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81式步兵枪族详解

国产81式步兵枪族详解

军龄””了。

式枪族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班用枪族,,装备部队至今已有25年的“军龄

题记:81式枪族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班用枪族

该枪族正式定型,,于是它拥有了一个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年前,,即1981年,该枪族正式定型

历史作巧,,25年前

历史作巧

年来,,81式枪族以其精度较好

式枪族以其精度较好、、机构齐全等优良特性深军纪念日相同的名字。。装备部队25年来

军纪念日相同的名字

受部队战士喜爱,同时其特别的名称也深蒙轻武器爱好者追慕。

中国枪族“第一”

“八一”这个词,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内涵实在是太厚重了,以至于每每想起这个词来,都会使无数人油然产生一股激越的情感!自从公元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之后,中国革命的历史从此有了划

时代的转变。当然,“八一”这个词也成为了无坚不摧、无往而不胜的象征……

历史制造了巧合,我们今天要说的一支步枪,名字也叫作“八一”。尽管此“八一”与彼“八一”毫无关联,但是此“八一”却与彼“八一”一样,说起来上口,喊起来响亮,而且也有着许多的“第一”。

81式步枪首次公开向世界亮相,是在1984年10月1日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大典上。这是自1959年我国举行国庆盛大阅兵式以来的第二次国庆大典。在这次阅兵式上,凡是持步枪的徒步方队,仍然使用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然而,在首次向公众亮相的海军导弹方队中,身着全白礼服的人民水兵们,挎着崭新的81式步枪,整齐地伫立在隆隆开进的导弹战车上,簇拥着他们心爱的导弹,庄严地通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尽管与那巨大的导弹弹体相比,81式步枪的第一次露面似乎显得有些低调和悄然,但是,当81式步枪那崭新的发蓝在洁白的水兵礼服衬映下,将它那含蓄淡雅的光亮反射出来的时候,同样也向人们宣示:中国的人民军工,已经将新一代步枪,交到了人民武装力量的手中!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自动步枪。

首先,它第一次在中国枪械分类冠名史上得到了正名。众所周知,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把长度较短、带有小握把和较大容量弹匣,并由单兵使用的自动枪械,称之为“冲锋枪”。例如,20世纪50年代中期仿造苏联的AK47突击步枪,尽管它是使用7.62×39mm的中威力枪弹而不是手枪弹,但却一直被称为“1956年式7.62mm冲锋枪”。同等“量级”,使用同种枪弹的81式,第一次被称之为“自动步枪”。这一名称的改变或者叫作“纠正”,在我军轻武器编配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其根本意义在于,第一次突破或者叫作改变了我军步兵分队中低射速步枪与高射速冲锋枪一直按主次比例(例如3:1)编配的传统。81式这支具有与冲锋枪同等射速的自动步枪,第一次以“步枪”的身份取代了低射速步枪(例如56式半自动步枪),从而使我军单兵基本兵器战斗能力大幅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量级。

第二,81式是中国武装力量战斗序列中第一个步兵武器“枪族”。枪械的“族”化,可以说是人类枪械历史上两个最大的理想之一。许多枪械大师为了实现这两个理想而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其中,第一个理想已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基本实现,这就是主要单兵基本武器弹药通用化(例如步枪与机枪的弹药通用化)。第二个理想,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主要单兵基本武器零部件通用化(例如步枪与机枪零部件的通用化),这种通用化的理想在现代条件

下集中体现为枪械的“族”化。世界上率先实现和最具“族”化代表性的单兵武器当属苏联的AKM自动步枪和RPK轻机枪。此后许多国家争相效仿(例如奥地利的AUG枪族和英国的SA80枪族等等)。81式枪族包含步兵的两种基本单兵武器,即自动步枪和班用轻机枪。尽管中国枪族的出现在世界枪械史上有些滞后,但是在中国枪械史上,却是破天荒的第一。说到新中国枪械史破天荒的第一,对于81式枪族来说还不止于此。

