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模板

微课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模板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去年8月份,我参加了在江西南昌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NOC比赛微课程评优项的决赛,在决赛环节参赛教师需要展示某年级、某学科中构成某一学时教学设计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以及与《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相配套的微视频;下面谈谈我设计参赛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能给以后想要参加这项比赛的老师们一些帮助。 首先应该明确,微课程是要为翻转课堂教学服务的,为微课程制作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需要在课前一起发给学生,供学生在家中自主学习时使用。微课程并不需要包含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只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或一部分重点或难点,课前只要求学生能通过观看微视频,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学习任务即可。 什么是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呢?对于教师来说,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表单形式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对于学生来说,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所必须完成的任务的载体这是noc活动主办方提供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模板 法建议和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等四个子项。通过学习指南设计,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主题和达成目标的要求,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达成学习目标。同时,学生通过了解教师关于课堂学习形式的设计,发现在

家自主学习与将要进行的课堂学习的关系,从而主动完成自主学习。因此,学习指南是集中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智慧和教学领导力的项目。 我以自己2015年的参赛作品《金属钠的性质》为例给大家谈谈我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的一些思路: 1、课题选择 微课程的选题一般选择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等。我选择《金属钠的性质》这个课题,是因为金属钠是高中化学新课标要求掌握的重要的金属单质,学好本节内容对学生以后学习其它金属元素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也能为今后学习元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以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2、达成目标 需要注意达成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我觉得学习目标应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在学习完本节微课程之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或水平,简单地说,教学目标是给老师看的,而学习目标是给学生看的,学习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 “达成目标”的设计步骤如下:第一步:通过分析教材提炼出教学目标;第二步: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应当达成的目标。这一转化对于能否促进学生高效自主学习是非常关键的。这种要求必须要具体,目标的表述应该简明,具体,可操作性强,便于检测和评价,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汇,可以使用“说出、描述、书写、证明、举例说明、熟记、判断、辨别、归纳、运用”等词汇。 我制定的本节微课程的达成目标是: 通过观看微视频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认识金属钠的性质。 其中包括:①知道并且能说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比如:颜色、状态、硬度的相对大小、密度的相对大小以及熔点的相对高低);②能准确描述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并得出结论,能书写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能准确描述常温下和加热条件下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知道这两种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 3.学习方法建议: 提供教学方法建议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找窍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获得学习成就感和树立学习信心。当然,既然是建议,就意味着学生也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我设计的学习方法建议为: ①请你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相应的任务,认真观看实验视频。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暂停或回放,直到能够完整、准确描述所看到的实验现象; ②请你按照视频设置的相应暂停位置上的提示,认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③如果你在自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有建议,请记录在‘困惑与建议’一栏,课堂上一起探讨。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通过课堂学习形式预告,让学生发现自主学习与将要发生的课堂学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更加积主动地投入自主学习。 我设计的课堂形式预告为:

微课教学设计模板.doc

光明小学《翠鸟》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 名 学科语文教龄 翠鸟外形特 11分 17秒2016 年 10 微课名称视频长度录制时间 点描写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翠 鸟 知识点描述讲解如何按顺序进行观察并抓住事物的外形特点描写 预备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了解翠鸟 教学类型 讲授型启发型问答型 (待定) 适用对象三年级学生 小学三年级学生对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他们对如何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来品析课文缺乏比较 系统的认识。同时,小学三年级学生在习作上刚刚起步,为了 让学生能在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体会作者抓住描写事物的外形特 设计思路 点按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并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鉴于在教学 中融入习作方法的重要性,我设计了这个微课。其思路是这样的: 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翠鸟的外形,逐步体会作者是如何按顺序抓 住事物的特点描写翠鸟,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过程 时 内容

一、片头 25秒 二、正文讲 解 11分 17秒 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翠鸟的外形特点,体会作者 是如何按顺序描写翠鸟,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先给大家放一段音乐,想想你听出了 什么?(放音乐) 听出来了吗?是什么声音?你说,哦,是鸟叫声。 对,好听吧?那老师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新的鸟类朋友 吧! (出示翠鸟课题图片),这种漂亮的鸟叫翠鸟,)我们一 起和它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再亲切一点。 师:读完课题,你们觉得翠鸟长得怎样?想不想知道课文 中是怎样描写翠鸟的?(想) 是呀!既然同学们这么想了解它,那就请我们一起来走进 课文来了解翠鸟吧! 二、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文美 师:好,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第一自 然段写了翠鸟的什么?(你说吧,外形 ---- 板书) 又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呢?(爪子,羽毛,眼 睛,嘴 ------ 板书)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翠鸟的爪子、羽 毛、眼睛和嘴的呢? (爪子红色,羽毛鲜艳,眼睛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 好,太棒了!请大家一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翠鸟外形 图)。 师:好了,孩子们,下面请孩子们思考一下: 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的颜色的呢?为什么作者要用“头巾, 外衣、衬衫”来打比方呢?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是按照从头,背,腹部这样的顺序把翠鸟的颜色写 具体的,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 的喜爱之情。 师:说的真好!孩子们,在这段里你共发现了几种颜色 呢?从这些颜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是呀,这里有橄榄色,浅绿色,赤褐色,红色等。你 发现了没有,今后我们要把一件东西写漂亮也可以用这些 55 秒 9 分

