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职教信息化

走进职教信息化
走进职教信息化

走进职教信息化

萍乡市工业学校唐忠

关键词:信息化职业教育观信息资源

摘要:

1994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信息化是21世纪教育的一项重大问题。

一、信息化--职教发展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掀起了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浪潮。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国情咨文中的"教育行动"纲领中,提出要把每间教室和图室馆联到Internet,每一名12岁的孩子能够上网;英国教育部国家课程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法国教育部于1998年初公布"将法国社会带入21世纪"的计划,要求法国所有学校全部实现计算机化;德国在1997年开始执行一项促进学校教学应用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试点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日本文部省在1998年12月和1999年3月先后规定初中和高中信息教育必修课程的具体内容。对这个问题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并采取了有力措施,明确提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信息化是21世纪职教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际教育协会(ISTE)提出信息化的教育应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①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和思想交流的能力;②在信息汇集的基础上作出决策和概括的能力;③了解内容并获取所需额外信息的能力;④评价信息和来源的能力;⑤建构和发布创造性作品的能力;⑥成为自主学习者,在团队工作中相互协作、解决问题和作出明智决定的能力,以合乎道德规范并且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因此,职教信息化应该是实现职业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将给未来的职业教育带来全新的面貌。

二、信息化时代的职业教育观

信息化的职业教育与传统的职业教育有什么不同呢?职业教育信息化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的规念,这是由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所决定的。现代信息技术最基本的特点是:空间上好似"天涯若比邻";时间上可实时、异步任意安排;资源上可以说万千世界归于"1"和"0"(即数字化),而且是无限资源,易于获取和可多方交互;这就使各级各类教育发生众多的变化,如教育信息化、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合作化、管理自动化、学校虚拟化,等等。在职业教育中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综合化、模块化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随时可以把握本专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内容的可适时更新和综合化。同时,还为学生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教学内容提供了方便,学生可通过选择不同的模块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形成个体独特的知识体系,即教育内容模块化。

2.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形式将更加活泼,更能体现因材施教。教材已不是单一的文字符号,而是与多媒体融于一体。学生的学习形式将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为主动地获取信息。所以,职业教育信息化将摆脱传统职业教育的知识传授与接受,变成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建构与创新。

3.师生角色的变化教师将成为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辅导者、信息资询者、团队协调者、学习促进者、课程开发者、学术顾问者;学生将成为自我教育者,发挥自主能动性,进行主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建构式学习,这将有助于学生自我潜能的挖掘和自我约束力的增强。

4.职业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是信息社会对人的客观要求,学生时代所受到的一次性教育已无法应付生存的挑战,而传播信息媒体的变化使终身教育成为可能。

5.职业教育将更加突出行业的指导作用信息的广泛传送将更加有利于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在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实施等各方面将更加紧密地依托企业,跟踪企业最新技术发展,紧密贴近就业市场。

三、职教信息化的实施策略

职教信息化的实施首先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建立了校园网,但大多数处于"有网无车,有车无货,更缺少驾驶员"的状态。所以当务之急是强化校园网的功能,开发应用校园网。具体做法:①开发校园网和因特网的网上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撑软件,即运行在校园网上的应用系统;②在校园网应用系统上装载基础数据,如学生信息、教师信息、多媒体课件等教育教学信息;③培养校园网的使用人员,包括系统维护人员、课件制作人员、应用系统使用人员等。

职教信息化实施的第二步是信息资源建设,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工作,各项工作之间循序渐进、相辅相成。

1.建设教学素材库教学素材库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重要建设目标,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教学素材从信息载体来看,包括文字、图形、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从其反映的学科内容或知识点来看,应涵盖职业教育的主要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尤其是重点骨干专业要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素材库。

2.开发网上课件要采用在线方式开发出富有创造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网上课件,把"交互"放在首位,实现多机、多人之间的直接对话。许多学者把网上运行的、同时服务于多人的教学课件,称作"群件",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

3.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为了主动适应社会生产现代化的需要,

应该尽可能的把生产中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来,加快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在教学中的应用。

4.建设仿真模拟系统尽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真实的现场环境,把学习和实验中很难演示、教师很难讲授的内容生动地表现出来,学生可通过软件自我进行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仿真技能训练;开发建设骨干专业网上虚拟实验室,如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搞了几十年的模拟公司,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

5.网络课程建设网络课程建设是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远程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素材库及网络课件开发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网络课程建设,尽可能地为学生和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支持。

