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管道工技能竞赛技术试卷A有答案.docx

燃气管道工技能竞赛技术试卷A有答案.docx
燃气管道工技能竞赛技术试卷A有答案.docx

第一届管网运行技能大赛管道工笔试试卷A

单位: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判断题(请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小题1分)(×)

1、直接置换时,表示置换合格的标准是连续三次测试燃气浓度超过85%,且每次测量间隔五分钟。

(√)2、燃气输配系统中常用阀门类型有球阀、闸阀、蝶阀、截止阀。

(×)3、SDR是指标准尺寸比,即公称内径与公称壁厚之比。

(×)4、以免静电距产生危险,在切割聚乙烯管时可以用金属链在PE管上缠绕一周

后两边同时下垂至沟底湿润的泥土上。

(√)5、城镇输气系统一般由门站、燃气管网、储气设施、调压设施、管理设施、监

控系统等组成。

(×)6、城镇燃气管道的设计压力分级中,高压A燃气管道为2.5MPa

(√)9、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若室内空气中含0.4%CO,吸入后会使

人迅速死亡。

(×)10、LEL是指爆炸下限,可燃气体在空气中遇明火种爆炸的最低浓度。PPM是

万分之一。

(√)11、扑救电气设备火灾首先要切断电源,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者干粉灭火器。(×)12、漏测量时,如PPM探测器有所显示,不论是否需要采取行动,均需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上

(×)13、气瓶瓶体有肉眼可见的突起(鼓包)缺陷时,应立即停用检修。

(√)14、干燥器在进行吸附工作时所有罐体的安全阀应处于开启状态。

(×)15、使用气瓶一般应立放,不得靠近明火,气瓶与明火、可燃物与助燃物之间的距离,不

(√)16、如果人体皮肤不慎接触到四氢噻吩,应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

(×)17、压力试验中,分支管可以连接立管一起作压力试验。

(√)18、燃气输配管线的标志必须标注“燃气”字样。

(√)19、地下管网及有关设施的编码法规定“门站号码AAABBC”中AAA是各个

地区/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

(×)20、废弃主管道置换处理完毕后,不需要用管塞将废弃管道的开口封堵好。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填入括号中,每小题1分)

1、根据DM11,中压阀门维修周期是最少()一次,其中重要的策略性阀门最少(B )一次。

A 每六个月;每三个月

B 每一年;每六个月

C 每两年;每一年年

D 每两年年;每六个月

2、以下选项中都属于聚乙烯燃气管道系列的是(C)。

A SDR10;SDR17.6

B SDR11;SDR12

C SDR11;SDR17.6

D SDR10;SDR135

3、DM11要求干管上分段阀的间距是城区不超过(),郊区不超过()。( A )

A 800米;1500米

B 800米;1000米

C 1000米;1500米

D 1500米;1800米

4、下列哪个字母代表劳动防护用品具有防静电性能?(B)。

A fh

B jd

C la

D ja

5、使用于密闭空间的防护装备,包括有安全帽、眼罩、面罩以及如下哪些装备?(D )A吊带式安全带B呼吸器C安全鞋D以上选项都是

6、下列哪一项是施工现场安全鞋所需?( A )

A 鞋头有钢帽,鞋底有钢片夹层及防滑

B 鞋面用名贵材料,鞋底耐磨

C 鞋能散热耐寒,透气舒适

D 颜色为黑色

7、若天然气的爆炸下限为5%体积比,1%体积比等于多少LEL及多少PPM?( A )

A 20%LEL;10000PPM

B 1%LEL;1PPM

C 20%LEL;100PPM

D 5%LEL;10000PPM

8、以下属于着火源的是?( D )

