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摇滚乐的发展史

中国摇滚乐的发展史
中国摇滚乐的发展史

A,独立时代

得先给中国摇滚乐划分几个阶段,不是为了写历史,而是为了自己的论述方便,或者说,这只是适合本文的工具,作为读者,你不一定要用在别处。

还是先从崔健时代说起,崔健本身就经历了好几个时代,所以说崔健时代有点模糊。不如说是史前史时代,从七合板刘元的《Go Away》到崔健到其他乐队形成一个摇滚圈,到1989年。这是一个乐手诞生、作品诞生的时期,而公众则充分展开了对摇滚乐的想象,把它塑造成了理想主义的旗帜(那时候林贤治、高尔泰等人都在盛赞摇滚乐,而2002年,我还在人大的讲座上遇到这样的提问:你认为摇滚乐能够拯救人类的灵魂吗?)。

然后是唐朝黑豹魔岩和重金属的时代,摇滚乐进入部分青年的生活,并和其他人的生活形成对抗,音乐形式古典、正统,情绪夸张、浪漫(浪漫到头,撞见现实,就变成虚无)。

1997年以后,外省乐队蜂拥而起,真正关注社会现实的和真正叛逆的乐队出现,朋克文化在北京成型,外地乐手开始进驻树村。这是一个地下年代。之后的几年里,中国的年轻人开始形成青年亚文化,摇滚乐也有了赖以存活的基础。到2000年的时候这个文化从模仿、凑合、发明,达到了自成一体的阶段,音乐、服饰、俚语、生活各方面都有了成套的语法。

2002年以后,地下摇滚的攻势缓和下来,进入了独立时代。“独立”的前提是中国摇滚乐已经是处在全球独立音乐的大背景下,而不仅仅是全球摇滚乐、中国新音乐这样单一的背景,因为它仍然不仅仅是摇滚乐,它在中国仍然带有强烈的独立精神、地下气质,甚至残余的先锋性,甚至还带着已经在西方主流摇滚乐里消失了的“摇滚精神”。中国的实验音乐、电子乐和其他新音乐,随着独立音乐传播渠道的渐渐成立,让摇滚乐面临分化和转型。以前冲锋陷阵的地下摇滚是中国摇滚乐的重心,但现在重心已经转移到了更有态度和想法,也更有个性的独立音乐上,比如说新一代独立朋克和实验摇滚。同时,主流摇滚乐也渐渐有了自己的重心,英式风潮已经到了收获期。

人们开始抱怨,说今天的摇滚乐缺少一个代表人物,或者说,缺少让他们谈论起来更方便的符号。这可能无可厚非,但我们不需要什么代言人,尤其是在扛着精神解放旗帜的摇滚乐这个领域。在这样的时代,谁还想要当英雄,谁就是骗子。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是更平凡、更富有创造性,也更低调的行动者,是群体,而不是精神领袖。媒体依然在造神,媒体永远都在造神,以便制造出更容易消费的文化符号,但摇滚乐需要的是年轻人更独立地思考和生活,是漠视(而不是反抗)英雄、取消神话,用自己的存在去消解偶像和领袖的暴力——也就是社会的暴力。摇滚乐的从业人员,如果还在积极配合媒体和商业机器的需求,联合制造新的神话,煽情并改写真实的音乐、生活,那要么是怀旧而不思进取,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独立时代的英雄是这个群体,是随着迷笛音乐节文化成长起来的音乐群众,他们不是眺望和谈论摇滚乐,而是过着摇滚生活。需要注意的是,迷笛和伍德斯托克没有关系。中国的摇滚青年都有伍德斯托克情结,中国官员都有高层建筑和新马路情结,中国人都有好大喜功的万人太极拳情结。这是因为自卑。每个人都喜欢大的、壮观的、夸张的、好莱坞的东西,并且把摇滚乐解释为这种远离现实的奇迹。但奇迹的产生,是在奇迹的年代和奇迹的人身上,或者说,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奇迹不同于伍德斯托克。伍德斯托克已经永不再来,再来就是骗人。但我们可以或者说应该去发现我们的奇迹,它会比伍德斯托克更美更酷,但肯定不会

再是那样的方式。我想,迷笛,以及背着背包的年轻人,就是新的奇迹的蒲公英的种子。

转折点都是写历史的人总结出来的,我也在总结,“独立时代”并不是一个或两个里程碑那么简单,总结,只是为了本文的方便——我更想说的是,每一个转折点都是被时势所造就的,它不过是一场雷雨中一道被你看见了的闪电而已,而那些正负电子的聚合过程,才是最有意思的。

B,在打口的一代之前

打口的一代已经是过去式了,我是打口的一代,但我现在已经不买打口唱片了,以前打口的、残缺的营养,现在正在重新补课、梳理脉络,以前很难得到的文化产品,现在伸手可得。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被总结的年纪——如果你注意过中国的DVD文化,会发现这一代人有一种疯狂的文化占有欲,买了几千张DVD的人大有人在。为什么?因为匮乏。因为我们是被打了口的,我们看见了新世界,但却是变形的、残缺的、稀薄的,所以我们后来就变得非常自恋和贪婪。这一代在被总结之后,你会慢慢发现没有被总结到的东西要过很久才会体现出来,也就是说,这种残缺的、没有体系的、速成的、自我发明的方式,一开始造成了我们在文化艺术和娱乐甚至生活方式上的捉襟见肘,四不象,但渐渐地却会演变成风格,一种生猛的、完全不同于资讯发达地区的风格。这也就是某些人苦苦寻找并急于捏造的中国(本土)方式。

但是世界早就变化了,并且没有模仿别人变化的方式。98、99年的时候,观众还是白纸,容易体验到激动;而乐队是生猛的,粗糙但是充满精神能量。但今天观众和乐队都开始成熟了,我们一起,开始了新的建设的时代,建设总是不温不火的,除非你乐在其中。估计2年以后,一些乐队会改变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现在活跃的、有风格也有想法的一些乐队,像木马、沙子;一方面是更国际化的独立乐队,像SUBS、挂在盒子上;还有就是那些实验乐队,像顶楼的马戏团、第二层皮。但别再指望不同的年轻人都万众一心地听同一个乐队,那太可笑了。今天来回顾中国摇滚乐的故事,必须看得比打口文化更多一点——向前,继续向前逆推。其实革命总是拖泥带水、藕断丝连的,打口文化的前身,在某种程度上也被它延续了下来。

摇滚乐在中国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从一开始就被放进了艺术和文化的领域来谈论。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官方的、惯性的视角;也是80年代以来,为了给摇滚乐找到合法性外衣而选择的视角。摇滚乐怎么可能是当代艺术,它最多是当代艺术的素材之一——反正当代艺术有足够大的包容性。摇滚乐是当代文化,是青少年亚文化,是大众文化,是反抗和消费、独立与商业的混合体。但中国摇滚乐不是,中国摇滚乐具备了在西方不曾有过的先锋性,事实上,即使是滑板和文身,在中国也具备某种文化上的先锋性,或者说,一种现代性背景下的先驱、英雄风格。所以说摇滚乐承担了这个那个,也都是正常的,它本来就承担很多使命或者说可以被从各种角度解读、消费、再造、加工,但它在中国所承担的一切,都因为中国的重,而显得重。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青年并不需要摇滚乐,他们需要的改变生活的希望,是自由,是精神解放,是从88年的启蒙运动延续下来的对自我的重新认识,是之后的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向往——对多数在体育馆为摇滚乐欢呼的人来说,仅仅是向往。所以说,摇滚乐被误会为当代艺术,并承担了文化和道德的理想,这是一件非常悲壮的、现代性的事情。自从年轻人开始建立自己的语言、思维、表情体系,他们也就渐渐不再用学院和官方的方式去解读摇滚乐,事情才终于开始了变化。

理想主义是一件好事情,至少看起来是这样,至少在一无所有的年代里,它可以让跟摇滚乐沾亲带故的人都拥有自尊,并加倍努力,而且可以和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进行抗衡并获得道德上的优势。但问题是,理想的内容是什么?理想又是怎样被当年的理想主义者亲自打翻在地然后狠狠踩上一脚的?如果说理想就是出人头地,就是从奴隶到奴隶主,那么我们都看到了,早期的中国摇滚乐手,后来的许多摇滚乐手,其实都经历了一个奴隶的反抗、成功、进入奴隶主文化的过程。事实上,如果要强调摇滚乐的理想,就不可避免地要重新审视那些摇滚乐代言人究竟在哭着喊着要求什么——是不是要求得到反摇滚的社会的承认?是不是要求在不自由的世界里分一杯羹?是不是通过歪曲商业的概念,要求加入既得利益集团?这是一个被打口和后来的盗版/P2P文化掩盖了的问题,事实上它一直存在,从未被解决。

1994年的时候我刚刚开始了解摇滚乐,那时候我和摇滚乐手一样,梦想着有一天“摇滚乐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那种愿望太抽象了,只是希望不要有太过离奇的压力而已。现在当然是满意的,我已经和我这一代摇滚乐爱好者一起弄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不再期待得到社会的承认,除非这个社会是我们承认的;换句话说,社会有无数个,我们建设我们自己的。我们不仅在创造音乐,更是在创造生活,摇滚乐内部正在产生美妙的分裂,而从外部看,它对社会对年轻一代的心灵都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像这种充满生命活力的东西,当然会充满问题,我们要期待更多问题和麻烦的出现。

C,存在吗?“中国摇滚乐”?

当年赵传在他最珍贵的专辑《粉墨登场》里大谈中国摇滚,大陆的我们,也一样激动着,在魔岩的鼓舞下做起了摇滚强国梦。但什么是“中国摇滚乐”?它在世界摇滚乐的版图上有什么意义?它有一种可以辨认的风格吗?它和中国足球一样是民族主义者的壮阳药吗?

