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资料讲解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资料讲解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资料讲解

附录8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ér

(1)连词。

①表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承接关系。不译或译为“就”“接着”。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⑤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⑥表因果关系。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⑦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⑧表目的关系。可不译。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代词。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

..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③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

..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hé

(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和事物,哪里,什么。

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B.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③作定语。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副词。

①用在名词或动词前,表疑问、反问。为什么,怎么。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B.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很深。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

①何如、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A.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B.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鸿门宴》)

②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A.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

..异?(《齐桓晋文之事》)

B.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

..待之?(《谭嗣同传》)

③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无何

..,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④何乃:可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

..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hū

(1)助词。

①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表测度或商量语气,相当于“吧”。

A.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B.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④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A.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B.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2)介词,相当于“于”。

①表示动作的对象。对,对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表示地点、时间、范围。在,在……时候,在……方面。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③表示比较。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3)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B.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乃nǎi

(1)副词。

①表承接。于是,就,便。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②表条件。才。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③表转折。竟然,却。

A.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④表限制范围、数量、程度。仅仅,只,才。

A.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B.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

⑤表判断。为,是,就是。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2)代词。

①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A.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诗》)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②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复音虚词。

①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吧”。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

..后乎?(《勾践灭吴》)

②乃尔:译为“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

..立。(《孔雀东南飞》) 5.其qí

(1)代词。

①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②人称代词。表示领有: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六国论》)

③人称代词。我的,我,自己。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那里。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⑤指示代词。其中的。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2)连词。

①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

襄王》)

②表选择关系。还是,抑或,是……还是……

A.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3)副词。

①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还是”等。

A.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B.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B.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涉江》)

6.且qiě

(1)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A.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B.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②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A.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③让步关系。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2)副词。暂且,姑且,将要,快要。

A.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B.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3)复音虚词。

①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且夫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②且如:就像。

且如

..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ruò

(1)连词

①表另提一事。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②表假设。如果,假如,假设。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2)代词

①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表近指。这,这样,如此。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

(3)表示揣测。如同,像。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

(4)复音虚词。若夫: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再说,至于。

若夫

..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排空。(《岳阳楼记》)

8.所suǒ

(1)助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固定结构。“为”和“所”呼应,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与“以”构成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示手段或凭借,相当于“用……的(方法、人等)”。

吾所以

..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A.臣所以

..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B.此先汉所以

..兴隆也。(《出师表》)

9.为wéi/wèi

(用作助词、动词及表示被动的介词时读wéi,其余均读wèi)

(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向”“对”等。

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译为“给”“替”等。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译为“当”“等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译为“为了”“因为”“由于”等。

A.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B.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⑤表被动,读wéi,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的格式,译为“被”。

A.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

..虏。(《鸿门宴》)

(2)助词。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焉yān

(1)代词

①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相当于“之”。

A.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B.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②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2)助词。

①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③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3)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是”“于此”“于彼”。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11.也yě

(1)助词。

①表判断语气。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②用在句末,表肯定、感叹的语气。

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④用在句末,表陈述或解释语气。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⑤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

嗟夫!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2)复音虚词。

①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A.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触龙说赵太后》)

B.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病梅馆记》)

②之谓也: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无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

③也欤:表感叹,相当于“啊”。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师说》)

12.以yǐ

(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为

“用……”“凭借……”“用(凭借)……身份”“按照”等。

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C.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②表示动作处置的对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等。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④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B.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表示因果关系。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④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以便”“来”“用来”等。

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祭十二郎文》)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3)助词。

①作助词,与“来、往、前、后、左、右”等方位词组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A.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B.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表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C.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以:表范围)(《游褒禅山记》)

②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4)复音虚词。

①以是、是以:表原因,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A.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

..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B.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

..见放。(《屈原列传》)

②以为:把……当做。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象郡。(《过秦论》)

③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话语,理由等)用来……”“没有什么办法(话语,理由等)用来……”。

A.故不积跬步,无以

..成江海。(《劝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学》)

B.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

..对也。(《庄暴见孟子》)

(5)副词。通“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13.因yīn

(1)介词。

①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②因为,由于。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书》)

③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趁着,趁此。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2)副词。于是,就。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屈原列传》)

(3)连词。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14.于yú

(1)介词。

①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在,到……时。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②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从,由,自,在,到。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B.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范围。

A.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B.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④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向,与,同,对,对于,给。

A.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B.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胜过,比。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⑥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2)助词。作动词词头,有补足音节,使语句和谐的作用。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无衣》)

