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长安大学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长安大学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设计小时交通量:工程上为了保证道路在规划期内满足大多数小时车流能够顺利通过,不造成严重堵塞,同时避免建成后车流量很低,投资效益不高,规定要选择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3.行驶车速: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要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用于评价路段的线形的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用于计算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

4.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是一项综合指标,用以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情况,要提高运输效率归根结底是要提高车辆的行驶车速。

5.车流密度:车流密度是指一瞬间内单位道路长度上的车辆的数目:K=N/L

6.最佳密度Km:即流量达到最大时的密度,密度小于Km即为稳定交通流量,大于即为强迫交通流量。

7.交通规划:确定交通目标并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或行动的过程。

8.服务水平: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9.通行能力: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辆/H)。分类:基本通行能力、实际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

10.交通事故的定义: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活动有关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章程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11. 85%位车速:在该路段形式的所有车辆中,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之下,此速度作为该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

12. 15%位车速: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之下,此速度作为该路段的最低限制车速。

13.行车延误: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员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行车延误分类: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

14.交通调查:是一种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与其有关的现象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掌握交通流的规律的工作过程。

15.跟驰理论:运用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在无法超越的单一车道上车辆排队行驶时,后车跟随前车的行驶状态,并且借用数学模型表达的一种理论。

16.交通工程:是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研究交通规划、设计、管理和控制的理论、方法及有关设施、设备及法律、法规学,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舒适和快捷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17.高峰小时交通量: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交通小时交通量。

18. 高峰小时系数PHE: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19.排队论:是研究“服务”系统因“需求”拥挤而产生等待行列(即排队)的现象,以及合理协调“需求”与“服务”关系的一种数学理论。

20.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车辆或行人)数,亦称道路通行能量。

21. 冲突点:指的是在交叉口内,两股车流轨迹线呈交叉形的交会点。

22. 交通规则:确定交通目标与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和行动的过程。目的:设计一个交通体系,以便为将来的各种用地模式服务。按交通规划考虑的时限来分:战略规划、综合网规划、近期治理。

23. 起讫点调查(OD调查):目的是为了弄清所研究区域内人和货的交通特性,主要包括居民出行调查、流动人口出行调查、机动车出行调查等。这些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基本类似,统称起讫点调查。

24. 车头间距: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两连续车辆车头间的距离

25.车头时距: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两连续车辆的车头到达道路某断面的时间间隔。

26. 月变系数: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平均日交通量之比。

填空判断:

1.交通工程学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或复合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

2.5E指:engineering,enforcement,education,environment,energy。

3.交通工程学的产生和发展:基础理论的形成,交通规划理论,交通管理技术形成,智能化交通时期。

4.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交通流要素调查,交通出行调查,交通事故调查,交通环境调查。

5.交通量调查法:人工观测法,试验车移动法,车辆感应器测定法,仪器自动测定方法,摄影法。地点车速调查方法:人工测定法,使用测速仪器测定速度,车辆感应器测速方法。区间车速调查方法:试验车观测法,车牌号对照法,驶入驶出测量法。

交通密度调查方法:出入量法和摄影法。交叉口延误调查:行车时间调查,停车延误调查

6.道路交通三要素:人(驾驶人,行人,乘客,居民),车(客车,货车,非机动车)路(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相关设施)

7.交通量按交通类型分有: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行人交通量。交通量分析的三个方面:1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性2交通量空间分布特性3交通量的构成特性。

8 .0.5

9.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驾驶员、车辆、道路(类型,平面线形)。

10.交通流三要素:交通量,行车速度,车流密度——Q=VK

11.按交通规划考虑的时限来划分:远景或远期战略规划、综合网络规划,近期治理。远景或远期规划通常为20-30年,远景规划要展望到30-50年甚至更长的发展时期。

13.OD调查定义:起讫点的调查。调查方法:①家访调查②发表调查③路边询问调查④公交车辆出行。调查包括:①个人出行②车辆出行③货物流通出行。 OD调查工作步骤:①划定调查区域②确定交通分区③抽样方法④表格设计⑤人员训练⑥实地调查⑦精度检验

14.构成交通事故的因素:人、车、路、后果。

15.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驾驶员、车辆、道路(类型,平面线性)、交通条件(交通量,交通组成,交通管理)。

16.排队系统的组成部分:输入过程、排队规则、服务方式

17.非自由状态行驶的车队特征:制约性、延迟性、传递性

18.标志的三要素:颜色、图形、符号与文字

19.出行的基本属性:①每次出行有起讫俩个端点②每次出行有一定目的③每次出行采用或几种交通方式

20.交通需求管理的策略:①行政管理②技术管理(优先发展策略、限制发展策略、禁止出行策略、经济杠杆策略)

21.按照交通流运行特征的变化可将快速道路和高速道路分为:基本路段、交织区和匝道及道路连接点三个部分

22.交叉口延误的调查方法:点样本法和样本追踪法(包括行车时间调查和停车延误调查)