这个概念的提出,本身就说明中国摇滚乐的落后。因为现在已经很少人这样总体地说起音乐,人们更多地使用金属、朋克、独立、实验、地下、迷幻,甚至更具体的概念,比如电子原音和南方说唱。

这个概念,在亚洲或者世界的影响都是零。

中国最出色的乐队,在世界的眼光下看,也就是又一支好乐队而已,要么就更惨——哇噻,一支来自古老东方红色中国的摇滚乐队。这样的比较毫无意义。摇滚乐不是用来竞赛并让观众感到自豪的东西,摇滚乐是体验,是行动和参与创造。事实上,舌头乐队是有独特性的,因为他们和世界摇滚乐潮流不一样,套用西蒙·罗纳尔兹的话,就是“将非摇滚的方式用作摇滚的用途。”而崔健可以做一个万国博览会的官方代表,二手玫瑰也可以做一个世界人民大团结的代表,脑浊则是朋克和青年亚文化的国际主义代表……但这有什么意义?让你听说了感到高兴?而不是在你身边、在你的生活中存在着?

更迫切地说,我们有一些比“中国形象”更需要保护和发扬的东西。摇滚乐和流行乐时期的王凡,写出了了不起的旋律,发出了独特而完美的歌唱,在任何时候听,那都是充满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礼物。崔健,当他不玩杂耍的时候,完全是一个世不二出的心灵英雄。当然,还有很多,歌曲时代的王磊、头两张专辑的郑钧、沙子乐队的主唱刘冬虹、弹唱时代的张浅潜、第一张专辑里的唐朝、左小祖咒……太多了。你会发现,他们都拥有,或者曾经拥有一种保持真诚的能力,和将真诚转换为音乐的技巧。但这样说,仍然是一句废话,事实上每个人都一直在这么说,所以我应该改口说:那种在没见过世面的情况下焕发出来的真诚、单纯和勤奋,

使人们接触到了其他人的心灵,这种东西正在随着我们见了一些世面,而又没有见到足够的世面,而渐渐消失。这是一种奴隶的悲哀,我们需要抓紧时间,从这种奴隶的文化中挣脱出来,去掌握新的品质。

在去年的巡演中,我见到了很多人,听到了很多事,最深的感慨就是“中国人”的诞生。很多朋友都越长越像汉唐时代的中国人,无论是发型、服饰还是表情,都因为生活方式和世界观的成熟,而焕发出一种整体的风格,这是地下文化的积累,和对传统和自身的自信的结果,同时又有着相当开放的国际化经验,跟新技术和观念结合得天衣无缝。战斧的吉他手郭智勇是佛教徒,这个消息可能要比木马主唱谢强背上文的欢喜佛更令人震惊,那个曾经拼死叛逆的反传统世代,如今已经和传统联合起来,把叛逆上升到了更深的层次。各地的市民文化,正在被李伯清、万峰和方言谈话节目推向自我觉醒的阶段,而所谓的小资文化,也在敏感地模仿和追随着国外新世纪运动、国内本土意识的皮毛。中国的新音乐和年轻人文化,正在进入一个本土化的时代,这是最让人激动的。

和其他音乐工业落后的国家相比,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长时期的文化制品封锁政策,打口和盗版只能提供支离破碎的当代音乐图景,想要模仿、追随,甚至同步跟风都是不可能的,或者说都是经过了大比例的稀释的。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最有创造性的音乐家就激发出了加倍的创造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原创性。这一点有点像英国80年代初期的新音乐场景,只不过他们的背景是对传统的弃绝,而我们是没有传统。中国音乐家对自身文化的利用和开发是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的,今天的乐队使用民族元素也早就司空见惯——当然,今天的全球音乐潮流也是越来越强调对原有中心的放弃,和对不同元素的开发,其中以后摇滚对各种中心化的音乐构成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破坏,最终使民族音乐元素的使用不再简单地作为异国风情,而是在更加结构性的层面上发挥作用。今天的乐队能够做到西化,实际上说明了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正常发展和积累的阶段,或者说是补课,你不能要求所有的乐队都有能力在毫无传统的背景下结合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音乐体系——印度音乐从The Beatles和Ravi Shanka那里,经过John McLaughlin和其他音乐家的努力,一直到90年代的移民音乐家对world beat的改良,已经有了一个丰厚的传统,但像Tabla Beats Since这样的水平也都很罕见的,更不要说像La Monte Young那种成天飞叶子的极简派体系——更多的还是后殖民主义音乐的贩卖。“有中国特色的摇滚乐”想要成立,还需要经过一个对自身文化的自觉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感兴趣,或者技术性的融合。去年孔宏伟的爵士乐唱片就很能说明,中国人在既不了解自身,又不了解别人的情况下,能够生产出多么廉价可笑的东西。

电子乐在中国,基本还处在90年代初期Prodigy的电子摇滚时代,因为大多数电子艺人、电子乐听众都是从摇滚乐场景中转移出来的。这是一件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像纽约的Electroclash风潮,其实也正是摇滚乐和电子乐真正在观众群、生活和表达语法上走到一起的一个标志。中国还没有出现电子乐对摇滚乐的对抗、反叛,就已经面临了世界独立音乐场景中的大融合,这真的很酷。换句话说,中国的年轻人还没有搞懂什么是摇滚乐,还没有开始宣布摇滚乐的死亡,就发现摇滚乐已经在独立音乐的概念下重新焕发了青春,在这个新的时代,吉他和软件已经不是谁辅助谁,而是在“摇滚乐精神”的统领下变成了新青年的利器。

事实上,还没有学会进入疯狂分类的误区,我们就已经开始学习用精神,而不是形式来判断摇滚乐,这是一个美妙的时机。

D,钱还是摇滚,或者有中国特色的钱卫文化?

中国流行乐最重要的从业人员,几乎都来自摇滚乐领域。我们一直在谈论的摇滚乐和流行文化的对立,其实一直只是假象——外围铁杆摇滚乐迷这样想象,核心摇滚精英则默许这种想象,以便在道德和利润上博弈。我们不能把没有钱的大公司当成独立厂牌,也不能把做梦都想当偶像的穷孩子当成朋克。事实上,真正的对立,正在摇滚乐内部发生。独立的流行乐和独立的摇滚乐是一回事,而流行乐和摇滚乐一样也都会制造陈词滥调。商业成功这件事,在80年代之前的西方世界,和背叛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但商业系统本身经过了最近几十年的进化,已经把利益最大化原则发挥到了新的极限,所以我们很少能看到真正有趣的音乐取得商业成功;而大公司的进化,也达到了离产品(也就是音乐)最远、离资本运做和法律法案斗争最近的程度,观察一下RIAA的行径,就可以理解大唱片公司究竟想要什么,在他们丧心病狂的掠夺下,又有多少真东西能够幸存。所以,从理论上说,商业并不伤害音乐,但在商业化的原则下,音乐已经奄奄一息了。摇滚乐的态度不是简单地反对商业,也不是简单地赞同商业,而是行动起来去创造自己的商业,今天地球上能够有一个发达的独立音乐网络,并不是靠一些懒惰的土鳖高喊商业无罪而建立起来的。

地下就意味着拒绝利益最大化,就意味着趣味最大化,意味着无论如何要用音乐让自己开心,意味着不做重复的、没有挑战性的音乐。这样做的最终结果,通常是几乎不赚钱。所以会有人说地下就是不赚钱,但这样说的人绝对是智商有问题,连基本的逻辑都弄不清楚。人们至今还在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性接受信息,美国音乐家都能靠音乐活下来吗?有百分之多少的比例?那个“商业化可以帮助音乐家”的口号是怎么诞生的?像废墟、扭曲的机器、夜叉这样水准的乐队,在西方差不多是垫底的主流,而舌头也只能是独立圈子里忙碌的手工劳动者,如果实现商业化,大家在中国也一样是草民。青春期的时候,摇滚乐是地下,是一种酷;成人以后,就恨地下文化,恨自己曾经误上贼船,恨唱片市场不赏识自己的才华,这也是中国人穷疯了的一个标志。

某些人过去和摇滚乐沾边,也不能说他们就签了卖身契,他们在青春期爱上了摇滚乐,或者说爱上了与众不同,人格成熟以后终于回到了自己本来就应该去的地方,总比有些人死活赖在一个错误但是听起来光荣的位置上要强。在中国,坚持并不能说明什么,清醒地坚持才最重要。中国的摇滚乐前辈,多数都是临时过来帮忙的,革命进入新阶段,他们也就该回去搞自己的追求了。有些人就是受不了没面子、没地位,实在不行也得拿钱顶着,你指望这样的人不求回报搞音乐?开什么玩笑,他们必须维持中上层的生活才会觉得自己是个人。搞摇滚乐不赚钱很正常,美国、欧洲、日本搞摇滚乐的人,大多数都穷,甚至穷的叮当响,要么就要比别人勤快,为什么我们只愿意看到万分之一的小康户和暴发户?谁说发达的商业机制就是正常和完善的?如果真的有一天,音乐家都能靠音乐活下来,那一定是外星人统治了地球。喜欢音乐就去做,不要抱怨社会不公平,社会从来都没有公平过,而且人们越是只会抱怨,它就越不公平。

对唱片工业及其利益分享者、未来的利益分享者来说,摇滚乐必须尽可能商品化。保持其中的新鲜和激情,只不过是为了保持商品的可复制的“个性”。但我们不是在开唱片工业研讨会,我们只谈音乐,而且,按照我们20年来从未改变过的倔强,来谈论进步的音乐。

总体上来说,欧美摇滚乐的方向,或者说进步的方向,可能不再需要说起“摇滚乐”这个概念。欧美的方向就是独立音乐的全面崛起,尽管新金属(或者不如说老新金属)、Hip-Hop和乡村音乐、俱乐部音乐、电子流行乐还在占据中国乐迷