设计使用学习任务单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设计使用学习任务单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以五年级语文《天窗》教学为例 一、研究背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与《课标》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层出,主要表现为: (1)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2)忽略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未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 (3)忽略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单一,难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以上原因的存在导致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在探寻关注学生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过程中,学习任务单的提出和使用能够有效地兼顾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何为任务单?它是教师依据教材和学情,设计并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达成学习目的的一种支架。它主要从:“做什么”、“怎么做”等方面提供学习的要求和指导,是教师指导学习的工具和学生进行学习的阶梯。 如何设计、使用学习任务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我在五年级语文《天窗》一课的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二、情境描述 (一)教材内容及目标介绍 《天窗》是沪教版第十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者向读者介绍了儿时家乡天窗的样子,并通过举例生动地告诉读者:那时候的天窗是活泼会想的孩子唯一的慰藉。 我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学习作者想象手法的合理与丰富”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将“体会课文最后一小节的深刻含义”作为教学难点,围绕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设计了四张导学任务单。 在前后两次教学中,我对如何合理运用任务单进行导学,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得到一定的启发。现就第一和第四张任务单的设计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反思。 (二)实践与反思 第一次任务单设计及使用效果: 学习任务单(一)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 1.什么是天窗? 2.天窗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使用情况描述: 导入课题之后,教师出示该任务单,学生围绕任务单展开对课文的初读。交流反馈环节,学生基本能够将问题回答清楚,但是碰到“慰藉”一词的时候,有两名学生将“藉”字误读

微课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模板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之“先民的生活”和“炎黄子孙” 2.达成目标: 通过观看班级主页中的教学资源,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了解我们祖先的生活,知道关于炎帝、黄帝的传说,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的故事,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创造出的文化成就和劳动者创造的成果。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3.学习方法建议: (1)自主探究(2)小组合作(3)考察访谈(4)资料筛选归纳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板块一:各组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学生分组采用多种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板块二:角色表演 学生模仿他们感兴趣或崇拜的先祖人物,进行角色表演 板块三:小小辩论台 针对“拓展思考”中的开放性问题,展开讨论。 二、学习任务 亲爱的同学们,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更应该了解华夏五千年的文明起源。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有哪些华夏文明起源的神话传说?炎黄时代有哪些杰出的人物,他们有哪些故事?为什么我们都被称为“炎黄子孙”呢?今天,我们就围绕《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个话题展开研究吧! 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建议 任务一: 登录主页 阅读资源阅读学习班级主页资源包里的内容登录班级主页,查看资料,独立思 考。整体阅读,初步感知,为下一步的 学习和思考奠定基础。 任务二 围绕主题 提出问题 围绕主题“先民的生活”和“炎黄子孙”,我想 研究的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 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吗? 1.先民们的生活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 么相同和不同? 2.先民们如何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 3.为什么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4.为什么中国人说自己是炎黄子孙? 5、远古时期还有哪些杰出人物,你了解 他们的故事吗? 可以围绕以上问题展开研究,也可以 自主确立想研究的问题。

微课教学设计_范例

《点菜技巧》微课教学设计录制时间:2016年9月 20日微课时间:10分钟左右 本微课名称点菜技巧 所属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 适用对象酒店管理大二学生 教学背景 点菜服务技巧是《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菜单设计环节的基础上,学生来掌握利用菜单帮助客人点菜的基本技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都有较多的就餐经历,了解服务员点菜的一般过程,为本课程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体验。本课的重点在于点菜服务流程的掌握,熟悉点菜的基本要求以及在整个流程中应掌握的基本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比较之前生活实际中遇到的点菜环节的不足,将点菜的基本技巧应用于日后的实习及生活实践中。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悉点菜的流程,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掌握点菜的基本技巧 【情感目标】通过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情感,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点菜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对点菜的注意事项有基本了解; 2. 视频教学:通过观看点菜的微视频,让学生对于点菜的技巧加深印象; 3. 现场教学:通过创造餐厅点菜的真实场景,让学生能深刻全面的了解点菜的流程; 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对点菜要求及基本技巧灵活掌握。 设计思路 在回顾上节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本次课程内容,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展示出点菜的流程、基本要求、技巧,在展示点菜环节的过程中,一边展示主要的知识点,一边让学生自行模拟各个要点,视频教学与模拟教学同步进行,最后进行总结。