23.典型的公路布局有:三角型,并列型,放射型,树杈型。典型的城市道路网布局:棋盘形(方格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形,西安属于棋盘形,兰州属于带型,北京放射环形。

24.交通量的月变化系数越小则月交通量越大

25.停车场的分类:①A按停车场地所处位置划分:路边停车场地、路外停车场地②按停车车型划分:机动车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场③按停车设施的功能:专用停车场、配件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④按使用性质划分:临时停车场、固定停车场

2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分类:①城市道路发展战略规划②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③城市道路近期治理规划

27.单行交通种类:固定式单项交通、定时式单项交通、可逆性单项交通、车种性单项交通

28.停车实况调查:连续式调查、间歇式调查、询问式调查。车辆停放方式: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

29.事故率表示法:①人口事故率法②车辆事故率法③运行事故率法④事故强度

30.交通规划的基本程序:1组织准备2指定目标3综合调查4

分析预测5制定方案6评价与选择7连续规划。

长安大学录取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

长安大学录取分数线录取分数线:陕西理科本科一批 2007年2008年2009年 平均分最高 分 平均 分 最高 分 平均 分 最高 分 总分数线561 633 560 646 571 633 道路桥梁与渡道路桥梁与 渡河工程 589 598 586 646 590 633 会计学-- -- 578 596 583 613 各专业录 取线 交通工程-- -- 582 631 582 613 土木工程-- -- 572 630 582 629 车辆工程-- -- 580 610 581 622 电气工程及其电气工程及 其自动化 -- -- 574 594 580 607 环境工程-- -- 556 562 580 590 财务管理-- -- 574 593 579 598 工程管理-- -- 561 588 579 615 工程造价-- -- 577 593 578 621 通信工程-- -- 569 602 577 610 网络工程-- -- 534 539 576 614 机械设计制造机械设计制 造及其自动化 -- -- 573 611 576 605 国际经济与贸国际经济与 贸易 -- -- 565 615 574 593 物流管理-- -- 552 592 574 598 建筑学-- -- 572 604 573 611 工商管理-- -- 560 582 572 593 机械电子工程-- -- 562 589 572 592 热能与动力工热能与动力 工程 -- -- 571 580 572 595 测绘工程-- -- 544 575 571 604 电子信息工程-- -- 559 588 570 583 城市规划-- -- 550 579 570 595 环境科学-- -- 535 544 569 582 交通运输-- -- 557 596 569 607 化学工程与工化学工程与 工艺 -- -- 551 598 569 588 材料成型及控材料成型及 控制工程 -- -- 544 582 568 588

交通工程总论教学大纲新

交通工程总论 一、课程名称:交通工程总论Traffic Engineering 课程负责人:任其亮 二、学时与学分:40学时,2.5学分 三、适用专业:交通工程专业、道路工程专业 四、课程教材:交通工程总论,徐吉谦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五、参考教材:1、道路交通工程,李正宜等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2、交通工程学,任福田,刘小明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中国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中国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专题组著,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六、开课单位:交通运输学院 七、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为交通工程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必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学生掌握交通工程学科基础理论的目的;培养学生掌握交通流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的能力; 八、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是交通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应该了解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知识范围及发展动态;掌握交通流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熟悉交通流理论与方法在道路工程学科的一些基本应用;掌握各种类型道路的通行能力的特点与计算方法。 九、课程的主要内容: 1.绪论 交通工程学的定义;交通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交通工程学的性质特点;交通工程学的建立和发展 2.交通特性分析 道路交通四要素及其关系;驾驶员视力、视野、色感、反应、生理、心理特性; 乘客特性;行人特性;车辆交通特性;掌握交通量的含义与统计;交通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各种速度含义;交通流三要素关系特点等; 3、交通调查与分析 交通量调查;交通车速调查;交通密度调查;其他调查 3.交通流理论 交通流的统计分布特性;排队论的应用;跟驰理论,流体动力学理论 4.道路通行能力 通行能力概念、类型、影响因素,服务水平含义、分级与评价指标;双车道、多车道路段通行能力;无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环行交叉口通行能力;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匝道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5.道路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的一般理论;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6.交通管理与控制 交通管理与控制的一般方法。 7.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含义;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交通事故预防 十、先修课程:

交通工程总论考试复习(附课后答案)

