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E岗位评价因素评价表

IPE岗位评价因素评价表
IPE岗位评价因素评价表

IPE岗位评价因素表

IPE评价系统分别从职责大小、职责范围和工作复杂程度三个方面对荣鹏公司的标杆岗位进行评价。这三个方面又分为七个因素,十六个子因素,具体如表1-1。

操作步骤如下:

1)在进行评估之前,请务必熟悉待评估岗位的职责、工作任务、任职资格等基础信息,可以岗位说明书为参照;

2)理解并熟悉岗位评价因素表中各个因素的内容,包括因素的详细解释和各个水平的描述;

3)按照因素的顺序进行评估,即先评估岗位的第一个因素,再评估岗位的第二个因素,即在每一张打分表上纵向评价;

4)打分的时候,注意是横向区间取值,每个交叉点上的分数代表该纵向序列的最高分值,请勿超越。

注意事项:

1)是对岗位本身进行评价,而不是对目前的在岗人员的水平进行评价。请勿和现岗位人员情况结合,尤其在任职资格及教育水

平因素上,要查阅岗位说明书中的标注;

2)在某些因素维度上,下属员工可能会比管理者获得更高的评价水平;

3)若讨论中出现某一因素的水平相邻,却争执不下的情况,采取就低不就高的原则;

4)若有不清楚的问题,请及时向北大纵横咨询项目组人员询问。

表1-1

因素一:职位影响

因素二:监督管理

因素三:工作责任

因素四:沟通协调

因素解释:评估本职位在必须同他人交往时的方式和程度、层次。从沟通目的、频率、范围三个维度评价。

因素五:知识技能

因素解释:知识技能是衡量任职者从事本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的范围和水平,同时包括任职者获得这些知识技能所需的相应教育水平。

因素六:问题解决

因素七:工作环境

因素解释:工作环境是考察任职者的工作环境对身体或心理所造成影响的程度。从加班频率、出差频率和环境危害三个维度考察(环境危害是噪音、污染等外部环境因素方面对身体的影响)。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及表格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企业生产、产品、服务中能够控制的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为本企业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 3、职责 3.1 各部门负责调查、评价本部门的环境因素,并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 3.2 质安部负责对调查公司的活动/服务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并编制成清单下发给各部门,各部门根据各部门的地理环境、活动/服务范围、能源/资源种类等,再调查各部门的环境因素,经确认汇总、登记后再进行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工作。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企业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和管理方案的审核。 3.4 质安部负责发放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4、环境因素识别 4.1 环境因素识别的要求和方法 各部门按下列要求进行部门工作范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 环境因素为凡对大气、水、资源、土地等产生污染的因素 4.1.1 应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 4.1.2 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覆盖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个方面,既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排水、粉尘排放、废物管理、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消耗和浪费、对社区的影响(噪音、火灾、爆炸等)、当地其他环境和社区问题、土地污染等。 4.1.3 识别环境因素时,下列四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①调查法 ②现场观察法 ③排查法 ④过程分析法 ⑤物料测算法; ⑥专家咨询法;

⑦测量法; ⑧查阅文件记录法; 4.1.4 实施识别环境因素工作时,应将本部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进行分析,各方面环境问题尽量全面的识别出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噪声: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土方施工车辆噪声等; 2)废水:包括建筑生产废水、生活废水; 3)废气:汽车、机械、化学物品挥发有毒有害气体; 4)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包括有毒有害、无毒无害、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5)扬尘:施工扬尘、施工场地自然扬尘; 6)资源能源浪费:包括水、电、油、原材料等; 7)潜在泄漏:化学品泄漏、油泄漏、气体泄漏; 8)潜在火灾、爆炸:乙炔、炸药、油漆、木材等的; 4.1.5 各部门将环境因素调查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交质安部,质安部对各部门已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分类、登记、核定和汇总,为环境因素评价提供依据。 4.2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4.2.1 重要环境因素是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是企业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在制定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实施预防和控制等方面加以考虑,以将重要环境因素转化为具体的管理对象;并指出管理要求。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是在识别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明确管理重点和改进要求的过程。 4.2.2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依据考虑以下方面; ①有关标准、法律法规要求; ②发生的频率; ③环境影响的规模; ④环境影响的时间; ⑤相关方关注的程度,包括对企业及产品形象的影响程度; ⑥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存在的安全隐患 ⑦环境因素所产生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4.2.3 重大环境因素评价方法;为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由管理者代表和质安部一起研究,拟出相关人员组成的重大环境因素评价小组,进行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工作。 ①跟踪环境影响:从发现的重大环境影响跟踪出重大环境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 表4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代码检索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代码范围生产性粉尘FC1~FC14 化学毒物金属及其化合物HX1~HX16 类金属及其化合物HX17~HX21 刺激性气体HX22~HX30 窒息性气体HX31~HX35 酸、碱HX36~HX40 有机溶剂HX41~HX53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HX54~HX65 酚、醇、醚类化合物HX66~HX73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HX74~HX82 油类、合成树脂HX83~HX93 农药及药物HX94~HX103 其他HX104~HX113 物理性因素WL1~WL9 生物性因素SW1~SW5 表5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 代码粉尘 FC1 矽尘FC2 煤尘(游离SiO2含量<10%) FC3 石墨尘FC4 炭黑尘 FC5 石棉尘FC6 滑石尘 FC7 水泥尘(游离SiO2含量<10%)FC8 云母尘 FC9 陶瓷尘FC10 铝尘(铝、氧化铝、铝合金粉尘)FC11 电焊烟尘FC12 铸造粉尘 FC13 棉尘FC14 其他粉尘 代码化学毒物 HX1 铅及其化合物(不含四乙基铅)HX2 汞及其化合物 HX3 锰及其化合物HX4 镉及其化合物 HX5 铍及其化合物HX6 铊及其可溶性化合物 HX7 钡及其化合物HX8 钒及其化合物 HX9 铀及其化合物HX10 铬及其化合物 HX11 镍及其化物(不含羰基镍)HX12 四乙基铅 HX13 羰基镍HX14 氧化锌