场地要求酒店中餐厅 教学过程 视频展示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辅助资源时间 一、导入(1分钟以 内) 首先,教师进行导入,说明本次课程 的主要内容,并通过PPT显示导入案例, 启发学生思考:点菜前的准备工作? 案例讨论 PPT1-8 页,显示 本节课的 教学内 容,重难 点,案例 说明的问 题:点菜 前的准备 工作 1分钟 二、点菜技巧展示(7分钟左 右)1.客人入场,服务员迎宾引座。给客 人倒茶水,一边观察客人的穿着以 及言谈举止,判定客人的身份,(弹 幕:箭头指向服务人员的眼神,并 打出字幕“观察”) 2.教师入镜介绍:首先要注意观察, 在交流中用眼神不留痕迹的观察客 人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大概判 定客人的身份,掌握点菜的价格区 间。 模拟眼神 观察 PPT第9 页,显示 点菜前的 准备工作 流程环 节,第12 页三个关 键词 1分钟 以内 3.上茶水后,服务人员询问客人是否 点菜,客人同意,拿菜单给客人, 站在主人身后做好点菜准备,正式 点菜之前,首先询问客人是否有饮 食禁忌,客人告知没有。(弹幕:箭 头指向服务人员嘴巴,打出字幕 “询问”), 4.教师入镜介绍:点菜之前必须要询 问客人在饮食方面的禁忌。 5.首先开始点冷菜(弹幕:冷菜要求: 荤素搭配,色彩搭配) 模拟询问 内容 PPT显示 第12-15 页 1分钟 以内

微课学习任务单

微课学习任务单

微课学习任务单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植树问题(例题2)(两端不栽)》微课教学任务单 单位:合肥市肥东县高塘学校 教师:黄龙雨 一、学习指南 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7页例题。 课题名称:《植树问题(例题2)(两端不栽)》 2.达成目标: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规定,使用学生初步了解和掌屋植树问题第二种情况。建立“树的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能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借助线段图来分析、理解“两端不栽树”的植树问题,并体会“一一对应”和“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在学的基础上,能将“两端不栽树”的植树问题推广到生活中,体会数学模型的生活意义与作用,体验学习的价值。 3.学习方法建议: 基本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多采用观察法,探究法和自主学习。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借助一些媒体软件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中捕获新的知识。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自我检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新知,找出规律--解凝获知,解决问题--拓展延伸,活用规律--回顾总结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任务一;完成自我检测,对两端都植树的学习方法和使用进行全面检查。任务二;对出现的新植树问题“两端不栽”,如何去解决,在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去探究。任务三;同学间相互合作,交流总结出“两端不栽”的规律并建立数学模型。任务四;对所掌握的规律和方法的应用。(一)、填一填。 1.先动手画一画找找规律吧! (1) 把这段路平均分成()段,要栽()棵树。 (2) 把这段路平均分成()段,要栽()棵树。 2.如果平均分成10段,就是有()个间隔,要栽()棵树。 3.如果栽了15棵树,有()个间隔。

幼儿园微课教学设计范例

篇一: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级学科:____ 教育学_______________ 所属专业: ____ 学前教育_____________ 课程: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 适用对象:_本科_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闫芃________ 滨州学院 二零一三年四月二十日 1 2 3 篇二:微课教学设计样例 教学设计 1 2 3 4 5 篇三:微课教学设计 小班科学活动微课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小班科学活动 知识点名称:神奇的指纹 教学对象:小班幼儿及家长 授课时长:8分钟 设计者:刘冉冉 一、教学内容 认识和了解指纹,指纹的特点.种类及功能,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通过自主发现了解指纹的种类和用途,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2.简单了解指纹的特点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指纹的种类及特点和作用 难点:解说词汇“指纹”,介绍指纹形状,指纹的形成过 程解说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总结总结归纳法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实训教学 六、教学内容及过程 (1)导入新课: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个秘密,找找看是什么秘密?让幼儿 观察自己的小手 (2)学习新课: 1.引导幼儿认识指纹 1*了解指纹小朋友伸出你的小手,(教师指着手指肚)这里叫手指肚 2*仔细看看你的手指肚的皮肤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有细纹)这些细纹我们叫它指纹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指纹

