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教程

儿童文学教程
儿童文学教程

儿童文学教程

儿童文学美学物质即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一、怎样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P5-6

1.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成人读者接受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有哪些?P10

1. 一类成人读者是出于“身份”或“职业”的需要走向儿童文学。在家庭中,家长的身份需要;在学校里,老师的职业需要;在儿童文学的社会化的生产过程中,编辑、评论家的职业位置需要。

2. 另一类情况是有些成人读者在阅读天性上、在文学心灵的深处与儿童、儿童文学有一种沟通、默契和认同感。在这类阅读中,成人读者摆脱了文学以外的种种功利目的和戒备心理,而进入到一种与儿童文学的纯净的艺术交流和对话之中——他们在这里重温了久已失落的童年的梦幻,唤醒那潜埋着的童年生命感觉,仿佛又寻回了那随生命的消逝而变得十分遥远了的精神家园。

三、儿童读者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13-15

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年龄因素所导致的儿童读者的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1. 性别差异。儿童读者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其文学阅读兴趣和能力会显示出性别差异。

2. 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与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力发展水平有关。

3. 心理个性差异。导致儿童读者多样化的原因还可能来自其心理个性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儿童读者在文学阅读动机、态度等方面的差异。

4. 文化差异。文化常常归属于特定的民族、阶层或集团,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差异乃至对峙来。

四、根据儿童年龄阶段适应性的要求,儿童文学又分为哪几种具体形态?它们各有哪些主要特点?P17-20

五、何谓儿童文学的美学物质?P22

儿童文学的美学物质即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六、试举例说明儿童文学的纯真美。P23-24

美国作家阿诺德·洛贝尔的童话集《青蛙和蛤蟆是朋友》,讲述了性格开朗,性格外向的青蛙和性情忧郁,性格内向的蛤蟆之间纯洁、动人的友情故事。李其美的儿童生活故事《鸟树》二单元

一、儿童文学作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P29-31 1. 首先要有对儿童的爱心和责任感。 2. 其次要有独特的生活积累。 3. 要有特殊的审美意识。

4. 特殊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从创作动机看,儿童文学作者可划分为哪些类型?P33

从他作动机来看,可以把儿童文学作者大致分为两大类六小型。

1.“自觉”的儿童文学作者。即他们具有明确的“为儿童创作”动机。在这一“自觉”的儿童文学类群中,由于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又可分为三种动机类型的儿童文学作者:(1)“教育型”的儿童文学作者。(2)“社会使命”型的儿童文学作者。(3)“娱乐”型儿童文学作者。

2.是“自发”的儿童文学作者。即他们并没有的“为儿童创作”的目的。只是由于他们有一

种特殊的心理驱力,包括特殊的气质、性格,特殊的心理变异,特殊的情感力量,特殊的记忆和体验等,才使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无意思中写成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作品。综合下可分三种类型:(1)“童心”型。(2)“儿童崇拜”型。(3)“童年回忆”型。

三、儿童文学的创作过程有哪几个阶段?和成人文学创作相比各阶段有什么特殊性?P36-37

儿童文学的创作过程由选取题材,构思,文学表达三个阶段组成。

三、你是怎样理解两种审美意识的协调作用的?试以你自己的儿童文学创作实践的例子说明之、P38-39

文学创作是一种审美活动。如前所说,儿童文学作者的创作心理共存着两种审美意识:成人审美意识和儿童审美意识。两种审美意识的协调作用自始自终支配着整个儿童文学创作过程:一方面,成人审美意识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它清醒地把着审美水平的关,提高和深化着儿童的审美水平;并且自觉而热情地调动着儿童审美方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儿童审美意识又始终发挥着制约作用和能动作用。它随时提醒作者要顾及读者的审美能力,防止成人审美意识的排斥和取代。又当仁不让地处处表现自己在审美方式上的才干,使自己居于台前,而把成人审美意识推到幕后。

四、儿童文学有哪三大母题?试举例简述每个母题的特点?P41 儿童文学创作的三个最基本的母题是:(1)爱的母题。“爱的母题”所体现的,是成人对于儿童的眼光,有一种“亲切温馨”(母爱)或“端庄深邃“(父爱)艺术气氛。(2)顽童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则体现着儿童自己的眼光,有一种“奇异狂放”的艺术气氛。

(3)自然的母题。“自然的母题”所体现的则是人类共同的目的,有一种“悠远率真”的艺术气氛。三单元

一、儿童欣赏文学有什么特点?P44-46 1. 偏重直观感受。 2. 易于情感投入。 3. 善于模糊解读。 4. 拙于鉴别详判。

二、何谓文学批评?P46它和文学欣赏关系怎样?P46儿童文学批评有什么特殊性?P47它的标准是什么?P48

1. 文学批评是指对作家作品心脏各种文学现象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种专门的文学理论行为。人们总会在文学欣赏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有所判断,并形成整体上的或某一方面,某一点的评价,这就是文学批评。

2. 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密不可分。批评是以欣赏为基础的。人们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了审美感受,同时也获得了审美理解。

3. 儿童文学批评的特殊性要做到客观、公正,又必须和儿童读者沟通。了解他们对作品的反应。

三、为什么要进行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P50-51

四、家庭阅读环境和学校阅读环境各有什么特点?P52-53 家庭阅读环境的特点有:1.重视图书的选择,把孩子们的阅读趣味引导到高雅的文学审美上来。 2.重视“亲子共读”,把正确的审美趣味和习惯影响给孩子。

3.牏好文学阅读和电视收看的关系,家长有责任引导孩子摆脱过分迷恋电视中通俗视听文化的偏废现象。

学校阅读环境的特点有: 1. 带有较强的教育色彩。 2. 具有明显的集体性

3. 带有更多的实践训练性质。五、结合你的实践体会,谈谈学样儿童文学阅读指导应有哪几个步骤?可采取哪些指导方

法?P54-55

儿童文学阅读指导步骤:

1. 了解指导对象及图书情况。

2. 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图书的可能,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儿童文学作品。

3. 对作品的推荐和介绍。

4. 组织作品评论。

5. 巩固阅读效果

儿童文学阅读指导方法: 1. 组织文学兴趣小组。 2. 组织班级图书角 3. 开展读书竞赛活动。

4. 举行诗歌朗诵会活动,故事讲演会等。

5. 组织各种文体的征文活动。四,儿童文学体裁

一、简述儿歌的历史演变。P58儿歌在艺术上有何特点?P59-61 儿歌有哪些主要的艺术形式?P62-66 演变

1. 文字出现前已存在,是祖先教育、娱乐后代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下海家们利用儿歌来作为改朝换代的舆论工具,强烈的政治色彩也就成了中国古代儿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迷信色彩也很浓重。

3. 直到明代,儿歌的观念才发生了大的变化,开始突破五行迷信的束缚,从儿歌世代流传的实际情形来解释儿歌的特点,并且重视儿歌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4. 清代的儿歌观念趋向多元,也有神秘主义倾向出现。至少尊重了儿歌的现实。

5. 真正从儿童文学意义上形成的儿歌观念则是本世纪的事,由于有新文学化思想的关照,有传统儿歌观念的批判继承,有西方儿歌理论的借鉴,儿歌观念也变得更切近于儿歌的扑鼻,并且具有科学性,民主性的现代精神。创作儿歌的出现,便是儿歌走向自觉的标志。特点1. 自然合节的音乐性。 2. 天机活泼的稚拙美。 3. 歌戏互补的可操作性。主要艺术形式 1. 摇篮曲 2. 数数歌3. 连锁调 4. 问答歌 5. 绕口令

6. 颠倒歌

7. 对花调

8. 谜语歌

9. 时序歌

二、儿童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试比较儿童诗与儿歌的异同。P68-70 儿童诗在艺术上的特点 1. 真率明朗的情感性。 2. 形象鲜明的叙事性 3. 稚拙活泼的趣味性 4. 流畅简洁的音乐性儿童诗与儿歌的异同

