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物品验收规范

采购物品验收规范
采购物品验收规范

采购物品验收规范

一、配备验收设备及工具:

配备符合计量要求的计量器具,搬运货物的推车,盛装物品原料的用箱,开拆包装用具,必需的检测仪器。

二、验收的项目:

包括品种验收、数量验收、质量验收、价格验收。

三、验收方法:

1、品种验收:对采购的食品原料,据经验及验收标准进行验收。由于品种繁多,有些食品原料验收人员无法确认的或有异议的应请有经验的厨师或专业人员帮助识别验收。

2、数量的验收:食品原料有大包装的,首先清点大包装:一是逐件点数;二是集中堆码点数。在大包装清点同时,对大包装进行仔细验看,检查包装是否破损,渗漏等异状。大数点清后,再根据包装标注的个数、重量、规格、容量,对大包装内数量进行计量。对没有包装的原料、物资进行逐个点数、计量。

3、质量检验:

①查验包装是否完好,对食品原料包装损坏及包装材料异常的验收时,及时给予退换,防止入库后对食品原料质量产生影响。

②查验包装的标识:食品原料的内容应符合《食品标签通用标准》、《饮料酒标签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原料名称、配料、表含量、制造商、经销商的名称及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指南、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对不符合规定的要求不予验收。

③抽样:在进行质量验收时,有的食品原料、物资,由于数量较大,不可能逐一检验,只有大批中抽取有代表性的食品原料进行检验。抽样检验实行百分比抽样,及随机抽样两种方法。百分比抽样是不管这批原料的数量多少,均按统一百分比从中抽取样品;随手抽样,验收事先不考虑应抽取的样品,完全用偶然的方式抽取样品。一般每批抽取1件进行检验。

④样品检验:由于食品原料品种多,检验的方式各异,但主要感观检验法,验收人员通过味、嗅、视、触、听觉等凭经验来检验食品原料质量好坏。

4、价格验收:验收时根据采购部通知定价。采购部根据采购合同及招标报价,同供应商洽谈的订货价向验收员提供原料及物资的定价标准。

四、验收判定准则:

1、食用植物油类:从感观上看其透明度、色泽、气味是否跟正常植物油相似、无焦臭、酸败及其它异味及QS标记。

2、调味品类:酱油具有正常的色泽、鲜味。不得有酸、苦等异味、霉味、无浑浊、沉淀及霉花及QS标记。食用醋应具有正常的色泽、气味、滋味。无不良气味、怪味、无浑浊、沉淀、霉花、浮膜等及QS标记。酒类:从感官上看色泽是否纯正、无杂质、无沉淀、无异味、怪味,直观上看其包装及标签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指标及QS标记。盐、糖、味精晶粒均匀无异味杂味、无杂质等。

3、淀粉、胡椒粉、红曲粉等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要求无破损结块、无杂质。

4、其他调味品(茴香、桂皮、丁香、辣椒):外观光洁,无霉斑,并看其保质期限。

5、鲜猪牛肉、冻鸡爪、鸡腿类:感观上看鲜肉的肌肉,有光泽、鲜红色均匀、脂肪洁白,外表微干或微湿,不粘手,肌肉有弹性,用手指弹压后,能立即恢复,气味正常。及有无检测检疫证明,开箱检查大小、变质、复冻现象。逐一检查。

6、水产品(主要为淡水鱼)类:感观上看新鲜有光泽,有一层清洁透明的粘液,鱼眼饱满外突角膜透明;鱼腮色鲜红清晰;气味正常无发臭和农药味,水草杂质等较少及无,来源于无锡及周边养殖场。冻产品应抽验开箱检查大小、变质、复冻现象,有无检测检疫证明。逐一检查。

7、蔬菜水果类:感观上看新鲜有光泽,不干蔫,具有其本身特有的色泽和香味,黄叶病霉斑较少(控制为5%)及无;不得有腐烂变质;农残符合指标要求。

8、蛋类:一般以每市斤8~9个来判别大小,用眼看、鼻嗅来判别是否新鲜,决定收与退货。按2%量进行抽查。

9、豆制品:应为当天新鲜供应,块型完整破损率在3%以下,无明显杂质和黑点。

10、干货类:检查其大小较均匀,包装无破损,产品无发霉虫斑现象;抽小量进行水泡检查涨发情况,发现有染色现象的予以拒收,并取消其合格供应商资格。

11、笋类:新鲜、水分充足、无损伤、虫斑及腐烂现象。

12、粮食类:面粉大米采购当年度内的,具有QS证及合格证的厂家;外包装上必须有明确的品名、产地或生产商、生产日期、批号、规格、等级等。

13、包装材料类:直观上看其材质证明和有效检测报告,是否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包装规定,验证规格型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