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26分)积累运用1.(2分)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工整、美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2.(2分)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形和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hù)暝.想(míng)哄.笑(hōng)叱咤.风云(chà)B、船舷.(x ián)一宿.(xiǔ)愧怍.(zuò)鳞次栉.比(zhì)C、吮.吸(yǔn)熟稔.(rěn)蓦.然(mò)无瑕.顾及(xiá)D、悲怆.(cāng)筵.席(yàn)玷.污(diàn)谈笑风声.(shēng)3.(2分)仿写句子。
(要求句式相同,语言连贯)宽容,就像一缕和熙的阳光,能融化心灵的坚冰;宽容,就像一段舒缓的音乐,能抚慰心灵的痛伤;;。
4.(2分)微型阅读这是睿智的微笑。
这微笑,我再说一遍.就是伏尔泰。
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但是,其中蕴涵有哲理的忧伤。
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
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安心。
以嘲笑对付权贵:以怜悯安抚百姓。
啊!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
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它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他把迷信的内部照得透亮,这样的丑恶看看是有好处的,它让丑恶显示出来。
它有光,有催生的能力。
新的社会,平等、让步的欲望和这叫做宽容的博爱的开始,相互的善意,给人以相称的权利,承认理智是最高的准则,取消偏见和成见,心灵的安详,宽厚和宽恕的精神,和谐,和平,这些都是从这伟大的微笑中出来的。
(1)本段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2)任选角度,赏析本段诗化的语言。
5.(8分)古诗文默写①花鸟有情:,恨别鸟惊心。
②豁达胸襟:,病树前头万木春。
初中语文2010年3套中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初中语文2010年中考模拟试题3套附答案试卷第一套语文试卷(A 卷)(考试时间:完成A、B卷150分钟,)考试说明:1.A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
其中I卷为选择题卷,II卷为非选择题卷。
满分为100分。
B卷满分为50分。
A、B卷满分共150分。
2.A卷1—8页,B卷9—12页,A、B卷共12页。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酝酿.(niàng)懦.(nuò)弱胆怯.(qiè)人迹罕.(hǎn)至B.蹒.(mán)跚绽.(zhàn)放干涸.(gù)锲.(qiè)而不舍C.差.(chāi)使号.(háo)叫称.(chèn)职随声附和.(hè)D.丘壑.(hè)不屑.(xiè)卑劣.(liè)扣人心弦.(xiá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宽敞狼藉奔驰再接再厉 B.渊博踌躇挺拔深恶痛绝C.真谛倔强温馨直截了当 D.急燥慷慨诅咒一愁莫展3.下列各项中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人如果鄙薄自己的岗位,一味好高骛远....,是难以做出成绩的。
B.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窜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他总是在同学们面前班门弄斧....,大家都不喜欢他,甚至讨厌他。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千里。
②一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
③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A .宽敞 闪烁 映衬 B .宽敞 闪烁 对比 C .宽敞 燃烧 对比 D .宽敞 燃烧 映衬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经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爱上了生物。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总分120 分,其中卷面与书写共4 分。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用黑、蓝水性或油性笔直接答在试卷4.主观题答题精彩或有创意奖励l 分,全卷奖励分共5 分。
题号一二三卷面总分复核人(一)(二)(三)得分一、积累(共35分)1、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
(3分)中国的方块字,或象形,或形声,蕴涵玄机哲理,妙不可言。
你看:白水为泉,山丘为;江洋湖海三点水,字心头一把刀;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
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4分)执著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执著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
执著是(),执著是(),执著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进行曲。
3.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
如“成功总是在经历了困难和挫折之后才会到来”可以说成“阳光总在风雨后”,还能说成 (2分)4、好的文章常常可以给人很多启迪,而这种启迪往往可以用一句凝炼的话来表达。
请你以“邹忌参小事悟安邦大计”为上句,就学过的文言文,写出一个相应的下句,使之构成一组对偶句。