HX15 有机锡HX16 磷及其化合物(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除外) HX17 磷化锌HX18 磷化铝 HX19 氰化钠、氰化钾HX20 砷及其化合物(不含砷化氢)HX21 氟及其化合物(不含氟化氢) HX22 甲醛 HX23 氮氧化合物HX24 碳酰氯(光气) HX25 二氧化硫HX26 氨气 HX27 氯气HX28 硫酸二甲酯 HX29 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 HX30 一甲胺 HX31 硫化氢HX32 磷化氢(膦) HX33 一氧化碳HX34 砷化三氢(胂) HX35 氰化氢HX36 氟化氢 HX37 硫酸HX38 硝酸 HX39 盐酸HX40 氢氧化钠 HX41 苯HX42 甲苯 HX43 二甲苯HX44 正己烷 HX45 汽油HX46 二硫化碳 HX47 二氯乙烷HX48 三氯甲烷(氯仿) HX49 氯乙烯HX50 氯丙烯 HX51 三氯乙烯HX52 氯丁二烯 HX53 四氯化碳HX54 苯胺 HX55 N-甲基苯胺HX56 N-异丙基苯胺 HX57 对硝基苯胺HX58 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 HX59 二苯胺HX60 二甲基苯胺 HX61 联苯胺HX62 硝基苯 HX63 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 HX64 二硝基甲苯 HX65 三硝基甲苯HX66 苯酚 HX67 对苯二酚HX68 多氯酚(含五氯酚) HX69 硫氯酚HX70 甲醇 HX71 乙醇HX72 醚类化合物 HX73 氯甲醚HX74 多氯联苯 HX75 氯化萘HX76 多氯萘 HX77 醌HX78 蒽醌 HX79 吖啶HX80 菲 HX81 荧光素HX82 荧光增白剂 HX83 油彩HX84 柴油 HX85 煤油HX86 蒽油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

AQ/T 4269-201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发表时间:2015-04-22 来源:职业卫生网浏览次数:12187 评论:0 顶:0 踩: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报告编写格式等。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工作。用人单位日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物品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所有部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160(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T 189(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GBZ/T 192(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3 术语和定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occupational hazards monitoring 对工作场所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采样、测定、测量和分析计算。 4基本要求 4.1检测工作应遵循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开展检测工作的机构应取得计量认证,并依法取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 4.2评价监测、日常定期检测、监督监测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 4.3异常工况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应注明检测时工作场所的生产状况。 4.4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测量)时,应使用防爆型采样(测量)设备。

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分级表

附件1-岗位评价操作指导书 一、操作步骤: 1)在进行评价之前,请务必充分熟悉待评估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等基础信息,充分了解岗位说明书相关内容; 2)理解并熟悉《岗位评价因素表》中各个因素的内容,包括因素的详细解释和各个水平的描述; 3)按照岗位的顺序对各因素进行评估,即先评估岗位的第一个因素,再评估岗位的第二个因素。 二、注意事项: 1)是对岗位本身进行评价,而不是对目前的任职者的水平进行评价。请勿和现岗位人员情况结合,尤其在任职资格因素上要查阅岗位说明书中的信息; 2)在某些因素维度上,下属员工可能会比上级获得更高的评价结果; 3)在打分过程中,对于赋分标准不完全确定的因素,可以分析岗位的实际情况,在相邻两个分档之间取值; 4)若有不清楚的问题,请及时询问项目组人员。 三、会场纪律: 1)岗位评价属于公司重要工作,希望遵照项目组的统一时间安排; 2)关闭手机; 3)会场信息一律保密,所有资料文件均不得带出会议现场,会场的所有信 息不得向会场外传播扩散; 4)打分过程中不得相互讨论,独立进行评分; 5)各位评委必须全程参加评价,不得中途退出,否则整个评价将视为无效;

