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中心应急预案》

《康复中心应急预案》
《康复中心应急预案》

《康复中心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一)晕针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晕针是最常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是指在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头晕、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晕针常由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时或留针时发生此证。

一、轻度晕针

应迅速拔去所有的针或罐,或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躺下。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

二、重度晕针

立即去针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如必要时,可配合施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措施。

程序:去枕平卧→针刺水沟、涌泉穴→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痊孪→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送急诊科进一步抢救。

(二)滞针

滞针时指针刺后发生的针下滞涩而捻转提插不便等运针困难的

现象。具体表现为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

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痛剧的状态。滞针多因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患者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不当,向单一方向捻转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或留针时间过长而中间未行针。主要表现为,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病人常痛不可忍。发生滞针时,对精神紧张者,可延长留针时间,循按针穴周围皮肤,若仍不能缓解者,可在针穴旁再进一针。单向捻转所致者,向相反方向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解除滞针。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行针时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则应注意与提插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

(三)断针

断针即对病人实施针灸治疗时,针灸针折断于患者肌肤内的现象。

[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剥蚀损坏;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行针时,强力捻转提插,肌肉强烈收缩或患者改变体位;滞针和弯针现象未及时正确处理。

[现象]针身折断,残端留在患者体内。

[处理]嘱患者不要紧张,不要乱动,以防断端向肌肉深层陷入。如断端还在体外,可用于指或镊子取出;如断端与皮肤相平,可挤压针孔两旁,使断端露暴体外,用镊子取出;如针身完全陷入肌肉,应以x线下定位,用外科手术取出。

[预防]认真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剥剔出不用。选针

时,针身的长度要比准备刺入的深度长5分。针刺时,不要将针身全部刺入,应留一部分在体外。进针时,如发生弯针,应立即出针,不可强行刺入。对于滞针和弯针,应及时正确处理,不可强行拔出。

(四)晕厥的应急程序

医生接到通知→立即评估病情→立即平卧患者→初期简单处理脚抬高→松解衣扣、腰带及其它紧身的饰物→用指甲掐患者的人中,将头偏向一侧→测量生命体征,给氧→迅速转移至急诊科进行后续治疗。对症处理

(1)予氧气吸入,开通静脉;

(2)低血糖者迅速补充葡萄糖;

(3)突发心绞痛者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4)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予心肺复苏;

第二篇:康复科应急预案康复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使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事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理,保证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以人为本,快速反应。

4.科学处置,协调合作。

二、组织机构

(一)应急领导小组组长:陈东风副组长:鲍圣涌组员:科室全

体成员

(二)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监督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2.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据其影响,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3.及时、有效开展监测、分析和决策工作,必要时请求外力支援。

三、应急处置流程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当事人按照事件性质上报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组织核实具体情况后提出是否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如无须启动应急预案,直接安排相关人员落实;如需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迅速介入,组织实施相应应急预案。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二)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三)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 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

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1片,并通知院感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程序】

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通知院感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①锐器伤伤口紧急处理

a.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将伤口周围血液挤出;

b.用流动水冲洗2~3分钟;

c.用75%酒精或0.5%安尔碘消毒伤口,如有必要需作包扎处理;

②皮肤或粘膜暴露后的处理

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③职业暴露危险评估及报告

a.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负责人(科主任或护士长)首先进行职业暴露的初步评估,并电话报告感控科。

b.当事人疑hiv职业暴露,由感染管理意外事件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分管副院长,并组织专家及时评估暴露级别,确定是否需预防性应急用药。职业暴露的预防原则

①医务人员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医务人员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②医务人员进行诊疗和护理操作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须戴

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③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戴防护面罩或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和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

④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⑤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

⑥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盖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患者跌倒预案

1.病人下床时,应先坐稳于床沿,再有家属搀扶上床。

2.如发现地面潮湿有水渍,请告诉工作人员,并避免再有水渍的地方行走,以防滑倒。

3.请将物品尽量放置于橱柜内,以免妨碍走路。

4.当你所照顾的病人有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时请将床栏拉起,必要时增加约束带保护。

