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的教学与评价建议

高中数学的教学与评价建议
高中数学的教学与评价建议

高中数学的教学与评价建议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高中数学课程中促进多元化评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评价应以尊重被评价对象为前提,评价主体要参与学校数学教育活动,并注意主体间的沟通

B.定性评价可采取评语或成长记录等形式,评语或成长记录中应使用激励性语言全面、客观地描述学生的状况

C.要重视学生做数学的过程,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在学生评价中的作用

D.不提倡使用计算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评价学生学习中的运用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重视计算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评价学生学习中的运用,故选D。

[填空题]

2根据新课程标准,谈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能力。

参考答案:(1)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应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函数、空间观念、运算、数形结合、向量、导数、统计、随机观念、算法等)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由于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

(2)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对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数学课程中,要重视运算、作图、推理、处理数据以及科学计算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训练。但应注意避免过于繁杂和技巧性过强的训练。

(3)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随着时代和数学的发展,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在发生变化,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统计、概率、导数、向量、算法等内容已经成为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对原有的一些基础知识也要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例如,立体几何的教学可从不同视角展开--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而且应注意用向量方法(代数方法)处理有关问题;不等式的教学要关注它的几何背景和应用;三角恒等变形的教学应加强与向量的联系,简化相应的运算和证明。口头、书面的数学表达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在教学中也应予以关注。同时,应删减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

[填空题]

3为什么说几何是认识和描述现实世界空间与图形关系的重要工具?

参考答案:由于几何图形本身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使得以直观图形为载体的逻辑推理层次清晰、结论明确、可信度强。在代数分析中出现的众多几何术语表明:在某种意义上,几何的直观已经渗透到一切数学领域中,甚至那些看来几何是无所作为的领域内,几何直观仍然保持有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就在于几何直观所能启示的东西是重要的、可接近的、有趣的。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几何语言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工具,从而也为几何直观在其他领域的广泛迁移提供了条件。

[填空题]

4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论述如何选择合适的素材帮助学生掌握集合的性质与运算。

参考答案:新课程标准就集合的学习指出:“集合是一个不加定义的概念,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使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这就告诉我们,学习集合时重在集合的含义,包括集合之间的关系的含义写表达,集合的运算是什么。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对以往所学的数学内容用集合的形式来回顾、梳理,例如用集合表述自然数、整数、方程的解或不等式的解等。以这些知识为背景获得学生运用集合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情境和机会,同时与自然语言、图形语言进行转换和比较,使学生体会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各自的特点,进而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是对教师充分施展个人才华和智慧,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景的平台。教师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还应该张扬自己的个性。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技能,使教师在课堂上肆意流淌的智慧,让老师来点燃学生的激情思想的火焰,让欢乐和诗意充满课堂。但仍然会有很多我们的错误而导致无效的教学课堂,现在总结一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注意的问题: 一、课堂提问题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教师在讲完数学新知识后,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就马上提出问题。在学生没有听到这个问题,没有时间来消化理解,就让学生回答问题,是无效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果学生听不清的要求不理解所提出的问题,或没有时间来整合现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取,起不到老师提问,反馈,纠正措施的作用。在出现问题要等待学生厘清自己的思路减少学生的思想压力,学会耐心地等待的思维的爆发。等待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想法,减轻焦虑,等待能催化学生的思维,明确的逻辑表达式语言;等待可以使课堂更和谐,高效。 二、掌声成为鼓励学生的方式唯一 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会这样启发学生“大家看××同学回答得怎么样?”“好!”同学们齐声喊道。教师

在学生的声音落下后说:“回答得这么好,还不来点掌声?”学生噼里啪啦的掌声随之响起。“掌声响起”已经较为普遍地充斥在一些课堂上。看似是良好的教学景观,实质则是“课堂病态”。不是遇到了非常让人惊叹的问题,就提示学生鼓掌,无疑是耽误教学时间。假如某个教师喜欢这样做,一个学期下来、一年下来,要耽误学生多少时间?如果是2分钟,50名学生,就是100分钟,这是非常可怕的行为。从另一个角度看,为学生“要掌声”,与舞台上演员向观众要掌声有何不同呢?这是在向学生灌输哗众取宠的处事方式,有害于学生的思想健康。尊重学生,表扬鼓励学生的方式有很多,没有必要采取“要掌声”的方式。 三、课堂讨论成为“装饰” 老师问了高中数学问题,通常给学生发出这样的指示:“下面开始小组讨论”随着几个同学围绕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说话,有的人都在谈论,有些人趁机聊天,一时间嘈杂的不断。这时教师或者是在一边站着一动不动,或者是翻书看教案,或者是找一个凳子坐下来休息,或者是象征性地在班里转一圈。有的时候,学生的讨论可能已经偏离主题了;可能由于理解不到位,学生根本无从讨论;可能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学生无法讨论等。 在课堂上这样的小组讨论已经成为一个“装饰”,老师认为,新课程已在课堂上讨论过了,真的不在乎学生是否

