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共200张ppt)

合集下载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六大板块
全球分为 六大板块,各 自不断漂移。 地壳内部相对 稳定,板块之 间的交界比较 活跃。






张裂(背离运动,形成裂谷)
挤压(相对运动,形成褶皱山系)
3、板块运动与地貌
相离运动:形成裂谷、海洋(如图甲) 板块运动 相向运动:发生碰撞或俯冲,形成巨大山系、海沟、
岛弧等不同的地貌形态(如图乙)
断块山:华山
二、断层:3、影响
会错断原有地貌,形成新的地貌。
地垒(相对上升部分) 地堑(相对下沉部分)
(断块山)典型:华山、泰山 典型: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地垒(断块山)
地堑
பைடு நூலகம்
地堑: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二、断层:4、意义
➢ ①利用断层找地下水: 岩层断裂时,地下水露出地表
➢ ②大型工程,应避开断层带修建: 断层带地质不稳定
(1)板块运动与地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高大的褶皱山脉
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大陆板块抬升
大洋板块俯冲 大陆板块下面
海岸山脉、岛弧 海沟
大陆板块
(1)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张裂
裂谷、海洋
红海的形成与扩张
准确记住消亡边界的范围,反之即为生长边界
合作与探究 找出以下地区所属的板块位置
(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 印度洋 板块 (2)亚洲东北角位于 美洲 板块 (3)太平洋的东南部至拉丁美洲的西海岸属于 南极洲 板块 (4)亚洲东部半岛、岛群—— 太平洋板块与 亚欧 板块的 消亡 边界 (5)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 板块与 印度洋 板块的 消亡 边界 (6)冰岛—— 亚欧 板块与 美洲 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处—— 生长边界。 (7)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 美洲 板块碰撞 形成,安第斯山脉为 南极洲 板块与 美洲 板块碰撞形成

第十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

第十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

4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2020/12/9
研修班
9
2、三类岩石特征、岩层新老判别、岩石相互转化过程及 条件
2020/12/9
研修班
10
2020/12/9
研修班
11
图3
(07年海南卷)图3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
D 12、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 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2020/12/9
研修班
6
2020/12/9
研修班
7
2020/12/9
研修班
D
8
1、造成这种“石林”地貌的主要 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2、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石林” 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沙丘 B冲积扇 C峡谷 D风蚀洼地
位于宜宾和云南水富县交界的金沙江向家坝水电 站截流后,有关部门近期将上下围堰间长数公里、 宽约1公里的河床积水抽干,不料在亿万年难得 一见的江底,出现了一大片“石林”!
B. 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C. 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 沉积岩32、020沉/12积/9 岩2、火成岩1、火研成修班岩2、沉积岩1
12
图3
13.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PPT

•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
•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 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 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 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
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
3、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把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 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冰川搬运
河流搬运 河流、风的搬运——选择性(分选性); 冰川搬运——不具有选择性(分选性)。
4、堆积作用——堆积地貌
在搬运的过程中,假如外力作用减弱或遇到 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便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种是塑造地表形态的最主要方式? • 4、什么是水平运动?什么是垂直运动?它们会使
岩层发生什么变化,形成什么地表形态? • 5、内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总趋势是什么?
一、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 或喷出地表。
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表形态
长白山天池(吉林)
——岩浆活动的“杰作”
2、变质作用:
• 生物风化作用是指受生物生长及活动影响而产生的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生物活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一方面引起岩石的机械破坏, 这能使根深入岩石裂缝,劈开岩石;(机械破坏:物理风化) • 另一方面植物根分泌出的有机酸,也能够使岩石分解破坏。化学风化 • 此外植物死亡分解能够形成腐殖酸,这种酸分解岩石的能力也特别强化学风化
海蚀柱
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
沙丘,沙漠
冰碛丘陵 沙滩
外力作用相互关系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3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3
地表形态的塑造
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 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按能量来源分类:内力作用和外 力作用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 致热
2、主要表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了解含义)
3、速度:快或者缓慢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风化、侵蚀、搬 运、堆积、固结 成岩等
削高填低,使地表 趋于平坦
内外力作用的关 相互联系,同时进行,一般内力作用起

主导作用。
三、岩石圈的地壳物质循环
岩浆岩
重熔 再生
冷却 凝固
岩浆
1、岩石圈物质之所以循环 是因为受到内力、外力共 同的作用 2、地表各种形态是岩石圈 物质循环在地球表面留下 的痕迹
分类 定义 运动形态
水平 运动
垂直 运动
对地表形 态的影响