1*你个旁边的小朋友比较一下,你两个的指纹一样吗? 2*请小朋友用手指蘸印泥将指纹印在纸上 3*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手上的指纹和纸上印的指纹说一说指纹是什么样的,像什么?3.讨论指纹的形状 指纹的形状有:箭形水波形漩涡状 告诉幼儿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世界上的人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指纹,每个人的指纹一生都不会变,因此可以用指纹辨别人 4.发现触摸过的地方能留下指纹 1*教师演示蘸有红色印泥的手指触摸玻璃杯,请幼儿说出有什么发现? 教师:当我们的手指和物体接触时将会留下指纹 2教师演示不蘸印泥去触摸这些东西,请幼儿说出有什么发现 (会不会留下指纹呢?) 教师:我们用眼睛看不到,也会留下指纹,会留下许多汗孔,从汗腺分泌出的汗通过汗孔到达手,手指上的汗碰到物体时就会留下指纹 (3)归纳总结:教师:你们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了!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给大脑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

课前任务清单设计

探触高中地理翻转课堂中“任务单”的设计——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为例 马莉莉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江苏苏州215101 摘要:“任务单”全称是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在“化教为学、化生为师、化静为动、化被动接受为自觉生成”理念下,设计的以表单形式呈现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是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达成学习目的的一种支架,它的三要素是学生做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为例,说明“任务单”的框架结构包含课题名称、达成目标、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四个方面;阐述“任务单”的设计应遵循问题化、梯度性、生活化、趣味性和目标化、启发性六个原则。 关键词:任务单;高中地理; “翻转课堂”就是把传统的课内学习新知、课后消化巩固,“翻转”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交流内化。课前自主学习是以完成“任务单”的形式进行的,“任务单”的质量至关重要,因为它影响着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深度、广度与效度,影响着微课等配套学习资源采用的类型,从而还会影响课中交流内化的策略及其有效性。所以说“任务单”在“翻转课堂”中具有统驭灵魂的作用。 “任务单”全称是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在“化教为学、化生为师、化静为动、化被动接受为自觉生成”理念下,设计的以表单形式呈现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是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达成学习目的的一种支架,它的三要素是学生做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任务单”的使用主体是课前在家按照自己步骤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教师是隐藏在后台的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这样就确立起“学生为中心”的生本学习模式。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课为例,谈谈翻转课堂中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一、“任务单”的框架结构 1.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指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学习主题,以“版本+年级+班级+学科+册+内容名”表示。一般以“年级+班级+内容名”标明即可。 如本课的课题名称为“高一(9)班《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2.达成目标 达成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反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掌握学习材料的维度和程度。一般用“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阅读教材,或分析相关学习资源等)+完成‘任务(序号)’给出的任务+能力要求+知识要求”表述,这样学生就能够一目了然的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或渠道就能达到怎样的能力和掌握哪些知识。因此,达成目标不是一个变量要求,而是一个常量要求。要求学生在家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直到掌握学习材料,达到达成目标规定的要求。设计思路是先通过分析教材和课标提炼出教学目标,再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应当达成的目标。这一转化对于能否促进学生高效自主学习是非常关键的。 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节的课程标准是“结合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笔者根据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的教材内容,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再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资源,设定成“任务单”中的三个达成目标。(见下表)

微课教学设计模板-(实例)

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授课教师姓 名 学科语文教龄14 微课名称讲解比喻句视频长度4分51秒 录制时 间2013年7月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各种教学 设计均可 知识点描述让小学生了解比喻句,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预备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无 教学类型 (待定) 讲授型问答型练习型 适用对象三、四、五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小学三年级学生对比喻句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基本能判断比喻句,但是他们对此缺乏比较系统的认识,鉴于比喻句教学的重要性,我设计了这个微课。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归纳比喻句的特点和作用,然后让学生区别判断,增进理解。最后学生就会形成自己对比喻句的初步理解。当老师和学生接触到一篇与比喻句较多的课文时就可以利用此微课。 教学过程 内容时间 一、片头(30秒以 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比喻句的特点、作用, 能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30秒以 内

内) 二、正文讲 解 (8分钟左 右) 第一部分内容: 什么是比喻句?并举例 一种修辞方式。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 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60 秒 第二部分内容: 比喻句有什么作用? 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 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 印象。 50 秒 第三部分内容: 哪些句子不是比喻句?并举例讲解。 (1)表示比较(2)表示举例(3)表示猜测(4) 表示联想 (5)表示说明 150秒 三、结尾 (30秒以 内) 谢谢您的观看!下一个微课我们要学习怎样使用 比喻句。 30秒以 内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物质除杂之常见错误分析》练习与反馈一、选择题 1 2