高中数学评课稿范文(共9篇)

篇一:高中数学课评课要领及评课范文 高中数学课评课要领及评课范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如何评价一堂课的优劣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评价数学课呢?这里我从五个方面来讲: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纲,是数学评课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教学目标确定的好不好,一要看目标是否明确,能不能兼顾能力培养、思想与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二要看广度、深度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三要看是否简明扼要、具体,便于实施,便于检测,四要看教学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规定着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恰当地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数学评课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内容处理是否得当,首先要看执教者能否明确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有无知识性和原则性错误;其次,要看教学内容是否围绕目标、反映目标,执教者能否分清主次,准确地确定重点、难点、关键点,处理好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讲授具有启发性、层次详略得当;三要看执教者能否处理好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注重思维训练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四要看执教者能否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内容的手段,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发两部分。教学方法运用的是否得当,主要看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学方法也是数学评课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合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看是否体现启发式教学原则和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其次看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技能训练的情况,是否让学生参与尝试、猜想、试验、探索与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思维品质。评课时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结论的掌握情况,还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揭示教学知识的本质,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部规律。学生是否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在暴露知识发生的过程中,明确结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是怎样产生的,它与相关的数学知识有何联系与区别,它应用于什么范围等,从而把评课评到点子上。第三,看课堂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讲练时间安排是否得当。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适时组织课堂强化训练。听评时,要从训练题的编排、训练形式、反馈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重点关注。 (四)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板书、教态、教具演示、教育机智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也是数学评课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基本功可抓住以下几点进行关注:一是教态自然、亲切、评议清晰、简练、生动、富有启发性,板书设计合理;二是有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技能;三是教具或现代化教学设备使用适时;四是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做到思维清晰,书写格式规范,方法合理。 (五)教学效果 衡量教学效果,首先要看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是否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思想与道德教育等方面都实现恶劣目标要求;其次是看学生的表现,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看他们的学习是否积极主动,能否对一堂新授课归纳主要内容,进行独立的课堂小结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等。 数学课评课范文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早就提出:“让学生从做中学。”这种教学理念反映在数学教学上就是“做数学”,“做数学”就是要用一种亲身体验的数学学习方式来有效地回避那种“灌输式”的数学学习。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因为“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

修改稿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及教学建议(韩景岗)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及教学建议 由于初高中新课程标准、教法、学法、应对考试等方面不同,给高中的学习与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每节课容量大大多于初中,初中三年学习的知识总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学习量。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的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一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公式,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函数图象、韦达定理等,在初中数学中要么讲解过于简单,要么一笔带过。教材内容方面的脱节势必对高中数学教学带来巨大影响,因此要想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重要的是做好初高中教材内容方面的衔接。下面我从脱节的内容、学生反馈情况及个人的一些建议来说明。 一、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要求的脱节 下面利用表格简单说明一下: 内容 初高中 初中高中 计算能力难度大大降低,对有理数 “+、—、×、÷”混合 运算不超过三步,可以借 助计算器,二次根式运算 不要求分母有理化。数字运算上不可以借助计算器,笔算或心算能力要求高,高考不能用计算器,符号(字母)运算较复杂。 因式分解局限于能利用公式法(平 方差或完全平方式而且 用公式不超过二次)或是 有明显公因式的多项式。对于二次三项式 c bx ax+ + 2 (0 ≠ a)能熟练因式分解,对于拆分项的多项式分解也有所涉及。

