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育保健课申请表

学生体育保健课申请表
学生体育保健课申请表

绍兴文理学院学生体育保健课申请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解读报告 屈中乾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即将颁布之际,我们有必要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作总体的说明和分析,以便增进体育教师们对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形势的了解,从而坚定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一、课程性质的定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1、基础性 九年义务教育在于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强调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形成敢于迎接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坚强意志品质;具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健康体魄;初步具备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 2、实践性 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的课程。关注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的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健身性 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负荷适宜的身体练习,

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综合性 课程强调充分发挥育人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教育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努力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 2)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3)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4)使学生掌握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的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1)强调运动兴趣的激发和保持,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2)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从改造传统运动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项目入手,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法,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1)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都要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体育保健学》 课程期末考试ABCD卷

体育保健学A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分,共40小题,每题各 0.5分) 1.很浅的皮肤擦伤的处理,不包括()A.生理盐水清洗 B.涂碘伏 C.包扎 D.暴露伤口 2.当只有一人抢救实施心肺复苏术时,按压与吹气之比为() A.5:1 B.30:2 C.5:2 D.15:1 3.判断心肺复苏成功最主要的标志是()A.口唇转为红润 B.瞳孔开始缩小C.摸到颈动脉搏动 D.出现呼吸 4.扎止血带时一般隔多长时间放松一次。()A.30-60分钟 B.60-80分钟 C.80-120分钟 D.120-150分钟 5.某16岁中学男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体检发现血压160/70mmHg,运动负荷试验反应正常,该学生应该()。 A.停止参加任何运动 B.避免进行长跑训练 C.避免参加球类运动 D.避免举重练习 6、某学生参加长跑集训前体重为60Kg,集训第3-4周降至57Kg,以后逐渐恢复。 该学生体重下降的原因是()。 A.脂肪和水丢失 B.运动量过大C.训练水平下降 D.患病 7.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健康分组的目的在于()。 A.使学生提高运动成绩 B.使体育教学既安全又有效 C.避免有病学生参加运动 D.便于发现体育人才 8.有一位同学突然发生休克,最理想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 头低脚高位 C.侧卧位 D.头高脚低位 9.运动员平时宜多吃(),以有利于酸碱平衡。 A.猪肉 B.蔬菜、水果 C.鸡蛋 D.面包10.剧烈运动中或运动后,运动员饮水每次不宜超过()ml。 A.300 B.150 C.150~200 D.50 11.运动员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应该是()。 A.1:1:4 B.1:0.7:5 C.1:1:7 D.1:0.7-0.8:4 12.一女运动员血红蛋白为10.8克%,训练安排原则应该是()。 A.停训治疗 B.停止大中运动量,以治疗为主 C.正常训练 D.减少训练强度,避免长跑 13.一学生晚餐后与同学打篮球,运动中突感脐周阵发性绞痛,此时应考虑()。 A.肝脾淤血 B.胃痉挛 C.急性阑尾炎 D.肠痉挛 14.过度紧张的病人若出现口唇青紫、呼吸困难,现场急救中,有条件者除立即给予吸氧外,并应使病人处于()位置急救。 A.半卧位 B.平卧位 C.坐位 D.头低足高位 15.一学生久蹲之后突然站起,即感头晕、眼前发黑、面色苍白,此时应立即()处理。 A.口服热浓糖水 B.指掐人中、涌泉 C.由人搀扶快慢跑一段距离 D.足高头低卧位,下肢向心性推摩 16.在夏天进行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发生小腿肌肉抽筋的多见原因是()。 (1)局部肌肉疲劳(2)准备活动不足(3)电解质丢失过多(4)寒冷刺激 A.1~4都对 B.1、2、4对 C.1、2、3对 D.2、3、4对 17.剧烈运动后出现血尿,此时应该()。 A.减少运动量,继续观察 B.停止训练,进行检查 C.停止正规训练,进行一般活动 D.住院治疗 18.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变性、坏死、渗出 B.变质、增生、渗出 C.坏死、渗出、增生 D.变质、出血、增生 19.损伤部位出现肿胀,是因为()而导致。 A.渗出或增生 B.肌肉痉挛 C.组织坏死 D.以上都是 第1页共1 页