A 明火、光能

B 化学热能、高温物体、核能

C 机械热能、生物能、电热能

D 以上选项都是

9、燃气中加臭剂的最小量应符合无毒燃气泄漏到空气中,达到爆炸下限的(D)时应能察觉。

A 5%

B 10%

C 15%

D 20%

10、LNG站内一般设置有(B)报警装置。

A 可燃气体泄漏

B 火焰探测

C 低温检测

D 以上三种都有

11、《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B)的应急管理体制。

A 预防为主

B 属地管理为主

C 政府主导

D 安全第一

12、《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A)。

A 应当给予补偿

B 应当给予双倍赔偿

C 无需给予补偿

D 应当给予三倍补偿

13、生产经营单位对(C)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

A 事故频发场所

B 每个操作岗位

C 重大危险源

D 重点部位

1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C)。

A 实施监督

B 签订安全责任书

C 定期组织演练

D 审核

15、《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A)。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 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B 经请示分管安全的领导,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C 经过安全技术人员检测,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D 经过请示总经理,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16、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C)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A 1

B 2

C 3

D 4

1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A)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A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

B 安全管理人员

C 特种作业人员

D 消防员

18、如果是易湿易燃物品发生火灾,禁止用(A)灭火。

A 水、泡沫灭火器

B 干粉灭火器

C 沙土

D 二氧化碳

19、为防止敲击火花引起爆炸,带气作业时,应当使用(A)工具。

A 铜质

B 钢质

C 铁质

D 橡胶

20、下列燃气钢瓶使用方法中不当的是(C)。

A 钢瓶直立,且避免受猛烈震动

B 放置于通风良好且避免日晒场所

C 燃气不足时将钢瓶放倒使用

D 定期检验

三、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横线中,每空1分)

1、灭火的四种基本原理有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化学抑制法。

2、每个设置点灭火器的配置数量要求是不少于2 具,不多于5 具。

3、请列出两个目前常用的加臭剂:四氢噻吩与乙硫醇。

4、一吨液化天然气大约可以气化成1380 标准立方的天然气。

5、使用临时放散火炬放散燃气时应有专人现场监护,监护人员与放散火炬的水平距离宜大于25 米。

6、请按顺序列出以下三张消防安全标识的含义禁止用水灭火、地下消火栓、

禁止阻塞。

7、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中,门站一般具有接收气源来气并进行净化、加臭、控制供气压力、气量分配、计量和气质检测等功能。

8、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气软管承压不应小于系统设计压力的 2 倍,软管长度不应大于6 米,有效作用半径不应小于2.5米。

9、以四氢噻吩为加臭剂的天然气,在门站加臭剂含量不宜少于20 mg/m3。

10、常用燃气过滤器通常分为筒形过滤器、Y型过滤器和角式过滤器。

11、燃气管线埋在机动车道下时,管道管顶埋深不得小于0.9 m;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0.8 m。

四、简答题

1、在CJJ51-2006规定,对城镇燃气供应单位应设立运行和抢修部门,请说出对这些部门的要求?(10分)

答案:1)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应设置并向社会公布24H保修电话,抢修人员应24H值班;

3)运行、维护、抢修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2、在处理燃气泄漏的事故时遇到什么情况应进行疏散?(15分)

答案:

1)相对密闭场地内泄漏燃气,当测试显示燃气浓度相等于爆炸下限的20%(LEL)并有上升趋势时,则必须进行疏散。

2)当燃气渗入多层大厦或大型建筑物时,或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已达到危险程度或有人因吸入燃气(或任何不明气体)引致不适时,须将大厦内人员疏散。毗邻或相对的楼宇可能受爆炸波及时,也须进行疏散。当奉命去处理紧急事件时,即使最后证实与燃气无关,亦应采取适当行动以保障生命安全,并通知请求公安、公安消防部及救护车协助。

3)需要疏散时必须通知工程主任,并由其通知部门主管。

4)如需封闭受影响建筑物附近道路的交通,封锁现场以及防止行人接近时,应请求公安局协助。若无公安局人员在场,应立即通知公安局。

3、当调压站、调压箱由于调压设备、安全切断设施失灵等原因造成出口超压时应如何处理?(7分)

