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中的泥浆技术

顶管施工中的泥浆技术
顶管施工中的泥浆技术

摘要:对于管外壁摩阻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施加影响。首先要注意管子表面的光洁平滑,以保持很低的摩擦系数。此外极为重要的是,管子要尽可能避免圆度误差,并保持直径的一致。在这方面,如果管子是用许多管模制造的,问题可能就出现在制管厂中,因为管模本来就有尺寸公差,而且磨损程度也不相同。此外,如果管子浇注之后脱模过早,或者由于蒸养而发生收缩,也会引起这类的偏差。管子尺寸的不准确在推顶时会导致产生夹紧力,这种力有时可能达到很高的数值。

关键词:顶管施工泥浆

若使刃脚比它相应于管子外径应有的尺寸稍大一点,就有可能降低管外壁摩阻力。这样能使上层不直接压在管体上。只要土层足够坚硬,这种方法就会取到预期的效果。而如果向管子和土层之间形成的空隙内压人支承介质,这种方法的效力更可以大大提高,并能维持一定的时间,从而足以顶进一段相当长的管路,再则,支承介质在起支承作用的同时,也可以作为润滑剂起到减少摩阻力的作用。

对支承一润滑介质的要求

对支承一润滑介质的要求,可以根据摩擦定律推算出来。

摩擦定律概要

除了不在这里讨论的滚动摩擦之外,可将摩擦区分为:

a)粘附摩擦(与静摩擦相同);

b)滑动摩擦。

在粘附摩擦和滑动摩擦的情况下都存在如下的关系:

t=n·μ

式中

n——法向力;

t——切向力;

μ——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μ是一个材料常数,与滑动面和滑动物体的表面性质有关,而却不以接触面积f 的大小为转移。

无量钢系数μ在粘附摩擦的情况下,一般大于滑动摩擦时的数值,因为在粘附摩擦的情况下,表面会由于经常存在的不平度而被“楔紧”。

滑动摩擦又可分为:

b1 )干摩擦;

b2 )液体摩擦。

在干摩擦时,滑动体和滑动面直接接触,在液体摩擦的情况下,滑动体和滑动面则被润滑介质隔开

在滑动摩擦的情况下。滑动体和滑动面之间存在相对速度。

在干滑动摩擦的情况下,摩擦系数μ与相对速度υ无关。

在液体滑动摩擦的情况下,视在摩擦系数μ则相随滑动体和滑动面之间液体的流动阻力而变化。流动阻力则取决于液体的运动粘滞度和流动速度。根据流体动力学可知,流动阻力与流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在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起作用的是一个比压:

p=n/f

在液体摩擦的情况下,作用在润滑液体上的是一个流动压力:

p’=f(υ2)

若p= p’,物体和润滑介质便处于平衡状态。这时运动的物体就“漂浮”在滑动面上。

如p>p’,润滑介质便会从运动物体和滑动面之间的缝隙中逐渐被挤压出去,直到液体摩擦转变为干滑动摩擦为止。液体摩擦的前提在于,无论物体和滑动面都必须是不透水的。如果润滑介质能够渗人物体或滑动面,而又不以同样的数量给予补充,那么液体摩擦就会变成干摩擦。

从摩擦定律得出的结论.

按照摩擦定律来考虑,对于顶管施工可以得出完全明确的结论如下:

a)为了保持较小的推顶力,干摩擦须以尽可能小的摩擦系数μ为前提。管子表面的光滑,能使摩擦系数降低。管子表面的机械加工和涂抹减摩剂,同样都能起到减小μ值的作用。 b)在干摩擦的情况下,管子表面在推顶过程中会被周围上层磨毛,因而使摩擦系数增大。所以在项管距离较大时,一般多采取液体摩擦的方式。

c)液体摩擦须以管子和土层之间存在润滑介质为前提,也就是说,须将润滑介质压人其间。 d)润滑介质必须保持一定的厚度方能有效。

e)管子和土层间必须存在一定的空隙,也就是说,要留出一定的空隙,以便在压人润滑介质后能够形成所需厚度的一个液体层。

f)管子和土层之间充满润滑介质的空隙,在整个推顶过程中必须保持不变。要作到这一点,润滑介质必须能够阻止土层落到管壁上,亦即润滑介质必须承受着各种具体条件下起作用的上压力来托住土层。因此,在润滑介质中必须经常保持相当于土应力的液压。这样,润滑介质同时也起着支承介质的作用。交承压力的反作用力则由顶进管来承受。

g)为了形成管子和土层之间所需的空隙,刃脚直径的取值最好稍大于顶进管直径。

h)对粘性很小的土壤来说,推顶时在刃脚周围产生的松散地带便能形成管子和土层之间所需的空隙,因而不需要刃脚直径大于管径。

i)上层和管子之间既已形成空隙,就必须在土层落到管体一上以及土压力上升达到全值之前将支承-润滑介质充入其中。事后再来克服土压力将土层从管壁上推开是不可能的。一旦周围土壤的某些颗粒接触管壁并被土层压附在管壁上,立即便会发生于摩擦,即使随后压人润滑介质,情况仍然如此。

k)可以把顶进管看作是不透水的。管子接头在整个推顶过程中应保持密闭。

l)土层总是多少有些透水的。因此,支承一润滑介质必须起到的另一作用,即在于封闭管子周围土层的空隙,以便在土层中造成一个不透水的环形地带,从而阻止支承-润滑介质渗入土层。

m)为了能够封闭土层的空隙而又不致流失到土层中去,支承-润滑介质必须具有足够高的运动粘滞度。

n)为了取得尽可能小的视在摩擦系数μ,又需要支承-润滑介质的运动粘滞度较低一些。 o)支承-润滑介质不得对顶进管材料(钢、钢筋混凝土、石棉水泥或塑料混凝土)和接头材料(钢和橡胶)造成侵蚀。

p)支承-润滑介质不得污染地下水。

膨润土矿物悬浮液能够最充分地满足对支承-润滑介质提出的一切要求。

作为支撑-润滑介质的膨润土

1890年,美国的福特·本顿首先发现了膨润上。它的主要成分和对于它作为支承一润滑介质的性能起着决定作用的,乃是其中叫作蒙脱土的一种粘土矿物,这种矿物以其位于法国南方的蒙脱英里翁矿床而得名。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巴伐利亚,则有着大约一千万年前作为风化产物形成的一些酸性火山质玻璃凝灰岩矿可供这方面的应用。

蒙脱土是一种层状结构的结晶氢化硅酸铝。硅酸盐多层体是一种三层结构,其中包括一层s io4四面体、一层氢氧化铝八面体和一层sio4四面体。蒙脱土晶体即由许多这样的硅酸盐叠层组成。蒙脱土晶体遇水膨胀,与此同时水分子便渗入各个叠层之间。于是两个蒙脱土叠