5.当床栏拉起时,若需下床先将床栏放下,切勿翻越。

6.请穿防滑的鞋子。

7.病人服用安眠药等特殊药物或感到头晕,需要帮助而无家属在场时,请立即通知医务人员。(附:特殊药物包括:镇静剂、镇痛剂、降压药、降糖药等)

患者坠床预案

立即通知医生

初步评估患者病情,神智、瞳孔、肢体活动、生命体征的变化,检查有无伤口,有无头部着地。

汇报填写意外事故报告单,必要时报告医院总值班。持续加强跌倒宣教,病人、家属加深预防跌倒意识,记录患者坠床的过程及抢救措施。

患者烫伤预案

1、立即停止使用热疗

2、根据烫伤情况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如涂湿润烧伤膏)

3、汇报填写不良事件报告单

4、必要时请护理会诊

康复意外紧急处理预案

癫痫的突发处理癫痫发作时要让癫痫患者平卧,防止跌倒或受伤并马上通知医生。衣领、腰带必须解开,以使呼吸通畅。将毛巾、手绢或压舌板塞入齿间,以防止舌部咬伤。惊厥时不可按压癫痫病://6dgww/10zx/jkzx/xx03/11/txx0311_1477735.患者肢体,以免发生骨折、脱臼。在背后垫一软枕可防止椎骨骨折。将癫痫患者头部转向一侧,使分泌物流出,避免窒息。突发性休克处理措施

休克发生时,患者往往出现皮肤湿冷、出汗、面色苍白或青紫、表情冷漠、体温下降,这是微循环血流不足的表现。此外,患者伴随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甚至昏迷,这是心脑缺血的表现。一旦发现患者

出现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要特别警惕,这是休克的预兆。

1.马上通知医生,尽量少搬动、少打扰病人,保持其安静。

2.松解病人衣领、裤带,使之平卧。休克严重的头部应放低,脚稍予抬高。但头部受伤、呼吸困难或有肺水肿者不宜采用此法,而应稍抬高头部。

3.注意病人保暖,但不能过热。

4.有时可给病人喂服姜糖水、浓茶等热饮料。

5.有肺水肿、呼吸困难者,应给予氧气吸入。

6.对某些明确原因的休克者,如外伤大出血,应立即用止血带结扎,但要注意定时放松,以免时间过久造成肢体坏死;骨折疼痛所致休克者,应固定患肢,并服用止痛药以止痛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突发再梗

(一)一般治疗应卧床休息、头部放平,必要时给吸氧。除血压特高外一般不降压。勤翻身,注意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预防褥疮。

(二)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日500毫升静滴,连用两周。

(三)血管扩张剂间断吸入混合气体(6—7%的二氧化碳,50—95%氧),5%碳酸氢钠250毫升静点,每日1—2次,罂粟碱100毫克加入250毫升葡萄糖液内缓慢静点,每日一次共两周。血管扩张剂仅用于发病初1—2天或病后3周以后,否则可出现脑内盗血综合征,反而会加重脑组织缺氧损害。

(四)抗凝治疗治疗方法如下。肝素12500单位加入5%葡萄糖、

生理盐水或10%的葡萄糖液1000毫升中缓慢静脉点滴(以每分钟20滴的速度维持24—48小时。第一天可同时口服抗凝药物,如新双香豆素300毫克、双香豆素100—200毫克、新抗凝4—8毫克)。

(五)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川芎、葛根、当归、红花等。可酌选用。

(六)手术治疗颈动脉阻塞者可作血栓摘除术。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颅内动脉系统阻塞者,可于病侧进行颞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吻合术。

(七)新针、头针、激光或超声波等治疗均可选用。突发脑出血紧急处理首先应小心轻轻地抬到卧室和宽敞的场所,尽量减少病人身体及头部的震动、摇晃、颠簸,加重颅内出血及发生脑疝。保持呼吸道通畅。给病人解开衣领、裤带,必要时将上衣用剪刀剪开,以减少对呼吸的阻力;有假牙者取下假牙,体位以侧卧为宜,使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易于流出。如出现舌头后坠,呼吸鼾声大,可用手将下颌托起。当病人出现抽搐时,可用一块半寸宽的竹板缠上软布塞入上下齿之间,以防舌头被咬伤。同时可用静脉注射20%甘露醇或50%葡萄糖脱水,以防发生脑疝。