1. 儿歌在词语运用上讲究顺口自然,且有“俗味“。而儿童诗遣词造句在晓畅浅白之中多一些“稚趣”,注重情感的纯度

2. 儿歌讲究韵律节奏,注重语音外在表现形式上的音乐感,人称“半格律诗”,而儿童诗

可以更自由少拘束,音乐美体现于诗意之中,人称“自由体”。

3. 儿歌追求幽默、机警和谐趣,而儿童诗更关注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

4. 儿歌适宜于歌唱游戏,有娱乐性和衫的物质。

而儿童诗更适合吟诵听赏,讲求精神性的消费。然而这种区别又是相对的。尤其是儿童诗和创作儿歌之间界线并不分明。它们都是适合儿童接受的诗歌文体,周时文体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在创作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诗化的儿歌或歌化的儿童诗屡见不鲜。

三、何谓童话?P73童话有什么特征?P77-80试举例说明童话的三种形象类型。P75-77 童话,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儿童文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裁之一,它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童话的特征:最基本的是其丰富多彩的幻想。童话的三种形象类型有

1. 超人体童话类型。如普希金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灰姑娘》,乔治·桑的《灰尘仙女》

2. 拟人体童话形象。如安徒生的《丑小鸭》,科洛迪塑造的木偶皮诺曹。米尔恩描绘的小

熊维尼菩。叶圣陶刻画的稻草人。郑渊洁描写的小老鼠舒克和贝塔。

3. 常人体童话形象。如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中的王葆,格林童话中小红帽姑娘,安徒生的《皇帝新装》中的皇帝和《豌豆上的公主》中的公主。

四、何谓寓言?P81寓言有什么特点?试比较童话和寓言的异同p84-87 寓言,是一种寄托着教训和哲理的简短故事。寓言的特点: 1. 明确的寓意 2. 生动的比喻 3. 精炼的语言

童话和寓言的异同:

1. 共同点:都源于民间,受到神话,传说的直接影响,都比较广泛地采用拟人、夸张等

艺术表现手法,具有较强的幻想虚构性;都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具有象征意义。 2. 不同点:寓言的情节单纯,篇幅短小,而童话的情节比较曲折丰富。结构也复杂多变。更注重对人物的刻画和细节的描写,篇幅相对较长,在象征性上,寓言习惯于用概括性的语言,将寓意点明,训诫的意味比童话明显;对幻想的表现二者也有不同的限制与要求。童话的幻想需要根植于现实生活,遵循特定的童话逻辑,真中求幻,幻中有真,达到真幻的和谐结合。寓言以训诫为主要宗旨,重视的是对现实的讽喻和影射,因而多着眼于现实事物与虚构事物中找到某点相通之处,并不拘泥于自然逻辑。寓言中的形象是为了表达寓意而存在,因而可以突破“物”性的限制;此外,寓言不一定塑造出性格鲜明的形象,而童话对此则有较高要求,无论是常人体形象,拟人体形象还是超人体形象都必须有鲜明的性格。

五、现代概念的故事与民间故事有何区别?儿童故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儿童故事可以分为哪些类型?P88-93 儿童故事的基本特征:

道德儿童故事是故事的一个分支,它符合故事的一般特征是注重故事性;讲究情节的连贯性,悬念性、戏剧性与故事的完整性;表现手法以叙述为主等。儿童故事自身形成的一些艺术特征主要有

1. 结构单纯,脉络清晰

2. 情节曲折离奇,趣味性强。

3. 主题集中明朗,有针对性

4. 语言质朴,明快,口语化儿童故事类型:

1. 从内容分:一、动物故事二、生活故事三历史故事四、图画故事五、传奇故事六

科学故事七、益智故事八、愚人故事九、名人故事十、寓言故事十一、童话故事 2. 以故事来源,可分为民间故事(包括改编的)和创作故事(或文学) 3. 以表现形式分,可分为文学故事,图画故事

六、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儿童小说的主要构成元素是什么?相关构成元素包括哪些?儿童小说在主题的表现和题材的选择上应注意哪些问题?p91-97 区别:

1. 儿童故事的作者,大都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比较客观的叙述事件的进程,儿童小说作者的立场则更自由些,可以有更多的主观情感注入作品,或者说更审美化。

2. 儿童故事的价值在于故事本身,重视的是精彩事件的叙述结构;而小说的价值则在于人物和主题,重视的是典型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深度。

3. 儿童故事讲究的是讲故事的技巧;而儿童小说为要加强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效果,则

必须更注意精雕细刻的描写,换言之,故事是粗线条的;小说则是精细的。儿童小说的主要构成元素有主题、人物、故事(情节)

相关构成元素包括主要元素以及题材。语言及其时间、地点、背景儿童小说在主题的表现和题材的选择上应注意: 1. 要有一个比较鲜明积极的主题

2. 我们决不能把主题误解成作者对读者的一种教训。儿童小说主题要鲜明、积极,并不

簙它就不能揭露生活中阴暗、丑恶,暗淡的一面。社会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万花筒和多棱镜,儿童小说单有主旋律,而无与之相应的多声部和声,同样是单调、乏味的。问题并不在于是否表现生活的阴暗面,而在于能否体现出主题的积极意义。七、儿童散文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P103-106 P107 1. 儿童散文的基本特征

(1)童心和童趣是儿童散文的灵魂和核心。(2)带有故事性的叙述方式(3)易于儿童接受的理趣

(4)优美、活泼、朴实、简约的语言特征 2. 按叙述的方式分:(1)叙事型散文(2)状物型散文(3)议论型散文

八、少年报告文学与成人报告文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它的结构类型主要哪些?P108 P108-110 P111-112

最大区别:是看待世界和生活的视角不同。成人报告文学是以成人的视角观察社会,少年报告文学则有其独特的视角,是作者视图站在少年的视角看社会的模拟少年视角特点:

1. 最大区别在于看待世界与生活的视角不同

2. 少年报告文学由于少年视角的独特性,因此在取材上就有了自身的选择性

3. 少年报告文学应有锐气和青春气息

4. 少年报告文学应富有浓郁的青春气息结构类型

1. 小说化的结构类型

2. 散文化的结构类型

3. 日记体式。以日记的方式来写作的报告文学

4. 影视分镜头式。此外还有对话式,书信式,传统话本式

九、儿童戏剧文学有什么特点?它有哪些常见的类型?P113-114 P115-117 特点

1. 结构单纯,线索明晰

2. 情节生动,故事性强

3. 动作性突出,富有儿童情趣

4. 人物性格个性化,语言简洁,口语化类型按场次不同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按内容、性质和产生的审美感受的不同。儿童剧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按表现题材不同,可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和童话剧

按演出场地,条件的不同,儿童剧还可分舞台剧、广播剧、街头剧、广场剧等十、试比较戏剧文学与影视文学,然后指出电影和电视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谈谈儿童影视剧的特征?P122-123 P121 区别:

1. 传播媒体不同

2. 欣赏方式不同

3. 内在构造不同特征

1. 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富有个性

2. 情节单纯,富于悬念

3. 动感窋,基调明快

4. 尽量避免出现节奏缓慢的长镜头和过多的空镜头

5. 接受能力,对话要简练,健康纯洁,避免对儿童的不良影响。十一、谈谈美术篇在艺术上的独特性及其与儿童的关系?P124 写意性,假定性,人物造型着重于神似而非形似。具有很大的夸张性造型美丰富的幻想和浪漫夸张色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关系:美术片以其独创、新颖、奇特的艺术形象吸引着儿童,它夸张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强烈的动感,热闹的声响都极为符合儿童的审美需要,在激发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使儿童在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能力。十二、分析电视对儿童的影响P125