二、填空题 6.下列物质中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试剂(在箭头上方)和操作(在箭头右侧)。 请写出提纯物、杂质、试剂三者之间存在的反应(写化学方程式)及变化,判断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是否正确,若错误则指出错误原因。 可供选择的错误原因有:①除去提纯物,②试剂与杂质、提纯物均反应,③生成物引入新杂质,④难以操作和实现,⑤试剂用量不恰当,⑥操作、顺序不合理。 ⑴ HCl (CO 2)————————→洗气 相关反应及变化: ; 是否正确:( ),错误原因: 。 ⑵ 稀盐酸(稀硫酸)—————————→过滤 相关反应及变化: ; 是否正确:( ),错误原因: 。 ⑶ CO 2(H 2)—————→点燃 相关反应及变化: ; 是否正确:( ),错误原因: 。 ⑷ NaCl (NaOH )——————→蒸发结晶 相关反应及变化: ; 是否正确:( ),错误原因: 。 ⑸ H 2(H 2O 、HCl )———————————————→洗气 相关反应及变化: ; 是否正确:( ),错误原因: 。 三、选做题: 7.比较下列除杂问题(括号内为杂质),并为其选择合适的试剂(若没有可不填)与操作。 ⑴ CO (CO 2) 试剂: ,操作: ; CO 2(CO ) 试剂: ,操作: 。 ⑵ KNO 3(NaCl ) 试剂: ,操作: ; NaCl (KNO 3) 试剂: ,操作: 。 ⑶ CaO (CaCO 3) 试剂: ,操作: ; CaCO 3(CaO ) 试剂: ,操作: 。 8.为下面除杂问题提供合理的除杂方法。比比谁的方法多,哪个方法好。 ⑴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⑵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氢氧化钙杂质 适量NaOH 溶液 适量硝酸钡溶液 依次通过浓H 2SO 4、NaOH 溶液 过量稀盐酸 足量氧气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共9篇)

. 篇一: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1 2 篇二: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三:微课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比赛用) [您的课题]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您的单位名称] 设计者: [您的姓名] 时间: [作成日期] 篇四: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五: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1 2 3 篇六: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级学科:____ 教育学_______________ 所属专业:____ 学前教育_____________ 课程: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 适用对象: _本科_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闫芃________ 滨州学院 二零一三年四月二十日 1 2 3 篇七: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八:微课比赛教学方案设计

2014年微课教学比赛教学方案设计 《市场细分》 编制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旅行社经营管理系徐富民 课程名称:市场营销所属大类:财经类(62) 所属专业:市场开发与营销(0402)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适用对象: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 篇九: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酿溪一小黄志汉 一、知识点来源: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二、录制工具和方法: 电脑录制 三、设计思路: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本课设计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新知,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能力目标: 在对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过程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3、情感目标: 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难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 六、教学过程: 1、用小棒摆出长方形,回顾长方形的特点 2、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3、发现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七、教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学生在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周长的有趣问题,只要你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微课学习任务单”设计模版

“微课学习任务单”设计模版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提示:用“版本+年级+册+学科名+内容名”表示) 2.达成目标: (提示:达成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请用“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阅读教材,或分析相关学习资源)和完成《微课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谓语+宾语”表述;旨在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 3.学习方法建议: (提示:帮助学生避免思维弯路,注意有就写,没有就不写,删了这一行;不要“喧宾”夺了“任务”之“主”)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提示:简要说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可用流程图代替。其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微课学习知识与课堂内化知识的关系)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提示:含必要的提示等帮助性信息) 三、资源链接 (提示:提供相关资源链接) 四、困惑与建议 (提示:此项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填写)

备注:1.栏目不够用可以自行扩展;2.完成“任务单”设计之后,别忘了删除所有提示项。以下两项适用于录屏软件制作微课 硬件准备完成以下准备可以提高微课的视觉效果: 1、麦克风音量控制90%左右,既可避免音量过小,又可避免系统杂音; 2、摄像头应在脸部正面,左右偏离不超过30度,头像画片显示出肩膀及头部; 3、环境光源应在脸部正面而不是在背面。 电脑设置以下操作可以减少软件出故障概率,提高微课质量: 1、电脑屏幕颜色设置为“16位色”即可,不用过高;(windowsXP系统设置 方法:桌面右键-属性-屏幕保护-选择色位;win7系统设置方法:桌面右键-屏幕分辨率-高级设置-监视器 -选择色位。) 2、电脑屏幕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及以下,不用过高;(windowsXP系 统设置方法:桌面右键-属性-屏幕保护-选择分辨率;win7系统设置方法:桌面右键-屏幕分辨率-选择分辨率。) 3、如果出现未知错误,尝试以“兼容模式”打开软件;(方法:点击桌面 Camtasia Studio软件图标-点击鼠标右键-兼容性-在“以兼容模式打开这个程序”选项上打钩。) 4、生成的微课视频格式为FLV或MP4格式,不要用avi格式;