运动中突发性骨折的处理方法

现场骨折的处理比较多样化,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为轻度无伤口骨折,尚未肿胀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先进行冷敷处理,使用冰水、冰块或者冷冻剂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肿胀,冰冻的矿泉水和纯净水也可,简单固定后送医院处理。

如有伤口则不宜冷敷,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如遇出血严重不便或不能压迫止血的(一般指大腿开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严重出血的)应用止血带或者布条等环扎该部位近心端一侧,立即送往医院,也可采用压迫止血方法,要记住的是一旦采用布带、绳子捆扎止血时,必须记录扎带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以免时间过长导致肢体缺血坏死。一般每1小时需放松止血带至少5分钟。出血如果是暗红色且出血速度比较慢为静脉血,在伤口的远心端做包扎。如果出血颜色鲜红且呈快速涌处状,是动脉血,应在伤口近心端包扎。如遇骨折端外露,不要尝试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继续保持外露,以免将细菌带入伤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如将骨折端或脱位的关节复位,应给予注明,并在送医院时向医生交待清楚。

设备设施故障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1.设备设施出现故障,应在10分钟内报告科主任。

2.尽快上报后勤维修和材料采购人员,协调故障解决事宜,并充分利用科室现有设备保障门诊正常运营。

影响医院秩序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1.如发生病人或家属在医院内与医务人员吵闹且有滋事倾向的,现场目击员工应予以劝阻,如劝阻无效,立即报告院办人员,告知事发原因、地点。当事人尽可能回避,不要和对方发生正面冲突。

2.如发现殴打医务人员、投掷物品时,应及时、坚决地制止。

3.当事态严重、无法控制时,即刻与派出所或110中心联系,告知事发地点。同时向医务科报告。

4.现场医务人员尽量与涉事方沟通,千方百计平息事态。

5.事发后,科室人员主动、及时向院办人员汇报事发原因、事态进展及处理的结果。

门急诊信息系统瘫痪应急预案

1.挂号收费系统及其硬件设备出现故障,无法挂号和收费时,收费人员及导医首先要耐心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2.立即通知信息科管理员赶赴门急诊收费处进行维修。

3.护士要协助导医做好病人解释及就诊秩序维持工作。

4.医生正常接诊、看诊,书写好门诊、急诊病历,并手写处方、检查单;护士要做好相应病人的治疗费、处置费的记录工作,并交予收费人员。

5.对于自费病人,收费人员应进行手工挂号、收费,开具手写收据。

6.对于医保病人,收费人员先行医保病历及医保卡临时性保管,然后对各种单据盖章,待系统恢复正常后,补登病人信息、挂号,对发生费用进行医保结算,打印正式收据,退回医保病历和医保卡。

7.非正常工作时间,急诊办理住院病人入院手续的,收费人员先行手工登记,预交住院押金,开具收款凭证。

8.对于短时间内难以修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故障,值班医护人员要及时向医院总值班、科主任报告,由医院总值班、科主任协调处理。

火灾处理和人员疏散应急预案

灭火程序

1.报警。利用就近电话迅速向安全保障领导小组组长、总值班、消防控制中心报警;如火灾涉及范围较大,迅速向市火灾报警中心119报警,报警时讲清单位、楼层、部门、起火部位、火势大小、燃烧物质和报警人姓名,并通知临近部门关上门窗、熟悉灭火计划和随时准备接收病人;并派人在医院门口接应和引导消防车进入火灾现场。

2.救援。组织病人及其他来访者及时离开火灾现场;对于不能行走的病人,采用抬、背、抱等方式转移。

3.限制。关上门窗、分区防火门,防止火势蔓延。

4.灭火或疏散:如果火势不大,用灭火器灭火;如果火势过猛,按疏散计划,及时让病人和其他人员撤离现场。救援人员灭火、疏散步骤1.报警通报:

一旦接到火警,消防控制中心应立即打电话到事发地点核实并同时派人前往现场勘察,明确火情及原因。当确认起火时,向楼层通报,次序为:着火层——着火层以上各层——有可能蔓延的着火层以下的楼层,通报时说明疏散路线,稳定病人情绪,防止出现混乱现象。

2.灭火:

(1)在扑救中,参加人员必须自觉服从现场最高负责人的指挥,沉着、机智、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做到先控制、后扑灭。

(2)抓住灭火有利时机,对存放精密仪器、贵重物资的部位,应集中使用灭火器灭火,争取一举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

(3)对于在燃烧中会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扑救时应采取防毒

措施,如使用氧气呼吸面罩,用湿毛巾、口罩捂住口鼻等。

3.疏散:

(1)本着病人优先的原则,医院员工有责任引导病人向安全的地方疏散。疏散通道被烟雾所阻时,应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身体尽量贴近地面,匍匐前进。

(2)禁止使用电梯,防止突然停电造成人员被困。疏散通道口必须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保持通道畅通无阻。(3)疏散与保护物资:应先疏散和保护贵重的、有爆炸和有毒害危险的以及处于下风方向的物资。疏散出来的物资不得堵塞通路,应放置在免受烟、火、水等威胁的安全地点,防止丢失和损坏。

(4)防排烟:消控中心启动送风排烟设备,使疏散楼梯间、通道走廊保持正压送风排烟、关闭防火卷帘门;现场人员开启疏散楼梯的自然通风窗、关闭防火门。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判断原因,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发生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4.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在生命和财产之间,首先保全生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避免人员伤亡。

停水、停电等异常情况处理预案

1.任何人发现情况立即通知医院相关部门,派工作人员到场处理。必要时通知医务处或医院总值班。

2.停电时,医护人员注意安抚病人保持秩序。

3.故障排除期间,所有医护人员都要守护、安抚和处理患者的不适。

水管爆裂、跳电等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

科室应急程序:

(1)科室一旦发现有水管漏水情况,立即联系总务科抢修。(2)维修人员到达之前,积水严重的,立即将贵重设备搬离现场,同时安抚病人,告之不必慌张,并通知保洁人员清理积水,总务科联系电话:。

(3)一般情况下的电跳闸,医护人员可应急推闸送电。(4)紧急情况下,抢修人员接报后,第一时间内到场送电。

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应急预案

各科室应急程序

(1)科室接到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通知后,应该在允许情况下把所有的仪器、设备电源先行切断,待天气恢复正常后再投入使用。

(2)接到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的通知后,立即做好防火、防汛、防停电、防盗的准备。(3)加强各诊室巡视,安抚患者。

科内突发事件下的媒体应对预案

1.医疗科室在发现媒体突然造访(非企划宣传部事先联系好的采访)应立即通知医务科;

2.针对事件发生状况,如属医患纠纷,就事件相关情况作好与相

关媒体的沟通工作,力求解释到位,获取媒体的理解;

3.协调过程中出现必须面向公众的情况,任何其他个人不得擅自对外发表言论。

4.沟通过程中,任何个人不得与媒体发生言语或者肢体冲突,对待媒体态度要礼貌,尽力克制自己的情绪;

遭遇暴徒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做好诊室安全工作管理,夜间诊室房门上锁。

二、遭遇暴徒后,沉着冷静,采取果断措施保护患者及公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三、注意观察暴徒的特征。

四、设法通知派出所,或拨打110。

五、暴徒逃走,注意走向,为破案提供线索。【程序】

安全防范→派出所或110→提供线索

第三篇:康复科应急预案九、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二)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

种乙肝疫苗。

(三)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 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1片,并通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程序】

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通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十一、护理行为过失应急预案

1、护理人员必须认识到护理工作是关系到病人的安危的大事,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因护理行为过失而发生差错事故。