十三、儿童科学文艺有何特点?有哪几种常见的类型?P128-129 P130-133 特点

1. 科学性

2. 文艺性

3. 思想性类型

1. 科学童话

2. 科学故事

3. 科学诗

4. 科学小品

5. 科学幻想小说

十四、图画文学有何特征?P135有哪几种艺术形式?P137 特征

1. 绘画性

2. 传达性

3. 趣味性艺术形式 1. 图文并茂 2. 无文图画 3. 连环画

五,儿童文学历史发展概述

一、怎样看待我国现代之前的儿童文学?应从哪几方面去发掘我国史前儿童文学的遗

产?P145-146 P146-150

对中国来说,儿童这个概念是在现代文学史上才出现的,所以我们把现代以前的儿童文学叫做史前儿童文学。

在现代之前,我们克不曾把儿童当作文学的独立的独立的读者对象,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就缺乏这方面的文学遗产;纵然我国古代的文学形式也许不合乎儿童接受的需要,却又不能否认在浩瀚史籍中儿童文学生命的实存。事实上,在中国古代民间文学、古代文学典籍及古代传统启蒙读物中,就有大量的作品具有了某些适于儿童听讲的成分,具有了儿童文学性质,滋养着,儿童们的精神生活,对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也起了一定的奠基与催发作用。二、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条件有哪些?P152-153 1. 首要条件是中国悠久优秀的文学传统的滋养

2.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失去更是一个重要条件。

3.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迅速发展成熟的再一个条件是对世界进步儿童文学的积极借鉴和

吸收。

三、简述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轨迹及其特点?P153-157 P159 轨迹:五四时期,“左联“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特点:

1. 起步较迟,但起点甚高,发展很快

2. 众多文学大师的参与,使得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一开始便有无与伦比的威势

3. 烙有苦难和战争的深刻的社会记印

四、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曲折历程给了我们怎样的经验和教训?P167

1. 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需要摆正儿童文学与政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2. 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需要有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

3. 需要有一支健全的专业化队伍

4. 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六,中国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

一,试举出我国史前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五部具有儿童文学性质的著作,并简析其特色?P169-173 一、《演小儿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儿歌专集,共收儿童歌谣46首,编者:吕坤(1536-1618河南宁陵人,明代学者。二、《西游记》吴承恩(1500?-1582?)明代长篇神魔小说三、《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1640-1715)清代短篇志怪小说四、《水浒传》五、《镜花缘》李汝珍(约1763-约1830)六、《封神演义》神魔小说

二、怎样看待我国现代文学大师们对儿童文学的贡献?P175

直接介入了儿童文学的创作及理论建设,他们以自己深厚的艺术功力,开阔的胸怀和眼光,继承悠久深厚的艺术传统,借鉴国外先进的儿童文学及创作经验,为中国儿童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较高的起点。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三、请举出八位现代儿童文学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作?P182-188 1.叶圣陶,《稻草人》 2.张天翼《大林和小林》 3.冰心《寄小读者》 4.黎锦晖《月明之夜》 5.陶行知《黄花黄》 6.高士其《抗战与细菌》《我们的土壤里的妈妈》 7.陈伯吹《阿丽思小姐》 8.贺宜《凯旋门》

9.严文井《南南和胡子伯伯》

四、在中国当代童话作家中你认为最有成就的是哪几位?试以他们代表作为例谈谈你的看法?P189-193

1.金近,代表作《小鲤鱼跳龙门》

作者巧妙地把民间故事传说和童话故事结合起来,在古老的“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中融入新的时代色彩,使之用于表现新的时代精神,童话中幻想与现实的结合,和谐,自然,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作者运用烘云托月的艺术手法,从侧面展示了新中国水利建设的新成就,新颖别致。

3. 洪汛涛,代表作《神笔马良》

作品采用连环式铺叙故事情节,线索单纯,结构集中,层次分明的塑造了人物形象,语言明朗、质朴却自然传神,带有浓郁的乡土味,童话幻想与现实结合和谐、自然,为童话继承发扬民族、民间传统做出了成功的榜样。

五、简述叶君健,任溶溶在儿童文学翻译上的成就。P205-216 叶君健(1914-)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安徒生这位世界童话大师的全部童话作品介绍给了中国人民和少年儿童

任溶溶(1923-)为小读者翻译了大量的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洋葱头历险记》《长袜子皮皮》《小飞人三部曲》《玛丽波平斯》

六、试以“儿童文学新论丛书”和“中华当代儿童文学理论丛书”为例,评述新时期以

来的儿童文学理论发展P208-209

《儿童文学新论丛书》从整体上看,这一套理论丛书已经摆脱了传统儿童文学理念体系的依附,而在一个较新的理论起点上尝试,以特定的论题论为范围来重建儿童文学的理论命题系统和表述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改变数十年来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中概念贫乏话题陈旧、思

想平庸、表述浅陋的沉滞局面。

《中华当代儿童文学理论丛书》史论结合,不仅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也体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发展的新水平,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

七、试举出我国当代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诗,儿童戏剧,儿童科学文艺诸种文

体各一位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并简析代表作特色。P195-206 1. 任德耀,多幕剧童话《马兰花》特色:(1)“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风格质

朴清新。(2)幻想与现实奇妙的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优美的童话意境;(3)运用对比手法创造了大兰和小兰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4)剧情结构上悬念迭起,扣人心弦,引人入胜;(5)剧本语言亲切自然,歌词优美,对话性格化,富有生活气息;(6)注意追求强烈的剧场效果。 2. 金波《春的消息》儿童组诗 3. 任大霖《蟋蟀》儿童小说 4. 郭风《刺猬》七,外国儿童文学

一、就儿童文学的发展问题阐述儿童文学与民间文学的联系?P212-213

人类的祖先为了相互间精神沟通的需要而创造了散文,韵文的叙事作品。和各种口耳相传的谣曲,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幻想色彩,深淡不等的故事,这些故事从初民对生活的感受中,从初民天真的想象中泉水般或急或徐地涌现出来。它们作为民族、种族、阶级、年龄组合间的精神粘合剂顽强地存在着,其间浓缩着初民的思考、感知、道德观、对善必将胜恶的祈愿,信念和行为方式、藉此,先民们彼此了解信仰,爱憎,苦乐,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而,这些故事包含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解释。和从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朴素,幼稚的哲理,包含着美丑观、善恶观、荣辱观、价值观。它们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沟通的桥梁。这些故事往往洋溢欢乐和幽默,“与悲观主义绝缘(高)。最容易被孩子所接受。这样,这部分原意并不是为儿童而创造的文学成了孩子特别乐于接受的文学,在西方,把这类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概而言之为童话。二、举例说明儿童文学早期发展

儿童文学教程1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名称:《儿童文学教程》 试卷类别:A 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系 级 班 姓名 学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标准10 20 16 36 18 得分 评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是( )。 A .成人 B .幼儿 C .安徒生 D .格林兄弟 2.寓言的灵魂是( ) A.故事性 B.文学性 C.虚构 D.寓意 3.成为训练儿童语言和思维好工具的一类儿歌是( ) A.数数歌 B.问答歌 C.绕口令 D.颠倒歌 4.民间故事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 ) 装 订 线 内 请 勿 答 题

