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件】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优秀课件

正常人体解剖学泌尿系统习题一

泌尿系统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肾门 2.肾蒂 3.肾窦 . 4.膀胱三角 二、填空题 1. 泌尿系统包括(),(),()和()四部分。 2. 某些肾疾患者,往往在()外侧缘与第()肋的夹角处,可有压痛或叩击痛。 3.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部,过右肾后面的()部。 4.肾的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和()。 5. 输尿管为腹膜()位器官,从上至下分为(),()和()三段。 6.膀胱可分为(),(),()和()四部分。 7. 膀胱位于()的前部,其前方为();后方,在男性有(),()和(),在女性有()和()。 8. 两肾位置,左侧比右侧();两肾蒂长度,左侧比右侧()。 9. 出入肾门的主要结构是(),(),()和淋巴管、

神经等。 10. 在肾冠状切面上,肾实质分为()和() 11.输尿管在三处狭窄,第1狭窄处在输尿管的();第2狭窄处在输尿管跨过()处;第3处狭窄在()处。 12.膀胱三角是膀胱底内面,两侧()口和()口之间的三角区域。 三、单项选择题 1.关于肾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 B.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 C.左肾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 D.左肾比右肾低半个椎体 2.第12肋斜过 A.左肾后方上部 B.右肾后方上部 C.右肾后方中部 D.右肾后方下部 3.肾 A.肾皮质表面覆盖腹膜 B.肾小盏包绕肾乳头 C.肾髓质由肾柱构成 D.肾被膜从外向内为纤维膜,脂肪囊和肾筋膜 4.肾窦 A.是肾门向肾内延续的腔 B.由肾皮质围成 C.内有肾动脉和肾静脉体干 D.内有输尿管上端 5.肾锥体位于 A.肾皮质 B.肾小盏 C.肾窦 D.肾髓质

