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生产测井考试练习题

长江大学生产测井考试练习题
长江大学生产测井考试练习题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 导电性。 2、漂移电流是(温度)电流,它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 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3、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0 ),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 反偏时,结电阻为(无穷),等效成断开; 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5、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6、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变小),发射结压降(不变)。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基)、(共射)、(共集) 放大电路。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为了稳 定交流输出电流采用(串联)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1/(1/A+F)),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 的放大倍数AF=(1/ F )。 10、带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BWF=()BW,其中BW=(), ()称为反馈深度。 1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 而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 12、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失真,而采用()类互 补功率放大器。 13、OCL电路是()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OTL电路是()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等特点,所以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15、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漂移,也称()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

地球物理课程设计报告样本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 专业地质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对《地球物理测井》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对某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岩性划分与评价、储层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获得常规测井资料分析的一般方法,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运用所学的测井知识识别某油田裸眼井和套管井实际测井资料。 2.使用井径、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划分砂泥岩井段划分渗透层和非渗透层。 3.根据密度、声波和中子孔隙度测井的特点,在渗透层应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4.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裸眼井和生产井储层电阻率值。 5.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6.根据开发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储层含油性的变化,并判断该储层的性质。 三、基本原理: (一)岩性划分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1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 岩性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微电极电阻率井径声波时差 泥岩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页岩近于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较泥 岩高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粉砂岩明显异常中等值中等正幅度 差异低于砂岩小于钻头 直径 260-400 砂岩明显异常(Cw≠ Cmf)低值明显正幅度 差异 中等到高,致 密砂岩高 小于钻头 直径 250-450(幅度较 为稳定)

《测井解释与生产测井》复习题及答案要点

《测井解释与生产测井》期末复习题 一、填充题 1、在常规测井中用于评价孔隙度的三孔隙测井是声波速度测井,密度测井,中子测井。 2、在近平衡钻井过程中产生自然电位的电动势包括扩散电动势,扩散吸附电动势。 3、在淡水泥浆钻井液中(R mf > R w),当储层为油层时出现减阻现象,当储层为水层是出现增阻现象。 4、自然电位包括扩散电动势,扩散吸附电动势和过滤电动势三种电动势。 5、由感应测井测得的视电导率需要经过井眼,传播效应,围岩,侵入四个校正才能得到地层真电导率。 6、感应测井的发射线圈在接收线圈中直接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常称为无用信号,在地层介质中由_____________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有用信号,二者的相位差为90°。 7、中子与物质可发生非弹性散射,弹性散射,快中子活化,热中子俘获四种作用。 8、放射性射线主要有射线,射线,射线三种。 9、地层对中子的减速能力主要取决于地层的氢元素含量。 10、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主要测量砂泥岩剖面地层中与泥质含量有关的放射性元素钍,钾。 11、伽马射线与物质主要发生三种作用,它们是光电效应,康谱顿效应,电子对效应; 12、密度测井主要应用伽马射线与核素反应的康普顿效应。 13、流动剖面测井解释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生产井段产出或吸入流体的位置,性质,流量,评价地层生产性质。 14、垂直油井内混合流体的介质分布主要有泡状流动,段塞状流动,沫状流动,雾(乳)状流动四种流型。 15、在流动井温曲线上,由于井眼内流体压力低于地层压力,高压气体到达井眼后会发生致冷效应,因此高压气层出气口显示正异常。 16、根据测量对象和应用目的不同,生产测井方法组合可以分为流动剖面测井,采油工程测井,储层监视测井三大测井系列。 17、生产井内流动剖面测井,需要测量的五个流体动力学参量分别是流量,密度,持率,温度,压力。 二、简答题 1、试给出以下两个电极系的名称、电极距、记录点位置和近似探测深度:(A)A0.5M2.25N;(B)M2.25A0.5B。 2、试述三侧向测井的电流聚焦原理。 3、试述地层密度测井原理。 4、敞流式涡轮流量计测井为什么要进行井下刻度?怎样刻度? 5、简述感应测井的横向几何因子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6、简述声波测井周波跳跃及其在识别气层中的应用。 7、能量不同的伽马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可能发生哪几种效应?各种效应的特点是什么? 8、简述怎样利用时间推移技术测量井温曲线划分注水剖面。 9、试比较压差流体密度测井和伽马流体密度测井的探测特性和应用特点。 10、什么是增阻侵入和减阻侵入?请说明如何运用这两个概念判断油气层。 11、试述热中子测井的热中子补偿原理。 12、简述感应测井的横向几何因子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13、简述声波测井周波跳跃及其在识别气层中的应用。 14、能量不同的伽马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可能发生哪几种效应?各种效应的特点是什么? 15、简述怎样利用时间推移技术测量井温曲线划分注水剖面。 16、试比较压差流体密度测井和伽马流体密度测井的探测特性和应用特点。 17、试给出以下两个电极系的名称、电极距、记录点位置和近似探测深度:(A)A0.75M2.5N;(B)M1.25A0.5B。 18、什么是增阻侵入和减阻侵入?请说明如何运用这两个概念判断油气层。 19、试述侧向测井的电流聚焦原理。 20、试述热中子测井的热中子补偿原理。 21、简述怎样利用时间推移技术测量井温曲线划分注水剖面。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考核类型 考试 1 卷 考试形式 闭卷 答题时间 120 分钟 考试性质 期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其中10、11 小题为选做题,15级选做第10题,16级选做第11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N 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以下物质形成的( )。 A .电子 B .空穴 C .三价硼元素 D .五价磷元素 2. PN 结加正向电压时,其效果是( )。 A .使内电场增强 B .使空间电荷区加宽 C .使漂移容易进行 D .使扩散容易进行 3. 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极间反向电流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4.差分放大电路中,共模抑制比K CMR 越大表明电路( )。 A .放大倍数越稳定 B .交流放大倍数越大 C .抑制温漂越强 D .输入信号中差模成分越大 5.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AF=-1,则电路将处于( )。 A .开环状态 B .深度闭环状态 C .自激状态 D .无法确定 6. 为稳定静态工作点,应选用的负反馈组态是( )。 A. 交流负反馈 B. 直流负反馈