(2分)邹忌参小事悟安邦大计,。
5、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问题。
(4分)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
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客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①两段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
②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6、《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冈。
’”从现代商品经济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冈”是绝妙的广告词。
它究竟蕴含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出两点。
(2分)7、下面这段文字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答题。
2010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模拟卷一

语文试卷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10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颈.椎(jing)瞥.见(pie)酣.睡(han)称.心如意(cheng)B.屹.立(yi)猝.然(cu)琐屑..(suo)买椟.还珠(du)C.堤.岸(ti)避讳.(hui)嗤笑..(chi)脍.炙人口(kuai)D.倾.斜(qing)侥幸..(jiao)刹.那(sha)言简意赅.(gai)( )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静(僻,辟)判断:“僻”有“偏,距离中心地区远”的意思,而“辟”有“透彻”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辟”。
B.约(婉,宛)判断:“婉”有“美好”的意思,而“宛”有“曲折”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婉”。
C.功亏一(溃,篑)判断:“溃”有“散乱、垮台”的意思,而“篑”的意思是“古代盛土的筐子”,所以横线处应填“溃”。
D.甜言语(密,蜜)判断:“密”有“关系近、感情好”的意思,而“蜜”有“甜美”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密”。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或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令营增设了一个“新闻天天报”活动,小明毛遂自荐....,当选为新闻采写组组长。
B.经过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焕然一新....,给了刚返校的师生们一个惊喜。
C.比赛的失败,让这个缺乏合作精神的主力队员明白了“独木不成林.....”的道理。
D.我们在学习上不能“行百里者半九十.......”,而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B.《读〈孟尝君传〉》——王安石——宋C.《变色龙》——契诃夫——德国D.《背影》——朱自清——现代( )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就是将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紧密结合,切实提升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首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十九中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28分)1.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书写正确、工整、清楚得4分;较好的得3分;较差得1-2分。
2.斑姿喑爆(2分,每空0.5分)3.D(2分) 4.C(2分) 5.A(2分)6.①朔气传金柝②野渡无人舟自横③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④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⑤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⑤两题为选做题,漏字、错字、加字、别字,该空均不给分)7.(1)王维(2)沈从文(3)保尔(或“柯察金”),“精神危机”(每一格1分)8.(1)略,但要语句流畅并围绕“低碳生活”这个话题。
(2)D。
理由: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
“少吃饭”与“低碳生活”无关。
如果不能满足饭量,只能对身体健康有害。
(3)如:节约用电、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等有关节约能源和资源等降低碳排放量的“建议”均可。
(每题2分,适当斟酌语言表达)二、阅读理解(42分)(一)京剧密码(13分)9.“四法五功”,即唱、念、做、打与身、眼、手、法、步;京剧脸谱;京剧戏服。
(3分)10.举例子、作比较,说明“做功”即“身段表演”都有章有法,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令人信服。
(两种说明方法各0.5分,联系文章关键信息1分,说明方法的普遍作用得1分)11.①“凝结”即“凝聚”,说明京剧演员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磨练才拥有了出神入化的表演功力,使得舞台上的表演很有韵味。
该词用得十分准确而有分量。
②“大致”即京剧戏服中列繁多,只是宽泛地概括和归纳,并不是全部或准确地概括。
用得很准确、周密。
(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得1分,作用得1分)12.由于京剧舞台表演受时空限制,为了让观众清楚地看到角色表达的东西,演员们会充分运用身体动作,夸大表演。