众所周知,在战争年代,我军武器装备的来源,主要是从敌人的手中缴获。那时的步(马)枪,除了日本四四年式马枪是采用折叠枪刺以外,绝大部分都是配用可卸下的枪刺。故此,从战场上缴获的步、马枪,常常枪刺缺失甚多。那个时候,如果看到整建制部队的步枪手都配有枪刺的话,那么通常可以认定这支部队一定是正规的主力部队,而非一般的地方部队。也正是由于这种客观情况,建国以后,我国从仿制苏联1944年式(我国叫作1953年式)7.62mm步骑枪,以及以后的SKS(我国叫作1956年式)7.62mm半自动步枪开始,对于折叠式枪刺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因为折叠枪刺使步枪“每枪必有一刺”,便携行、好管理、不缺失,所以自然也“乐得其所”。这种对于枪刺安装固定方法的思维定式,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直到81式步枪出世才告终结。建国后的近30年间,我国研制了以56式半自动步枪为“基础”,以美国M14步枪为“目标”的1963年式7.62mm自动步枪,理所当然地沿用了折叠枪刺模式。尽管当时我军部分部队使用了朝鲜仿制的配有可卸式单刃中锋枪刺的AK47突击步枪,尽管原装的AK47本身就带有可卸式单刃中锋枪刺,我国还是在全仿于AK47的56式冲锋枪上加装了一个短小的三棱折叠枪刺,以至于成为中国版AK47最为经典的标志。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关于步枪枪刺固定方法的固有思维定式,开始在“解放思想”的热潮中有所冰释,及至一场突如其来又不得不为之的战事,更是一下子把步枪枪刺的问题推到了更为紧迫的境地。

这时一些人们才发现,长期以来,在我军步兵分队中,原来居然连一把制式的军用刀具都没有,倘若在战场上或者其他紧急情况下,要切割哪怕是绳索之类的物件,除了从连队炊事班借来菜刀或柴斧之外,真就有些手足无措的窘迫。此情此景说来有点搞笑,但却是那个时候的实际。81式自动步枪第一次破天荒地采用了可卸式枪刺。尽管用现在的眼光看来,我军的这第一把可卸式枪刺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仍然可以说是我军制式武器的一项历史性突破。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是战后世界轻武器发展较快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世界各主要轻武器国家致力于步兵武器的创新,逐步促成了步兵武器轻型化、枪族化和多功能化的强势。在此期间,步枪新型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几乎所有的步枪的枪管外径都带有数道气密环,兼有枪榴弹发射器的功能,步枪手可以十分简便地将带有尾管和尾翼的枪榴弹插套在步枪的枪管上,利用实弹或空包弹将枪榴弹发射到数百米之外,较精确地命中和毁伤生动目标,从而弥补了步兵分队中手榴弹与轻型追击炮之间的火力空白。81式自动步枪第一次采用了可以发射枪榴弹的枪口装置。尽管用现在的眼光看来,我军的第一个枪管榴弹发射器有诸多的不尽人意之处,但仍然可以说是我军制式武器的又一项历史性突破。

作为我军第一个具有“自主产权”的枪族,比及它的国外同类来说,也有许多地方是居于上乘的。其一,81式枪族的动作可靠性值得信赖,完全可以与AK47相媲美。曾经有人形象地赞誉81式枪族具有农夫般的质朴无华,那么笔者在这里接续一句,那就是81式枪族在农夫般的质朴无华中蕴含着勤劳、勇敢、智慧以至能够承受巨大艰难困苦的伟力;其二,81式枪族的射击精度的确是优于AK47。81式枪族的枪管轴线与活塞轴线间的垂直距离仅18mm,再加上几近重合于枪管轴线的枪托,最大限度地平抑了射击时的枪口上跳,因此81式步枪射击时的平稳性,明显要比AK47射击时的平稳性好许多,其三,81式枪族采用空仓挂机结构,这不仅可以在激战中提醒战士弹罄,及时更换弹匣,更重要的是为战士在不分解条件下及时擦拭保养武器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提高枪的勤务使用安全性创造了条件;其四,81式枪族的弹鼓,无论从结构设计还是勤务使用等方面,都比同类型的俄罗斯RPK轻机枪的弹鼓好得多;其五,81式枪族作为武装力量中最基本、装备面最广泛、装备数量最多以及使用频率最高的武器系统,采用了来源最为广泛的原材料、最为简单的制造工艺,当然也具有相对最为低廉的价格。