C. 电压负反馈 D. 电流负反馈 7. 工作在电压比较器中的运放与工作在运算电路中的运放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运放通常工作在( ) A .开环或正反馈状态 B .深度负反馈状态 C .放大状态 D .线性工作状态 8. 若发现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则为消除失真可将( ) A .R b 减小 B .V cc 减小 C .R c 减小 D .R w 减小 9.方波通过积分电路后的输出波形是( )。 A. 三角波 B. 锯齿波 C. 尖顶波 D. 正弦波 10.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集成运放为理想运放,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 V 14±,若Ω=K R 101,Ω=K R 1002,当 V 1I =u ,2R 开路时,则输出o u 为( )。 A .1V B .+14V C .0V D .-14V 11. 整流的目的是( )。 A. 将交流变为直流 B. 将高频变为低频 C. 将正弦波变为方波 D. 将直流变为交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 10分) 1. 在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采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 2. 集成运放的实质是一个具有高放大倍数的多级耦合放大电路,内部通常包含四个组成部分,即 、 、输出级、 。

长江大学大学物理历考试试卷Word版

学试卷 学院 班级 姓名 序号 .…………………………….密………………………………………封………………..…………………..线……………………………………..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物理A 》(下)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4页, 答题纸2页; 2、考试为闭卷考试; 3、姓名、序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4、考试日期:2008.7.2 已知常数 c=3.00×108 m/s h = 6.63×10 34 J·s e=1.60×1019 C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图1所示为一沿x 轴放置的“无限长”分段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 ( x > 0)和- ( x < 0), 则xOy 平面上(0, a )点处的场强为: (A ) i a 02πελ (B) 0 (C) i a 02πελ- (D) j a 02πελ 2.在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如图2所示的三 棱柱,取表面的法线向外,设过面AA CO ,面B BOC ,面ABB A 的电通量为1,2,3,则 (A) 1=0, 2=Ebc , 3=Ebc . (B) 1=Eac , 2=0, 3=Eac . (C) 1 =Eac , 2 =Ec 2 2b a +, 3 =Ebc . (D) 1=Eac , 2=Ec 2 2 b a +, 3=Eb c . 3.如图3所示,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内球面半径为R 1,带电量Q 1,外球面半径为R 2,带电量为Q 2.设无穷远处为 电势零点,则内球面上的电势为: (A) r Q Q 02 14πε+ (B) 20210144R Q R Q πεπε+ (C) 2020144R Q r Q πεπε+ (D) r Q R Q 02 10144πεπε+ 4.如图4所示,三条平行的无限长直导线,垂直通过边长为 a 的正三角形顶点,每条导线中的电流都是I ,这三条导线在正三 角形中心O 点产生的磁感强度为: (A) B = 0 (B) B =3 I /(a ) -λ +λ ? (0, a ) x y O 图1 x y z a b c E O A A ' B B ' C 图2 O Q 1 Q 2 R 1 R 2 P r ? 图3 I I I ? O 图4 ? ? ?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赵军龙 专业地质学 班级地质0803 姓名娄春翔 学号200811030303 2010年12月20日