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 次方程组不作要求,分式 方程仅限可化为一元一 次方程(且分式不超过两 个),解一元二次方程重 点讲解配方法与公式法, 对于十字相乘法要求简 单,韦达定理教材作为选 讲内容。熟练掌握三元一次、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熟练掌握求二次方程的公式法与十字相乘法。熟练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并会应用。 不等式限一元一式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限2个 不等式,对不等式的整数 解没有明确要求. 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二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直角三角函数(统称为初中四大函数)应用题加强,但抽象题要 求降低,函数与几何结合 题要求降低。画图方法停 留在“列表、描点、连线” 作图(有学生作直线时也 用此法)阶段。 熟练掌握这四类函数的 性质及图像,能够利用函 数图象的特征,快速画出 函数的草图,会利用图象 的关键点,会利用函数图 象来处理问题。 三个“二次”配方法要求低,只在解一 元二次方程中有简单的 要求,在二次函数中也不 要求用配方法求顶点、最 值,只要求用公式求,且 不要求记忆公式和推导, 没有用根的判别式研究 函数性质。 能够熟练的掌握三个“二次”问题,并会应用,配方、作简图、求值域、解二次不等式、判断单调区间、求最大、最小值,研究闭区间上函数最值等等是高中数学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与常用方法,但教材却未安排专门的讲授。

(完整版)《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开远市教育科研“小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立项编号:20120661 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研究 课题类别:市级一般课题 研究领域:学科教学 课题负责人:刘红映 所在单位:开远市第九中学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 二、课题研究周期 2012年6月—2013年9月(一年) 三、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9年云南省进入高中新课改,高中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都有很大变化,数学结构、内容等都与往年有所改变,初高中脱节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来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业水平起点不同的新生涌入高中,我校作为普及高中试点学校,学生录取成绩较低,被调查对象15届高一新生,入学数学成绩最高分85,最低分6,平均分约为52.4。初中基础较弱,大部分高一新生学习数学感觉很吃力,教师教学方面也倍感困难,不但要教授高中新知还要补充初中知识,因此研究衔接教学十分必要。通过分析初高中学习衔接方面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 教材的变革与深化需要进行衔接教学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每次的课程改革都体现出新的课程理念,全新的课程设计,新课程改革后使用的教材,虽然初高中教材的难度都有所降低,但与初中义务制教材相比,高中现行教材(人教A 版)有如下特点:一是容量大,高中必修课本5本,高考考察选修内容理科3本,文科2本,另外高考选作题涉及选修4系列的三本课本。高中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二是内容抽象,高中教材不仅有大量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我们既要准确理解他们的意义,区别与初中教学中的差距,同时还要能够运用它们进行推理、运算,这对刚进高中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小。三是起点高,从整个高中教材编排体系来看,要求高一学年完成必修1、2、3、4四本课本的教学,由于《函数》这一章太难,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情绪,新教材又把空间立体几何安排在高一上学期,也超出了部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接受能力,造成知识脱节。加上高中受高考指挥棒的牵制,虽然教材缩减了不少内容,但许多教师不敢轻易降低难度,补充了大量的知识,人为加大初高中教材的内容难度差距。 2.学法与教法的变化需要进行衔接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摘要]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也是教学目标,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通过有效性课堂教学来达到教与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方法策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生命,是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上的宝贵时间优化课堂教学环节,高效地达到教学目的是摆在高中教学前的难题。只要我们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有效反思,重视学习方式的结合,发挥好信息技术的作用,更加注意“学案”的使用等环节,就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有效教学效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就有所提高。学生的兴趣、志向与自身条件不同,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对学生数学方面的要求也不同,甚至同一专业对学生数学方面的要求也不一定相同。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还是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都需要一些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这对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性处理策略 (一)教师要学会反思,尊重学生差异。教师应学会反思,尊重差异,消除学生的情感障碍。学生最尊重富有教学激情的教师,学生最爱听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反思性语言已经成为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和提升教师情感素质的有效途径。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二)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新型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有其独特的思想、理念、模式和令讲授者和学习者都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新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之间相互的合作、探究与创新。实施合作教学,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比如在分析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第13题时,我是这样处理的:(2010