第一章 1、交通工程的定义: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的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2、运输工程学包括哪五类: 道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 3、交通工程学的特点:(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或复合性(4)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 第二章 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人、车、路 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具体表现:视力;视野;色感 2、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及反应时间: 反应是由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知觉行为过程。它包括驾驶人从视觉产生认识后,将信息传到大脑知觉中枢,经判断,再由运动中枢给四肢发出命令。反应时间:2.5s 3、车辆的交通特性:设计车辆尺寸;动力性能;制动性能;快速公交车辆特性 4、路网布局的形式及特点: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 城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行等。 5、交通量的定义: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影响交通量特性的因素主要有:(1)公路、城市道路的类型和等级(2)道路功能(3)地区特征(4)时间特征 6、高峰小时系数的定义:高峰小时系数PHF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用量之比。 7、设计小时交通量 (1)定义: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车道宽度和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所谓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以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长安大学804交通工程学考研真题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填空题 1.交通工程学是从____________中分化出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____________。交通工程学主要解决____________中的科学问题。 2.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可以概述为,综合性,____________,交叉性, ____________,社会性和超前性。 3.道路交通系统的技术管理的两种基本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道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要素所组成的。 5.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汽车的动力性能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 指标来评定。 7.汽车的最大爬坡能力常常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8.道路的功能可以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 面。 9.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之比。 10.典型的公路网布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 11.典型的城市道路网布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历史古城如南京、北京等布局以其中____________最为常见。 12.交通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按交通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月变系数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设计小时交通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称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系数。 15.国外研究表明,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是最 合适的。 16.道路理论通行能力达到最大时的车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85%位车速与15%位车速之差反映了该路段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交通流量最大时的密度。 19.交通流理论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应 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的应用,流体力学模拟理论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应用。 20.交通设施与交通流关系密切,从广义上分,交通设施可以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21.导致间断流的主要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车流周期性中止 运行。 22.表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参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3.在一列稳定移动的车队中观察获得的不变的车头间距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端正考风严肃考纪实施细则 1. 为了彻底端正我院考风考纪,特制订本细则。 2. 关于我院考试基本要求遵照学校下发的《长安大学本科生考试工作实施办法》和《长安大学教风、学风、考风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执行,在此基础上学院制定以下补充规定。 3. 每学期考试前一周,教师以系为单位,学生以班为单位,进行考前宣传,学习学校和学院关于考试的规定。 4. 每学期考试前一周,学工办负责与学生鉴定《诚信考试承诺书》。 5. 向文印室送试题及答案的必须是命题教师之一,若让他人代送试题者,院内通报,取消当年评优资格。 6. 监考教师由各系和教务办协调符合条件的我院在职人员担任,委派监考教师应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避免轮资排辈、摆弄特权的不正之风,无故拒绝监考者,院内通报,取消当年评优资格。 7. 监考教师违反学校有关监考规定者,如有迟到、早退、旷监、失职、串通作弊、干扰考试等行为者,院内通报,取消当年评优资格。 8. 学生因故不能参加考试者,提前1周办理缓考手续;未办缓考手续者,取消补考和清考的资格。 9. 学生党员作弊者,开除党籍;预备党员作弊者,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团员作弊者,开除团籍。 10. 学生非党员作弊者,在校期间不得申请入党。 11. 学生作弊者取消免试推荐研究生的资格,取消报考本院研究生的资格。 12. 学生作弊者,1年内不得参评各种形式的奖励和荣誉,贫困生1年内不得申请困难补助。 13. 学生对监考教师有异议者,可向教务处举报;学生以语言、肢体等形式对监考教师进行恐吓、威胁者,教师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学院向监考教师提供一切法律援助。 14. 此细则自2013年12月1 日起执行。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2013年12月1日

长安大学2018年《软件工程》研究生考试大纲_长安大学考研网

长安大学2018年《软件工程》研究生考试大纲 一、考试总体要求 软件工程是研究软件开发和软件管理的一门实践性和工程性并重的学科。我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期间开设有:《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详细设计》,《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等多门与《软件工程》直接高度相关的课程。因此,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本课程中软件的分析、设计、程序开发、测试、软件项目管理、软件维护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一些典型的技术方法。并利用这些概念、原理和方法解决软件开发中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概述(<5%) 1.软件的概念、特征 2.软件危机的原因与表现 3.软件工程的概念及组成 (二)软件过程(5-10%) 1.软件过程的定义 2.几种典型的软件过程模型: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迭代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三)软件项目管理(5-10%) 1.软件项目人员组织与管理模式 2.项目沟通管理 3.软件项目规划与管理 4.软件项目进度管理 (四)软件需求分析(10-20%) 1.需求的类型 2.需求工程过程 3.获取需求的方法 4.需求描述的方法与工具(包括结构化的与面向对象的) (五)软件设计(30-40%) 1.软件设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软件设计(包括结构化的与面向对象的)方法、步骤、过程、工具 3.设计的检查、审查与验证 (六)软件实现(<5%) (七)软件测试(10-15%) 1.软件测试的概念 2.测试策略: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面向对象的测试技术 3.几种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技术: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路径覆盖 (八)软件演化(<5%)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资料