高中地理41营造地表形态

高中地理41营造地表形态
的称叫___角_峰__。
(4)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___D___图,该 地形名称叫__三_角_洲__。
4、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固结成岩等 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和缓 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1) 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B___图,该地形 名称叫_风_蚀_蘑__菇_。 (2)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A____图,该地形 名称叫__峡__谷__。 (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是__C____图,该地形
海水作侵用蚀形作成用的地表形态
冰川作侵用蚀形作成用的地表形态
冰斗
角峰
风力作搬用运作用
流水作搬用运作用
风力作堆用积形作成用的地表形态

流水作堆用积形作成用的地表形态
海水作堆用积形作成用的地表形态
喷出型 岩浆岩
侵入型 冷
沉积物固 成
岩浆岩 却
结岩

沉积岩

变质 作用
变质岩重熔再 生作用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生物的作用
风化作用
风力作侵用蚀形作成用的地表形态
风 蚀 蘑 菇
风 蚀 柱
流水作侵用蚀形作成用的地表形态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指可溶岩(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在高温多雨的气 候条件溶蚀而形成的地面坎坷崎岖、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崎岖不平的云贵高原
孤峰林立的岩溶地貌
2、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积形成的
B.长江三峡是冰川侵蚀形成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后 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 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根据图甲,判断沿C 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5.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 C.三角洲、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6.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B.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C.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 发展壮大 D.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处地质构造类型是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
读下“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图4-2-9)”,回答下列问题:
图4-2-9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是:A_____ 、B_______、C______。 (2)在地貌上,A处表现为______,其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地貌上,B处表现为______,其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国,与图中D地地质构造相同的地区典型的有(举两例) _______;
与E地地质构造相同的地区典型的有(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
5.读“某地地质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地貌是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2)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判断 依据是___________。

《地表形态的塑造》优秀ppt人教版

《地表形态的塑造》优秀ppt人教版

6.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
C.T2 D.T3
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材料一 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河流在以侧向侵蚀为主扩展谷底的基础上,转为 下切侵蚀为主加深河谷。前者形成河漫滩或谷底平原,后者将河床位置降低到河漫滩或 谷底平原以下。下左图a、b、c按顺序表示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发生河流袭夺(自然、人为)
地势较低的河流,由于长期的溯源侵蚀, 切穿了分水岭后,抢夺了地势较高河流上 游的水源,流域面积扩大,水量增多;被 袭夺河流称作断头河,流域面积缩小,水 量减少,甚至干涸。
例 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水土 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D.地壳间歇性抬升 流水沉积
2.任一级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 )
A.相对稳定 B.持续下降
C.持续上升 D.反复升降
3.早期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最主要原因
是( )
A.水运便利
B.气候湿润
C.军事防御
D.便于农耕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 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题
AB
河谷的演变
初期或上游(河谷加深、延长) __下__蚀__和溯_Fra bibliotek源____侵蚀为主

【新教材】人教版《地表形态的塑造》PPT优秀课件1

【新教材】人教版《地表形态的塑造》PPT优秀课件1

关键能力
-6-
二、外力作用与地貌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与五种外力表现形式的共同 作用密切相关,其中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 和常见。
外力作 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 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 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 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 状风化)
褶 背
皱 斜
向斜
断层
未侵蚀 常形成山岭(内 常形成谷地或盆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
地貌 力作用)
地(内力作用) 或陡崖,如东非大裂
背斜顶部受张 向斜槽部因受挤 谷。断层一侧上升的
侵蚀后 地貌
力作用,岩石破 碎常被侵蚀成 谷地(外力作
压力作用,岩性 坚硬不易被侵 蚀,常形成山岭
用)
(外力作用)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 (例:塔克拉玛干沙漠、 黄土高原的黄土)
形成沉积岩
较为普遍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PPT)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PPT)
关键能力
-10-
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
褶 背
皱 斜
向斜
断层
岩层形 态 岩层新 老关系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PPT)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PPT)
关键能力
一、岩石圈物质循环及三类岩石
-5-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PPT)
2021版高考全国中图版地理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共17张PPT)

[优选]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地表形态的塑造》PPT(实用课件)

[优选]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地表形态的塑造》PPT(实用课件)
专题七
地表形态的塑造
A 考情解读 B 考点梳理
- 考点一 地壳物质循环 - 考点二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 考点三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C 课时作业
考情解读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人教版高中地 理教材 《地表 形态的 塑造》P PT(实 用课件) ppt优 质说课 稿(精 选)
考点
考查频次 命题 规律
重难突破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的比较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成因
在内力作用下,岩浆侵入地壳上 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形成
在外力作用下,裸露的岩石被风化、 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
搬运、沉积后,经固结成岩作用而形 作用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而形


