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2017年版化学)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2017年版化学)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2017年版化学)

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2017年版)

化学

一、考试指导思想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要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要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化学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考查学生对基础的化学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断提高命题质量。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应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引导初中化学教学朝着全面落实《化学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整体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方向推进,杜绝偏题、怪题。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试范围

《化学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要求的内容。即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部分。

(二)内容与要求

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应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化学课程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并注意学科内各部分内容的合理分布。

为了便于考查,我们将认知性学习目标的内容按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

个层次(依次用A、B、C表示):即知道、了解、理解,一般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各层次的含义分别为:

知道(包括记住、说出、列举、找到等):对学习过的化学基础知识内容能记忆和再认。记住有关的化学概念、定律、原理的描述;化学用语的意义和表达形式;有关物质的俗称、性质、制法、用途;图形符号的意义;常用仪器的名称、性能和用途;化学反应的现象等。即知道“是什么”。

了解(包括认识、看懂、识别、能表示、懂得等):对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即知道“为什么”。

理解(包括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简单计算等):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计算和论证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即能够“运用”。

按照考试要求,对于技能性学习目标中的“初步学习(模仿操作)”、“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分别纳入到B、C两个层次。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应以《化学课程标准》中所设定的基本要求为依据,选择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设置情境,考查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运用知识的水平和各种能力,避免将科学探究变成死记硬背的知识和按部就班的程序进行考查。实验能力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所需的重要能力,在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中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也包括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仪器药品的选用、观察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论的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考查,应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将其与考查学生实际问题的情境融合起来,渗透在学生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的考查中落实。

化学实验操作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关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内容与形式,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考试内容与要求

三、试卷结构

1.难度结构: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的比例为 7︰1.5︰1.5 ,整卷难度值为0.75左右。

2.内容结构:全卷知识覆盖面达80%以上。其中:科学探究约25%(渗透到其他四个主题中进行考查)、身边的化学物质约25%、物质构成的奥秘约20%、物质的化学变化约20%、化学与社会发展约10%。

3.基本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要求在上述适当题型中设置一定分值的开放性试题。

四、题型示例

选登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初中化学教师和学生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的题型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以下各题均摘自全国各地近年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化学试题,每题后面配有答案。

(一)选择题(各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没有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家庭自酿葡萄酒B.冰块给水产品保鲜

C.卤水点制豆腐D.84消毒液漂白织物

答案:B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药品B.检查装置气密性C.取用液体药品D.稀释浓硫酸

答案:B

3.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

...分类方法的是

A.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人体中的元素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空气可分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答案:D

4. 下列微观示意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A B C D

答案:D

5. 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

6.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 2中少量的CO

B .加入氧化铜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氧化铜难溶于水)

C .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

D .用水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 答案:B

7.我国已经立法规定酒驾入刑。“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 为C 2H 5OH+4CrO 3+6H 2SO 4====2Cr 2(SO 4)3+2CO 2↑+9X ,反应中红色的CrO 3转变为绿色的Cr 2(SO 4)3,其中X 的化学式为 A .H 2O B .SO 2 C .O 2

D .CO

答案:A

8.有A 、B 、C 三种金属,为判断其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实验如下:①将A 、B 、C 分别置于稀H 2SO 4中,A 有气体产生且使溶液变为浅绿色,B 、C 无明显现象;②将B 、C 分别置于CuSO 4溶液中,C 使溶液逐渐褪色,B 无现象。则A 、B 、C 的活动性顺序为 A .A >B >C B .A >C >B C .C >A >B D .C >B >A 答案:B

(二)填空题

1.铁锅、铝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右图是铁锅的示意图。 (1)铁锅中含有的主要金属单质_____(写化学式),含 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__。

(2)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铝锅轻便、耐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Fe 塑料 (2)使油与氧气隔绝

(3)铝的密度小 常温下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 (4)减少环境污染,节约金属资源 2.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右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

是 (填“1”或“2”)。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下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淡水

淡水

海水

水蒸气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分子质量

B .分子种类

C .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2 (2)吸附性 (3)① AB ② 变大

3.下图是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t 1℃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 g ;

(2)a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_;

(4)从A 、B 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A 物质,一般采用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答案:(1)25 (2)t2℃时,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B (4)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4. 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 2.5检测指标。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_______(填序号);