A.叙事性 B.新奇性 C.趣味性 D.口传性 5.科学诗《我们的土壤妈妈》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老舍 C.高士其 D.鲁兵 6.幼儿文学是适应学龄前幼儿的文学接受特点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如() A.《鲁滨逊漂流记》 B.《万卡》 C.《秃秃大王》 D.《小蝌蚪找妈妈》 7.由古代神话和传说孕育而成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是() A.传奇故事B民间童话 C.怪异故事 D.寓言故事 8.把安徒生这位世界童话大师的全部童话作品介绍给我国的是() A、任溶溶 B、叶君健 C、柯岩 D、任耀德 9.高尔基为儿童创作的童话有() A、《童年》 B、《小叶夫塞的奇遇》 C、《小麻雀》 D、《孤儿》 10.在文字出现以前,就已经在人类世界存在的一种婴幼儿所需的文学形式,那 是() A.故事 B.寓言 C儿歌 D.儿童诗 1A 2D 3C 4D 5C 6D 7B 8B 9B 10C 二、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儿歌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 谜语歌、问答调、连锁调、字头歌等等。 2格林童话与安徒生童话同为世界童话的两块基石。如果说安徒生童话开文学童话风气之先,那么,格林童话则是民间童话、传说故事搜集、重述改写的开山之作。 3马克·吐温有两部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品,它们是《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4童话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其中主要有超人形象、拟人形象、常人形象三大类,也包括宝物形象和环境形象。 5凡尔纳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他著名的三部曲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三、名词解释(本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1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创作并适应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

儿童文学复习(1)

名词解释: 1、儿童文学: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散文:是指用准确、凝练、充分生活化和儿童化的文学语言为少年儿童创作,供少年儿童阅读和欣赏并与儿童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相适应的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 3、图画书:是利用绘画和文学语言两种媒介进行相互补充,由图与文相结合而产生完整而有意味的故事的特殊的儿童文学门类。图、文、故事、意义是构成图画书不可或缺的要素。 4、故事元:任何叙述性作品首先都有一个基本故事。是故事发生的中心,是故事的母体。 5、《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6、《格林童话》:《格林童话》,又称《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是德国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通过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加工德国民间的童话、神话、传记,完成出版的一部著名童话集。 默写: 《小槐树》 小槐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打着号,拉着大车抬着轿。蝇子踢死驴,蚂蚁踩塌桥。木头沉了底,石头水中漂。小鸡叼个饿老雕,小老鼠拉个大狸猫。你说好笑不好笑? 《小猴滚楼梯》 猴, 猴, 上高楼, 一落脚, 踩着球, 叽里咕噜滚下楼! 小猴爬起笑嘻嘻, 他说练练翻跟头。 《小鹿》 花的影、叶的影, 给你披一件斑斓的彩衣。 你站在那儿, 和无边的森林融在一起。

然而你还像一株飞跑的树, 高昂着你枝枝丫丫的角, 闪进密密的大森林里。 一会儿和这棵树, 一会儿和那棵树, 交谈着春天的消息。 《乡下的孩子》 曾是妈妈怀里唱歌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喵咪。哦,乡下孩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 简答: 童话和寓言的区别: 首先,寓言和童话主题设置的重心有所不同。 其次,寓言和童话的虚构、幻想的方式不同。 再次,主题呈现以及幻想方式的差异,最终造成了寓言和童话在文体特质上的不同。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这几个方面 儿歌的艺术特征: 1、注重音乐性,强调音韵和节奏 2、短小单纯,易懂易记 3、歌戏互补,富于情趣 4、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形象性、简洁性、音乐性、叙述性 儿童科学文艺的特征: 1、科学性和文学性相统一 2、客观性与幻想性相结合 3、教育性与趣味性相交融 儿童戏剧文学的分类: 1、按艺术形式分,可分为话剧、戏曲、歌舞剧、木偶剧、皮影剧、课本剧等 2、按容量和场次分,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场景剧三种 3、按表现题材的不同、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 4、 儿童影视文学的特征: 视像性、趣味性、情节性、形象性、幻想性 提纲《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

儿童文学教程 重点教案资料

第一章:走进儿童文学 1.儿童文学: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总称。 一、艺术的源起 2.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资源:早期民间口头文学传统中的大量神话、歌谣和童 话故事。 3.为什么早期民间文学会进入古代儿童的接受视野? 1)早期民间文学的受众对象中天然地包含了儿童这一群体。 2)民间文学的某些艺术形态天然地契合了儿童的文学接受趣味。 4.早期民间文学的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5.早期民间文学的艺术形式 1)词汇方面,一般是通俗的日常口语。 2)与古代人思维和语言上的特征上相对应,早期社会的普通民众也未分化出过 于纤细的文学情感,他们对于事物的感受是简单而直接的。 3)民间文学的口头传播特征决定了它不可能使用过于复杂的结构方式。(比如 循环的三段式) 二、历史的流变 从民间文学到儿童文学 1.民间文学改编的儿童文物 1697年法夏尔·贝洛《鹅妈妈的故事》(里面收集了《小红帽》《灰姑娘》《睡美人》等) 19世纪德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编订《儿童与家庭故事集》(又名格林童话) 19世纪丹麦作家安徒生等。 2.为孩子改编的民间故事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增(增加以儿童为对象的生活教训内容) 删(即删去作者看来不适合儿童阅读的部分) 改(通过语言或情节上的改写,使作品更具文学性,也符合儿童的接受特点) 三、儿童文学的当代概念 1.分类与特征 儿童文学可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青少年文学 幼儿文学(0到6岁的学前儿童为读者对象) 儿童文学(7到13岁的少年儿童) 青少年文学(青春期前后至成年前的青少年)

2.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分为 1)语言形态角度?韵文体(儿歌与儿童诗)与散文体(儿童小说散文戏剧等) 2)具体的文本形态和艺术手法:儿歌、儿童诗、图画书、儿童故事、童话、儿 童小说 3.文体的类型特征 ①文体的固定性②文体的相对性③文体的发展性 四、儿童文学发展的当代语境 1.商业文化语境下的儿童文学 ⑴商业文化对于市场反应的本能关注促使儿童文学的出版方越来越重视儿童文学的阅读者,也就是儿童本人的阅读兴趣,这有直接影响了儿童文学的创作。 ⑵商业文化的开放性潜移默化地带动着文化的开放性。 2.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儿童文学 ⑴过度的娱乐主义 ⑵一次性作品大量出现 3.新媒介语境下的儿童文学 改变传统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生产方式、文本形式。 第二章儿童观的意义 儿童观:特定时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儿童的普遍看法。 1.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儿》,可以说是对儿童独立的生命权利和生命价值的 第一声振聋发聩的喊声。在卢梭之前,儿童特殊的身心特征已经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认可。 2.谈到20世纪初中国儿童观的变革,周作人发表于1920年的题为《儿童的文 学》的讲演。 3.鲁迅在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国人的误解,是一位缩小的成人。 4.现代儿童观对于儿童文学的影响 第一,现代儿童观决定了现代儿童文学的基本精神方向。(孩子是孩子;孩子是完整的“人”。) 第二,现代儿童观决定了现代儿童文学的基本艺术方向。 5.儿童的本质观 本质:是指事物固定不变的根本性质,这个性质决定着事物向我们呈现出来的基本面貌。 幼稚的儿童邪恶的儿童纯真的儿童野蛮的儿童 二、关于儿童的建构观 1.关于儿童的建构说倾向于把儿童和童年的观念都视为特定社会文化建构的