(3)与“是”构成复音虚词。于是。

①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

A.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B.于是

..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②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用法相同。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

..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15.与yú

(1)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

“和”“跟”“为”等。

A.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将进酒》)

B.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连词。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可译为

“和”“跟”“同”,或仍作“与”。

A.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B.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3)语气词。通“欤”。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感叹或反问。可译为“吗”“吧”“呢”等。

A.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齐桓晋文之事》)

B.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4)与“孰”组成文言固定结构,“与……孰”。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5)复音虚词。孰与。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沛公曰:“孰与

..君少长?”(《鸿门宴》)

16.则zé

(1)连词。

①表顺承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在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

“就”“便”“原来是”“已经是”“那么”等,或随上下文灵活译出。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表转折关系。“则”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则”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反而”“却”。

A.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墨子·鲁问》)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副词。表示肯定,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17.者zhě

助词。

①用在其他的词或短语之后,构成“者”字结构,可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用在数词后,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③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起语助作用。

A.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B.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⑤用在否定词后,有假设语气,可译为“……的话”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⑥用在后置的定语后,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有时与“之”搭配。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18.之zhī

(1)代词。

①可以代人。代人多是第三人称代词,他(她)、他们。有时也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A.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B.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可以代物、代事等。它(们)。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B.遽扑之.,入石穴中。(《促织》)

③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此”,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B.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结构助词。

①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句子变成名词性的短语,不译。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③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A.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④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⑤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起舒缓语气、和谐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B.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最新苏教版18个文言虚词整理及练习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集锦文言虚词练习(一) 而:A连词,表并列;B连词,表递进;C连词,表承接;D连词,表转折;E连词,表假设;F连词,表因果;G连词,表修饰;H代词,你,你的;I复音虚词“而已”,相当于“罢了”;J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选项。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2.人非生而知之者() 3.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4.抱明月而长终() 5.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7.赂秦而力亏() 8.穷山之高而止()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12.激于义而死焉者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去今之墓而葬焉() 1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16.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17.潦水尽而寒潭清() 18.酌贪泉而觉爽() 19.忽然奔腾而澎湃()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22.而母立于兹()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选项(选项见上)。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而()思也。三思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 何:A疑问代词,作谓语,“为什么”“什么原因”;B疑问代词,作宾语,“哪里”“什么”;C疑代,作定语,“什么”“哪”;D副词,句首或动词前,“为什么”“怎么”;E副词,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怎么”“多么”;F复音虚词“何如”,表疑问或反诘语气;G复音虚词“何以”即“以何”。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选项。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大王来何操?() 4.其间旦暮闻何物?() 5.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6.徐公何能及君也?() 7.开国何茫然!()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9.是何故也?() 10.今日之事何如?() 11.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12.何以伐为?() 13.童子何知。() 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 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 例句: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阁的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③北救而西却,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 --向北解救国,向西击退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④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这种蛇身子有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花纹。 ⑤故其国富而兵强 --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⑥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渤之陋也 --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是因为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嘲笑勃的鄙陋罢了。 ⑦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情表》)--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④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庄宗接过了(三支箭)就把它们藏在了宗庙里。 ⑤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 3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①如此之势,而为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③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享有高贵的官位却没有功绩,俸禄那么丰厚他却是不劳而获! ④小学而大遗。 --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色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是比蓼蓝青。 4、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就好了。

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常见18个文言虚词例释 一、而 (1)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与和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才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表示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谏太宗十思疏》)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本纪》) (3)复音虚词而已,语气助词,表示限止,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二、何 (1)用作疑问代词。 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乎 (1)助词。 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表反问,相当于吗呢。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 以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而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与蔺相如》) 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 在文言文中,有实词和虚词之分。虚词不像实词那样有固定单一的意思,往往在不同的语境有着不同的意思,这也就造成了识记的困难。 而 1.连词: (1)转折关系。(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3)假设关系。(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4)并列关系。(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 (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何 1.疑问代词: (1)作宾语,“什么、哪里”。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例:大王来何操? (2)作谓语,“为什么”。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 (3)作定语,“什么”。何+名词。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 (4)做主语,“什么”。例:何谓阁子也? 2.副词: (1)程度副词,“多么”。何+形容词。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何+动词,位于句首。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 (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及练习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该考点在《山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表述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 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 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 ④修饰限制 ⑤称代(代词) 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 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还”。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递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其疾病而死,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18 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表并列) 2.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表承接) 3.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表假设:如果) 4.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表假设:如果) 5.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表承接) 6.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表转折,标因果) 7.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表修饰) 8.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表转折) 9.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表修饰) 10.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表承接) 11.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表转折) 12.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语气词) 表并列) 1.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疑问代词“什么”) 2.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3.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4. 今仆不幸,……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疑问代词,如的宾语) 5.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疑问代词“哪”) 6.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副词“怎么”) 7.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疑问代词“什么”) 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2.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3.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4.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气助词,表商量语气) 5.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介词,于) 作词尾,“……的样子”“……地”) 1. 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2.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判断词,是) 3.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连词,于是) 4.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副词,表承接,不译) 5.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副词,竟) 6.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代词,你的)

