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现状及建议
农药化肥减量具体措施

农药化肥减量具体措施
农药化肥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但其过量使用不仅会对农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减量使用农药化肥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具体措施如下:
1. 合理施肥: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和土壤养分状况,科学配置肥料种类和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化肥。
2. 做好农药管理:加强农药登记、使用、销售管理,严格按照标准使用农药,以减少浪费和污染。
3. 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4. 采用生物控制方法:如引入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等,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5.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模式可以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以上具体措施,可以在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同时,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1 -。
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总结

2、样品采集化验。在2019年土样采集的点位上,原点采集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土样73个,采集耕地质量长 期定位监测点土样12个,总共85个土样,土样已全部处理完成。采集植株样品610株。对土壤进行常规指标PH值、 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化验,同时选择10%的土样进行中微量元素测定。
3、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收集**行政区划、土壤资源利用等资料,充分利用近年来田间调查和取土化验数据, 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开展县域耕地质量评价工作。目前,已完成**耕地质量评价报告,制作**土壤类型 分布图、耕地质量等级图、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级图、小麦、玉米种植适宜等级图 等挂图9份。
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工作总结

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之一
就是化肥过量使用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不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他们对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
我们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农民普及化肥过量使用的危害,以及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我们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
设备,研发了一系列化肥减量增效的新技术和新品种,并通过各种途径向农民进行推广和应用,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监管和指导。
我们建立了化肥减量增效的考
核评价体系,对各地的化肥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对农民的政策扶持。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对农
民减少化肥使用、采用新技术和新品种进行奖励和补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
总的来看,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和技术推广,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监管和指导,加强对农民的政策扶持,不断完善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各项措施,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化肥农药减量高效措施方案

化肥农药减量高效措施方案引言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
然而,过度依赖化肥农药不仅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同时保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本文提出了一些化肥农药减量高效的措施方案。
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减量化肥的关键措施之一。
农民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结合土壤肥力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通过测定土壤养分含量,科学配比化肥种类和用量,调整施肥时机,遵循“精细施肥、减量施肥、定点施肥”的原则,避免过量施肥。
2. 使用有机肥有机肥是一种有效减量化肥的措施。
将秸秆、畜禽粪便等农废资源进行堆肥,或利用腐熟堆肥来替代部分或全部化肥的使用。
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水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品质。
3. 推广绿色农药针对农药的减量,一个重要的途径是推广绿色农药的使用。
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和人体无害的农药。
政府应鼓励农民采用绿色农药,进行绿色农药的研发和推广,并提供相关的补贴政策。
同时,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农药的生产和销售。
4. 科学灌溉管理科学灌溉管理是减量化肥农药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微喷等,可以减少农作物浸泡时间,降低水肥的流失率,达到减量化肥的目的。
同时,定期监测土壤水分,根据需要进行适量的灌溉,避免过量灌溉,减少农药的流失。
5. 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是减量化肥农药的重要举措。
通过追踪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使用农药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农民使用农药的自觉性和规范性。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罚,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6. 农业技术培训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农业生产技能,是减量化肥农药的必要手段。
通过组织培训班、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培训农民科学施肥技巧等措施,提高农民对减量化肥农药的意识和能力。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是指通过改变施肥方式、调整施肥量、选用高效肥料等手段,实现减少化肥用量,提高施肥效果的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施肥。
根据土壤质量和作物需求,合理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避免浪费和过量施肥。
2. 使用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富含多种营养元素,有利于土壤改良和提高作物产量,同时减少化肥用量。
3. 使用缓释肥料。
缓释肥料可以保持肥料的释放效果,使营养物质逐渐释放,减少浪费,提高利用效率。
4. 使用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化肥用量。
5. 使用精准施肥技术。
精准施肥技术可以根据土地的不同情况和作物的需求,实现精准施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施肥效果。
6. 科学管理土壤。
科学管理土壤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用量。
综上所述,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实现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 1 -。
2024年关于化肥减量增效与退化耕地治理工作方案