①CO ②CO 2 ③SO 2 ④NO 2 (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天然气 ②石油 ③酒精 ④煤

(3)某市从4月1号起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 2.5的检测。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 (4)下列关于PM 2.5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 2.5;②PM 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 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④PM 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5)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 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③④ (2)③ (3)炭 (4)③

(6)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控制扬尘、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等方面回答均可)

12/℃

5.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当我们路过花圃时,就会闻到花香,原因是 。

(2)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是精准扶贫的民心工程,在农村推广家用沼气池建设是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环境卫生的重要举措。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名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倡少用煤、 、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3)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故中有一种叫电石(CaC 2)的物质,遇水反应生成乙炔(C 2H 2)气体和氢氧化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另一种危化品金属镁燃烧后不能用普通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因为二氧化碳会支持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从金属镁的这个燃烧事实使我们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 。(至少写一条新认识)

答案: (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2)甲烷 CH4+2O2=====点燃

CO2+2H2O 石油

(3)CaC2+2H2O=====

Ca(OH)2+C2H2↑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三)简答题

1. 现有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请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鉴别(不要 求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

(1) ; (2) ; (3) 。 答案:(1)用pH 试纸测pH ; (2)滴加酸碱指示剂如石蕊(或酚酞); (3)加入活泼金属如Zn 粒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 反思、归纳与提升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通过反思与探索,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请填写下文中横线上的空白。

【知识回顾】

(1)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

(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它们溶于水的示意图如下):

【迁移运用】氯化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氯化钠溶于水:NaCl→_____________。 【探索发现】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分析归纳】

氯化氢溶于水:HCl →H ++Cl -

氢氧化钠溶于水:NaOH →Na ++OH -

结论:溶液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②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提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③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以NaCl +AgNO 3=AgCl↓+NaNO 3为例,反应实质: Ag ++Cl -

→________________。

【总结规律】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迁移运用】Na++ Cl - 【探索发现】①NaOH+HCl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aCl+H2O ②BaCl2+Na2SO4=BaSO4↓+2NaCl Ba2+、SO42- ③AgCl ↓ 【总结规律】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

3. 材料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请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

在面料中,属于有机合成纤维的是 。区分羊毛与涤纶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填“观察光泽”或“灼烧闻气味”)。

(2)请列举合成橡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具体用途: 。 (3)塑料常用于制作食品保鲜膜及方便袋等,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大量使用后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请结合日常生活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答案:(1)涤纶 灼烧闻气味 (2)汽车轮胎(合理即可) (3)废弃塑料回收利用

等 级 一等品

成 分 面料 羊毛 80% 涤纶 20% 里料 涤纶 100%

熨烫标准 中温熨烫 不超过150℃

【分析归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实质:H ++OH —

→H 2O ,反应能进行的原因

是溶液中H +和OH —

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 【分析归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实质:(略)。

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

(四)实验与探究题

1.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 ~F 为装置编号)。

(1)写出图D 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 。

(2)用A 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可以选择 (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制取CO 2通常选择下列药品中的 (填药品序号)。 a. 稀盐酸 b. 熟石灰 c. 块状石灰石 d. 稀硫酸

通常检验CO 2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 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填序号)。 a. 将烧杯换成水槽 b. 导管深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 将水换成冰水 d. 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答案:(1)集气瓶 (2)2KClO3==========MnO2△

2KCl+3O2↑ D 或E (3)ac Ca(OH)2+CO 2 ==== CaCO 3↓+H 2O (4)abc

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精盐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粗盐提纯

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粗盐

粗盐

实验二:溶液配制

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 5%的氯化钠溶液,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①提纯得到的精盐仍然不纯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答案:实验一(1)加速溶解(2)未用玻璃棒引流(3)①⑤②③⑥④(4)出现较多固体

实验二①②③

3.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晟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探究:

(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交流讨论】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②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填字母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答案:(1)温度达到着火点

(2)【进行实验】II 2Al+3ZnCl2 ==== 3Zn + 2AlCl3

【交流讨论】①除去表面的氧化物②D

【拓展应用】先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或者用沙土盖灭

(五)计算题

1.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某品种茄子的无土

栽培营养液中含有6%的KNO 3。

(1)KNO 3属于 ___________(填“钾肥”、“氮肥”或“复合肥料”); (2)KNO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KNO 3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4)要配制150kg 该营养液,需要KNO 3的质量为 kg 。 答案:(1)复合肥料 (2)101 (3)39∶14∶48 (4)9