层之间的距离就加大了一倍。晶体内部膨胀现象的原因,则在于叠层内部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我们可以设想,在静止下来的膨润上悬浮液中,薄片状的蒙脱上微粒形成一种纸牌房子式的结构,其中这些微粒以它们的角隅和棱缘彼此接触或互相支撑。一旦静止状态被扰乱,例如由于搅拌、振动或泵送等等,于是大多数的“纸牌房子”坍塌下来,因而在静止状态下凝结起来的悬浮液就会变成溶胶。当这种溶胶再次静止下来,薄片状的蒙脱上微粒又会彼此搭在一起形成纸牌房子式的结构,于是溶胶重新凝固。悬浮液每当静止便结成凝胶,一旦运动起来又变成溶胶,这种从静止状态到运动状态以及从运动状态又回到静止状态的结构交替,可以永无止境地重复下去,这样的特性便叫作触变性。

作为顶管施工中的支撑-润滑介质,膨润土的重要特点即在于它的膨胀性能。这一点须取决于薄片状蒙脱俄土微粒的大小和数量。

膨润土主要有两类,即钙膨润土和钠膨润土上。

它们的区别在于起决定作用的蒙脱土是钙蒙脱上还是钠蒙脱土。

在膨润土含量相同情况下,钠膨润土悬浮液中所含极薄的硅酸盐叠层片的数量,约为钙膨润上悬浮液中所含数量的15到20倍。由于这种极薄的硅酸盐叠层片的数量大得多,便有利于蒙脱土微粒形成纸牌房子式的结构,因而亦有利于提高悬浮液的膨胀性能,这样既可改善悬浮液在溶胶状态下的流动性,也能改善悬浮液在凝胶状态下的固结性。所以钠膨润土比钙膨润土更适用于顶管施工。

而巴伐利亚矿层却只含有膨胀性能较差的钙膨润土。

但钙蒙脱土有一个特性,亦即其中化合的钙离子可以用钠离子来置换。通过这样的离子交换,钙膨润土的性能会有很大的变化,从而被赋予钠膨润上的优良特性。

由于销膨润土和通过钠离子置换而活化的钙膨润土——也叫作活性膨润土——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顶管施工中提出的要求,因而下面的讨论便以这两种膨润土为基础。

化学分析表明,膨润土中大约有56 %的二氧化硅和20%的氧化铝,二者共同构成了蒙脱土上晶体的基本物质。与此相对应,矿物组成中也有75%的蒙脱土。筛分析也很值得注意,根据筛分析,膨润土中粒径小于0.025毫米的占55%。

膨润土加水搅拌即成悬浮液,这里对水质的要求和拌制混凝土时一样。判断膨润土悬浮液是否适于用作支承一润滑介质的标准在于它的物理特性。而对后者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悬浮液中的膨润土含量。表2中按照每立方米制成悬浮液中含有30、40、60和80公斤膨润上的四种情况,分别列出了各种悬浮液的主要参数。

首先从容重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膨润土含量对容重的影响不大。在我们所考察的试样上,容重大致变化于1020到1050公斤/米3之间,因此只是稍高于纯水的容重。所以膨润土悬浮液也可以在水下顶管施工中用作支承润滑介质,无需顾虑悬浮液因容重不同而流失,故而对膨润土悬浮液来说,容重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

反之,流变极限测量结果都表明,无论在运动状态或是静置状态下,悬浮液中的膨润土含量都对流变极限有很大的影响。正如事先的考虑所预见到的,流限在运动状态下达到了下限值。观察表2可以看出,膨润上含量从每立方米30公斤增加到60公斤时,亦即在膨润上含量增大一倍的情况下,运动流限从22.4克(力)/厘米2上升到204克(力)/厘米2,因此也就是提高到大约9倍,当膨润土含量从40公斤/米3 增加到80公斤/米3 时,同样也是在增大一倍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大致相同的比率。这时运动流限从44.6克(力)/厘米2上升到439克(力)/厘米2,亦即增大到10倍左右。

静置一分钟后的比率也类似于流动状态下的情况。在这种条件下,当膨润土含量从30公斤/米3 增加到60公斤/米3 时,流限从42.8克(力)/厘米2提高到320克(力)/厘米2,即增大到7.5倍。当膨润土含量从40公斤/米3增加到80公斤/米3时,流限则以100:696—1:7的比例提高。

最后,在静置24小时的情况下,当膨润上含量从30公斤/米3增加到60公斤/米3时,流限比率为198:1265一1:6,80公斤/米3含量的相应数值则限于现有的测量技术条件而无法测出。

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膨润土含量增加一倍,可使膨润上悬浮液的支承作用提高到7至10倍。但是这也意味着,若膨润土含量减少1/2,支承作用就可能降低到 1/10。所以,确定悬浮液中的膨润上含量,便有着如此重大的意义。

得到的另一个结论是,在从运动状态过渡到静止状态时,流限的增大须取决于悬浮液中的膨润土含量。

在每立方米悬浮液中含30公斤膨润土的情况下。静置1分钟后的流限以42.8:22.4=1.9:1的比率增大。在膨润土含量为40公斤/米3的情况下,静置1分钟后的增大比率已达100:44.6=2.2:1。然而在膨润土含量为60公斤/米3情况下,这一比值却降低到320:204=1.6:1,以及在膨润土含量为80公斤/米3的情况下,比率仍为696:439=1.6:1。

静置24小时后的流限与运动状态下的比率,在悬浮液中的膨润上含量为30公斤/米3时是22.4:198=1:8.8,在40公斤/米3的情况下是44.6:584=1:13.3,在60公斤/米3的情况下是204:1265=1:6.2,而对于80公斤/米3的含量,则已无法取得测量值。

在将膨润上悬浮液用作支承-润滑介质的情况下,静止状态的流限值与运动状态的流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静止状态下的流限值决定着悬浮液是否适于用作支承介质,运动状态下的流限值则决定着悬浮液是否适于用作润滑介质。

当运动流限与静止流限之比为1:6到1:10(最大1:15)时。膨润上悬浮液便完全能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流限值适用于膨胀过程业已最后完结的悬浮液。这种膨胀过程的性质,在于水已渗入了构成蒙脱土晶体的硅酸盐叠片的晶层中。致使层间距离增大起来。水对微小蒙脱土晶体的渗透过程以及水渗入更小得多的晶层之中都需要时间。这就是膨胀时间,搅拌越充分.膨胀时间就越短,否则在水和膨润土的混合料未获充分搅拌的情况下,膨胀时间就会延长许多倍。搅拌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是要有足够长的搅拌时间,至少要有半个小时,有时甚至可能需要若干小时。另一个前提是要求膨润土不留余渣地充分溶解在水中,尽可能使每一个膨润土颗粒都被水包围着。最后,在搅拌时不要让空气进入水和膨润土的混合料中,因为空气会妨碍水渗入蒙脱土晶体。再则,膨胀时间也会受到混合料温度的影响。高温(夏季温度)可使膨胀时间缩短,低温(冬季温度)则使膨胀时间延长。当温度低于零度时,膨胀过程即告中止,但混合料并不会遭到破坏。解冻后膨胀过程又会重新继续下去,在这种情况下,须将冻结的时间计入膨胀时间之内。

