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名著整理

英国文学名著整理
英国文学名著整理

☆英国文学名家名著

《贝奥武甫》(Beowulf)是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一首英雄史诗,古英语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标志着英国文学的开始。史诗的第一部分讲述瑞典青年王子贝奥武甫来到丹麦,帮助丹麦国王赫罗斯加杀死了12年来常来进行夜袭的巨妖格伦德尔及他的母亲;第二部分简述了贝奥武甫继承王位,平安统治50年。后来,他的国土被一条喷火巨龙蹂躏,老当益壮的贝奥武甫与火龙交战,杀死火龙,自己也受了致命伤。

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0-1400)是英国文学之父亲和前最杰出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坎特伯雷故事集》等。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主题、题材、风格、笔调的多样性及描写人对生活的追求的复杂性。他的代表作品是《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不仅描绘了31位朝圣者的各个社会阶层,而且也反映了他们各自叙述故事的不同风格,读者广泛,对后世影响很大。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喜剧、悲剧和历史剧。他的剧本至今仍在许多国家上演,并为人们所普遍阅读。莎上比亚的作品文才横溢,创造的喜、怒、哀、乐场面使人印象深刻,历久难忘。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奥赛罗》(Othello)、《哈姆雷特》(Hamlet)、《麦克白》(Macbeth),《李尔王》(King Lear);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和《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等。此外,历史剧《亨利六世》(Henry VI)三部曲,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也都很受欢迎。《哈姆雷特》叙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替父报仇,杀死篡夺王位的叔父的故事。《哈姆雷特》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的成为经典台词。《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无情,同时,歌颂了青年男女纯洁坚贞的爱情。

济慈(Keats, 1795一1821)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贫苦,作过医生的学徒,后来才以写诗为业。他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不满,希望在一个“永恒的美的世界”中寻找安身立命之处。他的诗歌以文辞声调之美著称,在艺术上对后代的英国诗人影响很大。主要作品有《伊沙贝拉》(Isabella)、《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和《秋颂》(To Autumn)等。雪莱(Shelley ,1792一1822)是英国浪漫主义的重要诗人。他生于贵族家庭。他既创作了富于政治思想性的诗,也写了很多优美的抒情诗,特别是爱情诗,显示了不羁的想象,瑰丽的色彩和动人的音韵,这些使他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麦布女王》(Queen Mab)、《致英国人民之歌》(Song to the Men of Englan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和《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等。《西风颂》里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If Winters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成为妇幼皆知的诗文。

华兹华斯(Wordsworth,1770-1850),18-19世纪之交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最伟大和最有影响的诗人。他和克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骚塞(Robert Southey)三人组成“湖畔派诗人(the Lake Poets)”其作品的主题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1813年他接受政府长期津贴,1843年又被封为桂冠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有《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水仙》(Daffodill)和《序曲》(The Prelude)等。

笛福(Daniel Defoe,1661-1731)是英国小说之父。59岁时发表的成名小说《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出版后立即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书。随后,他又写了《辛格顿船长》(Captain Singleton)、《摩尔·弗兰德》(Moll Flanders)、(大疫年日记)(a Journsl of the Plagure Year)等小说。《鲁滨逊飘流记》是根据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扣克的航海遇险、流落

在荒岛上并独居4年才获救的真实故事,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作品。主人公鲁滨逊是笛福理想中的英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富于冒险精神,依靠个人的劳动和智慧力量克服自然界的种种困难。这对于否定普通人作用的封建社会来说,是有进步意义的。

简·奥斯丁(Jane Austen ,1775一1817),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她是乡村牧师的女儿,一生住在乡间。写过六部小说,多以乡间生活为背景,更以婚姻问题为中心题材。她的作品情节结构精密紧凑,人物描写深刻生动,戏剧场面精彩,对话巧妙。主要作品有《理智和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曼斯非尔德花园》(Mansfield Park)、《爱玛》(Emma)等。华人导演李安(Ang Lee ,1954—)于1995年导演的外语影片《理智与情感》获当年美国奥斯卡(Oscar)最佳剧本改编及最佳女演员奖。

夏洛蒂、爱米丽和安妮姐妹(Charlotte, Emily and Anne)三人出身贫寒,幼年丧母,不得不在慈善学校度过童年。夏洛蒂38岁才结婚,次年去世。两个妹妹终生未嫁。夏洛蒂的代表作《简爱》(Jane Eyre)是她的自传体小说,小说问世后立即产生了巨大影响。小说坦率而热情地塑造了同自己的天生欲望和社会地位发生冲突的妇女。爱米丽的《呼啸的山庄》(Wuthering Heights)被誉为第一部社会革命小说。安妮的小说具有平静力和现实性,也得到了一些评论者的称赞。

查理·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 - 1870), 19世纪英国伟大的小说家。幼年家贫,曾作徒工,成名后仍接近贫苦人民。一生创作辛勤,留下了20多部小说,包括《匹克威克外传》(Pickerwick Papers)、《雾都孤儿》(Oliver Twist)、《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艰难时世》(Hard Times)和《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等。狄更斯的小说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写景叙事真切而又富想象,既有尖刻的讽刺,又有幽默的夸张。沃特·司各特(Sir Walter Scott,1771一1832)是英国19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历史小说。《艾凡赫》(Ivanhoe)是他的代表作,它以12世纪的英国为背景,描写当时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在上一世纪征服了英国的诺曼人之间的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和穷苦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它通过各式各样的人物和错综复杂的情节,展开了一幅描绘中世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

斯蒂文森(Robert Stevenson,1850-1894))是英国著名的冒险故事和散文作家。他的作品种类繁多,构思精巧,其成熟小说富有独创性和力量。他写了一系列以苏格兰为背景的小说,如《黑箭》、《绑架》、《巴伦特雷的少爷》等。他的成名作《金银岛》(Treasure Island)是男孩们爱不释手的好书。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一1924),英国航海家和小说家。他出生在俄国的波兰人家庭,康拉德是他的笔名。他自幼向往海上生活,先后在不同的商船上工作,担任过水手、大副和船长等职务。他在海上传奇式的经历给他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作品有《黑暗的中心》(The Heart of Darkness)、《吉姆爷》(Lord Jim)等。《黑暗的中心》写船长马洛指挥一艘汽船沿刚果河深人非洲寻觅文明的故事。这部书表现了文明与原始的对立,在许多地方对殖民上主义表示不满。

