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
各国风俗

各国文化习俗2【西班牙】西班牙人性格直率,易发火,但争吵后不计前嫌,往往一通争吵后又满面笑容。
西班牙人喜欢狮子、石榴,忌山水、亭台楼阁商标图案。
在西班牙,忌送认为与死亡有关的大丽花和菊花。
【日本】服饰除了某些专门从事茶道、花道的教师等特殊工作的人外,绝大多数日本人大部分时间都身着现代式服装,传统式和服礼服只在节日或举行某些仪式时才穿用。
【澳大利亚】主要由欧洲移民组成的英联邦成员国之一,有85%左右的居民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
澳大利亚人的特殊习俗主要有三。
一是奉行“人人平等”的信条,遵从“女士优先”的社交原则;二是谦恭随和,遵时守约;三是喜欢上酒店进行商务交谈,且边吃边谈,效率极高。
澳大利亚因地广人稀,在商务活动中极讲究效率,从而形成了澳大利亚商务谈判中的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澳方派出的商谈代表,一般都对事务具有决策权,从而他们也要求对方派的商谈代表也具有决策权。
他们厌恶那种不解决实际问题的漫长“磋商”。
二是对采购物品、输入劳务等,一般采用“招标”方式,以便能够用最低代价和最短时间找到合作伙伴。
若和他们漫天要价,以期在商谈中慢慢减价,很可能导致合作机会的失却。
澳大利亚人忌子喜爱袋鼠,偏爱琴鸟。
【美国礼俗】美国的特殊发展历史,形成了美国商人一般具有性格外露、自信、热情、坦率和办事利索的性格特征。
美国人崇尚进取和个人奋斗,不大注意穿着,通常相见时,一般只点头微笑,打声招呼,而不一定握手。
一般也不爱用先生、大太、小姐、女士之类的称呼,而认为对关系较深的人直呼其名是一种亲切友好的表示,从不以行政职务去称呼别人。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付小费的习惯,有的叫服务费。
在美国付小费被认为是对服务人员提供服务的尊重和酬劳,付小费的方式可根据当地习惯灵活运用。
例如不必找零钱,或将小费置于茶盘、酒杯下面,或塞在招待员手中。
有些旅馆、饭店帐单上列有10%~15%的服务费,可不付小费。
但其他服务,如帮助叫出租车、开车门、取存衣帽、代搬行李以及旅馆看门人、服务员,还得付不低于1美元的小费。
世界各国风俗

世界各国风俗埃及妇女在公共场合衣着很庄重,不穿无袖的衣服和衬衫,穿短裤被人笑话视为不文明,埃及人好客,慷慨大方,如果您赞美主人的某样财物或衣服漂亮,主人就会把它送给您,所以在埃及要慎赞主人的东西。
突尼斯待客用河水猛泼客人脸在突尼斯东部,当家中来客后,主人饭后会请客人到小河边去洗脸,如果主人双手捧起清澈的河水猛泼客人脸时,您可千万别生气,这是主人的殷勤待客之道,要表示感谢。
北非先给客人煮三碗茶北非的撒哈密瓜拉的图亚勒克人,每当招待客人时,主人总是先给客人煮三小碗茶,然后再给自己煮,如果客人喝不完主人的三碗茶,最好第一碗时就谢绝,否则只喝一碗,是对主人的大不敬,主人欢迎客人一壶只煮三碗;如果一壶煮出四、五碗,您就得知趣告辞了。
巴基斯坦礼节隆重决不草率在巴基斯坦,朋友相逢常以拥抱为礼,这种拥抱决不是一搂了之,他们通常要头靠左边搂抱一次,再靠右边搂抱一次,如此三遍,毫不马虎,长者或主人常常用一只手亲昵地拍拍对方的后背,以示至诚相爱。
妇女见面,相互搂抱,停留良许,接着“吻雨”落在女宾的两颊和额头,然后再抱,再吻,如此三遍,隆重热烈。
对久别的亲人,挚友,贵宾,还常常给戴上花环,花环有用鲜花制作的,香气四溢,有用金、银泊制作的,闪烁生辉,增添重逢或初交的热烈气氛。
还有用钱币制作的花环,小朋友最喜欢了。
摩洛哥饭后要饮茶三道摩洛哥在社交活动中,在逢年过节的宴席上,在接待来访的客人时,爱用甜茶招待客人,真正的以茶代酒,饭后还要饮茶三道。
若到摩洛哥人家中作客,您最好是带绿茶,特别是中国的绿茶,摩洛哥人认为中国绿茶味醇香浓,中国的绿茶是友情的信物,最受欢迎。
尼日利亚欢迎来客端柯拉果住在尼日利亚东部的伊特人待客用柯拉果,如果主人立刻端上柯拉果,便是表示对来客的真心欢迎,如果迟迟不肯端出柯拉果,就表示拒绝来客,识时务者应该赶紧告辞,以避免出现不愉快的事。
坦桑尼亚男子留发女子剃发坦桑尼亚北部的马萨伊草原上,居住着马萨伊民族。
各国文化习俗及禁忌

缅甸要能接受男士穿“裙子”。
缅甸男人穿笼衣。
要能接受当地人用手吃饭的风俗。
要能习惯女士们满脸涂粉末出现在你的周围。
要能习惯缅甸人民张开“血盆大口”地和你说话。
缅甸人很喜欢吃树叶包的槟榔,印度带普遍性的禁忌有:晚上忌说蛇;节日或者喜庆的日子里忌烙饼;3和13是忌数,忌用左手递接东西。
在印度忌吹口哨,特别是妇女。
在饭店、商店等服务性行业中,客人若用吹口哨的方式来招呼侍者则被视为冒犯他人人格的失礼行为。
头是印度人身体上最神圣的部分,故旅客不可直接触摸他们的头部。
千万不要拍印度孩子的头部,印度人认为这样会伤害孩子。