2. 工业上煅烧石灰石(CaCO 3)可制得生石灰(CaO )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2.8t 氧化钙, 计算需要碳酸钙的质量。

答案: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高温

CaO + CO2↑ 100 56

x 2.8t

x=5t

答: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5t 。

3.某同学为了测定NaCl 和MgCl 2固体混合物中MgCl 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将80g 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平均分成四份,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OH 溶液,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问:(1)表中m 的值为 ;(2)原固体混合物中MgCl 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5.8

(2)解:设原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为x

MgCl2 + 2NaOH ==== Mg(OH)2↓ + 2NaCl 95 58

x 8.7g

95 : 58 = x : 8.7g x= 14.25g

原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为: -------------14.25g

20g

×100%=71.25%

答:原固体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分数为71.25%。

100 56 = x 2.8t

(注:以上所示例题中的部分试题选自近年各地学业考试试题,其中部分试题略有改动)

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

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英语 本试题卷分听力技能、阅读技能、知识运用、写作技能四个部分,共7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听力技能(共两节,满分2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读两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小题。 1.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weekend? A. Go camping. B. Go swimming. C. Go fishing.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2小题。 2. What time did the woman get up? A. At 7:00. B. At 7:20. C. At 7:40.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3小题。 3.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A. Sunny. B. Cloudy. C. Rainy.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4小题。 4. Why does the man look tired? A. He stayed up late. B. He didn’t sleep well. C. He worked too long.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5小题。

(完整版)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

机密★启用前 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6道大题,22道小题,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读书的“体”与“用”杨平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生产的累积,读书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精英阶层。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不再是精英阶层的专属,而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义务。然而,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有用抑或是无用等等围绕“读书”而来的问题似乎都悬而未决。 关于读书,可以从“体”与“用”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大致上说,“体”指的是事物的本性、本根、本体,而“用”则是指“体”外化而生成的功用性功能。 从“用”的层面看,开卷有益,学以致用。这里的“有益”和“致用”都意在表明读书确实包含着实用功利性的诉求。全球化、经济发展、时代剧变、信息爆炸……人类遇到的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多变、复杂,各种困惑烦恼纠缠于心,如何理性地看待社会的人与事,如何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需要我们读书。从实用功利性角度考量,读书有用,且利国利民、利人利己,善莫大焉。通过读书,人们可以获得生存技能以创造财富改善生活;通过读书,人们可以通达更高的社会阶位而改变命运。 然而,实用功利性只是读书的一个方面,过分地强调这种读书实用论,往往会遮蔽读书的根本要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这种劝学篇,主要用读书的好处和用处来激励人们学习,肯定会养育狭隘的读书观念。 从“体”的层面看读书,也就是探究读书这件事情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当我们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这意味着,读书是一种属人的活动或事情,读书与做人几乎就是同一件事情。人们常说,“想了解一个人,看他读什么书。”也是此意。实质上也就是在讲读书与做人的道理:读书的根本要义是“人性养成”,读书的“本体”意义是“人文化成”。从这种本体意义出发来理解读书才可能达至读书的至境。

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真题 数 学 一、集合的运算 1.已知集合{1,2}M =,{2,3}N =,则M N = ( ) A .{1,2,3} B.{1,3} C.{2} D.φ 二.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 1.三角函数值 1.3sin 4 π= ( ) A.0 B. 12 C. 2 D. 1 2.正、余弦定理 1.在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其中,3a =,5c =, 4cos 5 A =,则b =( ) A .3 B .4 C .5 D .6 3.三角函数性质 1.(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cos sin )(cos sin )2f x x x x x =+?++。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 (2)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及相应自变量x 的值。 三.函数 1.奇偶性 1.下列函数为奇函数的是 ( ) A.y x =- B.cos y x = C. 23 y x = D.||y x =