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授课教师姓名孟谦学科语文教龄14 微课名称讲解比喻句视频长度4分51秒录制时间2013年7月知识点来源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各种教学设计均可 知识点描述让小学生了解比喻句,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预备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无 教学类型 (待定) 讲授型问答型练习型 适用对象三、四、五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小学三年级学生对比喻句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基本能判断比喻句,但是他们对此缺乏比较系统的认识,鉴于比喻句教学的重要性,我设计了这个微课。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归纳比喻句的特点和作用,然后让学生区别判断,增进理解。最后学生就会形成自己对比喻句的初步理解。当老师和学生接触到一篇与比喻句较多的课文时就可以利用此微课。 教学过程 内容时间 一、片头(30秒以内) 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比喻句的特点、作用,能初步判断一 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30秒以内 二、正文讲解(8分钟左右) 第一部分内容: 什么是比喻句?并举例 一种修辞方式。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 象、难理解的事物。 60 秒 第二部分内容: 比喻句有什么作用? 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50 秒 第三部分内容: 哪些句子不是比喻句?并举例讲解。 (1)表示比较(2)表示举例(3)表示猜测(4)表示联想 (5)表示说明 150秒 三、结尾 (30秒以内) 授课完毕,谢谢聆听!30秒以内

自我教学反思 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得有个过程,同时有他的局限性和规律性。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从认识入手,上学生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发现他们相象的地方,对“比喻句”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辨别,明白“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接着指导学生进行比较、体会生动形象的“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模仿,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说“比喻句”的时候出现了进一步的突破,使“比喻句”这个概念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了。

微课教学设计 模板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教师姓名陈长娥学科数学教龄26 微课名称画旋转图形视频长度6分录制时间x年x月知识点来源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各种教学设计均可知识点描述掌握画旋转图形的方法和技巧。 预备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什么是旋转 教学类型 讲授型操作型问答型练习型 适用对象五、六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本微课设计为三个部分:一、揭示微课授课内容;二、正文讲解包括(1.观察三角板绕点O顺时针旋转90°;2.学画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旋转图形;3.练习。)三、总结结尾 教学过程 内容时间 一、片头(30秒以内) 您好,本节微课的授课内容是画旋转图形。重点讲解画旋 转图形的方法。需要准备的绘图工具有:方格纸、三角尺和铅 笔。 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吧! 23秒以 内 二、正文讲解(5分钟左右) 第一部分内容:观察三角板旋转。 请跟我一起做热身运动,将你的三角板放在方格纸上,像 这样将三角板绕点O每次顺时针旋转90°。 按下视频暂停键,观察三角板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按下视频播放键,看看你说对了吗? 三角板在方格纸上每次顺时针旋转90°,旋转时O点的位 置不变,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每条都绕O点顺时针旋转90°。 1分40 秒

