎohǔlezhètiāntādàileyīnǐshuíyěbùxiāng xìndōushuōhúlizàichuīniúyáchǐquánbádiàonedàhuǒnǐkànkanwǒwǒkànkanwǒbúpàtāw ǒháinéngbǎlǎohǔde最最好吃的东西。”“哦,最最好吃的东西,快拿出来看看!”大老虎从来没见guòtáng ādàlǎohǔcóngláiméijiànāzhēnhàochīyītāchīleyīlìnǎiyóutáng 过糖,它吃了一粒奶油糖,啊!真好吃啊!大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不一会,一大包糖全给吃完了。站在旁边的狐 dàlǎohǔchīleyīlìyòuyīlìbùyíhuìdàbāotángquángěichīwánliǎozhànzàipángbiāndehú狸说;“大王,以后我天天送糖给你吃。”“天天有糖吃,那太好了。哈哈哈!”老虎高兴地大笑起来。狐狸真的天天 sòngtángláidàlǎohǔměitiāndōuchīdéhěnduōhěnduōliánshuìjiàodeshíhouzuǐbālǐyěhán zhetáng lǎohǔgāoxìngdìdàxiàoqǐláihúlizhēndetiāntiānchītiāntiānyǒutángchīnàtàihǎolehāh āhālishuōdàwángyǐhòuwǒtiāntiānsòngtánggěinǐ送糖来,大老虎每天都吃得很多很

大班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大班语言教案:《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故事 设计意图:大班的幼儿年龄阶段目标是能辨别普通话声调、语调和语气的不同变化,有表情地表演故事,而这一故事中有一些对话,需要分角色体会与模仿,这也是其中的重难点 活动目标: 1. 懂得多吃糖会坏牙,要保护牙齿,要刷牙。 2. 遇事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发展幼儿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模仿故事中老虎和狐狸的语言和动作。丰富词汇: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 活动准备:老虎叫声的MP3文件及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老虎的叫声,用声音引出“林中之王”,引导幼儿形容描绘老虎给人的感觉。引起兴趣 2.出示瘪嘴老虎的课件,师:有一只老虎以前就是那么厉害,可是它现在一点都不厉害了。请幼儿观察图片:它怎么了?老师用肢体语言表现瘪嘴的样子。丰富词汇: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 过渡语:那这只凶猛的大老虎为什么会变成一只瘪嘴的老虎呢?引出故事。 二、展开:按故事情节发展,边讲述边引导幼儿模仿、思考 1.教师有表情地做出动作讲述故事第一句,初步认识大老虎厉害的牙齿。让幼儿模仿害怕动作。 2.教师模仿狐狸:嗨,我才不怕它呢!我还能把它的牙齿砰砰砰给全拔掉呢! 出示课件,师:那狐狸到底怎么做了呢?真的去找老虎了吗?老虎又是怎么做的呢? 3.师: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它是怎么说的?(请个别幼儿说,集体模仿狐狸的样子:啊!尊敬的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糖) 4.师:老虎吃过糖吗?它是怎样做的?(请幼儿上台模仿老虎的样子: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糖还含在嘴里呢。) 5.师:这时候,谁来劝老虎了?出示狮子的手偶,它是怎样说的?(请一名幼儿扮演老虎,其余幼儿模仿狮子:哎呦呦,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牙齿会烂掉的。) 6.师:大老虎听了吗?为什么没听狮子的话?狐狸这次又是怎么骗的?(出示狐狸手偶,集体模仿:啊,你把牙齿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 过渡语:大老虎的牙是不是真的不怕糖呢?请幼儿继续听故事录音。 7.播放故事第三部分,通过讨论,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并引导幼儿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1)师:老虎牙疼的时候找过谁?它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驴大夫、马大夫。都不敢给老虎拔牙。大老虎很厉害)(2)师:这时候,谁来了?它是怎样做的?最后一颗牙是怎样拔掉的?(狐狸来了,说全蛀完了,得全拔掉。砰砰砰给全拔掉了)(3)最后,大老虎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老虎?(瘪嘴的老虎)(4)请幼儿先自由讨论,后回答: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如:大胆、诡计多端、爱动脑筋、狡猾、聪明、机智、勇敢)老虎呢?(如:笨、愚蠢、不听别人劝告)为什么?如果你 是这只老虎你会怎样做?(如:不会上狐狸的当的;先动脑筋再做事;谦虚听取别人的建议;每天早晚都刷牙)