的耳朵,但真正代表未来的,可能是这样一个音乐节——你会在同一个舞台上看到MAX/MSP软件制作的日本新噪音、单人弹唱的艺术民谣、英国自由即兴、美国地下吉他噪音、挪威清新吉他、几乎听不见的lowercase sound……而观众是同一批人。凡是有独立精神的、不一样的音乐都有可能被这个人群接纳。2005年的All Tomorrow';s Party重新发掘了后摇滚乐先驱Slint,2004年的Glastonbury音乐节上演了瓦格纳的歌剧,这是,但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已经开始追求主流观众。

摇滚乐的美学,如果说是一种现代性,一种夸张的对抗和戏剧性,那么我们可以说摇滚乐已经成了文物和正在被复制和贩卖的文物。但这可能只是一个方面,因为取消了这种炫耀、夸张和戏剧性之后,音乐依然是革命性的和打动人的。90年代,新的音乐形式已经取消了传统摇滚乐的神话,尤其是取消了吉他和英雄主唱的霸权,取消了炫耀性的完美和声、音色和技巧;今天和明天的音乐,是所有声音都平等、所有音乐元素都平等的音乐,而经过了长时间的技术崇拜,音乐家们已经开始重新探讨精神和哲学,或者干脆就只是感觉。我们在日本和德国的新迷幻音乐中听到的,就是这种原始的、宗教性的声音。这当然是因为人的变化,因为西方的新青年已经越来越受不了贴胸毛、充大个、装神弄鬼扮演灵魂工程师的摇滚英雄,因为生态哲学和新世纪运动已经深入人心,总有些人会认为炫耀是可耻的,不管是在拉斯维加斯,还是在舞台上;而这样的人正在多起来。

E,井底之蛙和鲤鱼跳龙门

中国乐手不是吸收采纳得太快,而是相反。中国乐手普遍患有消化不良的疾病,资讯还没有爆炸,人们已经捂起了耳朵,开始拒绝变化。这完全是因为懒惰和自满,而不是因为他们说的那些借口,例如创作比学习更重要,例如听多了就会失去敏感。从主流的俱乐部音乐,到更加主流的Hip-Hop,在中国都算是孤独的先驱,所以人们就满足于此,听了几张其他中国人不知道的英美排行榜上的唱片就以为了解了最新的风向,啊呸,这些井底之蛙!

我们总是在遗憾地说起“一张专辑现象”,好象我们已经从井里跳了出来,已经和外面的世界融为一体。但鲤鱼跳龙门也没有那么简单,没有日积月累的努力,没有摇滚乐文化的浸泡,光靠选拔几个青年才俊,乐迷们推着小车送上粮草和期望,就能够迎来新的时代吗?不,摇滚乐还真不是奥运会。唐朝当年的高峰,一方面是乐队长期积累的冲动和感情,通过一个完美的机会爆发了出来,而他们的音乐,从歌词到编曲到制作,都经过了拔苗助长式的提升,再加上这是输不起的一代人,爱面子胜过一切,所以后来面临巨大的创作压力,也算正常。大家憋着一口气,靠精神能量在第一张专辑里达到高峰,然后就找不到下一个反抗、征服和超越的对应物,再加上本来素质就单薄,最后就变成了中国式的一次性乐队。这并非扛不住成功的压力,而是和创作能力的不稳定有关,说真的,乐迷进步的速度,要比很多乐手进步的速度更快,因为乐迷是真的爱音乐,而乐手,可真不一定。

资讯似乎是发达了,Soulseek可以为你找到一切冷门音乐,但是看一眼《通俗歌曲》的年度回顾就会知道,很多乐手获取资讯的途径还是那么狭小。10年前,人们为了一盘打口磁带而彻夜不眠、花费重金,人们能把《音像世界》倒背如流,但今天,就是你刻好了CD送给朋友,他也未必会听上一遍。看起来,这好象是大家都吃饱了,但实际上还差得很远,井底之蛙不过是向上爬了一两尺而已。有的人已经知道怎样获取和利用资讯了,但更多的却还是没出息,已经被吓晕了,拒绝再睁开眼睛了。中国摇滚乐缺的很多,我也不知道主要缺什么,但也许有一天人们不再谈论“中国摇滚乐缺什么、向何处去”这样的大型话题时,它就不大匮

乏了。越是不足,就越容易谈论遥远的、庞大的、总体的话题,这是一个规律。不过我还是想说,中国摇滚乐和其他事情一样,缺的无非是天时地利人和,前两样需要去认识和观察,只有后一样可以努力改造,人的问题,自己的问题,要比呼唤市场、呼唤社会支持更重要,也更现实。

无论是从积极态度和纯洁性,还是从创造力和技术素质来看,曾经普遍被认为是最摇滚、最单纯的京郊地下乐队文化,在今天已经演变成了新的井。这不是兄弟们的错,而是时代真的没有进化到“国际同步”的程度,同样是穷音乐家,西方人是快乐的和开放的,中国人则通常是抱怨的和自闭的,我们需要跳到自己的文化里去,各得其所,并****做的事——树村、东北旺和霍营以及单店都和当年的圆明园不大一样,树村在刚刚成为一个新文化圣地的时候就及时消失了,所以说它没有那么理想化,没有那么浪漫。但对于外人来说,它一直都是乌托邦。北京的外地乐手聚居文化,其实并不嬉皮,嬉皮文化的当代版本要到大理去找,树村是一种低物质、低科技、反城市化的聚居文化,有很强的道德指数,外界看到的集体认同感和友谊,也都建立在这种道德感上面。不管是音乐理想,还是社会态度,以及后来衍生出来的对科技、时尚等等城市文明的抗拒,都带有一种非常中国的方式,事实上它要比大理、圆明园都显得保守和顽固。

水泊梁山的幻觉现在已经消散,聚居群落里的人可能都不大喜欢职业化,就像东京那些生活在公社里的地下音乐家,他们在职业化的反方向上创造了一个世界。技术进步的同时,理念当然也在进步,但究竟什么是进步,这是值得探讨的。职业化也许是进步,但也许恰恰不是,总之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音乐-世界观,要比选择音乐形式更重要。鲤鱼或者青蛙,霍营或者小酒馆,摩登天空或者Mort Prod,都只能去成为自己,而不再以别人的标准衡量自己。

F,……

worship、cult、icon这些概念,来自西方摇滚乐世界的集体迷信;强强联手、资本操作、娱乐工业,这些资本主义一元论;和流行抢市场、曲线救国、好音乐就要给所有人听到,这些中国特色谬论……仍然在毒害着青少年的,不是官方意识形态的洗脑,而是来自我们自身奴性、贪婪和懒惰的呼应。我们暂时把摇滚乐和中国现存的大众文化分开谈论——在摇滚乐仍然依赖大众媒体的传播和大众价值观甚至大众文化市场的架构的时候,一切努力都还是虚弱的,即使想从这里面榨出钱来,也要等一个文化自身的血肉骨骼、神经脉络成长起来再说。中国摇滚乐曾经是神话,因为它并不是真正的摇滚,现在,有种的话,就从神话的系统中独立出来吧。

注释:

崔健:中国最早的摇滚音乐家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创作出整批高水准摇滚乐作品的音乐家,当然,也是中国最成功的摇滚音乐家,对公众来说,他是和“中国摇滚乐”等同的文化符号。

七合板:80年代初期组建的电声乐队,成员包括崔健,以翻唱美国、日本歌曲为主,也有一些创作。

刘元:七合板乐队成员,崔健的长期合作伙伴,中国最知名的爵士萨克斯演奏家,北京爵士乐场景的推动者之一。

林贤治:德高望重的广东文人。

高尔泰:80年代炙手可热的哲学家,后来移居美国。

唐朝:90年代初期盛极一时的重金属乐队,1995年贝斯手因车祸丧生后走向低谷,复出后基本无所作为。

黑豹:90年代初期最成功的流行摇滚乐队,据称盗版数量超过百万张。

魔岩:台湾滚石唱片在北京开设的分号,以发达国家的商业模式推广唐朝、黑豹、张楚、窦唯、何勇等摇滚艺人,获得空前成功,并激励起了中国城市青年对新鲜文化的热情,后来因为没有在商业上取得相应成绩,无疾而终。

树村:位于北京西北角郊区,1997年以后成为外地来京摇滚乐手的聚居地,现已基本消亡。

朋克:punk,70年代中期发端于英国的摇滚乐/城市文化潮流,以积极、活跃的方式表达对当代社会/资本主义文化的否定,经常因为过于积极,而和自毁、毒品、暴力产生联系。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青少年文化和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代表着独立、积极、自主的精神,因而不再局限于一种音乐形式。

英式风潮:和Brit-Pop,也就是不列颠流行乐潮流有关的音乐潮流,是90年代英国主流摇滚乐走红以来,中国时尚音乐领域的一种反应。

迷笛音乐节:创建于1992年的迷笛音乐学校,从2000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迷笛音乐节,逐渐成为各地摇滚青年和各种体制外草根青年的节日,在共同理想和非商业背景下向整个亚文化圈扩散影响,最终成为这个真正属于年轻人自己的文化的一个核心事件。

伍德斯托克:1969年在美国纽约附近伍德斯托克旷野上举办的免费音乐节,有45万观众和数十支重要乐队参加,成为20世纪青年乌托邦文化的一个标志。

打口:美国、日本等国的大型唱片发行公司,为清理库存而破坏的磁带或CD,经塑料原料渠道运到中国,其中一部分被分销至全国各地,成为中国青年在90年代几乎惟一获得海外音乐资料的渠道。这也是90年代文艺青年精神状况的一个象征。

木马:2000年以来深受摇滚乐迷和文艺青年热爱的摇滚乐队,2005年登上了《时尚健康·先生》的封面。

沙子:90年代末出现在北京的布鲁斯风格的摇滚乐队,音乐舒服,歌词幽默。SUBS:2004年以来迅速崛起的地下乐队,风格粗糙、高能,也正好契合了国外的同类音乐的崛起。