2.函数零点 1.已知函数,0 ()2,0x a x x f x x -≥?=? D .0a ≥ 3.函数值域 1.已知函数2()43f x x x =++,则()f x 在[3,1]-上的最大值为( ) A.9 B. 8 C.3 D. 1- 4.函数比较大小 1.若0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22a b < B .121 ()log 2a b < C .22a b < D .1122 log log a b < 5.函数定点 1.已知函数log (1)(01)a y x a a =->≠且恒过定点M ,则点M 的坐标____ ____. 四.概率 1.几何概型 1.如图,两个同心圆的半径分别为1和2,若向图中随机掷一粒豆子,则豆子落 在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 ) A. 14 B. 12 C. 23 D. 34 五.三视图 1.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在其上用粗实线画出的是某空间几何体的 三视图(其中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等腰直角三角 形),则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为( )。 A.92 B. 9 C. 272 D. 27 六.向量 1.如图,DE 是ABC ?的中位线,F 是DE 的中点,设AB =a ,AC =b , 则AF =( ) A. 1 122+a b B. 1122-+a b C. 1142+a b D. 1142 -+a b 2.已知平面向量(2,)y =-a ,(1,1)=b ,若⊥a b ,则实数y 的值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7版新旧课程标准对照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2017 版与旧版本对照版一、课程的基本理念的不同 新课标的理念 1.课程宗旨:高中数学课 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 数学核心素养。 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高中数学课程 内容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数学学科的特征、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数学课程目标,特别是数学核心素养,精选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注重处理好数学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过程与结果、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还关注 与义务教育课程的衔接。 3.教学活动:高中数学教学 活动的关键是启发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引导学生会学数学、会用数学。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数学的育人价 值,增强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 的课程 意识与教学意识,将核心素养贯 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结 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落实“四基” ,培养“四能” ,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四基”指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四能”指从数学 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评价:评价的依据 是相应学习阶段学生数学核心素 养的发展 水平。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 样的评价体系。 旧课标的理念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 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9.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2017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

2017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学说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不必继续研究 2.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生命系统,首先要分析它的物质组成与功能。下列化合物与其功能不符的是( ) A.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B.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C.糖类是细胞内唯一能源物质 D.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两分子氨基酸缩合成二肽需脱去2分子水 C.生物体中的蛋白质都具有催化作用 D.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与空间结构无关 4.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与其大小、性质以及细胞膜的结构有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分子进出细胞不消耗能量 B.抗体以胞吐(外排)方式排出细胞 C.协助(易化)扩散速率与载体无关 D.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5.细胞内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这些反应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酶与ATP的重要作用。下图表示在酶1和酶2催化下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分子的结构简式是A~P~P~P B.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C.酶1、酶2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D.酶1、酶2专一性保证图示反应有序进行 6.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细胞核中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16年修改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英语课程有利于学生体验中外文化差异,丰富思维方式,增进国际理解,提高人文素养。英语教育应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够学会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学习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形成创新意识,发展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课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性化的活动,学习者由于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 (三)整体设计目标,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

湖南省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真题含答案)

2017年湖南省学业水平考试(真题) 数 学 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部分,共4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可 以是() A 、正方体 B 、圆柱 C 、三棱柱 D 、球 2.已知集合{0,1},{1,2}A B == ,则B A 中元素的个数 为( ) A 、1 B 、2 C 、3 D 、4 3.已知向量,若,则(,1),(4,2),(6,3)a x b c === ,若c a b =+ , 则x = ( ) A 、-10 B 、10 C 、-2 D 、2 4.执行如图2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x 的值为-2,则输 出的y =( ) A 、-2 B 、0 C 、2 D 、4 5.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311,16a a a +== ,则 公差d = ( ) A 、4 B 、5 C 、6 D 、7 6.既在函数12 ()f x x = 的图象上,又在函数1()g x x -= 的 图象上的点是 A 、(0,0) B 、(1,1) C 、(12,2 ) D 、(1,22 ) 7.如图3所示,四面体ABCD 中,E,F 分别为AC,AD 的中点,则 直线CD 与平面BEF 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在平面内 C 、相交但不垂直 D 、相交且垂直 8.已知sin 2sin ,(0,)αααπ=∈ ,则cos α=( ) A 、 、12- C 、12 D 9.已知1 4222log ,1,log a b c === ,则 A 、 a b c << B 、b a c << C 、c a b << D 、c b a << 10.如图4所示,正方形的面积为1,在正方形内随机撒1000 粒豆子,恰好有600粒豆子落在阴影部分内,则用随机模拟方