哈代(Thomas Harday,1840-1928)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后一位和最重要的小说家。一生以英国南部小镇为背景写了很多“威塞克斯系列”(the Wessex novels)的小说,主要有:《德伯家的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被改编成有影响力的电影)、《无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被改编成有感染力的电影)、《还乡》(The Return of the Native)等。小说中充满了悲观主义(pessimistic)的人生观和宿命论的思想。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一1941),英国现代女作家。她对小说的写作形式曾作出独特贡献,也是当时最优秀的评论家之一。她在伦敦的住地布鲁姆斯伯里成为文学中心,座上客都是当时著名作家和文人。维吉尼亚的小说着重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主要作品有《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远航》(The Voyage Out)、《奥兰多》(Orlando)

和《黛洛维夫人》(Mrs. Dolloway)等。《黛洛维夫人》是吴尔夫早期的佳作,写黛洛维夫人一天24小时之内的生活。情节简单,风格特点是抒情、深邃、细致。用“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一创作方法深刻细腻地描绘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个性及弱点。

D. H.劳伦斯(D.H. Lawrence,1889-1930)是当代英国文学的一位大师,著名的现代派作军代表之一。他在创作上摒弃了英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语言质朴、句子结构简单,大量使用淳朴的生活语言。他在作品中揭示了人性中的本能力量,并辛辣地批评了现代工业社会。他一生写了10部长篇小说,其中最伟大和最有代表性的是《虹》(The Rainbow)和《恋爱中的女人》(women in Love)。其他作品包括《恰特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迷失的少女》(The Lost Girl)和《儿子与情人》(Songs and Lovers)等。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英国剧作家、政论家。他接受过柏格森、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又攻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1884年他参加了“费边社”,主张用渐进、点滴的改良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在艺术上,他接受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影响,主张写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1933年2月17日,乘“不列颠皇后”号轮船到上海访问中国。

萧伯纳的文学始于小说创作,但突出的成就是戏剧。《鳏夫的房产》(Widower’s House,1892),《华伦夫人的职业》(Mrs. Warren’s Profession,1894),《芭芭拉少校》(Major Barbara,1905)、《伤心之家》(Heartbreak House,1913)、《圣女贞德》(Joan of Arc,1923)、《苹果车》(The Apple Cart,1929)等。其中《圣女贞德》获得空前的成功,被公认为他的最佳历史剧,是“诗人创作的最高峰”。

萧伯纳杰出的戏剧创作活动,不仅使他获得了“20世纪的莫里哀”之称,而且“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受到了沃尔特·佩特等人审美观念的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

王尔德曾经因为同性恋而成为当时同性恋社群的一个文化偶像。对他的审判是英国司法史上和文学史上著名的案件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891年),童话集《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1888年),戏剧《少奶奶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1892),《帕都瓦公爵夫人》(The Duchess of Padua,1893年),《莎乐美》(Salomé,1893),《理想丈夫》(An Ideal Husband,1895)。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爱尔兰意识流文学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文学生涯始于1914年开始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Dubliners)。《尤利西斯》(Ulysses)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之首。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Leopold Bloom)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日常经历。小说的题目和内容源出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和荷马史诗《奥德赛》。通过大量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具有现代史诗的概括性。长篇小

说《青年艺术家的画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有强烈的自传色彩,主要描写都柏林青年斯蒂芬&S226;迪达勒斯如何试图摆脱妨碍他的发展的各种影响——家庭束缚、宗教传统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去追求艺术与美的真谛。长篇小说《芬尼根守夜人》(Finnegan’s Wake以都柏林近郊一家酒店老板的潜意识和梦幻为线索,是一部用梦幻的语言写成的梦幻的作品。

福斯特(E. M.Forster,1879-1970),英国小说家、散文家。生于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摒弃了19世纪人们喜爱的繁缉辞藻和复杂的细节描写,采取更为流畅自如、更加口语化的写作风格。主要作品有《霍华德庄园》(Howard's End)、《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最长的旅行》(The Longest Journey)、《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 Room with a View)和《莫里斯》(Maurice)等。《霍华德庄园》是福斯特的成名小说,已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并获得奥斯卡奖。故事讲述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自由想象力的玛格丽特和追求商业利益而濒于精神崩溃的亨利结婚,玛格丽特把亨利带回到以前的旧居,希望重建想象力与土地的联系。

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1926-),英国小说家。1950年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在希腊、法国和英国教学。他的作品把心理描写和社会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他的第一部小说《收藏家》出版后,立即受到读者欢迎。除此之外,他还写了《占星家》、《法国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等。《法国中尉的女人》被改编成为电影,描写19世纪中叶的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三角恋爱故事。

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1911-1993),英国当代最受拥戴的小说家之一,毕业于牛津大学,做过中学校长、大学讲师、演员,航海员和音乐家。一生创作了10多部小说,主要有:《蝇王》(Lord of the Flies)、《遗产继承人》(The Inheritors、《金字塔》(The Pyramid 等。《蝇王》是部虚构小说,讲述了一群不受文明与社会道德束缚的孩子在热带荒岛上蜕化为野蛮人的故事。小说因为探究了童心的泯灭与人性的黑暗于198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文学名家名著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殖民地时期唯一的一位作品至今仍广为传诵的作家。“光阴一去不复回”(Lost time is never found again),“自助者,天助之”(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都他作品中的名言。他一生没完成的自传算得上是第一本真正的美国作品,也是第一本用英语写的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写作的传统。