第二部分内容:学习画旋转图形。 怎样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 绕点O旋转,点O的位置应该不变。只要找出三角形中OA 和OB两条直角边顺时针旋转90°后点A和点B的位置。 我们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OA边重合,直角的顶点与 点O重合,另一条直角边在OA边顺时针方向。 ①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点O的距离是4格,与原OA边同样长度; ②先画出点B′,OB′垂直于OB,点B′与点O的距离是3格,与原OB边同样长度; ③最后把点A′和B′连接起来。这就是三角形AOB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1分50 秒 第三部分:练习 请仔细观看图形O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按下视频暂停 键,完成练习。 按下视频播放键,接着学习! 总结:画旋转图形注意三点:1.旋转中心点、;2.旋转角度;3.旋转反向。 1分30秒 三、结尾(30秒以内)授课完毕,谢谢聆听! 30秒以 内 自我教学反思 《画旋转图形》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内容。教材看起来编排的比较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没有一定的空间观念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要画出旋转90°后的图形,有些孩子想象不出根本无从下手。在课堂上为了把这个知识点讲的更加简单通俗,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更好的易于学生理解。采用动画演示讲解,让学生能集中注意力清楚直观的学习画旋转图形,在授课时,以学生为主,讲练结合。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之“先民的生活”和“炎黄子孙” 2.达成目标: 通过观看班级主页中的教学资源,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了解我们祖先的生活,知道关于炎帝、黄帝的传说,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的故事,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创造出的文化成就和劳动者创造的成果。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3.学习方法建议: (1)自主探究(2)小组合作(3)考察访谈(4)资料筛选归纳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板块一:各组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学生分组采用多种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板块二:角色表演 学生模仿他们感兴趣或崇拜的先祖人物,进行角色表演 板块三:小小辩论台 针对“拓展思考”中的开放性问题,展开讨论。 二、学习任务 亲爱的同学们,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更应该了解华夏五千年的文明起源。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有哪些华夏文明起源的神话传说?炎黄时代有哪些杰出的人物,他们有哪些故事?为什么我们都被称为“炎黄子孙”呢?今天,我们就围绕《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个话题展开研究吧! 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建议 任务一: 登录主页 阅读资源阅读学习班级主页资源包里的内容登录班级主页,查看资料,独立思 考。整体阅读,初步感知,为下一步的 学习和思考奠定基础。 任务二 围绕主题 提出问题 围绕主题“先民的生活”和“炎黄子孙”,我想 研究的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 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吗? 1.先民们的生活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 么相同和不同? 2.先民们如何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 3.为什么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4.为什么中国人说自己是炎黄子孙? 5、远古时期还有哪些杰出人物,你了解 他们的故事吗? 可以围绕以上问题展开研究,也可以 自主确立想研究的问题。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doc

《点菜技巧》微课教学设计 录制时间: 2016 年 9 月 20 日微课时间: 10 分钟左右 本微课名称点菜技巧 所属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 适用对象酒店管理大二学生 点菜服务技巧是《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菜单设计环节的基础上,学生来掌握利用菜单帮助客人点菜的基本技巧。学 生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都有较多的就餐经历,了解服务员点菜的一 教学背景般过程,为本课程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体验。本课的重点在于点菜服务流程的掌握,熟悉点菜的基本要求以及在整个流程中应掌握的基本 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比较之前生活实际中遇到的点菜环节 的不足,将点菜的基本技巧应用于日后的实习及生活实践中。 【知识目标】熟悉点菜的流程,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掌握点菜的基本技巧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培养学 生基本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情感,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1.案例分析:通过点菜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对点菜的注意事项有基本了 解; 2.视频教学:通过观看点菜的微视频,让学生对于点菜的技巧加深印象;教学方法 3. 现场教学:通过创造餐厅点菜的真实场景,让学生能深刻全面的了解点菜的流程; 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对点菜要求及基本技巧灵活 掌握。 在回顾上节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本次课程内容,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展示出点菜的流程、基本要求、技巧,在展示点菜环节的过程中,一边 设计思路 展示主要的知识点,一边让学生自行模拟各个要点,视频教学与模拟教 学同步进行,最后进行总结。

场地要求 一、导入(1 分钟以 内) 二、点菜技巧展示(7 分钟左右) 酒店中餐厅 教学过程 视频展示与教师活动 首先,教师进行导入,说明本次课程 的主要内容,并通过 PPT显示导入案 例,启发学生思考:点菜前的准备工作? 1.客人入场,服务员迎宾引座。给客 人倒茶水,一边观察客人的穿着以及 言谈举止,判定客人的身份,(弹 幕:箭头指向服务人员的眼神,并打 出字幕“观察”) 2.教师入镜介绍:首先要注意观察, 在交流中用眼神不留痕迹的观察客 人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大概判 定客人的身份,掌握点菜的价格区 间。 3.上茶水后,服务人员询问客人是否点 菜,客人同意,拿菜单给客人,站在 主人身后做好点菜准备,正式点菜之 前,首先询问客人是否有饮食禁忌, 客人告知没有。(弹幕:箭头指向服 务人员嘴巴,打出字幕“询 问”), 4.教师入镜介绍:点菜之前必须要询 问客人在饮食方面的禁忌。 5.首先开始点冷菜(弹幕:冷菜要 求:荤素搭配,色彩搭配) 学生活动 案例讨论 模拟眼神 观察 模拟询问 内容 辅助资源时间 PPT1-8 页,显示 本节课的 教学内 容,重难 1 分钟 点,案例 说明的问 题:点菜 前的准备 工作 PPT第 9 页,显示 点菜前的 准备工作 1 分钟流 程环以内节,第 12 页三个关 键词 PPT显示 1 分钟 第 12-15 以内 页