儿童文学教程

儿童文学教程 儿童文学美学物质即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一、怎样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P5-6 1.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成人读者接受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有哪些?P10 1. 一类成人读者是出于“身份”或“职业”的需要走向儿童文学。在家庭中,家长的身份需要;在学校里,老师的职业需要;在儿童文学的社会化的生产过程中,编辑、评论家的职业位置需要。 2. 另一类情况是有些成人读者在阅读天性上、在文学心灵的深处与儿童、儿童文学有一种沟通、默契和认同感。在这类阅读中,成人读者摆脱了文学以外的种种功利目的和戒备心理,而进入到一种与儿童文学的纯净的艺术交流和对话之中——他们在这里重温了久已失落的童年的梦幻,唤醒那潜埋着的童年生命感觉,仿佛又寻回了那随生命的消逝而变得十分遥远了的精神家园。 三、儿童读者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13-15 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年龄因素所导致的儿童读者的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1. 性别差异。儿童读者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其文学阅读兴趣和能力会显示出性别差异。 2. 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与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力发展水平有关。 3. 心理个性差异。导致儿童读者多样化的原因还可能来自其心理个性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儿童读者在文学阅读动机、态度等方面的差异。 4. 文化差异。文化常常归属于特定的民族、阶层或集团,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差异乃至对峙来。 四、根据儿童年龄阶段适应性的要求,儿童文学又分为哪几种具体形态?它们各有哪些主要特点?P17-20 五、何谓儿童文学的美学物质?P22 儿童文学的美学物质即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六、试举例说明儿童文学的纯真美。P23-24 美国作家阿诺德·洛贝尔的童话集《青蛙和蛤蟆是朋友》,讲述了性格开朗,性格外向的青蛙和性情忧郁,性格内向的蛤蟆之间纯洁、动人的友情故事。李其美的儿童生活故事《鸟树》二单元 一、儿童文学作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P29-31 1. 首先要有对儿童的爱心和责任感。 2. 其次要有独特的生活积累。 3. 要有特殊的审美意识。 4. 特殊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从创作动机看,儿童文学作者可划分为哪些类型?P33 从他作动机来看,可以把儿童文学作者大致分为两大类六小型。 1.“自觉”的儿童文学作者。即他们具有明确的“为儿童创作”动机。在这一“自觉”的儿童文学类群中,由于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又可分为三种动机类型的儿童文学作者:(1)“教育型”的儿童文学作者。(2)“社会使命”型的儿童文学作者。(3)“娱乐”型儿童文学作者。 2.是“自发”的儿童文学作者。即他们并没有的“为儿童创作”的目的。只是由于他们有一

儿童文学(1)

低幼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试卷(第1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古代第一部儿歌集是( B ) A.《天簌集》 B.《演小儿语》 C.《古谣谚?凡例》 D.《儿歌之研究》 2.我国最早记载儿歌的历史著作是( A ) A. 《春秋左传》 B. 《史记》 C. 《资治通鉴》 D. 《山海经》 3.儿歌中的颠倒歌集中体现了( B ) A.节奏美 B.荒诞美 C.稚拙美 D.生活美 4.展示现代儿童被压抑着的狂野天性的童话作品是( B ) A.《野葡萄》 B.《长袜子皮皮》 C.《白雪公主》 D.《稻草人》 5.幼儿文学的想象特别强调( D ) A.科学性 B.逻辑性 C.创造性 D.现实性 6.广义的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是( A ) A.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B.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 C.婴儿文学、儿童文学、青春期文学 D.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期文学 7.神话故事《夸父追日》中描写夸父形象采用的手法是( A ) A.夸张的手法 B.拟人的手法 C.比喻的手法 D.摹状的手法 8.中国现代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是( A ) A.黎锦晖 B.郭沫若 C.郑振铎 D.严文井 9.“什么船儿上月球?什么船儿海底游?什么船儿水上飞?什么船儿冰海走”这首儿歌的类型是( B ) A.颠倒歌 B.问答歌 C.游戏歌 D.谜语歌 10.世界上第一本专为儿童编辑的图画书《世界图绘》的作者是大教育家( B )

A. 夸美纽斯 B. 福禄倍尔 C. 拉伯雷 D. 卢梭 11.幼儿诗是指( C ) A.幼儿写的诗 B.有幼儿形象的诗 C.适合于幼儿听赏诵读的自由体短诗 D.幼儿听赏的格律诗 12.寓言的三大发源地有印度、中国和( D ) A.巴比伦 B.埃及 C.欧洲 D.希腊 13.使用三段式叙述方法的童话是( B ) A.《萝卜回来了》 B.《灰姑娘》 C.《自私的巨人》 D.《列那狐的故事》 14.童话分类如果根据篇幅分,可以分为( D ) A.文学童话和科学童话 B.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 C.童话故事和童话剧 D.长篇童话和短篇童话 15.童话“稻草人”中的稻草人形象是( A ) A.拟人形象 B.超人形象 C.常人形象 D.巨人形象 16.《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故事出自英国童话( D ) A.《假话王国历险记》 B.《洋葱头历险记》 C.《骑鹅旅行记》 D.《格列佛游记》 17.1923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的作者是( A ) A.叶圣陶 B.张天翼 C.陈伯吹 D.郑振铎 18.《丑小鸭》的作者是( D ) A.普希金 B.卢梭 C.夏尔?贝洛 D.安徒生 19.17世纪法国作家夏尔?贝洛以传说故事取材写成并出版童话集( D ) A.《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 B.《一千零一夜》 C.《儿童和家庭童话》 D.《鹅妈妈的故事》 20.童话最重要的特征是( A ) A.幻想 B. 怪诞 C. 象征 D. 拟人 21.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形象是( B )A拟人形象 B超人形象 C常人形象 D非人形象 22.重在向幼儿述叙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的幼儿散文是( C ) A知识散文 B幼想散文 C叙事散文 D抒情散文 23.著名童话《白雪公主》的作者是( C )

话童话教育 育美育人生

话童话教育育美育人生 内容摘要:童话是幼儿文学教育活动中最常用的体裁,但是在幼儿园童话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着重教育轻美育的现象,教育主义童话观影响到幼儿园童话教育活动的观念、选材与教法。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正确进行童话教育活动的方法,以此唤起幼儿教师对童话美育功能的重视,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童话教育活动美育功能 每个人在其生命之初,都曾接触过那些令人难忘的故事:从奶奶口中的盘古开天地到安徒生笔下最终变成天鹅的丑小鸭;从课本上可笑的皇帝新装到动画片中勇敢的小哪吒,我们的童年在这些五彩的童话中变得丰富多彩。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儿童对于童话的热情都不会改变,因为童话是他们对现实世界的幻想理解与把握。 童话是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中最常用的体裁,但是在幼儿园童话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着重教育轻美育的现象,教育主义童话观影响到幼儿园童话教育活动的观念、选材与教法。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正确进行童话教育活动的方法,以此唤起幼儿教师对童话的美育功能的重视。 一、幼儿园童话教育活动中的主要问题 童话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带给幼儿的应该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审美感受,但经笔者的观察发现,现在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义童话观占支配地位,每一个童话活动设计都是以教会幼儿知识或道理为目标,许多知识道理并不是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是一种强制性的说教。 童话是神奇的、美妙的、幻想的虚构故事,幼儿园的孩子们都喜欢听童话,幼儿童话具有自己的特征。那么在幼儿园怎样进行童话教

育活动呢?下面,笔者将从以“教育”为中心地位的童话活动的实例来探析: 童话课观察记录:花路 故事梗概:小熊背了一袋花种回家种,可是它没有看到袋子上破了一个洞,回到家它发现所有的种子都没有了,小熊非常伤心。春天来了,通往小熊家的方向出现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这是一个小班的童话欣赏课,故事很符合幼儿童话的特点,采用拟人的手法,叙事简洁明快。可是教师是怎样来进行这个童话教育活动的呢?教师先出示挂图讲一遍故事,然后提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这教育我们以后做事要怎么样?”最后一个问题,老师问了好几个小朋友都没有回答出来,老师只好自己总结了一下,然后叫小朋友要记住,回家爸爸妈妈问起来要知道怎样回答。最后看图再来讲一遍故事,重复一遍问题,活动就这样结束了。这样一篇意义深刻、短小优美的童话故事就这样被切割地支离破碎。故事中优美的画面、流畅的语言、小熊心情的起伏变化,以及蕴含在故事中深刻地哲理——失去并不可怕,因为它也许会带来更美好的获得等审美感受。 但通过教育活动观察发现,一些幼儿教师认为童话的功能就是教育幼儿,教给他们一定的知识道理或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幼儿应该接受“教育性”的童话,并且认为幼儿年龄太小,不能获得审美感受,有了这个认识,教师在教童话时便忽视了童话的最本质的功能——美育功能。教育主义童话观在幼儿园广泛存在,教师们乐于利用幼儿对童话的惊人热情来进行各种教育活动,但是对童话的本质功能却挖掘甚少。 教师在《花路》中告诉幼儿做事情不要粗心,但幼儿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并不只是那些较为僵化的东西,他们看到的却是美丽的花路和由此带来的快乐,并从中获得一种意境美。故事蕴涵的哲理他们未必会懂,但他们一定体会到了文章所要传达的那种精神与感动,这种