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创造性地书写了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历史。他的《纽约外史》(1809)可以说是荷兰人在曼哈顿岛的生活写照。欧文在这部著作中为美国塑造了第一位虚构英雄—灯笼裤老爸。在《瑞普·凡·温克尔》( Rip Van Winkle)和《睡谷的传说》(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中,欧文甚至创造了美国早期传奇文学中影响更为深远的人物:瑞普·凡·温克尔。欧文以自己的创作来表明:美国作家既要保持爱国主义者的身份,也不能局限于仅仅取材于美国本土。

费尼莫·库拍(Cooper,1789-1851)显示出他对开创西部文学的兴趣。库拍的小说《间谍》(1821)描写了独立革命期间发生在纽约的一个激动人心的间谍活动故事,但库拍直到出版《拓荒者》(The Pionerrs,1823)之后,才正式以作家身份从事创作。《拓荒者》是组成《皮袜子故事集》的五部浪漫主义作品的第一部。描写了传说中的森林猎手—纳蒂·班波。班波,后来成为美国小说及电影中所有英雄的森林巡逻员、猎熊者及牛仔的先驱。《最后一个莫希干人》(1826)和《杀鹿的人》(The Deersplayer,1841)跟踪追述了班波的前后经历—从最初的热血汉子一直到老死在西部平原。《皮袜子故事集》调整了自然与文明的价值冲突—披露出文明的匾乏。

18世纪的作家们一直强调大脑是一切智慧的源泉,而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Emerson,1803 -1882)却强调心智的作用。这位真正的天才不仅擅长运用理智和聪慧,他还具有深刻的感知力,五种官能对奇妙的生活异常敏感。爱默生相信灵感,他创作的散文不只是理性的运用,而是灵感的倾诉。他的《论自然》、《论美国学者》(The American Scholar)、《论自助》、《超验论》等著作在很多方面动摇了日常思想行为准则的根基。《论美国学者》被认为是知识分子的独立宣言。爱默生常将事实与想像、美国人的共同感觉与精神欢乐相结合,给予听众撼人心弦的信心:即每个美国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爱默生强调要“相信你自己。伟大的人总是要遭人误解。”

亨利·大卫·梭罗(1817一1862)使爱默生的上述思想创意形成了更为深远的影响。梭罗宁愿坐牢也不愿付税给政府去支持一场他并不赞同的墨西哥战争。他在《论公民的不服从》(1849)一书中坚持认为,个人的抗争是世界上最革命的力量。这种抗争比政府采取行动能更快、更彻底地带来社会的公正。梭罗一生中最著名的活动是退隐沃尔登湖畔的简陋小屋。梭罗在那儿独自住了2年。《沃尔登》(Walden,1854)是梭罗这段生活的记录,也是他最杰出的作品。几乎没有人像梭罗这样,对贴近大自然生活的乐趣描写得如此令人神往。

纳撒尼尔·霍桑(Hawthorne,1804一1864)的《红字》(The Scarlet Letter,1850)是最伟大的美国小说之一。他在这部杰作中挖掘了两个犯戒恋人-海丝特·白兰和牧师犹姆斯台尔的内心世界,对人物性格的内疚,虚伪和憎恨的外部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赫尔曼·梅尔维尔(1819-1891)发表的《白鲸》(Moby Dick)是美国最伟大的关于海洋的故事,也是最著名和谈论最多的英语作品之一。该小说以梅尔维尔本人十几岁时在开往利物浦的船上做船舱服务员的经历为素材。他随捕鲸船抵达南太平洋,下船后在马吉萨斯群岛上住了一段时间。最后,他来到夏威夷。梅尔维尔在夏威夷加人美国海军,在一艘护卫舰上服役。《白鲸》是一部追猎故事。整个故事情节是船长亚哈寻找一条曾经咬断自己一只腿的白色巨鲸。梅尔维尔讲述的不仅仅是一条漏网鲸鱼的故事,它揭示了善与恶的冲突以及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持久欲望。梅尔维尔通过船长亚哈,使自己与自然对立起来。

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真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斯(1835-1910),在加利福尼亚州开始了他的文学之旅。马克·吐温的成名作《卡拉维拉斯县著名的跳蛙》就是以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采矿小镇为背景。《傻子国外旅行记》(1869)转而描绘欧洲本土色彩。马克·吐温创作的以欧洲为背景的小说还有《王子与贫儿》(1822)fn《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1889)。《汤姆·索耶历险记》( 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1876)、《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884)等小说的问世是他的创作达到顶峰,描写了少年浪迹天涯的真性真情和叛离精神。马克·吐温的作品,无论是主题还是衬景,都具有完全彻底的美国风格。他刻画的人物、语言、思想和行为基本上脱离了欧洲模式。他的幽默蕴藏着他对美国社会的尖锐评论。

艾米莉·迪金森(Emily Dickson,1830一1886)一生创作了1800首诗歌,死亡之美和孤独之美是其诗歌作品的重要主题。她39岁离开人间,终生未嫁。迪金森的诗歌华丽阴郁,短小精悍,极少超过12行或15行,但她将一种奇特力量的情感冲动诉诸于这狭小的诗行空间。在新英格兰的诗人中,艾米莉·迪金森是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惠特曼Walt Whitman不仅是美国最伟大的民主诗人,而且也是美国诗歌革命的先驱,他是探索自由诗体的第一人。代表作《草叶集》(Leafs of Grass)歌颂了平等和民主的思想,赞美了尊严和自立精神以及普通百姓的快乐追求。《自我之歌》(song of myself)是惠特曼的有名诗作。

亨利·詹姆斯(1843--1916)是内战后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擅长写“国际”小说和美国人在欧洲的生活故事。《美国人》(1877)、《苔丝·密勒》(1878)和《一个妇女的画像》(1881)都反映了这一主题。马克·吐温集中描绘了欧洲的风土人情,而詹姆斯对于人物的