高中数学听课评课总结

高中数学听课评课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教务处的具体指导下,本组教师群策群力,团结进取,在教学教研方面做得了一些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本期加大了教学督查的力度。教研组内先后听了,魏丽芳,黄双妹、李哲3位老师的课,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内进行了交流,有效的促进了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以及角色的转变,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推进。对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授课老师通过展示课件、授课技巧,注重相关知识与高考的链接,听后有不少的收获。我们组织评课活动,会上,各位老师各抒己见,指出了授课老师主要优点,并与授课老师交换了意见。阐述教学设计的理念,真诚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公开课对教师是一次良好的锻炼机会,也是学习别人的绝佳时机。通过听课,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公开课的最大亮点是能够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经常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最后,教研组长对公开课中教师的教学设计、班级信息技术的运用、师生互动等方面作了分析,并且针对公开课出现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提出了新的希望。 区级研讨课在我校举行。魏丽芳老师在高三6班举行鲤城区区级研讨课活动,椭圆的应用复习,得到全体参加的数

学教师一致好评,他对多媒体运用熟练、恰当,学生踊跃发言,整节课学习情势高,体现教师较强教学基本功,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利用树壮图展示知识间关系,教学效果明显。 李哲向量的运算,双妹直线方程复习三角公式推导课都给每位教师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认真负责,认真备课,上课,主动请教老教师研讨公开课内容,让听课教师受益。 针对公开课存在问题,我们认真落实常规教学教研。数学组全体老师都能认真深入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攻方向,提高了课堂效益。为了能充分挖掘各人的潜能,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我们很注重集体备课,各年段每周至少有两次集体备课时间,并做到有内容和中心发言人,在集中之前,大家必须先钻研教材内容,然后就教材的内容对教学设计、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去突破、对如何把握例题讲解的深浅程度、习题的选用等等发表个的见解和意见,大家一起学习、研究,取长补短。平时大家经常互相听课,同备课组的老师经常互相推荐自己经过学习后觉得很有收益的教研论文,大家一起共同学习,研究,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全组教师工作十分认真,积极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在学校教学常规检查中,数学组整体情况良好,多次受到学校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北京家教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唐惠荣 一、研究背景 “八五”期间,市政府制定了上海市建设一流基础教育规划,并着手制定《进入21世纪的中小学数学教育行动纲领》。中小学数学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作用。然而中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办学条件的限制,严重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高中数学教育质量的下降是中学教学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高中教育规模的扩大,大量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后,普遍认为数学难学,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较好,但步入高中后数学成绩明显下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初、高中数学未能很好衔接。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教材内容方面:初中数学教材通俗易懂,难度不大,侧重于定量计算;而高中数学教材,较多研究的是变量和集合,不但注重定量计算,且需作定性研究,注重于各种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等,在初、高中教材知识点衔接上有脱节现象。 (2) 教学方法方面:初中教师的教学主要依据初中学生特点及教材的内容,教学进度较慢,对重点内容及疑难问题都有较多时间反复强调、答疑解惑;而高中教师在处理高中教材时却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反复强调教材内容,对于习惯于初中教师教法的学生进入高中后,难以适应高中教师的教法。另外,初中教师在知识点的处理上侧重记忆,学生只要记住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高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加以认真讲解,还要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加上其他原因,要求教学中不但重视书本上内容,还要补充各种课外知识,对习惯于“ 依样画葫芦”缺乏“举一反三”能力的高一学生,显然无法接受。 (3) 学习方法方面:初中学生习惯于跟着老师转,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数学问题,缺乏归纳总结能力。进入高中后,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勇于钻研、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归纳探索规律。然而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一套学习方法,不善于抓住学习中自学、阅读、复习、小结等必要环节,对高中学习内容缺乏必要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 力。 二、概念内涵的界定 教学内容的衔接。以《衔接教材》为载体,通过相关知识点的比较和补充、单元知识的补充,达到完成初、高中知识和能力的衔接的目的。 教学方法的衔接。以《衔接教材》为载体,通过问题教学融合衔接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达到完成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目的。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高中课改是教育本质的一次变革,实施高中新课程是一种必然。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必须培养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中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在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推进素质教育涉及方方面面,但勿庸置疑的是,高效性学习必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新形势下,教师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因势利导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完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高效课堂是本世纪进行新课改以来提出的新时期课堂教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所谓“高效”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手段,展现知识的发现、发展及形成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成,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提高素质。教师乐教、善教,学生会学、乐学,课堂自主、和谐、创新、高效。 高中生无论从生理、心理来说,都比初中生成熟。因此,自制力较强,学习相对主动。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数学教学课堂的高效性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高效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复数的引入》这一课是整个复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引伸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当我们遇到矛盾时,也要勇于面对矛盾,要有解决矛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效课堂教学要要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