2024年关于化肥减量增效与退化耕地治理工作方案早上起来,一杯咖啡,坐在电脑前,就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化肥减量增效,退化耕地治理,这可是个大工程,得从源头抓起。
一、目标设定我们要明确目标。
到2024年,实现化肥使用量减少10%,同时提高化肥利用效率20%。
退化耕地的治理面积要达到100万亩,恢复耕地质量,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二、化肥减量增效措施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这可是个宝贝,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精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化肥。
2.发展有机农业。
有机肥料代替化肥,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能减少化肥污染。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研发新型肥料,提高化肥利用效率,降低化肥用量。
4.建立化肥使用监测体系。
对化肥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退化耕地治理措施1.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
加强土壤改良,提高耕地质量,恢复耕地生产能力。
2.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减少耕地翻耕次数,保护土壤结构,防止土壤侵蚀。
3.治理水土流失。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耕地水土流失。
4.发展生态农业。
种植绿肥、轮作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
四、政策扶持与监管1.制定相关政策。
对化肥减量增效和退化耕地治理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参与。
2.加强监管。
对化肥销售、使用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3.建立激励机制。
对积极参与化肥减量增效和退化耕地治理的农民给予奖励。
4.加强宣传。
提高农民对化肥减量增效和退化耕地治理的认识,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
五、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
对化肥使用情况和耕地质量进行详细调查,为制定方案提供依据。
2.制定方案。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具体的化肥减量增效和退化耕地治理方案。
3.实施方案。
按照方案要求,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4.监测评估。
对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及时调整方案。
六、预期成果1.化肥使用量减少10%,化肥利用效率提高20%。
2.退化耕地治理面积达到100万亩,耕地质量得到恢复。
3.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民收益增加。
2011-2020年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情况汇报

2011-2020年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情况汇报化肥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农业投入品,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不合理施用化肥所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市通过多项举措,推进科学施肥,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又减少了环境污染、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了农业持续生产力。
一、我市化肥减量增效总体情况近年来,我市通过广泛的宣传培训、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等措施,科学施肥保护耕地地力理念已深入人心,化肥使用结构不断优化,施肥方式逐步改进,化肥施用强度和施用量得到初步控制。
特别是2015年2月农业部出台《到2020年化肥施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以来,我市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2015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了精准施肥惠民到户工程,继续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成果,逐步推进三个精准(精准到户、精准到田、精准到肥),得到任振鹤副省长两次批示,李建明书记和丁小强市长也分别批示,要求进行总结推广。
2017年,我市又提出“两精两减”一增效行动,针对全市31个试点村开展减肥减药试验示范,得到市领导一致好评。
全市农用化肥用量在2014年出现峰值后,2015年首次出现拐点,同比减少2.56%,氮磷钾单质肥用量均有所下降,复合肥用量同比增长0.26%。
(详见附件)二、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主要成效我市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的实施,努力推广精准施肥、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技术,化肥减量增效成效明显。
(一)测土配方应用范围扩大。
近十年我市每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都超过了400万亩,2019年为498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80%以上,基本实现了测土配方到田、技术普及到户,提升了科学施肥水平,优化了投肥品种结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配肥模式不断创新。
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我市采取与肥料企业签订技术合作和配方肥推广协议,农业部门提供数据和指导配方,企业定向生产销售专用配方肥模式大力推广配方肥。
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

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支撑,化肥在现代农业中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过量使用化肥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农作物品质下降的问题。
因此,制定化肥减量增效的实施方案,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合理减量和提高利用效率,实现化肥减量、农产品质量提升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二、主要措施1. 优化施肥技术采用精准施肥技术,结合土壤养分分布情况和作物需求,精确控制施肥剂用量和施肥时间,以达到减肥效果。
建议农民利用土壤检测和作物诊断技术,科学调节施肥方案,并选择适宜的施肥器具和方法,避免肥料浪费和无效利用。
2. 推广有机肥和生物肥料的使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补贴、培训和示范等措施,鼓励农民推广有机肥和生物肥料的使用。
3. 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生产有机肥料或生物肥料,降低化肥的使用量。
政府可以支持农民建设生物肥料生产设施,提供技术咨询和市场推广等支持。
4. 增加耕地保育和水肥调控工作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建立农田水肥调控系统,合理安排灌溉和施肥,避免水肥同步浪费。
制定耕地保护政策,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种植模式。
5. 提倡绿色种植技术尽量采用生态友好的栽培方式,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覆盖栽培技术和植保无公害技术,减少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
政府可以鼓励农民参与绿色认证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6. 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化肥减量增效的认识和意识,引导他们改变传统的施肥观念,加大科学施肥的投入。
三、实施效果评估制定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对实施方案进行评估和总结。
监测指标包括化肥使用量减少程度、施肥效果、农产品质量和土壤环境状况等,以客观评估实施方案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化肥减量增效进展情况汇报