中考专题人类认识的宇宙和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练习

人类认识的宇宙和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练习 知能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形成天体系统的条件是() A.重量和体积B.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 C.数量和亮度D.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2.总星系是指() A.太阳系和银河系的总称B.地月系和太阳系的总称 C.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总称D.太阳系和河外星系的总称 3.在夜晚晴朗的天空,我们能看到的一闪即逝的天体和拖着长尾的天体是() ①月亮②流星③彗星④星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地球上所以有生命存在,是因为() ①地球处在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②地球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地形条件③地球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土壤条件④地球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5.星空中视运动最不显著的天体是() A.木星B.月球C.牛郎星D.北极星 6.宇宙中有丰富的可供开发的资源是() ①太阳能资源②空间资源③风能资源④水能资源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7.下列对地球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任何物质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和绕转的关系 C.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的运动没有规律可循 D.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有规律和层次的 8.关于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手段按发展顺序排列是:航天飞机、载人飞船、人造地球卫星B.随着人造地球卫星的出现,实现了人类对月球的直接取样观测 C.随着载人航天器的出现,实现了人类对天体的直接取样观测 D.宇宙探测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没有影响 综合能力训练 1.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9年4月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尽管人类对月球已作过大量的测量和月球样品的分析,但是月球科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仍模糊不清。” 材料二我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传说。20世纪60年代美国登月成功。 (1)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B.地月系C.银河系D.总星系 (2)上述材料说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反映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剧本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剧本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剧本 道具:糖果,小车装小糖果,药箱,医生服装,腰麦, 场景一: 旁白(刘琦嘉):在一个茂密的大森林里,生活着许多的小动物,它们每天唱歌跳舞、做游戏。(音乐《》) 突然有一天,来了一只老虎大王……(《狮王进行曲》) 老虎大王(王鹏浩):肚子好饿啊!这么多美味的小动物,我可以吃个饱了 旁白(刘琦嘉):老虎大王一口气吃掉了小兔子和小猪,挺着肚子走开了音乐《狮王进行曲》 场景二: 旁白(刘琦嘉):小动物们伤心极了(音乐《小动物伤心》) 小羊(刘瑾欣)小狐狸(杨轶超)来到小兔子和小猪身旁: 小羊:小兔子,小兔子,你快醒醒,你快醒醒啊! 小狐狸:小猪小猪,你怎么了,你快醒醒啊!

小狐狸(杨凯琪):哼!都是老虎大王干的坏事,我们要想办法阻止它 旁白(刘琦嘉):小动物们开动脑筋想办法音乐《一休哥》 音乐停止,航仔:我有办法了,我们给老虎大王送去许多许多糖果,把它的牙拔掉,怎么样 小动物们一起说:好啊好啊! 音乐《》小动物们退场去糖果道具,音乐《》上场走圈,搬着糖,音乐停止小狐狸杨凯琪走到老虎大王面前:尊敬的老虎大王,我给您送来来世界上最甜最甜的糖果,您快尝尝吧! 老虎大王(王鹏浩):是吗太好了 旁白(刘琦嘉):老虎大王每天吃着糖果,吃完了糖,从来不刷牙,也不漱口,终于有一天,它的牙疼的受不了了…… 老虎大王(王鹏浩):哎呦哎呦,我的牙好疼啊! 小狐狸(杨轶超):尊敬的老虎大王,我把您的牙齿拔掉就不疼了,放心吧,我给你打麻药,一点也不疼。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 1.496 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强弱标志| 光球层)、耀斑(最激烈|色球层)、日珥(色球层)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 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 影响气候② 影响短波通讯③ 产生磁

