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2

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2
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2

问题小说就是为提出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的小说。由于作者思想倾向不同,初期问题小说中有一部分作品专以“美”和“爱”作为解决问题的钥匙,大部分则并不提供答案,是所谓“只问病源,不开药方”;而“不开药方”本身,也正是问题小说的特点之一。问题小说在“五四”时期的流行,主要反映了大批知识青年的觉醒。它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需要,又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结果。后来,问题小说也体现著作家密切关心现实这一优良的传统。

了问题小说的创作。

发展1、“问题小说”起步,表现了探究人生意义的热忱。代表作《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揭露了“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

2、宣扬爱的哲学。如果说初期“问题小说”只是问病源,不开药方。《超人》则标志着冰心对种种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超人》《烦闷》《悟》构成了冰心“爱的三步曲”,爱的核心是“母爱”。

3、《倪焕之》它通过一个大的时空跨度去展示社会生活。小说从辛亥革命发生写到大革命失败。写了十几年的历史变迁,包括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再现了这十年间中国社会从乡镇到都市的现实生活。》)《倪焕之》重现了五四青年的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悲剧处境。是现代文学“知识分子心里变迁史”中的重要一章。

问题小说的缺失与不足

1. 忽略了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氛围渲染和形式等文学要素,小说的社会认识价值超过甚至损害了其文艺审美价值;

2. 小说过重的哲理色彩和理性深度,有图解观念的创作形式,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性。;

3. 缺乏现实的生活基础,缺少鲜活的生活气息,存在明显的主观臆想和向壁虚构的成分,影响了作品的感染力。

乡土小说

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乡土小说作家很多都是直接受鲁迅的影响并有意识地模仿鲁迅而开始创作的,大都师承了鲁迅小说的批判国民性特点,较少造作,克服了概念化,以一种质朴和真实的面貌为当时小说创作界吹进一股清风。乡土小说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与批判。其次,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

怜相互交织,形成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第三,在批判和描绘故乡愚昧习俗、麻木人性、凄凉人生时,乡土小说作家仍然抑住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小说大都具有抑郁的抒情调子。

意义:

1.突破了写知识青年的狭小天地,拓展了五四小说的题材领域;

2.改变了“问题小说”创作上的流弊,在人物、场面、细节描写上强化了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

3.标志着新文学作家关注目光的转向:转向社会、转向农民、转向客观写实,加强和巩固了现实主义在新文学中的主流地位。

乡土小说与问题小说

【乡土小说】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乡土小说的兴起,是新文学小说对“五四”小说过于西方化的一次反拨。“五四”小说以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追求和对西方近现代文学及语言的借鉴与中国传统小说划 清了界限、实现了小说的革命,然而“五四”小说创作因此也存在很多弊端。其一是概念化,小说成了作家演绎思想、表达观念的形式,这个弊端主要表现在问题小说中;其二是欧化,这主要集中在浪漫小说中。浪漫小说不仅在抒情方式上直接借用了19世纪西方浪漫文学(尤其是卢梭的作品)的抒情方式,而且在抒情主人公的塑造上也过多受到卢梭及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影响,因而这一派小说在叙事上不象小说,而在语言上则又非本土化。针对这种缺陷,新文学作家曾呼吁文学的“地方色彩”,提倡文学应有“从土里滋长出来的个性”,号召作家“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所以,乡土小说在20年代初、中期的崛起,实际是新文学在革命之后着手建设的象征,反映了新文学现实主义的追求。 最早创作乡土小说并证明其艺术魅力的,是鲁迅。但是,无论是鲁迅还是那些后来被称为乡土作家的青年作家,在20年代初、中期都不曾明确使用过“乡土文学”或“乡土小说”的概念,更未以此相标榜。最早将这批作家回忆故乡、抒写乡愁的小说称为“乡土文学”的,是鲁迅1928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后来人们便沿用这一概念指称这一时期的这批作家的创作。 乡土小说作家很多都是直接受鲁迅的影响并有意识地模仿鲁迅而开始创作的,大都师承了鲁迅小说的批判国民性特点,较少造作,克服了概念化,以一种质朴和真实的面貌为当时小说创作界吹进一股清风。 乡土小说的主要特征,首先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与批判。其次,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第三,在批判和描绘故乡愚昧习俗、麻木人性、凄凉人生时,乡土小说作家仍然抑住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小说大都具有抑郁的抒情调子。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家文化身份解读