在搅拌效果良好的情况下,搅拌过程结束后即已能够达到80%左右的最终流限,而在搅拌效果不良的情况下,这一比值则降低到大约35%。由此可见,在搅拌效果良好和高温条件下,经过5个小时的膨胀时间后即已达到最终流限。反之,在搅拌效果不良和低温条件下,则需要24小时方能达到最终流限。

对于膨胀过程是否已经结束,需要仔细地进行观察,因为膨胀不充分的悬浮液一方面起不到支承作用,另方面也会由于随后的膨胀而引起膨润土管路的堵塞,并且引起顶进管与周围土层之间表观摩擦系数的上升,从而可能导致提高顶进阻力。

对充分膨胀的膨润上悬浮液来说,流限在静止状态下可达到上限值。如悬浮液变为运动状态,例如由于摇动、振动或泵送等等,立刻又出现流限的下限值,这便是流动状态下的流限,或者也可以说是运动流限。一且再次静止下来,流限又会升高,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再次达到其上限值。

悬浮液经每次静止之后都可以达到流限的上限值。然而在达到最终流限之前,如果悬浮液又

变为运动状态,那么流限的升高过程便也可能中断。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案

工作井施工完成后,开始顶管施工,针对施工地区的土质情况,我方计划采用泥水平衡顶管 施工方案。 1、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艺 一、泥水平衡式顶管 微型掘进机被主顶油缸向前推进,掘进机头进入止水圈,穿过土层到达接收井,电动机提供 能量,转动切削刀盘,通过切削刀盘进入土层。挖掘的土质,石块等在转动的切削刀盘内被 粉碎,然后进入泥水舱,在那里与泥浆混合,最后通过泥浆系统的排泥管由排泥泵输送至地 面上。在挖掘过程中,采用复杂的泥水平衡装置来维持水土平衡,以至始终处于主动与被动 土压之间,达到消除地面的沉降和隆起的效果。掘进机完全进入土层以后,电缆、泥浆管被 拆除,吊下第一节顶进管,它被推到掘进机的尾套处,与掘进头连接管顶进以后,挖掘终止、液压慢慢收回,另一节管道又吊入井内,套在第一节管道后方,连接在一起,重新顶进,这 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所有管道被顶入土层完毕,完成一条永久性的地下管道。 掘进机在掘进过程中,采用了激光导向控制系统。位于工作后方的激光经纬仪发出激光束, 调整好所需的标高及方向位置后,对准掘进机内的定位光靶上,激光靶的影像被捕捉到机内 摄像机的影像内,并输送到挖掘系统的电脑显示屏内。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开启位于掘进机 内置式油缸进行伸缩,为达到纠偏的目的,调整切削部分头部上下左右高度。在整个掘进过 程中,甚至可以获得控制整个管道水平、垂直向5cm内的偏离精度。 当工作井完成以后,经调试完毕的液压系统,顶管掘进机便通过运输至工地,并安装就位至 导轨上,微型掘进设备还包括,操纵室和遥控台、液压动力站、后方主顶、泥水循环装置, 激光定位装置,减摩剂搅拌注入装置,泥水处理装置;其他辅助装置包括起重机,发电机、 卡车、电焊机等。随后,微型掘进装置上。 泥水平衡式顶管突出的优点: (1)适用的土质范围比较广,如在地下水压力很高,以及变化范围很大的条件下,它都适用。 (2)可有效地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对所顶管子周围的土体扰动比较小,因而由顶管引起的 地面沉降较小。 (3)与其他类型的顶管比较,泥水顶管施工时的总推力比较小,尤其在粘土层这种表现得 更为突出,所以特别适用于长距离顶管。 (4)工作坑内的作业环境较好,作业比较安全,由于它采用泥水管道,输送弃土,不存在 吊土,搬运等危险的作业。 (5)泥水输送弃土为连续作业,因此进度比较快。 主要设备参数: 本工程使用的主要设备是YX-2000型和YX-1800型泥水平衡顶管机。主要参数如下: 1 尺寸 外径(mm):2420 全长(mm):4300 重量(T):25 2 切削刀盘 电机功率(KW):74 转矩(KN.m):470 转速(r/min):1.5 ɑ=3.32 3 纠偏油缸 数量(个):4 每个推力(KN):1072

顶管法施工技术

顶管 法施工 1、技术简介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 非开挖工程技术彻底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难题,在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凸显其优势。这对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城市创造一个洁净、舒适和美好的环境。 非开挖技术是近几年才开始频繁使用的一个术语,它涉及的是利用少开挖,即工作井与接收井要开挖,以及不开挖,即管道不开挖技术来进行地下管线的铺设或更换,顶管直径DN800—4500。通过工作井把要埋设的管子顶入土内,一个工作井内的管子可在地下穿行1500米以上,并且还能曲线穿行,以绕开一些地下管线或障碍物。 它的技术要点在于纠正管子在地下延伸的偏差。特别适用于大中型管径的非开挖铺设。具有经济、高效,保护环境的综合功能。这种技术的优点是:不开挖地面;不拆迁,不破坏地面建筑物;不影响交通;不破坏环境;施工不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不影响管道的段差变形;省时、高效、安全,综合造价低。 该技术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泛用于城市地下给排水管道、天燃气石油管道、通讯电缆等各种管道的非开挖铺设。它能穿越公路、铁路、桥梁、高山、河流、海峡和地面任何建筑物。采用该技术施工,能节约一大笔征地拆迁费用、减少对环境污染和道路的堵塞,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技术原理 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顶管施工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的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井内吊起。与此同时,也就把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井之间,以期实现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 3、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顶管技术在我国已得到大量地实际工程应用,且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势头,无论在技术上、顶管设备还是施工工艺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某些方

顶管施工方案样本

顶管施工方案 1、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工作坑开挖→工作坑基本、后背、设备安装→下管和顶进→拆除顶进设备→管道内接口→工作坑管道施工。 2、重要设备选取 顶进设备重要涉及千斤顶、高压油泵、顶铁、工具管及运出土设备等。 1)、千斤顶 千斤顶是掘进顶管重要设备,本工程每个工作井拟配备1台300t液压千斤顶。 依照施工经验,采用机械挖运土方,使用一台千斤顶,使千斤顶中心与管中心相一致;使用多台时,千斤顶着力点作用在管子垂直直径1/4~1/5处为宜。 2)、高压油泵 由电动机带动油泵工作,选用额定核动力为31.5Mpa液压油泵,经分派器,控制阀进入千斤顶,保证各千斤顶活塞出力和行程一致。 3)、顶铁 顶铁是传递和分散顶力设备。规定它能承受顶进压力而不变形,并且便于搬动。采用型钢焊接成型,截面尺寸不不大于 20x30cm。管口与顶铁间安装缓冲材料衬垫,当顶力接近管材容许抗压强度时,管端增长U形或环形顶铁。