暴现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 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 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 4 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 个纬度为111. 1千米;0-30、30-60、60-90。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 °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 ° 2和66 ° 3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认识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认识 我们的祖先渴望了解宇宙,但是他们没有真正找到了解的办法。今天,我们已找到了一种有效和精确地了解宇宙的办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科学”。科学已经表明,宇宙是如此浩瀚而古老,因此人间世事往往显得无足轻重。 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的心情激动,感叹不已,我们知道我们在探索最深奥的秘密。 我们迫切希望能够了解宇宙,我们现有的大部分知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然而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地方。宇宙是由无数的行星、恒星、彗星、星云等组成的,宇宙中是否有外星生命的存在成了我们所关注的焦点。总之,宇宙对我们的吸引力太大了,以下让我介绍一下人类探索的发展历程和一些宇宙知识吧。 恒星 人们用肉眼看到的星星,除了太阳系内的流星、彗星和五大行星(水、金、火、木和土星)之外,整个天空中的星星都是恒星。恒星是由炽热的气体所组成并能自己产生能量发光的近似球体的天体。由于它们的位置看上去似乎恒古不变,因此,古人它们为“恒星”。 在中国古代,早在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中就有了关于恒星颜色的记载:“白如狼,赤比心,黄比参左肩,苍比参右肩,黑比奎大星”。 恒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诱人的色彩呢?天上的星星发出的光在不同波段的强度是不一样的。从恒星光普型我们可以知道,恒星所呈现的不同颜色,代表了它们表面所处的不同温度。一般来说,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温度较高,大约在2500~3500开,如猎户座η星。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温度居中,大约在6000~500开,如御夫座的五车二星。而发红光的恒星是垂亡的老年星,温度较低,大约在2000~3000开,如参宿四和心宿二等。 当你用眼睛直接观察恒星时,你会发现恒星有的亮些,有的暗些,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不同亮度的恒星的光给予你的眼睛视网膜的能量大小不同。 不过恒星的这种亮度不是恒星的真实亮度,由于恒星距离有远有近,在夜空中看起来很亮的星可能是因为这颗星距离我们很近,相反,一颗看起来很暗的星,只是由于距离遥远才显得很暗。因此,恒星的目视星等反映不出恒星的真实亮度。 黑洞 广义相对论表明,引力场可以造成空间弯曲,强大的引力场可以造成强烈的空间弯曲,那么无限强大的引力场会产生什么情况呢?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后不久,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史瓦西就用这个理论描绘了一个假设的完全球状星体附近的空间和时间是如何弯曲的。他

大班语言活动《没有牙齿的大老虎》说课稿

大班语言活动《没有牙齿的大老虎》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设计意图:《没有牙齿的大老虎》这是一个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的故事,故事中透露着老虎的愚蠢和狐狸的聪明,容易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观察与狐狸拔掉老虎牙齿有关的图片,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看一看,学一学,说一说,演一演,理解狐狸和老虎的心理活动。 3.教育幼儿懂得接纳自己、接纳别人。有安静倾听的意识,愿意参与阅读活动。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 人手一本小图书图片大图书 三、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观察法、提问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利用观察法

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图片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提问法是语言活动中都能用到的方法,通过提问观察并回答,让孩子更方便的理解故事的内容。表演法让幼儿在通过学习对话的同时演绎故事中不同角色的话,更容易的使幼儿理解不同形象的心理活动,方便孩子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以及故事的内容。 四、说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表演法等。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直接获得印象。表演法是幼儿在学习中理解故事形象的心理变化,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五、说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1.出示主要角色图片,激发幼儿看图书的兴趣。2.师幼共同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3.引导幼儿想想大老虎没有牙齿后,故事的结局。 (一)、分别出示有牙齿和没有牙齿的老虎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以一个孩子们熟

大班故事教案: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封面) 大班故事教案: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活动目标 1、遇事要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课件-声音:老虎叫声 2、图片:老虎、狮子、狐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老虎的叫声,用声音引出“林中之王”,引导幼儿形容描绘老虎给人的感觉。 2、出示瘪嘴老虎 教师:有一只老虎以前可厉害了,可是它现在一点都不厉害了。 请幼儿观察:它怎么了?老师用肢体语言表现瘪嘴的样子。 丰富词汇: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 教师:那这只凶猛的大老虎为什么会变成一只瘪嘴的老虎呢? 二、展开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初步认识大老虎厉害的牙齿。 (1)大老虎的牙齿厉害吗?有多厉害?小兔子和小猴子是怎么说的? (2)出示小狐狸的手偶,教师模仿小狐狸:你们怕大老虎的牙齿,我就不信,我还要把它的牙齿全部拔掉呢!