岗位评价因素表

█ 1、责任因素(400) 1.1风险责任 因素定义: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为保证投资、资金运作、产品开发、信贷、贸易及其他项目顺利进行,并维持我方合法权益所担负的责任,该责任的大小以失败后损失影响的大小作 1.2经营责任 1.3决策的层次 因素定义:指在正常的工作中需要参与决策,其责任的大小根据所参与决策的层次高低作为 1.4领导管理的责任 因素定义:指在正常权力范围内所拥有的正式领导管理职责。其责任的大小根据所领导管理 1.5内部协调责任 因素定义:指在正常工作中,与内部单位协调共同开展业务活动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其协调

2020年(岗位职责)岗位评价要素与定义分级表

目录 一、岗位评价要素与定义分级表.......................................................................................................... A-知识水平与能力总权重10分................................................................................................................ B-职位所要求经验经历的丰富程度总权重10分.................................................................................... C-工作复杂程度总权重15分.................................................................................................................... D-职位涉及人际关系的频度与难度总权重15分.................................................................................... E-对组织目标的影响程度和工作中的责任总权重50分 ........................................................................ 二、打分工具:岗位评价打分表.......................................................................................................... 三、员工能力素质评价模型.................................................................................................................. 表一各类人员能力素质指标表........................................................................................................................ 表二员工能力素质表........................................................................................................................................ 表三能力素质评分对应表.................................................................................................................................. 表四结果等级对应表........................................................................................................................................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HBQY-CX-13) 1 目的 对管理处在活动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确保重要环境因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处在各项活动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 职责 3.1办公室负责组织各科室、单位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3.2各科室、单位负责识别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因素。 4 工作程序 4.1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流程 确认工作过程→识别环境因素(排查)→登记、汇总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登记重要环境因素 4.2 环境因素的识别 4.2.1 识别范围:识别范围为所有工作活动和服务中可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识别: a) 材料、物品等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及回收和报废全过程; b) 设备、设施的采购、维修、保养、运行等一系列活动; c) 日常办公、职工生活; d) 各项服务过程:收费、养护、机电维护、路政执法等。 4.2.2 识别时应考虑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 三种状态: a) 正常:指正常运行、生产的状态; b) 异常:指生产设备的启动、停机与检修或可合理预见的状态; c) 紧急:指不可预见的、突发的或设施突然失效的状态。

三种时态 a) 过去:指以往遗留的环境影响; b) 现在:指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 c) 将来:指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4.2.3 识别内容 a) 大气:废气排放; b) 水体:废水排放; c) 废物:固体废物的处理; d) 土地污染; e) 噪音污染; f) 原材料(化学品)与自然资源的利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g) 可能对当地环境带来的问题: h) 相关方的问题等。 4.2.4 识别的方法 采用过程分析法、座谈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环境因素识别。 a) 过程分析法:对工作流程的环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环境因素; b) 现场观察法:到现场采取看、查、问等方法发现环境因素。 4.3 环境因素的评价 4.3.1评价的依据 a) 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b)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c) 环境影响的发生频率; d) 环境影响的恢复能力; e) 环境影响的控制情况; f) 相关方的利益和要求。 4.3.2 评价方法 4.3.2.1 是非判断法 a) 对能源、资源以及原材料消耗的环境因素采用是非判断,消耗严重超标的判是。 b) 危险废物的处置、对化学危险品的管理等违反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告知书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告知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应定期委托依法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我中心已与2004年12月取得江苏省卫生厅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资质编号:苏卫职技服〔2004〕第0002号。用人单位委托我中心开展相应检测与评价工作时,应仔细阅读下列内容: 一、请用人单位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告知书”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委托书”正反两面打印于一张A4纸,认真填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委托书”,并加盖单位公章后送至我中心职业病防治组(卫生局一楼西侧,昆山市职业病防治联合工作办公室),我中心将根据受委托时间等具体情况安排现场检测时间,并提前通知用人单位。 二、委托的检测项目及检测点可按照A方式或B方式确定: A方式:检测项目及检测点由我中心按照相关规范确定,用人单位应向我中心如实提供生产工艺流程和原辅材料等,必要时我中心需到用人单位生产现场进行识别。 B方式:检测项目及检测点由用人单位确定,我中心只对委托项目进行检测,如因检测项目及检测点的错误而未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或导致职业病相关事件(纠纷),我中心不承担责任。 三、对于我中心无能力检测的委托项目,用人单位可委托其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相应工作,也可委托我中心进行现场采样,样品由我中心委外检验,并由检验机构的出具检测报告书。 四、用人单位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检测费用。 五、在开展现场检测采样时,用人单位应给予必要的协助,并确保现场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六、我中心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并于现场检测采样工作完成后15个工作日内出具符合规范的检测报告书。 七、用人单位应将检测结果公示,并告知劳动者。 八、我中心按照上级要求,将检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录入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网络直报系统,并告知昆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联系人:姜荣明、杜成 联系电话:57383181 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〇九年一月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docx