《专业基础综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考试大纲

《专业基础综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考试大纲 《人体解剖学》部分(占60%) 一、运动系统: (一)骨学 掌握骨的分类、构造,熟悉躯干骨的构成,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横突孔通过的结构,熟悉椎孔、椎间孔的形成和通过的结构,熟悉构成胸廓的骨有哪些,掌握胸骨角的概念,熟悉四肢骨的名称,掌握翼点的位置、特点及投影,掌握颅底内面各孔裂及通过的结构。 (二)关节 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熟悉椎骨的主要连接结构:椎间盘、椎间关节、黄韧带和前、后纵韧带位置,掌握椎间盘的位置和构成,熟悉椎管后壁的构成,掌握肩、膝、髋关节的构成及特点,熟悉肘、腕、踝关节的构成。 (三)肌学 熟悉躯干肌包括哪几部分肌肉,掌握膈的位置、特点及裂孔通过的结构,掌握上肢臂前、后群肌各肌肉的名称,掌握下肢大腿前、后群各肌肉的名称和小腿后群浅层肌肉的名称。 二、消化系统: 掌握消化道的概念,掌握牙式的表示方法,掌握腮腺开口位置,掌握咽峡的构成,掌握食管的位置、狭窄及距中切牙的距离,掌握胃的出、入口的名称和胃大、小弯的位置,掌握十二指肠的分部、大乳头的位置,掌握阑尾根部的位置特点及体表投影,掌握结肠和盲肠的结构特征,掌握肝的体表投影、胆囊的体表投影,掌握胰的位置及分部。 三、呼吸系统: 掌握鼻旁窦及开口位置,熟悉喉软骨有哪些及喉的分部,掌握声带和声门裂及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掌握气管杈的位置及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掌握上、下呼吸道的概念,肺的分叶和肺门通过的结构,了解胸膜的概念,熟悉胸膜腔的形成及肋膈隐窝的位置和意义。 四、泌尿系统 掌握肾的位置及被膜,熟悉肾的皮质和髓质的位置及肾盂的位置和形成,掌握输尿管的狭窄部位,掌握膀胱三角的概念。 五、生殖系统 (一)男生殖 掌握男性生殖器的组成,掌握射精管的合成及其开口,掌握前列腺的位置及通过的管道,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及弯曲。 (二)女性能生殖 掌握女性生殖器的组成,掌握子宫的形态、分部和位置,掌握输卵管分部及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部位。 六、腹膜 掌握腹膜与脏器的关系,掌握大、小网膜位置,掌握直肠子宫陷凹和直肠膀胱陷凹的位置及意义。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生理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部分著名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动物学的远祖。最早对动物进行分类研究的生物学家,对鱼、两栖、爬行、鸟、兽等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作了大量工作。 盖伦(Galen,129-199)古希腊解剖学家、医生。写出了大量医学和人体解剖学方面的文章。 维萨力欧(Vesalius,1514-1564)比利时解剖学家。开始用人尸作解剖材料,被誉为现代解剖学奠基人,1543年发表《人体的结构一书》,首次引入了寰椎、大脑骈胝体,砧骨等解剖学名词。 哈维(Havey,1578-1657)英国动物生理学家,血液循环理论的创始人。1682年发表《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的解剖论》一书,其研究标志近代生理学的开始。 洛维(Lower R,1631-1691)英国解剖学家。首次进行动物输血实验,后经丹尼斯(Denis)第一次在人类进行输血并获得成功。 列文虎克(Avan Leewenhock,1632-1723)荷兰生物学家。改进了显微镜,观察了动物组织的微结构,是首次观察到细菌和原生物的微生物学家。 林奈(Linnaeus,1707-1778)瑞典博物学家。1735年出版《自然系统》,奠定了动物学分类的基础。 伽尔夫尼(Galvani L,1737-1798)意大利生理学家。首次发现机体中的带电现象,进行了大量“动物电”方面的实验,开创了生物电研究的先河。 巴甫洛夫(Sechenov IM,1829-1905)德国著名生理学家。在心血管神经支配、消化液分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首次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的条件反射学说。 施塔林(Starling EH,1866-1927)英国生理学家。1915年首次宣布“心的定律”的发现,对循环生理作出独创性成就。1902年与裴理斯(Beiliss WM)合作,发现刺激胰液分泌的促胰液素,1905年首次提出“激素”一词。 朗德虚太纳(Landsteiner K,1868-1943)德国生理学家。首先发现ABO血型,为临床人工输血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坎农(Cannon WB,1871-1945)美国生理学家。1926年首次提出“稳态”一词,他认为:生活的机体是稳定的,这种稳定有赖于许多调节机制的作用才得以保持,机体功能的任何变化,都是为保持其内环境生活状态的稳定。稳态已经成为生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排出机体内溶于水的代谢产物。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尿酸及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通过血液循环运送至肾,在肾内形成尿液,然后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当尿液达到一定量后,再经尿道排出体外。泌尿系统对维持机体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 第一节肾 一、肾形态 肾为成为的实质性器官,形如蚕豆,左、右各一,新鲜时呈红褐色。肾表面光滑,可分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内侧、---中部呈四边形的凹陷称肾门为肾血管。神经。淋巴管。肾盂。出入门户。肾长8-----14cm宽5-----7cm厚3----5cm重134------148g。外侧两缘。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前面较隆凸,朝向前外侧,后面较平坦,紧贴腹后壁。 二、肾位置与毗邻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在腹膜后方紧贴腹后壁上部。两肾的上端较靠近脊柱,下端的稍远离,略呈八字形排列。肾的位置有个体差异,女性稍低于男性,儿童低于成人。右肾因受肝的影响,略低于左肾。1---2c两肾上端相距较近。距正中线3.8cm下端距正中线1.2cm 上端下端第12肋左肾平第11胸椎体下缘平第2腰椎体下缘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肾平第12胸椎体上缘平第3腰椎体上缘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 肾门;约在躯干背面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相当9肋软骨前端高度。形成的夹角处。某些肾病患者,叩击或触压该区常引起疼痛。 肾的毗邻关系比较复杂。两肾上端内侧由肾上腺附着。后面1/3与膈相贴,并与胸膜腔的肋膈隐窝相邻,下2/3与腰大肌、腰方肌及腹横肌相贴。左肾前面自上而下分别与胃、胰、空肠相邻,外侧缘于脾和结肠左曲相接触;右肾前面近内侧缘邻十二指肠降部,外侧邻接肝右叶和结肠右曲 三、肾被膜 1、纤维囊为紧贴肾实质表面的一层薄而坚韧的结缔组织膜,正常情况下,易与肾实质分离,但在病理情况下,则与肾实质粘连,不易剥离。 2、脂肪囊为位于纤维囊外面、包绕于肾及肾上腺周围的脂肪组织,并经肾门延伸至肾窦内。脂肪囊对肾起弹性垫样的保护作用。 3、肾筋膜覆盖在脂肪囊外面的结缔组织,分前、后两层包裹肾、肾上腺及其周围的脂肪囊。 肾位置的固定只要靠肾的被膜,其次是腹压、肾的血管、腹膜及邻近器官的承托 四、肾的结构