答案:调压站、调压箱由于调压设备、安全切断设施失灵等原因造成出口超压时,应立即关闭调压器进出口阀门,并放散降压和排除故障。当压力超过下游燃气设施的设计压力时,应对超压影响区内燃气设施做全面检查,排除所有隐患后方可恢复供气。

4、紧急事件记录应包含哪些资料?(8分)

答案:

1)日期、时间、地点及紧急事件的举报来源/联络人员;

2)通知紧急维修工程队的时间及被派出工程队队员的姓名;

3)通知职员的时间及姓名;

4)首先到达现场紧急维修工程队人员的姓名及时间;

5)完成工作(抢修)的时间;

6)曾采取的行动;

7)工作单号码;

英语补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英语试卷 一、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句中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 )1. It is ________ amazing(难以置信的) thing that the little dog can play ______ piano very well. A. an, \ B. a, a C. an, the D. \, the ( )2. —Excuse me ,where is the nearest supermarket —Walk along the road, turn left_____ the first crossing and then you'll see it____ your right. A. at; on B. on; at C. in; on D. at; in ( )3. It’s not good for our health to sleep _______ all the windows ________. A. by, closed B. by, open C. with, closed D. keep, closed ( )4. —Why are you in such a hurry, Mike —There_______ a friendly basketball match in ten minutes. A. is going to have B. will have C. will be D. are going to ( )5.— Did you_______ your grandparents last month — No. They didn't go to school when they were young. So they can't read or write. A. heard of B. hear of C. heard from D. hear from ( )6. Tomis too shortthe leaves on the tree. A. to reaching B. to reach C. reaching D. not to reach ( )7. There is a bookshop on_______ side of the street. A. others B. other C. another D. the other ( )8.—Did you hear the news about the fire in our building —Yes. It took the firemen two hours to_______ the fire. A. put out B. put up C. put down D. put off ( )9. —Our school basketball team won the match. —_______ exciting news! A. What B. How a C. What an D. How ( )10.—Daniel, remember to turn off the lights before leaving the classroom. —________. A. Yes, please B. It's hard to say C. OK, I will D. It's my job ( )11. —Shall we go camping this weekend —_______. I will see my grandparents in my hometown. A. I think so B. I'm afraid so C. I'd like to D. I'm afraid not ( )12. Please don’t put ________ into the rubbish bin because it’s very dangerous. A. something hot B. anything hot C. hot something D. hot anything ( )13.—Could I speak to Helen, please —Sorry, she is not here at the A. Who speaks B. Who are you C. Who's that speaking D. What's that speaking ( )14. —Excuse me! You can't take photos here. Look at the sign. It says"NO PHOTOS". —Sorry, I_______ it. A. didn't see B. am going to see C. won't see D. don't see ( )15.—Could you teach me how to search th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知识分享