儿童文学 1份

13春学前教育专1份(廖丽) 《儿童文学》 一、填空题 1、①爱的母题;②顽童的母题。 2、①象声词;②韵律和节奏。 3、①具体、浅显;②充分发挥动词作用。 4、①问答歌;②数数歌。 5、①贝洛尔;②鹅妈妈的故事。 6.丹麦安徒生 7.动画片童话 8.教训讽刺 9.略10.《小蝌蚪找妈妈》齐白石 二、名词解释 1、剪纸片:剪纸片中的人物是由纸剪好再装上活动关节构成。它吸收我国民间皮影戏、剪纸、窗花等艺术的精华,将美术和电影巧妙的结合,是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美术片样式。 2、皮影戏:我国具有民族风格的戏剧艺术,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初与民间艺术中的窗花、剪纸同源,用纸雕刻而成,后经逐步改进,才使用羊皮、牛皮等质料,经过绘画和雕刻,制作成生、旦、净、末、丑等皮影人物,用来表演各种戏剧情结。 3、童话:以儿童读者为对象,贴近儿童心理,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4、急口令:又称绕口令。是一种带有游戏性质的儿歌。即帮助幼儿练习正确发音的语言游戏。它的句子是由读音相近而又容易混淆的字所组成。 5. 儿童文学:是指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 6.儿童情趣:带有童稚色彩的情致与趣味。儿童时代最纯洁,没有任何成人的市侩气,他们用自己纯洁的心灵去观察生活,也因此具有了自己的情趣,在大人们看来是幼稚的,但也是大人们所羡慕的。 7.文学欣赏:是指人们在阅读儿童文学时所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即在阅读儿童文学时所引发的艺术思维活动和审美活动,是人们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总体感受、认识和理解、体验。 8. 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来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说得抽象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的一门的艺术。 三、简答及评析题 1、试析儿歌《秋风吹》的创作特点。 (1)语言、动词的运用分析;(2)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拟人化描写分析。 2、简介动画片的特点有哪些? (1)适宜表现丰富的想象;(2)想象自由突出,可以极度夸张和想象; (3)不仅能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事或物,而且还能表现人头脑中的幻想。 3、“石榴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这首儿歌属于哪类儿歌形式?并说明这类儿歌的概念及特点。 (1)这类儿歌属于颠倒歌; (2)颠倒歌也叫滑稽歌,它通过夸张和想象,把自然和社会生活中事物之间的正常关系、特性有意识地加以颠倒; (3)这类儿歌诙谐幽默,可使儿童轻松愉快,也可训练儿童辨别事物的能力。 4、数数歌的形式?特点? 形式(略) 特点:数数歌的特点是:变数字为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5.儿童文学作者应具备哪些特殊条件? (1). 独特的精气神 (2). 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3). 独特的感受力和生活经验 6. 举例说明儿童文学美学特质的纯真美? 个人感觉童话类的表现比较明显,比如白雪公主啦,灰姑娘啦等等,这些作品旨在给孩子们展现出世界里美好积极的一面,而反面的体现却是简单到极致,孩子们往往说到王后和灰姑娘的姊妹时,都会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

目的论与儿童文学翻译

目的论与儿童文学翻译 字数:2613 来源:首都教育学报 2013年1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摘要:儿童文学的翻译应在在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基础上,以目的论为指导进行,以达到真正服务于儿童读者的目的。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翻译目的论的内容,接着简述了儿童文学的特点,最后讨论了目的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目的论;儿童文学;翻译 1.引言 对于传统的翻译理论而言,目的论是个重大的突破。目的论着重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性,并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翻译目的论有三个重要的原则,即“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以及“忠实性原则”。其中决定翻译的首要因素是“目的原则”。儿童文学的翻译虽然是文学翻译的一部分,但是常常被人们忽视。事实上,同成人文学翻译比较起来,译给儿童们看的童话更有难度。儿童文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特定的目标读者,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中应该重视这一特点。目的论指出,同一原文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可以不同的译文,所以目的论适合应用于儿童文学的翻译。 2. 目的论 长期从事翻译研究和语言的汉斯·威密尔教授是目的论的奠基者。他认为,结果决定方法,翻译所要遵循的最重要的法则就是目的原则。目的论其他的两个重要原则是连贯性原则和忠诚性原则。根据连贯性原则的要求,译文必须符合语内的连贯,即译文的接受者必须能够理解译文,并且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

以及目的语的文化中要有意义;相对于连贯性原则,忠诚性原则要求原文与译文之间要有语际的连贯,即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以及译文的目的决定了忠实性的程度。(吴文安,2003) 目的原则是目的论的首要法则,其他两个原则要从属于目的原则,并且,忠诚性原则要从属于连贯性原则。目的决定一切,如果目的原则要求原文和译文的功能不同,那么忠诚性原则则被弃用。所以,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决定翻译的最首要的法则,是翻译所要遵循的最终的、唯一的法则。(钟伟合、钟钰,1999) 3.儿童文学特点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读者创作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翻译不同于成人文学的翻译,尽管儿童文学的译者都是成年人,但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都要尽量的贴近儿童的理解水平以及他们的思维特征,尽量的少受成人认知水平和思维的干扰和影响。为了能够选择更好的翻译策略,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儿童文学的译者首先要对儿童读者的思维特征,认知水平以及审美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3.1 儿童文学接受特点 根据年龄的划分,儿童读者可以分为不同的三个阶段,并且这三个阶段的儿童文学具有不同的接受特点: 幼年期读者(1~6岁):幼年期的儿童文学大多非常短并且简单,有的还配有具有鲜明色彩的插图。因为在这个时期,儿童读者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童年期读者(6~12岁):童年期的儿童文学将艺术性、知识性以及思想

浅谈小学语文中段的童话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中段的童话教学 麦斜镇中心小学习莉莉 童话作为一种文字浅显的儿童文学体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简单的故事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哲理,告诉孩子们真、善、美的道理,教会他们如何去爱与宽容,带给孩子们无尽的想象与启迪。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如今提倡教改新理念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些资源,促进语文教学。 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和自身具体情况提出一些童话教学的策略,主要从教学方法、反馈与评价及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这几方面展开,粗略谈谈自己对于中段童话类文章教学的点滴看法。 一、教学方法 1、氛围渲染,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家认为,兴趣直接构成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要想让学生有阅读童话类文章的欲望,必须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类文章的兴趣,挖掘他们深藏于内在的无限潜能。一篇好的童话类文章就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在教师先示范朗读这些故事时,就应该欲擒故纵,吊足学生的好奇心。 2、朗读领悟,感受美好 童话类文章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教法,而朗读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童话语言优美自然、活泼明快,词语简单

重复,象声词多,非常适于朗读,而在不同的年段,童话类文章的朗读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中段学生的朗读,要带着问题思考,读出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和含义,通过一些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感悟的基本方法,学会理性思考。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朗读形式,如分角色朗读、自由读、个别读等,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语感等方面的培养也是极有好处的。比如,现在四年级上册教材,我刚刚上完第三单元的四篇童话类文章,在学习《去年的树》一课时,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分别读出小鸟、大树、树根、门先生、小女孩等角色的恰当语气,让大家都参与进来,给大家提供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读中品味童话的语言,感知文章整体,受到情感的熏陶。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要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拨动学生内心深处的那根“琴弦”,让学生深入到角色内心,带着情感朗读,让美的气息渗透到教室的每个角落。 3、情境体验,再现神奇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反应和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