心理活动更感兴趣,即刻画人物的思想与情感。

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核武器的发展和冷战的爆发,这些国内外问题并没有阻止美国作家们的作品问世。在20世纪的纷乱之中,美国文学步入又一轮创作繁荣期。西奥多·德莱塞(1871一1954)属于活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芝加哥流派。他毫无隐藏地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1900)以及他最杰出的作品《美国的悲剧》(An American Tragedy,1925)讲述了残酷而痛苦的故事。德莱塞的作品尽管文笔粗糙,却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他主要描绘中西部的小镇生活。刘易斯在小说《大街》(The Main Strret,1920)中,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一位医生与他那刻板的妻子之间的紧张关系。作品《巴比特》(Babbit,1922)犀利地勾画了乔治 F.巴比特的惨淡和宗教领袖的虚伪。

托马斯.艾略特(T.S.Eliot) 于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荒原》(The Waste Land)是其代表用,展现了战后欧洲人和美国人的精神危机,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 the Lost Generation)的宣言书。庞德(Ezra Pound)是美国意象主义诗歌的倡导者,代表作品《在地铁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以一句话而闻名于世,《诗章》(The Cantos)是其最重要的长诗。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1896一1940)是揭示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浮躁的内心世界的小说家之一。菲茨杰拉德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市,参军前曾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他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This Side of Paradise,1920)栩栩如生地刻画出“爵士乐时代”年轻人的生活—狂欢、放纵。他最优秀的作品当属《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1925)。青春渐逝的盖茨比歇斯底里地企图重温一场以前的美梦,却眼见它变成恐怖的梦魔。菲茨杰拉德和这个时代的其他许多作家一样,菲茨杰拉德试图通过小说创作来揭示美国社会在20世纪20年代所发生的变化。

威廉·福克纳(1897--1962)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叫做杰弗逊的密西西比小镇上的故事,小镇坐落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福克纳追述了康普生、沙特里斯和斯诺普斯家族以及其他人形形色色的生活和命运。这些故事深刻剖析了南方新、旧社会现实和普通人的命运。在《喧嚣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1929)、《八月之光》(1932)、《押沙龙,押沙龙!》(1936)和《村子》(1940)、《寓言》(1954)等小说中,既有黑暗与悲伤,也有欢歌笑语。福克纳被评论家称为是“美国文学中的莎士比亚”,是一位悲、喜剧双料大师。1949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是又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54)。海明威以简约、精炼、直截了当的文学风格而著称。他最擅长动作描写,对斗牛、猎狮、打鱼的描述在世界文坛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海明威的第一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1926)揭示了客居巴黎的美国年轻人的悲哀和孤独。《永别了,武器》(Farewell to Arms ,1929)追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痛苦和造成的破坏。以西班牙内战为题材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 ,1940) 描述西班牙内战对爱情的打击和人性的摧毁。《老人与海》(Old Man and the Sea)描写了一个打不垮的“硬汉”老人。小说里的独白“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

美国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复兴(Harlem Renaissance )时期出现了许多有成就的黑人作家。休斯(Hughes)和赖特(Wright)是黑人作家的代表人物,休斯被认为是美国黑人“桂冠诗人(The Weary Blues)”,其代表作为《疲惫的黑人伤感歌》。《土生子》是赖特的代表作,它是第一部关于赖特青年时期苦难经历的自传。80年代后,两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和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在美国文坛上声望日高。沃克的小说《紫色》(The Color Purple)描写黑人男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成为美国妇女文

学的经典。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和《爱娃》( Beloved)等小说让人回味无穷,思考万般。1993年,莫里森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黑人女作家。

约翰·斯坦贝克( John Steinbeck,1902-1968)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文坛上涌现出的一批反映社会和经济主题的杰出小说家之一。《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1939)讲述的是约翰一家向西部进发的故事。在《鼠与人》(Of Mice and Men,1937)这部小说中,斯坦贝克展示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智力迟钝者莱尼无法协调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斯坦贝克具有良好的幽默感,他的作品展现了大萧条背景下轻松愉快的一面。1962年,斯坦贝克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 ---1953 )是美国最著名的剧作家,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洞悉人物特点、运用情感力量和极具感染力的诗化语言是奥尼尔成功的诀窍。他创作的戏剧视野开阔。<<琼斯皇帝>>〔Emperor Jones,1920〕对恐惧心理进行了研究。《哀悼》(1931)给希腊悲剧设置了新英格兰背景。《进人黑夜的漫长旅程》(1956)是奥尼尔最长、最严肃的剧作之一,其基本情节讲述的是一位青年作家试图理解、并最终逃脱他那狰狞可怕的家庭的故事。这部戏剧是美国剧院上演的、对不幸家庭最感人的描绘之一。由于剧中的部分故事来自奥尼尔本人生活的一段写真,从而使该剧倍加感人。

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译文汇总.

Unit 1 Geoffrey Chaucer 1343-1400 夏雨给大地带来了喜悦送走了土壤干裂的三月沐浴着草木的丝丝经络顿时百花盛开生机勃勃西风轻吹留下清香缕缕田野复苏吐出芳草绿绿碧蓝的天空腾起一轮红日青春的太阳洒下万道金辉小鸟的歌喉多么清脆优美迷人的夏夜怎好安然入睡美丽的自然撩拨万物的心弦多情的鸟儿歌唱爱情的欣欢香客盼望膜拜圣徒的灵台僧侣立愿云游陌生的滨海信徒来自全国东西南北众人结伴奔向坎特伯雷去朝谢医病救世的恩主以缅怀大恩大德的圣徒那是个初夏方临的日子我到泰巴旅店投宿歇息怀着一颗虔诚的赤子心我准备翌日出发去朝圣黄昏前后华灯初上时分旅店院里涌入很多客人二十九人来自各行各业不期而遇都到旅店过夜这些香客人人虔心诚意次日要骑马去坎特伯雷客房与马厩宽敞又洁净店主的招待周到而殷勤夕阳刚从地平线上消失众人同我已经相互结识大家约好不等鸡鸣就起床迎着熹微晨光干燥把路上可是在我叙述故事之前让我占用诸位一点时间依我之见似乎还很必要把每人的情况作些介绍谈谈他们从事什么行业社会地位属于哪个阶层容貌衣着举止又是如何那么我就先把骑士说说骑士的人品出众而且高尚自从军以来就驰骋于疆场待人彬彬有礼大度而豪爽珍惜荣誉节操和骑士风尚为君主效命创辉煌战绩所到国家之远无人能比转战于基督和异教之邦因功勋卓著缕缕受表彰他攻打过亚历山大利亚在普鲁士庆功宴上有他这位佼佼者多次坐首席从立陶宛直打到俄罗斯同级的骑士都大为逊色攻克阿给西勒有他一个还出征到过柏尔玛利亚夺取烈亚斯和萨塔利亚他还