体育保健课教学大纲

体育保健课教学大纲 体育保健课是为特殊身体状况的学生(如有残障或通过医生诊断有各种不适于剧烈运动的疾病)开设的一门适应性体育教育课程。课程以体育理论、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改善这部分学生的健康状况、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并且能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 一、教学大纲的制定依据 本教学大纲是依据《辽宁工业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计划》,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编写。 二、保健课目的与任务 教学目的: 通过体育保健教学使学生掌握身体锻炼和康复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促进机体康复,增强学生体质,为学生学习和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 教学任务: 1、使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与保健知识 2、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掌握几种能独立锻炼身体和康复的技能 3、培养学生自觉锻炼及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4、通过学习和锻炼,促进机体康复、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机体能力 三、体育保健课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表1) 体育保健课程教学内容、授课形式与学时分配 五、体育保健课成绩考核 (一)成绩考核内容 体育保健课成绩考核内容由技术考试、体育理论考试以及平时成绩考核三部分组成。 1. 技术考试:八段锦、24式太极拳

2.体育理论考试内容:以包括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康复理论知识为主的笔试。 3.平时成绩考核内容:以包括平时上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在内的出勤考核。 (二)成绩考核与计分办法 ①健身气功或24式太极拳套路由任课教师参照考试标准对学生进行测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评定,并按照60%比例计入期末成绩。 ②平时成绩考核由任课教师参照体育部下发的《辽宁工业大学体育课考试与成绩管理办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以30%的比例计入期末总成绩。 ③健身气功或24式太极拳套路和平时成绩之和达60分以上者为及格,不及格学生在下一学期安排一次补考。 (4)体育理论考试 体育理论考试形式为开卷,试卷满分100分,以实际得分的10%计入期末总成绩。 六、实施要求 (一)参加保健课的学生,必须由本人申请并出具校医院证明,经所在院系主任签字同意,方可参加保健课班学习。 (二)参加体育保健课的学生,身体康复者可申请参加正常体育课的学习。

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保健课教学大纲 1、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保健课是为患有慢性疾病、身体有残疾或身体异常的学生开设的必修课。 (2)保健课的目的是学习、掌握保健康复基本知识,逐步调节生理功能,矫正体格缺陷,康复疾病,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3)根据我院教学条件,结合病残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健康复教学,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保健康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2、教学要求 (1)凡因病残、有慢性疾病或身体异常等而要求参加保健班学习的学生,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并连同有关医疗证明到体军部办理审批手续。 (2)获准参加保健班学习的学生修业要求同普通班,学生必须通过理论和实践考试取得成绩。 (3)保健课最高成绩为70分。 (4)参加保健班学习的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可以申请免测。

4、基本教材 (1)保健理论教材 ①医疗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 A、医疗体育的定义和对象 B、医疗体育的发展史 C、医疗体育的特点和实施原则 D、医疗体育的实施方式 ②体育保健康复的基本理论 A、体育保健与康复 B、体育保健康复的特点和作用 C、体育保健康复的指导内容和方法 ③体育保健康复原理 A、经络学说原理 B、常用的取穴方法 C、三十个常用穴位 ④推拿按摩基本理论及手法 A、概念 B、推拿按摩基本技能 C、十八种常用按摩手法 D、保健按摩施术方法 ⑤传统体育养生保健 A、太极拳保健 B、养生保健十二法 C、简易按摩养生法 ⑥运动与心理保健康复 A、运动与健康

B、青少年的运动与健康 C、运动与心理健全 D、健康生活设计与娱乐 E、音乐与健康 ⑦体育保健康复测定评价 A、身体形态的评价 B、身体机能的评价 C、身体素质的评价 ⑧大纲规定基础课的体育基础理论 (2)实践教材 ①医疗保健体操 ②推拿按摩手法操作 ③保健康复运动 ④软式排球传球、垫球练习 ⑤养生保健十二法 ⑥六字诀吐纳法 ⑦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5、选用教材 (1)按摩的基本知识 ①人体概述 ②骨骼结构知识 ③关节结构知识 (2)按摩的基本技能 ①望诊的初步知识 ②解除五种常见身体不适症的按摩方法 ③常见运动伤病保健康复 6、教学建议 (1)考虑到保健班学生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区别对待,特别是肢残学生的术课教学、练习、考试和评分标准都要合理制定。 (2)要求学生努力掌握保健康复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使其某些身体缺陷得到矫正与康复,并要适当安排提高身体素质的练习。