2017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历史科考试大纲_303

2017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历史科考试大 纲 篇一:2017年湖南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1复习 2017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必修1复习 2017-2-22 必修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理解)(1)目的:建立侯国,拱卫王室,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内容: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3)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4)受封诸侯的权力和义务: 权力: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义务: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5)特点: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形成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周王—诸侯—卿大夫—士”。(6)作用: 积极: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后来诸侯国中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7)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战国末年,分封制瓦解。 (8)影响:由于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央集 权。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秦朝建立以后,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有利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教材P.5-6 2、宗法制(理解)

(1)含义: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等级,维护国家统治的制度。(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正妻的第一个儿子)。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3)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运用⑴内容:①首创皇帝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②建立中央官制,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 全国政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

2017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含答案)

20XX 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Br 80 第一部分 必做题(8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 、1molO 2含有氧原子数为NA B 、Fe 的摩尔质量是56g/mol C 、常温常压下,1molN 2体积为22.4L D 、1mol/L MgCl 2溶液中Cl —的浓度为 1mol/L. 2、以下是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加油站应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 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 剧毒品 易燃液体 A 、 B 、 C D 3、配制250mL 0.1mol/L NaCl 溶液,必须用到下列哪种仪器( ) A 、 B 、 C 、 D 、 4、为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 3+,可以选择的试剂是( ) A 、KSCN 溶液 B 、AgNO 3溶液 C 、酸性KMnO 4溶液 D 、BaCl 2溶液 5、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 100nm 之间的是( ) A 、泥水 B 、油水 C 、Fe(OH)3胶体 D 、CuSO 4溶液 6、利用金属活泼性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工业冶炼铝常采用( ) A 、热分解法 B 、电解法 C 、热还原法 D 、萃取法 7、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A 、MgO B 、Al(OH)3 C 、NH 4Cl D 、FeCl 3 8、我国海水制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所得“盐”的主要成分是( ) A 、Na 2SO 4 B 、NaCl C 、CaCl 2 D 、Na 2CO 3 9、下列有关SO 2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无色、有毒的气体 B 、易溶于水 C 、一定条件下,能被O 23 D 、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10、Se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核素中“78”是指( ) A 、质子数 B 、电子数 D 、质量数 11、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 、Cl 2 B 、KCl C 、HCl D 、HClO 12、工业是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加快正反应速率( )A 、H 2 B 、NH 3 C 、O 2 D 、CO 2 13、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N 2(g) + 3H 23(g)

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含答案)