一、设计目的: 通过对《地球物理测井》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对某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岩性划分与评价、储层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获得常规测井资料分析的一般方法,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运用所学的测井知识识别某油田裸眼井和套管井实际测井资料。 2.使用井径、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划分砂泥岩井段划分渗透层和非渗透层。 3.根据密度、声波和中子孔隙度测井的特点,在渗透层应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储层的平均孔隙度。 4.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裸眼井和生产井储层电阻率值。 5.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6.根据开发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确定储层含油性的变化,并判断该储层的性质。 二、基本原理: (一)岩性划分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1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 岩性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微电极电阻率井径声波时差 泥岩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页岩近于泥岩基线高值低、平值低、平值较泥 岩高大于钻头 直径 大于300 粉砂岩明显异常中等值中等正幅度 差异低于砂岩小于钻头 直径 260-400 砂岩明显异常(Cw≠ Cmf)低值明显正幅度 差异 中等到高,致 密砂岩高 小于钻头 直径 250-450(幅度较 为稳定)

测井解释与生产测井 一、二、三次作业

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第1题 自然电位曲线的泥岩基线代表。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整口井中的相对值而非全区域的绝对值 第2题 明显的自然电位正异常说明。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泥浆和地层流体之间的差异 第3题 用SP计算泥质含量的有利条件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SP原理 第4题 电极系A0.5M2.25N的记录点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电阻率测井原理 第5题 电极系A0.5M2.25N的电极距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电阻率测井原理 第6题 梯度电极系的探测半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电阻率测井原理(梯度电极系原理) 第7题 电极系N2.25M0.5A的名称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电阻率测井原理(清楚梯度与电位的差别) 第8题 三侧向测井电极系加屏蔽电极是为了减少的分流影响。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普通电阻率测井与侧向电阻率测井的差别 第9题 在感应测井仪的接收线圈中,由二次交变电磁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成正比。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电磁感应原理 第10题 对于单一高电导率地层,当上下围岩电导率相同时,在地层中心处,曲线出现。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感应测井原理 第11题 井径变化对单发双收声系的影响只表现在。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声波测井原理(井径补偿) 第12题 滑行纵波和滑行横波传播的路径是在。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声波测井原理,滑行波的产生机制 第13题 地层埋藏越深,声波时差值。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压实效应 第14题 在声波时差曲线上,读数增大,表明地层孔隙度。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时间平均公式 第15题 利用声波时差值计算孔隙度时会因泥含量增加孔隙度值。

测井工程类试题库 ( 20120426)

一填空题: 1、测井仪器打捞筒由引鞋、挡环、卡瓦、捞筒、钻具转换头组成。 2、在下井过程中,扭矩阀要调到最大,在套管内以不超过 80米/分钟的速度下放,在接近套管口50米处将下放速度降至30米/分钟以下,出套管后裸眼中以不超过60米/分钟的速度下放。 3、水平井测井施工中,天滑轮安装在高于井架二层平台的 位置,以不影响游动大钩起下、安全测井为标准,悬挂天滑轮的井架梁应能承受150 KN的拉力。地滑轮用链条固定在井口前方3米处的钻台横梁上,应能承受大于 150 KN的拉力,其位置不能影响起下钻。 4、水平井测井施工在下钻过程中,应将钻盘锁死,司钻密切注意张力指示,如遇阻显示大于3t的情况,应立即停止下钻,通知测井队,分析遇阻原因,根据现场具体条件采取合理措施; 5、水平井施工中,湿接头对接完成后,操作工程师用数字万用表检查仪器是否对接成功,经检查对接成功后,给下井仪器供电,检查下井仪器各路信号正常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6、水平井施工中,用旁通的电缆锁紧器将电缆锁紧,并检查锁紧情况,方法是用绞车给电缆2000Lbs 左右净拉力电缆不滑动,放松电缆至自由状态电缆不滑动为检测标准。 7、水平井施工中,安装好电缆卡子,将钻具下放1m后停车,在

