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 8.2 敬畏生命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 8.2 敬畏生命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 8.2 敬畏生命

第二课时敬畏生命

【学习目标】

体会生命的价值,从而敬畏生命。

【学习重、难点】

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自主学习】

1.在金钱、权势等外在东西面前,高于一切。

2.生命至上,我们既要珍爱的生命,也要珍爱的生命。

3.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4.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当我们能够与冉冉的生命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合作探究】

5.1931年,陶行知在太平洋会议上听到外国人说的一句话:“中国没有忘掉的东西,如果有,只是人的生命!”陶行知看到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垃圾堆里的破布烂棉花有老太婆去追求,路边饿得半死的孩子没有人过问”,同时,他也看到,一个孩子出天花,他的妈妈用慈爱,挽救了他的小生命。他感到困惑:这伟大的慈爱与冷酷的殉情如何可以并立共存?这矛盾的社会该怎样解释?

为此,陶行知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警言:“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

(1)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

(2)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