1、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备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2、交通工程特点:(1)系统性:交通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密切相关,自身又是一个由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要素(人、车、路、环境、能源等)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多目标、多约束、开放性的大系统(2)综合性:内容涉及工程、执法、教育、环境、能源等许多领域“5E”(3)交叉性或复杂性(4)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 3、交通特性分析:既要研究交通系统各要素自身的特征,如驾驶人的交通特性、行人交通特性、乘客交通特性、车辆交通特性、道路交通特性等,又要研究交通流的特性以及交通要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特性。 4、道路交通特性:(1)道路网体系:分为公路网和城市道路网两大体系(2)道路网布局(3)路网密度(4)道路线形(5)道路结构 5、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各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6、影响交通量特征的因素:公路、城市道路的类型或等级;道路功能;地区特征;时间特征 7、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保证道路在规划期内满足绝大多数小时车流能顺利通过,不造成严重阻塞,同时避免建成后车流量很低,投资效益不同)。第30位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的K值十分稳定,在12%~18%范围内。 8、行车速度基本定义: (1)地点车速: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的车速。用作道路设计、交通管制规划资料(2)行驶车速: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形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或计算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 (3)运行车速: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人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车速。用于评价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运行状况 (4)行程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总时间之比。用以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情况 (5)临界车速:道路达到理论通行能力的车速。对于选择道路等级具有重要作用 (6)设计车速: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 9、行车速度统计分布特性:(1)中位车速:指在该路段上在该速度以下行驶的车辆与在该速度以上行驶的车辆数相等(2)85%位车速: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车速(3)15%位车速与速率波动幅度 10、交通流三参数:交通量Q、行车速度v、车流密度K 11、交通调查:指通过统计、实测与分析判断,掌握交通状态发展趋势及有关交通现象的工作过程

长安大学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设计小时交通量:工程上为了保证道路在规划期内满足大多数小时车流能够顺利通过,不造成严重堵塞,同时避免建成后车流量很低,投资效益不高,规定要选择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3.行驶车速: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要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用于评价路段的线形的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用于计算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 4.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是一项综合指标,用以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情况,要提高运输效率归根结底是要提高车辆的行驶车速。 5.车流密度:车流密度是指一瞬间内单位道路长度上的车辆的数目:K=N/L 6.最佳密度Km:即流量达到最大时的密度,密度小于Km即为稳定交通流量,大于即为强迫交通流量。 7.交通规划:确定交通目标并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或行动的过程。 8.服务水平: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9.通行能力: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辆/H)。分类:基本通行能力、实际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 10.交通事故的定义: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活动有关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章程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11. 85%位车速:在该路段形式的所有车辆中,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之下,此速度作为该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 12. 15%位车速: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之下,此速度作为该路段的最低限制车速。 13.行车延误: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员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行车延误分类: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

长安大学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后附19,12年原题)

?程地质分析原理题库(后附19年和12年原题) ——?安?学地质?程 ?、解释以下概念(每题2分,共20分) 活断层:?前还在持续活动或在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活动过,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 粘滑断层:也叫地震断层:以地震?式产?间歇性的突然滑动。锁固能?强。蠕滑断层:沿断层?两侧岩层连续缓慢地滑动。锁固能?弱。 地震:地壳岩层因弹性波的传播所引起的震动。 震源:地球深处因岩?破裂引起地壳振动的发源地。 震源距:震源离场地的距离。 震中:震源在地?的垂直投影。 震中距:震中离场地的距离。 震源深度:震中?震源的距离。 转换断层:岩?圈板块的守恒型边界。岩?圈板块沿转换断层相对运动,但板块体积恒定不变。 地震波:震源释放的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处传播,这种弹性波就是地震波。地震波种类:体坡:P波(primary wave)(初波,纵波,压缩波) 质点振动?向与波前进?向?致,振幅?,速度快,周期短 S波(secondary wave)(次波,横波,剪切波) 质点振动?向与波前进?向垂直,振幅?,速度慢,周期??坡:R波(瑞利波),滚动,垂直平?上下动 Q波(勒夫波),蛇动,?平?摆动 震级:震级M(magnitude)是距震中100km的标准地震仪(周期0.8s,阻尼?(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的?值)0.8,放?倍率2800倍)所记录的以微?表示的振幅A的对数值. 烈度:是表示地震发?时对?个具体地点的实际震动的强弱程度。 基本烈度:指在今后?定时期内,在?定地点的?般场地可能遭受的最?烈度。设计烈度: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经济性等的需要对基本烈度的调整。?如甲类建筑(建筑重要性分甲、?、丙、丁4类),应?于本地抗震设防烈度 1度。 等震线:地震后,在地图上把地?震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场地地震效应:在地震作?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与地?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为地震效应。 地震影响系数:单质点弹性结构在?平地震?作?下的最?加速度反映与重?加速度?值的统计平均值。 卓越周期:由于表层岩?体对不同周期的地震波有选择放?作?,某种岩?体总是选择某种周期的波放?的尤为明显突出,这种周期即该岩?体的特 征周期,也叫卓越周期。 H:覆盖层厚度;Vs:测试剪切波速 烈度?区化:

长安大学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重点习题集

1.何谓软件危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摆脱危机的方法,你认为现在已经摆脱软件危机了吗?请说明理由。 答:软件危机是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限于所开发出的软件不能正常工作,还包括如何开发软件,如何维护越来越多的现有软件,以及如何满足不断增长的软件需求。 软件危机的出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软件本身的特点引起的,如软件越来越复杂,软件故障难于检测,工作量难以估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软件开发和维护方法不当所造成的,如软件的个体化特征太强等。 为了摆脱软件危机所造成的困境,提出软件工程的概念,其主要思路是:要把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所积累起来的行之有效的原理,概念,技术和方法,特别是人类从事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发的经验教训,应用到软件的开发和维护中来。 我认为我国现在还未完全摆脱软件危机,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各行各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由于我国的软件人才缺口依旧很大,造成了某些行业内软件开发进度难以预测,软件开发成本难以控制,用户对产品功能难以满足,软件产品质量无法保证,软件产品难以维护,软件缺少适当的文档资料。 2.比较常用软件工程过程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化模型,快速应用开发模型,渐增模型,螺旋模型)的优缺点。指出各自适用的情况。 答:瀑布模型优点:包括强制性的分阶段的方法,每一阶段都必须提供相应的文档,要求每一阶段的产出物(包括文档)都必须由SQA组进行仔细的检查确认等,因此开发过程便于管理和控制。瀑布模型是一种文档驱动的模型,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文档,设计文档,代码文档,以及其他文档如数据库手册,用户手册和操作文档等,对于软件使用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 瀑布模型缺点:该模型将本来非线性的软件开发过程,人为地加以线性化,开发的产品只有交付使用时才能和用户见面,用户的反馈意见只能从需求分析开始从头修改,加大了软件开发的工作量。 快速原型化模型优点:能够开发出真正满足用户需要的软件。 快速原型化模型缺点:若采用原型作为最终产品,不利于软件维护工作。 快速应用开发模型优点:能够快速地完成整个信息系统的开发。 快速应用开发模型缺点:对于大的项目,为建立适当数目的RAD开发小组可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RAD要求开发人员和用户双方在短期内对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达成协议,如果任何一方做不到的话,使用RAD进行开发则不可避免地会失败。 渐增模型优点:每一轮都可以向用户分发布一个高质量的可操作的版本,用户不需要等到最终软件产品被开发出来就可以使用软件的部分功能。由于软件产品不是突然一次性提交给用户使用的,用户可以比较容易接受,并且容易提出中肯的意见。这种方式不要求非常大的初始资金投入。 渐增模型缺点:要求下一轮新增的功能应能够无缝地集成到下一轮系统中去,可能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如果整体结构设计不当,可能会导致整个软件的结构变坏。

交通工程总论-1章2章3章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交通工程学定义的多样性与功能作用如何?你是怎么认识的? 答: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2、交通工程的发展与学科的建立及其发展的关系如何?试简析之。 答:交通工程学创立的初期,主要是交通管理,诸如给驾驶人发执照,设立交通标志,安装手动信号机,进行路面划线等,以减少交叉路口的阻塞。 交通工程学的中期,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汽车数量激增,美、英、前联邦德国、法、日等国的每公里公路平均汽车密度逐渐趋于饱和。 3、交通工程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今后如何发展? 答:社会科学方面: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效学、行为科学;自然科学方面:高等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物理学、动力学、预测学、汽车学、电子学、运输学、控制理论、系统工程;工程设计方面;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建筑工程、城市规划、轨道工程、运输工程、环境工程、隧道工程、岩土工程、通信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等。 4、交通工程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如何?你是怎么认识的,有何建议?

答:交通工程学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人、车、路、环境与能源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和应用。 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和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5、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交通工程发展的特点,外因内因如何? 答:现代交通发展的特点:高效益、高效率;(1)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化、远程化;(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3)城市内外部交通的延续和相互渗透;(4)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的分离;(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在城市外围的出入口附近建设“货物流通中心”,将主要货运交通设施集中布置;以车站为节点,将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机动交通与非机动交通相衔接,方便客运转乘; 6、对如何认识及实现我国交通工程学科近期主要任务,你有哪些想法和建议? 答:现代交通工程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有许多问题进一步研究,必须在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与基本理论的同时,从我国的交通工程实际出发,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工程理论和方法,建议重点研究以下一些问题。 1、交通流基础理论研究; 2、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3、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4、适应我国交通特点的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 5、交通综合治理理论、方法与措施研究; 6、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研究。 第四章交通特性分析