即使在朋友家里,也不要赞场孩子,许多印度人认为这种赞场会引起恶人的注意。
印度人禁止穿戴皮革制品(腰带、表带、鞋、衣服)赞比亚赞比亚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赞比亚人很忠诚,至高无上崇敬铜;性格刚毅又豪放,鸟类最为爱雄鹰;待人接物重友好,招呼喜欢加尊称;有种习惯很个别,忌讳他人背后行;大多信奉基督教,遇到“十三”为不幸。
墨西哥墨西哥的民族特性较热情,外向,爱交际,善辞令,但不少人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民间习俗,如约会不守时,不遵守诺言,不讲信用等,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甚至一些大机关,一些政府官员也不例外。
在商人之中,也不乏爱说大话,说话不兑现,不讲信用的人。
对于赴约不守时的问题,只要不构成严重影响,一般无须介意,更无必要加以指责。
他们这样做并无怠慢之意。
据了解少数级别较高的官员还有意推迟到达时间,以显示其身份的重要。
墨西哥若干城市午后12时至3时休息不办公。
每天以午餐最为丰盛,晚餐较简单。
"托尔蒂亚"是将玉米面放在平底锅上烤出的薄饼,类似中国的春饼,香脆可口,尤以绿色玉米所制的薄饼最香。
"达科"是包着鸡丝、沙拉、洋葱、辣椒,用油炸过的玉米卷;最高档的"达科"以蝗虫做馅。
"达玛雷斯"是玉米叶包裹的玉米粽子,里面的馅有鸡、猪肉和干果、青菜,肉香伴着嫩叶芬芳,吃后齿颊留香。
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及社交礼仪

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及社交礼仪一、尊重各国风俗习惯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各有特殊的风俗习惯和礼节。
例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在斋月里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不能吃喝;有些佛教徒不吃荤;印度教徒不吃牛肉;某些国家如印度,印尼,马里,阿拉伯国家等,不能用左手与他人接触或用左手传递东西;在佛教国家不能随便摸小孩头顶;天主教徒忌讳十三这个数字。
尤其是十三日星期五,遇上这种日子,一般不举行宴请活动;使用筷子进食的东方国家,用餐时不可用一双筷子来回传递,也不能把筷子插在饭碗中间;东南亚一些国家忌讳坐着跷大腿;伊朗称好不伸大拇指;保加利亚、尼泊尔等一些国家摇头表示称赞,点头表示不同意,等等。
阿拉伯国家妇女比较守旧,到人家家里作客不要问女主人身体如何;对日本人送礼要注意花式,绿色被视为不吉祥,荷花是祭奠用的,礼品上不要有狐狸的图案,因为这种动物狡猾,贪婪。
不要把菜汤和饭拌在一起吃,因为这是喂猫的方式。
在婚礼上忌用离开、重复、多次等字眼,在喜庆场合忌用去、旧、坏了、完了等字眼。
若不注意这些风俗,会使人误认为对他们不尊重或闹出笑话。
新到一个国家或初次参加活动,应多了解,多观察,不懂或不会做的事,可仿效别人。
二、尊重老人和妇女尊重老人和妇女是一种美德。
在社交场合,上下楼梯,车辆和进出电梯,应该让老人和妇女先行,主动予以照料。
对同行的老人,妇女,应帮助提拿较重的物品。
进出大门,主动帮助老人妇女开门,关门,帮助他们穿脱大衣外套。
同桌用餐,两旁若是老人或妇女,应主动照顾,帮助他们入离座位。
三、遵守时间,不得失约这是极为重要的礼貌。
参加各种活动,应按约定时间到达。
过早到达会使主人因准备未毕而难堪,迟迟不到,则让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过久而失礼。
因故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万一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有礼貌地尽早通知主人,并以适当的方式表示歉意。
失约是很失礼的行为。
四、举止举止应落落大方,端庄稳重,表情自然诚恳,和霭可亲。
世界各国文化习俗

世界各国文化习俗丹麦风俗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习惯于给他们的恋人戒指或一束花,作为订婚礼物。
但在丹麦的一些地方,人们认为送给未婚妻刻满情诗、木制的棒槌是吉利的,因为棒槌能带来好运和美满。
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筹办婚姻会好几天,可却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公开筹办会触怒鬼怪或引起他们的嫉妒。
在婚庆快要结束的时候,人们把一大坛啤酒抬到园子里。
新郎新娘的手握在酒坛上方,然后酒坛被打得粉碎。