(推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葫芦岛市普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提高我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促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特制定《葫芦岛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理念 1.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高中数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挖掘德育资源,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要求。数学教育承载着“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深入挖掘德育资源,发挥数学在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形成正确世界观方面的特有作用。 3.体现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引导学生把握数学本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要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意识,创设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 4.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通过更好地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兴趣、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促进学习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具体、明确、适切。教学目标的确定能够严格

遵循《普通高中

数学课程课标》要求,符合课程目标、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具有多元性、操作性、适度性、层次性和体验性。 2.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全过程。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都要围绕目标进行。教学中能注重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的有机结合。 3.内容的选择有助于“四基、四能”的提升。知识点的挖掘与整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难易适度、注意阶段性、螺旋提升,符合知识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4.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容量适当,重点突出。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准确合理,有理论依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助于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 1.教学流程结构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结构合理。教学环节设计科学、实用,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一般认知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教学切入点精准,重难点突出;教学结构合理、简明,紧而不拘,活而不乱。

高中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管理初探

高中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管理初探 美国学者布罗菲给课堂管理下了一个精致而周到的定义:出色的课堂管理不仅意味着,教师已经使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并能在不良行为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而且意味着课堂总是持续着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整个课堂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教师维持纪律的措施),都是为了使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达到最高程度,而不只是为了将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三分教学,七分管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一线教学活动中,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经验丰富的教师首先关注的是如何更有效的进行教学管理,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能有效实施课堂管理呢?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用好课吸引学生,让有趣、有用、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活动占领学生在教室里的时间。 首先,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序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应该是自然的,能迅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如语文课上可以有“问题导入”“课题导入”“故事导入”等等。同时,开课引导语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能否在开始上课时建立一个良好的授课氛围,从而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一定注意导入的科学性、时间性,一定要简明、实用,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能喧宾夺主,要紧扣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导入的作用。 其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有时间的分配和控制,切不可前紧后松。如果还没到下课,学生就没事干了,那学生只能说话。相反,在课堂教学中的拖堂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学生最讨厌老师拖堂。其实,只要下课铃声一响,学生的心就早已飞到教室外面去了,这时的讲课只能是徒劳,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二)对学生严格要求,有良好的课堂纪律 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课堂教学中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课堂秩序。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只是影响他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可以破坏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简单地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从而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