6.发展远程职业教育以上信息资源建设应该围绕远程职业教育来做,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要逐步构建开放的远程职业教育体系。

四、构建开放的远程职业教育体系

远程职业教育可以采用独立办学与校企合作兼施的模式。独立办学可以充分体现本校特色专业,发挥长期以来积累的办学经验及优越的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可以满足企业培训的需要,联合网上办学,将给双方都拓展了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彭坤明.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论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2]马良生.远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3]张存库等.电大教育为农村城镇化战略服务——实践与探索[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月第1版

[4] 孙锡昌. 构筑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J]. 中国远程教育. 2002,(07)

[5] 赵万宏. 论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J]. 继续教育. 2005,(04)

[6] 赵克林. 21世纪的呼唤:中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突起[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04)

[7] 童友葵. 对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定位的几点思考[J].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03)

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

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 一、大力发展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经济社会的深层变革,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对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挑战,为教育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崭新空间,以信息技术特别是宽带网络和新媒体技术为强大支撑的新一轮学习革命已见端倪。近年来,各个国家和地区争先实施教育技术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创新、整合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巨大优势,扩大国民受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加快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是适应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趋势,迎头赶上发达国家教育技术水平,构建国家教育长远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应国际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潮,信息化教育正在我国的教育界掀起一场新兴的教育信息化的热潮。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育的一种必然趋势。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对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2年12月10日,教育部在江苏南京召开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这是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之后,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专题会议。会议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为主题,对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二、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发展水平还不高,存

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存在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资源的倾向。二是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存在差距,农村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薄弱,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三是优质资源不充足。与课程教学融合配套的优质实用教学资源不足,原创性、创新性资源较少,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还有待深度开发。四是机制建设不先进。有些地方对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信息孤岛、重复建设现象比较普遍,系统间互联互通性较差,资源开放性、共享性不强,信息安全存在隐患。这些问题反映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制度政策和体制机制还不完善,需要深人研究、抓紧解决。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动员。 三、如何进行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 3.1 职业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3.1.1 变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对于一些抽象知识难以理解,通过引进多媒体技术、信息化教学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把实际当中抽象的技能操作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枯燥的概念和内容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3.1.2 提供更为充分的教学资源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教室和书本,他们可以借助各种煤体轻松获得大量信息,随时随地查找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提供更多、更为充分的教

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如下:学校领导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推进器与制高点,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制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并建立从校长室到各教研组年级组直至各班级的信息教育管理网络;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中心的建设,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与工作责任心,充分发挥他们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作 用。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定了本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并且把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写进了我校年度工作计划中,真正放在实处去办。我校一直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电教设备不断更新,由最初的计算机-投影仪到海捷电子白板,现在又更新为希沃智慧黑板,所有授课班级配置齐全,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学。近几年学校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又先后购置了新的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所有一百多台办公和教学电脑全部更新换代,确保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施到位。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应用层面的不断扩大,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个过程中,网络畅通尤为重要。人人通网络空间、校园网络和校园网站、系统软硬件维护、设备更新后的技术支持等都有专人负

责。网络带宽的保障是建立“三通”的基础,为保证“三通”的真正实施,学校在通信公司申请开通了100兆独享光纤“专线接入”,保证了下载和上行的网速能满载运行,互不影响。年上半年学校还投入资金建成无线wifi网络,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教学和办公区域,确保了“三通两平台”建设实施,彻底实现“校校通”“班班通”,师生“人人通”开通率95%以上,部分班级达到100%。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了师生互动、家校互动,使“三通两平台”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我校在推进基础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这不仅包括我们的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网管人员要定期参加培训,以提高网络运行安全和效率,而且对非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教师进行全员信息技术培训,所有在职的教师,均参加了现代化教育技术培 训。面向全体教师进行《课件制作》、《office系列软件基本操作》、《音、视频的剪辑》、《互联网搜集下载素材》、《电子白板使用方法》、《希沃智慧黑板使用方法》、《使用局域网,校园网站实现交流共享》等专题培训,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目前,我校45周岁以下的教师,人人会做教学课件,个个能熟练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相结合,上好整合课。年我校有多人次获得“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多媒体讲课比赛”的河北省和沧州市的 一、二等奖。彰显了我校信息化的整体优势和领先水 平。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老师正在不断的成长,我校的

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1)教学文案

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 案例-(1)