在场的适婚女子会把碎片捡起来,捡到最大的碎片的女子注定会第一个结婚,而捡到最小的注定会终生不嫁。
韩国风俗大韩民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面积9.9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
全国人口均为单一朝鲜民族,通用朝鲜语。
历史上受我唐代文化影响很大。
国旗为太极旗,白地中央为红、蓝两色太极图案,周围有四组八卦符号。
白色代表土地,太极图和八卦由我国传人,象征宇宙永恒运动、均衡和协调,反映我国“易经”代表的东方哲理。
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居民多信奉佛教、基督教和儒教,首都汉城文庙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孔大典。
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居亚洲前列,外向型经济较发达。
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
韩国饮食风格介于中国和日本之间,多数人用餐使用筷子。
莱料以高蛋白食物为主,辅以蔬菜。
喜食汤和饭(牛肉汤、排骨汤等和在饭中)、火锅、汤面、冷面、生鱼片、生牛肉、什锦饭等。
也喜欢热辣口味。
在宴会上,韩国人习惯互相斟酒,喝交杯酒;受人劝酒时不可拒饮;不胜酒力时杯中应留点酒;对于醉酒者,他们多持宽容的态度。
受人敬菜时要礼貌地推让两次,第三次才欣然接受。
饭后被人邀歌时不可拒唱。
韩国的民族服装是:男子穿袄、坎肩、裤、长袍,上下一色,且多用白色;女子穿袄、裙、长袍,裙子长而肥大,丰满流畅。
现代男女也常穿西式服装,讲究服饰。
进屋脱鞋是他们的传统习惯。
他们也用炕,炕内用热水管取暖。
韩国人注重礼仪。
见面必互致问候,男子见面微鞠躬,互握右手或双手,分手也鞠躬。
世界主要贸易国风俗习惯大全

世界各国风俗习惯大全一.美国风俗习惯和禁忌一.风俗习惯(一)礼仪在美国社会必须“入境随俗”,必须了解并遵守美国社会中惯行的礼仪规则在穿衣方面,虽然美国人以随和、不正式的印象,但在上班、赴宴会的场合, 仍是很正规,穿衣的规矩极多,但以适合时宜为主,例如参加婚礼、参加丧事,则应着黑色或素色的衣服;女士在办公室应着裙装,避免穿牛仔长裤.乘车方面,车内座位的大小顺序,要看主人开车或司机开车而有所不同. 如是搭乘出租车,应该以后座右方的座位为最大座, 后座的左位为次之,再其次为中间, 而司机旁的座位为最卑位.如开车的是友人,则他旁边的座位为最尊位,其次才是后座右、左及中间位.因此在中国常见男女友搭乘出租车时, 男士总是打开车门让女士先进入,挪到左边位,男士再坐到右边位上,这是完全不符合正式西方礼仪的, 正确方式应是让女士入座后,绕到左边车门自行上车入座.上下楼梯也有一定规矩,上楼时应让女士、长者先行, 目的是保障女士、长者的安全.在饮食的方面,要注意餐具应先由最外面的一副刀叉开始使用,食物要用叉子压紧,切成小块才放入口中,吃食物及喝汤时不可出声,喝咖啡的小汤勺是用来搅拌奶品及糖的,切记不可用汤勺来喝咖啡,并避免在餐厅中喧哗,如接到请贴赴宴,要注意下面几点: 是否需要寄回回柬,告诉主人参加与否,有时也可用电话通知,如请贴上注明“regrets only”, 则只有无法参加时才需通知,“rsvp”就应不论参加与否均寄上回帖或电话通知.注意参加的宴会有无服装的规定.准时,在参加酒会的时候,则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如五时至七时)前往, 当然也不宜太晚才到.如果邀宴宾客,则主人应注意:1.陪客:应邀请与主客关系良好的人做陪.2.食物:应先了解客人有无忌嘴的食物,如是否为素食者,是否为不食猪肉及鳞鱼类的犹太人.3.座位:主人应坐在背对门的位置,主客则在其对面,另外要注意阶级、尊卑,并以男女、夫妻、中外分坐为原则.进餐时饮酒种类应视当日主食而定, 如吃鱼则饮用白酒,吃肉则喝红酒,红酒应与室温相同,且不可强邀宾客“干杯”,至于威士忌及白兰地等烈性酒,则多于饭后或饭前饮用. 国际社交礼仪规定多如牛毛,以上所举仅是其中数端,要在美国社会中行止合乎礼仪,还需平日多留心注意并虚心学习才可.(二)礼节鞠躬礼,是下级对上级或同级之间的礼节。
世界各国文化习俗

世界各国文化习俗英国的风土人情和一些习俗:盥洗室与去“100号”盥洗室一词的本意为洗手或洗脸的地方,但其实际含义则是厕所,英国人上厕所时不会直截了当地说“去上厕所”,在提醒别人时也是如此,都不直接提到“厕所”二字。
如果你想要上厕所,可以说“去男人的房间”,或“去女人的房间”,也可以说“请原谅几分钟”或“我想洗手”等等。
小孩子们想要大小便时便说“我要去那个地方”。
在朋友之间和家庭内部,“100号”则是最常用的说法。
舞会上怎样不失礼英国大型舞会一般在晚上10点左右开始。
舞会可在私人家中或到饭店举行。