体育保健学教案

体育保健学文本教案 绪? 言 目的要求: 了解体育保健学的研究对象、课程性质,掌握体育保健学的学习目的、主要教学内容: 1、体育保健学的研究对象和课程性质 2、体育保健学的研究目的 3、体育保健学的研究任务 4、体育保健学的学习内容 5、体育保健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体育保健学的研究目的、任务、内容、方法 教学难点: 体育保健学的研究目的与任务 学时分配:2学时 授课过程:

一、体育保健学的研究对象和课程性质 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体质与健康教育以及人体在体育运动中保健规律和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 二、体育保健学的研究目的其研究目的是:根据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以及根据学校体育要使受教育者终身受益的要求,掌握人体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人体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掌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体育保健要求,为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和指导人们从事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增强人的体质,增进人的健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关知识与技能。 三、体育保健学的研究任务 其主要任务是:运用解剖学、生理学、营养学、卫生学和有关临床医学的知识和技能,从事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研究参加体育锻炼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训练水平,为中学的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的依据,并给以保健指导。 2、研究体育运动参加者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机体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其身体健康的各种外界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3、研究常见的运动性伤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4、研究与评定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的组织方法以便进行卫生指导和医务监督。 5、研究儿童、少年、女子、中老年人的体育保健特点和体育卫生要求。 四、体育保健学的学习内容 其学习主要内容有:卫生保健与体育锻炼的卫生原则,营养与保健、体育卫生、体育运动的医务监督、运动性伤病的防治、按摩等。 五、学好体育保健学的几个要求 学好基础理论(解剖、生理、卫生学、临床医学等)。 处理好四个关系: A、人体结构与机能的关系 B、机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C、机体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D、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 思考题: 1、体育保健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2、体育保健学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小学生体育健康知识

小学生体育健康知识 小学生体育健康知识在少年儿童时期,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父母若能引导孩子从小锻炼身体,可以为他们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的身体能更快更好地发育成长。 为了让身体健康,就要使身体全面得到发展,不断改善新陈代谢,增强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器官的机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发展匀称而健壮的肌肉,培养动作的速度、灵巧、力量、耐久力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为了做到上述要求,必须根据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积极开展体育锻炼,进行游戏、体操、跑步、跳跃、投掷、平衡、通过障碍物、游泳、滑冰、小足球等多样化的体育活动。 少年儿童的脊柱弹性较大,但肌肉和韧带力量较弱,要是坐立不正,弯腰屈背,容易使身体发生畸形。所以孩子们应经常纠正自己的坐立姿势,经常做保健操练习,如仰卧起坐、棍棒操等,以加强脊柱两则的肌肉和韧带的力量。 少年儿童时期骨骼系统成长得很迅速,骨内矿物质的含量少,而有机物质多,因此骨骼脆弱,容易变形,不适于负担过重的体育锻炼,如过多的举重或搬运重物等活动。 少年儿童的心脏血管系统的调节机能不稳定,节奏不如成年人,因此在锻炼时要避免紧张持久的练习,也不应做憋气多的练习和时间过长的静力性练习,否则心脏负担过重,会使身体受到

损害。 少年儿童的肌肉发育较弱,不适于做单调的、长时间的运动,不适于使身体长时间维持一种姿势,这会使他们很快感到疲劳。他们的大脑皮层容易兴奋,也容易产生疲劳,同样的动作反复做久了,就失去了兴趣,导致注意力涣散。因而在进行锻炼时,应尽量围绕中心要求,使活动多样化,并带有一定的竞赛性。这样才能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另外,在进行锻炼时,为了纠正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方面的弱点,应采用发展落后肌肉群的练习。 少年儿童的呼吸器官尚未发展完善,应采用游泳、跑步等运动项目来加大肺活量,促进呼吸器官成长。 小学生运动会健康小知识一、赛前准备: 1、首先,比赛前从今天到赛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赛前三天开始多吃高糖食物,比赛当天吃饭八成饱,要好消化,比赛前30 --40分钟可以饮200ml葡萄糖水浓度40%。另外吃三片维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 2、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防止的唯一办法是赛前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强化肌肉韧带的力量,提高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受伤,就可提高运动成绩。 3、运动或比赛前,学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体力的积蓄,赛前应控制过多的饮食和饮水,更不得饮酒。 4、运动或比赛后,应做好放松活动,以尽快恢复体力和肌肉