必修>第一章信息技术 1.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 b )1. 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 a. 书 b. 文字 c. 光盘 d. 网络( c )2. 将几幅看似无关的旧照片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加工后,形成一幅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片,这体现了信息是: a. 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b. 可以共享的 c. 可以加工 的 d. 具有时效性的 ( b )3. 下列选项,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a. 报上登载"神七成功进行出舱活动"的消息 b.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本 c. 电视中播出的奥运会各国金牌数 d. 高中信息技术水平测试成绩 ( d)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视机就是一种信息 b、一本书就是信息 c、网络就是信息 d、报上登载的招聘广告是信息 ( c )4.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b. 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 c. 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 d. 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和利用 ( c )5. 春秋战国时期,秦昭王仰慕孟尝君的才能,准备聘他为相国。秦国原相国非常嫉妒,大进谗言。秦王听信馋言,不但不让孟尝君做相国,反而打算杀掉他。这体现了信息具有 a. 时效性 b. 载体依附性 c. 可伪性 d. 共享性 ( b )6. 在下列选项中,信息的可信度最高的是 a. 某权威股评家blog上的股市走势预测 b. 某省气象台网站上的天气预报 c. 某民间培训机构发布的模拟测试卷 d. 某彩票网站发布的下期彩票预测 ( b )7. 张老师为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将文字、图像和动画等媒体用软件powerpoint制作成课件。这种为表现某一主题将多种媒体有机组织在一起的形式,主要体现了多媒体的 a. 与用户的交互性 b. 集成性 c. 可传递性 d. 大容 量存储技术 (多 选) ( abcd )8. 以下选项中应用了信息技术的有:a. 数码电影 b. 电子商务 c. 智能家电 d. 排爆机器人( ac )9. 张爱玲在香港求学期间学业优秀,是班上最有希望被送往英国深造的学生,但战火烧掉了香港大学全部的文件记录,也因此毁了她的前途。这说明信息具有: a. 价值性 b. 时效性 c. 载体依附性 d. 共享性 ( abc )10. 电影《鸡毛信》中王二小在山坡上发现敌人后迅速扳倒消息树。得到消息后,乡亲们在民兵的掩护下开始转移。这体现了信息特征的: a. 载体依附性 b. 时效性 c. 价值性 d. 真伪性 ( abc )11. 刘老师将教学资料分门别类地存放在自己的博客上,便于班级的所有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这个实例体现了信息特征的: a. 载体依附性 b. 价值性 c. 共享性 d. 时效性(abcd )下列描述中信息加工的目的有哪些 ( ) a、提高信息的可用性 b、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发掘信息的价值 c、更好地表达信息,方便交流 d、产生新的信息

(完整)小学三年级英语试题.docx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英语抽考试题 题号听力部分读写部分合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计成绩 又要迎来新的一年了。在同学们最后一个寒假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份英语测试。希望大家取得好成绩。也祝大家新年快乐! Listening part (听力部分) 一、 Listen and choose (听录音 , 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 ) () 1. A. pen B. pencil C. pencil-case () 2.A. head B. hand C. hello () 3.A. blue B. pink C. purple () 4.A. bird B. bear C. boat () 5.A. cake B. Coke C. coffee 二、 Listen and number (听录音,排顺序 ) ()( )( )( )( ) 三、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 ( 听录音 , 根据问句选答语 ) () 1. A. thank you. B. I ’m fine, thank you. () 2. A. Fine, thank you. B. I ’m nine. () 3.A. Nice to meet you, too. B. Hello. () 4.A. OK! B. Me, too. () 5.A. Good afternoon. B. Good morning.