挂在盒子上:90年代末期的第一支女子朋克乐队,现在的风格已经脱离朋克,更多元、有趣。

顶楼的马戏团:上海实验乐队,现场演出常和行为艺术发生联系。

第二层皮:杭州噪音乐队。

P2P:“用户对用户”的英文缩写,指一种用户之间直接交换数据的音乐下载方式,这种模式也是其他数据交换软件的新趋势。

赵传:台湾早期摇滚乐手,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演唱有摇滚乐风格的流行歌曲而走红。

迷幻:Psychodelic,迷幻摇滚、迷幻(药物)文化的简称。作为迷幻摇滚,这是指60年代末期一种长篇大论、绵密多彩的摇滚乐,观众和乐手通常都是热爱致幻药物、倡导精神自由的生态主义者。

电子原音:Electro-Acoustic,50年代法国学院派电子音乐家开创的电脑音乐流派,今天已经逐渐普及到了整个电子乐领域。

南方说唱:美国Hip-Hop音乐的一个分支。

西蒙·罗纳尔兹:英国乐评人,他将“后摇滚”界定为“将摇滚乐的乐器用作非摇滚的用途”。

二手玫瑰:以东北二人转和男扮女妆为特色的摇滚乐队,近年来频繁更换成员并

逐渐接近了主流市场。

脑浊:中国最早的朋克乐队之一,也是今天最有代表性的朋克乐队,最近开始了第4次美国巡演。

王磊:中国独立音乐的代表人物,早期作品为民谣摇滚,后来逐渐加入电子和实验元素,近年来在电子乐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多次参加法国的重要音乐活动,同时在广州和中外乐手一起组织了一支Reggae乐队。

郑钧:90年代末期著名的摇滚乐歌手,后成为不成功的流行乐偶像。

张浅潜:90年代末期开始活跃的另类女歌手。

左小祖咒:地下摇滚的代表人物之一,1993年在北京组建No乐队,近年来做个人发展,风格转向另类歌曲。

战斧:中国最早的死亡金属乐队之一。

李伯清:著名的四川方言谈话表演者,“川普”文化的祖师。

万峰:著名的杭州电台谈话节目主持人,以骂人为业。

The Beatles:英国的甲壳虫乐队,60年代,他们使摇滚乐成为反文化的支柱,并逐渐加入和改变了主流文化的性质。

Ravi Shanka:拉维·香卡,印度音乐家,The Beatles乐队成员的老师,他在西方的成功,使得印度音乐得到了西方的认识和吸收。

John McLaughlin:约翰·麦克拉夫林,融合、发展了印度风格的美国爵士吉他手。World Beat:结合了第三世界国家民族音乐和西方舞曲节拍的流行乐。

Tabla Beats Since:塔布拉节奏科学,一支由美国和印度的跨界音乐家组成的乐队,融合了电子乐和印度打击乐。

La Monte Young:拉·蒙特·扬,60年代纽约先锋音乐界的重要人物,极简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之一。

极简派:极简主义,以非西方音乐为根源(印度、巴厘、西非……)的音乐流派,追求简单的素材重复和微妙的变化。

孔宏伟:中国最有名的爵士钢琴演奏者。

Prodigy:神童乐队,英国90年代初期崛起的电子乐队,被认为是延续了摇滚乐精神的电子乐队。

Electroclash:近年来在西方兴起的新音乐潮流,电子乐和摇滚乐的生猛、时尚的结合。

RIAA: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的英文缩写,主要工作之一是代表五大唱片/娱乐公司的利益向立法机构施加压力。他们是网络音乐下载的主要反对者,已经在美国实现了一些针对普通网络用户的行动,包括使下载有版权的音乐作品的判刑和私造原子弹的量刑相当。

废墟、扭曲的机器、夜叉:2000年前后地下摇滚的代表乐队。

新金属:90年代初期在美国兴起的重金属音乐,结合了hip-hop和其他音乐形式,风格猛烈,现已成为模式。

俱乐部音乐:90年代中期以来,英国等国家通过立法,使跳舞活动从户外非法聚会转移到室内,俱乐部音乐,也就是电子舞曲逐渐成为主流娱乐生活的一个部分。

MAX/MSP:MAX是一种开放的电脑控制平台,MAX/MSP是基于此平台的一种音乐/声音平台,供人自行编写模块,技术上可以实现声音和音乐的一切可能。英国自由即兴:自由即兴是自由爵士、先锋爵士之后,70年代初期兴起的音乐流派,英国在这方面有很强大的传统。

lowercase sound:近年来兴起的实验音乐流派,以电脑创作为主,有很强的禅宗哲学背景,音量往往小到听不见。

All Tomorrow';s Party:今天最成功的新音乐节之一。

Slint:斯林特,后摇滚这个流派的早期乐队。

Glastonbury:格拉斯通伯利音乐节,日益主流化的英国大型音乐节。

新迷幻:继承60年代迷幻摇滚的新的音乐潮流,有些乐队的音乐有噪音化的倾向,也有完全按照传统方式的。

Soulseek:最著名的P2P软件之一,是非赢利、开放源代码的电脑文化的一部分,用户中有很多独立音乐、偏门音乐的爱好者。

《通俗歌曲》:中国惟一的摇滚乐普及刊物。

《音像世界》: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流行音乐杂志,曾经是西方流行乐和摇滚乐的传播先驱。

东北旺:继树村后成为外地乐手聚居地的郊区地名。

霍营:继东北旺之后成为外地乐手聚居地的郊区地名,位于北京正北方向,城铁的中间点。

单店:部分外地、北京乐手和艺术家居住的地方,位于北京机场路附近。

圆明园:90年代初,因为聚居了大量前卫艺术家而著称、并导致被强行驱散的福缘门村,位于圆明园附近。

小酒馆:创建于1997年的成都酒吧,成都摇滚乐基地,也是北京以外的中国本土乐队聚合发展的一个范例。

摩登天空:致力于推广时尚文化的音乐和文化公司。

Mort Prod:北京一个制作地下金属音乐的音乐机构。

worship、cult、icon:偶像崇拜、崇拜、偶像。商业文化和青少年亚文化交界处中几个重要的词汇。

摇滚乐发展史

第一页:摇滚乐的历史 ——从50s到今天 配图片 第二页:美国的摇滚乐大概从50年代开始,最初是乡村音乐和黑人音乐布鲁斯转化过来的。这时候最著名的就是猫王,虽然现在听起来并不合口味。 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Aron Presley,1935.1.8-1977.8.16)美国摇滚乐史上影响力最大的歌手,有摇滚乐之王的誉称。20世纪50年代,猫王的音乐开始风靡世界。他的音乐超越了种族以及文化的疆界,将乡村音乐、布鲁斯音乐以及山地摇滚乐融会贯通,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独特曲风,强烈的震撼了当时的流行乐坛,并让摇滚乐开始如同旋风一般横扫了世界乐坛。 第三页: 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民谣摇滚的时代(FOLK ROCK)。Bob Dylan是代表人物,他们的歌现在仍然能听到不少,有些是很熟悉的。 民谣摇滚借鉴了民谣音乐简单直接的旋律以及摇滚乐强烈的节拍,以较通俗的手段表达哲理性的歌曲主题。民谣歌手对音乐传统的美学价值有很高的要求,鲍勃·迪伦就是以诗化的语言来吟唱时事和政治。民谣摇滚的鼎盛期十分短暂,1965年之后由于商业味道渐浓而令大众失去了兴趣。

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获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迪伦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60年代,他对音乐的最主要的贡献是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成为同等重要的一部分,他对工业国家整个一代人的敏感性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音乐对理解和分析60年代是至关重要的。纵观其音乐生涯,Bob Dylan 堪称赋予了摇滚乐以灵魂。 第四页: 60年代,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流行乐史上最重要的乐队之一,摇滚史上最有影响的乐队之一,现场演出表现最棒的乐队之一。他们狂野不羁的身体语言则几乎为后世所有的摇滚乐现场演出定出了规范,摇滚融合乡村摇滚的粗犷风格。“滚石”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和叛逆色彩,他们对后来重型摇滚乐产生重要影响。 Hard Rock(硬摇滚),Hair Metal(微金属),Blues Sleaze Rock (Sleaze),(后期为Rock & Hard Rock & Industrial Rock) ,1988正是美国流行金属的黄金年代,枪炮玫瑰乐队的音乐是布鲁斯硬摇滚,是当时盛行的流行金属的一种,同时具有肮脏、暴力、颓废的SLEAZE ROCK特征。而他们的音乐则具有喧嚣出色的旋律,同时拥有旋律非常出色的乐器演奏 (滚石图片) 第五页: 70—80年代后重金属乐, 重金属(Heavy Metal)60年代,以“滚石”乐队为代表的硬摇滚以它的粗犷、猛烈为基础,发展了主流摇滚中的强劲风格。到了70年代,作为硬摇滚的延续,出现了一种更为流行的硬摇滚风格,便是从中发展出来的一种更“硬”的硬摇滚,被称作“重金属”。而且这个时候熟悉的乐队就多了。 70年代最重要的两支重金属乐队是来自英国的“莱德·泽普林”和“黑色安息日”。

摇滚乐史论文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摇滚乐史》期末论文 中文题目:简述艾瑞沙·富兰克林 外文题目:The sketch of Aretha Franklin 学号:15992456 姓名:康若田 年级:大二 专业:金融学国际班

摘要 艾瑞莎·弗兰克林(Aretha Franklin,1942年3月25日),美国流行音乐歌手,生于流行音乐圣城孟菲斯。出版歌曲跨越灵魂与流行音乐,有着“灵魂歌后”或“灵魂乐第一夫人”的称号,1967年-1973年是她的演唱巅峰。艾瑞莎是史上获得第二多格莱美奖的女艺人,一共19座,其中有11座来自“最佳节奏蓝调女演唱人奖”。除了格莱美奖之外,也为摇滚名人堂的首位入选女性歌手。至今,她光是入Billboard排行榜的单曲就超过70张。在华语地区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她演唱的I say a little prayer。

Aretha Louise Franklin (born March 25, 1942) is an American singer, songwriter and musician. Franklin began her career singing gospel at her father, minister C. L. Franklin's church as a child. In 1960, at the age of 18, Franklin embarked on a secular career, recording for Columbia Records but only achieving modest success. Following her signing to Atlantic in 1967, Franklin achieved commercial acclaim and success with songs such as "Respect", "(You Make Me Feel Like) A Natural Woman" and "Think". These hits and more helped her to gain the title The Queen of Soul by the end of the 1960s decade.