(最新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2年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2年修订稿)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1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7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1 水平一(1~2年级) 一、运动参与. 11 二、运动技能. 11 三、身体健康. 15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7 水平二(3~4年级) 一、运动参与. 20 二、运动技能. 20 三、身体健康. 24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7 水平三(5~6年级) 一、运动参与. 30 二、运动技能. 30 三、身体健康. 35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8 水平四(7~9年级) 一、运动参与. 42 二、运动技能. 43 三、身体健康. 47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50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52 一、教学建议. 52 二、评价建议. 55 三、教材编写建议. 6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3 附录. 67 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67 附录2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 69 附录3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73 第一部分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 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xxxx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提升方案说明

Xxxx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提升方案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文件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社会意义。 根据市教育局有关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特制订此方案。 一、职责要求(学校、教师、体育教师、家长) 学校层面: 学校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好服务工作。保证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教师要把好教学关,向课堂要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班主任、任课老师不占用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不加重学生作业负担,还给学生课余活动时间。学校要组织一系列的小型体育活动和竞赛,时间要定期、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有个展示自己参加体育锻炼获得体质健康成果的舞台。要设立各种奖励办法和激励措施,奖励面要大、要广,针对多数学生,激发兴趣,帮助小学生确立一个体育锻炼的努力目标。 全体教师层面: 我校全体教师要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自加压力,切实作好教育教学工作,级部主任、班主任要齐心协力,有效、全力配合体育课、体

育课外活动、课间操等活动开展,积极参与电子屏、家校宣传等教育阵地,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配合主管领导、体育教师安排教育内容,多方位的对学生施加影响,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作贡献。 体育教师层面: 体育教师要积极与跟年级主管领导、各班班主任、校卫生室,以及其他科目老师联系、配合,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搞好卫生知识宣传,进行饮食与营养、运动与保健的指导。加强钻研,积极实践“新课标”,在课堂上多下功夫,让学生喜欢体育课,让学生乐学、乐练,扎扎实实的上好课。 教学中做到课堂与课后相结合,发展技能与体能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意识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意识的形成,强化对学生健康行为能力的指导,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体育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创编出更多好的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组织学生锻炼,提高学生体质,为学生体质健康作贡献。学校要主动营造锻炼氛围,有效的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体育老师与班主任密切配合,组织各种形式的锻炼活动,引导学生去参与体育锻炼,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调动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 学校要组织好一年一度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吃透精神,严格执行标准,认真检测,做好各项的数据统计汇总,及时分析,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做好跟踪调研工作 家长层面:

体育保健课有感

第2学期体育保健课有感 在本学期的体育保健课中,我继续学习了八段锦、易筋经,对太极拳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上个学期我已经学过了八段锦和易筋经,但每套动作的学习都需要经过五个层次:做对、做会、做好、做妙、做绝。学习功夫要循序渐进,在领悟中提高自身的境界。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运动与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传统的体育保健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完美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要达到健康的理想状态运动必不可少。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宇宙生物界,特别是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运动的特征,因而积极提倡运动保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体育运动被作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如《庄子·刻意》云:“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己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说明当时用导引等方法运动形体来养生的人,已经为数不少了。《吕氏春秋》中更明确指明了运动养生的意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这里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明确指出了不运动的危害。非常明显,此在说明一个道理:动则身健,不动则体衰。《黄帝内经》也很重视运动养生,提倡“形劳而不倦”,反对“久坐”、“久卧”,强调应“和于术数”。所谓“术数”,据王冰注:“术数者,保生之大伦”,即指各种养生之道,也包括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在内。

适量的运动可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畅达经络、疏通气血、调和脏腑、增强体质而使人健康长寿。这一点,我在这学期进一步学习八段锦的过程中深有体悟。 八段锦,又名“长生安乐法”,是古代导引术的重要分支,据文献记载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它是由八种基本动作组成的一套练功方法,故称为“八段”;之所以称其为“锦”,是言该功法柔和优美,如同丝帛一般,另外也有言其功法珍贵之意。八段锦不仅是一种形体活动,而且还与呼吸运动紧密结合。通过活动肢体,可以舒展筋骨,疏通经络;而与呼吸相合,则可行气活血、周流营卫、斡旋气机。经常练习八段锦可起到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正如《老老恒言》所云:“导引之法甚多,如八段锦……之类,不过宣畅气血、展舒筋骸,有益无损”。 八段锦包括肢体运动、呼吸、意念三部分。个人认为,练习时要注意使身体动起来,精神静下来,动作一致、准确、伸缓、匀长,最好能同时配合腹式呼吸。在做肢体运动时,要注意动作绵缓,松紧结合,动其梢节,加强旋转。八段锦对五官、头颈、躯干、四肢、腰、腹等全身各部位进行了锻炼,对相应的内脏以及气血、经络起到了保健、调理作用,是机体全面调养的健身功法。 每次下课前,老师都会跟我们谈一谈锻炼过程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这使我每节课都获益匪浅。尤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之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学生必上的体育理论课4之运动与保健