问题:那小狐狸到底想到了什么办法呢? 老虎又是怎么做的呢? 谁又去劝的老虎呢? 狐狸又是怎么骗的呢? 老师把这四个问题抛给小朋友,大家可以利用手中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 2、通过提问,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它是怎么说的? (2)老虎吃过糖吗?它是怎样做的? (3)这时候,谁来劝老虎了?出示狮子的手偶,它是怎样说的? (4)大老虎听了吗?为什么没听狮子的话?狐狸这次又是怎么骗的? (5)表演故事的精彩片段: 一名幼儿扮演老虎,一半幼儿扮演狐狸,一半幼儿扮演狮子,全班进行故事表演。 教师:大老虎的牙是不是真的不怕糖呢?请幼儿继续听故事录音。 3、播放故事第三部分 通过讨论,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并引导幼儿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1)老虎牙疼的时候找过谁?它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2)这时候,谁来了?它是怎样做的?最后一颗牙是怎样拔掉的? (3)最后,大老虎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老虎? (4)请幼儿先自由讨论,后回答: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故事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在大森林里,谁都知道老虎的牙齿最厉害。 小猴伸着舌头说:“嗬,比柱子还粗的树,大老虎只要用尖牙一啃就断,真怕人哪!” 小兔害怕得缩起了脑袋说着,“大老虎嚼起铁杆来,跟吃面条一样…真是太可怕了” 可小狐狸却说:“你们怕大老虎的牙齿,我可不怕!我还要把它的牙齿全部拔光呢!” “哈哈哈,哈哈哈”动物们都笑话狐狸。 小猴说“吹牛!吹牛!你吹牛” 小兔说“没羞!没羞!你真没羞。” “不信,咱们就走着瞧吧!”小狐狸拍拍胸脯走了。 狐狸真的去找大老虎了,他带了一大包礼物:“啊,尊敬的大王,你好。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最好吃的东西” 老虎好奇的说,“哦,最最好吃的东西,快拿出来给我看看” 狐狸拿出来一大包的东西,说:“大王,你看,我给你带来了糖。” 老虎好奇的说“糖是什么?我从来没尝过” 于是,狐狸就给老虎吃了一粒奶油糖,老虎说:“啊哈,真是好吃极了”! 大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不一会,一大包糖全给吃完了。 站在旁边的狐狸说:“尊敬的大王,以后我会天天送糖给你吃。”” 老虎一听高兴的说:“哇,以后天天有糖吃,那太好了。哈哈哈!” 狐狸真的天天给老虎送糖来,大老虎每天都吃得很多很多,连睡觉的时候嘴巴里也含着糖。 大老虎的好朋友狮子知道了这件事,就劝大老虎说:“哎哟哟,虎兄弟,你怎么吃那么多糖啊,糖吃了太多,你又不刷牙,这样牙齿会生虫的。狐狸呀,最狡猾了,你可千万别上他的当呀。” 这天大老虎正在刷牙,狐狸看见了,赶忙劝他说:“呀,我尊敬的大王,你把牙齿上的糖全刷掉了,这样多可惜呀!” 老虎说“可是我听狮子说,糖吃多了牙齿会坏掉的。” 狐狸连忙说:“唉呀呀,那是别人的牙怕糖,你是大王,你的牙那么厉害,铁条都能咬断,还会怕糖吗?!”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同步练习及答案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A. B. C. D. 2.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 A. 2次 B. 4次 C. 8次 D. 16次 3.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 B. 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C. 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 D. 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 4.下列关于学说的提出、模型的建立或科学实验完成等先后顺序,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A. 对太阳系的认识:先提出日心说,后提出地心说 B. 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 C. 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制造出发电机 D.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卢瑟福先完成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 5.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B. 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 C. “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 6.下列有关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 B. 牛顿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 C. 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 D.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 7.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 月球表面有山、有空气,但无水和生命 B. 宇宙的大小结构层次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C. 现在有很多证据已经证明宇宙是有边的、膨胀的 D. 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行星 8.目前能较好地解释火山、地震等地壳变动现象的学说是() A. 海底扩张学说 B. 大陆漂移学说 C. 板块构造学说 D. 大爆炸宇宙论 9.下列各物体的尺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地球太阳银河 B. 银河系太阳地球 C. 银河系地球太阳 D. 太阳银河系地球 10.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有两种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 B.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 C. 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开普勒” D. 地心说有其局限性,日心说没有局限性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星是指宇宙中不动的星球 B. 宇宙是由几千个星系组成的天体系统 C.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 D. 银河系只是有群星组成的天体 12.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 越快。若在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下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方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A. B. C. D.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 1 节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知识点练习第四十五篇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1 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知识点练习 第四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宇宙大爆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宙起源于一个非常稳定的“原始火球” B、“原始火球”爆炸导致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处处下降 C、目前宇宙的膨胀已经结束 D、目前宇宙的膨胀已经结束且已经开始收缩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 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大爆炸宇宙模型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 ) ①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降低 ②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升高 ③宇宙在不断收缩 ④宇宙在不断膨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用绳子系着一个小球做圆周运动,当小球速度逐渐加快时,你感受到的拉力(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不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宇宙认识说法正确是( ) A、宇宙中天体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 B、宇宙是方形的 C、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 D、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关于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 B、日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 C、地心说和日心说只是参考系不同,两者具有等同的价值