多次游弋于地中海跟随登陆大军将敌战败十五次比武他大显身手为捍卫信仰而浴血奋斗在战场上三次杀死敌将高贵的武士美名传四方他还侍奉过柏拉西亚国君讨伐另一支土耳其异教军没有一次不赢得最高荣誉他骁勇善战聪慧而不痴愚他温柔顺从像个大姑娘一生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对谁也没有讲过半个脏字堪称一个完美的真骑士他有一批俊美的千里马但是他的衣着朴实无华开价的底下是结识的布衣上上下下到处是斑斑污迹他风尘仆仆刚从战场归来片刻未休息就急忙去朝拜 Unit 2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生存或毁灭这是个必答之问题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苛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此二抉择就竟是哪个较崇高死即睡眠它不过如此倘若一眠能了结心灵之苦楚与肉体之百患那么此结局是可盼的死去睡去但在睡眠中可能有梦啊这就是个阻碍当我们摆脱了此垂死之皮囊在死之长眠中会有何梦来临它令我们踌躇使我们心甘情愿的承受长年之灾否则谁肯容忍人间之百般折磨如暴君之政骄者之傲失恋之痛法章之慢贪官之侮或庸民之辱假如他能简单的一刃了之还有谁会肯去做牛做马终生疲於操劳默默的忍受其苦其难而不远走高飞飘於渺茫之境倘若他不是因恐惧身后之事而使他犹豫不前此境乃无人知晓之邦自古无返者所以「理智」能使我们成为懦夫而「顾虑」能使我们本来辉煌之心志变得黯然无光像个病夫再之这些更能坏大事乱大谋使它们失去魄力第二场同前凯普莱特家的花园罗密欧上罗密欧没有受过伤的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创痕朱丽叶自上方

英国文学 整理

Term Definition: Alliteration(押头韵): Alliteration is the repetition of a speech sound in a sequence of nearby words. The term is usually applied only to consonants, and only when the recurrent sound begins a word or a stressed syllable within a word. Arthurian legend(亚瑟王传奇): It is a group of tales (in several languages) that developed in the Middle Ages concerning Arthur L, semi-historical king of the Britons and his knights. The legend is a complex weaving of ancient Celtic mythology with later traditions around a core of possible historical authenticity. Sonnet(十四行诗): A lyric poem consisting of a single stanza of fourteen iambic pentameter lines linked by an intricate rhyme scheme. There are two major patterns of rhyme in sonnets written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 1) The Italian or Petrarchan sonnet (named after the fourteenth century Italian poet Petrarch) falls into two main parts: an octave(eight lines) rhyming abbaabba followed by a sestet (six lines) rhyming cdecde or some variant, such as cdccdc . (2) the English sonnet, or else the Shakespearean sonnet. This sonnet falls into three quatrains and a concluding couplet: abab cdcd efef gg. There was one notable variant, the Spenserian sonnet, in which Edmund Spenser linked each quatrain to the next by a continuing rhyme: abab bcbc cdcd ee. Conceit(夸张): From the Italian concetto (meaning idea or concept), it refers to an unusually far-fetched or elaborate metaphor or simile presenting a surprisingly apt parallel between two apparently dissimilar things or feelings. Poetic conceits are prominent in Elizabethan love sonnets and metaphysical poetry. Conceits often employ the devices of hyperbole, paradox and oxymoron. Neoclassicism(新古典主义): A style of Western literature that flourished from the mid-seventeenth century until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the rise of Romanticism. The neoclassicists looked to the great classical writers for inspiration and guidance. They believed that literature should both instruct and delight, and the proper subject of art was humanity. Neoclassicism stressed rules, reason, harmony, balance, restraint, decorum, order, serenity, realism, and form—above all, an appeal to the intellect rather than emotion. The Restoration in 1660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the Neoclassical Period in England, whose writers included John Dryden, Alexander Pope, Samuel Johnson, etc. Romance(传奇小说): It is a literary genre popular in the Middle Ages (5th century to 15th century), dealing, in verse or prose, with legendary, supernatural, or amorous subjects and characters. Popular subjects for romances included the Macedonian King Alexander the Great, King Arthur of Britain and the 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 and the Frankish Emperor Charlemagne. Renaissance(文艺复兴): Renaissance ("rebirth") is the name commonly applied to the period of European history following the Middle Ages. The development came late to England in the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 复习要点总结概要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一册复习要点 1. Beowulf: national epic of the English people; Denmark story; alliteration, metaphors and understatements (此处可能会有填空,选择等小题 2. Romance (名词解释 3.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a famous roman about King Arthur’ s story 4. Ballad(名词解释 5. Character of Robin Hood 6. Geoffrey Chaucer: founder of English poetry; The Canterbury Tales (main contents; 124 stories planned, only 24 finished; written in Middle English; significance; form: heroic couplet 7. Heroic couplet (名词解释 8. Renaissance(名词解释 9.Thomas More—— Utopia 10. Sonnet(名词解释 11. Blank verse(名词解释12. Edmund Spenser “The Faerie Queene” 13. Francis Bacon “essays” esp. “Of Studies” (推荐阅读,学习写正式语体的英文文章的好参照,本文用词正式优雅,多排比句和长句,语言造诣非常高,里面很多话都可以引用做格言警句,非常值得一读 14. William Shakespeare四大悲剧比较重要,此外就是罗密欧与朱立叶了,这些剧的主题,背景,情节,人物形象都要熟悉,当然他最重要的是 Hamlet 这是肯定的。他的sonnet 也很重要,最重要属 sonnet18。 (其戏剧中著名对白和几首有名的十四行诗可能会出选读 15. John Milton 三大史诗非常重要,特别是 Paradise Lost 和 Samson Agonistes。对于 Paradise Lost 需要知道它是 blank verse写成的,故事情节来自 Old Testament,另外要知道此书 theme 和 Satan 的形象。