中国摇滚乐的发展史

A,独立时代 得先给中国摇滚乐划分几个阶段,不是为了写历史,而是为了自己的论述方便,或者说,这只是适合本文的工具,作为读者,你不一定要用在别处。 还是先从崔健时代说起,崔健本身就经历了好几个时代,所以说崔健时代有点模糊。不如说是史前史时代,从七合板刘元的《Go Away》到崔健到其他乐队形成一个摇滚圈,到1989年。这是一个乐手诞生、作品诞生的时期,而公众则充分展开了对摇滚乐的想象,把它塑造成了理想主义的旗帜(那时候林贤治、高尔泰等人都在盛赞摇滚乐,而2002年,我还在人大的讲座上遇到这样的提问:你认为摇滚乐能够拯救人类的灵魂吗?)。 然后是唐朝黑豹魔岩和重金属的时代,摇滚乐进入部分青年的生活,并和其他人的生活形成对抗,音乐形式古典、正统,情绪夸张、浪漫(浪漫到头,撞见现实,就变成虚无)。 1997年以后,外省乐队蜂拥而起,真正关注社会现实的和真正叛逆的乐队出现,朋克文化在北京成型,外地乐手开始进驻树村。这是一个地下年代。之后的几年里,中国的年轻人开始形成青年亚文化,摇滚乐也有了赖以存活的基础。到2000年的时候这个文化从模仿、凑合、发明,达到了自成一体的阶段,音乐、服饰、俚语、生活各方面都有了成套的语法。 2002年以后,地下摇滚的攻势缓和下来,进入了独立时代。“独立”的前提是中国摇滚乐已经是处在全球独立音乐的大背景下,而不仅仅是全球摇滚乐、中国新音乐这样单一的背景,因为它仍然不仅仅是摇滚乐,它在中国仍然带有强烈的独立精神、地下气质,甚至残余的先锋性,甚至还带着已经在西方主流摇滚乐里消失了的“摇滚精神”。中国的实验音乐、电子乐和其他新音乐,随着独立音乐传播渠道的渐渐成立,让摇滚乐面临分化和转型。以前冲锋陷阵的地下摇滚是中国摇滚乐的重心,但现在重心已经转移到了更有态度和想法,也更有个性的独立音乐上,比如说新一代独立朋克和实验摇滚。同时,主流摇滚乐也渐渐有了自己的重心,英式风潮已经到了收获期。 人们开始抱怨,说今天的摇滚乐缺少一个代表人物,或者说,缺少让他们谈论起来更方便的符号。这可能无可厚非,但我们不需要什么代言人,尤其是在扛着精神解放旗帜的摇滚乐这个领域。在这样的时代,谁还想要当英雄,谁就是骗子。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是更平凡、更富有创造性,也更低调的行动者,是群体,而不是精神领袖。媒体依然在造神,媒体永远都在造神,以便制造出更容易消费的文化符号,但摇滚乐需要的是年轻人更独立地思考和生活,是漠视(而不是反抗)英雄、取消神话,用自己的存在去消解偶像和领袖的暴力——也就是社会的暴力。摇滚乐的从业人员,如果还在积极配合媒体和商业机器的需求,联合制造新的神话,煽情并改写真实的音乐、生活,那要么是怀旧而不思进取,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独立时代的英雄是这个群体,是随着迷笛音乐节文化成长起来的音乐群众,他们不是眺望和谈论摇滚乐,而是过着摇滚生活。需要注意的是,迷笛和伍德斯托克没有关系。中国的摇滚青年都有伍德斯托克情结,中国官员都有高层建筑和新马路情结,中国人都有好大喜功的万人太极拳情结。这是因为自卑。每个人都喜欢大的、壮观的、夸张的、好莱坞的东西,并且把摇滚乐解释为这种远离现实的奇迹。但奇迹的产生,是在奇迹的年代和奇迹的人身上,或者说,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奇迹不同于伍德斯托克。伍德斯托克已经永不再来,再来就是骗人。但我们可以或者说应该去发现我们的奇迹,它会比伍德斯托克更美更酷,但肯定不会

西方音乐发展史及其代表人物

爵士乐 一、爵士乐的起源爵士乐(Jazz)以其极具动感的切分节奏、个性十足的爵士音阶和不失章法的即兴演奏(或演唱)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音乐领域各界人士的认可。它以布鲁斯和拉格泰姆为源头,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是异彩纷呈、百花齐放。自从1917年第一张爵士唱片诞生以来,它便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20世纪初的新奥尔良爵士乐、30 年代大乐队演奏的摇摆乐、40年代的比博普爵士、40 年代末的冷爵士、50年代的硬博普、60 年代的自由爵士、70 年代以后的摇滚爵士,而后拉丁爵士、融合爵士、爵士放克...... 一张张不同风格的爵士唱片汇成了一部爵士乐发展史。 1、爵士乐的来源--布鲁斯和拉格泰姆 布鲁斯(Blues) 布鲁斯是南北战争后,黑人民间产生的一种演唱形式...... 拉格泰姆(Ragtime) 拉格泰姆是美国流行音乐中第一次出现真正有全国影响的音乐形式。它最初 是一种钢琴音乐,盛行于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2、爵士乐的发源地 新奥尔良(New Orleans) 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的南部城市新奥尔良...... 二、早期爵士乐(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中期) 1、新奥尔良爵士乐 一般认为,新奥尔良爵士乐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但是历史上的第一张爵士 唱片问世于1917年,是由"正宗迪克西兰爵士乐队"(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在新奥尔良录制的...... 2、芝加哥爵士乐 三、摇摆乐 20世纪30年代,一种由大乐队(Big Band)演奏的带有黑人风格,并极具舞蹈性的爵士乐--摇摆乐(Swing,例7)开始在纽约发展起来...... 四、比博普 ......比博普的旋律很不连贯,有时却又连续不断地往外迸射;节奏是支离破碎的;拍子是含

中国十大摇滚乐队排名

中国十大摇滚乐队排名 队名称:Beyond(比安) 乐队成员:黄家强、叶世荣、黄贯中、黄家驹(已故) 组建时间:1983年专辑:《光辉岁月》《Together》《大地》《再见理想》等无论什么时候提起Beyond,你都会很自然地换一个相对比较尊重、带一些敬意的语气。无论在哪个城市的KTV,他的歌曲都是一群人很快获得认同的方式——你简直可以放心,在真正用耳朵听音乐的人群里,绝大多数的人都可以与你齐声高歌。乐队名称:黑豹乐队乐队成员:李彤、秦勇、王文杰、冯小波、赵明义组建时间:1987年专辑:《黑豹》《光芒之神》《无事无非》等黑豹乐队,是中国POP METAL音乐的开山鼻祖。乐队凭借其首张专辑一举成名,其几百万张的彗星专辑销量也使该乐队成为世界上专辑销量最多的华人摇滚乐队。乐队名称:唐朝乐队乐队成员:丁武、赵年、张炬(已故)、刘义军组建时间:1988年专辑:《唐朝》《演义》《唐朝乐队最后的晚餐》无需重复说明【唐朝】的历史,这支命运多殛的超级乐队以一张经典专辑竖起中国摇滚大旗,也以悲壮的起起落落牵动人心乐队名称:零点乐队乐队成员:周晓欧、大毛、王笑冬、朝洛蒙、二毛组建时间:1989年专辑:《永恒的起点》《零点零分零秒》《没有什么不可以》成立于1989年的零点乐队,无疑是中国内地最重要的一支主流乐队。12年以来,集创作、演奏、唱片及现场优势于一身的零点乐队,始终坚持自己的音乐初衷,不仅是中国摇滚乐势力中的一份中坚力量,也是流行乐阵营中不可取代的一脉分支。乐队名称:超载乐队乐队成员:高旗、李延亮、韩鸿宾、王澜、欧洋组建时间:1991年专辑:《超载》《魔幻蓝天》《生命是一次奇遇》《现在到永远》高旗,出生于北京。"超载"乐队主唱兼团长。18岁的时候自己组了一个名为呼吸的乐团,约组了两年就解散了,之后于1991年成立了超载乐团,开始了十几年的摇滚乐团的生活,包括呼吸乐团在内,迄今共推出了四张专辑。乐队名称:新裤子乐队成员:彭磊、李燕飞、庞宽、刘葆组建时间:1996年专辑:《新裤子》《Disco Girl》《我们是自动的》新裤子,这支1997年出道的乐队无论从音乐还是造型上一直以其特有的时尚气息走在年轻一代的潮流巅峰。乐队上一张专辑的风格已经从那股褪色的朋克大潮中渐渐淡出,转而以流畅的吉他流行曲与充满旋律感的合成器作为创作的构架,在此基础上奏出一首首色彩鲜明的New Wave曲目。可见,在不断尝试中的不断变化成为乐队创作的理念之一。这一点在专辑《我们是自动的》当中有相当的展现。乐队名称:五月天乐队成员:阿信,怪兽、石头,玛莎组建时间:1997年专辑:《时光机》《爱情万岁》五月天这个乐团在1997年青年节成立,发源于台湾台北市。是由五个师大附中学生组成,现在分别就读不同的大学。乐队名称:跳房子乐队成员:田原、李涛、刘利敏组建时间:2001年专辑:《A Wishful Way》自“跳房子”乐队首张全英文大碟《A Wishful Way》推出以来,即已受到最众多的瞩目,人们所关注的已不仅是这支乐队年仅17岁的女声主唱田原的特殊身份,跳房子已经用它的艺术魅力和独特气质感染了众多听众,而且,更有世界排名第一DJ Paul Oakenfold惊叹“这是中国最好的新女孩”,并破天荒的选定这支中国乐队的作品放入他即将发表的下一张专辑。乐队名称:漂亮亲戚乐队成员:夏冬、李晓浩、肖晗组建时间:2002年专辑:《隐藏的和谐》2003年的中国,又有女孩出来唱英文歌了。她的名字叫夏冬。率真而清纯的脸庞,透着一股自由的灵气。她的乐队名字叫做“SMARTKIN”——“漂亮亲戚”。漂亮亲戚(Smart Kin)乐队于2002年初成立于武汉。乐队成员分别来自活跃在武汉的一些地下摇滚乐队中。