精品文档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 序 岗位人数接触 部门(工段)危害来源 号时间 1制造部喷砂工岗4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粉尘与噪音危害因素工程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 铝尘(铝、 氧化铝、 除尘系统口罩、耳塞铝合金粉 尘)、噪音 2制造部粘碳岗8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粉尘与噪音 其他粉 口罩、耳塞尘、噪声 3制造部磨配组装 8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岗 4制造部冲压岗20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 5制造部冲碳条岗1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粉尘与噪音 其他粉 口罩、耳塞尘、噪声 6制造部检包岗5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

序 部门(工段)岗位人数接触 危害来源危害因素工程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 号时间 7制造部光饰清洗 18设备运行噪音噪声耳塞岗 8制造部加工中心 28设备运行噪音噪声耳塞岗 9制造部磨床岗28设备运行噪音噪声耳塞10制造部电火花岗28设备运行噪音噪声耳塞11制造部线切割岗4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12制造部机加岗4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

序 部门(工段)岗位人数接触 危害来源危害因素工程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 号时间 13制造部磨削岗2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14制造部钳工岗4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 15制造部中间环机 12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加岗 渗碳岗 一氧化 16制造部(连续38设备运行时使用辅料产与噪音废气处理系统口罩、耳塞 碳、噪声 炉) 17制造部锻压岗24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粉尘与噪音 其他粉 废气处理系统口罩、耳塞尘、噪声 18制造部冲压岗8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噪声耳塞

序 部门(工段)号 19制造部20制造部21制造部22制造部23制造部 岗位人数 接触 危害来源 时间 热前机加 28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粉尘与噪音 岗 去毛刺作 28设备运行时使用辅料与噪音 业位 超声波清 28设备运行时使用辅料与噪音 洗岗 渗碳岗 (渗碳48设备运行时使用辅料与噪音 炉) 渗氮岗28设备运行时使用辅料与噪音 精品文档 危害因素工程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 其他粉 口罩、耳塞 尘、噪声 氢氧化 口罩、耳塞 钠、噪声 一氧化 口罩、耳塞 碳、噪声 氨气、噪 口罩、耳塞 废气处理系统 声 一氧化 碳、甲醇、口罩、耳塞 噪音 其他粉 24制造部压淬岗88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粉尘与噪音废气处理系统口罩、耳塞 尘、噪音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样板

附件1 封面: XX单位XX年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 (第次) 报告编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章)

封面内页 技术服务机构声明 1. XX机构是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许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本着科学、客观、真实地反映技术服务事项的原则,承诺对检测结果负责,并对委托单位所提供的技术资料保密。 2. 本次检测是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7 号)第二十条规定对用人单位委托范围内存在的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依据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开展检测前调查、样品采集、和各项检测工作,保证调查全面、检测数据真实。 3. 本报告检测结果仅对被测地点、对象及当时情况有效。 4. 本报告涂改无效,未经本机构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摘用或更改本报告,复印件未加盖本机构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5. 本次检测结果等未经本机构同意不得用于广告及商品宣传。 6. 委托方如对本报告检测结果有疑问,请于报告签发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 7. 本报告无检测人员、签发人签名,或者存在涂改,或者未加盖 本机构公章或部分复制等均视为无效。

封二 XX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项目组成员名单 封三 (本页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彩色影印件)

正文: 一、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二、委托范围和检测时间: 1. 委托范围: 2. 委托时间:年月日 3. 检测时间:年月日 三、主要原、辅材料、畐庐品和产品调查: 样表主要原辅料及产品表 四、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建议采用方框图) 五、车间平面和主要设备布置简介 1. 车间平面布置

例表车间平面布置情况一览表 2. 主要设备布置 例表主要设备一览表 六、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调查 例表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一览表 七、检测条件 1. 检测时气象条件描述: 2. 检测时生产状态描述: 3. 采样/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器: 例表米样/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器一览表 4. 检测布点: 例表检测点设置情况一览表

北大纵横—山西北方机床厂—050530-工人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分级表-lzq

工人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分级表 1. 劳动技能 1.1 操作技能:岗位作业需要劳动者达到的技能水平和经验 等级因素描述分值一级操作技能要求简单100 二级技术一般,操作技能要求一般,需要半年以上熟练期150 三级技术操作比较复杂,技能要求较高,需要1年以上学徒期限200 四级技术复杂,操作技能要求高,需要2年以上学徒期限250 1.2 技术知识:指岗位操作者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理论和文化知识 等级因素描述分值一级了解本岗位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0 二级熟悉本岗位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了解相关工种的一般技术理论知识,具有初中以上 文化程度 60 三级岗位专业技术理论要求高,了解相关工种主要技术理论,具有高中或技校以上文化 程度 80 四级岗位专业理论要求高,较全面了解相关工种技术理论知识,具有高中或技校以上文 化程度 100 1.3 预防与处理事故复杂程度:指岗位发生异常情况的频率和处理的复杂程度 等级因素描述分值一级不易出现异常情况及事故20 二级异常情况及事故机会少,事故发生有规律或事故发生后无大的影响,易于处理30 三级异常情况及事故频率相对较低或影响程度较小,处理不十分复杂,需有一定的经验 和知识 40 四级异常情况及事故频率相对较高,处理复杂,需较多的经验积累和较强的应变能力50 2. 劳动责任 2.1 安全责任:岗位劳动者发生伤害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等级因素描述分值一级岗位操作环境不易发生伤害事故25 二级岗位操作环境很少发生伤害事故,发生事故损失较轻40 三级岗位操作环境一般不会引发较大伤害事故,发生事故损失较重55