浅谈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浅谈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19-11-19T09:41:20.48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4期作者:敖徐[导读] 数学家B.Demollins说过:“没有数学我们无法看透哲学的深度,没有哲学我们也无法看透数学的深度,然而若没有两者,人们就什么也看不透。” 敖徐(四川省南部县第二中学四川南充 637300)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033-01 数学家B.Demollins说过:“没有数学我们无法看透哲学的深度,没有哲学我们也无法看透数学的深度,然而若没有两者,人们就什么也看不透。”由此可见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它会影响一个人的言行,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然而在高考的桎梏下,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弊端,笔者将从重知识、轻能力; 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重注入、轻启发等几个方面进行粗探。 一、重知识、轻能力 近年来,“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培养能力。”这一点虽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仍然举步维坚。无可讳言,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理解或者记住知道要点,能力自然就会提高。因此他们不辞辛劳在书山题海中找出自己未讲的或未深入的知识点让学生“咽下”,并不时地提醒学生要“博览众长”。然而在高考和中考中我们许多学生仍然会出现许多不如意之处,偶遇新题时,措手不及或糊拉乱扯;面对难题时,慌不择路或望洋兴叹。这就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除注重知识堆砌外,是否还有一些能力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根据我们的观察思考认识到提高学生处理数学问题的水平还必须重视与强化知识堆砌时具有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外的迁移能力、洞察能力、猜想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大纲之外的一些能力。 二、重结论、轻过程 “只看结论,不看过程”这是教育问题中的千年沉疴。关于重结论轻过程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来讨论。其一,教师注重学生在学习中成绩的好坏(即分数的高低)而忽略除学习以外的其它因素.其中也包括教师在试卷和作业的评改中只看答案而忽略其解题过程等情况。 其二,教师和学生,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只注重教师归纳出的定理性结论,而忽略其推导过程,比如,在讲平面区域的划分问题时老师会归纳出 “1)有n条直线,其中两两相交,但任何三条不共点,则n条直线,将平面分成的部分;2) 若n个球面每两个相交于一个圆,则这 n个球把空间分割成个部分。”等一系列定理性结论.然而这些结论在理解上;跨度大,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强.在计算上;计算冗余繁杂,牵涉面积广,从而一部分学生就在心中树立起 “反正是结论,只要记住就万事大吉了”的不好念头.然而高考数学不是从书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或只是简单的背育或复述,面是是在课本以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纵向横向的拓展,要求经过回忆,对比,分析,归纳,综全等思维操作后才能得出答案,此时放多同学虽看到熟悉的 “老朋友”却惊讶得不知道 “怎么办了”! 三、重理论、轻应用 诚然,我国的大、中、小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应居于世界前列,然而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却有些难登大雅!当然这与教育不无关系,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们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即社会伦理推测)有新的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南京大学文学院董健教授更是一语点破实质“我们的教育不是立人,而是制造机器、机器再用也是机器。”当然我们不去考究董教授的措辞是否片面,单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确存在某些不足的问题。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很少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更未让学生在研究问题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而是以单纯的教师传授为主的学习方式这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教学旧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为学生营造开放性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让学生综合应用知识与实践的机会。因此“理论指导实践”成了一句口号。正如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历史系教授许倬云说:“我们的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在国内,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中小学教育基本变成了高考、中考考什么就学什么;老师也是如此,深研的是中考、高考题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重注入、轻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便于控制教学中的各个细节,也为了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内容往往形成了教师唱主角甚至是唱独角戏的局面。近年来,课堂上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现象已得到较好的抑制,但仍存在着“步子小、提问太多”的极端现象,“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其结果是使一些学生在解题中虽然一步步会做,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无可讳言,当今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而不是一味的将自己的所有知识不加筛选的强加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审时度势,抓住契机并进行适当调控,既要扩展学生的思维,又要培养学生严谨思考,充分论证,精确计算的科学态度与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精神品德。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进入了“愤”与“悱”的状态,即“可意会不可言传”时教师因时利导、循循善诱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教师要记住学生不应是一个个被填满的容器,而应是一支支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理所当然是火把的点燃者,是学生思维、智力、智慧的开发者、发掘者。因此教学过程应尽量多地创设“愤”、“悱”情境,然后根据学生表现恰到好处给予点拔。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在学生最感困惑的认识焦点上设疑,在学生的思维定势或思维缺陷处设问。真正做到“普教者,使人继其志”让学生主动地、极积地、独立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基本功的具体体现、是一堂课好坏的体现。课堂的灵活处理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卖关子”、“摆架子”的机会,而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手段,具有较强的原则性、技巧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只有科学地实施,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点击教学创新丛书》胡建军主编. [2]《数学教育学》刘安君、孙全森、等编著。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3]《中学数学》1990年1~6期,江苏《中学教学》编辑出版.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发表时间:2011-06-28T17:37:50.26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9期下供稿作者:牛树惠[导读] 近两年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健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成为保证。牛树惠河北省邯郸市第二中学056001 近两年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健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成为保证新课程改革冲破教育评价体制取得突破的关键。通过近一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建立了一套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评价体制中简单地用一张试卷和一个分数来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 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进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评价因目标、手段和方法的不同,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该遵循发展性、主体性、效益性等原则。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由于过于注重其鉴别和筛选功能而受到广泛的争议,而现代课堂教学评价则更加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更加注重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所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及其效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广义的课堂教学评价通常有过程和结果、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维度。由于前面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学生和教学结果的评价,因此,我们这里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的评价。 二、两种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比较 1、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特点 从评价内容与指标上讲,人们业已习以为常的高中数学学业评价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更多地关注知识与技能,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缺乏有效的评价,忽视了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或动手能力、积极的学习情绪、与人合作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评定,缺少对学生发展的全面评价,重在评价共性与一般趋势,忽视了个体发展的独特性。从评价主体上来讲,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为主,评价主体以学校和教师为主,而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当然,也不会有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就是说,无论在班级,还是在学校,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评价,缺少主动的自我评价和对别人进行评价。 2、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1)基本理念 高中新课程倡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评价,旨在形成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即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能承担学习的责任,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阶段性反思,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2)构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新课程数学学习评价旨在建立一个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其具体表现如下:①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②重视对数学知识理解的评价;③重视对学生数学基本能力的评价;④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方式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和目标多元化等,既可以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分析小论文和研究性学习成果等方式,也可以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方式。 5、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进行评价 高中学生的个性正处在趋于成熟的阶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每个学生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智力优势、认知水平各不相同。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对待他们应该采用个人的评定方式,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任何进步,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指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要求的课程组合,而不能歧视他们。 这样评价结果处理的多元化,是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作相对层次的适度要求,并以此为据去对学生进行比较公正、合理的评价;同时也注意了评、导的结合,教师在评价的整个过程中适时的耐心指导和点拨,不但帮助学生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校在评价学生学业成绩方面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强调要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共性基础要求的数学课程学习成绩及相关记录、个性化学习及其记录等,希望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与特长的发展。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认识到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于是新课程实施的评价中在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从评价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综合评价。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这就需要广大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勇于实践,本着“以学论教、教为了促学”的理念,以促进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健康发展。