儿童文学教程试卷10套含答案

20 ~20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 儿童文学 试卷A 一、 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寓言: 2、儿童故事: 3、儿童小说: 4、万氏兄弟: 二、填空(共 10分,每空1分) 1、世界四大寓言作家分别是: 古希腊的_____法国的_____,德国的______,俄国的_____。 2、儿童故事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图画故事和文字故事,其中图画故事的主要特征 是:______,______,______。 3、《埃米尔捕盗记》是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埃·米斯特纳创作的惊险十足,扣人 弦的______类型的儿童小说。 4、叶圣陶先生创作的《荷花》属于儿童散文类型中的______型散文。 5、由任德耀先生根据我国民间童话传说创作的,具有儿童戏剧舞台上的“长盛之花” 的三幕十场童话剧的名字是______。 三、阅读(共10分) 小蜗牛与牵牛花 蜗牛六六在全城的蜗牛爬行比赛中得了第一名,顿时骄傲起来,他开始到处嚷嚷:“谁敢和我比爬行?我是最快的。” 其他蜗牛听后纷纷缩回了头,六六更得意了,脑袋仰得老高。 “我来和你比一比。”一个很小的声音从墙根传来。 “是谁这么大胆?”六六循声找去,发现了一棵细细小小的绿芽,原来是她在说话。 六六忍不住大笑起来,说道:“你这么小,又不能移动,怎么和我比啊?” “我们就比爬竹竿好啦!”小绿芽指指旁边立着的竹竿。 “没问题!”六六爽快地答应了,心想:这根本不是比赛,不过是我一个人的表演而已。 六六与小绿芽的比赛正式开始了。 第一天,六六爬得很快,把小绿芽远远抛在后面。 第二天,六六有点儿偷懒,他爬一会儿歇一会儿,到傍晚时,小绿芽已经快追上他了。 到了第三天,早上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雨,六六只好原地休息。他暗自庆幸:多亏我有厚厚的壳可以避雨,这下,小绿芽可惨了。 雨停后,当六六从壳里钻出来,眼前的景象吓了他一跳:小绿芽的茎牢牢地缠在竹竿上,长得好高好高,已经把六六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由于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小绿芽长得更快了。不久,她就爬上了竹竿的顶端,还开出了许多漂亮的花。 小蜗牛呢?他还在后面慢慢地爬着。他哪里知道自己遇到了植物界的“爬行”高手——牵牛花。 牵牛花心里也明白,自己是借助竹竿的支撑、雨水的浇灌和阳光的照射,才在这场比赛中获胜的。她使劲儿亲了亲竹竿,然后向白云和太阳微笑表示感谢。

儿童文学教程2010.1试题+答案

浙江省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儿童文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58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幼儿文学是适应学龄前幼儿的文学接受特点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如() A.《鲁滨逊漂流记》 B.《万卡》 C.《秃秃大王》 D.《小蝌蚪找妈妈》 2.幼儿文学也常常具有突出的倾向,如() A.生活化 B.音乐化 C.游戏化 D.文学化 3.在文字出现以前,就已经在人类世界存在的一种婴幼儿所需的文学形式,那是() A.故事 B.寓言 C.儿歌 D.儿童诗 4.由古代神话和传说孕育而成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是() A.传奇故事 B.民间童话 C.怪异故事 D.寓言故事 5.成为训练儿童语言和思维好工具的一类儿歌是() A.数数歌 B.问答歌 C.拗口令 D.颠倒歌 6.中国寓言起源很早,在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黄金时期是() A.魏晋南北朝 B.唐代 C.明代 D.清代 7.寓言的灵魂是() A.故事性 B.文学性 C.虚构 D.寓意 8.民间故事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 A.叙事性 B.新奇性 C.趣味性 D.口传性 9.以鬼狐为题材,想象大胆奇特而又优美生动,不少篇章成为优美童话的古代短篇志怪小说集,是() A.《西游记》 B.《聊斋志异》 C.《镜花缘》 D.《山海经》 10.主张童话以“色”、“香”、“味”迷人的“荒诞型”童话作家是() A.周锐 B.冰波 C.金近 D.郑渊洁 11.中国现代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是() A.黎锦晖 B.郭沫若 C.郑振铎 D.严文井 12.科学诗《我们的土壤妈妈》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老舍

儿童文学综合练习(一)参考答案

综合练习(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化程度 2.严格的严肃的健康的明朗的 3.叙事性 4.认知作用 5.故事情节典型人物的塑造 6.伊索寓言说服往往比压服更有效 7.艺术思维 8.评价和衡量儿童文学作品 二、选择题 1.B 2.B 3.A 4.B 5.A 6.C 7.A 8.C 9.C 10.C 三、问答题 1.简述儿童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 答题要点: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1)韵文性,作品充满诗意,节奏感强。韵文体作品、散文体作品中的诗的特色。(2)直观性,即形象性,具体可感性。(3)幻想性,幻想是儿童文学创作思维的基本形式,构建情节的主要方式,形成童趣的重要途径。(4)叙事性,是儿童文学艺术样式的总体特征,叙事更有利于突出形象、出故事。(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 2-6页,《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19-21页。) 2.童年期儿童文学常见的样式是什么?它们为何受到欢迎? 答题要点:童年期儿童文学的样式十分广泛,常见的主要有:儿童诗、英雄故事、小说、科幻作品、童话、寓言和散文等。它们受欢迎的原因是:儿童诗是幼儿文学中儿歌的自然延伸;英雄故事是这一时期儿童的英雄崇拜心理在文学需求上的反映;儿童小说是婴幼儿期生活故事的发展;科幻作品以其幻想性、探索性、知识性等特点,为儿童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幻想世界;童话也以幻想为特征,篇幅较长、结构较复杂的艺术童话更受欢迎;寓言可以既听故事又长智慧,受到青睐;散文则适应着儿童抒情言志求知的需要,短小的抒情散文、知识性散文更受欢迎。(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61-63页,《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49页。)

(完整版)儿童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儿童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儿童文学: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2.儿童文学题材:指儿童文字作品中具体描绘的社会生活事件或现象,是作品内容的最主要因素。 3.儿童文学母题: 母题是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或事件,或场面,或手法,或意象,也可以指反复出现的主题或题材。儿童文学有三大基本母题: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 4.幽默手法: 一种使人发笑并在笑中引起联想和推断、领悟其中含义的艺术手段。 5.写实手法: 真实地去描写作品所反映的对象。 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7.儿歌:种专为较小年龄的儿童创作的符合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的、易读易记易唱的诗歌样式。 8.摇篮曲:又叫摇篮歌、催眠曲或催眠歌,是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的是那种哄孩子睡觉时所吟唱的诗或歌。 9.游戏歌: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一种伴随游戏动作而诵唱的歌谣。 10.谜语歌: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以歌谣形式表现的谜语。 11.儿童诗:为少年儿童创作,切合他们的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欣赏的一种诗歌形式。 12.儿童故事:为儿童创作的、适合于儿童阅读的故事。 13.童话: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如《渔童》、《卖火柴的小女孩》。 14.超人体童话:以神仙妖怪、魔法宝物为主人公,幻想神秘、奇特,表现出超乎人类力量的童话。如《渔童》、《白雪公主》。 15.寓言:一种隐含着明显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如《伊索寓言》。 16.寓示:指寓言故事与寓意之间的一种必然联系。