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 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崇信县城区第二小学章海龙 一、实施背景 崇信县城区第二小学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00多名,教职工56名。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城区学校是比较好的,教师平时上课使用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习惯,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效率。学校还建立了QQ 群、微信群,实现了及时、快捷联络,为工作提供便利;各班级也建立了QQ群、微信群,教师及时把信息发布到平台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 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 (一)政策推动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是政策上的推动。 (二)现实需要 崇信县城区第二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近年来,为了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办学踏上了更高的平台。学校要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 二、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三、预期成果 (一)资源网建设目标 1.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教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 2.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

心得体会:职业教育信息化形成一批示范典型(最新)

心得体会:职业教育信息化形成一批示范典型(最新)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验收结果。从试点类型、试点任务和区域分布来看,职业教育信息化取得重要进展。近年来,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强统筹指导、注重项目引领、开展试点试验、强化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了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 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教育部于2012年启动了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试点类型分为区域试点、中小学试点、职业院校试点、本科院校试点、专项试点和资源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6类。 教育部日前对试点地区和单位进行验收,161个单位被确定为试点优秀单位,其中职业院校试点优秀单位35个。这表明,职业院校各试点单位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深化应用、强化创新,已形成一批可推广可示范的典型。 从区域分布来看,35个职业院校优秀试点单位分布在27个省(区、市)。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优秀单位分别为13个、13个、9个,占比分别为37.14%、37.14%、25.71%。这表明,虽然中央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对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差异,实现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式发展意义重大。 从试点内容来看,职业院校试点工作重点内容分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类、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类、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与管理类、信息化培训与社会服务类,基本覆盖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的全部重点工作任务,对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发挥了优秀示范带动作用。 多措并举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 近年来,教育部加强统筹指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区域协调,组织、推动、落实、监管职业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形成了以点带面、共同进步的工作氛围。 加强统筹指导,制定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指导政策。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网络安全工作的通知》,建立起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网络安全工作体系,增强网络安全管控能力。 注重项目引领,实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项目自2010年启动以来,已立项建设了88个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建有10

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20年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 …

浅谈“校讯通”在中职教育教学管理中应用的优缺点 内蒙古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席哲峰 关键词:“校讯通”;中职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针对性;改进 摘要:温家宝总理曾强调,发展职业教育,使人们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实现就业,从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以及对中职发展的指导方针,通过在教学管理中应用、实践提出合理利用和改进”校讯通”的功能与适用性,实现了中职教育教学管理初步信息化,是完成教育信息化构建的重要步骤之一。 温家宝总理曾强调,发展职业教育,使人们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实现就业,从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关于职业教育,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20年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中职教师,要不断促进教学管理、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本文就”校讯通”在中职教育中通过自身的应用进行探索和实践,浅析了“校讯通”对中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促进,同时提出对“校讯通”在功能方面改进思路的分析与探讨。 一、为教师、学生、家长搭建了良好的教育互动平台。 (一)“校讯通”在班级管理中的优点。 作为中职班主任,从家长方面来看,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管理已经力不从心,很多家长只盼能为孩子选择一条日后谋生之路,已经对孩子丧失了更多的期望,从而放弃了对孩子在学习和校园生活方面的关心,更多的加深了家长与学生的矛盾与对抗以及家长对学校的不理解。其实很多家长也不知道该如何配合班主任进行学生管理,从而更多的增添家长不配合的因素。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

自己认为读了中职就是混几年,等年龄增长了再踏入社会,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动力,甚至自我放弃。这些情况往往导致问题学生得不到及时的纠正,班主任在德育方面很难人手,导致学生问题复杂化。自从应用了”校讯通”,为老师、学生、家长搭建了良好的教育互动平台。通过手机短信,老师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日常表现、学校通知等直接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使家长及时、快捷、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以及学校的动态。家长也可以通过短信与学校老师进行互动、咨询。同时班主任有意识地通过短信宣传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及国家出台的各种职教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如学费、书费减免、贫困补助的条件、升学就业、就业形势等相关政策。使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职业学校的认识,对孩了有了新的期望。 (二)”校讯通”在班级管理中的缺点: 1、中职学生基本已全部配有手机,“校讯通”发送的信息不能将学生与家长区分对待,有针对性的传达信息及内容,例如:需要家长共同配合的教育管理活动的信息,发给家长发送的同时发给了学生,这样就不会达到预计的目的。若是一些班级内的通知信息,发送给学生的同时也发给了家长,这样对家长也是一种干扰。 2、“校讯通”使用中班主任、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在这个平台只有单向的联系,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发表言论、通知、通告等各类信息,但家长与学生和班主任的沟通方式就相应的简单了,只能通过短信息或电话联系等方式。这种模式不仅不能有效的利用时间而且增加了经济负担和思想压力,同时“校讯通”平台没有起到应有的网络相互沟通的作用。 3、班主任、家长、学生的沟通只限于文字,班主任不能将学生在学校的照片、活动记录在“校讯通”的平台上进行展示,学生也不能将日常生活记实在