(2分)13.略。
戏剧、剪纸等民间艺术均可以介绍,只要抓住了鲜明的特征就算是成功。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一)第一部分基础整合(25分)1、C2、D3、C (A秀色可餐:形容女子非常美丽或景色非常优美。
此处取后一义项。
B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D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与句意不符)4、①-⑤略⑥焉知非福5、(4分)(1)热门险种(门可罗雀与门庭如市、抢购食品保险。
)(2)主题:食品安全问题严重。
6、答题要点:胡锦涛主席送《孙子兵法》给布什总统,一方面有规劝美国政府不要轻易动武之意,另一方面是反映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及高超的工艺水平。
(4分。
答到第一方面得2分,答到第二方面得2分,两方面均答到得满分。
)第二部分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7、 B 8、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
9、对“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进行总结。
10、突出三峡山多山高的特点。
“绝巘”、“峻”、“林寒涧肃”、“空谷”等对其特点进行了照应。
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11、D12、外貌神态隔膜13、现实中的路(地上的路),人生之路14、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空有希望,不去奋斗,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坚持奋斗,便无所谓无。
只要奋斗追求,路就会在脚下,希望会实现,新生活也会到来。
(意思对即可)(二)15、shèbù16、过渡段,承上启下。
17、在受约束时寻找自我解脱的办法,是一种智慧。
真正的智慧在于能使自由和不自由合理转化。
18、同意不同意皆可,关键是说明理由。
如:同意,真正的恐怖不一定要在监狱里,而在于自己关押自己,其恐怖心理才是真正的监狱。
或:不同意,敌人的残暴、摧残人性,把亲人朋友关进监狱,迫使人屈服才是最恐怖的。
三、名著推荐阅读(8分)19、《水浒传》施耐庵。
20、鲁智深;粗犷豪放、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粗中有细(两点即可)。
21、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三部分写作实践(50分)(本题略)第四部分附加题(10分)(一)1、①沿着、顺着②偷袭2、先前标记的时候可以通过,现在水已经变化而增多了3、处理问题注意观察情况变化,要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灵活多变,不要犯经验主义错误(二)4、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战乱之中家书的珍贵。
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4.doc

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7)第Ⅰ卷(共76分)一、语文积累(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A.(shè)免B.(huì)赂C.(qiān)让D.鞭(chī)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白皙的少年于是笑了。
乌黑的眼瞳(tóng)熠熠的亮。
B.如果希巴女皇住在气窗对面的公寓里,她总会有一天把头发悬在窗外去晾(liàng)干。
C.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yīn)。
D.阴霾(mái)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七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
3.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明辨是非锲而不舍悖然大怒B.层孪叠嶂因地制宜脍灸人口C.臭名昭著无所事事狂风肆虐D.归然不动姹紫嫣红改斜归正。
4.读下面这段话,把成语中的错字找出来,在答题卷的横线上依次写出正确的成语:(2分)商家厂家为了宣传自己的商品,煞费心机。
这儿是“钙世无双”,那儿是“百礼挑一”。
餐巾纸“爱不湿手”,赛车场“骑乐无穷”。
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胡言乱语的广告满天飞。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国基本完成SARS疫苗临床前的研究,即将进入临床阶段。
②由于伊拉克战争的拖累,美国消费者的信心指数迅速下降,这反映出人们对美国经济出现的担心大大增加。
③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他人与社会,个人的成功靠自我努力,靠社会支持。
A.试验衰退与其说/不如说B.实验衰退不仅是/而且是C.实验衰萎与其说/不如说D.试验衰萎不仅是/而且是6.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意选做6题)(6分)(1)一鼓作气,,。
《曹刿论战》(2)得道者多助,。
《〈孟子〉二章》(3),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5)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6)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7)无限河山泪,!夏完淳《别云间》(8)晴川历历汉阳树,。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语文《学习周报》2010年中考模拟试题(贵阳专用)参考答案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1.略。