交通工程总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中各种交通现象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科学。 A. 道路交通 B. 自然科学 C. 政治经济 D. 社会 正确答案:A 2、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道路交通中各种()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科学。 A. 交通现象 B. 密度 C. 交通量 D. 排队 正确答案:A 3、交通工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步行时代、马车时代、汽车时代、高速公路时代和()。 A. 航空时代 B. 大航海时代 C. 智能运输时代 D. 黄金时代 正确答案:C 4、与交通工程学相关的学科主要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 A. 工程设计 B. 医疗卫生 C. 农业科学 D. 海洋渔业 正确答案:A 5、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主要有系统性、综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A. 交叉性或复合性 B. 整体性 C. 复杂性 D. 两面性 正确答案:A 6、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不包括()。 A. 系统性 B. 综合性 C. 交叉性 D. 经济性 正确答案:D 7、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就是人、车和()。 A. 信号灯 B. 轮船 C. 路 D. 环境 正确答案:C 8、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包括视力、视野和()。 A. 瞳孔 B. 乘客 C. 色感 D. 知觉 正确答案:C 9、视力可分为静视力和()。 A. 动视力 B. 近视 C. 远视 D. 普通视力 正确答案:A 10、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车辆类型主要分为小客车、鞍式列车和()。 A. 快速公交 B. 载货汽车 C. 火车 D. 普通汽车 正确答案:B 11、汽车动力性能包括最高车速、加速度或加速时间和()。 A. 最大爬坡能力 B. 发动机 C. 散热器 D. 车身密封性 正确答案:A 12、确定汽车最高车速是指在良好的()。 A. 上坡路段 B. 水平路段 C. 下坡路段 D. 转弯路段 正确答案:B 13、汽车加速时间是指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

邓学均_路基路面工程_长安大学复试

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 1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1.1一般路基:在正常的水文地质条件下,路基填挖不超过技术规范所允许的范围而修筑而成的结构物1.2特殊路基:在水文地质特殊条件下,路基的填挖已超过技术规范所允许的范围而修筑而成的特殊结构物,必须满足力学稳定性 1.3表现在:1.3.1强度与稳定性1.3.2路基排水,路基防护与加固,弃土堆、取土坑、护坡道、碎落台、堆料坪、错车道等1.3.3路基横断面形式 2路基的类型2.1路堤:指用岩土填筑而成的结构物. 2.1.1矮路堤:h<1.0~1.5m,一般路堤:h=1.5~18m,高路堤:土质h≥18m 岩质 h≥20m 2.1.2设计要求: 2.1.2.1矮路堤: 适应于:平坦地区或者取土困难地区,需对土基作特殊处理:工作区深度、压实度、需要设边沟 2.1.2.2一般路堤适用于:可在路基两侧设取土坑护坡道宽度:当路基边缘与路侧取土坑高差h大于2m,b=1m;h大于6m,b=2m。取土坑放置应尽量少占耕地,当路基填土高度不大时,可只设边沟,不设取土坑。路堤边坡应根据填料种类、路堤高度综合确定。护坡道作用:保护填方坡脚不受流水侵害,使填方边坡稳定 2.1.2.3高路堤 当地面边坡陡于1:5时土质地面:须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大于1m,台阶向内倾斜1~2%坡度。石质地面:凿毛 当地面边坡陡于1:2时,宜设置石砌护脚-还起到减少填方数量和压缩路基占地宽度地作用,倾斜地面上方坡脚,须采取措施阻止地面水渗入路堤内. 高路堤和浸水路堤宜采用折线型或梯形边坡,以减少土方量。 2.2路堑:指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的结构物 2.3挖填结合(半填半挖横断面):指原地面横坡度较大,且路基较宽,往往需要一侧开挖,一侧填筑而成的结构物。较多适用于山区、丘陵区。 第四章: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1.路基稳定性分析的方法:1.1力学分析法:分:1.1.1表解法1.1.2数解法,再分1.1. 2.1直线法(适用砂性土)1.1.2.2圆弧法(适用粘性土)1.2图解法1.3工程地质法 2土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2.1直线滑动面情况:2.1.1试算法2.1.2解析法2.2曲面滑动面情况:2.2.1圆弧滑动面的条分法2.2.2条分法的表解和图解2.2.3圆弧滑动面的解析法,分坡脚圆法和中点圆法 3汽车荷载当量换算 按车辆最不利组合,将车辆的设计荷载换算成当量土柱高。即以相等压力的土层厚度代替荷载,以 h0表示,h0称荷载当量高度。 4软土地基的路基稳定性分析:软土的抗剪强度低,填土后受压,可能产生侧向滑动或较大的沉降,从而导致路基的破坏,一般要求采取适当的稳定措施(换填或加固)。步骤:4.1临界高度的计算:4.2路基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分:总应力法、有效固结应力法、有效应力法等 5浸水路堤的稳定性分析:5.1假想摩擦角法5.2悬浮法5.3条分法 第五章:路基防护与加固 1在路基的防护与加固方面,主要内容有边坡坡面防护、沿河路堤防护与加固,以及湿软地基的加固处治2坡面防护,主要是保护路基边坡坡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及湿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土表面的风化、碎裂、剥蚀演变进程。2.1坡面防护设施,不承受外力作用,必须要求坡面岩土整体稳定牢固。 2.2简易防护的边坡高度与坡度不宜过大,土质边坡坡度一般不陡于1:1~1:1.5.地面水的径流速度不超过2.0m/s为宜,水亦不宜集中汇流。雨水集中或汇水面积较大时,应有排水设施相配合。 2.3常用的坡面防护设施有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2. 3.1植物防护优点:美化路容,协调环境,调节边坡土温湿,起到固结和稳定边坡作用。适用条件:边坡较缓,坡度小,土质坡面种草:i<1:1,地表径流v<0.6m/S;草皮平铺、水平叠铺、垂直坡面方格2.3.2工程防护,分2.3.2.1抹面防护:石质挖方边坡,易风化且整块;厚度:2.0~10.0cm;材料:石灰炉渣浆,三合土,四合土。2.3.2.2喷浆:易风化,不平整;厚度:一般为5.0~10.0cm ,效果比较好,水泥用量大。2.3.2.3勾缝:岩石表面坚硬,且存在裂缝。2.3.2.4干砌片石:先垫以砂层,从上到下,厚度不小于20cm,勾缝、封顶。2.3.2.5护面墙:浆砌片石的坡面覆盖层,用于封闭各种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挖方边坡;除自重外,不承受其它荷载和墙背土压力;超过10m时,分级砌筑;墙身要留泄水孔。 3冲刷防护 3.1直接防护:是指对河岸或路基边坡所采取的直接加固措施。