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某场班级足球赛在16时20分正式开始,甲班经过30分钟的顽强拼搏,终于攻入了一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时20分”和“30分钟”均指时刻 B.“16时20分”和“30分钟”均指时间间隔 C.“16时20分”是指时间同隔,“30分钟”是指时刻 D.“16时20分”是指时刻,“30分钟”是指时间间隔 2. 某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滑跃起飞的运动轨迹MN如图1所示,当舰载机经过A点时,速度方向沿图中 A. V1的方向 B.V2的方向 C. V3的方向 D. V4的方向 3.今年4月20日,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输送补给物资的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在飞船发射过程中, 随着飞船离地面高度的增加, 地球对飞船中补给物资的万有引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4.在某同学用手向上提起一相水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对相先有作用力,然后桶对手才有反作用力 B. 手对相的作用力与桶对手的反作用力方向相同 c. 手对相的作用力大于桶对手的反作用力 D. 手对桶的作用力与桶对手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5.如图2所示,用劲度系数为1000N/m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一重物,重物静止 时,弹簧的伸长量为2cm,则弹簧对重物的拉力 A.大小为2000N,方向竖直向上 B.大小为2000N,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20N,方向竖直向上 D.大小为20N, 方向竖直向下 6.图3为圆柱形转筒的示意图。在转筒绕竖直转轴转动的过程中,重物P附着 在转筒内壁上,随着转筒转速增大,重物P对转筒内壁的压力( )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答案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A.恪守kèB.熨帖yùD.休戚相关qī)2.D(A.披B.萃C.缘分) 3.B(“逐步”应改为“逐渐”或“日渐”)4.A 5.D 6.B(B是拟人手法,ACD均为比喻手法)7.B(A.重阳节C.七夕D.端午节) 8.A(善:形容词作动词,其余形容词作名词)9.D 10.C 11.A(危:端正)12.C(C大概,副词;其余均为代词) 13.A(客举曹操为例,是表述人生无常,英雄人物不能与天地共存,并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深切感慨) 14.C 15.B(无中生有)16.D 17.(1)夙兴夜寐(2)舞榭歌台(3)功在不舍(4)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8.(1)环境描写(2)心理描写(3)动作描写(4)细节描写 19.林黛玉:小心谨慎,知礼、聪慧(简析略); 鲁四老爷: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思想上:反动、守旧、自私(简析略)。 难、易之变在于思维 杭二中语文特级教师陈欢 重大考试(如高考、学考)的作文题一般都不会很难,因为试题面对的是数十万考生,不可不兼顾全体。如会分析,思维逻辑清晰,则难者亦易矣;如不会分析,思维混乱,则易者亦难矣。所以,写作的基础,不在技巧,而在于思想。有了思想,文采、技巧方有用武之地。否则,就会陷入不知所云或者无病呻吟之中。下面给出的是一个分析、建构的过程,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启发。 分析材料 材料显然有虚实两层含义: (1)实:“春天”“蓓蕾”“繁花”“落英”都是实指。 (2)虚:“春天的美”指向人生的美,则“蓓蕾初绽”“繁花满树”“落英缤纷”也就都指向了人生不同阶段的美。蓓蕾初绽,可以指向青春的朝气与蓬勃,理想的萌生,锋芒与锐气等;繁花满树,可以指向事业有成,自我价值的实现等。 这虚实两层,立足“虚”或“虚实结合”,则文章都能写出深度;立足“实”不是不可以写,但易沦为纯粹的写景文,想写出好文章比较难。 确定立意方向,深入思考 试题提供了四个方向: (1)春天的美在于她的蓓蕾初绽;(2)春天的美在于她的繁花满树;(3)春天的美在于她的落英缤纷;(4)春天的各个阶段都是美的。因为立意自定,考生可自选其一。 不管选择了哪一个立意方向,都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你认为春天的美在于“蓓蕾初绽”?或者:为什么你认为春天的各个阶段都是美的?以选择“春天的美在于落英缤纷”为例,分析如下: “春天的美在于落英缤纷”的理由: 1.实 (1)缤纷的落英点缀了绿色的大地。

新课标文辑——【2017年版】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7年版】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2)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2)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8) 一、总目标 (8) 二、学段目标 (10)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12 第三学段(7~9年级) (12) 一、数与代数 (12) 二、图形与几何 (16) 三、统计与概率 (25) 四、综合与实践 (26)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26) 一、教学建议 (26) 二、评价建议 (36) 三、教材编写建议 (44)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51) 附录 (55) 附录1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55) 附录2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57)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完整版)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化学真题(有答案)

78 34 2017~2018 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文科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Br 80 第一部分 必做题(8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 、1molO 2含有氧原子数为NA B 、Fe 的摩尔质量是56g/mol C 、常温常压下,1molN 2体积为22.4L D 、1mol/L MgCl 2溶液中Cl —的浓度为 1mol/L. 2、以下是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加油站应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 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 剧毒品 易燃液体 A 、 B 、 C D 3、配制250mL 0.1mol/L NaCl 溶液,必须用到下列哪种仪器( ) A 、 B 、 C 、 D 、 4、为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 3+,可以选择的试剂是( ) A 、KSCN 溶液 B 、AgNO 3溶液 C 、酸性KMnO 4溶液 D 、BaCl 2溶液 5、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 100nm 之间的是( ) A 、泥水 B 、油水 C 、Fe(OH)3胶体 D 、CuSO 4溶液 6、利用金属活泼性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工业冶炼铝常采用( ) A 、热分解法 B 、电解法 C 、热还原法 D 、萃取法 7、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A 、MgO B 、Al(OH)3 C 、NH 4Cl D 、FeCl 3 8、我国海水制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所得“盐”的主要成分是( ) A 、Na 2SO 4 B 、NaCl C 、CaCl 2 D 、Na 2CO 3 9、下列有关SO 2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无色、有毒的气体 B 、易溶于水 C 、一定条件下,能被O 2氧化成SO 3 D 、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10、Se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Se 核素中“78”是指( ) A 、质子数 B 、电子数 C 、中子数 D 、质量数 11、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 、Cl 2 B 、KCl C 、HCl D 、HClO