以不影响气动大钳工作的情况下,在钻台上选择合适的位置固定侧拉电缆的小滑轮,小滑轮的侧拉角度与钻台平面成 45°角,为减少电缆磨损,电缆应位于转盘四方口的角处,以上工作完成后重置绞车深度。 8、水平井施工中,为保证测井同步且测井深度不发生错误,绞车工应严格控制电缆张力,并且密切注视井口情况和张力情况,对具有恒张力系统的绞车,可设置电缆净拉力为 1000~1500Lbs ,对没有定张力系统的绞车,绞车挂空挡,用手刹控制滚筒,电缆净拉力保持在 1000~1500Lbs 左右。 9、水平井施工中,下放测井过程中每两柱向钻具水眼中灌一次泥浆,灌满为止; 10、水平井施工中,仪器到底后,在不超过仪器最高允许测速前提下,以最大 10 m/min左右的速度上提钻具,测井电缆保持同步上提,电缆净张力控制在 1000~1500Lbs 左右。 11、湿接头泵下接头总成,包括 2″及 2 1/4″两种规格,选择要根据输送钻具的水眼大小,基本原则为:输送钻具的水眼直径应大于泵下接头最大外径 6mm 以上,现场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普通的5″或更粗钻杆输送利用外径为 21/4″的泵下接头,Φ73的油管或钻杆输送用外径为 2″的泵下接头; 12、制作湿接头泵下接头与电缆连接的电缆头,在制作电缆头时电缆一定要穿过旁通,并且要注意方向。 13、检查水平井工具,包括:机械连接、通断、绝缘。

长江大学大学物理历年考试试卷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物理A 》(下)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4页, 答题纸2页; 2、考试为闭卷考试; 3、姓名、序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4、考试日期:2008.7.2 已知常数 c=3.00×108m/s h = 6.63×10?34 J·s e=1.60×10?19C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图1所示为一沿x 轴放置的“无限长”分段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 ( x > 0)和-? ( x < 0),则xOy 平面上(0, a )点处的场强为: (A ) i a 02πελ (B) 0 (C) i a 02πελ- (D) j a 02πελ 2.在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如图2所示的三棱柱,取表面的法线向外,设过面 AA ?CO ,面B ?BOC ,面ABB ?A ?的电通量为?1,?2,?3, 则 (A) ?1=0, ?2=Ebc , ?3=?Ebc . -? +? ? (0, a ) x y O 图1 图

(B) ?1=?Eac , ?2=0, ?3=Eac . (C) ?1=?Eac , ?2=?Ec 22b a +, ?3=?Ebc . (D) ?1=Eac , ?2=Ec 22b a +, ?3=Ebc . 3.如图3所示,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 R 1,带电量Q 1,外球面半径为R 2,带电量为Q 2.电势零点,则内球面上的电势为: (A) r Q Q 0214πε+ (B) 1014R Q πε+ (C) 2020144R Q r Q πεπε+ (D) r Q R Q 0210144πεπε+ 4.如图4所示,三条平行的无限长直导线,垂直通过边 长为 a 的正三角形顶点,每条导线中的电流都是I 在正三 角形中心O 点产生的磁感强度为: (A) B = 0 (B) B =3?0I /(?a ) (C) B =3?0I /(2?a ) (D) B =3?0I /(3?a ) 5.无限长直圆柱体,半径为R ,沿轴向均匀流有电流. 设圆柱体内(r < R )的磁感强度为B 1,圆柱体外(r >R )的磁感强度为B 2,则有: (A) B 1、B 2均与r 成正比 (B) B 1、B 2均与r 成反比 (C) B 1与r 成正比, B 2与r 成反比 (D) B 1与r 成反比, B 2与r 成正比 6.如图5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通电线圈,它的平面与磁场平行,在磁场作用下,线圈发生转动,其方向是: 图3 图4 图5

(建筑工程设计)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建筑工程设计)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日期:2008年3月2日 目录 第一章油藏地质评价 (1) 第二章储量计算与评价 (8) 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 (10) 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 (14) 第五章油气藏开发指标计算 (17) 第六章经济评价 (22) 第七章最佳方案确定 (25) 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 (25) 第一章油(气)藏地质评价 一个构造或地区在完钻第一口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即开始了油气藏评价阶段。油气藏评价,主要是根据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取芯资料、岩芯分析、流

体化验和试采等资料,对油气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识、评价和描述油藏,搞清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查明油气藏的储量规模;形成油气藏(井)的产能特征,初步研究油气藏开发的可行性,为科学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一、油气藏地质特征 利用Petrel软件对cugb油藏进行地质建模,得出cugb油藏的三维地质构造图(见图1-1)。 图1-1 cugb油藏三维地质构造图 (一)构造特征 由图知:此构造模型为中央突起,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平缓,东南和西北方向陡峭,为典型的背斜构造;在东南和西北方向分别被两条大断裂所断开,圈闭明显受断层控制,故构造命名为“断背斜构造”。 (1) 构造形态: 断背斜构造油藏,长轴长:4.5Km, 短轴长:2.0Km 比值:2.25:1,为短轴背斜。 (2) 圈闭研究: 闭合面积:4.07km,闭合幅度150m。 (3)断层研究: 两条断层,其中西北断层延伸4.89km,东南断层延伸2.836km。 (二) 油气层特征:

生产测井施工工艺流程

生产测井施工工艺流程 一、接受任务及作业准备 1、接受任务,核实任务内容。 2、确定测井所需的相关资料、测井设计、测井仪器、辅助工具和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 3、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4、办理放射性源领用手续。 5、借取相关资料,检查Q&HSE资料、技术和安全规范等资料。 6、检查电缆头、马丁代克、张力计、张力线、电缆、注脂系统、井口防喷装置等。 7、检查滑环、发电机、变速箱等设备。 8、领取下井仪器,与地面系统配接检查后装车固定。 9、固定马丁代克,对电缆采取防护措施。 10、检查安全警示标志、逃生呼吸器、医药急救箱、放射性监测仪、气体检测仪、废弃物回收箱等HSE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11、检查井口工具、材料和放射性源配置专用工具。 12、出车前的车辆安全例行检查。 13、领取放射性源,负责全程监控。 二、队伍出发 1、依照季节和环境特点进行行车安全风险识别。 2、出车前安全例会。 3、队伍按指定路线出发。 4、指定押车人员及押源人员,明确押车人员应坐在副驾驶位置。 5、连续行车2小时(或每百公里)后停车休息,进行车辆和放射性源的检查。 6、遇到危险路段时,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 三、井场安装 1、现场勘察,确保施工现场满足HSE的要求。 2、积极与相关方沟通,了解本井相关信息。 3、班前会

1)结合测井设计,通报本次测井内容、测井顺序、井况、井下参数、作业风险、注意事项等。 2)明确发生危险时的紧急集合点、逃生路线和方式。 3)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及巡回检查路线。 4)填写会议记录。 4、设立“测井隔离带”,标识安全警示,安置危险物品。 5、指挥吊车、绞车的摆放,吊车、绞车不能正对井口正面,车辆处于上风处,绞车与井口、地滑轮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并确认前轮摆正。 6、绞车打好掩木,吊车支腿前铺以垫木,支腿将机身顶起,并保持水平。将吊臂下放距地面2米高处。 7、安装地滑轮,连接通讯线及磁记号线。 8、将张力计安装到吊钩上,张力计下接天滑轮,并连接张力线。 9、将防喷头吊索安装到吊臂上。安装好注脂管线,溢流管线和液压泵管线。 10、将张力线、通讯线及磁记号线与仪器车连接 11、将泄压短节、防喷器和防掉器依次连接,牢固安装在采油(气)树上。 12、连接、检查地面仪器。 13、确定下井仪器编号,调用相应的刻度文件。 14、计算井下仪配重:G=P·πг2×106/g×120% 15、准备下井仪器和加重棒。 16、连接防喷管和密封头,将电缆头从防喷管中穿过。 17、放射性源的分装及检查。 18、检查紧固下井仪器的顶丝、销子,检查仪器丝扣和密封圈的完好性,仪器探头的油面。 19、按照顺序连接仪器。 四、测前刻度与校验 1、仪器供电检查。 2、调用主刻度文件 3、测前刻度、校验。 五、井口安装