17.儿童小说:根据少年儿童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心理特点创作的、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 18.典型人物:指小说中具有某种代表性、并且有独特性格的人物。 19.典型环境:指小说中典型人物活动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具体的生活环境。 20.儿童散文:指专为儿童所创作,或虽不专为儿童所创作但能为儿童阅读欣赏的散文。 21.童心:儿童的心灵,即人生在儿童期的纯真善感、自然直率的心灵状态。 22.儿童报告文学:以反映儿童生活为主,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报告文学。 二、填空题 1.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在于富有儿童情趣;它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其他四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叙事性) 2.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 3.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指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与一定年岁相对 应的相对稳定的________特征、________特征和的综合表现。(生理、心理) 4.文学接受是指读者_________文学作品,初步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作品,以至产生________的过程。为了分析的方便,一般把儿童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几个阶段。(注意、阅读、听讲、兴趣。注意、阅读、兴趣) 5.婴幼儿是靠__________感受儿童文学的。婴幼儿文学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觉、游戏性、趣味性、直感性、幻想性) 6.婴幼儿文学的功能主要有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愉悦、认识、教育、审美)

儿童文学第1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儿童文学》第1章至第4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儿童文学叙事技巧中强化传奇性的手段有偶然、巧合、夸张、幻想等。 2、()关于儿童文学的定义主要有本位论、工具论、专为论等三种观点。 3、()儿童文学的欢愉美表现为幽默、讽刺、可笑等形式。 4、()从创作动机区分儿童文学的成人作家可分为自觉型和自发型两类。 5、()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是生理和心理二个层面的有机构成。 6、()儿童文学不可以描写爱情题材。 7、()婴幼儿文学采用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反复和夸张。 8、()儿童文学的最突出特征是富有儿童情趣。 9、()儿童文学作家独特的艺术感受力主要表现为想象力、幽默感、深刻冷峻。 10、()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介导致了一种“浅阅读”方式的产生。 二、选择题(本题共15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西方儿童文学的黄金期出现在: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2、()1982年由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所著、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于正在弱化的童年读写能力担忧的著作是: A.《关于视觉识读能力的思考》 B.《童年之死》 C.《童年的消逝》 D.《电子媒介中的儿童经典》 3、()七岁就吟出《咏鹅》的古代作家是: A.李白 B. 杜甫 C.骆宾王 D.王勃 4、()迪斯尼公司根据传统童话改编摄制的第一部动画长片是: A.《睡美人》 B.《灰姑娘》 C.《白雪公主》 D.《猫和老鼠》 5、()使少年儿童“一面翻书,一面狂笑”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杰作是: A.《堂·吉诃德》 B.《小癫子》 C.《无路历程》 D.《一千零一夜》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错选、漏选、多选均扣2分。)

精选儿童文学教程.docx

Xxxx 学校 教案 课程:《儿童文学教程》系、年级、班: 教研室: 任课教师:

【首页】 课程名称儿童文学教程 授课专业语文教育班级 课程编号 必修课公共课();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 课程类型 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 课程教学 32学分数 总学时数 学时分配理论课32学时;实践课 0学时;实习课 0学时 教材名称儿童文学教程作者 出版社、刊号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方卫平 2012 年 8 月第三版版 及出版时间 书名作者出版社、刊号及出版时间 学前儿童文学李莹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第三版 幼儿文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中学语言室 主要参考书(资料)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职称 2015 年 10 讲师 月至 系(部)、专业 2016年1月 中文

课题名称第一章儿童文学基本理论教学课时4 教学内容提要 介绍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介绍儿童文学的昨天、今天,介绍儿童文学的重要性。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了解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二)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婴幼儿心理特征 (二)婴幼儿语言特征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可附页) 教学环节及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应用备注时间分配 (一)引入 从几则孩子的有趣问答开始,思考孩子的视角和成 人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内容 讲授 第一节儿童文学概说 1、学前儿童文学的含义:以 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 5 分钟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 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学前儿童文学三个关键词: ( 1)文学:具体生动的形象,真挚丰富的情感,审 美理想,语言艺术。 ( 2)儿童:婴幼儿生理、心理、语言特点构成接受 能力,作品应与之保持一致。 ( 3)学前: 0-6 岁,包括 7-8 岁的低年级小学生。 注意:真正优秀的学前儿童作品是既适合婴幼儿阅 多媒体技术 读又适合成人阅读的,只是理解层次不同而已,孩 子更关注故事本身,成人更欣赏美学意蕴。 我喜欢的公主” 学生讲述为什么喜欢选定的这个公主,她有怎样的 特点,对幼儿来讲有什么值得喜欢的地方。 地位高贵、容貌美丽是不是一定就是公主 怎么样才能做公主

儿童文学教程 重点

第一章:走进儿童文学 1.儿童文学: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总称。 一、艺术的源起 2.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资源:早期民间口头文学传统中的大量神话、歌谣与童 话故事。 3.为什么早期民间文学会进入古代儿童的接受视野? 1)早期民间文学的受众对象中天然地包含了儿童这一群体。 2)民间文学的某些艺术形态天然地契合了儿童的文学接受趣味。 4.早期民间文学的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5.早期民间文学的艺术形式 1)词汇方面,一般就是通俗的日常口语。 2)与古代人思维与语言上的特征上相对应,早期社会的普通民众也未分化出过 于纤细的文学情感,她们对于事物的感受就是简单而直接的。 3)民间文学的口头传播特征决定了它不可能使用过于复杂的结构方式。(比如 循环的三段式) 二、历史的流变 从民间文学到儿童文学 1、民间文学改编的儿童文物 1697年法夏尔·贝洛《鹅妈妈的故事》(里面收集了《小红帽》《灰姑娘》《睡美人》等) 19世纪德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编订《儿童与家庭故事集》(又名格林童话) 19世纪丹麦作家安徒生等。 2、为孩子改编的民间故事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增(增加以儿童为对象的生活教训内容) 删(即删去作者瞧来不适合儿童阅读的部分) 改(通过语言或情节上的改写,使作品更具文学性,也符合儿童的接受特点) 三、儿童文学的当代概念 1.分类与特征 儿童文学可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青少年文学 幼儿文学(0到6岁的学前儿童为读者对象) 儿童文学(7到13岁的少年儿童) 青少年文学(青春期前后至成年前的青少年) 2.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分为

1)语言形态角度?韵文体(儿歌与儿童诗)与散文体(儿童小说散文戏剧等) 2)具体的文本形态与艺术手法:儿歌、儿童诗、图画书、儿童故事、童话、儿 童小说 3.文体的类型特征 ①文体的固定性②文体的相对性③文体的发展性 四、儿童文学发展的当代语境 1.商业文化语境下的儿童文学 ⑴商业文化对于市场反应的本能关注促使儿童文学的出版方越来越重视儿童文学的阅读者,也就就是儿童本人的阅读兴趣,这有直接影响了儿童文学的创作。 ⑵商业文化的开放性潜移默化地带动着文化的开放性。 2.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儿童文学 ⑴过度的娱乐主义 ⑵一次性作品大量出现 3.新媒介语境下的儿童文学 改变传统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生产方式、文本形式。 第二章儿童观的意义 儿童观:特定时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儿童的普遍瞧法。 1.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儿》,可以说就是对儿童独立的生命权利与生命价值 的第一声振聋发聩的喊声。在卢梭之前,儿童特殊的身心特征已经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认可。 2.谈到20世纪初中国儿童观的变革,周作人发表于1920年的题为《儿童的文 学》的讲演。 3.鲁迅在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国人的误解,就是一位缩小的成人。 4.现代儿童观对于儿童文学的影响 第一,现代儿童观决定了现代儿童文学的基本精神方向。(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就是完整的“人”。) 第二,现代儿童观决定了现代儿童文学的基本艺术方向。 5.儿童的本质观 本质:就是指事物固定不变的根本性质,这个性质决定着事物向我们呈现出来的基本面貌。 幼稚的儿童邪恶的儿童纯真的儿童野蛮的儿童 二、关于儿童的建构观 1.关于儿童的建构说倾向于把儿童与童年的观念都视为特定社会文化建构的 产物,她不就是恒定不变的,而就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不断得到新的建构,进而呈现新的面貌。 2.消逝中的童年 代表人物尼尔·波兹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