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30个空,每空1分,共30分。 1.小腿三头肌由________和________合成,该肌可上提________。 2.临床上常把________到________的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 3.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________与_______交点的稍下方。 4.盲肠和结肠的形态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上呼吸道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射精管是由____________末端与____________的排泄管汇合而成。 7.心的传导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分支等部分。8.睾丸动脉起自_________动脉,卵巢动脉起自__________动脉。 9.眼球内容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位于中脑的躯体运动神经核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2.脊髓颈段有__________节,腰段有__________节。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3.肱骨体后面中份有 A.尺神经沟 B.桡神经沟 C.大结节 D.小结节 E.鹰嘴窝 14.黄韧带连于两个相邻的 A.椎弓板之间 B.椎弓根之间 C.椎弓之间 D.棘突之间 E.椎体之间 15.属于面颅骨的是 A.额骨 B.下鼻甲 C.蝶骨 D.颞骨 E.枕骨 16.下列哪块肌参与大腿后伸 A.股四头肌 B.长收肌 C.大收肌 D.梨状肌 E.臀大肌 17.属于腹膜外位器官的是 A.胃 B.十二指肠水平部 C.肝 D.脾 E.胆囊

解剖与生理学整合

解剖与生理学绪论练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 1、human anatomy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2、human physiology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3、gross anatomy大体解剖学:用肉眼观察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的科学。如观察运动系统、内脏系统、脉管系统、感官系统、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 4、histology组织学:用显微镜研究组织细胞的细微结构,电子显微镜研究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 问答题 1、人体生理学的研究一般分为哪几个水平?各水平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人体生理学的知识绝大部分由哺乳动物生理学的研究结果所提供。生理学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 (1)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研究对象是细胞及其物质分子的运动规律。这方面的生理学知识称为细胞分子生理学。 (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阐明各个器官与系统的功能,它们的活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它们对整体的生理功能有什么意义。这个水平的研究对象是器官和系统。这方面的生理学知识称为器官生理学。 (3)整体水平的研究:阐明完整机体各个系统之间、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体生理功能调节和适应的规律。这个水平的研究对象是完整机体。 2、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需要,阐述学习工程生理学的意义、目的。 答:《工程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功能规律的一门学科,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人体解剖学分为大体解剖和组织学两部分,是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臵、毗邻、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科学,是学习人体生理学的形态学基础。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的科学,如