测井工初级试题

测井工初级理论知识试卷C1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10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 号中。每题0.5分,满分50分。) 1. 用电设备外壳,必须进行( )。 A 、降温 B 、保护接地 C 、保证绝缘 D 、清洗 2. 电荷有规则的运动称为( )。 A 、电流 B 、电位 C 、电压 D 、电阻 3. 单位时间内(1s ),交流电重复变化的周期称为( )。 A 、频率 B 、初相角 C 、振幅 D 、有效值 4. 常用的补偿中子仪器的现场刻度器为( )。 A 、刻度井 B 、专用铝块 C 、双侧向刻度盒 D 、400mCi 的冰块 5. 放射性射线通过电离损伤人体的( )影响因素是指射线本身以及与射线有关的因素。 A 、化学 B 、物理 C 、生物 D 、工程 6. 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并且应用( )反复进行操作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 A 、放射性源模型 B 、中子源 C 、伽马源 D 、刻度源 7. 测量电阻时,万用表量程挡位( ),可提高测量精度。 A 、应选择较高挡位 B 、应选择较低挡位 C 、随意选择 D 、应选择直流挡 8. 最简单的电路一般由( )、连接导线和负载组成。 A 、电源 B 、电容 C 、电感 D 、放大器 9. 万用表可用来直接测量( )、电流、电阻和检查电路通断,判断半导体器件的极性等。 A 、电压 B 、功率 C 、感抗 D 、电能 10. 发现触电事故后,应该首先尽快( ),再实施急救。 A 、通知单位 B 、叫救护车 C 、解脱电源 D 、实施人工呼吸 11. 测井时电缆出现断丝时可采取( )或进行铠装等方法来临时维修。 A 、焊接 B 、压钢皮 C 、电缆叉接 D 、剪断钢丝 12. 厂矿及家庭用电时,往往通过变压器降低远距离输送来的高压电压,这既有利于安全,又能( )。 A 、保证供电 B 、节约电能 C 、降低对设备的绝缘要求 D 、防止乱接线 13. 接触部件,只要接触面足够大、紧密干净,而且( ),接触电阻就小。 A 、没有被氧化 B 、已被氧化 C 、形状美观 D 、安装牢固 14. 放射性射线通过任何物质时,( )。 A 、都会被减弱 B 、都会被加强 C 、都不会有任何变化 D 、都会被完全挡住 15. 测井施工中,在钻台和井口操作时,必须戴( )。 A 、安全帽 B 、防毒面具 C 、防护眼镜 D 、防爆头盔 16. 使用火工品的场所,严禁明火和( )。 A 、喝水 B 、进食 C 、说话 D 、吸烟 17. 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所受到的阻力叫( )。 A 、电阻 B 、电感 C 、电容 D 、电压 18. 能毁坏建筑物及设备,也可直接伤人的一种自然灾害是( )。 A 、电击 B 、电伤 C 、电气火灾 D 、雷击 19. ( )在电源内部的方向是从电源的负极指向正极。 A 、电阻 B 、电流 C 、电容 D 、电动势 20. 测井作业人员必须掌握足够的( )。 A 、重量知识 B 、钻井知识 C 、采油知识 D 、HS E 常识 21. 在纯电感电路中,加在电感线圈两端的电压超前电流( )。 A 、90° B 、180° C 、270° D 、360° 22. 500型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时,( )电池供电。 A 、需要 B 、不需要 C 、需要1.5V D 、需要9V 23. 常规核测井系列仪器能向用户提供自然伽马强度、补偿中子孔隙度、( )等测井资料。 A 、地层压力 B 、地层密度 C 、地层倾角 D 、地层电阻率 24.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 )和电伤。 A 、电弧烧伤 B 、电击 C 、电烙印 D 、皮肤金属化 25. 瓦特是( )的单位。 A 、电流强度 B 、电功 C 、电功率 D 、电压 26. 测井绞车的额定测井深度是指测井绞车所允许的( )。 A 、最小深度 B 、作业深度 C 、最大电缆长度 D 、作业速度范围 27. 测井小队安全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巡回检查,发现( ),及时解决,防止事故发生。 A 、缺员 B 、隐患 C 、迟到 D 、质量事故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大学《模拟电子技术》模电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与答案详解

大学《模拟电子技术》模电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2、漂移电流是(温度)电流,它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度)有关, 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3、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0 ),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反偏时, 结电阻为(无穷),等效成断开; 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5、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6、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变小),发射结压降(不变)。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基)、(共射)、(共集)放大电 路。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为了稳定交流输出 电流采用(串联)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1/(1/A+F)),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 数AF=( 1/ F )。 10、带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BWF=()BW,其中BW=(), ()称为反馈深度。 1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而加上大 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 12、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失真,而采用()类互补功率放大 器。 13、OCL电路是()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OTL电路是()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特点, 所以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15、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漂移,也称()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电路中。 16、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称为(),未被调制的高频信号是运载信息 的工具,称为()。 17、模拟乘法器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是U0=(),电路符号是()。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稳压二极管是一个可逆击穿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状态,但其两端电压必须 (),它的稳压值Uz才有导通电流,否则处于()状态。 A、正偏 B、反偏 C、大于 D、小于 E、导通 F、截止 2、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各极电位分别是2V、6V、2.7V,则三个电极分别