中学生必上的体育理论课(四)——运动保健 教师彭冲 (1~2课时) 教学对象:高中年级课程时间:40分钟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改的总体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对体育、健康的了解和认识,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打下基础,让学生热爱体育、热爱运动,最终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运动保健相关知识; 2.让学生学习运动保健的知识,学会如何运用体育运动进行保健; 3.通过对本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进一步热爱体育锻炼,增进健康。 教学内容: 本次课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合理的运动,摒除吸烟、饮酒等陋习,使身体保持健康,已达到保健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够区分哪些行为是健康的行为,哪些是影响健康的行为是重点。 2.难点:合理的运动才能增进健康,教会学生如何把握运动的时间和强度是难点。 教学方法: 讲解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老师提问:上两次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体育和健康的有关内容,那么这次课老 师将和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如何运动才能增进健康?”以及“哪些是健康有益的行为,哪些是对我们有害的行为”。下面我就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有益健康的,哪些是不益于健康的? 2.学生举手回答。○1体育运动有益于健康;○2早睡早起有益于健康;○3吃饱吃好 有益于健康;○4通宵打游戏不益于健康;○5吸烟有害健康;○6…… 3.老师根据学生对体育和健康关系的理解情况开始讲解。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大家刚才说的行为。 二、内容学习(30分钟) 1.良好的锻炼行为增进健康 ○1合理的运动有益于健康 合理的体育运动对保障人体的健康具有积极作用。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行为,通过合理的运动锻炼能够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促进营养吸收、增强抵抗外力的冲击等。 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有利于机体各个系统的发展,改善肌肉、呼吸、心血管等功能,同时增强和提高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的适应协调能力,有利于亚健康人群的健康改善。 可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如乐观的心态、积极向上、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抗挫折能力等。还可以消除悲观、焦虑抑郁、恐惧、悲痛等心理的负面影响。让人积极进取,培养不断超越的积极心理,同时有利于使人树立自信,培养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的精神,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和《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苏发〔2008〕3号),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把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提升广大学生的健康素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为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以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联动为支撑,以构建学校、村居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为主线,以体育锻炼、健康教育、疾病防控和氛围营造为重点,大力实施健康素养提升行动、体育活动推进行动、卫生服务改善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优化学校、村居社区、家庭的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环境条件,

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健康素质的主体意识,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长效机制。到2015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体质健康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以教育、体育、卫生等部门为实施主体,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社会化管理模式初步建立,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层次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推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社会环境更加优化、公众参与更加广泛、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大中小学层次分明、逐年递进、科学衔接的体育课程体系基本建立,学校按规定开设体育课,体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体育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升,教体融合加快发展,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 ——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心理健康咨询与干预工作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每学期接受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不少于7课时,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不断提升,卫生防病和自我保健能力、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高。 ——学校卫生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医教结合不断深化,以学校卫生保健机构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的管理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全面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维持在低水平。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学校体

