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培训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培训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培训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法综合测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每年的6月5日是(A)。

A、世界环境日 B 、地球日C、土地日D、爱鸟日

2、我国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是(A)。

A、大环境概念

B、生态环境概念

C、次生环境概念

D原生环境概念

3、当事人对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D)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A 30 日B、25 日C、20 日D、15 日

4、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确立的环境污染危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为(B)。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5、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C)年。

A 2

B 、1 C、3 D 、5

6、(B)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并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A、国务院B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 、省D、环保局

7、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行为主体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B)和(C)。

A、赔礼道歉

B、排除危害

C、赔偿损失

D、恢复原状

&对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征得(C)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能拆除或者闲置。

A、省级

B、地市级

C、所在地

D、县级

9、全国环境监测网分为国家网、省级网和(A)。

A、市级网 B 、县级网 C 、村级网D、乡镇级网

10、环境依据其功能的不同分为生活环境和(C)。

A、自然环境

B、人工环境

C、生态环境

D、原生环境

11、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损害担责的原则。

A、政府为主

B、公众参与

C、部门配合

D、社区配合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环保法立法的目的?(C)

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保障公众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

持续发展

13、违反新环保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B) ; 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B) 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A、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14、国家实行(A) 和(A) 制度。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

B、考核评价;验收评价

C考核评价;环境评价 D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评价

1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

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

(B)

A、责令停产

B、现场检查

C、整改教育

D、罚款

16、国务院环境保护(C) ,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职能部门

B、职能负责部门

C、主管部门

D、行政主管部门

17、( ) 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D)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B )报告,依法接受

监督。

A、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人民政府D环保主管部门

19、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 B ) 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B ) 。

A、企事业单位;检举

B、任何单位和个人;举报

C、企事业单位;报告

D、任何单位和个人;投诉

20、今年的世界环境日活动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一切单位和( A) 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A、个人B 、集体C、政府D、人民代表大会

二、多选题(每题 4 分,共20 分)

1、下列哪些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ABC)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

D以上都不是

2、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BD)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A、科技含量高

B、资源利用率高

C、循环利用

D、污染物排放量少

3、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 B )可能受到危

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D ) 。

A、停止生产

B、采取措施处理

C、及时疏散

D、及时通报

4、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以下哪些的权利?(ACD)

A、获取环境信息

B、制定环境政策

C参与环境保护D、监督环境保护

5、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 ) 负责。(AB)

A、真实性

B、准确性

C、权威性

D、可靠性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30 分)

1、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域和领海。(V)

2、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制定。(X )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 V)

4、排污单位必须如实填写申报登记表,经本单位主管部门核实即可,不需报当地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X )

5、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及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环境保护的两个内容。(“)

7、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环保部门给予奖励。(X )

8、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V)

9、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V )

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V)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V)

12、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V)

13、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V)

14、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V)

15、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

别标志。(V)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