信息化改变职教教学

信息化改变职教教学 传统职教教学主要面临四个教学瓶颈:资金投入、教师队伍、教学手段、学生素质。当今世界,中国社会已经步入了“数字信息时代”。信息的及时性、开放性以及可交互性等特点对传统的单向线型、平面的教育教学方式形成了强烈冲击,而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客观面对,积极变革。 标签:职业教育;瓶颈;信息化;数字化;教学 当今世界,中国社会已经步入了“数字信息时代”。信息的及时性、开放性以及可交互性等特点对传统的单向线型、平面的教育教学方式形成了强烈冲击,而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客观面对,积极变革。 传统职教教学主要面临四个教学瓶颈,分别是资金投入、教师队伍、教学手段、学生素质。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不足,很难和发达国家相比,而且在以后10年内都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人均投入水平;职业教育既懂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又掌握理论知识,能将实践与理论进行有机地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又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国家双师型教师的教学目标;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文字理解能力以及三维空间想象能力,这恰恰是职业学校学生的软肋,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是不适应书本学习,在文字理解能力、逻辑推理以及空间三维想象能力都较差;在学生方面,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有很好的潜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他们身上总是表现出学习成绩较差、学习积极性较低、课堂纪律较差。短期内无法改变学生的素质,这就要求职校学校及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造教学环境,提起学生们的兴趣,参与和分享学习中的快乐,更多的学习些知识文化。 在当今教育背景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化数字技术教学可以改变职业教学环境。虽然目前职教学校的硬件条件还不能达到信息化教学的最理想状态,但在现有条件下,教师积极开发应用,学生积极配合参与,数字化、信息化教学正逐步改变着老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方式,课堂效率也得到了大量提高。 1做活教学形式 网络教学的环境下,班级制的授课范畴已经在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上较以往有很大的改进与提高,独立学习、小组学习已经占据了相当的分量。一方面,网络环境的交互性为个人学习、小组学习提供了新的模式。它突破了座位的地域限制,使学生可以任意选择班级里的其他的同学作为小组学习伙伴,一起来研究讨论问题,体验“网上邻居”的真实含义;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为多渠道学习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教学资源按照难易不同的等级呈现,因材施教。在数字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更加体现出趣味性、自主性、内容鲜活等特点,对知识能自主地选择和甄别,个性化学习课堂明显。学生可以免费获取最权威的中、高考相关知识,满足不同层面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太和县赵集小学 2017.02.12.

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太和县赵集小学 我叫尚丙驷,太和和县赵集乡赵集小学教师。自2006年“农远工程”至今“班班通”的使用,一直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和全乡信息设备维护工作,已经十余年了,在工作中,我勤奋好学,认真负责,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热心解答学生、教师在使用网络和计算机操作中遇到难题,辅导多位教师和学生参加教育信息技术比赛和电脑制作获得优异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 我思想进步,勤奋好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尊敬老师,关心学生,团结同志,顾全大局,求真务实,对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从不拈轻怕重,总是保质保量的完成,在师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工作中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工作能力: 在信息教学和信息设备管理工作中,我认真负责,热心服务,有求必应,保障教师正常办公、教学和教研活动的开展。平时,兄弟学校的信息设备出现问题也总会问我,我会立即去维护,排除故障,保证电教设备正常运转。

积极承担全乡教师信息技术使用培训工作。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不少教师对计算机使用遇到了困难,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运用知识是我义不容辞的义务,多年来,积极配合赵集乡中心校,多次在暑假期间,对全乡教师进行计算机和网络使用的培训,帮助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有关知识,逐步提高他们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我每学期都制定详细地教师培训计划,通过培训,教师们都能较好地运用现有细信息技术设备来进行办公和教学。 注重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我在工作中利用课余时间认真搜集,接收、下载教学资源,并对其进行筛选、归类、上传到中心校资源库,方便广大教师使用。同时,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不厌其烦的帮助和指导多名教师利用信息系技术进行教学、下载、上传资源,制作和修改课件,使他们成长为信息技术应用的行家里手,由于本人指导到位,细致耐心,我校教师网络空间开通率100%,网上学习、晒课合格率100%。 三、工作成绩: 由于领导的关心,同志们的帮助,个人的努力,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撰写教育信息技术论文发表在《阜阳教育》上,有多篇论文在教育信息技术大赛中获得县级一二等奖,制作课件获得市级二等奖,辅导教师王欣制作课件获市级一等奖,辅导教师张彩芳、王欣、张辉、宋丙聚、赵建敏等同志电脑制作获得市级一二等奖,在信息技术大赛中,