主人邀请客人应事先寄送请柬,并注意邀请的客人男女数目要大致相当;如不等,可使男子多于女子。
按照习惯,主人请人参加舞会,有时也设晚宴;有时光请跳舞而不设晚宴;而有的则请参加舞会的客人中少数人吃晚饭,饭后跳舞;其他人只能参加舞会而不能吃饭。
所以,被邀请的人一定要看清请柬上的字样,以免使主人难堪。
舞会上,主人备有夜宵,也可能只备些茶、咖啡和三明治等。
参加舞会的客人服装要整齐,跳舞时男宾要轮流请女宾,其中有一次必须与女主人跳舞。
男子与男子、女子与女子共舞是要被人笑话的。
遇到重大喜庆节日,一个人如同时接到两份请柬,那么可参加一个舞会,提前退场后再赶另一个舞会,因为按习惯参加舞会的人可随来随走,不算失礼。
女士优先与绅士风度在英国,尊重妇女是体现绅士风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女士优先是一个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
通常情况下,英国人总是把女子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如男女一起进房间,男的要替女士开门。
进房间或进餐馆大多是女子在前,除非男的必须在女士的前头去选餐桌、开车门或做其做客和餐桌上的礼节如果你被邀请到别人家做客,就要考虎这样几个情况。
比如,该在什么时候到主人家?如果不是谈正经事,只是个社交聚会,早到是不礼貌的。
女主人正在做准备,她还没完全准备好你就到了,会使她感到非常尴尬。
晚到10分钟最佳。
晚到半小时就显得太迟了,需要向主人致歉。
《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教案

《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教案一、引言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地方,每个国家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友谊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旨在介绍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拓宽视野。
二、欧洲国家的风俗习惯1. 英国英国人喜欢饮茶,下午茶是英国人的传统习惯。
他们还注重礼貌,例如在进餐时,要保持优雅的姿势,用刀和叉吃饭。
2. 法国法国人热爱美食,他们讲究慢慢享受每一道菜,晚餐时间比较晚。
法国人也十分注重时尚和礼仪,他们会互相问候并亲吻对方的脸颊。
3. 德国德国人有严谨的作息时间,他们非常守时。
在饮食方面,他们喜欢举行啤酒节,品尝各种传统德国啤酒。
此外,德国人在交流时会握手,并用姓氏称呼对方。
三、亚洲国家的风俗习惯1. 中国中国人讲究孝道,尊重长辈。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贴春联、放爆竹,共享团圆的喜悦。
在中国用餐时,人们通常使用筷子,碗中不能剩下食物。
2. 日本日本人非常重视礼节,他们有着复杂的礼仪规范。
例如,日本人会弯腰鞠躬来表示尊敬。
日本的饮食文化也非常丰富,寿司和茶道是日本的传统代表。
3. 印度印度人信奉印度教,他们尊重牛,认为牛是神圣的动物。
印度人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是佩戴印度式的红点"印度护额",可以用花瓣、面点或红色石头制成。
四、非洲国家的风俗习惯1. 埃及埃及人崇拜太阳神,对神圣的河流尼罗河非常尊重。
在宴会上,埃及人喜欢使用手指来取食物,而不是使用餐具。
2. 肯尼亚肯尼亚人有着丰富的舞蹈和音乐文化,他们常常在特殊的节日或场合表演舞蹈。
此外,当肯尼亚人遇到朋友时,会互相问候和握手。
3. 南非南非拥有多元的文化背景,他们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仪式和节日。
在谈话和交流时,南非人往往会用手势和身体语言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五、美洲国家的风俗习惯1. 美国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有所不同。
在美国,人们往往会使用握手来示意友好和欢迎,美国人也倡导个人主义和尊重隐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年风俗:
印度新年风俗习惯——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4天为元旦。
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