3、垂直运送工具选取 工作坑井口处安装一少先吊,作为出土使用。工作坑周边加装防护栏杆。下管采用汽车式起重机吊装。 4、顶进设备选取 本工程依照顶力计算,并结合实际状况,采用工作顶力为300t活塞式双作用液压千斤顶。千斤顶布置采用单列式。千斤顶与管子之间采用顶铁传送顶力。顶铁用型钢焊拼成各种构造传力形式,依照安放位置和传力作用不同,用横铁和立铁组合。 导轨、顶进设备、靠背安装 基坑挖好后,应在坑沟安装导轨,以便保证管子顶进方向。导轨长4.5米,安装在5根枕木上,并固定牢固。枕木截面普通采用20cm×20 cm,枕铁用槽钢制成,并附有固定导轨特制螺栓。枕木或枕铁必要直顺、平整,其高程应低于管外底高程2cm,纵坡应与管道纵坡一致。枕木及枕铁安装平稳后,在放上导轨,两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其纵坡也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 靠背安装在管道顶进方向后坑壁上,并安装竖直、牢固。后坑壁应铲修平整,安放顶镐时,顶镐中心应与管道中心线一致,高程普通宜使顶镐着力中心位于管子总高下部1/4左右。 5、管前封闭顶进 1)、管前封闭 因地下土质为海淤层,故必要控制好管节顶进方向和高程、减少偏差和重要作业,是保证顶质量及管上构筑物安装核心。

顶管的安全技术措施(新编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顶管的安全技术措施(新编版)

顶管的安全技术措施(新编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工程概况 工程项目的位于浑南祝科街与浑南东路交界处,全长68m,浑南东路为已建公路,给水管道穿越浑南东路时采用顶管施工,计划开峻工时间为2011年10月20日至2011年11月15日,总工期为45天。 二、安全管理目标 本工程安全管理目标为:“五无、一杜绝、一创造”。“五无”:无工伤死亡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和机械事故,无火灾事故,无坍塌事故,无中毒事故“。“一杜绝”:杜绝重伤以上(含重伤)伤亡事故,轻伤率控制在4‰以内。“一创造”:创造安全文明标准现场。 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副总经理——安全生产第一法定责任人 项目经理——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项目生产副经理——分管安全事务 专职安全工程师——负责日常安全管理

各生产班组专、兼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检查、监督 本项目安全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李伟 组员:王涛、 三、本工程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方法 1、危险源辨识主要是指对施工进程中,人、机、物所产生的不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同时对这些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措施,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控制方法: 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 C.教育与培训 D.监督检查 E.制定应急预案 2、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方法,见表2—6 表2—6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方法 施工区域 序号 危险源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专项方案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专项方案 (一)施工前期准备 ⑴顶管机械设备、管材进场准备及施工人员组织 针对地质特点和工程管材选定与之相适应的顶管掘进设备、顶管施工工艺,对顶管配套设备、设施进行检修及调试,使其保持在良好的待用状态;提前做好管材供应计划,将相应的管材技术参数以书面形式向管材生产厂交底;安排具有丰富顶管施工经验的班组进驻现场施工,施工前做好全面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确保有关劳动安全及施工技术教育,加强工人的劳动安全意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⑵对顶管沿线地质情况进行核查 为确保顶管成功,需对顶管沿线的地质情况核查,进行补堪,加密钻孔密度,通过补堪资料与原地勘报告相比较,出具更详细、准确的河道内管道穿越地层情况说明和河床覆土情况说明用以指导现场施工和方案编制。 ⑶编制专项方案、组织专项技术交底 施工前,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带领下集中有关技术人员仔细审阅图纸与相关资料,结合现场情况,编制详细的顶管专项方案用以指导施工,方案报送专家评审;并组织召开专题技术交底会,参加人员设计顶管施工的所有工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⑷测量准备 a.井下高程点的设置: 施工时地面高程点的导入采用悬挂钢卷尺法。 导入标高之前,首先在工作井的适当位置埋设高程点,待稳定后进行高程导入。工作井的同一高程点进行三次独立导入标高,其互差必须在规定值以内(精度指标不大于3mm),然后将其作为顶管施工中高程控制的绝对高程点。工作井内的高程点必须大于2个,并在施工中要定期互相校对。顶进过程中高程测量可依靠工作井内的任一水准点作为后视高程点,校核激光束高程和已顶进管道高程。 b. 中心测量控制 直线顶管施工,首先将管道中心桩用经纬仪(精度2″)引入工作井两侧井壁上或支架上,作为顶管中心的测量基线,然后将其投入工作井内,将激光经纬仪安装在