特点
侵入岩:结晶度好,晶体颗粒较 大;喷出岩:结晶颗粒细小,有 的有流纹或气孔
考查难度 常考题型
及分值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Ⅰ卷,5年3考 Ⅱ卷,5年3考 Ⅲ卷,4年1考 中等
选择题,12~20分
地壳物质循环
Ⅰ卷,5年0考 Ⅱ卷,5年0考 Ⅲ卷,4年0考
地质构造 Ⅰ卷,5年1考 Ⅱ卷,5年1考 Ⅲ卷,4年0考
中等
综合题,22~46分
外力作用与地貌、河流地貌、地质构造等为高考的重要考点,高考试题主要通过某地貌示意图 考查该地貌形成过程 命题 中的外力作用形式,以河流地貌示意图考查河流地貌发育过程及其与气候等 考点的联系,以地质构造示意图考查地质构 趋势 造成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试题多以特殊地 貌形态为材料,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高考
基础导学
1. 地壳的物质组成
(1)矿物:具有确定化学成分、1 物理属性 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有2 气态 、液态和固态三种基本存在 形式。

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讲解部分课件—高三新高考地理教师用书

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讲解部分课件—高三新高考地理教师用书
知识4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① 上游山区 ,聚落多呈带状分布于相对低平的河谷、河漫滩平 原、冲积扇等处。 (2)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聚落多沿河或沿海呈条带状,平原多呈② 团状 分布。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讲解部分)课件 —2021 届高三 新高考 地理教 师用书( 共40张 PPT)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讲解部分)课件 —2021 届高三 新高考 地理教 师用书( 共40张 PPT)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讲解部分)课件 —2021 届高三 新高考 地理教 师用书( 共40张 PPT)
知识拓展 以瀑布为例分析河流的三种侵蚀作用 瀑布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之一,瀑布主要是由于河流对软硬不同的 岩石产生的差异侵蚀而形成的。瀑布发育的地区,上部较坚硬的岩石不易 遭受侵蚀,下部较松软的岩石容易遭受侵蚀,在河流侵蚀作用下,瀑布逐渐 形成。瀑布形成后,由于溯源侵蚀,瀑布逐渐向河流源头退缩;由于侧蚀,瀑 布逐渐加宽。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讲解部分)课件 —2021 届高三 新高考 地理教 师用书( 共40张 PPT)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讲解部分)课件 —2021 届高三 新高考 地理教 师用书( 共40张 PPT)

1.板块运动边界类型
考点二 内力作用与地貌
分类
板块张裂区
板块碰撞区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高考地理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
1.岩石的分类
知识清单
知识1 岩石圈物质循环
类型
概念
特点
常见岩石 有用成分举例
岩 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 结晶颗粒较大;