《英国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国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1120280 学分:2 学时: 34(其中实践学时: 0) 授课学期:第 5 学期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该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 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国文学作品,使学生了解英国的历史、地理、社会、政 治等方面的情况及文化传统, 促进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 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授课的内容包括: ( 1) 文学导论;英语文学常识;( 2)英国文学史;( 3)英国文学经典作品导读;( 4)英国文 学批评。选用《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上、下册),罗经国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期望达到如下教学要求: 1. 对英国文学的发展概况有清晰的了解; 2. 对重要的文学术语有相当的了解并能在文学批评中加以运用; 3. 能读懂英语国家出版的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 4. 熟悉英国主要作家代表作、其写作风格和所属流派; 5.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篇章结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文体 风格; 6.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Chapter One The Anglo-Saxon Period (450-1066)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古英语诗歌的源泉及其韵律特点 教学内容】 1. Historical background 2. Northumbrian School and Wessex Literature 3. Anglo-Saxon Poetry : Beowulf 教学重点与难点】古英语文学的代表人物 King Alfred; Beowulf Chapter Two The Norman Period (1066-1350)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诺曼时期英国骑士文学和法国文学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4. Roma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French literature 教学重点与难点】骑士文学和宗教文学的特点。 教学内容】 1. Historical background 2. Middle English 3. Religious literature 4.

英国文学选读-安顺学院外语系

《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中文名称: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 2 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and Selected Readings of English Literature 3. 课程总学时数:32 4. 课程学分数: 2 5. 授课对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 6.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为面向英语专业高年级(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学科体系中居重要地位。要求学生以先修英语阅读、综合英语、英美文化和英美概况等课程为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英国文学有一个概观了解,同时初步培养学生对英国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该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充实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英国文学史及文学作品包含着历史的记忆和哲学的睿智,是英语语言艺术的结晶。本课程旨在介绍英国文学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化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使学生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并能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要求学生在阅读和分析英国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了解英国的历史、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情况及传统,促进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洞察批判能力,从而丰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2.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了解英国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历史事件,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熟悉具体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和所属流派;能读懂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并能分析评介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篇章结构、语言

英国文学名著整理

☆英国文学名家名著 《贝奥武甫》(Beowulf)是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一首英雄史诗,古英语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标志着英国文学的开始。史诗的第一部分讲述瑞典青年王子贝奥武甫来到丹麦,帮助丹麦国王赫罗斯加杀死了12年来常来进行夜袭的巨妖格伦德尔及他的母亲;第二部分简述了贝奥武甫继承王位,平安统治50年。后来,他的国土被一条喷火巨龙蹂躏,老当益壮的贝奥武甫与火龙交战,杀死火龙,自己也受了致命伤。 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0-1400)是英国文学之父亲和前最杰出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坎特伯雷故事集》等。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主题、题材、风格、笔调的多样性及描写人对生活的追求的复杂性。他的代表作品是《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不仅描绘了31位朝圣者的各个社会阶层,而且也反映了他们各自叙述故事的不同风格,读者广泛,对后世影响很大。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喜剧、悲剧和历史剧。他的剧本至今仍在许多国家上演,并为人们所普遍阅读。莎上比亚的作品文才横溢,创造的喜、怒、哀、乐场面使人印象深刻,历久难忘。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奥赛罗》(Othello)、《哈姆雷特》(Hamlet)、《麦克白》(Macbeth),《李尔王》(King Lear);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和《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等。此外,历史剧《亨利六世》(Henry VI)三部曲,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也都很受欢迎。《哈姆雷特》叙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替父报仇,杀死篡夺王位的叔父的故事。《哈姆雷特》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的成为经典台词。《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无情,同时,歌颂了青年男女纯洁坚贞的爱情。 济慈(Keats, 1795一1821)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贫苦,作过医生的学徒,后来才以写诗为业。他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不满,希望在一个“永恒的美的世界”中寻找安身立命之处。他的诗歌以文辞声调之美著称,在艺术上对后代的英国诗人影响很大。主要作品有《伊沙贝拉》(Isabella)、《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和《秋颂》(To Autumn)等。雪莱(Shelley ,1792一1822)是英国浪漫主义的重要诗人。他生于贵族家庭。他既创作了富于政治思想性的诗,也写了很多优美的抒情诗,特别是爱情诗,显示了不羁的想象,瑰丽的色彩和动人的音韵,这些使他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麦布女王》(Queen Mab)、《致英国人民之歌》(Song to the Men of Englan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和《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等。《西风颂》里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If Winters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成为妇幼皆知的诗文。 华兹华斯(Wordsworth,1770-1850),18-19世纪之交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最伟大和最有影响的诗人。他和克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骚塞(Robert Southey)三人组成“湖畔派诗人(the Lake Poets)”其作品的主题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1813年他接受政府长期津贴,1843年又被封为桂冠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有《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水仙》(Daffodill)和《序曲》(The Prelude)等。 笛福(Daniel Defoe,1661-1731)是英国小说之父。59岁时发表的成名小说《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出版后立即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书。随后,他又写了《辛格顿船长》(Captain Singleton)、《摩尔·弗兰德》(Moll Flanders)、(大疫年日记)(a Journsl of the Plagure Year)等小说。《鲁滨逊飘流记》是根据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扣克的航海遇险、流落