这些特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对于军事经济学乃至战争政治学而言,仍然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意义。

瑜中见瑕

当然,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虽然81式枪族装备部队以来,经过一段时期的使用,确有许多优点,但由于历史时期的局限性,也在使用中暴露出了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这当然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81式枪族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略嫌松散的结构布局,致使枪的造型美学的失缺,二是稍显别扭的人机工程,致使枪的人机工效的失当。

具体说,其缺陷主要表现在:

(1)握把过于短小,不能满足野战条件下的握持。与56式冲锋枪相比,81式枪族在全枪长度增加,且弹匣至握把间距离增加的情况下,握把却略偏短小,虽能基本上满足静态射击的握持,但在野战条件特别是两栖作战条件下,就难以确实握持。例如,当战士手上有泥、水、汗时,或在搭乘车、船、舟艇以及涉水、攀登需单手握持时,或在寒区戴大皮手套时,握把就显得短小,握不住或握得不确实。

(2)快慢机不便于勤务使用。81式枪族的快慢机位置不尽合理,用右手拇指拨动时距离偏远,往往需要左手来辅助设定。快慢机柄短小,“保险”、“单发”以及“连发”3个位置间的夹角各为90°,加之定位与回转动作又不够平滑,因此战斗中不能迅速自然地变换发射方式和装定保险。

(3)班用轻机枪提把设置不合理,影响操作,不便携行。设置一个轻巧的小提把,本来是可以大大提高机枪的携行舒适性的,但是由于这个小提把朝前拐,在携行中“只能握不能挂”,战士的手始终要紧握提把,手易疲劳,当体位变化时不能充分发挥手与提把的配合作用。另外,射击准备时,提把又显得有些碍事。

(4)机械瞄具不适合夜间瞄准。81式枪族在表尺缺口上增加了一条横档,虽起到保护缺口平面的作用,但却影响到夜间瞄准;同时在野战条件下,不易迅速排除照门上的积雪、尘土、水滴等。此外,在黑暗中装定常用表尺也显得有些不便。

(5)机匣盖与弹匣易脱落。在使用中,多次出现机匣盖崩落现象,特别是使用枪榴弹时,此现象更为突出(后来工厂逐步为部队更换了带索口的复进机座才基本解决)。此外,由于弹匣扣周围空间较大,致使弹匣扣易勾挂物体而导致弹匣脱落,特别是当弹匣装满枪弹后,质量增大,往往更易脱落。

(6)弹鼓构造虽优于俄罗斯RPK轻机枪的弹鼓,但其结构复杂,且体积大,装填与携行均不方便。空弹鼓质量为0.9kg,比3个空弹匣质量大0.21kg,实弹鼓(装满75发枪弹)质量为2.12kg,而3个实弹匣(90发枪弹)质量为2.16kg,仅比实弹鼓质量大0.04kg,因此采用弹匣更方便、经济。

(7)81式枪族外形上对美学重视不够。与其他同类型枪比较,最大缺点是造型不美观,而且多处采用了等分布局和松散配置,使全枪显得拖沓冗赘有余,精干紧凑不足,滞捺温和有余,进动野感不足。准星座、导气箍的造型,以及半截通条、如同“竹笛子”般的粗枪管(榴弹发射器套筒)等影响了枪的总体美观性和协调性,特别是影响了作为武器所特有的外观威慑性。81

式自动步枪比56式冲锋枪长81mm,但其枪管却仅比56式的长25mm,有70%的长度增加在枪的其他部位,而其瞄准基线长却比56式短63mm。总之,全枪可以再紧凑协调一些,进而争取人机工效与造型美学的双赢。