印度一些地方,过年不但不庆祝,反而相抱大哭。
这真可谓天下奇事,但他们的人生哲理,使人听起来也颇有感触。
他们认为,元旦一开始,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用哭声来表示自己的感叹。
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
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日本新年风俗习惯——
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为全国休假日。
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
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
除夕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108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着新年的来到
泰国新年风俗习惯——
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
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
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用银钵里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渗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
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地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
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
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
德国新年风俗习惯——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
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
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
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
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
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
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埃及新年风俗习惯——
埃及是文明古国,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观察星相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
升起,尼罗河水立时上涨。
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
埃及的克鲁特人迎接新年,在门口放一张桌子,七八只碟子供着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的颗粒,还有好些绿色植物的小芽,这象征丰裕。
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
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农业生产是从秋季开始的。
朝鲜新年风俗习惯——
朝鲜和我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
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
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怪,赐给幸福。
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
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
新春佳节,朝鲜的妇女穿戴一新。
元旦当天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
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
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
英国新年风俗习惯——
在英国,公历元旦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还是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开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
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
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
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
--------------------------------------偶是风俗习惯御用分割线----------------------------
伊朗风俗禁忌——
中国人一般都喜欢在夸讲婴儿时总爱说:“看这对水灵灵的大眼睛”之类的话。
然而,在伊朗你可千万别议论婴儿的眼睛,因为,伊朗人对婴儿的眼睛最敏感,来客若出言不慎,双亲会出钱让人挖掉婴儿的“邪眼”。
印度、尼泊尔、缅甸风俗禁忌——
千万别碰黄牛在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国,黄牛是神明的“神牛”,对“神牛”,不准鞭打,不准伤害,不能役使,更不能宰杀吃肉。
“神牛”走近身边,应把最好的食物送上,逢年过节,还要举行教牛仪式。
当在公路或闹市遇到了“神牛”,那么行人或车辆都要回避、绕行,尼泊尔政府还将黄牛定为“国兽”,谁若伤害、鞭打它,是要罚款和判刑的。
英国旅游风俗禁忌——
如果你去英国旅游,那么请记住千万不能像在国内一样,问人家“你去哪儿”,“吃饭了
吗?”等问题,他们讨厌别人过问他们的个人生活。
同时,英国人更忌讳别人淡论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就连他家的家具值多少钱也是不该问的,这些都是他个人生活的秘密,绝不允许别人过问。
印度或中东旅游禁忌——
去印度或中东旅游,吃饭和接拿东西,只能用右手,绝对不能用左手。
因为,这些国家的人一般是用左手洗澡,上厕所,左手是不洁净的。
所以,用左手接拿食品是对主人最大的不礼貌。
泰国带有普遍性的忌讳——不摸及别人的头。
不得用左手接递物品。
坐着时不得翘起脚,把脚底对着别人。
在别人面前走过,不能昂首挺胸,大摇大摆。
男女间见面时不能握手。
俗人不能与僧人握手。
忌讳用红笔签字新加坡人对手的动作忌讳主要有哪些?不可用手指指人。
不可用一只手握成拳打在另一只张开的手心上。
不可将拇指插在食指和中指之间。
韩国人的主要礼俗与忌讳——
韩国人习惯以身份高低来称呼对方,对有身份者或客人称先生、夫人、太太、小姐,对地位一般者或小于自己的男性或女性多用“君”或“娘”来称呼;“再见”一词主要用于平辈或熟人,对长者或生人、外宾等都要说“您好好走吧”或“您好好在这儿吧”;对年长者或有身份者递送物品时,一般都习惯以双手并躬身,以示尊重。
韩国人忌讳“四”字,对姓氏的“李”字,忌讳解说为“十八子”“李”,因读音与他们的一个淫秽词近似。
澳大利亚旅行风俗禁忌——
澳大利亚人很讲究礼貌,在公共场合从来不大声喧哗。
在银行、邮局、公共汽车站等公共场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
握手是一种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拥抱亲吻的情况罕见。
澳大利亚社会上同英国一样有“妇女优先”的习惯;他们非常注重公共场所的仪表,男子大多数不留胡须,出席正式场合时西装革履,女性是西服上衣西服裙。
澳大利亚人的时间观念很强,约会必须事先联系并准时赴约,最合适的礼物是给女主人带上一束鲜花,也可以给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
澳大利亚人待人接物都很随和。
新西兰风俗与禁忌——
在新西兰,毛利人仍保留着浓郁的传统习俗。
他们大都信奉原始的多神教,还相信灵魂不灭,尊奉祖先的精灵。
每遇重大的活动,他们便照例要到河里去做祈祷,而且还要相互泼水,以此表示宗教仪式上的纯洁,他们有一种传统的礼节:当遇到尊贵的客人时,他们要行“碰鼻礼”,即双方要鼻尖磁鼻尖二三次,然后再分手离去。
据说,按照其风俗,碰鼻子的时间超长,就说明礼遇越高,越受欢迎。
给别人拍照,特别是给毛利人,一定要事先征求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