化肥减量增效进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农业化肥使用量逐渐增加,但同时也面临着土壤污染、环境压力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积极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首先,我国加大了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通过对化肥的生产、施用和管理等环节进行技术创新,研发了一系列高效、低排放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例如,采用了控释肥、微生物肥料、有机肥料等新型肥料,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氮磷流失,降低对土壤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我国加强了化肥施用管理,推动了化肥减量增效的实施。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了化肥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加强了对农民的化肥施用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同时,建立了化肥施用监测和评价体系,加强了对化肥施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了化肥减量增效政策的有效实施。
再次,我国积极推进了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化肥减量增效。
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能够减少对化肥的依赖,通过生物肥料、有机肥料、生物技术等手段,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对化肥的需求。
同时,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也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国还加强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为化肥减量增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改善了土壤质量,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
同时,加强了对农田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和环境问题,为化肥减量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总的来说,我国在化肥减量增效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投入,加强对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推动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总结

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总结作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环保话题之一,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将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在探索化肥减量增效的过程中,我不断深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认识,推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以下是我近年来在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中的总结体会。
一、加强技术指导,推广科技创新化肥减量增效涉及到多种技术和管理方法,其中包括了化肥选配、施肥技术、土地处理、采用优质品种、控制病虫害等多个方面。
在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中,我指导农民合理选择肥料、科学施肥,利用化肥,农家肥,秸秆等各种有机肥、肥料之间的配比和施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作物吸收利用养分的效率,并且减少了肥料的迁移和污染,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我鼓励农民科技创新,采用节水灌溉等现代化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利用效率和产量。
针对不同的区域和作物要求,我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努力提高作物抗病、抗虫和适应性,缩小化肥的施用剂量。
例如,对于普遍存在的氮素过量施用问题,我鼓励农民采用微量元素、有机肥料补充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增强作物自身抵抗能力,减少肥料流失,加快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二、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管理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离不开农业生态系统的规范和管理。
我积极引导农民优化种植结构,合理轮作,避免连作,避免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减轻有害物质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通过优化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促进植被资源的自我修复和保护,调整产业生态布局,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保护自然环境。
在管理方面,我加强土壤水分和微生物生态系统的调节,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最大程度地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实行科学施肥方案、严密监督和质量管控,确保农业生态系统的茁壮发展,同时避免施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隐患。
我还加强领导层和农技人员的学习和交流,增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作力,努力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水平。
三、推动社会参与与国际合作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社会反响和影响,需要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社会参与和支撑力。
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

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一、建立减量增效目标:制定明确的减量增效目标,例如减少使用化肥的总量,提高化肥利用率等。
二、开展农田土壤调查:通过对农田土壤的调查,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和环境特点,进一步确定使用化肥的合理用量。
三、推广科学施肥技术: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将科学施肥技术传授给农民,提高他们的施肥技能和意识,如精确施肥、控释肥料等。
四、推广有机农业:鼓励农民使用有机农业种植方式,通过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提高土壤质量。
五、强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技术服务站或中心,为农民提供定期的农田管理和施肥技术指导,提供农业技术培训。
六、发展绿色农药:促进绿色农药的研发和推广,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选择环境友好的农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七、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化肥减量增效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化肥销售和使用的监督,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一、制定减量增效目标:制定明确的减量增效目标,如减少使用农药的总量,提高农药利用率等。
二、开展农田病虫害监测:开展定期的农田病虫害监测工作,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程度和影响,为合理施药提供科学依据。
三、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向农民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如种植抗病虫害品种、合理轮作、搭配使用农药等。
四、发展生物防治技术:积极开展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推广使用对病虫害具有生物防治作用的微生物、昆虫和植物。
五、强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技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定期的农田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技术指导,提供农业技术培训。
六、强化农药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督,严格执行农药登记制度,加强农药存储、运输和使用的管理。
七、鼓励农田生态建设:通过推广农田生态建设,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自然敌害和生态调控的作用,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以上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和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的一些建议和方案,通过全面推进科学施肥和农田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可以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和农产品质量。
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