四、 Listen and colour( 听录音 , 涂颜色 ) 五、Listen and number( 听录音 ,排顺序 ) () Nice to meet you. (1) Hi, Mom! () Good afternoon. (2) Hi! () Nice to meet you, too. () Good afternoon, Mike. () Mom, This is Mike. Writing part (读写部分) 六、 Read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 找出下列每组单词中不同类的单词) () 1. A. face B. foot C. five () 2.A. mouth B. mouse C. monkey () 3.A. body B. blue C. black () 4.A. bread B. crayon C. cake () 5.A. pink B. purple C.plane 七、 Look and choose the right word( 看图 , 根据身体部位选择正确单词的序号) head foot eye mouth foot A B C D E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什么是信息? 信息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无处不在。信息已经和物质、能量一样,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物质资源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必要材料,能量资源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的动力。信息则为人类的学习和各个领域的生产提供了素材和知识来源。因此,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广义地说,凡是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它包括微电子技术、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3、信息技术的发展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信息技术,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已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技术的应用;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4、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途径?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信息与信息技术-1 课程内容:教科版第1.1节和1.2节 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形成对信息的感性认识。 2.结合具体例子描述信息的外在的重要特征,如价值性、时效性、可伪性、共享性、依附性等。 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描述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 4.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课标条目: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基础要求:能举例说明信息的特征,能结合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条件要求:计算机教室、教室 1. 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答案:C 2.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通过载体来呈现,这说明信息具有( ) A.载体依附性 B.传递性 C.时效性 D.真伪性 答案:A 3. 到目前为止,人类一共经历了( )信息技术革命,其中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A.三次 B.四次 C.五次 D.六次 答案:C 4. 信息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将向( )方向进一步发展。 A.商业化 B.大众化 C.人性化 D.人性化和大众化 答案:D 5. 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既有积极的一面,还有消极的一面 B.青少年不用学习信息技术,只要一心读书就行 C.青少年不能过度崇拜信息技术,也不能盲目排斥信息技术 D.青少年学生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答案:B 网络信息检索-3 课程内容:教科版的2.2和2.4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关键词搜索信息。 2.描述“全文搜索”、“目录索引搜索”和“在线数据库检索”的区别。 3.知道几种常见的搜索引擎的功能区别。 4.能够下载网页上的文字、图片、动画等信息。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关键字搜索需要的信息,并且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 课标条目: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基础要求:能够熟练使用浏览器,对于信息有一定的基础认识,知道如何从要搜素的信息

考研英语试题及答案.docx

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试题 Section II Use of English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hoose the best word (s) for each numbered blank and mark [A], [B], [C] or [D] on ANSWER SHEET 1. (10 points) Many theories concerning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crimes committed by young people) focus either on the individual or on society as the major contributing influence. Theories 21on the individual suggest that children engage in criminal behavior 22they were not sufficiently penalized for previous misdeeds or that they have learned criminal behavior through 23with others. Theories focusing on the role of society suggest that children commit crimes in 24to their failure to rise above their socioeconomic status, 25as a rejection of middle-class values. Most theori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have focused on children from disadvantaged families, 26 the fact that children from wealthy homes also commit crimes. The latter may commit crimes 27 lack of adequate parental control. All theories, however, are tentative and are 28to criticism. Changes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may indirectly 29juvenile crime rates. For example, changes in the economy that 30to fewer job opportunities for youth and rising unemployment 31make gainful employmen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resulting discontent may in 32lead more youths into criminal behavior. Families have also 33changes these years. More families consist of one-parent households or two working parents; 34, children are likely to have less supervision at home 35was common in the traditional family 36. This lack of parental supervision is thought to be an influence on juvenile crime rates. Other 37causes of offensive acts include frustration or failure in school, the increased 38of drugs and alcohol, and the growing 39of child abuse and child neglect. All these conditions tend to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a child committing a criminal act, 40 a direct causal relationship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21.[A] acting[B] relying[C] centering[D] commenting 22.[A] before[B] unless[C] until[D] because 23.[A] interaction[B] assimilation[C] cooperation[D] consultation 24.[A] return[B] reply[C] reference[D] response 25.[A] or[B] but rather[C] but[D] or else 26.[A] considering[B] ignoring[C] highlighting[D] discarding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 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 六教学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板书)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蓝底白字投影) (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哪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

1、什么是信息? 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 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信息是一种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 (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总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D:信息离不开载体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借助某种符号和物体才能表现出来,而且同一信息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载体来表现。比如新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来表现。信息离开载体就不能存储和传递。掌握了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对信息进行观察、了解和利用这就是信息活动,它与我们的是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信息活动(板书)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板书)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以百叶窗形式打开) 在此可以让一位同学上来指出计算机的各个部位。(检测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