交通工程总论考试必备套题及答案

一、单选 1、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主要有三种方式(A)A混合制,损失制,等待制 B 先到先服务、后到先服务 C输入过程、服务方式 D优先服务、随机服务 2、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统计分析可用( B )来描述。 A 二项分布 B 负指数分布 C 泊松分布 D 负二项分布 3、交通标志设计的三要素是( D ) A.颜色、形状、图案 B.相位、周期、绿信比 C.流量、速度、密度 D.颜色、形状、图符 4、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称为(C)A.地点车速 B. 行驶车速 C.行程车速D.临界车速 5、对同一道路交通而言,基本通行能力CB,可能通行能力CP与设计通行能力CD之间 的关系(C) A.CP>CB>CD B.CP>CD>CB C.CB>CP>CD D.CB>CD>CP 6、各种感觉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B)。 A.听觉 B. 视觉 C.触觉 D.嗅觉 7、代表小区间所发生的出行,连接个小区形心的直线叫(C)。 A.境界线 B. 核查线 C.期望线 D.形心线 8、设M/M/N系统的利用系数为λ/N,则说法准确的为(D) A.λ/N可以小于0 B.λ/N>1,则系统稳定 C.λ/N<1,则系统不稳定D.λ/N>1,则系统不稳定 9、根据跟车理论,关于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正确的说法是(A)。A.前车车速制约后车 车速 B.后车车速制约前车车速 C.前车改变运行状态,后车立即同步改变运行状态 D.后车改变运行状态,前车立即同步改变运行状态 10、在排队论中,M/D/N记号的含义是( C )A.定长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N个 服务台B.泊松输入,爱尔朗分布服务,N个服务台C.泊松输入,定长服务,N个服 务台D.爱尔朗分布输入,定长服务,N个服务台 11、在交通管理上用作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是(D)A.15%位车速 B.50%位车速C.第30位小时车速 D.85%位车速 12、用“停车线法”计算信号灯交叉口通行能力时,本向直行车道通行能力需要折减的情况是(B)A.当本向左转车的实际数量超过允许值时 B.当对向左转车的实际数量超过允 许值时C.当本向右转车的实际数量超过允许值时 D.当对向右转车的实际数量超过允许值时

2017年长安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848交通运输工程学考试内容范围 (适用报考汽车学院考生)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考察学生对交通运输类专业基础知识及概念的掌握程度:包括交通运输的构成和发展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交通运输需求与服务;交通运输规划调查与交通需求预测;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运输规划方法;运输组织原理及方法;综合运输体系;物流与供应链理论及优化方法;智能运输系统等。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1、交通运输性质、地位及作用。要求掌握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基本特征,熟悉公路运输特点,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试题比例为10-20%。 2、交通运输需求与服务。要求掌握交通运输需求弹性分析和需求预测方法,熟悉交通运输市场特征,了解交通运输需求影响因素。试题比例为10-20%。 3、公路运输。要求掌握公路运输基本过程和其评价指标体系,熟悉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和车辆构成,了解公路客货运输基本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试题比例为20-30%。 4、综合运输体系。要求掌握综合运输布局的程序和方法,熟悉综合运输系统的组织与管理方法,了解各种运输方式合理配置与协调原则。试题比例为10-20%。 5、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要求掌握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方法,熟悉公共汽车、轨道交通运行组织方式,了解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模式和方法。试题比例为10-20%。 6、物流与供应链理论及优化方法。要求掌握物流和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了