长江大学下学期高数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4分) 级数1n n u ∞ =∑收敛的必要条件是 . 2. (4分) 交换二次积分的次序100(,)y dy f x y dx ??= . 3. (4分) 微分方程2442x y y y xe '''-+=的一个特解形式可以设为 . 4. (4分) 在极坐标系下的面积元素d σ= . 二、 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 1. (4分) 已知曲面224z x y =--上点P 处的切平面平行于平面2210x y z ++-=,则点P 的坐标是 ( ). A. (1,-1,2); B. (-1,1,2); C. (1,1,2); D. (-1,-1,2). 2. (4分) 级数13 121(1) n n n ∞-=-∑为( ). A.绝对收敛; B. 条件收敛; C.发散; D. 收敛性不确定. 3. (4分) 若∑是锥面222 x y z +=被平面0z =与1z =所截下的部分,则曲面积分22()x y dS ∑+=??( ). A. 1200d r rdr πθ???; B. 21200d r rdr πθ???; C. 1200d r rdr πθ??; D. 21200d r rdr πθ??. 4. (4分) 幂级数1(1) n n n n ∞-=-∑的收敛半径为( ). A. 2;R = B.1;2R = C.3;R = D.1.3R = 三、 解答题(每题7分,共63分) 1.(7分) 设sin(),xy z x y e =++求dz . 2. (7分) 计算三重积分,I xdxdydz Ω=???其中Ω为三个坐标面及平面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doc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日期:2008年3月2日

目录 第一章油藏地质评价 (1) 第二章储量计算与评价 (8) 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 (10) 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 (14) 第五章油气藏开发指标计算 (17) 第六章经济评价 (22) 第七章最佳方案确定 (25) 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 (25)

第一章油(气)藏地质评价 一个构造或地区在完钻第一口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即开始了油气藏评价阶段。油气藏评价,主要是根据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取芯资料、岩芯分析、流体化验和试采等资料,对油气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识、评价和描述油藏,搞清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查明油气藏的储量规模;形成油气藏(井)的产能特征,初步研究油气藏开发的可行性,为科学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一、油气藏地质特征 利用Petrel软件对cugb油藏进行地质建模,得出cugb油藏的三维地质构造图(见图1-1)。 图1-1 cugb油藏三维地质构造图 (一)构造特征 由图知:此构造模型为中央突起,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平缓,东南和西北方向陡峭,为典型的背斜构造;在东南和西北方向分别被两条大断裂所断开,圈闭明显受断层控制,故构造命名为“断背斜构造”。 (1) 构造形态: 断背斜构造油藏,长轴长:4.5Km, 短轴长:2.0Km 比值:2.25:1,为短轴背斜。 (2) 圈闭研究: 闭合面积:4.07km2,闭合幅度150m。

(3)断层研究: 两条断层,其中西北断层延伸4.89km ,东南断层延伸2.836km 。 (二) 油气层特征: 油水界面判定: C3 井4930-4940m 段电阻率为低值0.6,小于C1 井4835-4875m 、C2 井4810-4850m 、C 3井4900-4930m 三井段高值3.8,故为水层,以上3段为油层。 深度校正: 平台高出地面6m ,地面海拔94m ,故油水界面在构造图上实际对应的等深线为4930-(6+94)=4830.0m 由C 1、C 2、C 3井的测井解释数据可知本设计研究中只有一个油层,没有隔层(见图1-2)。 图1-2 CUGB 油藏构造图 (三) 储层岩石物性特征分析 表1-1 储层物性参数表 〈1〉岩石矿物分析:由C 1井中的50块样品,C 2中的60块样品,C 3井的70块样品的分析结果:石英76%,长石4%,岩屑20%(其中泥质5%,灰质7%)。可推断该层段岩石为:岩屑质石英砂岩。 水 水 C1 C2 C3 40m 40m 30m 油 -4810m -4900m -4835m

模拟电路期末考试题A卷

模拟电路试题B卷 一.(24分) 1)射极输出器的特性归纳为:电压增益,电压跟随性好,输入阻抗,输出阻抗,而且具有一定的放大能力和功率放大能力,射极输出器的反馈类型是。 2)电压负反馈可以使放大器的输出稳定,电流负反馈可以使放大器的输出稳定。 3)在差分放大电路中,大小相等、极性或相位一致的两个输入信号称为信号;大小相等,极性 或相位相反的两个输入信号称为信号。 4)在导体中导电的是,在半导体中导电的不仅有,而且有,这是半导体区别于导 体导电的重要特征。 5)PN结正向偏置时,反向偏置时,这种特性称为PN结的。 6)晶体三极管有两个PN结,即结和结,在放大电路中结必须正偏, 结必须反偏。 7)晶体三极管有型和型两种类型。 8)画放大器的直流通路时,将视为开路,画交流通路时,将和视为短;.