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作业一复习资料

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道试题,共75 分。) 1. 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是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才出现的。 B. 信息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 C. 信息总是以文字、声音、图像、气味等形式被人们的感觉器官所接收。 D. 信息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2. 电子政务标准,分为电子政务基础数据、电子政务文件与单证格式 和电子政务业务流程;其中电子政务基础数据有包括电子政务数据元和电子政务代码标准。 A. 总体 B. 应用业务 C. 应用支撑 D. 信息安全 3.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A. 知识 B. 科技 C. 财富 D. 资源 4. 指比特被划分成小组独立传送。发送可以在任何时刻发送这些比特组,而接收方从不知道它们会在什么时候到达(就如同寄信与收信的过程)。 A. 串行传输 B. 并行传输 C. 同步传输 D. 异步传输 5. 包括位图图像、矢量图形、动画、视频、文本等,它们是通过视 觉来传递信息的。

A. 听觉媒体 B. 视觉媒体 C. 触觉媒体 D. 存储媒体 6. 下列关于网络协议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网络使用者之间的口头协定 B. 通信协议是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或约定 C. 所有网络都采用相同的通信协议 D. 两台计算机如果不使用同一种语言,则它们之间就不能通信 7. 信息与数据在表现形式中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易混淆,判断数字属于______, 图形属于______,声音属于______。 A. 数据、数据、信息 B. 数据、信息、信息 C. 数据、数据、数据 D. 信息、信息、信息 8. 电子计算机系统由_____组成。 A.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B. 硬件系统和程序 C. 输入输出和CPU D. 主机和外部设备 9. 下面哪项不属于信息的功能。 A. 处理信息 B. 存储信息 C. 销毁信息 D. 传输信息

初二下学期英语试卷.docx

五、单项选择(15 分) () 21. I think _____ is meaningful for us to help other people. A. it B. that C. this D. it's ()22. - Who joined Oxfam Trailwalker last year, Sam? - Mile _____. A. joined B. would C. did D. was ()23. People over 18 can group____ into a team of four people and join the charity walk. A. they B. their C. theirs D. them () 24. They should plan ____ during the walk. A. what are they going to carry B. what they are going to carry C. how are they going to carry D. how should they carry () 25. If you finish the walk ____ two hours, you will receive a certificate. A. within B. for C. since D. after () 26. Which team is ____, yours or theirs? A. popular B. more popular C. most popular D. the most popular () 27. I wish that I ____ a bird. A. am B. is C. was D. be ()28. Mr Li,our maths teacher,was ill this morning ____ he didn't come to school today. A. so B. because of C. because D. but ()29. They need ____ together to finish the hike because only the team's finishing time will be recorded. A. walk B. walking C. walked D. to walk () 30. It is wrong ____ some people look down on blind people and it is necessary for ____ ____ help them. A. that; us; to B. that; we; to C. that; you; too D. /; us; to 六、完形填空 ( 每小题 2 分,共 12分 ) Now it is the summer holiday. Time always 31 fast. In the holiday, the weather is hot and I can't do much 32 , but I live happily. The afternoon is hot, 33 I do my homework in the morning. I get up at 6:30 and take a walk in the park for half an hour. After breakfast,I begin to34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do some maths exercises. I work very hard. I spend the afternoon outside. I go to the beach. I like to 35 in the sea. It is very funny, I will not go home until it is about five or six o'clock. Sometimes a friend of mine will come to see me and we will spend a few hours 36 songs. In this way I spend my holiday happily. 31.A. stops B. flies C. sleeps D. walks 32.A. work B. rain C. food D. wind

信息与信息技术习题练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及其特征 1.1.1 丰富多彩的信息: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状 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1.1.2 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比如,交通信息既可以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文字信息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存储和浏览。可见,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或传播出去。因此,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也同时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等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它并不能给人们直接带来物质上的满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如学习材料、娱乐信息等;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如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准确的方位信息实现导弹的精确制导。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在加工与使用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统计以及其它方式的处理,可以获得更重要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招聘信息、油价信息、高考信息等等 例子: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 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 问题:那7 个字是什么 中国将出兵朝鲜 (3)实效性: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比如,交通信息、股市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求职报名、市场动态等都在不断地变化。 (4)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而且一般情况下,信息共享不会造成信息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即信息可以无损使用。 (5)不完全性。如盲人摸象