2.A(B中“舷”应读xián,C中“应”应读yīng,“靥”应读yè,D中“模”应读mú,“靡”应读mǐ)3.D(“谈笑风声”应为“谈笑风生”)4.D(瑕瑜互见:玉的斑点和光泽同时显现出来;比喻优缺点同时并存。
)5.B6.C7.(1)D(2)B8.任选一个人物,概述出一个故事即可。
9.(1)①折戟沉沙铁未销②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①君问归期未有期②闲敲棋子落灯花③悠然见南山④沉舟侧畔千帆过10.示例:①平日里的黄果树瀑布气势雄浑,周围的绿树更增添了它的景致。
②旱情中的黄果树瀑布,失去了往日的磅礴气势,只剩下六七缕细流,如柳条般从悬崖上垂落。
③2010年的持续干旱少雨,让气势雄浑的黄果树瀑布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致使黄果树瀑布“大瘦身”。
④这次的旱灾给我们很深的感触,我们要加强节水意识。
⑤……(只要合乎情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11.“我”的见闻和感受女儿对赵雪的关爱之心(意思对即可)12.①赵雪辍学;②赵雪送钢笔给女儿;③女儿和同学帮助赵雪解决了学费问题;④老师帮助赵雪父亲找到工作;⑤“我”和妻子为赵雪建立基金;⑥赵雪终于走回课堂。
13.女儿想获得父母的支持与帮助,自己预先在家乖巧表现。
14.示例:爸爸平常很热心公益的,今天怎么了?难道我们小孩子的事在他们大人心中都无所谓吗?15.不好。
这支“钢笔”是本文作者巧妙安排的一个线索,由送钢笔表现赵雪与女儿的情深意长;由钢笔总吸不饱墨水,表现赵雪家境的贫寒;由赵雪希望钢笔得到幸福,体现出孩子的童真;由赵雪终于在自己的手中可以让钢笔幸福,体现出社会对她的关爱。
以此为题,达到内容与标题的完美结合。
(言之成理即可)16.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
17.运用了举例子、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主要要表达不要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大多数人,尤其是需要帮助的人这一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下面空格内正确地书写名句和对联。
(书写1分,1-8题每句1分,第9题2分)1.求之不得,悠哉悠哉,□□□□。
(《诗经》)2.□□□□□,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4.□□□□□,□□□□□。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观刈麦》)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6.呜呼,□□□□□□□□□,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运用典故,表现将士们为国为民置生死于度外的壮举的诗句是:□□□□□□□,□□□□□□□。
8.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具体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两句是:□□□□□□□,□□□□□□。
9.三年的初中生活有很多人和事令人难忘,请你在即将分别的时刻,用一副对联表达对师恩的感激之情。
上联:呕心沥血育桃李下联:□□□□□□□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0.作者陶渊明是________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他因“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弃官还乡,过起了隐居生活。
(1分)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落英.缤纷()(2)此中人语.云()(3)咸来问讯.()(4)无人问.津.()12.作者生活在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年代,他希望过上美好的理想生活。
根据第二段,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这种美好生活?(3分)13.外面的人知道桃花源的事件后,都争抢去寻找桃花源,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14.桃花源是作者心中理想的社会,也让世人为之倾心。
如果当今社会真的有这一理想场所,你是否会选择桃花源内的生活?说说理由。
(2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石鸡山传说晋永嘉之乱①,郡县无定主,强弱相暴②。
宜阳有女子,姓彭名娥。
父母昆弟③十余口,为长沙贼所虏。
时娥负器出汲于溪间④,贼至走还⑤,见墙壁已破,不胜其哀。
与贼相格⑥,贼缚娥,驱出溪边。
将杀之际,溪际有大山,石壁高数十丈,仰呼曰:“山灵有神否?我为何罪,而当如此?”因奔走向山,山立开广数丈,平路如砥。
群贼亦逐娥入山,山遂崩合,泯然如初⑦。
贼皆压死,娥遂隐不复出。
娥所舍汲器,化为石,形似鸡。
土人⑧因号曰石鸡山女娥潭。
【注释】①永嘉之乱:晋怀帝永嘉四年,匈奴贵族刘曜攻破洛阳,俘虏怀帝,杀晋官民三万余人。
②暴:侵凌。
③昆弟:兄弟。
④汲:从水面提水。
⑤走还:跑回来。
⑥格:格斗。
⑦泯然:浑然完整。
如初:同原来一样。
⑧土人:当地人。
15.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分)(1)娥负.器出汲于溪间()(2)平路如砥.()16.文中反映当时社会环境和群贼五笔凶暴的句子是:(2分)17.上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塑造了彭娥这一人物形象,你如何评价她?(2分)(二)现代文阅读(30分)敬惜字纸陈元麟早些年作客香港,见九龙旧城公园有亭翼然,亭上横匾赫然镌刻着“敬纸亭”三个大字,不得其解。
回到厦门后,请教本地一位文化界老前辈。
老人告诉我,小时候,常在僻街小巷里见到挂着贴有“敬惜字纸”的字条的小篾篓子,路人自觉地将捡拾的字纸投入其中。
有钱人家还专门雇佣人背着贴有“敬惜字纸”的竹筐,拿着火钳沿街捡拾字纸。
所捡拾的字纸集中在固定的地点(如专门建造的小亭)焚烧,免得字纸飞落污浊之地。
这让人想起《红楼梦》里的□□,“质本洁来还洁去”,花是圣洁的,字纸更是圣洁的。