王志军,原名王祖赐,1934年8月出生,山东邹平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津贴。1958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第一机械系自动武器专业,毕业后分配至国营第296厂工作,曾任生产车间及工艺科技术员;1965年调至该厂枪械研究所从事军队装备枪械的科研、开发、试制、生产等工作,任至厂长职务。参加了63式7.62mm自动步枪的研制工作;70年代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班用枪族——87式7.62mm枪族;90年代负责5.8mm武器系统的研制,其中包括87式5.8mm班用枪族、88式5.8mm狙击步枪和95式5.8mm班用枪族;参加编写了《枪械手册》、《步兵自动武器及弹药设计手册》、《世界轻武器手册》等书籍;在军事期刊发表文章70余篇。1986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0年获兵器部颁发的功勋奖。

81式枪族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我国著名枪械设计师王志军主持设计研制,1981年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该枪族包括步枪及轻机枪,两者主要结构相同,约有65种零部件可以互换使用,通用率达70%以上。该枪族的出现,使我国的武器基本适应了当今世界一枪多用、枪族系列化、弹药通用化的发展趋势,极大方便了部队的训练、使用和维修,既加强了战斗分队的战斗力,也为枪械互换、增强火力提供了条件。

研制背景

81式枪族产生的历史背景比较特殊,跟别的枪不太一样。建国以后,全军装备的是仿制苏联的3种武器:56式冲锋枪、56式半自动步枪及56式班用轻机枪。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射中间型标准步枪弹的突击步枪在世界大国出现并开始装备部队。我国当时的制式武器还是以56式半自动步枪为主,虽然也生产装备了56式冲锋枪,但是军方普遍对56式冲锋枪的射击精度和拼刺性能感到不满,需要一种精度较好、拼刺性能良好的自动步枪。当时

的出发点是研制一支步、冲合一的枪(国外称为突击步枪),以步枪特性为主,因为步枪单发比较准,可以拼刺刀,同时具有冲锋枪火力持续性好的特点。由此开始设计研制,于1963年完成设计定型并命名为“1963年式7.62mm自动步枪”(简称“63式步枪”),1963年投入生产并装备部队。该枪研制成功后,获得了好评。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枪械需求数量之大前所未有,实际产量远远超出生产能力,枪的质量难以保证,屡屡出现问题,部队反映要求撤装。在这样的情况下,上级要求对这支枪进行改进,新枪没定名称,暂时称“新自动步枪”,要求还是7.62mm口径,还是使用当时的56式枪弹。一直到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大量装备的仍是56式半自动步枪(当时冲锋枪很少,一个班仅两支)与越南(冲锋枪配备较多)对抗,因越南地形特殊,层峦叠障,远距离时看不清对方,移近后就是正面冲突,而半自动步枪火力不足,明显处于劣势。上级感到迫切需要研制火力持续性好的武器。因为当时国外已出现几个小口径枪族,而我国还没有自己的枪族,所以在1979年,“新自动步枪”升级变成81式7.62mm枪族。1979年4月,总后军械部下达战术技术指标,正式开始研制枪族,1980年到国家靶场试验,1981年底枪族设计定型。

难题及解决

81式枪族不像其他武器在设计时分为方案论证、方案评审阶段。其设计过程所历经阶段不明显。开始提出要研制“新自动步枪”,后又提出研制“枪族”。当时参研的3个研制组都直接拿试制枪到国家靶场做试验,互相可以参考,81式的设计也吸收了其他研制组的设计,如冲铆机匣体断面形状刚开始是直上直下(56式冲锋枪就是这样),后改为上宽下窄,改变以后外形更加美观,强度也有所增加。

要说遇到的困难,就是为达到精度要求想了很多办法。63式步枪撤装之前,部队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精度不好,1974年我搞了一年攻关,基本解决问题,积累了很多经验。81式精度指标要求很高(81式R50为4.5cm),我们几个同志花了半年时间,每改一项措施,都要到靶场反复试验,直到达到要求。当时正值夏天,重庆又是“四大火炉”之一,热得很。单发精度基本没有问题,主要是连发精度。原先的枪没有连发,56式冲锋枪也没有要求连发精度,部队反映56式的连发精度最差,首发命中,第二发不知跑哪儿去了。连发精度是个新问题,我们摸索了很久,想了很多办法,如前后枪机框要对称,复进到位时撞击尽量要小,就靠不断尝试,最后终于解决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是:自动机的引导要好,机匣的长度、对中性都要好。56式与63式的自动机底下为“鸡胸”式。弹匣内枪弹为双排,每进一发弹时,枪机框往左或往右挤,打出来的弹两个方向,因为每发射一发枪弹自动机复进到位的位置都不一致,R50可达到14cm。发现问题后,我们把81式枪机框底下改成平的,不管哪一边都是压着弹,不存在往左、往右挤的问题。另外8l式的机匣是全枪里尺寸最长的,因为该枪采用长导轨,要求机匣要长,这样使得运动更加平稳,从而带来很好的动力性能。88式狙击步枪在设计中就吸收了这些优点。另外,对81式的射速进行了控制,约700发/