谈手掘式顶管施工关键技术

谈手掘式顶管施工关键技术 发表时间:2018-12-17T11:30:56.8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王亮1 王强2 [导读] 摘要:手掘式作为顶管施工的一种方法,具有易掌握、好控制、成本低的特点,应用较为广泛。 1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宜昌 4430022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摘要:手掘式作为顶管施工的一种方法,具有易掌握、好控制、成本低的特点,应用较为广泛。本文详细阐述了手掘式顶管施工的洞门止水、管线测量以及触变泥浆减阻等关键技术的内容,供同类施工参考。 关键词:手掘式顶管;施工;关键技术 1 手掘式顶管(人工土顶法)施工概述 手掘式顶管施工的工具管是一种刃口敞口式工具管,进泥口大小根据土质情况确定,如遇顶含石块土层、强度较高的干土,基本上采用全敞口方式,用人工掘进先挖后顶、人工运土的施工方法,这种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无地下水并对地面沉降无严格要求的含石块土层、砂石土等,但不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土质。 工具管前端设计为斜面,其倾斜角度为70 o(见图),保证土体自身稳定性,有效地防止前方土体自身滑移。 工具管设计安装了注浆系统,可对管顶土方进行加固,防止塌方,减少后继顶力,且工具管比管材周边外径各大1.5cm以形成注触变泥浆需要的空隙。管前保证足够的插入力切土顶进。 1.1 手掘式顶管(人工土顶法)施工的工作原理 在一般正常的湿土,当工具管在顶力的作用下向前推进时,工具管正面的土体向压力较低的方向流动,从进泥口进入工具管,如遇强度较高的土质,必须先挖后顶,减少工具管正面阻力。要实现上述过程,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要有足够的覆盖层,工具管正面土体的最大被动土压力要大于土体挤入工具管的阻力,否则地面会隆起。 (2)工具管进泥口大小,要根据土质情况调整,否则工具管正面土体会自动流入工具管内或不会流入工具管内(先挖后顶)。造成地面变形。 1.2 顶进速度控制 顶进速度的控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顶启动时,必须检查千斤顶是否靠足,开始顶进和结束顶进之前速度不宜过快。每节顶进开始时,应逐步提高顶进速度,防止启动速度过大。 (2)在先挖后顶施工过程中,千斤顶行程必须严格控制在设定范围内,防止靠背及设备吃力过猛。 (3)顶进速度的快慢必须满足每节润滑泥浆注浆量的要求,保证润滑泥浆系统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根据实际施工经验,正常顶进条件下(干黄土),顶进速度应设定为1~1.5cm/min;如正面遇到障碍物或地基加固土,顶进速度应低于1cm/min。 2 顶管配套设备选型 主顶进系统由油缸组、顶进环及液压泵站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完成管节顶进,是顶管设备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份。 (1)油缸组 由4只油缸分两列左右对称布置,每列各2只油缸叠积而成,并用可分式结构的支座固定,用联接梁连成一体。其最大推力根据顶力计算配置。 (2)液压泵站 由油泵和电机组成。通过调速阀可改变油泵的流量,据顶进时的工况要求及时控制主顶油缸的顶速。以满足开挖面土压平衡的条件,从而起到控制地面沉降的作用。 (3)后靠背 管节顶进时油缸的反力,通过后靠均匀地传递到工作井井壁上,避免井壁受力不均或局部受力过大造成井壁结构破坏。后靠制作时,应与顶进轴线保持垂直。 (4)导轨 导轨安装时,应复核轨道的中心位置,两根导轨必须相互平行、等高,导轨面的中心标高应比设计管底标高适当抛高(一般为0.5~1cm)。平面布置图如下:

顶管冬季施工方案

目录 一、冬期施工气象资料................................................................ 二、基本原则 (2) 三、冬期施工准备工作................................................................ 4 1、组织准备……………………………………………………… 4 2、技术准备……………………………………………………… 5 3、人员教育 (5) 四、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6 1、土方工程……………………………………………………… 6 2、砌体工程……………………………………………………… 6 3、钢筋工程……………………………………………………… 7 4、混凝土工程…………………………………………………… 8 5、顶管工程 (10) 五、越冬工程维护 (11) 六、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12)

顶管工程冬季施工技术方案我项目部进入冬季施工的项目主要有沉井土方、砖砌、砼施工工程,以及顶管施工工程。为确保冬期施工质量,加强冬期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特制定本措施。一、冬期施工气象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2011)冬期施工期限划分原则: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d 稳定低于 5℃,即进入冬期施工;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d 高于 5℃时解除冬期施工。 二、基本原则 1、编制的原则是: 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确实能缩短工期。措施内容包括: 施工项目; 施工方法; 现场布置; 冬期施工进度计划;设备、材料、能源、工具的供应计划; 安全防火措施; 测温制度和质量检查制度等。措施制定后,要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开会落实,并向施工班组交底。会议纪要及技术交底要留档保存。 2、我项目部设周文收听天气预报工作,监测工程现场气温,掌握气温变化情况,及时传达气象信息,并逐日做好记录,并有应对气温骤降的技术措施和物资准备。 3、入冬前我项目部建立了冬施领导组,并对现场的技术员、施工员、材料员、试验员及主要工种的班组长、测温员、司炉工、电焊工、外加剂掺配和高空作业等人员进行冬施培训,掌握必须的技术工作、操作要点和安全意识,持证上岗。并对冬期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顶管施工安全措施(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顶管施工安全措施(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顶管施工安全措施(通用版) 一、顶管施工前应先于相关部门(铁路、公路、市政)和附近居民进行协调,经他们同意方可施工.尤其是在铁路地基附近施工时必须与铁路部门进行联系,掌握列车过往情况,以免对列车运行带来不便或者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产生威胁,线路上有列车经过的时候是禁止施工和顶进的. 二、挖土和顶进时洞内照明使用低压行灯变压器,洞内不准用明火; 三、顶进时停止挖土,传力柱上和两侧不准站人,所有传力柱必须摆放顺直; 四、吊装时坑内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并有专人指挥.5、顶管长此76m时应设给风设施,防止缺氧. 另外,顶管施工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并且运用很成熟.但是施工环境复杂多变,作业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过

程中仍然可能出现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进出洞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出洞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不仅仅会影响施工的进度,而且会严重影响施工的质量.出洞时由于洞口的土体已经松动、塌陷,所以无法建立进水压力,只要进水压力稍有提高,就会产生冒顶,泥水会冒出地面上来.如果不建立起正常的泥水压力而盲目继续往前顶进,顶管机很快就会爬高,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要解决出洞时泥水压力的问题,必须对洞口的土体进行处理,如果施工现场是砂性土,就必须用注浆的方法对土体进行加固.简单一点的方法可以在管顶以上加固成一块不透水的盖板状土体.如果是松软的土,可以把洞口加固成一个门洞一样的土体,中间留下空间使顶管机通过,底部不可以加固.如果是粘性土,可以用夯实的方法把洞口的土体夯实.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工艺

针对本项目的特性技术方案简述 目录 施工技术篇 一、工程概述 二、总体施工部署及施工思路 2.1 初步施工安排 2.2 总体计划 2.3 工程管理目标 2.4 施工的前准备工作 2.5 施工组织管理 2.6 项目施工总体思路及工艺 2.7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规划 三、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工艺及其措施简述 3.1 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分析及应对措施 3.1.1 城市中心区的和谐施工 3.1.2 交通疏解、管线改迁及征地拆迁对工程前期推进影响大 3.1.3 盾构始发与到达施工难度大 3.1.4 基坑安全施工 3.1.5 顶管施工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3.1.6 泥水盾构刀盘、刀具设计 3.2 本项目主要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简述 3.2.1 竖井(工作井)施工 3.2.2 顶管施工 3.2.3 盾构施工 3.2.4 管道功能性试验 3.2.5 其他附属及机电安装工程 四、交通疏导方案规划 4.1 交通疏导原则及规定 4.2 交通疏解实施程序

4.3 交通疏解方案 五、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5.1 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5.2 建构筑物保护措施 六、施工保障措施 6.1 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6.1.1 质量目标 6.1.2 质量保证体系 6.1.3 质量保证制度 6.1.4 主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6.2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6.2.1 安全目标 6.2.2 安全保证体系 6.2.3 安全保证制度 6.2.4 主要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6.3 应急预案 6.3.1 应急救援中心的职责 6.3.2 信息报告及处理 6.3.3 应急决策及响应 6.3.4 应急救援的资源配置 6.4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6.4.1 管理体系 6.4.2 文明施工措施 6.4.2 环境保护措施 七、本项目拟配备的机械设备情况