文艺研究2011年第5期 20世纪上半叶,在现代西方文明与传统文明、城乡文明碰撞下,形成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创作的潮流。在这个潮流中,小说家的文化身份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发展历程。近几年来,这种文化身份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中国乡土小说家的身份及相应文本,探究作家的文化身份对现代乡土小说的影响与制约。 鲁迅最先以启蒙者身份拉开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创作的序幕,这一身份他曾多次阐明。先是有关“铁屋子”的隐喻。朋友金心异的一句话,点燃了他的救国热情:“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①由此萌发了启蒙知识分子身份意识。晚年鲁迅在谈及自己的作品时仍坚持这种身份:“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②启蒙者身份决定了他以乡土小说反映蒙昧人群的叙述模式。小说《药》和《明天》,一个是用烈士的鲜血作药引,希图治愈儿子的痨病,结果却断送了儿子的生命,一个是在求了神签、许了心愿、吃过单方之后,眼见着儿子病死在怀里却无能为力。这种描写模式是鲁迅的创造,影响了一大批年轻知识分子。鲁彦在《菊英的出嫁》里写“冥婚”、在《赌徒吉顺》里写“典妻”,许钦文在《惨雾》里写“械斗”,蹇先艾在《水葬》里写“沉塘”等等,形成了20年代中国乡土写实的潮流,并延及30年代,引导柔石、罗淑、吴组缃等走上这一类型的创作道路,也影响了具有左翼政治倾向的一批作家在蒙昧乡土的叙述模式基础上创作了以“丰收成灾”为题材的小说,如茅盾的《春蚕》、《秋收》、《残冬》,叶紫的《丰收》,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等。30年代的政治社会格局使部分小说家由启蒙者变成了社会改革者,由20年代的乡土文化批判转为社会批判。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鲁迅后期创作的乡土小说叙述模式有所变化,多以回乡探亲为叙事线索, 虽然仍展示荒蛮蒙昧的乡村画面,但小说多了一个启蒙者化身“我”,内涵更为丰富。《故乡》中的“我”回到离开二十多年的乡下,乡下在“我”的眼里竟是荒凉萧索的景象,记忆中那个生机勃勃的少年闰土如今是个唯唯诺诺的中年人。《祝福》里有个富有象征意味的场面:祥林嫂问“我”人死了以后有没有灵魂,“我”竟然支支吾吾、胆怯慌张。“我”的介入,表明启蒙者理性的认识背后隐含着对故乡复杂而浓烈的情感,让我们看到启蒙者身份中的困惑与沉痛。这时的鲁迅不只是启蒙者,在回乡的叙述中确认了自我的乡下人身份。 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一身份被沈从文发扬光大。“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得诡诈。”③“我是个乡下人。走到任何一处照例都带了一把尺,一把秤,和普通社会不合。一切来到我命运中的事事物物,我有我自己的尺寸和分量,来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④“在都市住上十年,我还是个乡下人,永远不习惯城里人所习惯的道德的愉快,伦理的愉快。”⑤对乡下人身份的体认,表明沈从文对乡土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包容与认同。有意思的是,沈从文属于被“五四”新文化思潮唤醒的作家,他从偏远的湘西走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与许杰、许钦文等第一代中国乡土小说家有着相似的背景,然而他并没有走上启蒙批判的乡土叙事之路。他的乡土小说虽然也写湘西世界在外来文化的压迫下走向崩溃,以及乡土人物在生活中的艰难挣扎,但乡下人的身份让他念念不忘湘西的诗情画意与乡风民俗的淳朴。他把抒情的笔触投向被其遗落在身后的湘西世界,以改造城市文化。小说《边城》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描写边城的山水景致,显示了其乡土小说的田园牧歌的文化特色,又非常细致地描写了对歌、迎娶、划龙船等习俗以及湘西人沉醉其中的人生乐趣。当然,小说写得最多的是湘西的淳朴人情。沈从文在山水之美、民风之淳、人性之真中尽情挥洒他的抒情笔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家文化身份解读 沈琳 166

新时期乡土小说中的城市形象嬗变

新时期乡土小说中的城市形象嬗变 新时期乡土小说在对城市形象的书写有一嬗变,即由80年代的赞美与向往到90年代后的“丑化”。其原因与时代文化经济的转型、作家自身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及对现代性的质疑与反思相关联。 标签:乡土小说;城市形象;嬗变及成因 新时期以来的乡土小说创作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文化的相互冲突、相互交融下共生发展。在此背景下,乡土小说中所书写的城市形象,随着经济的转型,时代的进步以及作家自身的因素,对城市的向往与追求,发生了新的转型和嬗变。 一、向往与想象:八十年代的城市形象 改革开放后,城市文明风吹进乡村,对城市的向往与想象成为这时乡土文学创作的共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谈到历史发展中城市的进步作用“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1]作家们看到城市是文明的标志之一,创作时不自觉地把对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关系的理解赋予其中,致使80年代的乡土小说呈现出乡村人对城市的追求与向往与赞赏。 对长期受束缚压抑的乡村,城市新物品的出现不仅是一种视野上的需求,更是精神上的向往。“80年代的中国刚刚从‘文革’中脱离出来,正处在一个精神解放的时代。当时的人们把一切都视为精神解放的表征,一条牛仔裤,一副‘蛤蟆镜’都意味着从精神上摆脱压抑,追求新的空间的努力。”[2]此外,铁路、公路、火车、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使80年代封闭落后的村庄受到了一次新的城市文明的洗礼,人们对于城市形象的想象与追求便有了途径。铁凝《哦、香雪》、古华《爬满青藤的木屋》、张一弓《黑娃照相》中,大量出现代表城市意象的物品:牙膏、牙刷、香皂、电话、皮鞋、衬衫等,冲击着乡村固有的生活及观念。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宽阔的街道,城市夜景的灯火等景观,“现代城市常常被人们形象称作钢筋水泥的森林。”[3]与低矮茅屋的鲜明对立。生活在乡村的高加林,烟峰,禾禾,陈焕生们,熟悉乡村的一草一木,当他们进入城市时,花花绿绿的商店、各色的旅社酒店、卖小吃的小摊以及各种交易市场,整个城市的整体印象让他们艳羡不已,充满着崇敬和憧憬。 作家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着城市发展与改观,体验着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享受着城市带来的物质成果与精神需求。并从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环境等城市文化的外现,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冲击来展开描绘和刻画。 二、存在与徘徊:九十年代以后的城市形象 进入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发生转型,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开始成

