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14《山水画的意境》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册14《山水画的意境》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册14《山水画的意境》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山水画的意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了解山水画情景交融的意境,掌握画山水画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和欣赏,使学生了解和欣赏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并能主动参与实践,展示自己的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和完成山水画的过程中,达到了丰富学生想象力,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欣赏山水画的意境美,画出有一定意境美的山水画。

教学难点:对笔墨的控制力和对意境的理解程度。

三、教具准备:毛笔,墨汁,生宣纸,笔洗,瓷盘,画毡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

教师活动:讲述齐白石和老舍的故事,引出《蛙声十里出山泉》。提问:如果是你,将如何画呢?画面里会安排哪些景物呢?

学生活动:青蛙,山泉,高山

教师活动:展示《蛙声十里出山泉》,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

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境界。”

板书:山水画的意境

(二)讲授新课,初步体验

1、欣赏名作,理解意境

教师活动:意境理论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的文学创作上,北宋画家郭熙最早在山水画上提出。

北宋郭熙《窠石平远图》画面近景,溪水曲折,岸边岩石裸露,石上杂树一丛,枝干蟠曲,有的叶落殆尽,有的画出老叶,用淡墨渲染。远处,寒烟苍翠,荒原莽莽,群山横列如屏障,天空清旷无尘,是一派深秋的景象。

范宽《溪山行旅图》

巍峨的山峰,葱茏的林木,突兀的巨石,描绘出雄伟的自然景色;山路间行商的小小驮队又显出了人世间生活的脉搏,自然与人世的生命活动处于和谐之中。

齐白石《古树归鸦》取仰视的角度描绘乌鸦归巢的情景,画面构图简洁而富有诗意。作品底部以简笔画出小桥栏杆,房屋仅画出屋顶,给人以天高无尽之感。占据画面半幅的树枝与山峦则以淡墨出之,其间以重墨点出疏密有序的乌鸦。作品用笔简练,墨色讲究,笔墨干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