1.1人类认识的宇宙──第一课时

1.1人类认识的宇宙——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宇宙、天体的观念,理解宇宙的基本特征。 2.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 能力目标 能运用图表形象掌握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分析说明地球 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 德育目标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发展观; 2.通过讲述中国古代取得的天文成就,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太阳系结构图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方法 1.通过讲授法使学生对地球所处的宇宙大环境能有基本的认识、激发其兴趣。 2.引导学生去收集材料,培养其初步的读图分析能力。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I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她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因此,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就必须对我们的家园一一地球,有较深刻全面的了解。而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其运动和变化又不能不受到其他天体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地球上发生的不少自然现象如果仅从地球本身找它们的因果关系,有时难以得到满意的解答。因此要全面了解地球,较圆满地理解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现象,首先要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此,教材就把“宇宙环境”作为全书的开篇第一单元,讲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什么样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目前人类认识到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下面,请同学们迅速阅读序言部分。 n .讲述新课: 板书>§ 1.1人类认识的宇宙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学生看书阅读后回答:什么是宇宙?老师补充讲解、 板书) 古代,人们把空间称为“宇”,把时间称为“宙”;因此,我们可以说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而现代的天文探测表明,宇宙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如果要给宇宙在地理学意义上下个定义的话,我们可以这么定义: 宇宙:是广袤的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板书> 1.宇宙的概念 古代:空间一时间 现代:物质一运动 地理学定义:...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板书>2.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模糊的天地概念(托勒密“地心说” )-太阳系(哥白尼“日心说”)-银河系(18世纪、赫歇尔)-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20世纪60年代以来、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古代,人们出于农业生产或辨识方向等一些生活、生产的需

一年级阅读课教案《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活动目标 1、遇事要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课件-声音:老虎叫声 2、图片:老虎、狮子、狐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老虎的叫声,用声音引出“林中之王”,引导幼儿形容描 绘老虎给人的感觉。 2、出示瘪嘴老虎 教师:有一只老虎以前可厉害了,可是它现在一点都不厉害了。 请幼儿观察:它怎么了?老师用肢体语言表现瘪嘴的样子。 丰富词汇: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 教师:那这只凶猛的大老虎为什么会变成一只瘪嘴的老虎呢? 二、展开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初步认识大老虎厉害的牙 齿。 (1)大老虎的牙齿厉害吗?有多厉害?小兔子和小猴子是怎么说的? (2)出示小狐狸的手偶,教师模仿小狐狸:你们怕大老虎的牙齿,