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2

问题小说就是为提出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的小说。由于作者思想倾向不同,初期问题小说中有一部分作品专以“美”和“爱”作为解决问题的钥匙,大部分则并不提供答案,是所谓“只问病源,不开药方”;而“不开药方”本身,也正是问题小说的特点之一。问题小说在“五四”时期的流行,主要反映了大批知识青年的觉醒。它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需要,又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结果。后来,问题小说也体现著作家密切关心现实这一优良的传统。 了问题小说的创作。 发展1、“问题小说”起步,表现了探究人生意义的热忱。代表作《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揭露了“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 2、宣扬爱的哲学。如果说初期“问题小说”只是问病源,不开药方。《超人》则标志着冰心对种种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超人》《烦闷》《悟》构成了冰心“爱的三步曲”,爱的核心是“母爱”。 3、《倪焕之》它通过一个大的时空跨度去展示社会生活。小说从辛亥革命发生写到大革命失败。写了十几年的历史变迁,包括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再现了这十年间中国社会从乡镇到都市的现实生活。》)《倪焕之》重现了五四青年的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悲剧处境。是现代文学“知识分子心里变迁史”中的重要一章。 问题小说的缺失与不足 1. 忽略了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氛围渲染和形式等文学要素,小说的社会认识价值超过甚至损害了其文艺审美价值; 2. 小说过重的哲理色彩和理性深度,有图解观念的创作形式,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性。; 3. 缺乏现实的生活基础,缺少鲜活的生活气息,存在明显的主观臆想和向壁虚构的成分,影响了作品的感染力。 乡土小说 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乡土小说作家很多都是直接受鲁迅的影响并有意识地模仿鲁迅而开始创作的,大都师承了鲁迅小说的批判国民性特点,较少造作,克服了概念化,以一种质朴和真实的面貌为当时小说创作界吹进一股清风。乡土小说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与批判。其次,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

当代文学填空题和名词解释

填空题 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_1949__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准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3、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4、1953年,李准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7、《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等。 10、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1、《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 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 13、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14、在60年代初出现的当代戏剧文学创作第二个高潮中,京剧现代戏的主要收获有《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 15、京剧《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6、《天下第一楼》描写的是民国初年京城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的一段兴衰史。 17、在《三家巷》中,陈家是资本家,何家是官僚地主,周家则是工人世家。 18、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蝴蝶》中的张思远、《相见时难》中的翁式含、《踌躇的季节》中的犁原等。 19、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曹禺的《胆剑篇》等。

“新乡土写作”的发生:新世纪长篇乡土小说研究

“新乡土写作”的发生:新世纪长篇乡土小说研究中国乡土小说的世纪转型与中国乡村的社会转型紧密相连。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被全面纳入现代性体系,现代化与城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乡村的结构性变化,大到乡村政治、经济、文化、伦理、教育、环境、卫生和医疗等方面,小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家庭结构、行为习惯、衣食住行、日常消费等方面,都在变化中呈现出新的经验模式。新世纪中国乡土小说注意到现代乡村在“常”与“变”间的剧烈变动,努力以新思想、新观念、新视野和新方法去表现新乡村、新农民、新景观和新故事,创作出具有异质性审美特征的新乡土小说。正是基于新世纪乡土小说审美转型的文学事实,本论文提出了“新乡土写作”概念。首先新乡土写作不同于新乡土小说,前者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学活动,后者作为文学活动的阶段性成果以作品的形式存在,一个是文学活动的动态过程,一个是文学的静态文本,具体而言新乡土小说只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新乡土写作尚未完成正处于进行状态,我们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审视正在发生的文学新变,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向乡土小说进一步创作提供有效资源提出文学期许。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定位于新乡土写作的“发生”,这是一个过程和阶段而我们正处于初发期。作为概念出现的新乡土写作在范围上我们做出一定的限制。在时间上我们借用汪晖对“世纪”概念的认识,以社会现实和文学特征的同一性标准,将新世纪时间范围前推到1990年代;在空间上我们延展了乡村界限,沿着乡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和农 民迁移轨迹,将乡镇、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等特殊区域纳入考察范围;

在研究对象上我们缩小了新乡土写作指向的文学体裁,排除了诗歌、散文和戏剧等,主要以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避免研究过于宽泛。之所以选择长篇乡土小说,是因为在表现现实的广度、长度、容度和高度等方面长篇更具优势,更能表现出当下丰富的、复杂的现实生活。本论文的核心观点是以新乡土经验去书写新的中国乡村故事,围绕着新乡土写作话题主要思考了几个大问题:一是新乡土写作为什么会发生,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新乡土写作?二是新乡土写作是什么?三是新乡土写作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四是新乡土写作写什么?五是新乡土写作怎么写?正是沿着这一思考逻辑我们对新乡土写作问题进行整体框架,先后辨析了新乡土写作概念,论述了新乡土经验和新乡村叙事经验,且在经验的基础上思考了新乡土写作应该讲述哪些乡村“新”故事和“大”故事,以及如何以新的表现手法去建构文学,实现艺术形式的突破。首先我们解决的是新乡土写作概念,带有本质主义的本体追问,即新乡土写作是什么的问题。新乡土写作的提出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基于新时期以来对“新乡土文学”的不断探索,不同时代的“新”融汇成新世纪新乡土小说的“新”。这种“新”不仅包括新世纪中国乡村现实变化带来的乡土小说新内容,也包括世界文学背景下基于中国传统的、民族的、地方的和民间的文学形式的创新。正是基于新世纪的新乡村和新乡土小说创作现状,我们提出了新乡土写作概念,认为它是在新世纪全球化语境下基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基本事实,在“新乡土经验”和现代乡村叙事经验的基础上,以新思想、新文化、新价值观、新历史观作为根本推动力,以世界性视野