四级岗位操作环境引发伤害事故可能性较大,发生事故损失严重70 2.2 质量责任:岗位劳动者完成任务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 等级因素描述分值一级与企业最终产品质量有一定关系的辅助生产岗位30 二级与企业最终产品质量有直接关系的辅助生产岗位45 三级与企业最终产品质量有密切关系的一般工序生产岗位60 四级与企业最终产品质量有密切关系的关键工序生产岗位80 2.3 设备责任:岗位劳动者维修保养设备、工艺装备的复杂程度 等级因素描述分值一级基本不使用设备10 二级使用设备简单,易于维护20 三级使用一般设备,需做一般性维护30 四级使用关键或贵重设备,且维护保养难度大40 2.4 原材料消耗责任:岗位所消耗的原材料对最终产品成本的影响 等级因素描述分值一级对最终产品成本基本无影响30 二级对最终产品成本影响一般40 三级对最终产品成本影响较大50 四级对最终产品成本影响大60 3. 劳动强度 3.1 体力消耗程度:岗位劳动者完成定额任务时体力消耗的大小 等级因素描述分值一级看管作业为主,无须耗费体力20 二级体力消耗小40 三级体力消耗大,持续时间较短或体力消耗虽小,但工作量大、持续时间较长60 四级体力消耗大,且持续时间长80 3.2 脑力消耗疲劳程度:岗位劳动者作业时因注意力集中、单调等原因造成的精神疲劳程度 等级因素描述分值一级有时需要集中精力,专注时间不长,不易疲劳20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MSDS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部门:PAPC成品库存区 FD E/04-02 序 号过程活动环境因素环境影响 现行控 制办法 发生频次 a 影响范围 b 社会 关注度 c 排放量 d 法律法规符合 e 评价分 值 x 是否为重要 环境因素 需采取 的措施 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分值 1 成品库存PC,PA储存PC,PA挥发污染大气包装桶密闭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2 一般不 关注 1 排放量 小 1 符合法 律 1 10 否现有控制措施 2 成品库存清洗成品外 包装 废水 污染土壤无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 2 一般不 关注 1 排放量 小 1 不符合 法律 2 20 否 需要采取措施处理 废水 3 成品库存成品灌装时 外包装残存PA,PC挥发 污染大气 按操作规程 进行灌装 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 2 一般不 关注 1 排放量 小 1 符合法 律 1 10 否现有控制措施 4 5 编制:审核:年月日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部门:一车间(制氧,造气,锅炉) FD E/04-02 1 / 21

序 号过程活动环境因素环境影响 现行控 制办法 发生频次 a 影响范围 b 社会 关注度 c 排放量 d 法律法规符合 e 评价分 值 x 是否为重要 环境因素 需采取 的措施 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描述分值分值 1 造气制氧噪声噪声影响操作室隔音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2 一般不 关注 1 排放量大 2 不符合 法律 2 40 是 操作室加强隔音 层,给操作工配备 耳塞 2 锅炉锅炉运行噪声噪声影响操作室隔音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2 一般不 关注 1 排放量很大3 不符合 法律 2 60 是 操作室加强隔音 层,给操作工配备 耳塞 3 制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出 口压力超出 规定溢出一 氧化碳 含一氧化碳气 体 污染大气 按操作规程 作业 每年一次 及以上 2 地区性 4 一般不关 注 1 排放量很大 3 不符合 法律 2 48 是保持现有控制措施 4 制一氧化碳 制一氧化碳 岗油压超出 规定漏油 漏油污染土壤 按操作规程 作业 每年一次 及以上 2 地区性 4 一般不关 注 1 排放量 大 2 不符合 法律 2 32 是保持现有控制措施 5 造气气柜储量低 于低限,合 成反应中断 压缩机停止工 作 浪费能源 按操作规程 作业 每年一次 及以上 2 本公司 范围内 2 一般不关 注 1 排放量小 1 符合法 律 1 10 否保持现有控制措施 6 产生废水冷凝器阀门 漏水 废水 污染土壤 无每天 5 本公司 范围内 2 一般不关 注 1 排放量小 1 不符合 法律 2 20 否更换冷凝器阀门 2 / 21

北大纵横—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分级表.