我就不信,我还要把它的牙齿全部拔掉呢! 问题:那小狐狸到底想到了什么办法呢? 老虎又是怎么做的呢? 谁又去劝的老虎呢? 狐狸又是怎么骗的呢? 老师把这四个问题抛给小朋友,大家可以利用手中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 2、通过提问,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它是怎么说的? (2)老虎吃过糖吗?它是怎样做的? (3)这时候,谁来劝老虎了?出示狮子的手偶,它是怎样说的?(4)大老虎听了吗?为什么没听狮子的话?狐狸这次又是怎么骗的?(5)表演故事的精彩片段: 一名幼儿扮演老虎,一半幼儿扮演狐狸,一半幼儿扮演狮子,全班进行故事表演。 教师:大老虎的牙是不是真的不怕糖呢?请幼儿继续听故事录音。 3、故事第三部分 通过讨论,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并引导幼儿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1)老虎牙疼的时候找过谁?它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2)这时候,谁来了?它是怎样做的?最后一颗牙是怎样拔掉的?(3)最后,大老虎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老虎? (4)请幼儿先自由讨论,后回答: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如:大胆、诡计多端、爱动脑筋、狡猾、聪明、机智、勇敢)

童话故事作文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童话故事作文】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大老虎的牙齿可真厉害。 大家都害怕老虎。只有狐狸说:“我不怕,我还能把大 老虎的牙齿全拔下了呢!” 但是谁也不相信,都说狐狸吹牛。能说会道的小兔开口了:“狐狸,你别骗人了!你要是真有本事,有胆量现在就去。” 狐狸说:“现在可不能,这样吧,你们给我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我一定把老虎的牙拔下来。”大家见狐狸信誓旦旦,就答应了。 狐狸找到老虎后,给老虎带了一大包礼物说:“啊!尊敬 而威武的大王,为了表达我对您的忠心,我给大王带来了全世界 最好吃的东西----糖。”“糖是什么?”大老虎从来没有吃过,它 吃了一粒奶油糖,啊哈,好吃极了,只有浓醇的香味在喉咙回旋。 然后,狐狸就天天送糖来,每次送的都五颜六色的,各 式各样,让人目不暇接,琳琅满目。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甚至 连睡觉的时候,糖也含在嘴里呢。大老虎的好朋友狮子劝道: “糖吃了太多,又不刷牙,牙齿要蛀掉的。”大老虎正要刷牙, 狐狸来了:“你把牙上的糖刷掉了,多可惜啊,”馋嘴的老虎听 了狐狸的话,不刷牙了里。过了些时候,老虎在半夜被牙给痛醒了,痛的它捂着脸不住的哇哇大叫。 老虎连忙去找牙科医生马大夫,说:"快,快,赶快把我 的牙齿给拔了!”马大夫一听要给老虎拔牙,吓得门都不敢开了, 一下子从后门跑走了,真像一个解甲归田的士兵。连滚带爬得从 后门逃走了。老虎又去找狗大夫,狗大夫说:“我....我不敢拔 你的牙。”猫大夫就更加不敢了。老虎找到猫大夫的家后,却找

不到猫大夫,原来,猫大夫早已闻风至,在老虎来到之前:就已经逃跑了。 老虎的脸肿了起来,疼的它直叫道:“谁把我这该死的牙拔下来,我就让它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大王。”这时,狐狸身穿白大褂、嘴套口罩地来了,活像个医生,它说:“我来拔吧。”老虎谢了又谢。“哎呦呦,你的牙都蛀掉了,得全拔掉!”狐狸装作吓了一大跳地说。“哎,只要不痛,就拔吧。”老虎无精打采的说。嗬:狐狸真的把老虎的牙全拔了。看,这只没有牙齿的老虎成了瘪嘴老虎啦。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教案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活动对象】中班【活动时间】25分【授课老师】 【活动目标】1、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正确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记住大体情节。 2、学习理解词语:厉害——猛烈、难以对付;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 3、教育幼儿遇事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使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初步理解潜在的哲理。【活动准备】老虎。小兔、小猴、狐狸、狮子等头饰,视频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部分 1、问:小朋友,你最喜欢哪种动物?(放录音)听,这是谁的声音?(老虎)展示图片 2、问:你觉得大老虎的什么地方最厉害?(引导幼儿说出牙齿) 3、(出示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画面)这两只老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说出没有牙齿) 二、故事讲述并提问 1、教师进行生动形象的表演讲述。 老师在说到要拔牙的时候,提问幼儿:如果你是狐狸,你会怎样做?(发挥想象) 2、教师进行生动形象的表演讲述。提问: (1)故事里有哪几个小动物?(有老虎、小兔、小猴、狐狸、狮子) (2)谁害怕老虎牙齿?谁不害怕大老虎的牙齿?它是怎样做的? (3)狐狸送了什么东西给老虎?老虎觉得糖好吃吗?(结果睡觉都吃糖) (4)当老虎吃了好多糖时,谁劝老虎不要吃那么多糖?老虎为什么要拔牙?谁帮它?最后一颗牙是怎样拔得? 2、播放视频并提问 (1)狐狸不害怕大老虎的牙齿,它是怎样说的? (2)这时候,谁来劝老虎?狮子是怎样说的? (3)这时候谁来了?它是怎样做的?最后一颗牙是怎样拔掉的? (4)大老虎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老虎?(丰富:瘪嘴) 3、老师提问:如果老虎没有了牙齿,以后会怎样啊 三、角色扮演(老虎拔牙部分)老师从旁协助 【活动总结】1、小狐狸拔掉了大老虎的牙齿,说明小狐狸怎么样?大老虎呢? 2、教育幼儿要保护牙齿,遇事多动脑筋,想办法。