高一英语试卷及答案.docx

高一英语试题 (命题;张华荣) 说明: 1.本试题测试内容为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第一单元内容。 2. 本试题分卷一和卷二两部分。共七大题,86 小题, 7 页。试题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3.卷一选择题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案纸上,卷二非选择题答案直接写在试题上。 卷一(选择题,三大题,共 75 分) 一.单项填空(共15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15 分)。 从 A、 B 、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I am sorry I broke your mirror .” “ Oh, really ____B____. ” A. It s’ok with me. B. It doesn ’tmatter . C. Don ’tbe sorry. D. I don ’tcare. it is to jump into a river on a hot summer day ! A.what fun B. how fun C. what a fun D. what funny 3. After ____B__ , he realized that he was wrong in doing that . A. sometimes B. some time C. sometime D. some times 4. I, ___D____your good friend , will try my best to help you out . A. who ,is B. which ,is C. that ,is D. who , am 5. Who can think of a situation___C_____ this word can be used A. which B. that C. where D. in that 6. The doctor advised Tom strongly that he should take a holiday ,but ___A____ didn ’thelp. A. it B. who C. which D. he you believe that in___B___ a rich country there should be ______ many poor people A. such ,such B. such ,so C. so ,so D. so ,such way you thought of ___B______ the work is very good . A. doing B. to do C.that do D. which to do ’ll remember the time ___C____ we spent together in the country . A. when B. at which C. that D. during which I bought an ancient vase , ____B___was very reasonable. A. which price B. the price of which C. its price D. the price of that ’s a long trip and we ’ll have to___A____ early tomorrow morning . A. start off B. go off C. take off D. put off ____D___ the office as he was passing ,but Mary was out . A. called for B. called up C. called on D. called at can ___A___ us in the discussion if you ______. A. join ,wish to B. join in ,want to C. attend , don ’twant to D. take part in , hope so the internet is bridg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people ,it may also be breaking some homes or will cause other family problems.while 引步状 从句,意思是然。。。但是,尽管?? 但是多放于句首 A. when B. while C. as D. if

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

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必修>第一章信息技术 1.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 b )1. 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 a. 书 b. 文字 c. 光盘 d. 网络 ( c )2. 将几幅看似无关的旧照片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加工后,形成一幅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片,这体现了信息是: a. 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b. 可以共享的 c. 可以加工的 d. 具有时效性的 ( b )3. 下列选项,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a. 报上登载"神七成功进行出舱活动"的消息 b.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本 c. 电视中播出的奥运会各国金牌数 d. 高中信息技术水平测试成绩 ( d)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视机就是一种信息 b、一本书就是信息 c、网络就是信息 d、报上登载的招聘广告是信息 ( c )4.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b. 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 c. 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 d. 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和利用 ( c )5. 春秋战国时期,秦昭王仰慕孟尝君的才能,准备聘他为相国。秦国原相国非常嫉妒,大进谗言。秦王听信馋言,不但不让孟尝君做相国,反而打算杀掉他。这体现了信息具有 a. 时效性 b. 载体依附性 c. 可伪性 d. 共享性 ( b )6. 在下列选项中,信息的可信度最高的是 a. 某权威股评家blog上的股市走势预测 b. 某省气象台网站上的天气预报 c. 某民间培训机构发布的模拟测试卷 d. 某彩票网站发布的下期彩票预测 ( b )7. 张老师为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将文字、图像和动画等媒体用软件powerpoint制作成课件。 这种为表现某一主题将多种媒体有机组织在一起的形式,主要体现了多媒体的 a. 与用户的交互性 b. 集成性 c. 可传递性 d. 大容量存储技术 (多选) ( abcd )8. 以下选项中应用了信息技术的有:a. 数码电影 b. 电子商务 c. 智能家电 d. 排爆机器人 ( ac )9. 张爱玲在香港求学期间学业优秀,是班上最有希望被送往英国深造的学生,但战火烧掉了香港大学全部的文件记录,也因此毁了她的前途。这说明信息具有: a. 价值性 b. 时效性 c. 载体依附性 d. 共享性 ( abc )10. 电影《鸡毛信》中王二小在山坡上发现敌人后迅速扳倒消息树。得到消息后,乡亲们在民兵的掩护下开始转移。这体现了信息特征的: a. 载体依附性 b. 时效性 c. 价值性 d. 真伪性 ( abc )11. 刘老师将教学资料分门别类地存放在自己的博客上,便于班级的所有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这个实例体现了信息特征的: a. 载体依附性 b. 价值性 c. 共享性 d. 时效性 (abcd )下列描述中信息加工的目的有哪些 () a、提高信息的可用性 b、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发掘信息的价值 c、更好地表达信息,方便交流 d、产生新的信息 2.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 c )12. 小明一家在收看北京奥运会的实况转播时,爷爷突发感慨:"还是现在的技术先进啊!以前没电视的时候,县城的事情传到我们这边还要十几天呢"。这个事例说明电视的发明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A.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b. 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 更为可靠的保证