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分级表 1责任因素 1.1风险控制的责任 0 1 2 3 4因素定义: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为保证贸易、投资、产品开发及其他项 目顺利进行,并维持我方合法权益所担负的责任,该责任的大小以失败后 损失影响的大小作为判断标准。 无任何风险。 仅有一些小的风险。一旦发生问题,不会给公司造成多大影响。 有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问题,给公司所造成的影响能明显感觉到。 有较大的风险。一旦发生问题,会给公司带来较严重的损害。 有极大风险。一旦发生问题,对公司造成的影响不仅不可挽回,而且会致 使公司经济危机及至倒闭。 15 30 45 60 1.2成本控制的责任 5 10 20 30 40 50 1 2 3 4 5 6因素定义:指在正确工作状态下,因工作疏忽而可能造成的成本、费用、利息等额外损失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其责任的大小由可能造成损失的多少作为判断基准,并以月平均值为计量单位。 不可能造成成本费用等方面的损失或损失金额小于1000元 损失金额在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损失金额在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损失金额在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损失金额在5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 损失金额在100000元以上 1.3指导监督的责任 0 1 2 3 4 5 6因素定义:指在正常权力范围内所拥有的正式指导监督。其责任的大小根 据所监督指导人员的数量和层次进行判断。 注:3个一般工作人员可折合一个基层管理人员。 3个基层管理人员相当于一个中层管理人员。 不指导监督任何人,只对自己负责。 监督指导5个以下一般工作人员。 监督指导5-8个一般工作人员或1-2个基层管理人员。 监督指导8-10个一般工作人人员或3个基层管理人员。 监督指导10个一般工作人员或4个基层管理人员或3个中层管理人员。 监督指导4个以上基层管理人员或4个中层管理人员。 监督指导5个以上中层管理人员。 10 15 20 25 30 40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汇总表

GB/T 24001:2004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汇总表 编号:FF-085 编制:王进军 审核:杨晓丽 批准:党震宇 发布日期:2015年7月1日实施日期:2015年7月10日

环境因素评价多因子打分法a)评价因子与分值 评价因素a代表发生频次 连续发生 a=5 每日一次至每周一次a=4 每周一次至每月一次a=3 每月一次至一年一次a=2 一年以上时间一次a=1 评价因子b代表达标率 50%以下b=5 50%-60%b=4 65%-80%b=3 85%-90%b=2 95%以上b=1 评价因子c代表环境影响范围 全球性环境破坏c=5 全国性环境破坏c=4 区域性环境破坏c=3 局部地区环境破坏c=2 小范围轻微环境破坏c=1 评价因子d代表环境影响的持续性和不可恢复性因子 一年以上可恢复性或不可恢复d=5

半年到一年内可恢复d=4 一周到半年内可恢复 d=3 一天到一周内可恢复d=2 一天内可恢复 d=1 评价因子e代表相关方关注程度 社会极度关注e=5 区域性极度关注e=4 地区性极度关注e=3 地区性一般关注e=2 不甚关注e=1 b)评价公式 评价公式Σ=a+b+c+d+e c)评价原则 总得分Σ≥15时,一般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综合运用上述不同的判定方法,识别出本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根据企业规模、资金、法规符合性确定优先解决重要环境因素,并报 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确定出本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

编制/日期:王进军2015.7.8 审核/日期:杨晓丽2015.7.8 批准/日期:党震宇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电力施工工程)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汇总……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_汇总 序号区域活动/产品 /服务 环境因素 环境影 响类别 状态/时态 评价 评价等级 (一般/重要) A B C D E F M 1 办公室办公活动纸张的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重要 2 水、电的消耗能源消耗现在、正常重要 3 生活垃圾排放土地污染现在、正常9 3 3 3 6 9 39 4 废弃墨盒硒鼓 的排放 土地污染现在、正常9 3 3 3 6 9 39 5 生活污水的排 放 水污染现在、正常9 3 3 3 6 9 39 6 废笔芯、废灯 管的废弃 固体废弃物现在、正常9 3 3 3 6 9 39 7 设备运转电能消耗能源消耗现在、正常重要 8 上料钢材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12 3 3 3 3 3 27 9 原辅材领用包装材料的废 弃 固体废弃物现在、正常15 3 3 3 3 6 33 10 含油抹布/手 套、废油桶排 放 固体废弃物现在、正常重要