中国当代文学史 农村题材文学

当代文学教案 章节:第二章农村题材文学 教学目的及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当代文学的基本情况,梳理当代文学的定义及概念,明晰学习此门课程的作用及意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教学内容提要 1、“乡村文学”与“农村题材文学”的区分 2、农村题材文学的发展及现状 第二章农村题材文学 一、农村题材文学概况 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乡村中国一直是最重要的叙述对象。因此,对乡村中国的文学叙述,形成了百年来中国的主流文学。这个主流文学的形成,一方面与中国社会在本质上是“乡土中国”有关,20世纪以来的中国作家几乎全部来自乡村,或有过乡村生活经验。乡村记忆,是中国作家最重要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依靠的力量是农民,新政权的获得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参与是不能想象的。因此,对乡村中国的文学叙述,不仅有中国本土的文化依据,而且有政治依据。或者说,它既有合理性又有合法性。但是,这个主流文学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左右下,出现了两次转折:一次是乡土文学向“农村题材”的转移,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一次是“农村题材”向“新乡土文学”的转移,发生于80年代初期。 现代中国文学最初对乡村的叙事是分裂的:一方面,贫困的农民因愚昧、麻木甚至病态而被当作启蒙或拯救对象,他们是阿Q、华老栓、祥林嫂;另一方面,乡村平静的田园又是一个诗意的所在,它是《故乡》、《边城》、《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因此,那个时代对乡村的想象和叙述是矛盾的。乡村叙事整体性的出现,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密切相关。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动员这个阶级参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进程,是被后来历史证明的必由之路。于是,自延安时代起,特别是反映或表达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的发表,中国乡村生活的整体性叙事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紧密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 10 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十七年时期",最具传统文人意味,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农 村题材小说家是( C )。A. 赵树理 B. 孙犁 C. 周立波 D. 柳青 2. 20 世纪 80 年代"反思文学"的重要收获,主要有张炜的《古船》和古华的( B )等。 A. 三家巷 B. 芙蓉镇 C. 白鹿原 D长恨歌 3. 描写了文革刚刚过去,黑子、蜜蜂、小号三个各具经历的年轻人、老车长与车匪在一节 夜间行驶的列车守车上发生的一段遭遇的实验话剧是( C )等。 A.正红旗下 B. 车站 C.绝对信号 D. 野人 4. "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写出了《回答》、《履历》、《结局或 开始》、《雨夜》、《宣告》、《古寺》、《一切》等著名的"朦脆诗"的诗人是( A)。 A. 北岛 B. 舒婷 c. 顾城 D. 海子 5. 迟子建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 D ). A. 雾月牛栏 B岸上的美奴 C亲亲土豆D北极村童话 6.玫瑰门的主人公是( B )。 A. 竹西 B. 司猜纹 C. 苏眉 D. 庄老太爷 7. 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 1987 年发表的( A )。 A. 十八岁出门远行 B.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C四月三日事件D 一九八六年 8. 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苏童小说是( B )。 A.红粉 B. 妻妾成群 C. 米 D. 黯粟之家 9. 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和卡夫卡的作家是( D ) A. 韩少功 B. 贾平凹 C. 余秋雨D王小波 10. 梁羽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 A )。 A. 龙虎斗京华 B. 七剑下天山 C. 萍踪侠影录 D. 白发魔女传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分,共 20 分} 11. 《铁木前传》的主要人物有(ABC ) 等。 A. 黎老东 B. 小满儿C 傅老刚D. 双眉 12. 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ACD )等。 A. 刘世吾 B. 钱文 C. 张思远 D. 犁原 13.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AD )。 A. 白毛女 B. 智取威虎山C沙家浜D红色娘子军 14. 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主要有(ACD) A.白雪的赞歌B甘蔗林-青纱帐C一个和八个D将军三部曲 15. 贾平凹的乡土小说主要有(ACD)等 A. 浮躁 B. 废都 C. 秦腔 D. 高兴 16. 铁凝创作的第三个时期大致从 1991 年至 2006 年,其代表作有(ABD )等。 A. 大浴女B孕妇和牛C.玫瑰门D.笨花 17. 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讲述的三个故事是(BCD )。A. 王子光事件 B. 探寻"野人"C. 观看"天葬" D. 顿珠婚姻 18. 方方小说的主要作品有(ABD )等。 A.风景 B. 祖父在父亲心中 C. 手机D乌泥湖年谱 19.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散文创作中,老作家的人生反思作品主要有陈白尘的《云梦断忆》、 黄秋云的《雾失楼台》和(BCD )等。 A. 杨朔的《香山红叶》 B. 孙犁的《亡人逸事》 C. 巴金的《怀念萧珊》杨缉的《干校六记》 20. 白先勇《台北人》中的主要作品有(ABD) A. 永远的尹雪艳 B. 游园惊梦 C.台湾人三部曲 D.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三、填空题{每空分,共 20 分} 1.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 孙犁 )的《村歌》、周立 波的《山那边人家》、李擎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22. 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 (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 23. "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 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24. 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等。 25. 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夏衍)的《考验》、安波的《春风 吹到诺敏河》、海默的《洞萧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等优秀作品。 26.1957 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 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曹禹的《胆剑篇》等。 27. 当代文学史上最先出现的颂歌主要有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 日》、艾青的《我想念我的祖国》、(胡风)的《时间开始了》、减克家的《有的人》等。 28. 蔡其矫的《生活的歌》、(李季)的《玉门诗抄》、邵燕祥的《到远方去》、梁上泉的《高原 牧筒》、雁翼的《在云彩上面》等,都是 50 年代工农业建设的写照。 29. 在改革开放后的 30 年间,莫言的《红高梁》、贾平凹的《浮躁》、张炜《古船》(陈忠实) 的《白鹿原》等乡土文学作品,标志着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30. 新时期初期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主要有何士光的《乡场上》、(古华)的《芙蓉镇》、周 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 31.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鹊的《百合花》、(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瑛