(完整版)初二英语试卷及答案.docx

. 楚州区教育教学第三协作片期中统考八年 级英语学科试卷 命题人:潘福平 一、选择题。( 20 分) ()1. It’ s UFO. A. a B. an C. the D./ ()2. Is there in today ’ s newspaper? A. something interesting B. interesting something C. anything interesting D. interesting anything ()3. a day do you feed your pet?Twice a day. A. How often B. How long C. How many D. How many times ()4. My dog is animal of all. A. clever B. cleverest C. cleverer D. the cleverest ()5. --- Is the English book yours?--- No, it _________ Simon’ s. A. can B. can be C. maybe D. might is ()6.–---Why don ’ t we _____?---- It ’ s a good idea . A . going fishing B . to go fishing C . go fish D . go fishing ()7. The woman enjoys __________. A. sing and dance B. sings and dances

大学英语语法试卷.docx

<英语语法 > 阅卷须知:阅卷用红色墨水笔书写,得分用阿拉伯数字写在每小题题号前,用正分表示,不得分则在题B号前写0;大题得分登录在对应的题号前;统一命题的课程应集体阅卷,流水作业;阅卷后要进行复核,发现漏评、 漏记或总分统计错误应及时更正;对评定分数或统分记录进行修改时,修改人必须签名。 题号Part Part Part Part I II III IV 得分 阅卷人 . 得分评卷人 Part I Rewri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using the two patters. We expect that he will be coming. a)It is expected that he will be coming. b)He is expected to be coming. 1.People think that he is coming. 总分复核人(40%) 2. They believe that he is honest. 3. We know that you were in town on the night of the crime. 4. we understand that she was the best singer that Australia has ever produced. 5. People suppose that he is in Paris. 6. People say that the murderer is hiding in the woods.

7. There is a report that 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s were seen over New Jersey last night. 8. There is a rumour that he has escaped to Dublin. 9. People expect that electricity supply will be adequate next year. 10. People know him to be a good teacher. 得分评卷人 Part II A) Rewrite the foll owing sentences using “ adjective+infinitive ” constructions.(10%) It is easy to remember this rule. This rule is easy to remember. 1.I was sorry when I learnt that he had had an accident. 2.You will be sad when you hear what I have to tell you. 3.They would be very surprised if they were to receive an invitation. 4.She is happy that she has found such a nice place to live in. 5.I was afraid at the thought of going past the haunted house alone. 6.Bob was pleased when he heard he had been promoted. 7.I very much want to meet you. 8.We received your telegram and were delighted. 9.It was sensible of you to stay indoors. 10 The clerk answered the call promptl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