污水管道及顶管施工方案

污水管道及顶管施工方 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洛阳市涧西区王祥河(K2+800~三岔口水库)段综合治理工程编号:

填报说明:本表要求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洛阳市涧西区王祥河(K2+800~三岔口水库)段综合治理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审批: 审核: 编制: 河南民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4) 二、工程概况 (4) 三、施工组织方案 (6) 四、质量保证措施 (23) 五、安全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 (24) 六、雨季施工措施 (24) 七、施工进度计划 (27) 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32-2008)。 2、《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 3、国标图集《排水检查井》(GB/T23858-2009) 4、国标图集《单层、双层井盖及踏步》(14S501) 5、国标图集《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4S516) 6、国家、行业相关设计、施工、试验规范与规程 二、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K2+800—三岔口水库)段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位于涧河以南。工程南起三岔口水库,北至K2+800为第六标段,全长米。本工程为的污水管道工程,起点(三岔口水库),终点(K2+800)接同期设计污水井。管道总长约1800米,主管道设计管径D700mm。 1)、污水管道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钢承口管(Ⅱ级),管材标准GB/T11836-2009。管径小于d700mm的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污水管道的砂石基础选用天然级配砂石,其最大粒径不超过25mm。管道埋深按图纸设计要求施工。 1)、(K2+800—三岔口水库)全线共设37座污水检查井。检查井选用Φ1300mm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 2)、检查井井盖及井座采用聚乙烯高强复合材料,具体尺寸参照《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12S522)》第22页施工。 检查井砌筑 1)、井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检查井内流槽,宜与井壁同时进行砌筑,表面应采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底部接顺,管道内底高程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顶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4802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顶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标准版本

顶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一般要求: (1)管径小于、等于800mm时,不得采用人工方法掘进。 (2)采用敞开式掘进顶管,土层中有水时,必须采取降水等控制措施。 (3)人工挖土,土质为砂、砂砾石时,应采用工具管或注浆加固土层的措施。 (4)顶管施工中,渗漏、遗洒的液压油和清洗废液等应及时清理,保持环境清洁。 (5)采用密闭式掘进顶管,管口与掘进机、中继间的连接和管道间的接口必须严密,不得漏水。

(6)施工前,应根据顶进方法、管径、最大顶力等对后背结构、顶进设备、中继间等进行施工设计,确定安全技术措施,并制定监控量测方案。 (7)利用已完成顶进的管段作后背时,顶力中心应与已完成管段中心重合;顶力必须小于已完成管段与周边土壤之间的摩擦阻力;后背管口应衬垫可塑性材料保护。 (8)在城区、居民区、乡镇、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等人员密集区和穿越房屋、轨道交通、铁路、道路、公路和地下管道等建(构)筑物时,宜采用密闭式机械掘进顶管。 (9)施工过程中应按监控量测方案的要求布设监测点,设专人对施工影响区内的地面、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等进行观察量测并记录,确认正常;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采取相应的安

关于管道中顶管施工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关于管道中顶管施工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本文主要对顶管施工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阐述了工作坑、顶进方式、进出洞口等方面的技术问题,本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供同行参考。 标签管道施工;顶管施工;出洞技术;顶进方式 前言 顶进方式的正确选择,是影响工程的成败的关键环节。采用何种顶进工艺,应结合工程概况、地质条件、地下水位、顶管的管径和埋深、地下阻碍物等情况。从技术、经济、安全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工作坑的选取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面,选取是尽量结合拟建主体工程考虑利用永久性设施外,还要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工作坑的形状、结构和选址等。 一、工作坑的选取和设置问题分析 顶管施工虽不需要开挖地碰,但在工作坑和接收坑处必须开挖。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除了尽量利用永久性设施,结合将来的主体工程考虑外,还要根据工程特点合理确定工作坑的形状、结构类型和选址等。工作坑按其形状来分有矩形的、圆形的及多边形几种,其中矩形工作坑是顶管施工时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在直线或两段交角接近1800的折线顶管中,多采用此形式,矩形工作坑布置后背方便,坑内空间能充分利用,覆土深浅都可利用。若在两段交角较小或在一个工作坑内分别向几个不同方向顶进时,则往往采用圆形工作坑,圆形工作坑为深工作坑,占地面积小,但需另筑后背,多采用沉并法施工,沉井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多边形的使用基本上和圆形工作坑相似。工作坑按其结构可分为钢筋混凝土坑、钢板桩坑、地下连续墙坑等。其中钢筋混凝土坑是工作坑设计时优先考虑的一种结构类型,施工方法简单,造价较低、作业强度小。钢板桩坑施工成本低、构筑比较容易且旌工速度快,施工时用的较为普遍。当所顶管子管径很大且埋设的很深时,多采用地下连续墙坑。 二、管道顶进方式的选择问题分析 顶管顶进方式选择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成败。那么,采用何种工艺,应视具体情况就技术可行、经济、安全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因地制宜才能充分显示其独特的优越性,选择原则如下所述。首先,详细了解工程概况,地质条件,地下水位,顶管的管径,埋深,附近地上或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设旌,附近管线的埋设,地下阻碍物情况等。其次,从技术的角度考虑:对于口径小的顶管,因人无法进入管内施工,通常都采用泥水顶迸。在顶进长度较短,管径小的金属管时,宜采用一次顶进的挤密土层顶管法。对于埋深较大的管段,可以从有无地下水及所处土层的特性来考虑,若地下水位较低,土层较稳定,可选用手掘式顶管,但对于地下水位高、变化大及土质较松软的地段,宜采用掘进法施工。对于地下杂物、石子较多即障碍物较多的情况,应选用具有除障功能的机械式掘进机或采用手掘式顶管。在粘性或砂性土层,且无地下水影响时,宜用手掘式或机械挖掘式顶管,在粘性土层中必须控制地面隆陷时,宣用土压平衡顶管法。当土质为砂砾土时可采用具有支撑功能的工具管或注浆加固土层的措施。在粉砂土层中且需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法。最后,还应考虑安全因素,一般所选顶管方式要能处理未预见到的情况(如石块等),避免出现顶不进退不出的局面。施工工艺的选择在整个顶管阶段是尤为重要的,在顶管施工前宜按以上方法确定施工工艺的合理组合。