11 生产车间冲压生产 废钢板、边角 料、废零件的 废弃 固体废弃物现在、正常15 3 3 3 3 6 33 12 液压油泄露水体污染现在、正常重要 13 噪声、振动排 放 噪声、环境污染现在、正常12 9 15 6 3 15 60 重要 14 废铁屑的排放土地污染现在、正常15 3 3 3 3 6 33 15 涂胶操作电能的消耗能源消耗现在、正常重要 16 油漆手套的废 弃 固体废弃物现在、正常重要 17 涂胶桶的废弃固体废弃物现在、正常重要 18 焊接操作焊接烟尘的排 放 大气污染现在、正常12 3 3 3 3 3 27 19 电能的消耗能源消耗现在、正常重要 20 焊渣的排放土地污染现在、正常15 3 3 3 3 6 33 21 成品包装包装物废弃固体废弃物现在、正常15 3 3 3 3 6 33 22 场内机动车产品运输、叉车使用 噪声排放噪声污染现在、正常15 3 3 3 3 6 33 23 电消耗能源消耗现在、正常重要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价方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价方法 (总1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职业病危险因素的评价方法 国家于2009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并加大了对职业病防治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随着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的完善,职业病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加强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符合企业广大员工对健康安全的要求,也是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控制的常见问题 1、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和评价不充分。 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与其它危险源进行一起识别,常用LED法进行风险评价。一是识别出来的职业危害因素少,风险值低,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描述不准确。二是物理危害因素没有按照国家《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及其相关附录的要求进行识别、检测和评价。 2、缺少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依据及相关控制措施。 用LED法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评价不够详细,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致害途径、危害大小、产生的后果等辨识不清楚,评价出来的结果也不能指导企业进一步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管理和控制。 3、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不到位。 由于对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不清楚,导致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不明确。为员工进行健康检查时对医疗机构的选择随意性大,没有严格选择有国家许可的职业健康监护资质的医疗机构。没有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为员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为了规范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避免以上系列问题的出现,必须要对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充分辨识和评价。笔者结合多年在烟草基层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参照“LEC”风险评价法并加以改进,建立一套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评价方法,为加强烟草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评价方法的建立 1、建立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评价模式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危害风险大小与职业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员工暴露时间E、危害后果严重性C相关,还与包括企业的管理控制水平及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的管理因素M有关。 D=L×E×C×M [1] D——职业危害风险 L——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危害发生的可能性与危害因素的数量H、传播性I、释放性J及接触可能性K等因素相关,根据经验,H、I、J、K对危害发生可能性的关联度不同,因此依其关联度大小赋予它们不同的权重,分别为1、2、3、4。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取值为H、I、J、K的加权平均数,算式为L=(1H+2I+3J+4K)/10 E——人员暴露在危害场所的时间 C——危害的后果 M——管理因素。 2、评价算式中各因素的取值[2]

2450.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记录表(参考)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序 号 识别时间识别车间识别岗位危害因素有害物质导致的职业病防范措施备注 1 2013.03.01 破碎浸取 车间原矿破碎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粉尘、噪音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 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 耳聋 佩戴防尘口罩,戴耳塞 2 2013.03.01 布料机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粉尘、噪音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 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 耳聋 佩戴防尘口罩,戴耳塞 3 2013.03.01 卸料机物理因素噪音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 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戴耳塞 4 2013.03.01 浸取化学因素粉尘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 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 耳聋 防尘口罩 5 2013.03.01 车间检修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粉尘、噪音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 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 耳聋 佩戴防尘口罩,戴耳塞 6 2013.03.01 蒸发造粒 车间蒸发结晶物理因素高温、噪音肺尘病、热射病 耳塞,手套,尽量避免接触高温部 位 7 2013.03.01 蒸发洗盐物理因素高温、噪音肺尘病、热射病耳塞,手套,尽量避免接触高温部 位 8 2013.03.01 蒸发中控物理因素高温、噪音肺尘病、热射病耳塞,手套,尽量避免接触高温部 位 9 2013.03.01 造粒包装 组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尘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 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 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 10 2013.03.01 造粒操作物理因素噪音、粉肺尘病、热射病防尘口罩、耳塞,尽量避免接触高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1

工化学因素尘、高温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 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温部位 11 2013.03.01 蒸发造粒 车间 造粒熔盐 炉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 尘、高温 肺尘病、热射病、引起岗位工 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 重时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尽量避免接触高 温部位。工作时劳保佩戴齐全 12 2013.03.01 动力车间检修工化学因素粉尘、高温肺尘病、热射病 佩戴防尘口罩和手套,其他劳保用 品穿戴齐全 13 2013.03.01 司炉工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 尘、高温 肺尘病、热射病、引起岗位工 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 重时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尽量避免接触高 温部位。工作时劳保佩戴齐全 14 2013.03.01 出渣工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 尘、高温 肺尘病、热射病、引起岗位工 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 重时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尽量避免接触高 温部位。工作时劳保佩戴齐全 15 2013.03.01 水化员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 尘、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 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 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 16 2013.03.01 储运车间叉车司机化学因素粉尘肺尘病防尘口罩 17 2013.03.01 铲车司机化学因素粉尘肺尘病防尘口罩 公司安全员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赠品)不需要可以删除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2