分,现在都是800发/分以上,射速高对精度不利。另外,我们在研制时,使自动机的质心

和枪管质心尽量接近,尽量缩小枪管轴线与活塞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56式冲锋枪两者距离为25mm,而81式只有18mm)。

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们为提高精度及动力性能采取了很多措施,很难说哪一个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综合因素的结果,就是要在试验过程中不断尝试。

还有一个难解决的问题是抛壳问题。8l式步枪的导轨比较高(深),弹壳要从机匣导轨下面往上抛,为此要在导轨上开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就很难开,深浅大小都要合适,经过反复试验、摸索,最终解决了问题。81式从右前方往上抛壳,方向很一致。

可靠性方面,浸河水试验做了26次。当时组里同志开玩笑说:“我们成了洗枪工程师了。

配用弹药及瞄准

81式自动步枪使用1956年式7.62mm普通弹、穿甲燃烧弹、曳光燃烧弹、曳光弹和空包弹。81式轻机枪也同样使用56式7.62mm各种枪弹。

瞄准装置采用机械瞄具,为柱形准星与缺口式照门,准星滑座可以左右移动。因为当时没要求安装瞄准镜,所以只有机械瞄具,现在要改变外形或者安装瞄准镜都很容易。

精度新要求

56式半自动步枪不能打连发,56式冲锋枪能打连发,但不要求精度,打多少是多少。虽然81式步枪仍然使用56式枪弹,但战术技术指标对单、连发精度都做了要求。对工厂来说最大的变化是,原来生产的所有的枪精度标准不作为验收条件,生产完,打打寿命,看看是否达到可靠性要求,不管精度如何。从81式枪族开始抽枪检验精度,若精度不合格将被拒收。成千上万支枪,从中抽几支检验精度,根据抽样原理这几支合格则整批产品都合格。

但如果出现问题,就很难知道还有哪支枪也出了问题,这不像零件破损只看看外观就可以。幸好工厂有经验,从未出现精度不合格的问题。要达到精度对工厂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说81式枪族意义特殊,这也是一大体现。

63式步枪与81式步枪对比

63式步枪的研制培养了人员,提高了技术,积累了经验,但81式的设计理念上了一个新的台阶。63式的设计参照了56式的计算方法及设计方法,8l式也基本是这个模式,只是技术发展了,结构不太一样,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还是一致的。

从外形上看,63式步枪在刺刀折叠状态时全枪长为1033mm(刺刀打开时为1342mm),81式步枪全枪长为955mm(装上刺刀1105mm)。63式全枪质量3.8kg,81式则为3.4kg。两相比较相差悬殊,63式明显不符合“短、小、轻”的要求。63式步枪弹匣容弹量为20发,81式为30发。另外63式步枪最大的缺陷就是刺刀拿不下来,不用时只能将其折叠,而81式刺刀可以拿下来当工具用刀,虽然没开刃,也可当匕首使用,这是两者的最大区别。

81式步枪与56式冲锋对比

56式冲锋枪仿制于苏联AK47突击步枪,于1956年生产定型。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方式,枪机回转式闭锁方式,全枪长(刺刀折叠)874mm,枪管长415mm,全枪质量4.03kg,30发弹匣供弹,发射方式为单、连发。56式冲锋枪可靠性较好,故障率小,牢固耐用,近距离射击时火力猛。主要缺点是射击精度差,连发时枪身跳动较大,击针易折断,夜间射击时准星护翼容易被误认为是准星。