中国摇滚乐的发展史

中国摇滚乐的发展史 摇滚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反动和具有破坏力。好的摇滚是一种有责任感的音乐,摇滚乐又是真实的,直面着并不乐观的人生,谈着真话,唱着真实的心情。 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1986年的那个传说,北京工体那个沸腾的夜晚,那个穿长褂,弹吉他的青年,那个高歌“一无所有”的邋遢男人,那就是中国的“摇滚教父”。。。崔健。这位中国摇滚的奠基者,在新世纪吹响了“真唱运动”的号角,以惊人的活力奔跑在中国摇滚的新长征路上。 《一无所有》宣布了中国摇滚乐的诞生,它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革命性的,里程碑式的声音,同时,他也是开放了的中国青年人观念发生变化的一个具体表现。从《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红旗下的蛋》到《给你一点颜色》,做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英雄,中国摇滚乐先行者崔健一路坚实地前进,以深刻的思想,非凡的才华,先知般觉悟和勇气,为我们时代和音乐做出的特殊功业,注定是无法重复的。 随后,“黑豹,呼吸,1989,女子摇滚,唐朝,状态”等众多摇滚乐队进入了公众的视线。其中,黑豹,唐朝两支乐队较为人们熟悉。 黑豹乐队成立于1987年,随着摇滚乐的发展,它的人事也经过了较大变动,其中,以窦唯为主唱时,其发展最为强盛,《无地自容》一时间成为华人青年热唱的曲目。1992年,他们的首张专辑《黑豹》就创下了150万盒的发行记录;1993年,以“穿刺行动”为题全国巡演,在中国大陆燃起“摇滚之火”,受到了数以百万计听众的倾慕。

96年2月,第三张专辑《无是无非》不满一个月就创下了45万的发行记录:同年3月,作为中国乐队第一次上日本的舞台,在东京举行了专场演唱会,并引起了日本音乐界的极大关注。2002年是其事业发展的高峰,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国内外节目和举办个人演唱会。最终,由于窦唯的单飞,乐队进入了困难时期。但他们没有放弃摇滚乐的梦想,仍积极的推动着中国摇滚的发展。 就在黑豹成立的第二年,另一支新生力量的乐队成立了唐朝乐队,他的重金属风格影响了无数年轻的中国人。他的《梦回唐朝》,《飞翔鸟》,《太阳》等歌曲广泛为人们所熟知。对于他们的成绩,许多评论认为,他们是中国摇滚乐一面旗帜,也是亚洲文化的另一个起点。从第一张专辑《梦回唐朝》到其主力之一的张炬不幸去世,再到第二张专辑《演义》,唐朝展现了摇滚乐的真谛。在93年,在德国参加“中国文化艺术节”得到强烈反应后,随即在德国四个城市举行巡回演出。随后,又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化及新领域的成就,参加了多次国际文化节。然而,在1995年贝斯手张炬遭遇车祸死亡,给乐队带来重创,乐队奏然跌入了低谷,最终随着新队员的加入使乐队避免了解散的危险。 当摇滚黄金一代的逝去,中国摇滚的发展也进入了缓慢时期。当然,期间也出现了像BEONDY,邓均,伍佰,汪峰等摇滚新势力,继续引领着中国摇滚乐的发展。其中,BEONDY被香港人称为“香港没有摇滚,香港只有BEONDY”;来自台湾的伍佰,也应其烂漫的情怀和极富诗意的歌词,也吸引了一大批粉丝;邓均也应《回到拉萨》

流行音乐世界流行音乐发展史资料全

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教案 静宁二中王倩 一、导入 如今电子科技遍布全球,信息的传递也是飞快,相对来讲,对音乐也形成了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那么我们接下里来了解一下究竟是什么推动了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世界流行音乐的分支。 2、了解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世界流行音乐的展史 课前流行音乐是在都市文明中发展起来的。有人认为其源头可上溯至古代希腊、罗马帝国城市中的游吟歌手,但绝大多数的学者还是倾向现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兴起于19世纪的欧美工业化城市。 在19世纪上半叶,流行音乐尚未形成独立的体裁形式。当时的流行音乐主要有两种形式:通俗化的的古典音乐和精雅化的的民间音乐。前者是将古典音乐中的一些篇幅短小、音乐语言通俗易懂的小品或选段加以改编,使之变得简单,然后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使其为更多的人接受。19世纪中出版的许多根据歌剧和交响乐的片段改编的钢琴四手联弹乐谱就是供广大市民家庭在茶余饭后消遣用的。后者是将质朴单

纯的民间音乐用现代音乐手段加以美化包装,削弱地方色彩,使其能够在更大的范围里流行。如爱尔兰民歌《伦敦德里小调》(丹尼男孩)和《夏天最后的一朵玫瑰》,19世纪中经过作曲家的改编后,在欧美各国广为传唱。即便到了今天,这种通俗化的古典音乐和精雅化的民间音乐依然在流行音乐(尤其是器乐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进入20世纪后,流行音乐逐渐产生了一些独有的体裁形式,如爵士乐、摇滚乐、“叮砰巷”风格的流行曲等,开始了独立发展的新时期。然而此时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在层次和深度上比19世纪更甚。“乡村与西部”(Country and Western)音乐原是一种典型的处于原始状态的美国民间音乐。20年代后,经过广播电台、唱片公司等媒介的发掘推广,很快进入了流行音乐领域,成了美国流行音乐中的一处重要分支。在60年代中美国的“民谣复兴运动”、80年代欧美流行乐坛的“世界音乐”(World Music)潮流乃至中国的“西北风”中都可以看到民间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巨大影响。还有些民间音乐则与流行音乐完全融和为一体了。像拉美的一些舞蹈音乐(如:控戈、伦巴和桑巴等)就很难确定其窨应归属于民间音乐还是流行音乐的范畴。 本世纪20年代初,以格什温的《布鲁斯狂想曲》为代表的美国“交响爵士”(Symphonic Jazz)运动试图将爵士音乐

摇滚乐在中国的发展

摇滚乐在中国的发展 对于摇滚乐,许多人都抱有偏见,似乎与摇滚乐相联系的尽是些毒品、乱性、消极、厌世等等诸多不良事物,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全面的。真正的摇滚乐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和人文主义色彩的乐曲种类,个别的消极表现并不能代表健康而充满创造活力的摇滚乐群体。摇滚乐发源于西方,是一种有着特定观众群体的音乐形式,它自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后,已经在我国生存、发展了将近30年的时间。这30年里,它经历了萌芽、繁荣、爆炸、沉寂的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摇滚乐一方面借鉴、吸收西方摇滚乐的内容,另一方面又结合中国本土的音乐元素,将摇滚乐积极地融合到中国的音乐体系当中,在跨文化交流中实现了西方摇滚音乐与中国本土音乐的对话,扩大了中国的摇滚乐市场。本文是读过《枷锁与奔跑:1980-2005中国摇滚乐独立文化生态观察》及与摇滚乐相关的一些文章之后的一些整理与思考。 ◆摇滚乐的起源与发展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美国出现了一段相对的稳定和繁荣。美国从战争中获得了可观的利益,并且借机大大刺激了国内生产,于是伴之而来的是工业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中产阶级的壮大。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从战争岁月中走过来的美国人对娱乐业表现出了一种空前高涨的欲求,唱片业的发展也再次被大大地推动了;另外,日益健全的无线广播网和刚刚出现的电视很快也担当起了各种新潮音乐传播

者角色。战后的美国出现了一个生育高峰,这些美国的“新一代”成长在战后的安宁与富足中,他们手头的零花钱比之前辈们要远来得阔绰,这便使他们有足够的财力来满足自己对时兴音乐和跳舞的追求,一个潜在的巨大的青少年唱片市场也就一步步地孕育成熟了起来。 摇滚乐出现之前美国白人主流唱片市场是爵士乐和传统流行歌曲的天下,但当时盛行的大型爵士乐队演奏的摇摆乐对于青少年来说显得有些过于严肃和成人化,而那些由专业作曲家创作、由大公司批量生产流行歌曲又显得有些过时和千篇一律。新一代需要一种更加新鲜、时尚、刺激和适合自己年龄的流行音乐。 诞生 通常认为,摇滚乐是一种以美国黑人音乐为主,吸收了白人的乡村音乐和主流流行歌曲发展而来的音乐形式。美国的种族隔离制度虽然随着内战的结束走向瓦解,但横断在“黑”、“白”文化之间的那条无形的鸿沟甚至直到今天也没有真正被填平过。在50年代初期,美国黑人的命运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转机,但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种族隔离制度仍然留下了许多痕迹。大多数黑人仍然聚居在属于自己的社区内,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宗教信仰方式,自己的无线广播网,自己的唱片市场。当时美国的流行音乐唱片市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主流流行音乐、黑人音乐和乡村音乐,这三个市场彼此之间是基本上封闭的,各自拥有不同的听众群,而且彼此之间独立发展、互不往来。黑人唱片市场的流行音乐产品最初被白人泛称为“种族唱片”,由于这个名称种族歧视的痕迹太重,