环境因素清单及环境因素评价汇总表

环境因素清单 环境影响类别:噪声 填表:翟睿姣 负责人:禹茵 序号 环境因素 状态 工序名称 产生过程 环境因子 评价结果 评价准则 正常 异常 紧急 是 否 1 噪声排放 * 平整场地 机械平整 噪声 2 噪声排放 * 桩基工程 机械钻孔 噪声 3 噪声排放 * 桩基工程 机械打桩 噪声 4 噪声排放 * 施工降水 降水施工 噪声 5 噪声排放 * 锚杆 钻孔机械 噪声 6 噪声排放 * 锚杆 空压机 噪声 7 噪声排放 * 锚杆 细石砼搅拌 噪声 8 噪声排放 * 地基处理 重锤夯实地基 噪声 9 10 11 12 噪声排放 * 地基处理 注浆地基 噪声 13 噪声排放 * 土方工程 机械挖土 噪声 √ 不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14 噪声排放 * 土方工程 机械夯实 噪声 √ 不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15 噪声排放 * 地下连续墙 机械挖槽 噪声 16 噪声排放 * 模板工程 木模板制作 噪声 √ 不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17 噪声排放 * 模板工程 模板支拆 噪声 18 噪声排放 * 钢筋工程 钢筋制作 噪声 19 噪声排放 * 钢筋工程 钢筋焊接工程 噪声 20 噪声排放 * 砌体工程 砂浆搅拌 噪声 21 噪声排放 * 砼工程 砼搅拌 噪声 √ 不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第1页 共23 页

环境影响类别:噪声 填表:翟睿姣 负责人:禹茵 序号 环境因素 状态 工序名称 产生过程 环境因子 评价结果 评价准则 正常 异常 紧急 是 否 22 噪声排放 * 砼工程 砼浇筑振捣 噪声 √ 不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23 噪声排放 * 砼工程 砼运输 噪声 24 噪声排放 * 砼工程 预制构件运输 噪声 25 噪声排放 * 砼工程 预应力筋切割 噪声 26 噪声排放 * 砼工程 预制件吊装 噪声 27 噪声排放 * 钢结构 钢结构焊接 噪声 28 噪声排放 * 钢结构 钢零部件加工 噪声 29 噪声排放 * 钢结构 钢结构安装 噪声 30 噪声排放 * 钢结构 钢构件组装 噪声 31 噪声排放 * 钢结构 钢构件预拼装 噪声 32 噪声排放 * 钢结构 钢网架结构安装 噪声 33 噪声排放 * 木结构 木构件加工 噪声 √ 不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34 噪声排放 * 木结构 木结构安装 噪声 35 噪声排放 * 抹灰 砂浆搅拌 噪声 36 噪声排放 * 抹灰 砂浆垂直运输 噪声 37 噪声排放 * 抹灰 基层处理 噪声 38 噪声排放 * 块料粘贴工程 块料切割 噪声 √ 不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39 40 41 噪声排放 * 吊顶工程 龙骨上料制作 噪声 42 噪声排放 ◇ 吊顶工程 铁件焊接 噪声 第2页 共23 页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材料(化学品)一览表

表4-1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材料(化学品)一览表 设备、材料、化学品名称可能产生的职 业病危害因素 名称使用车间和岗 位 生产、供货单 位 设备采煤机、液压 支架、转载破 碎机 煤尘、噪声、 一氧化碳、二 氧化碳、二氧 化硫、硫化氢、 甲烷等 9104综采工 作面 - 胶带输送机、煤尘、噪声顺槽皮带巷- 掘进机,锚杆 打眼、除尘风 机 尘、噪声、一 氧化碳、二氧 化碳、二氧化 硫、硫化氢、 甲烷等 9103运输顺 槽综掘工作面- 皮带输送机、 局部通风机 煤尘、噪声皮带巷- 水泵噪声中央水泵房- 变压器噪声中央变电站- 给煤机粉尘井底煤仓- 无轨胶轮车 一氧化碳、二 氧化碳、二氧 化硫、一氧化 氮、二氧化氮 等 辅助运输巷道- 分级筛煤尘、噪声筛分楼- 锅炉 煤尘、矽尘、 一氧化碳、二 氧化碳、二氧 化硫、一氧化 氮、二氧化氮、 高温、热辐射、 噪声等 锅炉房- 压风机噪声压风机房- 通风机噪声通风机房- 变压器 工频电场、噪 声 变电站- 圆锯木粉尘、噪声木工房- 电焊机 电焊烟尘、噪 声、一氧化碳、 一氧化氮、二 机修车间-

氧化氮、锰及其化合物、臭氧、紫外辐射 等 砂轮机 砂轮磨尘、噪 声、手传振动 机修车间- 材料木料木粉尘木工房- 原煤 煤尘、噪声、 一氧化碳、二 氧化碳、二氧 化硫、硫化氢、 甲烷 井下及选矸 楼 - 矸石矽尘 选矸楼、矸石 场 - 炉渣矽尘锅炉房- 化学品 盐酸盐酸 水处理站 - 聚合氯化铝 (PAC)其他粉尘 - 絮凝剂(PAM) 柴油 一氧化碳、二 氧化碳、二氧 化硫、一氧化 氮、二氧化氮 胶轮车运行巷 道 - 编制:审核(签 字):编制日期:年月日 说明:化学品毒性资料及预防策略附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