4.监测评价:建立化肥使用监测评价机制,及时掌握化肥使用情况,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五、组织实施
1.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农民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2)改进施肥方法:推广深施、分层施、穴施等技术,减少肥料挥发和流失。
(3)应用新型肥料:加大缓释、控释、水溶性等新型肥料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2.调整施肥结构
(1)有机无机相结合:提高有机肥施用比例,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平衡施肥:合理配置氮、磷、钾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1.科学合理:依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特性和肥料特性,合理施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2.综合配套:集成应用农业技术、生物技术和物理技术等多种措施,实现化肥减量增效。
3.生态优先: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化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社会参与:引导政府、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多方参与,形成合力。
四、主要措施
1.优化施肥技术
3.加强协作配合: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与科研、推广、企业等单位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4.定期调度进展:建立健全化肥减量增效工作调度制度,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本实施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取得实效。
第2篇
3.加强协作配合:农业部门要与科研、推广、企业等单位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4.定期调度进展:建立健全化肥减量增效工作调度制度,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肥料减量工作总结

肥料减量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肥料减量工作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减少化肥使用量,可以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土壤污染和水质污染,同时也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单位积极开展了肥料减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技术指导,推广科学施肥。
通过加强技术指导,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我单位成功地实施了肥料减量工作。
我们注重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肥量进行合理施肥,采用精准施肥技术,确保作物的养分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尽量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二、优化施肥结构,减少农药使用。
针对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我们优化了施肥结构,合理搭配有机肥和化肥,减少了对化肥的依赖性。
同时,我们也大力推广了生物有机肥的使用,减少了对化学肥料的使用,有效地减少了农药残留和土壤污染。
三、加强农民培训,提高施肥技术水平。
为了确保肥料减量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加强了农民培训工作,提高了农民的施肥技术水平。
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开展现场指导等方式,我们帮助农民了解科学施肥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的施肥技术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肥料减量工作的要求。
总的来说,肥料减量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通过我们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技术指导,推广科学施肥技术,优化施肥结构,减少农药使用,加强农民培训,全面推进肥料减量工作,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扎实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摘要:2022年洪涝、干旱、台风等灾情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多地散发,化肥价格大幅上涨、持续高位运行,农业生产和科学施肥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诸多不利因素,全国肥料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形式、务求实效,在目标上突出抗风险、在内容上突出智能化、在手段上突出组装集成。
各地聚焦稳粮保供和绿色发展,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新形势、新问题,创新思路、重点突破,扎实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落实落地。
基于此,对扎实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化肥零增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高效施肥引言化肥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球每年化肥农用消费量在2亿t(纯养分量)左右,对世界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0%以上。
依据全国化肥试验网开展的5000多个肥效试验,证明化肥对我国粮食增产率在50%左右。
1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成效显著组织小麦等主粮作物分区施策,加强田间管理,增施肥促弱转壮。
一是制定技术方案分类指导。
制定发布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晚播小麦巧施肥水促弱转壮技术方案,大力推广增施肥、巧灌水,推动晚播弱苗促弱转壮、早发稳长,增穗数、提粒重,有力支撑高产稳产。
二是专家下沉一线巡回指导。
农业农村部组织11个下沉一线包省包片夺夏粮小麦丰收指导组,在春耕时节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合理追肥灌水。
三是集成新技术提高肥效。
把水肥科学运筹作为小麦促弱转壮的关键措施,集成示范施肥先进技术,提高水肥综合利用效率。
2化肥减量增效的主要类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发达国家化肥使用量变化态势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增长—稳定类型,自1961年开始,美国化肥消费量连续19年快速增长,由787.5万t增加到1980年的2147.7万t,随后稳定在1600万t~2100万t,而粮食产量继续增长;二是以欧盟、日本等为代表的增长—降低类型,欧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肥料用量达到2936万t后迅速下降,之后一直保持在2200万t以下,而粮食产量保持稳定。
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工作总结

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工作总结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行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旨在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化肥减量增效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采用有机肥、生物肥料等替代化肥的方法,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监管和指导。
农业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推广高效肥料和施肥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广大农民要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做到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其次,化肥减量增效工作需要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
要加大对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新型肥料和施肥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同时,要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推广,让广大农民了解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他们的生产水平和科学素养。
最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监管和检查,严格控制化肥的使用量和质量,规范农业生产的行为,防止过度施肥和乱用农药的现象。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激励那些积极参与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惩罚那些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的来看,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最终胜利,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化肥减量增效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化肥减量增效整改报告