论现代中国乡土文学的发生背景_夏子

论现代中国乡土文学的发生背景 夏子 (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现代中国乡土文学不是偶然的和孤立的文学现象,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漫长的农业文明史、人类文化思想史及东、西方乡土文学传统本身等已经奠定了历史文化基础,物化背景下的各类碰撞、冲突,特别是对乡村世界的震荡则奠定了现实文化基础,这两种基础构成现代中国乡土文学发生、发展的主导文化动因。 关键词:乡土文学;发生背景;文化动因;民间空间1 中图分类号:I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154(2003)06-0041-04 Background of Chinese Modern Local Literature XIA Zi (Chinese Department,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Changde,Hunan415000,China) Abstract:The local literature in China doesn.t occ ur accidentally and thus is not isolated from the literature as a whole,it.s a natural product of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Specifically speaking,the long history of agriculture,human thoughts and the tradition of local literature in East and West have altogether provided a base for its development,while materialized conflict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suburban life have provided a solid cultural base for its development.These two bases form the prime sources of modern local literature. Key words:local literature;background;the prime cultural sources;folk cultural space 由20世纪之初的社会改良及/五四0新文化运动激发的人道主义、平民主义思潮直接催生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乡土文学。也就是说,人本主义或民本主义思想及东、西方乡土文学传统等构成现代乡土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而物化背景下的各类碰撞、冲突)))特别是对乡村世界的震荡则成为乡土文学发生发展的现实文化基础,两种基础的实质与核心是一种平民主义思潮,即人们的关注视点转移到民间空间,更多地思考着社会最广大的下层平民的辛苦遭逢与命运前途,体现着对普通人的真切关怀。作为民间这一文化空间的主体部分,乡土世界不可避免地要走进启蒙主义者的关注视阈。乡间的死生与病苦、乡村特有文化品格、乡土精神与文化理念等这类具体形态,一旦被摄入启蒙文学的视野,乡土文学也便应运而生。 一人类文明轨迹与乡土文学寻踪)))世界文化背景 在漫长的农业文明史进程中,文学自始至终都是与某种乡土相关联的。作为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开端,石器时代(前文字时代或黄金时代)、青铜(铁器)时代那种原始粗陋的/石器文明0、/青铜文明0)))生产工具、化石、武器、器皿、雕刻、图案、饰物等等人类初始性的物质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与精神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的结晶,十分直观地/记录0了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涵盖了人类最初的思维、心态,体现了特定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这些成果不仅显示了人类祖先所走过的最初文明的轨迹,而且对人类文明后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0[1](第3页)。从物质生活方面来说,采集与狩猎这两种主要的经济活动作为最初的生存经验,为人类进化发展提供了经典的生存模式,以精致、自觉的栽培、耕作(culture)与家畜饲养为主要表征的传统农业文明就正是这种古老经验的延伸。从精神生活方面来讲,原始群居及血缘家族等组织状态在萌生制度、机构、分工、规范等等一类文明概念的同时,其所萌生的那一类原始幻想、神灵崇拜、宗教观念等质地已经构成一种乡土文学基因,昭示了日后的乡土文学可能,而后来建立在传统农业文明根基之上的思想文化史也确实容纳了乡土文学这一事实存在。 然而,乡土文学不仅仅只是一种被动性的状态化自在,它更是一种活性的、能动的主体自觉。古典乡土文学比较欠缺一种理性自觉,因而它只能是牧歌式的静态自在,即便体现一定的理性思考,也只是一种缺乏参照系的凝固的文化感悟,其 2003年11月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Nov.2003第28卷第6期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 ty of Arts and Science(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28No.6 1收稿日期:2003-08-10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02年度科研项目/荆楚文化精神内核与丁玲文学创作0(201221D)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夏子(1963-),男,湖南澧县人,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图书馆党总支书记,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八十年代以来河南乡土小说的苦难书写