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心得

职业教育发展学习心得 ——机械系模具教研组 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根据学校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两个文件,从中我体会到了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到“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随着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高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逐步进入了课堂,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主体——广大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教育信息化和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今许多的职业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并不差,但教师的信息素质和能力却明显存在“短板”,职业学校的教师教育信息化还存在不少现实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其中思想观念、信息素养的问题比较突出。 1、思想观念问题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观念更新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教育信息化是以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应用,显然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观念如何就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问题。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职业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水平已经上了几个台阶,大多数教师掌握并能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和管理,但从总体上看,职业学校的教师教育信息化仍残留着“传统教学”的影子,教学水平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在教学活动上,仍然是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过去人灌,现在加上机灌;在教学环境上,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综合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综合平台项目建设方案——基于专业教学资源库与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目录 一、建设背景 (3) 二、总体思路与目标 (3) 三、标准建设 (4) 四、平台建设 (6) 4.1素材中心 (6) 4.2微课中心 (8) 4.3课程中心 (9) 4.4专业园地 (10) 4.5 个人空间 (11) 4.6移动学习系统 (12) 4.7 绩效评估系统 (12) 五、预期效益 (14)

一、建设背景 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发面,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系统性和前沿性,充分体现专业课程与时俱进的构建思想,需以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开发课程建设及应用为抓手,完善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通过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开发课程的建设及资源共享平台的运行,将进一步充实专业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内涵,将学校重点专业打造成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特色、教学方式独创、教学质量显著的优势专业,并在省内乃至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奠定良好基础。 二、总体思路与目标 建设目标如下: 1.遵循国家标准,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 2.构造能够满足教学资源建设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实现支撑平台的集中化。 3.以专业为基础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组织,并实现院校级各专业的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实现学校软资产的不断积累。 4.遵循“颗粒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的组织建构逻辑,实现院校专业资源建设的一体化。 5.以应用数据为驱动,实现资源应用的教、学、管、考、评五大环节,同时为教务管理提供各类数据统计分析。 6.建立统一门户的在线学习系统,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专业教学以及企业员工技术培训与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 平台建设总体思路主要包括8大功能模块:素材中心、微课中心、课程/培训中心、专业园地、学习工具、个人空间、学习社区和系统后台管理。

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问题与解决方案

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问题与解决方案 摘要:在物联网、大数据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信息化建设已然是职业院校校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全面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关于教育政务信息系统全面整合和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工作要求,职业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顶层设计并且为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推进做好保障工作。文章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为采集样本,研究现阶段高速发展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0引言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本科、研究生的办学理念,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确立了重技能培养的基本思想,确定了以任务驱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手段为主的教育模式,同时办学导向集产、学、研、用于一体,以市场为导向,在各自的优势领域服务于社会。在信息化方面,新的时期我国IT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对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合作方向,基于这些新兴技术核心的应用开发建设使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用”层出不穷、百花齐放。笔者认为,在各个高职院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现阶段,各院校有足够的实力实现以学院师资为主、寻求多种合作模式的发展方略,真正做到自身主导的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建设。自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职业院校面临的信息化工作在相对较长的时期仅仅是网络管理工作,在相关的行业测评标准出台之前,网络安全的管理工作