化肥减量增效整改报告化肥减量增效整改报告背景•过去几十年,我国农业使用化肥的数量一直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随着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化肥使用量的快速增加,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加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化肥减量增效的整改要求。
整改目标•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中对化肥的依赖性。
•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实现同样产量下化肥用量的减少。
•减少化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高质量增长。
整改措施1.完善政策措施–制定严格的化肥减量增效政策,规范化肥使用。
–对超标使用化肥的农户进行惩罚,促使农户改善化肥使用习惯。
2.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提供农民科学施肥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化肥管理能力。
–推广精准施肥技术,根据土壤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施肥。
3.推动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使用。
–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建设,推动农业生产的综合利用。
4.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化肥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化肥行为。
–强化对化肥企业的执法力度,确保化肥质量和安全。
整改效果与展望•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努力,化肥减量增效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化肥使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农民的施肥意识得到了提高。
•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缓解,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结•化肥减量增效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关乎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实现化肥减量增效需要政府、农民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在整改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化肥减量增效的水平。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目标,为我国农业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计划与行动•制定具体的化肥减量增效计划,明确任务、时间和责任人。
•加强对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宣传,提高农民的意识和参与度。
化肥减量增效整改报告

化肥减量增效整改报告化肥减量增效整改报告一、背景概述自农业发展以来,化肥作为重要生产资料之一,对保障农作物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大量使用化肥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农田环境污染、地下水质量下降,农产品质量下降,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单位对化肥减量增效进行了整改探索。
二、问题分析1. 化肥过量使用:我单位发现,在农田中化肥使用量明显高于实际需求,导致大量化肥外溢入土壤和水体中,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 缺乏科学管理: 农民在化肥使用上缺乏科学指导,存在过量施用、单一使用品种等问题。
这不仅浪费了农民的成本,也限制了化肥的增效。
三、整改措施1.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我单位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制定了科学施肥方案,并通过技术培训、宣传推广等方式向农民普及。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可以将化肥用量减至实际需求水平,提高化肥利用率。
2. 促进绿色有机农业:引导农民采用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
我们鼓励农民使用生物有机肥料,以及合理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来替代部分化肥使用。
3. 支持新技术应用:我单位积极引进新技术,例如微生物肥料、缓控释肥料等。
这些新技术可以通过更精准的施肥方式,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减少化肥用量。
4. 建立监测系统:为了实现化肥的减量增效,我单位建立了化肥使用情况的监测系统。
通过定期收集、统计化肥使用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对不合理使用的农户进行指导和调整,推动化肥的减量增效。
四、整改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行,我单位取得了一定的整改效果。
首先,在化肥施用量上,通过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化肥使用量明显下降。
根据统计数据,整体化肥使用量减少了2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了10%。
其次,在农田环境方面,通过采用绿色有机农业模式,有机肥料的使用逐渐增多,化肥残留物的浓度明显下降,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再次,在农产品质量方面,化肥减量增效也带来了明显的影响。
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工作总结