八十年代以来河南乡土小说的苦难书写 中国作家的乡土情结有历史的传承性,从古代的田园诗词以及杜甫诗词对劳苦大众的苦难呻吟,到五四时期以鲁迅先生为首兴起的乡土小说的热潮,从三四十年代的社会主义的革命小说到进入新时期以来的寻根文学中的乡土世界。乡土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始终没有脱节,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借不同的主旨意蕴充满活力。从我国新时期文学这个横截面上来看,以周克芹为代表的川军,以莫应丰为代表的湘军,以贾平凹、陈忠实为代表的陕军活跃起来,名声躁动。 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乡土文学所描绘的一片原生态的乡土世界中的人和故事作为一扇通往整个乡土中国的窗户有着极强的代表性。而文学豫军虽然实力强大起来,但是却没有引起文坛的注意。而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乡土文学验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小说中作者对苦难的阐释以及对小说中的人物承载苦难方式的书写便是把握整个民族国家历史内核的佐证。 乡土文学的主题在思想启蒙、国民性批判、社会主义革命、思乡归乡等的变迁中,一直有种情愫或者是文学内蕴没有变化,那便是忠于苦难书写的方向。从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国民性批判主题到90年代以来苦难书写与人文关怀的价值转向,在农村出生成长而在城市居住的河南农村作家以一种复杂的心态批判地接受了一套现代文明的特殊理念。张一弓、乔典运、张宇、阎连科可以称得上是80年代河南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创作可以代表80年代河南乡土文学发展的整体时代特点。 90年代以来,除了这些作家之外,刘震云的乡土系列小说以及周大新、刘庆邦、李洱等专注乡土世界的创作作为新生力量登上文坛,他们的文学创作既有对乡土的依恋,更有从乡土文化层面去深挖造成苦难与迎接苦难的力量。文学豫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专题阅读书目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专题”阅读书目 (2010年3月1日) 一、作家作品 ★ 第一个十年 鲁 迅:《呐喊》、《彷徨》 杨振声:《渔家》、《磨面的老王》、《贞女》 叶绍钧:《这也是一个人》(后改名《一生》) 汪敬熙:《瘸子王二的驴》 王思玷:《偏枯》 王鲁彦:《阿长贼骨头》、《许是不至于罢》、《黄金》、《岔路》、《菊英的出嫁》、《柚子》 许 杰:《赌徒吉顺》(或名《吉顺》)、《惨雾》、《出嫁的前夜》、《大白纸》、《台下的喜剧》、《改嫁》 彭家煌:《活鬼》、《美的戏剧》、《喜期》、《陈四爹的牛》、《怂恿》 蹇先艾:《水葬》、《在贵州道上》、《盐巴客》;《到家的晚上》 台静农:《新坟》、《烛焰》、《蚯蚓们》、《拜堂》、《负伤者》、《被饥饿燃烧的人们》 许钦文:《难兄难弟》、《老泪》、《鼻涕阿二》、《疯妇》;《这一次的离故乡》、《父亲的花园》、《已往的姊妹们》、《“我看海棠花”》 黎锦明:《冯九先生的谷》 王任叔:《疲惫者》 潘 训:《乡心》 废 名:《柚子》、《浣衣母》、《初恋》、《竹林的故事》、《河上柳》 说明:以上所列作品部分收录于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茅盾编选)和《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鲁迅编选)中。其余篇目可见于: 中国现代文学馆编,高远东编选:《鲁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1月。 中国现代文学馆编,严家炎编选:《彭家煌》,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1月。 《蹇先艾短篇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5月。 《许钦文小说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9月。 《许杰短篇小说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7月 台静农:《地之子 建塔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8月。 《黎锦明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1月。 ★ 第二个十年: 师陀(芦焚):《雾的晨》、《过客》、《秋原》、《女巫》、《百顺街》 萧 红:《生死场》

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 1、对乡土小说的认识 “乡土小说”被认为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兴起的一个最早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它大约形成于二十年代中期,成员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也包括语丝社、未名社的一部分青年作家,主要代表有潘训、许杰、许钦文、鲁彦、彭家煌、台静农、蹇先艾、王任叔、黎锦明等。 对这一流派的认识和评析是从鲁迅开始的,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 言》中,分析蹇先艾、许钦文、鲁彦、台静农等作家的作品时,用了“乡土文学”一词,以后这一术语就被用来概括乡土小说流派的创作特色。 2、乡土小说兴起的原因: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文学现实主义已经不能再满足于主观性很高的“问题小说”,它必须在作家们所熟悉的生活题材上扎根,而当时青年作家比较熟悉又比较扎实的生活题材,是乡土题材。这种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决定了乡土写实小说必然会趁时运而崛起。 鲁迅小说的示范与影响。许多理论家的倡导。 3、乡土小说的主要特征: 作家们都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的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批判。 作家们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了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 在批判的描绘故乡的愚昧习俗、麻木的人性和凄凉人生时,作家们仍抑制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使小说大都具有忧郁的抒情调子。 4、乡土小说的贡献: 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识青年的狭小范围,第一次提供了中国农村宗法形态和半殖民地形态的题材宽广、真实而多彩的生活画面,成为了解当时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状况的最宝贵的形象史料,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 影响和吸引了一大批新作家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农村和农民,从而使新文学和社会生活联系得更为密切,也更贴近现实土壤。 自觉地开拓了风俗民情这个前所未有的小说审美领域,促进了新文学民族风格的形成,其中的圆熟之作具有意境美。 最大限度地打破了全知叙述角度,作家隐退,让画面和细节直接在读者面前显现,语言的个性化程度和地方色彩也都大大增强。 三、浪漫抒情小说 1、创造社的成立及其文学主张 2、浪漫抒情小说的兴起及其特征 “自叙传”抒情小说又叫“自我小说”。作品中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但作者并不着意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以深刻的思想教育读者,而是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感情去打动读者。 在中国现代小说领域中,将“表现自我”的主观抒情倾向推至极端的,是创造社的作家郁达夫。 浪漫抒情小说兴起的原因: ①要求个性解放而又遭到社会压抑的年轻人,不能自禁地交要通过文学来表达其内心的激情。 ②浪漫主义等西方文学思潮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浪漫抒情小说的特点:

浅谈乡土小说流派

浅谈乡土小说流 摘要:乡土小说是19世纪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描写农村生活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这些小说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的乡愁。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关键词:产生、特征、批判性 一、乡土小说流派的产生与基本特征 乡土小说流派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20世纪初期的中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激烈碰撞,新旧文化相互交织。西方工业文明慢慢渗入中国,沿海大都市渐渐兴起。城市与乡村的区别逐渐拉开。与工业文明相对的农业文明逐渐受到作家的重视,对乡土的眷恋及对故乡落后的风貌的批判,成了乡土小说作家文学表达的主流方向。这一流派拓宽了新文学的反封建题材,促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它的主要特征是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为背景,以回忆故乡和描写乡村生活为主要题材,描绘乡土人情,揭示并批判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及根深蒂固的劣根性,批判了封建礼教及宗法制度对人身心的迫害。小说注重展示地区的山川风貌及民风民俗,把人物的命运与乡土的民风民俗融为一体,描写更广阔的社会人生,也抒发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乡土小说的批判精神 乡土小说中的批判精神无疑对当时的落后农村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当时大多数作家把写作对象由五四时期的新知识青年转为农村中的一些落后愚昧的小人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人民思想的转变。乡土小说的批判对象之一是落后的民风陋习,作家们对封建宗法文化下的落后现象感到悲痛,他们致力于揭露并批判这些残害身心的民俗,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大量描绘农村生活的作品,在平淡朴实的语言中揭示了传统农村人民的劣根性。 乡土小说中许多作品都体现了对民风陋习的批判,《菊英的出嫁》描写的是农村中“冥婚”的陋俗,批判了当时农村的陈规陋习及人民的精神愚昧:菊英在八岁时便已死去,十年后,她的母亲还惦记着这个十八岁的女儿还没对象,甚至还为她物色了一个同样死去十年的对象,菊英娘请人说媒,合八字,置办嫁妆,雇佣声势浩大的仪仗队,将所谓的婚礼办的有声有色。作者以一种讽刺的笔调叙述了菊英娘为这场婚礼耗费的精神体力和钱财,细致地写出她对这种迷信的事情所倾注的热情,深刻批判了残留的封建礼教及人民落后迷信的思想,小说对冥婚这一场景描写地很到位,使读者对农村思想的封闭落后感到震惊与哀叹。而蹇先艾的《水葬》也批判了农村的陋俗:贵州偏远地区对待小偷会采取绑上石头然后沉下江河的方式将其处死。骆毛和他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但因生活艰辛不得不去偷窃,桐村人残忍地将骆毛以水葬的形式处死。水葬原是一种尊重死者的入葬方式,为的是让死者回归大自然,而在桐村,它变成了一种残忍的杀害人的刑罚,即使骆毛为养活母亲而无奈偷窃且没有成功,但他在村民眼中仍然该死,村民对生命的冷漠无情令人发指。 乡土小说在注重民风民俗描写的同时也重在揭露并批判人性的劣根性。乡村生活贫苦,受教育程度低,受封建礼教的残害尤为严重,农村生活的愚昧和困苦都成为乡土作家描写和关注的焦点。鲁迅是乡土小说流派的启蒙大师,这一流派的许多作家的作品都是受他的作品的启发而完成的。如《陈四爹的牛》中,猪三哈是一个肮脏穷苦的农民,他原本的生活是比宽裕的,也娶了个漂亮的老婆,但没过多久,老婆和邻村的一个男人勾搭上了,猪三哈知道了竟然觉得那个男人比自己高大,比自己好看,认为这几年来自己委屈了老婆,便默默地离去,从此过上了替陈四爹放牛的日子。别人以前骂他黑酱豆,他是不敢还嘴的,但自从替陈