关于摇滚发展史(英语)

摇滚发展史 (摇滚音乐的开始) Chuck Berry invented rock and roll in 1955. Berry was a black man playing black music. But times had changed: white kids were listening to rhythm and blues throughout the Northeast, and white musicians were playing rhythm and blues side to side with country music. The music industry soon understood that there was a white market for black music and social prejudice, racial barriers, could nothing against the forces of capitalism. Rock and roll was an overnight success. The music industry promoted white idols such as, but the real heroes were the likes of Chuck Berry, who better symbolize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performer and the audience. The black rockers, and a few white rockers, epitomized the youth's rebellious mood, their need for a soundtrack to their dreams of anticonformism. Their impact was long lasting, but their careers were short lived. For one reason or another, they all stopped recording after a brief time. Rock and roll was inherited by white singers, such as Presley, who often performed songs composed by obscure black musicians. White rockers became gentler and gentler, thereby drowning rock and roll's very reason to exist. Buddy Holly was the foremost white rocker of the late Fifties, while cross-pollination with country music led to the vocal harmonies of the Everly Brothers and to the instrumental rock of Duan Eddy. The kids' malaise returned, with a much taller wave, when folksingers started singing about the problems of the system. Kids who had not identified with Woody Guthrie's stories of poor people, identified immediately with folksingers singing about the Vietnam war and civil rights. Bob Dylan was arguably the most influential musician of the era. He led the charge against the Establishment with simple songs and poetic lyrics. A generation believed in him and followed his dreams. Music became the expression of youth's ambi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story of commercial rock music took a bizarre turn when it hit the coast of California: the Beach Boys invented surf music. Surf music was just rock and roll music, but with a spin: very sophisticated vocal harmonies. California had its own ideas about what rock and roll should be: a music for having fun at the beaches and at the parties. The Beach Boys' vocal harmonies, a natural bridge between rockers and doo-wop, turned out to be a fantastic delivery vehicle for the melodic aspect of rock and roll, that black musicians usually buried in their emphatic shouting. The Sixties (60年代) The times were ripe for change, but a catalyst was still needed.

摇滚的发展历史

摇滚的发展历史 摇滚音乐是现代流行音乐的一部分,可能从19世纪就有其雏形。但是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爵士乐,和黑人的Blues(布鲁斯,也称为”蓝调)音乐,和民间的乡村音乐是构成当时摇滚乐的重要的因素,也是摇滚乐形成的先决条件。 20世纪(以后年代皆同)50年代中期,摇滚乐在美国兴起,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猫王艾尔维斯(Elvis Presley).普莱斯利、小李察德、和查克.贝里。猫王把摇滚乐介绍给了白人,并掀起摇滚乐史的第一次高潮。他创造了一系列的舞台表演模式,这种舞台模式后来也被用到很多流行歌手的表演上。 当时的摇滚被称谓Rock and Roll(与后来的摇滚乐Rock N' Roll在音乐上有很大区别)而摇滚吉他手的代表人物查克.贝里为摇滚吉他的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早期的摇滚乐及吉他演奏还是有许多布鲁斯的成分。布鲁斯以后成了摇滚乐发展的根基。 60年代初,摇滚乐从美国传到了英国,在英国焕发了生机,造成了英国摇滚乐队大批占领美国的本土音乐市场,史称“不列颠入侵”。其代表乐队是披头士、滚石、谁人等,披头士和滚石绝对是给当时摇滚乐坛造成极大轰动的两支乐队。也影响了以后摇滚乐的发展和许多摇滚乐队的风格。而披头士和滚石乐队却在风格上有极大的差别。披头士的音乐简单、清新,朗朗上口,给人无限的轻松和惬意感,是那种听了让人兴奋的东西。(虽然后期音乐有些实验性,但是也基本上保持很随和,易让人接受的风格。)有些象现在的流行曲。而滚石的音乐则是有些单调、直白的,硬度十足的布鲁斯硬摇滚(很少有披头士的美妙的上口的旋律感),也可能是日后重金属发展的一个雏形。他们的音乐内容更是同披头士截然不同:赤裸裸的性、毒品和暴力,有煽动青少年殴斗情绪的演唱会表演,粗鲁、肮脏的生活作风、行为。在某演唱会上曾雇佣杀手追杀观众。虽然对滚石的丑闻报道时有发生,但是滚石却是和披头士一样在摇滚乐史上的地位不可动摇。 60年代,由于美国越战的影响,美国青年人普遍存在悲哀、绝望与信仰破灭的精神心态,在美国有一大部分人集结在乡村地区,他们过起了一种简单的、奇特的生活。提倡爱与和平和自由的性生活,他们穿着怪异、随便到甚至邋遢,吸毒、摇滚乐和”博爱“、自由的性生活成了他们的主题,以借此反映对政府的不满和被社会抛弃一代的愤懑、落寞。”垮掉的一代们”和“嬉皮士”由此产生。在摇滚乐中,随即产生了一种靠吸食毒品创作激发灵感的摇滚乐形式,在LSD强力致幻剂的作用下,乐手通常是即兴的演奏亢长的飘渺、如梦境般的一个个的音响片段。被称为“迷幻音乐”(也有称为“酸性摇滚),但也因此许多乐手最终死于吸毒。 当时迷幻音乐代表人物是黑人摇滚吉他天才吉米.亨德里克斯,有评论说如果他现在还在世的话,那麽白人吉他大师艾里克.克来普顿也会逊色三分。这位过早离开人世的吉他手(年仅27岁,吸毒过量去世)演奏技艺精湛、无以伦比,大段的即兴狂野的布鲁斯音符恰如其分的溶入到他的血液和灵魂中,而在舞台上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而由吉米独创的用牙齿弹琴、背后反弹、左手弹琴(吉米是左撇子)更是被后人争相模仿,当音乐进行到高潮时,吉米总是将吉他浇上汽油焚毁在烈火中,这似乎更是他一个最大的独创。 另一个迷幻音乐的代表人物也是27岁吸毒而死的摇滚女歌手詹尼斯.乔普林,她的演唱狂野,嗓音沙哑。但是很有感染力。那是一种用真实的活生活的灵魂与感情在诉说一种真实的心情与生活。她也许会让一切矫柔造作的虚伪的音乐和世间的东西都暗淡失色。大门乐队

英伦摇滚发展史

Britpop虽有个“ Pop"字,但其实是Rock的一种,源於九十年代英伦,中文可译为“英式摇滚”,这是英伦乐坛对美国Grunge潮的一个回应,主要是以乐队形式出现。不过,Britpop 风格其实十分广泛,如Oasis是结他摇滚乐队,Blur则Pop很多,而Pulp则接近Glam Rook及跳舞风格,不过他们都被列作Britpop。 英国Britpop代表人物:Oasis 、Blur 、Suede 、Pulp 、Radiohead “前”英伦时代 Britpop(英伦摇滚)对世界的第一次冲击是60年代初The Beatles(披头士)登陆美国时,那时全世界青少年都为这四个蘑菇头的青年疯狂。经过百花齐放、精彩异常的70年代和沉闷的80年代,Britpop于90年代再次大放光芒。由一众曼彻斯特乐队引领的音乐运动为第二次英伦摇滚的全盛打下了扎实的伏笔,它不但为后来的英伦摇滚奠定了群众基础,同时也确定了演奏模式。 80年代末,是英伦摇滚风暴彻底爆发前最后的平静,曼彻斯特乐队The Stone Roses(石玫瑰)的出现打破了沉默,他们傲慢嚣张的态度和跳脱的音乐一起成为了英伦乐坛新一轮的领军人。 “黄金”英伦时代 进入90年代,英伦的优秀乐队如雨后春笋般一一浮现,在93年到97年的五年之间,每一年都有多张足以名留乐史的唱片出现,一时间“Britpop”成了全世界最流行的名词。 为英伦摇滚风暴启蒙的是The Stone Roses,但真正揭开序幕的是Suede(山羊皮),乐队1993年的同名专辑《Suede》被看作是九十年代英伦摇滚风暴的开始。 Blur(模糊)是九十年代最受欢迎的Britpop乐队之一,它继承了The Smiths等乐队的英伦音乐传统,并且做出了嫁接和变种。 Oasis(绿洲)是英伦草根阶级的代表,和乐队本身的粗鲁、爱惹是生非一样,他们的音乐和大多数英国乐队给人留下的阴柔颓废不同,充满了平民气和慷慨的男子气概。乐队由两兄弟Noel Gallagher(诺埃尔加拉赫)和Liam Gallagher(利亚姆加拉赫)领军,两人都是口无遮拦狂妄自大的足球流氓,对The Beatles等乐队的喜爱令他们对组乐队如痴如狂。 由Thom Yorke(汤姆约克)领军的Radiohead(收音机头)是英伦摇滚圈里最激进的一支乐队,他们的风格大大超越了一般吉他流行乐的范围。 Travis(特拉维斯):成名在90年代末的Travis是一支承前启后的乐队,以清新传统的英式吉他音乐见长,在那个青黄不接的年头里为乐坛注入清新的活力,现在Travis早已变成Britpop的中坚力量。 “后”英伦时代 Britpop在90年代末期走入死胡同,渐渐从潮头浪尖上退下,等待它的另一次轮回。在这个辉煌的结尾,依然有一些优秀的乐队坚持做着英伦摇滚乐,成绩优异。 1999年发表第一张唱片《Showbiz(娱乐圈)》时,Muse被媒体称为“Post-Radiohead(后收音机头)”,主唱Matthew Bellamy(马修贝莱米)的嗓音高亢得几乎和Radiohead一模一样,而乐队的曲风也是不甜不腻稍显怪异,Matthew的一手吉他演奏亦犹如Johnny Greenwood(强尼格林伍德)般扎实花俏。2001年他们发行了第二张唱片《Origin of Symmetry(对称的起源)》,好评不断,但Muse本身绝好的实力被Radiohead的类比所掩盖了。 直到2003年推出关于911事件的专辑《Absolution(赦免)》,唱片对前卫摇滚的吸取远远大于了英伦摇滚,巴洛克式钢琴、前卫摇滚吉他、迅猛的贝斯和鼓以及一波三折的复杂曲式,对传统英伦摇滚的偏离终于使他们获得巨大成功,现在的名望已不逊于Radiohead。