高中语文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大全

基础课程教学资料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文言虚词大全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练习题)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表并列) 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表承接) 3.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表假设:如果) 4.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表假设:如果) 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表承接) 6.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表转折,标因果) 7.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表修饰) 8.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表转折) 9.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表修饰) 10.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表承接) 1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表转折) 12.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语气词) .后私仇也(表并列) 1.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疑问代词“什么”) 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3.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4.今仆不幸,……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疑问代词,如的宾语) 5.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疑问代词“哪”)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副词“怎么”) 7.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疑问代词“什么”)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3.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气助词,表商量语气)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介词,于) 作词尾,“……的样子”“……地”) 1.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2.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判断词,是) 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连词,于是)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副词,表承接,不译) 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副词,竟)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父之志。(代词,你的) 1.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指示代词,那)

高中语文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用法18個常見文言 虛詞用法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②朝而往,暮而归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何 ⑴什么。例: 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 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⑵怎么样。例: ①如太行、王屋何? 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例: 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②却看妻子悉何在。 ③豫州今欲何至? ⑷多么。例: 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⑸为什么。例: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⑹怎么。例: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⑻何:通“呵”,喝问。

18个文言虚词(含用法 例句 翻译)

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楚怀王贪婪,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好象都弯着腰,有些被太阳晒到,有些没有,都呈现出各种班驳的颜色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18个文言虚词及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高中语文 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大全

文言虚词大全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18个虚词的用法 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专练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专练 仔细了解各虚词的基本用法,然后做题巩固。而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⑹通“如”,好像,如同。⑺通“尔”,你,你的。(8)[而已]罢了。(9)「而后」才,方才。(10)「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巩固练习] 1.蟹六跪而二螯。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4.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5.因人力而敝之,不仁。 6.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7.吾恂恂而起 8.而母立于兹 9.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乃⑴于是,就。⑵才,这才。⑶却。⑷是,就是,原来是。⑸竟然。⑹他的。⑺乃至,甚至。⑻可是。⑼而,又。⑽这样。[11]你,你的。 [巩固练习] 良乃入,具告沛公。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今君乃亡赵走燕。诸葛亮真乃神人。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作计乃尔立。 何⑴什么。⑵怎么样。⑶哪里。⑷多么。⑸为什么。⑹怎么。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注意一些复合词。[巩固练习] 1. 却看妻子愁何在? 2.如太行、王屋何? 3.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4.作计何不量! 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6. 此为何若人? 7.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8.徐公何能及君也?9.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0.求,尔何如? 11.这自然,何消吩附 12.何其衰也! 13. 何乃太区区! 与 ⑴解释为:和、跟、同。⑵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⑶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 “结交、交好”。 [巩固练习] 其可怪也与?吾与点也 吾与汝毕力平险,与秦而不助五国也。 其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⑵其中,其中的。⑶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巩固练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既其出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孰能讥之乎?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课文例句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课文例句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师说》) ⑤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④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④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④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 ⑤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语文18个文言虚词例句翻译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1.而,ér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译文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除了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译文(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 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译文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译文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译文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2)代词。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偶尔也作主语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译文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的!

(3)动词,如,如同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译文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卒惊呼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样。 (4)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译文懂得道理有早有晚,技艺和学问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②而后,相当于“才”,“方才”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 ..可以得志。(《柳敬亭传》) 译文要像优孟那样摇着头唱歌,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 ③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 ..石乎!(《石钟山记》) 译文现在把钟磬之类的东西放在水中,即使再大的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是石头呢? 2.乎,hū (1)语气助词 ①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男子汉也疼爱她的小儿子吗? ②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译文圣人成为圣人,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此吧? ③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大国呢? ④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译文唉呀!燕雀怎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啊! 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姓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四)何:通“呵”,喝问。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①几寒乎?欲食乎?②技盖至此乎?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④吾尝疑乎是。(乎:对。)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乃】 (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