汪曾祺乡土小说的独特艺术世界

汪曾祺乡土小说的独特艺术世界 江苏省大港中学黄卫荣李晓丽 新时期文学自发端以来,就以其崭新独特的风貌区别于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呈现多姿多彩的格局。然而,从“伤痕”、“反思”文学对过去政治的批判、否定,对人性人情的追思与呼唤,到“改革文学”对现有时代气息的敏锐反映,却无一不是十七年文学政治视点的延续,是那一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政治观念的反映。在这些文学气息还方兴未艾之时,刘绍棠、汪曾祺等人,提出了“乡土文学”的口号,试图建立一种全新的文化视角。他们都力图在作品中展现作家本人的思想和文化意识,注重作品的文化意义和审美把握,揭示劳动人民的思想、性格中美好的一面,以及这些美好品德所产生的文化根源。这一文化审美倾向的确立,是对建国以来文坛上单一的政治视角的巨大反拨。 比之于更注重故事性描写的刘绍棠,汪曾祺的小说,自有他特有的手笔。他继承了沈从文的风格,以抒情的笔调,着意描写民情风俗,刻写下层百姓的人情人性,以自己的故乡作为背景,成就了一幅幅清新淡远的江南水乡的风俗画卷。他的小说多取材于旧社会生活,但是,他不去苛求情节的起落和戏剧化的冲突,也不去写历史的变幻和人间的沧桑。在他的作品里看不到严酷的阶级斗争与阶级压迫,而只有作者从旧的题材中提炼出来的美德与纯真,从旧社会那磐石般的精神重压下挖掘出来的传统道德情操和美好人性,以及描绘出来的特定地域的民俗风情。很多时候,他只以一颗静观而自然的心,用平淡如水的言语叙说市井村落的细碎琐事,诉说那仿佛离我们的尘世很远的,又如同在我们身边常人有的起居行止、音容笑貌。 一、清新淡雅的风俗画卷 汪曾祺在创作中,一贯遵循这样一个宗旨:“我一定要把它写的很美,很健康,很有诗意。”在汪曾祺的理解中,“美”就是“把生活中的诗情用一定的外部形式固定下来”。汪曾祺的小说的美质与其清新的自然与风俗的描写又很大关系。他十分注重自然环境的描绘,尤其是在以故乡高邮为地理背景的小说中。《大淖记事》中有“大淖”,“夏天,茅草,芦荻都吐出雪白的丝穗,在微风中不住的点头”。《鸡鸭名家》里有“白莲湖”,“出菱,出藕,藕肥白少渣。……湖边港汊甚多,密密的长着芦苇,新芦苇很高了,黑森森的。莲蓬已经采过了,荷叶的颜色也发黑了。人过时常有翠鸟冲出,翠绿一闪,快如疾箭。”……这些自然美景颇具中国山水画的韵味,构图清澈、明净,虚实和谐,静止的意象与流动

五四乡土小说_启蒙与审美之间的选择

2002年7月 第21卷第4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rna l of Anq ing Te a che rs Co lle ge(S oc ia l S c ie nce Ed ition) M a y.2002 Vo l.21No.4 ΞΞΞ 五四乡土小说:启蒙与审美之间的选择 方习文 (巢湖学院中文系, 安徽 巢湖 246011) 摘 要 : “五四乡土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它的发生与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实际是五四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创作上的体现,而且一开始就受到文学界的理论重视,并得到关注、提倡与引导。同时,鲁迅与周作人创作的范式影响力,对乡土小创作的发展起了奠基与推动作用,从而构成二十世纪乡土文学发展中一主一从、一浓一淡的两条线索。 关键词:五四乡土小说;启蒙;审美 中图分类号: I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02)04-0045-04 “五四(20年代)乡土小说”是在五四新文化、新文学的氛围下启动的,它一开始就以不凡的势头构成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成为五四新文学的重要成果,并对二十世纪的乡土文学的实践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走向乡土——文学的必然选择 以倡导“民主”“科学”为内容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就其本质上是一次“人的觉醒”“人性的解放”的文化运动,这一带有“现代”胎记的文化思潮,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在政治思想界,主要是“劳工神圣”思想的传播。在这种思潮下,处于社会最底层、占我们这个民族绝大多数的农民,他们的生存状况,他们的行为方式,他们的文化心理……日益为社会所重视。《新青年》于1918年第4卷第3号开始在《社会调查》栏内,刊载关于农民问题的讨论,以及乡村风俗文化的情况介绍。以后不断有这类文章刊出。1919年,李大钊在《晨报》发表了《青年与农村》一文,对于农民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对于在中国农村的黑暗状况,以及青年应采取的态度,都做了明确的阐述。随后,在中国兴起了农民运动。对农村与乡土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文化思想建设的层面上,还体现在社会变革与社会运动的具体实践上,显示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中的一种方向和选择。 与此相呼应的是,“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为人生”启蒙主义的文学思潮,也给“乡土文学”作家以影响,在理论上起了倡导、推动的作用。新 文学发轫期,最先高举“文学革命”大旗的陈独秀,提出“三大主义”,反对“雕琢的阿腴的贵族文学”、“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提倡“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1](P19)显然主张文学当研究、反映国情,关心平民生存。周作人提倡“人的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主张“重新去发现‘人’,去‘辟人荒”’,“从文学的起首,提倡一点人道主义”。[2](P20)他在1918年发表的《平民文学》更明白地倡导文学对于平民悲欢哀乐的关注:“平民文学应该着重与贵族文学相反的地方”[3](P211)。沈雁冰也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他的注释是,“一是普遍的性质;二是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能力:三是为平民的非一般特殊阶级的”。[4](P13)文学界走向“平民”的主张更加明确和自觉,“新思想要求他们注意社会问题,同情于第四阶级,爱‘被损害与被侮辱者’”,[5](P219)要描写下层民众的苦难和挣扎,树立“血和泪的文学”,[6](P490)以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勇气,表现社会下层(尤其是广大乡村)普遍的苦难和愚昧。 五四乡土文学与问题小说的兴起、流变与式微同样存在密切关系,换句话说,是现代小说自身运动的结果。在五四乡土小说兴起之前,现代思想的觉醒导致一场文化启蒙思潮,出现了一批“问题小说”,他们以小说的方式探讨国民性改造问题、人生目的问题、劳工问题、妇女问题、青年问题、婚姻问题等等。但是,由于“问题小说”的作者对于小说中所涉及的“问题”并不真正了解,在 Ξ ΞΞ作者简介: 方习文(1964-),男,安徽宿松人,巢湖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 收稿日期: 2002-04-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