2017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精华版

一、判断题 新课标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X) 2、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V) 不管这法那法只要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就是好法。(X)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V) 5、《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仅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在数学课上也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V) 6、教师即课程。(X) 7、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V) 8、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X) 9、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教学。(X) 10、从横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V) 11、从纵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贸易独立性。(V) 12、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V) 13、课程改革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V) 14、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X) 15..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间的关系. (V) 16.素质教育就是把灌输式与启发式的教学策略相辅相成. (X) 1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X) 18.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师生致力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V) 19.新课程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V)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初中数学课程为课标中规定的第几学段【第三】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本次课程改革明确了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共强调了几个改变【6个】 5、课标中要求“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这里要求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6、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课标中知识技能的目标要求是【掌握】 7、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可能性》属于下面哪一部分内容【统计与概率】 8、课标中要求“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这里的运算步骤要【以三步为主】 9、《新课程标准》对“基本理念”进行了很大的修改,过去的基本理念说:“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现在的《新课标》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教育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10、什么叫良好的数学教育? 就是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 11.旧的标准理念中,为了突破过去的东西,写的时候有一些偏重,非常强调学生的独立学习,强调

(完整版)湖南省2017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数学 1.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为 A. 圆柱 B. 圆锥 C. 圆台 D. 球 【答案】C 【解析】根据正视图,侧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不是圆柱圆锥,也不是球,从俯视图可以确定该几何体是圆台,故选C. 2. 已知元素a ∈{0,1,2,3},且a ?{0,1,2},则a的值为 A. 0 B. 1 C. 2 D. 3 【答案】D 【解析】因为元素a ∈{0,1,2,3},且a ?{0,1,2},所以该元素是3,故选D. 3. 在区间[0,5]内任取一个实数,则此数大于3的概率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在区间[0,5]内任取一个实数,取到的数有无限多个,且每个数被取到的机会均等,所以是几何概型,由几何概型概率公式知,总区间长度为5,大于3的区间长度为2,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概型的概率问题,属于中档题.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分析试验结

果是不是无限个,其次要分析每个结果是不是等可能的,符合以上两点才是几何概型问题,确定是几何概型问题后,要分析时间的度量是用长度还是面积,体积等,然后代入几何概型概率公式即可. 4.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入x的值为1,则输出y的值是 A. 2 B. 3 C. 4 D. 5 【答案】B 【解析】解: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如下; 输入x=1, y=1﹣1+3=3, 输出y的值为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应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属于基础题. 5. 在△ABC中,若,则△ABC的形状是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答案】A ...... 6. sin120 的值为 A. B. -1 C. D. -

最新普通高中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教师版)

普通高中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共36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卷选择题 一(4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划横线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菲薄(fēi) 漫溯(shuò) 酾酒临江(lì) B.辖制(xiá) 阡陌(qiān) 命途多舛(chuǎn) C.酒馔(zuàn) 坍塌(tān) 浅尝辄止(ché) D.攒射(zǎn) 埋怨(mái) 流觞曲水(sā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诺大偌颧骨高谈扩阔论 B.荏苒僻辟静张灯结接彩 C.踌躇佳淆肴眼花潦缭乱 D.荷包衙门恼羞成怒 3.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祖父是全家所崇拜、敬畏的人,常常带有凛然不可侵犯的_________。 (2)原是仿效宫廷里皇帝传位的铁的法则,属天经地义不容_________。 (3)他们的白天都是这样打发过去的,但到夜晚却是如此________过的。A.神气质疑悉心 B.神情置疑细心 C.神情质疑细心 D.神气置疑悉心 4.依次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即日便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A.然而便而且因为 B.但是就并且因此 C.但是便而且因此 D.然而就并且因为 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连云港海滨浴场,是你避暑的好去处,到那里你一定会又惊又喜,乐不 思蜀。 B.张平同学原来成绩一般,如今学习很刻苦,成绩直线上升,真让人刮目 相看。 C.如果你游黄山,见到那些奇形怪状的山峰,一定会被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所震慑。 D.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很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其 乐融融。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B.在这次斗争中(“五卅”),警察没有任何的权威,在民众的结合力前面,什么权力都不中用了! C.今年《两会》上,九三学社建议,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公款浪费问题纳入“刑法”的调节范畴。