岩石圈上部,① 冷却凝固 而成的岩 密度大,坚硬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 态的塑 造(共39 张PPT)
问题探究:这大量的泥沙是怎么来的呢?
源头
江阴
三峡
荆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 态的塑 造(共39 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 态的塑 造(共39 张PPT)
问题探究:这大量的泥沙是怎么来的呢?
地点一:下游-江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 态的塑 造(共39 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 态的塑 造(共39 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 态的塑 造(共39 张PPT)
⑵ 泥 沙 为 什 么 在 入 海 口 大 量 堆 积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 态的塑 造(共39 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 态的塑 造(共39 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 态的塑 造(共39 张PPT)
问题探究:这大量的泥沙是怎么来的呢?
结论四:来自长江向源头的侵蚀作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 态的塑 造(共39 张PPT)
问题探究:这大量的泥沙是怎么来的呢?
地点四:源头
1995年鉴定的源头: GPS32°45.15´N,94°36.05´E,海拔4842米 2005年鉴定的源头: GPS32°45.14´N,94°30´ 44˝ E,海拔5170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 态的塑 造(共39 张PPT) 优秀课 件公开 课课件 复习课 件名师 课件免 费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 态的塑 造(共39 张PPT) 优秀课 件公开 课课件 复习课 件名师 课件免 费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 态的塑 造(共39 张PPT)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人教版高中地理实用课件PPT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人教版高中地理实用课件PPT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运动为辅。
③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使用正确。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引起地表高低起 C.颈联描写"破天骄"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紧张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3)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漫:弥漫)
1、三类岩石:
岩浆岩是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 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沉积岩是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 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 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变质岩是各种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 作用形成。
1.明确文体,推知思路。2.找出线索,理清思路。
巨大的褶皱山系;水平断 水 平 运 动 和 ⑨初七、下九“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叫“七夕”。传说每年此夜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日。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
”。汉时,初七、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水平运动 裂,形成裂谷或海洋.( 垂 直 运 动 相 伴 发 A.诗的第一句写出黄斌老画竹的心情,同时又是诗人以此自道郁愤不满之情。
水流流冲水刷冲侵刷蚀作用 侵蚀作用
石钟乳:挂在洞顶向下垂直生长。石笋:自洞底向上生长。石灰岩
石柱:石钟乳与石笋连接在一起。它们的主要成分是CaCO3 ,形成原理Ca(HCO3)2+ Ca(OH)2= 2
CaCO3+ 2 H2O , 随着游客增多,石笋受到二氧化碳侵蚀,反应为:CaCO3+CO2+H2O=Ca(HCO3)2。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2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2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地貌
侵蚀后
顶部受张 力常被侵 蚀成谷地
槽部受挤 压,物质 坚实不易
褶皱 常形 成高 大山 脉
断层
岩体发生破裂, 断块山,裂谷或海洋 并沿断裂面两侧 岩块有明显错动、 位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岗斑岩(浅成侵入岩) 灰白、肉红,斑状 -似斑状结构。 斑晶-石英、钾长
石等
流纹岩(喷出岩) 灰红、灰白,斑状结构,
斑晶-石英、透长石,多具 流纹构造。全玻璃质结构 为黑曜岩、气孔特别发育 的为浮岩。
流纹岩
黑曜岩
2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裸露岩石
风、流水、冰川、海浪 沉积岩 外力侵蚀、搬运、堆积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成因
动(即发生错位)的 块相对下降,相对上
断裂构造叫断层
升的岩块叫地垒。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 相对下降,两边的岩 块相对上升,相对下 降的岩块叫地堑。
地形 断层面—陡崖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
向斜山
背斜谷
• 由以上可知,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向斜常成为 谷地或盆地。但是,也有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情形。 原因是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容易形成断裂,岩石比较 破碎,更容易受到外力的侵蚀作用,地势逐渐降低,而 形成山谷。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比较坚实,不易 被侵蚀 ,反而成为山岭。 所以,在野外判断背斜、向 斜只凭地表形态是不可靠的。
马里亚纳海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为什么在喜马拉雅 山脉地区能发现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
喜马拉雅山脉地处印度洋 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当这两 大板块还没有碰撞前这里是古 代的海洋,当发生碰撞后,地 壳隆起形成巨大的山脉,所以 会在这里找到古代海洋生物的 化石。
东 非 大 裂 谷
张裂形成断裂带
东 非 大 裂 谷
看六大板块示意图 ,解释地中海与红海会缩小 还是变大?为什么?大西洋又会怎么变?
地中 海
红海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而非洲板块 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在相互张裂。
一、请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 释下列地形的形成:
1、东非大裂谷 2、大西洋 3、喜玛拉雅山脉
(板块的相互张裂) (板块的相互张裂) (两个大陆板块碰撞)
是什么力量营造了这样
千变万化的 地表形态?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化学元素
矿物
一种或多种 固态矿物组合
有用矿物富集 达到开采价值
岩石
岩石圈
氧 (养) 硅(闺) 铝(女) 铁(贴) 钙(给) 钠(哪) 钾(家) 镁(美)
三态形式 矿产 石英最多 金刚石最硬 矿床
矿石 (品位)
体积较大 广布地壳

