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对水土体系的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土地整理对水土体系的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土地整理对水土体系的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土地整理对水土体系的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吴琼

【摘要】摘要近年来,土地整理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在发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因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是农业活动中最重要的2个环境要素且密不可分,该文将水土作为一个体系,综述了土地整理对其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缓措施以减缓不利影响,使得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达到最大化。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4(000)008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土地整理;水土体系;环境影响

据国土资源部2009年公布的《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报告显示,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9.80等,等别总体偏低,优质耕地不到全部耕地的1/3。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农村发展、农民生产与农村土地保有量之间存在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1]。为保护耕地资源,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各地土地整理行动方兴未艾。近些年,《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国发[2010]46号)》以及《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3年行动方案》等都明确了全国耕地保有量的“耕地红线”目标,并提出了建设“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定、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目标。为此,在全国各地又广泛掀起了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理的浪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