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工作总结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化肥的使用量逐渐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国积极推动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大力推广了有机肥和生物肥料的使用。
通过加强对有机肥和生物肥料的宣传和推广,农民逐渐意识到这些肥料对土壤的改良和植物的生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有机肥和生物肥料的生产和销售,进一步促进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其次,我们加强了化肥的科学施用。
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帮助农民掌握了化肥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了过量施用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化肥施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施肥不当的情况,确保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最后,我们加强了土壤养分的管理和调控。
通过土壤检测和分析,我们了解了土壤的养分含量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施肥计划和调整。
同时,我们还推广了覆盖耕作和轮作休耕等土壤保护措施,减少了养分流失和土壤侵蚀,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
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我国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化肥使用量逐渐减少,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却得到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支持和投入,推动农业生产向着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江西省化肥减量化困境及实现路径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112XIANGCUN KEJI 2021年11月(中)江西省化肥减量化困境及实现路径周志宽陈昭玖(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摘要]化肥是提高农业生产产量的必须投入品,也是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物资。
近年来,全国各地化肥减量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还远远达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以江西省为例,从土地细碎化程度高,化肥减量措施宣传不到位,农业补贴政策与化肥法规有待加强与完善等方面研究化肥使用现状,分析化肥减量化困境。
同时,对土地规模经营、有机肥与新型肥料替代传统化肥、设立化肥减量培训与咨询服务平台、政府加强与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和化肥管控法规等提出建议。
[关键词]化肥;减量化;困境;路径;江西省[中图分类号]F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32-112-3化肥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保证粮食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此,农业农村部出台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方案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农业面源污染,土壤板结、酸化等问题,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是要求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并要积极开展农业节肥行动,实现化肥使用量负增长。
2020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化肥减量行动。
此时,经过5a 的努力,截至2020年底,我国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已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化肥使用量明显减少,化肥利用率显著提高,对缓解或消减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具有明显的效果。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同时,农业农村部指出力争到2025年化肥利用率再提高3%,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全面绿色转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量施用化肥、实现化肥零增长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探索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之路[1],江西省赣州市农业农村局2016年以来连续3年印发了农业化肥减量化专项治理方案,并根据方案要求,牢固树立“科学施肥、绿色环保”理念,明确工作目标,强化责任落实,细化技术推广,着力提高科学施肥水平,有效控制农业化肥施用,稳步推进农业化肥减量化专项治理行动。
1推进措施本着“保障生产、节本增效、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的原则,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有机肥替代等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
1.1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控“源头”增效减肥1.1.1开展取土化验,继续巩固落实基础性工作。
近3年,依托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扩宽了蔬菜、脐橙、茶叶等经济作物取土化验的范围,2018年共采集土壤样品1800个,覆盖该市各县(市、区)所有区域和土壤类型。
为了提升土样的检测检验水平,各县(市、区)农业部门与省级专业检测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在保证土样常规5项检测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微量元素、重金属含量等项目进行测定,确保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为开展农业化肥减量化工作打下了基础。
1.1.2统筹田间试验,不断提升农业化肥利用率。
组织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经济作物“2+X ”田间肥效、肥效校正和中微量元素单因子肥效等试验,严格试验要求、提高试验质量。
2018年共完成田间试验86个,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为农作物施肥配方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有效促进了配方肥推广使用,减少了农业化肥使用量。
1.1.3深化技术服务,逐步实现系统化、专业化。
根据土壤检测和田间试验结果,进一步改进完善果树(脐橙)、水稻施肥指标体系,逐步建立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优化施肥方案。
整理开发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及时更新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
建立“互联网+测土配方施肥”服务系统,完成县域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入库,安远、信丰等县先后开发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测土配方施肥手机APP ,开通测土配方施肥手机在线查询服务。
1.2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做好“加法”提质减肥1.2.1着力推进秸秆养分还田,实施秸秆综合利用。
一方面根据区域耕作方式、作物类型、农机器械配置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堆沤还田、粉碎还田、过腹还田等方式,使秸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另一方面将农作物秸秆作为农村沼气能源的原料,发酵腐熟后用于还田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2018年赣州市秸秆还田面积28.1万hm 2,秸秆还田率达85%,有效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耕地质量,控制了农业化肥使用。
1.2.2积极引导农户种植绿肥,开辟绿肥还田新模式。
结合近年来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的实施,建立项目综合示范区,整合项目资金购买紫云英、红花草、肥田萝卜等绿肥种子,免费发放给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户利用冬闲田集套种绿肥;拓展绿肥示范种植范围,逐步推广绿肥入园进山,根据当地绿肥种植取得的经验,适度在苗圃、果园、茶园等有条件的作物种植区域套种绿肥,2018年种植绿肥3.43万hm 2,保护并提升了耕地质量。