水平参差不齐,同时,信息系统平台的涉及面较少,对应的来自于网络威胁的渠道也较少,因此,一般高职院校的网站部门相对人员较少,主要从事于网络建设与运维、网站建设与管理工作,随着教育信息化工作全面开展,职业院校的压力与日俱增。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主体部分,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教学同等重要,下面就信息化建设中职业院校面临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阐述。 1以自身优势师资为主,多途径引进高技能人才,妥善解决人员问题 各个院校的信息化工作开展离不开专业的人员,相当一部分院校受限于既定政策无法解决人手问题,多数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人员来源于原网络管理与网站管理人员的转型,信息化推进迟缓。解决人员问题,首先要依托于高职院校的天然优势,信息工程系在多年的专业建设与课程群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大数据方面培养了一批出色的专业教师,所以在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倡导以自身优势资源为主体的核心团队,是处最高优先级别的。作为人事管理部门,综合评聘办法与信息化长远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政策辅助,妥善解决相关人员的教学工作、学生管理、科研工作,避免阵线拉的过长,切实保障全身心投入,同时,落实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鼓励专业人员参加认证并优先聘任。其次,针对长期的信息化建设所需人才做好人才招聘预案,在公开招聘中层层把关,做到“轻学历、重能力”,严把面试环节,优先考虑大学期间做过项目开发与管理的毕业生,将真正的人才留下来。

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济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济宁市任城区唐口中学王树伟 本人参加工作以来,在唐口中学承担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和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工作以来,我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在工作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热心解答学生、教师在使用计算机中遇到难题,在师生中深得好评,所教学科也连年取得好成绩,组织学生参加济宁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也获得优异的成绩。 为了使所有的教师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在我的带动下,信息中心多次分期分内容对全校教师进进电脑培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了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学习,我不厌其烦地从最基础的操作入手教起,到制作简单的课件,从学做课件到开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辅导,使全校的老师都能够独立操作计算机开展教学活动。 承担学校信息中心的管理工作后,我能够认真做好学校信息中心的管理工作,时刻注重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一是认真做好学校网站的维护和管理。能够及时更新学校网站内容,不断添加新的元素,对网站进行充实,保证网站信息的更新速度及质量,确保网站正常运行。同时还增设了学校的FTP服务器,把学校的资源集合起来,再分类共享出去,方便了广大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是积极参与教育资源的开发建设。利用课余时间认真搜集各类素材和教师自制课件,妥善保管学校配备的教学光盘、图片素材库、学生学习软件、常用的工具软件、录音带等妥善保管,保证其不损坏,不丢失。

三是扎实做好学科应用建设。能够始终坚持多媒体教学与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利用闭路电视、录音机、计算机、DVD等载体,根据教学的需求、教学的应用选用最为合适的硬件服务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了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科建设。 四是努力做好设备维护。定期为学校的电教设备进行检查,有损坏的及时上报进行维修。平时也注意设备的保养,做到机房干净整洁,确保信息化设施防盗、防潮、防火、防尘。保证电教设备正常运转。 工作以来,先后多次参加各级各关教育教学培训。听取教育信息与课堂整合的研究课,经过培训,让我对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并发现了自身的缺陷。 参加工作以来获得了以下主要成绩: 2009年济宁市任城区优秀班主任 2010年济宁市中学生电脑制作指导教师二等奖 2011年济宁市电教骨干教师 2013年济宁市中学生电脑制作指导教师一等奖 2013年济宁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2014年济宁市任城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 (1)

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 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黑泉镇永丰小学 一、实施背景 黑泉镇永丰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名,教职工10名。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学校是比较好的,现有交互式一体机4台,教师平时上课使用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习惯,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效率。学校还建立了QQ群、微信群,实现了及时、快捷联络,为工作提供便利;各班级也建立了QQ群、微信群,教师及时把信息发布到平台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 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一)政策推动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

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是政策上的推动。 (二)现实需要 黑泉镇永丰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近年来,为了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办学踏上了更高的平台。学校要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 二、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三、预期成果 (一)资源网建设目标 1.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教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 2.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

职业学院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报告

xxx职业学院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报告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以及一所院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就要有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除了教育的思想观念更新外,教育手段特别是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尤为重要。为达到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目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多年来,xxx职业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办学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学校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反复研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学校多次向省、市财政积极争取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课程课件的采集、制作,实现课程音像资源共享,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一、学院教育信息化工作概况以及主要成效 (一)学院教育信息化工作概况 1、加强领导,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院教育信息化工作,为加强学院信息化工作,学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为副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由教务处、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和有一定特长的学科骨干教师以及其他职能处室人员组成的信息化应用指导小组。由分管副院长负责全面工作,各成员职责分工明确,各项责任落实到位。同时,通过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与工作责