路。 二.(1.9分,2.9分,3.6分,共24分) 1.放大电路如图所示,T为锗NPN管. (1)设V cc=12V,R c=3kΩ,β=70,如果要将静态工作点电流I c调至1.5mA,问R b要取多大? (2)电路参数同上,如果要将静态工作点的电压V CE调至3.3V,问R b应多大? (3)在调整静态工作点时,如稍不小心把R b调至零,这时三极管是否会损坏,为什么?为避免损坏,电路上可 采取什么措施? 得分 ;.

2.已知电路参数如图所示,R g1=300kΩ,R g2=100kΩ,R g3=2MΩ,R d=10kΩ,R2=10kΩ,+V DD=+20V,场效应 管工作点的互导g m=1ms,设r d>>R d (1)画出小信号等效电路; (2)求电压增益A v; (3)求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 i 3.下面电路其输入,输出波形如图所示 试问: a)此电路产生何种类型失真? (饱和?截止?) b)为消除此失真,应如何调节电阻R b? ;.

长江大学大学物理历年考试试卷

A 卷第 1 页共 4 页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物理A 》(下)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4页, 答题纸2页; 2、考试为闭卷考试; 3、姓名、序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4、考试日期:2008.7.2 已知常数 c=3.00×108m/s h = 6.63×10-34 J·s e=1.60×10-19C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图1所示为一沿x 轴放置的“无限长”分段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λ ( x > 0)和-λ ( x < 0),则xOy 平面上(0, a )点处的场强为: (A ) i a 02πελ (B) 0 (C) i a 02πελ- (D) j a 02πελ 2.在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如图2所示的三 棱柱,取表面的法线向外,设过面AA 'CO ,面B 'BOC ,面ABB 'A '的电通量为Φ1,Φ2,Φ3,则 (A) Φ1=0, Φ2=Ebc , Φ3=-Ebc . (B) Φ1=-Eac , Φ2=0, Φ3=Eac . (C) Φ1=-Eac , Φ2=-Ec 2 2 b a +, Φ3=-Eb c . (D) Φ1=Eac , Φ2=Ec 22 b a +, Φ3=Eb c . 3.如图3所示,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内球面半径为R 1,带电量Q 1,外球面半径为R 2,带电量为Q 2.设无穷远处为 电势零点,则内球面上的电势为: (A) r Q Q 0214πε+ (B) 202 10144R Q R Q πεπε+ (C) 2020144R Q r Q πεπε+ (D) r Q R Q 02 10144πεπε+ 4.如图4所示,三条平行的无限长直导线,垂直通过边长为 a 的正三角形顶点,每条导线中的电流都是I ,这三条导线在正三 角形中心O 点产生的磁感强度为: (A) B = 0 (B) B =3μ0I /(πa ) (C) B =3μ0I /(2πa ) (D) B =3μ0I /(3πa ) -λ +λ ? (0, a ) x y O 图1 图2 图3 图4

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测井教学环节的延续(独立设课),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测井解释方法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完成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对所得结果做分析研究,最终完成报告一份。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 运用所学测井知识对某油田实际测井资料进行(手工)定性和(计算机)定量分析。 2.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岩性识别。 3. 使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及微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储层划分,用声波速度、密度及中子曲线进行储层物性评价。 4. 根据划分出的渗透层,读出储层电阻率值。并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裸眼井原始含油饱和度和剩余油饱和度。 5. 上述岩性识别、物性评价及含油气性评价定量分析程序要求学生用所学C语言独立编写。 三、基本原理 “四性”关系及其研究方法: 1.岩性评价 岩性是指岩石的性质类型等,包括细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等,同时还包括碎屑成分、填隙物、粒间孔发育、颗粒分选、颗粒磨圆度、接触关系、胶结类型等方面。通过划分岩性和分析岩心资料总结岩性规律,其研究主要依据岩心资料,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等。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地质资料以及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来识别岩性,并建立在取心井上的泥质含量预测解释模型。一般常用岩性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 曲线来识别岩性。 a.定性分析 定性划分岩性是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测井曲线值相对大小,从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划分岩性的规律性认识。首先要掌握岩性区域地质的特点,如井剖面岩性特征、基本岩性特征、特殊岩性特征、层系和岩性组合特征及标准层特征等。其次,要通过钻井取心和岩屑录井资料与测井资料作对比分析,总结出用测井资料划分岩性的地区规律。表1为砂泥岩剖面上主要岩石测井特征,在应用表中总结的特征时不能等量齐观,而应针对某一具体岩性找到有别于其他岩性的一两种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