中国摇滚歌曲专辑大全

【关于摇滚】中国摇滚歌曲专辑大全 1985年《浪子归》 歌手乐队:崔健 专辑歌曲:浪子归/拿错的雨伞/生活/你不要走/新潮/ 在远方/对峙/分手的时候/流浪的歌手/为什么评述:中国摇滚乐的开山之作,表现了摇滚蒙昧时期的 状态。 1989年《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歌手乐队:崔健 专辑歌曲: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不再掩饰/让我睡个好觉/ 花房姑娘/假行僧/从头再来/出走/一无所有/ 不是我不明白 评述:如果能用现在的手段进行宣传的话,其影响力甚至 可以改变当时整个一代年轻人的生活。 1991年《解决》 歌手乐队:崔健 专辑歌曲:解决/这儿的空间/一块红布/寂寞就是一团烈火/ 投机份子/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野/像一把刀子/ 南泥湾/从头再来/最后一枪 1992年《黑豹》 歌手乐队:黑豹 专辑歌曲:脸谱/怕你为自己流泪/眼光里/体会/别来纠缠我/ 无地自容/TAKE CARE/靠近我/DON`T BREAK MY HEART 评述:当时许多人甚至认为这张专辑是港台乐队的作品。 1992年《梦回唐朝》 歌手乐队:唐朝 专辑歌曲:梦回唐朝/太阳/九拍/天堂/选择/飞翔鸟/世纪末之梦/ 月梦/不要逃避/传说 评述:是中国目前最好的专辑。如果摇滚乐以目前的形势发展 恐怕是没人能够超越它! 1992年《中国火·壹》 歌手乐队:张楚、面孔、ADO、目击者、ANODIZED、红色部队、 黑豹、唐朝 合辑歌曲:姐姐/给我一点爱/我不能随便说/永久的等你/ SEARCHIN'FOR YOUR LIFE/累/无地自容/擦去眼泪/

飞翔鸟 评述:最好的合辑 1992年《红色摇滚》 歌手乐队:老候、张楚、刘小梅、何天慈、马备、卫华、 现代人乐队 合辑歌曲:社会主义好/小鸟/社员都是向阳花/中国人民解 放军军歌/兄弟/花衣裳/理想与和平/留下油灯光/ 娘子军连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们走在大路上/ 国际歌 1993年《光芒之神》 歌手乐队:黑豹 专辑歌曲:光芒之神/同在一片天空下/我问/你就是你/ 美丽的天堂没有悲伤/海市蜃楼/渴望的地方/ 我不想说/绿色劫难 评述:与第一张比,音乐更丰富但摇滚精神却明显淡化的 一张制作粗糙的专辑。 1993年《崔健北京演唱会》 歌手乐队:崔健 专辑歌曲:不是我不明白/解决/这儿的空间/假行僧/花房姑娘 寂寞就是一团火/一块红布/一无所有 1993年《摇滚北京·壹》 歌手乐队:指南针、Again、女子、王勇、新谛、黑豹、呼吸、 做梦、超载、常宽请走人行道 合辑歌曲:峰火扬州路/自己的天堂/安魂进行曲/不要匆忙 脸谱/新世界/希望之光/祖先/玩世不恭评述:和《中国火·壹》一起将中国摇滚推向最高峰的合辑。 1994年《选择坚强》 歌手乐队:指南针 专辑歌曲:我没有远方/回来/偶像/逃/请走人行道/随心所欲/ /目的地/不想再是小孩/南郭先生/选择坚强 1994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歌手乐队:张楚 专辑歌曲: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冷暖自知/大伙儿去乘凉/ 蚂蚁蚂蚁/厕所和床/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爱情/ 赵小姐/苍蝇/光明大道 1994年《黑梦》 歌手乐队:窦唯

中国十大乐队排名

中国十大乐队排名

中国十大乐队排名 从来没有一个人能给摇滚下一个严格的定义,所以整个社会对于摇滚的概念都是模糊的,无论摇滚圈还是非摇滚圈。那么中国经典摇滚乐队排名有哪些?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中国经典摇滚乐队排名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中国经典摇滚乐队排名 NO1.乐队名称:Beyond比安乐队成员:黄家强、叶世荣、黄贯中、黄家驹已故 组建时间:1983年专辑:《光辉岁月》《Together》《大地》《再见理想》等 无论什么时候提起Beyond,你都会很自然地换一个相对比较尊重、带一些敬意的语气。无论在哪个城市的KTV,他的歌曲都是一群人很快获得认同的方式——你简直可以放心,在真正用耳朵听音乐的人群里,绝大多数的人都可以与你齐声高歌。 NO2.乐队名称:黑豹乐队乐队成员:李彤、秦勇、王文杰、冯小波、赵明义

组建时间:1987年专辑:《黑豹》《光芒之神》《无事无非》等 黑豹乐队,是中国POP METAL音乐的开山鼻祖。乐队凭借其首张专辑一举成名,其几百万张的彗星专辑销量也使该乐队成为世界上专辑销量最多的华人摇滚乐队。 NO3.乐队名称:唐朝乐队乐队成员:丁武、赵年、张炬已故、刘义军 组建时间:1988年专辑:《唐朝》《演义》《唐朝乐队最后的晚餐》 无需重复说明【唐朝】的历史,这支命运多殛的超级乐队以一张经典专辑竖起中国摇滚大旗,也以悲壮的起起落落牵动人心 NO4.乐队名称:零点乐队乐队成员:周晓欧、大毛、王笑冬、朝洛蒙、二毛 组建时间:专辑:《永恒的起点》《零点零分零秒》《没有什么不可以》 成立于的零点乐队,无疑是中国内地最重要的一支主流乐队。12年以来,集创作、演奏、唱片及现场优势于一身的零点乐队,始终坚持自己的

中国地下摇滚乐队有名的都哪些

中国地下摇滚乐队有名的都哪些? 死亡金属:战斧、冥界、陈尸、腐尸、手术台、炼狱、呕吐、窒息、杀戮、内部腐烂、弑主、腰斩、直线、12月、冥想之门、闪灵 残暴死亡金属:Cuntshredder、凌迟、血腥高潮、死罪、死因、集凶帮延续尸、手术台、炼狱、呕吐、窒息、杀戮、内部 旋律死亡金属:就地正法、霜冻前夜、郁、苔藓 黑金属:施教日、异端、死因池、赤旗 工业噪音:微、恣慰、秋天的虫子尸、手术台、炼狱、呕吐、窒息、杀戮、内部工业金属:民主 阴暗歌特/辗核黑金:Darkness over Depth、耶亚方舟、使三乐章、206与思想者 硬核/新金:夜叉、病蛹、痛苦的信仰、扭曲的机器、阿修罗、AK-47、黑九月、T9、塌陷、旋转的幻象、军械所、液氧罐头dder、凌迟、血腥高潮、死罪、死因、集 重金属:唐朝、面孔、麒缨、春秋、脑刹 疾速金属:超载(可惜现在的“超载”在高旗的带领下集体XXXXX,向流行乐靠拢) 情绪摇滚: tookoo 、bad dream、闪灵残暴死亡金属:Cuntshre 硬摇滚/流行摇滚:黑豹、铁风筝、瘦人、天堂 布鲁斯:杭天、鲍家街43号、沙子 民族摇滚:子曰、二手玫瑰尸、手术台、炼狱、呕吐、窒息、杀戮、内部 歌特暗潮黑金:六翼天使、血葬 英式:清醒、碎瓷、绿色频道 Grunge(车库):周韧、冷血动物、闪灵残暴死亡金属:Cuntshre 前进摇滚:木马、声音玩具、废墟、周云蓬 后摇滚:窦唯、周先生惘闻 后朋克:PK14 死亡金属:战斧、冥界、陈尸、腐 朋克:脑浊、地下婴儿、诱导社、反光镜、挂在盒子上、69、A BOYS、哎吆、Joyside、正午阳光、破碎、SUBS、后海大鲨鱼 新民谣:张楚、寂寞夏日、万晓利、胡吗个、小河、朴树、布衣 、低苦艾dder、凌迟、血腥高潮、死罪、死因、集 实验电子:超级市场、丰江舟、王凡、另外两位同志 宗教摇滚:王勇、自觉、零壹乐队 尸、手术台、炼狱、呕吐、窒息、杀戮、内部 还有曾经号称地下摇滚“四大天王”的舌头、NO、苍蝇、盘古 1.THE LINGA林伽乐队INDIEROCK变色龙!标新立异的林伽乐队,自诞生之日起,就似乎是一支无法归类的团队。 2.肆伍乐队大陆重型音乐班霸,隆隆的金属之声,浓烈的中国情怀,大闹天宫的金属战士! 3.IC女子乐团艺人简介:中国唯一一支女子硬摇滚乐团,音乐与舞台形象都十分摇滚!十分性感!她们是观众的宠儿,个性张扬的摇滚大妞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