任心,充分发挥他们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 2、做好规划,确保工作目标实施。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学校发展的制高点,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顶层设计之中,把信息化建设放在学校优先发展的位置,分年度制定具体建设目标,每年均按计划实施,使各项信息化工作落实到位。信息化建设在进行全院整体规划和建设的同时,还根据实际需求灵活机动地由不同部门随时上报计划并落实建设,较好地解决了各教学部门的个性化需求。 3、定期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学院定期召开信息化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应用指导小组会议,认真检查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作的落实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使学院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长期、有序、保质。 4、完善制度,确保工作规范开展。 为保障学院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学院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和安全制度》、《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条例》、《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等以及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如防火墙、杀毒软件等)。 5、加大投入,确保工作经费保障。 我院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来源为上级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为保证学院信息化建设,我校建立了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在学院教育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这些资金的投入确保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主要成效 xxx职业学院从建院之初就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学院一期建设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做法及反思

建设智慧校园,创新应用模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莱西市职教中心 信息化教学能力就是信息时代中职教师核心能力之一。我校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建设新趋势,积极搭建平台,创新 举措,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得深度融合。经过几年建设,我校教师得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计划"旅游专业课题组长单位;6门课程被评为青岛市精品课程;青岛市微课比赛一等奖两个;国家级视频公开课三节;在刚公布得2015年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比赛中,我校10名教师参赛全部获奖,其中获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三个,盖磊老师还将代表青岛市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一、提高认识、更新理念 1、政策引领。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2009年,教育部举行全国中职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现场会;2010年,全国中职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开通;教育部举办首届全国中职信息化教学大赛,至今已连续 举办四届;同年,国家推出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信息化建设就是其重要内容。2013年,教育部提出年度教育信息化工作核心目标:力争实现80%以上职校接入宽带网络并建成网络条件下得基本教学环境,初步完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中心与公共服务平台一期建设。 2、更新理念.我校提高认识、抢抓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与多方资金,强力推进学校信息化软硬件与师资队伍建设。我校教师也顺应形势、转变观念,走出信息化教学“无

用论"、“时间冲突论”、“等靠要”等认识误区,积极主动投身信息化教育教改大潮。 二、顶层设计、制度保障 1、加强顶层设计。2011年11月,学校组建了教育教学信息化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各处室、学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设立了专门机构“信息化中心”,全面规划管理信息化教学得各种工作,例如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师资队伍建设、教研教改课题申报、信息化教学相关培训、比赛与交流等。2012年5月,成立了信息化教育教学专家团队,定期邀请信息化技术专家、学科教学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等来校研究、指导与服务。 2、完善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莱西市职教中心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与《莱西市职教中心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实施意见》、《“E网通”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等。建立信息化管理、应用、推进机制,将教师信息化应用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审、评先评优得重要依据,将处室、学部信息化推进情况纳入督导考核及年度目标考核。 三、搭建平台、资源共享 1、围绕“三通",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E网通特色项目”得实施,开展校园网升级、互联网带宽提升工程,校园网普及率、“班班通”普及率达100%,生机比达6:1,师机比达1:1,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为“人人通”实现奠定基础。

学校教育信息化方案教学内容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的实施方案信息化的学校,是以学校为对象的信息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信息集成与应用系统,它将学校各部门、各学科、各领域的信息通过信息化和计算机处理,并最大程度地集成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完整、便捷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实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日新月异,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正成为营造新型学校文化的强有力的催化剂,推动着学校教育飞速创新与发展。信息化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学习活动的开放性;学习内容的生活化;学习方式的创新性;教学方式的民主化。 让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蕴含的丰富信息资源充实、丰富学生知识面,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新形势下,将传统校园逐步转换为数字校园已成为迫切需要。为适应这一需求,也为了使我我区各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更进一步,我们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应用逐步完善”的原则,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根据我区各校的实际情况,总体规划,分段实施。现从以下四个方面: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信息化学习资源建设、优化的教学设计以及培训方案来阐述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在广大教师参与的情况下,特制定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指出:要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经过几年的建设,我校教育信息化设备初具规模, 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发展目标 (一)切实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 1 、教师全员培训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 案 1 2020年4月19日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 一、比赛项目 高等职业教育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一组(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二组(数学)、专业课程一组(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专业课程二组(水利大类)、专业课程三组(装备制造大类)、专业课程四组(生物与化工大类)、专业课程五组(文化艺术大类)、专业课程六组(公安与司法大类)。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 公共基础课程一组(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礼仪、职业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人员待定(创业学院)