顶管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说明书

顶管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说明书 根据本标段工程实际情况采用Ф48×3mm钢管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井壁内外侧搭设双排脚手架,作为工作井井壁钢筋、模板制安及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平台,脚手架走道宽0.9m,立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本标段钢管脚手架工程主要为顶管工作井、控制阀井和检修井等构筑物内外侧双排脚手架,现以4-1、4-2顶管工作井为例钢管脚手架施工作业设计。 1.富安大道-平新北路4-1顶管工作井 1.1外侧双排脚手架:4-1顶管工作井设计为圆形,离±0.000地面最深,井口至井壁刃脚底15.32m,第一、二次混凝土浇筑高度8.6m,第三次混凝土浇筑高度6.72m,工作井外径16.0m。外侧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9.8米,其中地面以上5.8m。双排脚手架沿外壁距离最小200mm成折线形式搭设,每根水平杆连接三根立杆,首尾相连形成一圈整体。立杆间距1.5m,步距1.8m.垂直方向设斜支撑。 1.2内侧双排脚手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第一、二次混凝土浇筑,搭设高度9.8m。双排脚手架沿内壁距离最小200mm成折线形式搭设,每根水平杆连接三根立杆,首尾相连形成一圈整体。立杆间距1.5m,步距1.8m,垂直方向设斜支撑,第一次沉井下沉之前将其拆除。第二阶段:第一次沉井下沉到位以后,即可进行钢管脚手架搭设,搭设高度16.5m,由于脚手架较高,按第一阶段的方法搭设内侧双排脚手架,并在内侧双排脚手架中间范围内搭设十字双排脚手架,使工作井内的脚手架连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其中第一次沉井下沉高度,即刃脚底至地面搭设满堂脚手架,脚手架顶面满铺脚手板,作为井内施工操作平台,详见附图《4-1工作井内脚手架搭设平面图》。 2.苗坑4-2顶管工作井 4-2顶管工作井为方形,外廓尺寸11.0m×10.0m,井口至井壁刃脚底11.96m,第一、二次混凝土浇筑高度7.8m,第三次混凝土浇筑高度4.16m。外侧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9.0米,其中地面以上5.5m,立杆间距1.7m,步距1.8m,垂直方向设斜支撑。 内侧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13.2米,立杆间距1.7m,步距1.8m。搭设阶段和方法同4-1工作井内侧双排脚手架。 3.钢管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 3.1钢管脚手架施工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身体健康,符合高空施工作业条件。 3.1沉井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和斜支撑均落在土层上,其杆件底端应垫以方木块,并增设扫地杆,同时注意基础排水,以防止整个架体失稳。 3.2作业层外围应设置高度≥1.1m的拦杆和挡脚板,并立挂安全网,网的下口要封严。外侧脚手

顶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顶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8791顶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Special plan for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safety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全线位于舒城县境内,项目路线起点(K41+540)位于金安区与舒城县的行政分界点,即棠树凌家渡大桥,路线经柏林乡、穿越舒城县经济开发区、桃溪镇、城关镇、终点位于孔集镇路里桥处(k66+100),与省道S317交汇,全长约24.56公里,是舒城县东西向一条重要的交通走廊,是区域内重要的交通出行通道和城镇产业分布带,是舒城县社会经济的重要发展轴,在皖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项目排水工程,西起K44+900,东至K47+200,按舒城县建设方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本次在穿秦桥集段按市政工程设计,其中从K45+580-K47+220段污水为D800顶管,采用Ⅲ级F型钢承口钢筋混凝土管。污水管长1647.2米,顶管工作井9座,顶管接受井10座,顶管检查井32座。

建设单位:舒城县交通运输管理局 设计单位: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安徽虹桥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勘测单位: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 施工单位: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二、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1、杜绝重伤和死亡事故,重大机械设备事故,重大火灾和职业健康、群体中毒事故。 2、轻伤事故不大于2人次。 3、全员安全教育率100%,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三、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安全领导小组组长: 组长:葛立增 副组长:卢朋、张魁 成员:周忠、李坤生、汪国沁、邢应程、薛允升、巴亮、高亮、周宝全、门国明、王自伟 四、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应急措施

顶管施工关键技术

1.工程概况 百色市新兴路位于老城区,交通繁忙,地下管线复杂。新兴路改造工程}126fl0双排排水涵位于K} + 5}i3---lC1 + 328路段,总长约88o m;最大埋深12 m,最小埋深8 m;该涵采用并排布置的两条DN}soo}级钢承口钢筋混凝土管,两条涵管中心距离为5. 72 m,管外壁间距为} m;管内径2.}rri,管壁厚Q, 2fi m,管底纵坡1. 02 0/o;按照设计图纸分4个顶程,平均每段顶进长度约22} me管道沿线地下水丰富、地层主要为淤泥质粉质粘土、沙质粉土、细 砂、卵石、砂岩和泥岩等。 2.施工工艺流程 合理、先进的施工工艺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图生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3.顶力的确定与调控 顶力是整个顶管施工的重要技术参数。 影响顶力大小的因素有顶进工具管迎面的阻力和摩阻力。由于受项进管沿线土质不均匀且随机变化,管道埋深、管径大小,以及管道与土体之间的接触力等因素影响,精准的确定项力是无法做到的。根据国内外的文献,按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的项力因公式引入很多假定且未考虑设置触变泥浆润滑等影响而使计算顶力值偏大,且按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顶力因公式是根据实际工程一些测试资料得到的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新兴路排水涵顶管施工中,我们在充分了解管道沿线土质、管道埋深、管径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修正后的顶力

计算公式来计算并调控项力,特别是在工程施工后期,我们直接根据实测顶力资料,采用分段函数数值模拟的顶力计算经验公式来确定并调控顶力,使顶管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修正后的项力计算公式: 尸霖力D} 粤(1+K2) Z ,,,.众 月个-下尸 L 一县。。(:十xo+ J W门_._ 丁汁}L+Pa (1) Y}z厂1。 ~二,了_二』D, t,. 其中:八一y(H}号厂、一sirs)’7t 式中:P—计算的总顶力(kIV) ; 厂—顶进时,管道表面与其周围土层 间的摩擦系数; y—管道所处土层的天然容重(}I