中国矿业大学公选课体育保健学

体育保健学 教学目的:体育保健学时研究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人体保健规律与保健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科学,他是在医疗保健和体育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各方向的影响及人体对体育运动的积极适应。因此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是学生学会运用现代医学保健知识和方法,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已达到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防治运动性伤病以及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的目的。 1、结合自己的知识对体育保健学的认识 学习“体育保健学”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正确树立人体结构与机能之间的辩证关系,结构与机能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结构决定功能,而功能的运用也会对结构产生影响,例如人体的肩关节,从解剖学结构上看,它是一个悬垂球窝关节,可以围绕三个方向轴运动;关节囊松弛;周围韧带薄弱;关节面差大。因此,反映到功能上它是一个灵活度很大的关节,可以做大范围的转肩运动,但是它同时在解剖学结构上存在着关节不够牢固的弱点,因此,在大幅度转肩动作比较多的投掷、体操、排球、网球、羽毛球、游泳等运动项目训练中,肩部损伤的发病率就比较高,根据肩关节这一结构与机能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看,在专项技术训练中,就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肩部的局部负荷量,克服“单打一”的训练方法,并有意识地加强其肩部、肩袖肌肉力量练习,来加强肩关节的稳定,使之既灵活又牢固。 正确树立机体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人体由各器官、系统组成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各部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体育运动就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下共同完成的身体活动,这一观点在运动性伤病与医务监督、身体机能评定等问题的研究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 正确树立机体与外环境辩证关系。“健康”这一概念的生理学解释应是人体内外环境的高度平衡与统一,哲学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物的“平衡”、“统一”都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在体育保健学研究中,我们遵循这一客观规律,积极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利用环境、改善运动环境,同时调动机体去积极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运动负荷对人体的作用,使之从事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就可以实现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水平的目的。 2、试述肥胖症的危害及原因,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运动减肥的理论依据 危害: (一)降低人体血管的功能 (二)导致腹部脂质积累过多,损害肺部功能 (三)影响消化功能 (四)影响内分泌功能 (五)增加某些癌症的发病几率,如直肠癌,乳腺癌等 (六)对少年儿童有很大危害 原因: (一)遗传因素:大都认定为「多因子遗传」,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数的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所以称为多因子遗传,例如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或肥胖,就属於这类遗传。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亲子皆属肥胖的家族,此时如果加以检查,将会发现胰岛素分泌增加的情形。虽然有研究指出,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真正因为「多因子遗传」的例子并不多见,遗传了父母「错误的饮食习惯」,而导致肥胖的例子,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保健课开课模式探索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保健课开课模式探索 创新教育模式下学校身体弱势群体体育教学方式的探讨,这对提升身体弱势人群体育教学效率,改进身体弱势群体体育教学模式,从而建立平等的具备社会主义特色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动力。本文作者通过讨论高校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现状,对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方法,供相关人员参考。 前言: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逐步实施,大学生身体缺陷的数量逐渐增多,参加高考的标准也在逐渐放宽。实行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思想是要将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论作为根本,完全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个性需求,特殊问题特殊对待。同时,要将契约式体育教学方式作为根本,将多种方式相互融合,建立一个身体弱势人群多方位体育教学方式的理念以及实践过程。 1.高校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现状 1.1概念需统一,课程性质待更新 近年来,特殊群体对于其身体和健康的概念说明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为促进体育教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许多概念非常模糊,我们需要有一个更加统一的认识。目前,社会公众对于弱势群体这一个概念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容易将存在身体和生理上缺陷的人群组成在一起。这就将弱势群体的概念进行了扩大化,不利于满足其发展的根本需求。发展弱势群体的体育事业,必须要迫切改变发展计划,探索新的视野和领域。因此,课程和性质的名称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 1.2教学状况有待加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的学习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医疗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渴望能够满足其接受公平教育和进入大学学习教育的机会和要求。早在2001年,北京、福建、天津、上海、南京等10个省和直辖市30个部属机关就曾经做过统计指出:目前,我国不能正常参加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超过了46.2%,并且这种趋势一年比一年还要明显。但是,这种情况的平等并不意味着在实现过程当中对于每个人是平等的,高校对于弱势群体接受教育这一部分一直都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在2007年,有23.53%的高校不为特殊人群提供体育课教学,其中有70%的高校更没有一个针对特殊人群的完整的教学大纲。因此,对于弱势体质群体的体育教学来说,在大学创新教育运动的理念下开展弱势群体的教学和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1.3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是新时期体育教学发展出来的产物。它不仅涉及到与体育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等各学科知识,同时还涉及到医学康复、心理学等

体育课题立项申请书

滁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立项申请书 学科分类初中体育 课题名称创建体育特色学校促进体育学困生的研究 申请人(课题负责人) (签名) 李春伟吴祖兵申请学校天长市铜城二中申请日期2014年4月 滁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制

1、课题研究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创办特色学校的要求。学校对学生的身体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质的体育教学将为学生终身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目标的任务、基本途径,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需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措施为手段,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学生身体,普遍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教育。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基础,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和造就一批批体魄强健的高素质后备人才,在于培养人和造就人全面发展。 体育学困生是指那些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弱,接受能力困难,心理素质后进,厌上体育课的学生。学校体育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新形势的要求,领会新课改的精神,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在特色学校创建中必须做好体育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必然要广泛开展群体性的学生体育活动。学校把体育活动教学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已然成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形成制度。 在创建体育特色学校过程中,强调体育课是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体育项目特色化,通过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改变体育学困生的思想观念,达到普遍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常识