1。3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及探索

第三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及探索 把握考向走进高考 备考重点 1. 常见天体的分类,地球是宇宙中的天体。 2.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 3. 宇宙探测的意义及现状。 能力要求 1. 认识宇宙中的各类天体,熟悉各级天体系统,认识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宇宙环境和自身环境等方面,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2. 了解宇宙探测的意义、现状以及对人类现代生活的影响,关注重大航天活动。 要点扫描基础自测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1. 宇宙的特点 (1)物质性:由恒星、星云、________、流星、________及星际空间的________等各种天体构成。 (2)运动性:各种天体之间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天体系统。 2. 天体系统的层次性 总星系银河系________________其它________、小行星、 ________、流星体等其它恒星系________ 二、宇宙中的地球 1. 八大行星的排序:由里向外为________、________、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八大行星的分类(1)类地行星:________、________、地球、________(2)巨行星:________、________(3)远日行星:________、________ 3.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宇宙环境太阳无明显变化,________比较稳定大小行星________,宇宙环境比较安全(2)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________地球________,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运动,形成液态水和海洋 三、宇宙探索 1.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2. 宇宙开发 (1)宇宙空间资源特点:________利用:收集地球信息,进行科学实验 (2) ________:地球最重要的能源 (3)矿产资源:月岩中的矿产 3. 我国目前的三大航天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正在计划在海南________建立另一航天发射基地。 探索思考拓展思维 1. 站在地球上,你所看到的天体每天在怎样运动?与地球自转有什么联系?你能找到北极星吗? 2. 假若宇宙中某颗行星有生命存在,它应具备哪些条件? 3. 航天员的宇航服具有哪些特殊的功能? 4. 我国的三大航天基地的气候和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不同?

高中地理 人类认识的宇宙教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人类认识的宇宙教案湘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点。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天体系统的结构,以及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2.通过了解天文学家探索宇宙的事例,激发学生爱科学和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 关于天体系统的教学建议关于天体系统,教师重点要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尤其是知道地球在这个层次中的位置。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其最远的天体离地球大约150亿~200亿光年。我们针对目前观测到的宇宙进行了分类。因此有了天体系统的层次。建议教师采用本期提供的动画“天体系统”来进行教学。该动画能很清晰地展现天体系统的层次。而且有各类天体的典型图片,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尤其动画中包含了太阳系和地月系的动画,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各个层次的天体运行状态。 关于地球的普通性的教学建议 在“宇宙中的地球”这部分,教材提到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为了。让学生理解这点,教师可以通过出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表格,让学生比较太阳系中九大行星五个指标的数值。则不难发现,地球的邻居们和地球非常相像。尤其是金星,其质量、体积和地球相差无几。这些数据说明:地球在太阳系成员中是非常普通的,其运动状态和运动特征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如果课时允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运行特征:(1)共面性;(2)近圆性;(3)同向性。之所以要重点提出地球的普通性,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各种物质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但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①天体系统的层次;②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的含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 【教学过程】 (引课)古训曰:“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由此理解宇宙的含义,即体现时间性——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空间性——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 (总结板书) 一、宇宙 二、天体和天体系统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3图1.2思考)天体系统分为几个级别?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教师总结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