英国文学选读课后答案

The Tiger P50 1.Why does the poet mention the Lamb? Do you think both the Lamb and the Ti ger can illuminate each other? The Tyger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Lamb. Both the poems show the poet ’s exploration, understanding and plaint of the mysterious creation. In this poem, the author implies that the Tiger is created by God as well as the Lamb. S o either the Tiger or the Lamb is essential to God. I think both the Lamb and the Tiger can illuminate each other. Although the Lamb can represent the kind “innocent society”, it will be lack of enough motivation to make progress. While the Tiger will caus e social misery, unrest or even disruption, but it can make people release their creativity. So the poet believes that the Tiger is the symbol of strength and courage. And he also praises its passion, desire and all the lofty beauty. 2.What i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tiger? What idea does the poet want to express? The symbol of the Tyger is one of the two central mysteries of the poem (the other being the Tyger ’s creator). It is unclear what it exactly symbolizes, but scholars have hypothesized that the Tyger could be inspiration, the divine, artistic creation, history, the sublime (the big, mysterious, powerful and sometimes scary. Read more on this in the "Themes and Quotes" section), or vision itself. Really, the list is almost infinite. The point is, the Tyger is important, and Blake’s poem barely limits the possibilities The tiger is the embodiment of God's power in creation: the animal is terrifying in its beauty, strength, complexity and vitality. The poem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e author imagined that he met a terrible tiger on a dark night and was frightened by its awful eyesight. There are creations and creators. How great the creator is that he could create such an awful creation like tiger! In 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 continues to ask, where comes the eyesight like fire, sea or sky? The following two parts,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creator as a smith. He creates the tiger. What behind the questions is the frightening and respect of the author to the creator. In the fif th part, the author changes his tone and asks when the stars throw down their spears, why they are not happy? The last part is as same as the first part, the creator is too mysterious to understand. The tiger shows its outstanding energy. It’s the vitality which the author thinks highly of. The key sentence of the poem is "Did he who made the Lamb make thee?" It challenges the one-track religious views of the 18 ’s century. The view only concluded that god create the lame, he is so kind a father. But it didn ’t know god also create the tough tiger. He can also be very serious. The god is someone who can’t be truly understood by human beings. Ode to the West Wind P83西风颂 第一节 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有如鬼魅碰到了巫师,纷纷逃避: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 呵,重染疫疠的一群:西风呵,是你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 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像是墓中的死穴,冰冷,深藏,低贱, 直等到春天,你碧空的姊妹吹起她的喇叭,在沉睡的大地上响遍,

“英国文学选读”课程研究论文写作规范和要求

Selected Readings of English Literature “英国文学选读”课程研究论文写作规范和要求 一、论文写作规范 1、逻辑思维训练: 整理引入眼帘的简单物件,按一定思路规则分类,注意物品的外延与内涵关系;大家在整理思路时,就要用我们做的逻辑思维训练方法: (1)把你所有的想法、本文要素、理论概论等等(大-小,简单-复杂,前-后)都写下来:就像写下屋子里所有物件; (2)仔细审视这些想法、要素、概念,试着按你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注意这些想法或要素之间的关系,外延与内涵关系、因果关系、前后关系等等;(3)保留你最感兴趣,组织最合理的部分,细化成为你的论文主题。 2、写作基本原则 - 基本原则:读书要宽,下笔要窄 - 细读文学文本; - 读作家自己的文论、日记、信件,搜寻作家创作动机和理念作为直接证据- 读文学评论家的评论,搜集旁证 3、论文基本要素 1)标题 2)开篇章 3)文献综述(这次省略) 4)主题 5)问题切入点与理论视角 6)论证(相关文本论据、作者的非文本论据、其他论据) 7)结论 8)引用文献 二、论文题目(从以下所列的论文标题中选一个进行写作)

The Canterbury Tales: A Song of Spring Sonnet 18: A Song of Eternity On the Rhetoric Skills in Sonnet 18 On the Rhetoric Skills in The Canterbury Tales On the Theme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8 The View of Love in A Valediction: Forbidding Mourning The Use of Metaphor and Conceits in A Valediction: Forbidding Mourning On the Themes of Robinson Crusoe Satires and Symbols in Gulliver’s Travels 三、论文写作内容 1、开篇章Introduction / Opening Paragraph / Topic Sentence 交代时代背景、作家简介 2、论证与论据 论据:相关文本论据(被评论作品)、作者的非文本论据(作家本人的文论、日记、书信等)、其他论据(文学评论家的论著) 3、结语 总结你自己的论文中所假设的研究论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得到什么样的结论。一般用完成时。 注意:不是总结该部作品;切忌不要又开始论证。 四、长度、参考文献 1、页数:5页(正文:小四号或者12号;1.5倍行距) 2、参考文献:4-5条英文论著来源(包括被评论作品)。各条文献按字母顺序排 列,小四号字。 3、采用MLA格式标注:包括文内参考文献标注和文尾的引用作品。 五、评分标准 Idea (40%) Structure (20%) Language (30%) Format (10%) Total (100%)