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常识 1.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由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 2.正确的读写姿势是什么?(1)腰板直、坐端正;(2)眼离书本一尺;(3)身离桌子一拳;(4)手离笔尖一寸; 3.怎样预防近视?(l)读写姿势要正确;(2)要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看书、写字;(3)看电视时间不要过长;(4)坚持做好眼保健操。 4.牙齿的功能是什么?牙齿的基本功能是咀嚼食物。具有切断、撕裂、捣碎、咀嚼食物的功能。 5.什么是乳牙和恒牙?人在一生中要长两次牙齿,从出生后六、七个月起长的牙叫乳牙,乳牙共有20颗;到六、七岁时开始换牙,长出的新牙叫恒牙,恒牙共28一32颗。 6.怎样保护牙齿?(1)早晚刷牙;(2)饭后漱口;(3)少吃糖果; (4)定期做口腔检查。 7.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什么?正确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即顺着牙缝刷,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向上刷,咬合面来回刷,上下里外都刷到。 8.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1)少吃零食;(2)不挑食、不偏食; (3)吃饭要定时定量;(4)一日三餐要吃好。 9.正确的立、坐、行、卧姿势是什么?(1)站要直;(2)坐要正; (3)挺起胸膛稳步走;(4)睡觉最好右侧卧。

10.“五勤”指的是什么?(1)勤洗头;(2)勤理发:(3)勤洗澡;(4)勤换衣:(5)勤剪指甲。 11.如何注意手的卫生?(1)饭前便后要洗手;(2)指甲经常要修剪;(3)手帕纸巾随身带。 12.为什么不能喝生水?生水中含有细菌、病毒、虫卵.可引起肠道传染病(肠炎、痢疾、伤寒等)和肠道寄生虫(蛔虫病等)。 13.随地吐痰有什么危害?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行为;痰液中含有病菌,随地吐痰会污染环境,传播疾病。 I4.为什么不能乱扔垃圾?影响环境整洁,造成蚊蝇孽生。 15.什么叫平衡膳食?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取必需的营养,才能维持身体的正常活动。平衡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膳食中所提供的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两者能保持平衡。 16.暴饮暴食为什么不好?暴饮暴食会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肚子痛,甚至上吐下泻。 17.怎样防止营养过剩?(1)要做到各种营养合理、平衡;(2)吃饭要严格控制,定时定量;(3)多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18.看电视应注意什么?(1)电视机屏幕的位置应略低于两眼的水平线;(2)座位与电视机至少要保持两米的距离;(3)观看时问不超过两个小时,而且中间每隔半小时都应站起来活动一下;(4)室内光线不要太暗,荧光屏亮度不要太强;(5)坐姿要正确,不能躺着看电视。

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

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明确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并对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提出要求和目标,市教育局印发《东莞市教育局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 (2018-2020年)》(东教德函〔2018〕50号),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学校体育2018年和2020年的工作目标,并提出六项主要工作任务和四项保障措施。根据相关工作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1.全镇中小学按要求开齐开足学校体育课程,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得到有效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校园竞赛活动等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广泛开展。 2.全镇中小学校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测试制度,规范开展测试工作。 3.全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实质提升,全镇《国标》抽测结果达到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要求(合格率达到94%以上,优良率达到30%以上)。 4.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更加完善,镇级抽测覆盖所有中小学。 5.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管理更加完善,撰写黄江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年度报告。 二、工作任务和内容 1.纳入工作规划。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把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校工作考核内容。 2.强化督导检查。严格执行体育课和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强化校内体育锻炼。开展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督导检查,重点检查中小学体育课开课、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等情况。 3.开展专项行动。以落实《国标》为抓手,各中小学校从2018年5月份起,根据各年级《国标》测试项目设置,必须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含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学校体育竞赛等)中强化《国标》测试项目的专门训练,各中小学校每学年第一学期(10月30日前)要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国标》测试项目与体育课教学内容融合的专题运动会,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积极开展《国标》测试项目锻炼,努力提高《国标》测试成绩。 4.规范开展测试。各中小学校每年按要求组织开展面向所有学生的《国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