《人体解剖学》第六章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学》第六章泌尿系统 1.有关肾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腹膜外位器官B.左肾低于右肾半个椎体C.成人肾门约平第一腰椎体D.第12肋斜过左肾中部后方E.肾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2.呈扁漏斗状,出肾门后渐变细而移行为输尿管的是 A.肾窦B.肾盂C.肾小盏D.肾大盏E.肾乳头 3.肾皮质伸入肾髓质内的部分是 A.肾门B.肾窦C.肾柱D.肾锥体E.肾乳头 4.关于输尿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细长的肌性管道B.沿腰大肌前面下行C.在小骨盆入口处跨过髂总动脉分叉处 D.下端开口于膀胱体E.在子宫颈外侧约 2cm 处有子宫动脉从其前方通过 5.膀胱最下部称 A.膀胱底B.膀胱尖C.膀胱颈D.膀胱体E.膀胱顶 6.关于膀胱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储尿器官B.膀胱底处有尿道内口C.充盈时全部位于盆腔内D.成人膀胱容积为l00~300mlE.男性膀胱低于女性膀胱 (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肾髓质B.肾柱C.肾蒂D.肾小盏E.肾门 1.肾皮质深入到肾锥体间的部分是 2.肾锥体位于3.和肾锥体直接有管道连通的结构是 4.肾窦和外界相通的结构是(5~8题共用备选答案) A.膀胱底B.膀胱体C.膀胱颈D.膀胱尖E.膀胱三角 5.尿道内口开口于6.膀胱前上方的结构称7.输尿管穿过8.前列腺贴近 1.女性膀胱后面邻接的结构有 A.子宫颈B.子宫底C.子宫体D.直肠E.阴道 2.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膀胱的顶部被有腹膜B.膀胱的底部有盆膈C.膀胱极度充盈时在耻骨联合上缘行膀胱穿刺可不经腹膜腔D.膀胱的前面贴近耻骨联合E.膀胱的后面贴骶尾骨

3.男性膀胱后面毗邻的结构有 A.直肠B.精囊腺C.尿道D.输精管末端E.骶尾骨 ◇名词解释 1.肾区 2.膀胱三角 3.肾门 4.肾窦 1.肾区: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下缘所形成的夹角部位,是肾门在腰背部的体表 投影区。此区称为肾区。2.膀胱三角:在膀胱底部的内面,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黏膜区;此区粘膜和肌层连接紧密,黏膜光滑无皱襞是膀胱疾病的好发部位,称膀胱三角。3.肾门: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部位,是血管神经出入肾的部位,称肾门。 4.肾窦:肾门向肾实质内凹陷形成的腔隙,称为肾窦;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填充并含有血管神经、淋巴管、肾大盏、肾小盏和肾盂结构。 5.肾蒂 6.肾盂 5.肾蒂:出入肾门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肾盂等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称肾蒂。 6.肾盂:连接在肾大盏和输尿管之间的膜性结构,称肾盂;是导尿管道的组成部分。 ◇简答题 1.肾冠状切面上肉眼可见到哪些结构?2.输尿管的狭窄位于何处?有何临床 意义?3.简述肾的被膜和特点。 1.肾冠状切面上肉眼可见结构:肾的浅层,呈红褐色为肾皮质。肾皮质的深部色淡,为肾髓质;内有多个肾锥体,肾锥体的基底朝向皮质,尖端圆钝,朝向肾窦,并突入 到肾小盏内,为肾乳头。肾锥体之间,填充有皮质延伸的结构,为肾柱。在肾门和肾 窦内含有肾的血管神经和淋巴,大部分被膜性结构所掩盖,膜包裹肾乳头的称肾小盏。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肾大盏再汇合成一个前后扁平的漏斗状的肾盂出肾门。2.输尿管主要有三处狭窄分别位于输尿管的起始处,过小骨盆上口与髂血管的交叉处和穿膀胱壁处。输尿管的结石易嵌顿在狭窄部位,也是输尿管疾病的好发部位。 3.肾的被膜有三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纤维囊为坚韧的致密结缔组织和少量的弹性纤维构成的薄膜,包裹于肾实质的表面,正常情况下与肾实质 连接疏松,易于剥离。脂肪囊是位于肾纤维囊外周的脂肪组织,在肾的边缘部和下端 较为丰富。肾筋膜是最外层的膜性结构,包被于肾和肾上腺的周围,它发出的结缔组 织小梁穿过脂肪囊与纤维囊相连,为肾的主要固定结构。在肾的下端和内侧前后筋膜 是敞开的彼此不愈合。1-6BBCDCA 1- 8B ADEEDAC1-3AE ABD ACD