初高中数学衔接研究报告

初高中数学衔接研究报告

————————————————————————————————作者: ————————————————————————————————日期: ?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研究报告 平舆县第一高级中学“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组 执笔人:韩雨濛 摘要: 国家教委在八十年代对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和内容的调整,较大地降低了有关知识的要求,造成了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较为严重的脱节。从高一数学老师的现状看:各校大部分是教学不足5年的青年教师,有学历,有热情,但对高一数学教材不熟悉,对初中数学教材知之更少,他们急需要有一个学习、了解初高中数学数学教材的衔接与初高中教学的差异,以便于更好的组织教学,使学生更快适应高中、 一、问题的提出 1.学生升入高中学习之后,无论选择理科或者文科的学习,数学课程都是必须继续学习的课程之一。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上有很强的延续性,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高中数学是建立在初中数学基础上的延续与发展,在教学内容上、思想方法上,均密切相关。因此,从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上,理顺初高中数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在高中刚开始阶段强化初高中衔接点的教学,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是高中数学教学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2.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研究,主要从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试图找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相关关

键点,从而为高中数学教学提出有用的建议,让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 3.近年来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作为“初高中教学衔接”这一宏观课题,在很多地方被人们提及,一些教育科研部门也作过尝试,试图寻找其间的规律与共性,但大多是从教学内容上进行简单地分类研究,也没有作为专项课题进行研究。因为这一课题将直接影响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效果,因此有进行全面研究的重要价值。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1.找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相关关键点,从而为高中数学教学提出有用的建议,为学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进行有效地定位。 2.从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上,理顺初高中数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在高中初期阶段强化初高中衔接点的教学,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3.为学生有效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以及学科课程目标的全面、深刻地理解;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促使教师从研究的视角来审视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这一学习主体。反思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寻找初高中数学教材的知识衔接,结合旧知识,寻找新知识的结合点和突破点,充分发挥数学本身所具有的激发、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初高中数学衔接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策略的研究

一、课题的界定和说明以及核心概念的界定本课题主要是针对高一刚入学的新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二、课题的提出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刚跨入高中,都有十足的信心,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1、初中数学教材较通俗易懂,难度相对高中较小,大多研究的是常量,且较多的侧重于定量计算,而高中数学教材较多的研究的是变量,不但注重定量计算,而且还常需作定性研究。2、为了适应义务教育要求,初中数学教材降低幅度较大,而高中由于受客观上升学压力和评价标准的影响,实际难度难以下降,且又增加了应用性的知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大了高、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的台阶。 3、初中数学较直观形象,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不高,而在高中许多数学内容都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由于刚入学的高一新生思维能力还很弱,学习新知识必然遇到许多障 碍。 4、初中学生见到的几何图形多是平面图形,进入高中后,由于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极大地影响了立体几何的正确理解和掌握。为此,我们提出了本研究课题。三、研究的内容由于很大一部分的高一新生,在初高中衔接问题中不仅仅表现在知识上,学习状态及学习方法的转变不及时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高一新生的学法指导 1 学习习惯滞后。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为提高分数,初中数学教师将各种题型都一一罗列,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确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 思想松懈。有些同学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已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有的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同学是大错特错的。有多少同学就是因为高一、二不努力学习,临近高考了,发现自己缺漏了很多知识再弥补后悔晚矣。3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