81式步枪的工作方式、闭锁方式以及供弹具都与56式相同。瞄准装置及配用枪弹也基本一致,只是81式还可发射空包弹。81式外形接近56式冲锋枪,也是30发弹匣供弹,也有小握把,枪托、握把等结构也都相同。两者主要区别在于:81式的射击精度有了很大提高;全枪质量大大减轻,由4.03kg减到3.4kg;可以发射枪榴弹;刺刀可以拿下。另外,名称由“冲锋枪”改为“自动步枪”,纠正了将步枪称为冲锋枪的错误,也是两者区别之一。

1979年下达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研制一枪族,要求质量小于3.5kg,精度要好,可靠性不低于从前,寿命不减。这些要求81式枪族都达到了。说到寿命,从苏联引进的武器寿命都很高,56式冲锋枪为15000发,56式班用轻机枪25000发,56式半自动步枪10000发,63式步枪为15000发。指标要求81式步枪寿命10000发,轻机枪20000发。81式步枪与轻机枪所有大部件包括机匣、枪机、活塞等等一律是通用件,只是枪管长度不一样,81式轻机枪达到了20000发的指标要求,因此步枪寿命也是20000发。这个寿命是很高的,以后的步枪,包括95式5.8mm步枪都没有这么高。所以,81式步枪的寿命相比56式冲锋枪是提高了很多。

81式步枪优点

质量小、射击精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外,81式枪族还占了3个“第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是该枪族是新中国第一个枪族;二是该枪族是第一个装备全军的国家自行研制的枪族,并很好地完成历史使命,至今已装备20多年且还在装备;三是该枪族是第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轻武器。1986年,国家第一次颁发国家科技进步奖,81式枪族当年就获得该奖的一等奖。第二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轻武器是95式枪族。

87式5.8mm班用枪族,88式5.8mm狙击步枪和95式5.8mm班用枪族的设计与81式的结构关系

81式枪族研制成功以后,我投入了5.8mm口径武器的研制。87式5.8mm枪族、88式狙击步枪、95式5.8枪族都有81式的研制人员参与,研制81式的经验肯定影响了这些枪的研制,后续枪也会借用81式比较成熟的技术。尤其是87式枪族,当时5.8mm弹已经定型了,步枪还没有研制出来,部队急于要步枪做试验,看看5.8mm口径是否可行。所以87式

步枪只是改变81式的口径和外形,即口径改为5.8mm,外形采用工程塑料,内部结构基本没动,但因为使用枪弹不一样,枪机、枪管、弹匣相对稍有变化。现在95式枪族有4支枪,包括无托步枪、轻机枪、短步枪和折叠托步枪,折叠托步枪(2003年定型)是枪族中最后研制出来的,其自动机、发射机,包括活塞都是用了81式的,只是尺寸稍有变化。

81式枪族的缺点及遗憾

81式枪族一大遗憾是工艺上比较落后,与56式相比,工艺上毫无进展;也没有采用新材料,工程塑料一件没有。护木、枪托、握把都是木质的,机匣是由1.5mm钢板冲铆而成的,而现在的武器基本采用铝制机匣,热模加工,外形光滑漂亮。

第二个遗憾是外形。81式步枪与56式冲锋枪一般人很难区别,护木、枪托、机匣风格相近,不仔细分辨是区别不出来的。唯一区别是81式有枪榴弹发射具。没有在外形上搞得独特一些,这是我的一大遗憾。81式木托枪只生产了4万支就不再生产了,因为木制枪托成本较高,后来大量生产的是81-1式折叠托步枪。

再有就是早期的81式步枪发射枪榴弹时,机匣盖偶尔会掉下来。这是因为研制81式枪族时,枪榴弹还没有研制出来,枪榴弹是20世纪90年代定型,比步枪的定型晚得多,当时没有枪榴弹所以无法试验,二者配合出现了一些问题。经过改进,现在81式打枪榴弹效果很好,能打400多米。

注:本文根据《轻兵器》2006年5月上中:踏遍青山人未老——81式枪族主设

计师王志军访谈录;遏浪飞舟一樯橹国防时空一支枪——国产81式步兵枪族赏析两篇文章整理而来,在此十分感谢《轻兵器》杂志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