1.2.3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示范。
安远县、大余县、崇义县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摘要2015年以来,江西省赣州市按照农业农村部、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工作要求在该市积极开展农业化肥减量化专项治理行动。
本文围绕4个方面介绍了该项行动的推进措施,高度概括了行动以来所取得的一些成效,并从宣传培训、示范带动、监测体系、监督执法4个层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减少赣州市化肥用量、提升肥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肥;减量;增效;措施;建议;江西赣州中图分类号S14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12-0163-03Stuatus and Suggestions for Efficiency Promoting and Decrement of Chemical Fertilizer in Ganzhou CityHUANG Bin 1ZHONG Hou 1LIU Jing-fang 2HUANG Ming 3*(1Soil Fertilizer Workstation of Ganzhou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Ganzhou Jiangxi 341000;2Ganzhou Branch of Agricultural Broadcasting andTelevision School of Jiangxi Province ;3Soil Fertilizer Workstation of Xingguo County )Abstract Since 2015,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inistry and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partment of Jiangxi Province ,active action has been taking to promote the decrement of chemical fertilizer in Ganzhou City.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positive measures of the action from four aspects ,highly summarized the effectives since the action carried out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rom four levels :publicity and training ,demonstration ,monitoring system and supervision of law enforcement.It ′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ecreasing the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mount and promoting the fertilizer efficiency in Ganzhou City.Key words chemical fertilizer ;decrement ;efficiency promoting ;measure ;suggestion ;Ganzhou Jiangxi赣州市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现状及建议黄斌1钟厚1刘景芳2黄明3*(1江西省赣州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江西赣州341000;2江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赣州分校;3兴国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基金项目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赣南脐橙水肥一体化综合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赣市财教字〔2017〕179号)。
作者简介黄斌(1991-),男,江西赣州人,硕士,助理农艺师。
研究方向:土壤肥料。
*通信作者收稿日期2019-03-18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12期163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农业科技圆园19年第12期示范项目稳步推进,主推增施有机肥技术模式,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建立7个农业化肥减量核心示范片,充分发挥示范片技术集成展示作用,带动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2018年全市有机肥施用面积13.55万hm2,增施有机肥2.86万hm2。
1.2.4开展土壤酸化专项治理,大力促进土壤提质提标。
2018年在崇义县选择土壤pH值较低的酸化和潜育化耕地,通过施用石灰或土壤调理剂等相关技术,推动土壤酸化改良治理,建立土壤酸化综合治理示范片1853hm2,辐射带动土壤酸化综合治理1.493万hm2,切实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条件,提高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性指标。
1.3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夯实化肥减量增效基础1.3.1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发挥耕地监测的基础作用。
2018年耕地质量监测网络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建成耕地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99个,比2017年度增加23个。
通过开展监测点建设、对比试验和数据分析,完成编写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摸清本区域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建立耕地质量信息和预警系统,为指导当地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基础和保障。
1.3.2丰富耕地质量监测内容,发挥监测信息的支撑作用。
贯彻落实《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方法》有关要求,严格按照“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采集土样,规范田间调查、土样采集、样品检测等采集数据工作,切实做好质量监测工作。
田间作业情况、作物产量、施肥量和土样检测项目等耕地质量监测内容作为耕地地力监测评价的重要标准,同时每个监测点遴选一名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农技人员负责,定期做好耕地质量监测内容的记录,做好监测信息的及时上报,为科学施肥提供支撑和指导。
1.4推进施肥方式转变,积极引导农户科学施肥1.4.1优化施肥结构,减少农业化肥施用量。
根据该市土壤养分情况变化、作物施肥规律不断调整农作物施肥配方,适当增施微量元素肥料,适时调整应用缓释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
2018年高效新型肥料(包括缓释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肥料等)推广示范面积4.62万hm2,肥料利用率比2017年提高了1%,减少了农业化肥的使用量。
1.4.2推广农机入田入园,推进农机精准施肥。
按照农艺农机结合、设施技术配套、作物品种、栽培、植保等措施统筹的原则,根据不同耕地地形和不同农作物类型,选择相适应的农机器械,开展底肥深施、追肥深施、种肥深施等化肥机械深施技术示范试验,探索农机农艺结合新模式。
2018年机械化施肥面积为5640hm2,为赣州市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的全面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4.3开展水肥一体化项目,提升肥料综合利用。
借助赣州近年来高标准大棚蔬菜、果园的快速发展,积极开展菜园果园绿色增效技术试验示范,在崇义县龙勾乡石塘村和过埠镇果木村建立了蔬菜水肥一体化示范点,在崇义县关田镇下关村、长龙镇葫芦村建立了脐橙水肥一体化示范片,推广膜下滴灌、喷灌等施肥技术。
据统计,2018年全市蔬菜、脐橙及其他作物等高标准的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为2.61万hm2,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效效果,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2开展成效2018年度赣州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9.344万hm2,配方肥施用面积23.04万hm2,配方肥施用量32.97万t,覆盖赣南18个县(市、区)。
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集成推广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建立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推广示范面积29.316万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