微教案微课脚本范例

微课设计 录制时间:2013年5月24 日微课时间:5分钟 本微课名称美妙的数学模型—一道提高探究能力的三视图好习题 知识点来源学科:数学年级:高一教材:按照课程标准设计,适合各版本教材章节:必修2第一章第3节(三视图) 基础知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图教学类型探究答疑型 设计思路 在学完组合体的三视图后,教材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将这两节内容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使学生认图,识图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如何利用三视图和实物图解决问题,同学们还是感到困难,因此我们制作了本微课. 教学过程 内容画面时间 一、片头(20秒以内)内容:您好,本节微课是“美 妙的数学模型---一道提高探 究能力的三视图好习题” 第1 张PPT20秒以内 二、正文讲解(4分20秒左 右)1.分析:在学完三视图后,我们 已具备一定的认图与识图的 能力,但是对于仅给出一些几 何体的信息探讨其三视图和 实物图的问题,还感到困难,下 面我们进行具体分析. 第2 张PPT 30 秒以内 2.点拨: (1).由题中的信息,三个面,我 们可以理解成从三个角度看 的投影. (2).通过这三个投影的信息大 致绘出几何体的图形. 第3 张PPT 2分10 秒以内

3.展示:利用flash动画展示几 何体第4 张PPT 1分以内 4.分析:(1)由三视图还原实物 图时要注意观察,想象图形与 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一般来说, 采用以下思路:①先选择两个 图形想象出一个大概的几何 体②将这个几何体进行改造 以满足第三个图形的要求. (2)由简单几何体画三视图时 要注意三个图形的位置以及 实线和虚线的用法. 第5 张PPT 1分以内 三、结尾(20秒以内)点评:这道题曾经在教材中出 现过,是一道好题,既能将对所 学知识进行整合,又可以提高 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探究的 能力. 第6 张PPT20秒以内 教学反思(自我评价)学生学到三视图这一节时,学习内容已经有深度与难度了,对于那些不喜欢三视图的学生,我觉得关键要解除他们畏难的情绪,本节课设计了美妙的几何模型,精彩的动画展示,让学生在直观的环境下轻松的学习,效果非常好.

微课程课前预习任务单

如何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这要从自主学习任务单(以下简称“任务单”)的结构说起。“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和困惑与建议三个组成部分。 一、学习指南 1.学习指南概述 学习指南包括课题名称、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和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等四个子项。通过学习指南设计,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主题和达成目标的要求,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同时,通过了解教师关于课堂学习形式的设计,发现在家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关系,从而主动完成自主学习。因此,学习指南是集中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智慧和教学领导力的项目。 2.学习指南设计要求 ⑴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指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学习主题。在去年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网络教研团队竞赛项目中,用“版本+年级+学科名+册+内容名”表示。学校使用时,一般以标明年级、班级、学科、(上、下)册、学习主题为好。 ⑵达成目标 达成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反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掌握学习材料的维度和程度。江苏省苏州市阳山实验初级中学唐建华老师在题为“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复习”的“任务单”中这样设定学生自主学习须达成的目标: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自学任务单”规定的任务,从而理解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特点。 这个“达成目标”一目了然。学生清晰地知道该怎样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只要花费符合自己学习进度的时间,任何学生都能达成目标。这里需要提示的是:达成目标不是一个变量要求,而是一个常量要求。要求学生在家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直到掌握学习材料,达到达成目标规定的要求。 “达成目标”的设计步骤如下:第一步:通过分析教材提炼出教学目标;第二步: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应当达成的目标。 达成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主学习任务,要求用“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阅读教材,或分析相关学习资源)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谓语+宾语”表述,使学生对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达到要求的学习目标一目了然。因此,这一转化对于能否促进学生高效自主学习是非常关键的。 ⑶学习方法建议 学习方法建议在微课程教学法中极其重要。能力和方法与知识不同,不是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渐渐被遗忘,而是将伴随人一生。 教师提供教学方法建议的意义在于:一是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找窍门、走捷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获得学习成就感和树立学习信心。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便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感悟,什么事情都可以有方法,从而涵养出遇到棘手的事情就研究化解的方法的良好习惯,这是对学生终身发展相当有益的。此外,实验发现,一些平时完成作业不规范的学生,在使用了“任务单”之后,会按照教师提供的学习方法建议做得规范了。 “任务单”中的这个栏目为什么叫做“学习方法建议”?这是基于人性化理念的考虑。一般来说,学生愿意运用教师提供的方法。但是,并不排除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⑷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课堂学习形式就是教师眼中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翻转课堂以后,学习前移到家里,处于没有监督的环境里。这个时候,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是否具有重要性、趣味性或人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