顶管施工施工方案

截污管线顶管施工 在管道铺设施工路线上有多处障碍物,当为永久性结构物且不能拆迁,也不能局部破坏并修复。需采用顶管办法进行施工。 1 工作坑、接收坑布置 工作坑布置:由于HDPE管道长度为6m,工作坑的平面布置内侧尺寸为7*3、5m。接收坑的内侧尺寸为5*3、5m。坑的内侧第一圈维护结构为500拉森桩,拉森桩外侧为水泥搅拌桩,水泥搅拌桩直径为800mm,咬合200mm,中心为据钢板桩外边缘1m处。内支撑围檩采用HW400‘H’型钢,围檩下部每隔2m用牛腿托住。内支撑钢管采用直径为200mm壁厚为10mm的钢管。基坑长度方向上中心一道长为2、7m,四角各一道长为2m且与围檩成45度的钢管。钢管的端部采用可调接头。坑底垫层为C15,厚为15CM,平面尺寸为6、2m*2、7m。基坑四周挖宽为300mm,深400mm的排水沟,在靠待施工清淤沟的一侧设直径600mm的集水井一口比排水沟深1m。设一台扬程为15米以上的潜水泵。后背墙采用2m*2m*0、4m的砼块。顶管采用直径为800的顶管,顶管后放置外圈直径为800,内圈直径为600的厚为200mm的顶铁。 接收坑布置:接收坑的内侧尺寸为5*3、5m。坑的内侧第一圈维护结构为500拉森桩,拉森桩外侧为水泥搅拌桩,水泥搅拌桩直径为800mm,咬合200mm,中心为据钢板桩外边缘1m处。内支撑围檩采用H400‘H’型钢,围檩下部每隔2m用牛腿托住。内支撑钢管采用直径为200mm壁厚为10mm的钢管。四角各一道长为2m且与围檩成45度的钢管。钢管的端部采用可调接头。坑底垫层为C15,厚为15CM,平面尺寸为4、2m*2、7m。基坑四周挖宽为300mm,深400mm的排水沟,在靠待施工清淤沟的一侧设直径600mm的集水井一口比排水沟深1m。设一台扬程为15米以上的潜水泵。 现场布置采用16t汽吊,设备布置采用25吨汽吊。 井内布置主要就是后靠背、导轨、主顶油缸、油泵动力站、钢制扶梯。 在此工程中的典型工作坑做法为如下三种方法: 做法一:在管道高程为小于5m时,搅拌桩深为12m,拉森桩长为9m。支撑采用一道支撑,支撑中心位于距桩顶0、5m处。 做法二:在管道高程为大于等于5m小于7m时,搅拌桩深为15m,拉森桩长为

顶管工程安全措施(word版)

顶管工程安全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顶管工程安全措施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第一章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高淳县城西排涝站工程一标段(K0-070~K0+500)进水管渠工程的顶管工程。工程经过芜太路, 主要内容有:双排D2000排水管道顶管施工, 顶管顶高程▽6.9m, 芜太路面高程▽11.6m, 埋深4.7m。 芜太路为高淳县交通要道, 车流量大, 施工期间芜太路正常交通, 为 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不影响芜太路的交通, 特制定本安全文明措施。 第二章施工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全目标、安全方针 1、安全目标 重大责任事故为零; 员工因工残疾率、重伤率、轻伤率控制在0.17‰、0.4‰、1.5‰; 2、安全方针 以人为本, 持续改进, 保障施工安全 二、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工程项目经理为该项目安全生

产的第一责任人, 对该工程安全生产负有领导责任。 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组织, 严格执行各类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岗位职责。形成有力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形成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网络, 加强领导, 大力宣传。开工前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主要针对在交通要道路侧施工须注意的各安全点,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 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 附: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图 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图 三、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领导机构, 健全络, 制定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项目部设专职安全员, 各施工班组设兼职安全员负责工地日常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检查, 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杜绝不安全因素。 2、重申安全防护责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将严格按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实施管理。在施工开始之前, 分析安全难点, 确保安全管理难点, 认真排查危险源, 预测事故隐患, 制定预防措施, 切实加强劳动保护, 消除事故隐患, 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3、道路两侧挡墙的基坑土方开挖必须距道路边坡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道路边坡保持在1:2左右。为防万一, 对道路方向的基坑边坡进行支护, 同时密切注意天气预报, 防止下暴雨时基坑塌方影响道路边坡的稳定。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顶管工程。采用Φ800顶管,总长为m,管中心标高-6.20~-27.72m。土质由标高为m的土到m的土。 二、顶管方案 1、机头选型 本工程由于一次顶进距离较长,为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确保绝对工程安全,我公司根据以住施工经验,决定采用日本ISEKI公司生产的UNCLEMOLE型TCZ600具有破碎功能的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 ①具有破碎功能的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有多种形式。 其基本原理是主轴偏心回转运动而破碎的泥水平衡顶管机,其刀盘的正面,开口比较大,便于大块的卵石等能进入顶管机内,刀盘正面上下两个泥土和石块的进口,其开口的面积约占顶管机全断面的15%~20%。 刀盘由设在主轴左右两侧的电动机驱动。电动机是通过行星减速器带动小齿轮,然后再带动设在中心的大齿轮。大齿轮与主轴及轧辊联接成一体。主轴的左端安装有刀盘。这样,只要刀盘驱动电机转动,刀盘也就转动,同时轧辊也转动。在掘进机工作时,刀盘在一边旋转切削土砂的同时还一边作偏心运动把石块轧碎。被轧碎的石块只有比泥土仓内与泥水仓联接的间隙小才能进入掘进机的泥水仓,然后从排泥管中被排出。 另外,由于刀盘运动过程中,泥土仓和泥水仓中的间隙也不断地由最小变到最大这样循环变化着,因此,它除了有轧碎小块石头的功能以外还始终能保证进水泵的泥水能通过此间隙到达泥土仓中,从而保证了掘进机不仅在砂土中,即使在粘土中也能正常工作。 一般情况下,刀盘每分钟旋转4~5转,每当刀盘旋转一圈时,偏心的轧碎动作达20~23次。由于本机有以上这些特殊的构造,因此它的破碎能力是所有具有破碎功能的掘进机中最大的,破碎的最大粒径可达掘进机口径的40%~45%之间,破碎的卵石强度可达200Mpa。 本掘进机的优点是: A、顶管机、主千斤顶、泥水循环系统和泥水分离装置(DESANDMAN)成套化。 B、带锥形破碎机的条幅刀盘,能破碎小于外径30%,一轴强度196Mpa(2000 kg/cm2)的砾石。 C、该机能适用各种土壤条件,如粘质土、砂土、砂砾混合卵石土和软岩上。 D、使用安装在轨道上的主顶油缸。一次顶进长度超过100m。 E、该机由一人在地面遥控操纵即可。 F、可在控制台上进行电视监测及方向控制,精度高。带有ISEKI专利的RSG双光靶方向控制系统,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可以将方向误差控制在10mm之内! G、使用主千斤顶不间断便可单独顶进一节管子。 H、泥水分离装置DESANDMAN是一种密封性好,操作灵活的分离系统,且能节省安装空间。 此机型在现今使用较广,我们有着成功施工经验、技术成熟、可靠,对土层扰动少的特点。偏心破碎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是根据含水量较高的沙砾土而专门设计的。因此特别适应本工地基顶管的施工。 2、平面布置、井内布置及管内布置 2.1在工作井范围内实行全封闭隔离施工并布置以下必要的设施,地面指挥监测中心、办公室、仓库、配电间、冷作间等。布局要合理,环境整洁、卫生,并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 2.2现场布置采用8t汽吊,设备进场时,采用16t汽车吊车。 2.3管道顶进时,起吊设备采用跨距为14m的龙门行车(起重能力为30t),行车导轨与顶管中心线应平行铺设,并与管中心左右对称。 2.4井内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