喷出 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喷出 岩 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花岗岩 花岗岩是坚固
美观的建材 玄武岩、安山 玄武岩可制作 岩、流纹岩 工业研磨材料
沉积岩
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 下被风化成碎屑,再经搬运、 沉积和压紧固结而成。具有 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
石灰岩 页岩 砂岩 砾岩
石灰岩是重 要的建材和 化工原料
大理石
——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变软, 最终重新结晶形成的 。
想一想
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在台湾海峡海 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这反映的是哪个故事? (沧海桑田)
3、地壳运动
由来自地球内部的强大力量( 内力) 引起地壳发生变形和位移 的构造运动。
如:板块运动、地震
喜马拉雅山
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学说是60年代兴起的一种构造运动理 论。它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
地壳运动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在速度上有什么差异 ? 以喜马拉雅山和基拉韦厄火山的喷发为例说明 .
二、内力作用
1.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 出地表。形成侵入岩或者喷出 岩(火山喷发)
长白山天池(吉林)
——岩浆活动的“杰作”
2.变质作用:
岩石圈的组成物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 下发生变质。
4、地中海
(板块的相互碰撞)
大陆漂移是基础,板块构造新理论; 岩石圈分六板块,漂浮软流层上面; 板块内部地壳稳,交界火山地震带; 相撞挤压成山脉,张裂扩展海洋态; 不停运动发展中,构成世界总形态。
阅读与探究
依据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1:分类
水平运动 类别
垂直运动
1: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概念 ? 2: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 3:在地壳运动中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关系 ?
原有岩石在温度、压力变化 变质岩 下导致原先结构、矿物成分
等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片麻岩、大理 大理岩是优良
岩、石英岩、 的建材;石英
板岩
岩作工业用材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外力
地壳上升
沉积岩
变质岩
重熔再生
岩 浆 岩
岩浆
• 岩浆——各类岩石相互转换——岩浆
• ① 岩浆岩的形成:
• 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 侵入岩(花岗岩)或喷出岩(玄武岩)。
高山耸立的青藏高原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崎岖不平的云贵高原
起伏和缓的大兴安岭
地 势 陡 峭 的 华 山
急流跌宕的瀑布
孤峰林立的岩溶地貌
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
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河汊纵横的珠江三角洲
漫天黄沙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地表形态 又称地形或地貌,
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 (中国基本地形区)
成谷,向斜成山的 现象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
3、地壳运动
主要方式
分 类 运动形态 产生地貌 关系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地壳物质水平位移
垂直于地球表面
水平挤压隆起,
水平
形成巨大的褶皱 山系;水平断裂,




形成裂谷或海洋。 直 运 动 相
伴发生,
地表高低 起伏和海陆变 迁
主要以水 平运动为 主,垂直 运动为辅。
褶皱山脉
地壳运动留下来的“痕迹”叫地质构造包括: 褶皱(背斜与向斜)、 断层(地垒与地堑)。所形成的地貌叫构造地貌。 包括褶皱山 断块山 等
陕西•华山(断块山)
自古华山一条路
华山天下险
江 西 • 庐 山
飞流直下三千尺, 断块山
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 白《望 庐 山 瀑 布》
山东•泰山
——杜甫《望月》
断块山
珠穆朗玛峰(褶皱山) (海拔8844.43米——世界第一高峰)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一 褶皱山 • 什么是褶皱?
•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 • 褶曲可以分为:背斜和向斜。
特点
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 常含有化石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3.变质岩 已成岩石
岩浆活动、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常见变质岩-----
花岗岩高温高压形成片麻岩
石灰岩高温高压形成大理岩
砂岩高温高压石英岩
页岩高温高压形成板岩
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比较
分类
形成过程
典型岩石 作用举例
岩 侵入 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侵入 浆 岩 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分布位置
最初分布于地表 之上
侵 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 最初的分布位置 入 停留在地壳之中冷凝 在地壳较深处
代表
如五大连池的玄武 岩、白头山的流纹

我国的黄山、泰山、 华山、衡山
玄武岩(喷出岩): 灰 黑、黑、暗紫色, 隐晶或斑 状结构,斑晶 —辉石、斜长 石,气孔 -杏仁构造。
陆上熔岩被,水下枕状, 洋壳。
很小,背斜形 成山脉, 向 斜形成谷地
2 . 褶皱构造经受外力的侵蚀
背斜
向斜 1 2 3
在经受外力 侵蚀 的 过程 中,
背斜顶部因受到 张力的影响,侵 蚀程度较大,而 向斜因受挤压力, 不易侵 蚀,因而 侵 蚀程度较小
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现象的形成
背斜
1
2谷
3
向斜

一段时间后,
由于差别侵蚀,背 斜部位反而低于向 斜部位,形成背斜
础上发展起来的。
大陆漂移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一)板块运动和地表形态
六大板块示意图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1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
问题: 1、哪一个板块几乎全部是大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2全、球阿的拉岩伯石半圈岛分位为于六哪大一板个块板:块亚中欧?(板印块度、洋非板洲块板)块、 美洲3、板喜块马、拉太亚平山洋脉板位块于、哪印两度大洋板板块块之和间南?极洲板块。
如果两个板块相撞会发生什么现象?用两本书做碰撞实验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
大陆板块
安第斯山脉秘鲁智利海沟
大洋板块
台湾岛及海沟
各大板块交界处因移动方向而分为:
生长边界—张裂区(海岭、断层)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消亡边界---碰撞区(海沟、造山带):喜马拉雅山、地中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 火山和地震 的分布带,有什 么特点?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
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断层构造带:因岩石破碎, 易发育成沟谷、河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