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研究方案

一、提出方案背景

1、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反思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组合作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从而来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怎样转化。

2、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 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所以教师也应当完成好角色的转换 .

二、研究意义

能过更好的为学校的总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 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在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 信息交流量大, 交流渠道多, 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 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 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或提高受教育者素质所进行的教育。素质教育的主体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教会学生学习, 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素质教育理论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者, 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四、研究目标

1、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师素质优化的研究。

2、教师角色转变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

3、教师角色转变与师生关系改善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1、研讨发。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验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的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研究水平。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3、行动研究法。针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修改、总结。

六、研究内容

1、分析学生综合素质现状,重点从课堂教学监管机制和教师学学行为有效性入手,探讨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监管机制和教学方式。

2、分析师生关系现状、成因,探讨改善师生关系的方式,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

七、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2年 11月

形成研究内容,制定研究计划,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目标、内容。 2、实施阶段(2012年 12月至 2013年 7月

(1搜集、查阅相关文献材料

(2 通过预定的课题要求和实施措施, 制定具体的全班分组方案, 明确小组分工,确立小组组长、组员。

3、总结阶段(2013年 9月至 2013年 11月

(1整理研究资料。(2撰写研究总结报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