自考英美文学选读要点总结整理出考点26位作家完整教学内容

英美文学选读要点总结精心整理(只考26位作家) [英国』Chapter1 The Renaissance period(14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叶)文艺复兴 1. Humanism is the essence of the Renaissance.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 2. the Greek and Roman civilization was based on such a conception that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是因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基础是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之灵。 3. Renaissance humanists found in then classics a justification to exalt human nature and came to see that human beings were glorious creatures capable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in the direction of perfection, and that the world they inhabited was theirs not to despise but to question, explore, and enjoy.人文主义者们却从古代文化遗产中找到充足的论据,来赞美人性,并开始注意到人类是崇高的生命,人可以不断发展完善自己,而且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供他们怀疑,探索以及享受。 4. Thomas More, Christopher Marlowe and William Shakespeare are the best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nglish humanists.托马斯.摩尔,克利斯朵夫.马洛和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文主义的代表。 5. Wyatt introduced the Petrarchan sonnet into England.怀亚特将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引进英国。 6. The first period of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was one of imitation and assimilation.英国文艺复兴初期只是一个学习模仿与同化的阶段。 7. The goals of humanistic poetry are: skillful handling of conventions, force of language, and, above all, the development of a rhetorical plan in which meter, rhyme, scheme, imagery and argument should all be combined to frame the emotional theme and throw it into high relief.人文主义诗歌的主要目标是对传统习俗的熟练运用,语言的力度与气概,而最重要的是发展了修辞模式,即将格律,韵脚(式),组织结构,意象(比喻,描述)与议论都结合起来勾画出情感主题,并将其极为鲜明生动的表现出来。 8. The most famous dramatists in the Renaissance England are Christopher Marlowe, William Shakespeare, and Ben Jonson.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戏剧家有克利斯朵夫.马洛,威廉.莎士比亚与本.约翰逊。 9. Francis Bacon (1561-1626), the first important English essayist.费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散文家。(III)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莎士比亚 17. The first period of his dramatic career, he wrote five history plays: Henry VI, Parts I, II, and III, Richard III, and Titus Andronicus; and four comedies: The Comedy of Errors, 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and Love’s Labour’s Lost.在他戏剧创作生涯的第一个阶段,他创作了五部历史剧:《亨利六世》,《理查三世》,《泰托斯.安东尼》以及四部喜剧:《错误的戏剧》,《维洛那二绅士》,《驯悍记》和《爱的徒劳》。 18. In the second period, he wrote five histories: Richard II, King John, Henry IV, Parts I and II, and Henry V; six comedies: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The Merchant of Venice, Much Ado About Nothing, As You Like It, Twelfth Night, and 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 and two tragedies: Romeo and Juliet and Julius Caesar.在第二阶段,他写了五部历史剧:《理查三世》,《约翰王》,《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以及六部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还有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裘利斯.凯撒》。 19. Shakespeare’s third period includes his greatest tragedies and his so-called dark comedies. The tragedies of this period are Hamlet, Othello, King Lear, Macbeth, Antony and Cleopatra, Troilus and Cressida, and Coriolanus. The two comedies are All’s Well That Ends and Measure for Measure.第三阶段诞生了莎翁最伟大的悲剧和他自称的黑色喜剧(或悲喜剧),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安东尼与克利奥佩特拉》《特罗伊勒斯与克利西达》及《克里奥拉那斯》。两部喜剧是《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 20. The last period of Shakespeare’s work includes his principle romantic tragicomedies: Pericles, Cymbeline, The Winter’s Tale and The Tempest; and his two plays: Henry VIII and The Two Noble Kinsmen.最后一个时期的作品主要有浪漫悲喜剧:《伯里克利》《辛白林》《冬天的故事》与《暴风雨》。他最后两部剧是《亨利八世》与《鲁克里斯受辱记》。21. Shakespeare’s sonnets are the only direct expression of the poet’s own feelings.这些十四行诗都是莎翁直抒胸臆的成果。 22. Shakespeare’s history plays are mainly written under the principle that national unity under a mighty and just sovereign is a necessity.莎翁的历史剧都有这样一个主题:在一个强大英明的君主统领下的国家,统一是非常必要的。 23. In his romantic comedies, Shakespeare takes an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 love and youth, and the romantic elements are

英美文学知识点总结(适用于英语专八)

Old English Literature 古英语文学 (450-1066年) Beowulf (贝奥武甫)---The first English national epic 中世纪英语文学(1066-1500) Geoffrey Chaucer(乔叟,c. 1343–1400) was an English poet. He is remembered for his The Canterbury Tales《坎特伯雷故事集》, called the father of English litera ture―英国文学之父‖William Langland (朗格兰,1330?-1400?),the author of the 14th-century English long narrative poem Piers Plowman《农夫皮尔斯》. 文艺复兴(16-17世纪) William Shakespeare (莎士比亚,1564-1616), English poet and playwright, his surviving works consist of 38 plays, 154 sonnets, two long narrative poems Venus and Adonis 《维拉斯和阿多尼斯》The Rape of Lucrece.《鲁克丽丝受辱记》 Shakespeare‘s greatest works: greatest tragedies are King Lear 《李尔王》,Macbeth《麦克白》,Hamlet《哈姆雷特》, Othello 《奥赛罗》,Romeo and Juliet 《罗密欧与朱丽叶》 grea t comedies: A Midsumme r Night‘s Dream《仲夏夜之梦》,As You Like It 《皆大欢喜》,The Merchant of Venice 《威尼斯商人》, Twelfth Night 《第十二夜》 great historical plays: Richard III 《理查三世》,Henry IV 《亨利四世》, Henry V 《亨利五世》, Henry VII 《亨利八世》 John Milton (弥尔顿, 1608-1674)was an English poet and civil servant for the Commonwealth of England.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epic poem Paradise Lost《失乐园》, Paradise Regained《复乐园》Samson 《力士参孙》. 18世纪文学和新古典主义 Alexander Pope (浦柏,1688-1744 )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English poet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est known for his satirical epigram 讽刺隽语and heroic couplet英雄双韵体.His major works include mock epic satirical poem An Essay on Man 《人论》and An Essay on Criticism 《论批评》 Daniel Defoe ( 笛福,1660—1731)was an English writer who gained enduring fame for his novel Robinson Crusoe《鲁滨逊漂流记》, spokesman for middle-class people Henry Fielding (菲尔丁, 1707 ---1754) ,an English novelist known for his novel: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Jonathan Swift (斯威夫特,1667-1745), was an Anglo-Irish novelist, satirist. He is remembered for novel such as Gulliver‘s Travels《格列佛游记》. Richard Sheridan ( 谢立丹,1751—1816), Irish playwright ,known for his satirical play School of Scandal(造谣学校). He was a represntative writer of Comedies of Manners. Laurence Sterne (斯特恩,1713—1768 ), an English novelist.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novel Tristram Shandy (《商第传》). Oliver Goldsmith (哥尔德斯密斯,1728-1774)English novelist, known for his novel Vicar of Wakefield (《威克菲尔德牧师传记》) Thomas Gray (托马斯?格雷1716—1771 ),an English poet, author of Elegy Written in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