2017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汇总

旭阳镇富西学校初中数学教研组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2011 版)测试题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 C )的过程。 A 、交往互动 B 、共同发展 C 、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B )。 A 、教教材 B 、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 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数学思考 B 、过程与方法 C 、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 A )不同程度。 A 、学习过程目标 B 、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C ) A 、成绩 B 、目的 C 、过程 6、“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A )次。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C ) A 、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 、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 、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C )。 A 组织者 合作者 B 组织者 引导者 C 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 A )的过程。 A 、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 、主动和被动的 生动活泼的 C 、生动活泼的 被动的 富于个性 10、推理一般包括( C )。 A 、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 、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 、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它不具有( D ) A 、基础性 B 、普及性 C 、发展性 D 、连续性 12、对于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B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C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D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思想多样化的关系。 13、( B )是对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A 、直观性 B 、科学性 C 、教育性 D 、合理性 14、( A )是考查学生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方式,合理地设计和实施它有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数 学学业成就,及时反馈教学成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A 、书面测验 B 、教师观察 C 、学具制作 D 、学生作业 15、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 A ),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A 、学习结果 B 、学习过程 C 、学习评价 D 、学习能力 16、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 B )。 A 、指导作用 B 、主导作用 C 、主要作用 D 、辅助作用 17、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 A )。 A 、基本途 B 、基本过程 C 、基本方法 D 、基本思想

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

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道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中,哪个指时刻() A.前4秒 B.第4秒末 C.最后4秒 D.第4秒内 2.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 A.甲乙两车同时出发 B.t1时刻辆车相遇 C.t2时刻辆车相遇 D.t2时刻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3.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能够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1N、2N、4N B.2N、3N、4N C.2N、4N、7N D.3N、5N、9N 4.如右图所示,物块沿固定粗糙斜面加速下滑,物块受到的力有() A.重力、下滑力和支持力 B.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C.下滑力、摩擦力和支持力 D.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 5.物体做下列运动时,所受合力方向和速度方向的是()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匀减速直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 D.平抛运动 6.如图所示,定滑轮光滑,物体A、B、C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将B、C之间的连接绳剪断,A、B 仍静止,则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F N和摩擦力F f的变化情况是() A. F N变小,F f变大 B. F N变小,F f变小 C. F N变大,F f变小 D. F N变大,F f变大 7.绳悬挂一重物,静止于空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重物的重力和重物对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重物的重力和重物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重物的重力和绳对重物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重物的重力和绳对中午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8.下列v-t图象正确描述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是()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 2017年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 光学实验3个实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 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电学实验7个: 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力学实验9个: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二、实验题的特点 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三、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实验原理定方向 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

(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 (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 (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 (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 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

(完整版)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真题) 本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部分,共4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可以是( ) A 、正方体 B 、圆柱 C 、三棱柱 D 、球 2.已知集合A={}1,0,B={ }2,1,则B A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3.已知向量a =(x,1),b =(4,2),c =(6,3).若c=a+b ,则x=( ) A 、-10 B 、10 C 、-2 D 、2 4.执行如图2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x 的值为-2,则输出的y=( ) A 、-2 B 、0 C 、2 D 、4 5.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121=+a a ,163=a , 则公差d=( ) A 、4 B 、5 C 、6 D 、7 6.既在函数2 1)(x x f =的图像上,又在函数1)(-=x x g 的图像上的点是( ) A 、(0,0) B 、(1,1) C 、(2,21) D 、(2 1 ,2) 7.如图3所示,四面体ABCD 中,E,F 分别为AC,AD 的中点, 则直线CD 跟平面BEF 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在平面内 C 、相交但不垂直 D 、相交且垂直 8.已知sin 2sin ,(0,)θθθπ=∈,则cos θ=( ) A 、23- B 、21- C 、2 1 D 、23 9.已知4log ,1,2 1 log 22===c b a ,则( ) (图1) 俯视图 侧视图 正视图图3 B D A 图2 结束输出y y=2+x y=2-x x ≥0? 输入x 开始否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