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设计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设计

准备部分10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宣布本科内容和

目标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螺旋跑

第一遍教师领跑

第二遍体委领跑

2、热身操

第二遍螺旋跑之后站成圆

形,教师站在圆形中间,在

音乐中带领学生做热身操。

1-4八拍弹动扩胸

5-8八拍侧点地侧展

9-12八拍跳踢腿

13-16八拍弓背压腿

四列横队集合,如图:

跟着教师和体委跑螺旋

把枯燥的

慢跑和徒手

操改成螺旋

跑和热身

操,增

加了新的

队形和音

乐元素,提

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

站成圆形跟教师做热身操

双手头上掷实心球

基本部分共3

(22'

1.组织学生有序的到展

板前观看教学挂图

2?让学生模仿投掷动作

3.请一名学生和教师分

别投掷一次

4.让学生分组讨论同学

和教师的动作有何区别,并请

几名学生发表看法

5.教师结合学生的发

言, 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动作要

领:

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

后开立,力量大的一条腿在

后,身体重心落在后退上,两

膝微曲,双手举球至头的后上

方,两臂自然伸直;然后利用

双脚蹬地、收腹、挥臂的力量

将球用力由头后向前上方掷

出。

用力顺序:由下而上,

先是两腿用力蹬地,送髋收

腹,两臂用力,挥出掷球。出

手速度要快,用力要猛,出手

角度要掌握好。

6.集体进行投掷练习

7.请做的好学生进行示

1.认真观察挂图

2.根据教学挂图,自我模仿并体会投掷的动

作方法

3.观察对比同学和教师的动作

4.从各个方面分析同学和教师的动作区别,

积极发言

5.认真听讲解,看示范,仔细观察,形成正

确的动作概念

6.在教师的口令下统一拾球、掷球进行练习,

队形如上图

7.积极踊跃的参加展示,并观摩学习

让学生自

己观察、

分析,激

发他们的

学习积极

性,通过

这样的自

主性学习,

体现出学

生学习的

主体地位

一、 集合、放松

在轻缓的音乐中,教师带领 学生做肌肉放松练习 二、 总结本课内容

表扬做的好的学生,鼓励其

他学生 三、 归还器材,师生再见 一、 认真跟着教师做放松练习 二、 认真听讲,自我反思 三、 帮助教师归还器材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基 本掌握

技术动作,平均心率100-120/分钟,达到了教学目标的预期要求,掌 握了本次课的技术重点,突破了难点,并能熟练地完成动作。在教学中培养 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

神。同时也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科学 方法,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

意识。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是中学《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教材。本 课灵活的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营造了 一个和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游戏队形

本 部 分

共 30'

二、游戏:十字接力(8')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男女生均衡分成四组站在十 字上,每组第一个人站在起跑 线后手持接力棒,听到发令后 立即沿着圆圈按逆时针方向奔 跑,各队第二人站在起跑线后, 等待接棒,第一人交棒后站在 队尾,依次进行,先完成的队 为胜。 2?指导学生进行游戏

3?惩罚败队,每人15次深蹲跳

通过游戏 活跃课堂 气氛,感 受快乐体 育,同时 培养学生 的集体荣 誉感好团 结协作的 意识。

1?认真听游戏方法和规则

2?积极参与,为了让自己的队伍获胜,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3.胜不骄败不馁

5'

缓解肌肉

疲劳

教学预期效果

谐、充满乐趣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在自主的空间里,积极投入的进行自学、自练、自悟以及同学间的合作与探究。以下是本人课后的几点反思:

首先,学生永远是课堂上的主角。课堂上要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本课的主教材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开始就让学生自己观察,模仿,自己试投,然后再跟教师的正确动作做比较,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易错动作的印象,更激发了他们自主研究的意识,提高了自学的能力。

多元化的设计更吸引学生。本课的准备活动的热身操和放松肌肉环节都是在音乐下完成的。热身操选用节奏欢快、动感十足的乐曲,在课的开始阶段提高了学生的兴奋度;而放松操又选用了节奏舒缓的轻音乐,帮助学生放松肌肉的同时也平静了他们的心情。另外本课还打破的常规的队列队形,加入了螺旋、圆形等队形,同样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本课的反思,我还感觉到自己需要深究教材,要进一步学习、研究、探索、运用学生自主学习这个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引导、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思考了什么,感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使学生得到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还得实践、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