公共基础课程二组(数学)人员待定(人文学院) 专业课程三组(装备制造大类)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人员待定(机电学院) 专业课程四组(生物与化工大类)精细化工技术 纺织学院郑志荣 专业课程五组(文化艺术大类) 信息学院张玉(动漫设计) 时装学院洪俞(服装与服饰设计)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除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课程、数学外的其它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一组(农林牧渔大类、资源环境与安

全大类、土木建筑大类、轻工纺织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医药卫生大类)、专业课程二组(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新闻传播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人文学院李剑霞(公共基础课程组) 纺织学院张建辉(专业课程一组轻工纺织大类) 机电学院张淑敏(专业课程一组交通运输大类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电子信息大类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动漫制作技术 商学院曾奕(专业课程二组财经商贸大类) 艺术学院杨卉(专业课程二组教育与体育大类舞蹈教育)?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浅谈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d9123426.html, 浅谈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何杰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7期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实现教育目的的必要途径,对 教学有深远的影响。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有多种工具和方式,包括多媒体教学、微课、流媒体辅助教学等,但是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教学活动,本文针对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运用 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加强教学管理,让教学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中小学是我国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我国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促进形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因此信息化教学有其重要性和急迫性,必须落实其实行中的多个方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 一、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教育信息化相比于以往的教育形式有很多特征,首先教育信息化有宽广的空间,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同时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不同空间的人都能进行交流,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位置,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都能尽收眼底,因此,只要想学习,只要有学习的需要,都能获取知识,无论相隔多远,任何人都能成为教师,没有了空间上的障碍,实现了远距离中面对面的实时讲授和沟通;其次,教育信息化的另一个特征就是紧凑的时间,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空间距离的存在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同时距离越远消耗的时间也越长,降低了信息和知识的传输速率,但是教育信息化,通过信息网络传输知识,将时间、空间进行融合,消除距离所消耗的时间,时间更紧凑;除此之外,教育信息化还有虚拟空间的特征,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参与教学的是教师以及实实在在的教学工具,而信息化教育大多是虚拟的环境和人物,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还会运用信息技术创造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等,这些方式都是基于信息技术开展的,对教学活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育信息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有无尽的发展,运用信息网络进行教学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事业必然会不断发展,永无止境。 二、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将每个学科的特点与计算机进行融合,選择适当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样。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真正完全掌握信息技术,并恰当地辅助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还有很大的难度,一方面需要加强学校的信息技术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素质培养,跟紧教育信息化的脚步。因此教育信息化在教学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

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 (一)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网络建设。搭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建成千兆主干、百兆桌面、无线网络全覆盖的高性能校园网;中职校的互联网带宽基本达到50-100兆;通过光纤等各种通信链路构建上海中职城域网,实现校际之间的网络互通,为信息化各类应用提供保障。 (二)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至2013年,本市中职校按不低于每5个学生一台、每个教师一台的标准配备计算机;建成至少1间50座的电子阅览室;建设多媒体网络教室,最低满足20%在校学生同时使用。至2015年,完成中职校数字化校园的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信息化教学、移动办公等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服务。鼓励和支持中职校使用信息化手段与行业、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与交流。 (三)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校园一卡通工程建设。建成校园一卡通信息平台,实现智能管理,提升校园管理信息化水平。2013年前,本市国家级重点中职校率先完成校园一卡通建设,至2015年,所有中职校完成校园一卡通建设,逐步形成本市中职校一卡通管理网络。 (四)创建智慧教室。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构建多维教学环境,在全市范围内建设若干个具有智能环境控制、电子课程教学、移动学习、网络教研、智能教学录播、远程协作共享等功能的智慧教室。 (五)建设创新实验实训中心。依托本市中等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开发多媒体实训资源,运用网上虚拟实训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模式,有效提高实验实训资源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发挥创新实验实训中心参与方式灵活的优势,扩大参训人员的覆盖面,逐步形成高度开放共享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 (六)打造国内领先的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建立数字化资源建设、发布、共享和管理系统,网络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以及教学支持服务系统等各项子系统。充分发挥“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情况数据库”的作用,开展学籍、师资、专业、实训和装备等相关数据分析统计及应用。 (七)建立上海职业教育资源中心。搭建公共学习平台,完善和提升现有网络课程平台,扩展应用范围,丰富课程内容。建立新型网络学习模式,形成以网络学习为载体,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架构。推动中职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鼓励中职校开发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数字化文库、音视(频)库、课件库、优秀实训案例、改革创新课等教学资源,为教师、学生和其他人员提供网上学习、移动学习和在线辅导等方面的优质学习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