解物流及其供应链管理模式和基本优化方法。试题比例为10-20%。 7、智能运输系统。要求掌握ITS基本框架,熟悉ITS涉及的有关技术手段,了解ITS应用领域。试题比例为5-10%。 要求掌握的内容为主要考点。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填空题20%;基本概念20%;论述题40%;计算题20%。 四、主要参考教材 1 《交通运输学》,胡思继主编,邵春福副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3第1版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专业招生简章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08-7-2 17:11:24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层次:本科 科类:理工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及处理的基本知识、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有分析、设计、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学习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信号与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等专业知识,接受从事电子与信息系统设计及制造的基本训练,具备研究解决现代电子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后,广泛就业于通信、邮电、广播电视、电子仪器、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工作。学制四年。 专业名称:通信工程 培养层次:本科 科类:理工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在通信工程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专业课有:通信系统原理、移动通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通信、光纤通信、微波技术与天线、交换技术、信息论与编码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卫星通信、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电子线路EDA技术等,具有在通信、电子领域研发、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毕业生可在各类需要通信专业的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相关行业的科研、生产、管理、教学部门工作。学制四年。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层次:本科 科类:理工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的计算机应用高级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软件工程与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多媒体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Internet开发技术等课程。在校期间除进行大量的计算机软硬件实验外,还要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训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扎实、宽广的基础知识和现行的实用专业知识。毕业后主要在相关行业从事网络规划设计、网络管理、专业数据库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设计研究和开发应用及教学等工作。学制四年。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信息工程) 培养层次:本科 科类:理工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具备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交通信息应用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公路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智能交通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信息管理与安全、多媒体技术、程序开发、系统设计与集成、工程实施、职业操守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完成课程设计、实验以及毕业实习和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训练。毕业生可就职于交通行业的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客货运站、科研院所、大专学校等相关单位,从事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与应用,信息系统的设计、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及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学制四年。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培养层次:本科 科类:理工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能够得到良好的科学思想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初步了解学科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软件设计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参与软件工程项目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熟悉工程化软件开发的工具与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在公路交通、国土资源与环境、建筑等行业的问题。主干课程有: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算法与

大学交通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A)卷 学年第一学期第1页共4页 号 学 名 姓 级 班 1 2 信 交 级 班 用 适 卷 试

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 1、试述时间平均速度与区间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答:时间平均速度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上某一地点的所有车辆 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2分) - 1 n 计算公式为:Vt =—2 V ; n i —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2、道路通行能力: 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 亦称道路通行能量。 3、绝对相位差: 在联动信号中,选定一个标准路口,规定该路口的相位差为零,其他路口相对于 此路口的相位差, 称为绝对相位差。 4、服务水平: 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 度或服务质量。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 5、延误: vt :时间平均车速;V i :第i 辆车的地点车速; n :单位时间内观测到车辆总数 (3 分) 区间平均速度是指某路段的长度与通过该路段所有车辆平均行程时间之 比。 (2 分) 计算公式为: - 1 -Z - n i V i . 7 vs :区间平均车速;其他符号意义同前。(3分) 2、简述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以及各阶段的功能。 答:四阶段为交通发生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交通分配。 (2 分) 交通发生预测用于推测规划年交通量;(2分) 交通分布预测区与区之间交通流量的多少;(2分) 交通方式划分把总的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 (2分) (交通分卷预测将各小学年第不同交通方期的交通量分页 到具体的路网 上。 分)

长安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交通运输工程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研究生考试复习过程中,明确院校考试大纲以及参考书目,对大的复习能有很大帮助。一下是学府考研为大家整理的2019 年《交通运输工程》中道路工程的的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本课程由道路勘测设计和路基路面工程两部分内容组成。 道路勘测设计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设计方法与设计规定等的掌握程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线形设计、选线与总体设计、定线、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等。 路基路面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的概念、原理、性能、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等的掌握程度:包括路基路面工程的技术特点、材料要求、功能设计以及荷载、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路基和特殊路基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基稳定性设计和挡土墙设计;土质路基施工方法与路基防护加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道路勘测设计占40% ,路基路面工程占60% (一)道路勘测设计部分: 1.绪论: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熟悉现行“标准”和“规范”中道路分级及其主要技术标准规 定;了解城市道路网和红线规划的主要内容;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和任务。试题比例10?15% 2.平面设计:掌握平面线形三要素的概念、确定方法及其要求、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和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熟悉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熟悉平面线形三要素的作用和性质;了解汽车行驶轨迹的特性。试题比例15?20% 3.纵断面设计:掌握纵坡及坡长设计的规定,竖曲线设计的原则和要求;掌握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