余生也晚,未能亲历如此感人的情景,但我们自小就被长辈告知:书不能放在和下身接近的地方,字纸不能丢在地下,不能用脚踩,更不能当手纸,否则就不识字,甚至要瞎掉眼睛,等等。
在老一辈的观念中,写有文字的纸张是有灵性的,是不可以轻慢亵渎的。
因此,我从小养成了爱惜纸张,珍重笔墨的习惯。
上小学时,常用小石板学写字、做算术,记得母亲还找了一块能吸水的方型红砖,让我用毛笔蘸水在上面练毛笔。
现在的一点书法功底就是在红砖上打的。
那时,能在写字本或习题本上写字就算是奢侈的了。
有了纸张也不敢随意浪费,总是正面写字或做题,反面当草稿,往往第一遍用铅笔写第二遍用钢笔写第三遍练书法,以充分利用每一张纸的价值。
如今,虽然上了岁数,条件也大有改善,而且主要用电脑写作,但是,对纸和字的感情却始终不渝。
按中国人传统观念,撰文写书,是要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用曹丕的话说,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那些能够写书并被出版的人也总是令人肃然起敬。
如今,出书对普通人而言,不再神秘。
只要你愿意并且付得起印刷费和相关费用,就可以自费出版。
但这一来,也造成了出版物的泛滥。
君不见,那些或者已经成名或者尚未成名而急于成名的,都纷纷披甲上阵,粗通文墨甚至文句不通者也跃跃欲试,花些银两雇用“枪手”。
一时间,正式的非正式的甚至盗版的出版物汹涌而来。
于是,洛阳不再纸贵,“学者”、“诗人”、“作家”、“书画家”满街走,八卦新闻、名人辞典、名人传记漫天飞,印刷精良装帧豪华的“书画集”却是鬼画符的涂鸦,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字的煌煌巨著让人联想起注了水的猪,还有不知所云的诗和人云亦云的学术论文,还有越写越长、越减越多的文件报告,以及大街小巷屡治不愈的“牛皮癣”……“敬惜字纸”是中国古训,也是民间习俗。
所谓“敬”,是“敬畏”,敬畏文字,敬畏文化。
旧时识文解字是少数人的事情,“文”与“字”就被神圣化了。
曾经有一篇《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说》说道:“不知此字纸中,皆有天地日月之字,圣贤经书之文。
以此种至极尊贵之物,视同粪土,能不折福寿而现受其殃,贻子孙以愚劣之报乎。
”这当然带有迷信的成分,但作为精神的产物,文字并不仅仅是符号而已,确实随意不得。
费孝通先生说过:“文章千古事,并非虚语。
一个人的思想一旦写下,通过文字媒介,送入了别人的头脑,也就成了社会事实,发生社会影响,因而有功罪可论。
”文字、文章是你的才情、灵性、品貌等等因素的精神投射,因此自古才有“书如其人”,“文如其人”之说。
不轻易浪费笔墨,不怠慢亵渎字纸,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敬畏文字,也就是对生命的敬畏。
所谓“惜”,就是爱惜笔墨,爱惜字纸。
它的提出,最初可能因为纸张匮乏,且造纸工艺落后,既然开源难,节流就很重要了。
在造纸业、印刷业迅猛发展的今天,纸张尽管不再昂贵,但因为世界能源有限,依然需要提倡节约。
据统计,每生产一吨纸,需要3.5-5.5立方米木材作为原料。
每天,我们的钢笔、铅笔、毛笔要挥霍多少立方米的木材?我们的复印机、打印机和印刷机每天要吞噬多少片森林?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想一想就觉得可怕。
能源浪费的同时,也造成污染,影响着我们的居住环境。
即便是不需要纸张的电脑写作,同样也不能随心所欲。
虽说进入网络时代,键盘码字轻而易举,服务器空间近乎无限,信息的制造、传播和获取易如反掌,但信息垃圾因此也大量产生。
老子说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太多的垃圾信息也会损害人获取信息的能力。
于是,每当我提起笔,或者坐在电脑的键盘前,总会想起那个动人的场景:一位背着贴有“敬惜字纸”的竹筐,拿着火钳的老人,沿着大街沿着深巷踽踽而行……(《厦门晚报》)1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①亵.渎()②装帧.()③匮.乏()④踽.踽而行()19.阅读第一段,概括回答老一辈人敬惜字纸的习俗的具体表现。
(4分)20.由第1自然段中“有亭翼然”一句,你会联想到我们学过的哪位作家的什么作品?请把这句话完整地写下来。
(2分)21.作为晚辈的作者,小时候就养成了敬惜字纸的好习惯,请从第二段找出能够证明这一点的细节描写,并说说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
(3分)22.文章第四段语言幽默生动,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描写中的作用。
(4分)(1)粗通文墨甚至文句不通者也跃跃欲试,有些银两雇佣“枪手”..........。
(2)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字的煌煌巨著让人联想起注水的“猪”......。
23.结合本文,全面解释文题“敬惜字纸”的含义。
(4分)24.身为现代人,你在生活中是否有文中列举的不敬惜字纸的表现?请你结合切身体会写一段话,谈谈读完本文的启示。
(4分)25.读“这让人想起《红楼梦》里的□□,‘质本洁来还洁去’,花是圣洁的,字纸更是圣洁的”一句,请你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空格处写出《红楼梦》中的一个相关情节并结合情节对人物作以简要评价。
26.文中说“不怠慢亵渎字纸,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敬畏文字,也就是对生命的敬畏。
”在你阅读“字纸”的过程中,相信你也有如此体验。
哪一部“字纸”曾让你产生过敬畏?请写出篇目、作者及让你产生敬畏的原因。
(5分)三、作文(60分)27.以下两个文题任选其一。
(1)题目:多想为你唱首歌(2)根据对下面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作文。
联合国的一位亲善大使去了非洲的一个国家,回来以后他就宣称那里的人是全世界最差劲的主人:海关人员板着一张脸,计程车司机态度恶劣,餐厅待者傲慢无礼,市民不耐烦而又有敌意……后来,这位亲善大使看到了一段话:“世界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像。
”于是再次去那个国家时,他一路挂着笑容,结果竟看不到任何不高兴的海关人员、计程车司机、待者……人人都是脸挂笑容,亲切随和。
他这才发现,纠正别人态度最快的方法是纠正自己的态度。
作文要求:①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