2、仔细观察病情,如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当班医生汇报,给予正确的处理。

3、如发现发错药、打错针、输错液,应立即停止用药,及时向医生及护士长汇报,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以减少和降低由于护理过失行为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4、如发生烫伤、小儿坠床、褥疮等严重情况,在安臵病人的同时,立即汇报护士长、科主任,作相应的急救处理。及时与院领导汇报,争取更多的力量给予应急支持,责任者应在二十四小时内提交书面材料。

5、保证急救物品的齐全和功能完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杜绝供应未消毒的器械、敷料或无菌操作不严而发生感染造成不良后果。

十二、住院患者跌倒预案

1.病人下床时,应先坐稳于床沿,再有家属搀扶上床。如厕时有人陪伴。去卫生间时注意门槛,防止跌倒。

2.如发现地面潮湿有水渍,请告诉工作人员,并避免再有水渍的地方行走,以防滑倒。

3.请将物品尽量放臵于橱柜内,以免妨碍走路。

4.当你所照顾的病人有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时请将床栏拉起,必要时增加约束带保护。

5.当床栏拉起时,若需下床先将床栏放下,切勿翻越。如家属不在时,请打铃叫护士帮助。

6.请穿防滑的鞋子。病房夜间打开床头灯,以便病人辨清方向。

7.病人服用安眠药等特殊药物或感到头晕,需要帮助而无家属在场时,请立即按床边呼叫器通知护士。(附:特殊药物包括:镇静剂、镇痛剂、降压药、降糖药等)

十三、住院患者坠床预案

1.立即通知医生

2.初步评估患者病情,神智、瞳孔、肢体活动、生命体征的变化,检查有无伤口,有无头部着地

3.汇报护士长、护理部、填写意外事故报告单,必要时报告医院

总值班

4.持续加强跌倒宣教,病人、家属加深预防跌倒意识,记录患者坠床的过程及抢救措施

十四、住院患者压疮预案

在采取下列措施后汇报护理部,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必要时请护理会诊。

①更换体位,落实上述预防措施。②皮肤红润或表皮破损。贴透明贴。

③浅表溃疡或坏死组织溃疡期:换药流程(每1~2天一次)评估→清创→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根据情况选用:溃疡贴、优赛、泡沫贴、清创胶、银离子敷料等→纱布覆盖。

④水泡者。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液体,局部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⑤配合理疗,如红外线照射。

十九、住院患者走失(外出未归)预案

若无独立行走能力留陪客1人,开出陪护医嘱,发放陪客证,护理记录单记录入院时详细做好入院须知,交代勿擅自离开发现外出未归

打电话联系家属

联系失败

汇报行政总值班、护士长、继续寻找

报警护理记录单记录

二十二、病人在运送过程中意外防范预案

1、医院内各道路平整,运输过程中保持平稳,以防颠簸加重病情。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后勤。

2、运输工具由专人负责、定期维修。运送前检查是否完好无缺。担架车要用护栏,轮椅系上安全带。

3、根据病情,准备相应的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便捷式小氧气筒、抢救药物等。

4、加强护送者的责任心,护送到位。运送危重病人,一定要由有经验的护士护送;如为轻病人,可由经过培训的护工送,但一定要交代护送途中注意事项。

5、加强护士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有计划的培训急救技术,定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加强法制观念,依法行医,依法施护。

6、对急诊病人,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防患于未然。

7、保证氧气的有效供给,静脉通路的通畅和适合的滴速以及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

8、烦躁不安的病人应有专人看护,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止坠落伤。昏迷病人要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引起的窒息。

9、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和推车技巧,上、下坡时要把握好速度,护士站于病人头侧,便于观察病情,下坡时病人头部在高处一端。

10、一旦发生坠落、身体擦伤等意外事故,应立即给予紧急处理,尽量把意外伤亡降低到最低。有家属的尽量能够取得家属的谅解,无

家属的立即通知家属,同时汇报上级部门。

二十三、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1、在注射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用药史,并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此药过敏者禁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2、正确执行药物过敏试验,如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

3、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三测单、评估表、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4、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1天以上,应重做过敏试验,试验阴性方可再次用药。

5、抗生素类药物应现有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抢救盒(内装肾上腺素原装盒及药物1支,砂轮1个,注射器1支)。

7、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1、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