人体解剖学歌诀 生理学 几种记忆法

人体解剖学歌诀生理学几种记忆法1 助记经典 人体解剖学歌诀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歌诀 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 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 体表标志要记牢,临床应用有帮助; 注:骨连骨指:骨、骨连接,骨骼肌。 全身骨歌诀 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 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 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 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 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各部椎骨特点歌诀 椎骨外形不规范,各有特点记心间; 颈椎体小棘发叉,横突有孔很明显; 胸椎两侧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 腰椎特点体积大,棘突后伸宽双扁。 胸骨歌诀 胸骨形似一把剑,上柄中体下刀尖; 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是特点。

颅骨歌诀 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膈于鼻腔中;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鼻旁窦歌诀 鼻旁窦骨内藏,都有开口通鼻腔;内含空气减额重,发音共鸣如音箱;上颌窦腔最为大,开口较高引不畅;各窦名称要熟记,开口位置莫遗忘;病人有了鼻窦炎,请你诊断心不慌。脊柱的韧带歌诀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形态歌诀 前观脊柱有特点,上细下粗尾部尖;粗粗细细有道理,承受压力密相关;翻过脊柱后面观,棘突连成一条线;

颈短胸斜腰平伸,大椎棘突有特点;前后观过侧面观,四个弯曲很明显;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身体直立减震荡,线条大方又美观。胸廓歌诀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隔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吸气下降呼气升;各经随着年龄变,肋间增宽有毛病。肩关节歌诀 肩关节有特点,肱骨头大盂较浅;运动灵活欠稳固;脱位最易向下前。肘关节歌诀 肘关节很特殊,一个囊内包三组;肱桡肱尺桡尺近,桡环韧带尺桡付;屈肘三角伸直线,脱位改变能查出。手腕骨歌诀 舟月三角豆,大小头钩骨; 摔跤若易折,先查舟月骨; 掌骨底体头,指骨近中远。 膝关节歌诀 膝关节最复杂,全身关节它最大;

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目录翻译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 简介 第一单元组织层次 1、人体解剖与生理学介绍 2、生命化学基础 3、细胞 4、细胞新陈代谢 5、组织 第二单元支撑与运动 6、皮肤与外皮系统 7、骨骼系统 8、关节 9、肌肉系统 第三单元整合与协调 10、神经系统Ⅰ 基础结构与功能 11、神经系统Ⅱ 神经系统分支 12、躯体感觉与特殊感觉 13、内分泌系统 第四单元运输 14、血液 15、心血管系统

16、淋巴系统与免疫系统 第五单元吸收与排泄 17、消化系统 18、营养与代谢 19、呼吸系统 20、泌尿系统 21、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 第六单元人类生命周期 22、生殖系统 23、人类生长与发育 24、遗传学 附录 1006 术语汇编 1016 鸣谢 1042 索引 1049 目录第一单元组织层次 第一章人体解剖与生理学介绍本单元学习目标 1 关键术语 1 解剖与生理学 3 生命特征 4

生命的维持 5 机体需求 5 体内平衡 5 组织层次 8 人类身体组织 9 人体体腔 9 临床应用 1.1 超声波检查与核磁共振成像:关于两位患者的故事 10 胸膜和腹盆腔隔膜 13 组织系统 14 解剖学术语 18 相对体位 18 人体剖面 21 人体部位 21 相关医学与应用科学 23 章节总结 25 思考问题 27 复习练习 27 第二章生命化学基础 本单元学习目标 36 关键术语 36 物质结构 37

元素与原子 38 原子结构 38 同位素 38 临床应用 2.1 反射性同位素为生理学研究提供渠道 40 原子的结合 40 分子与复合物 42 化学反应 43 临床应用 2.2 致电离辐射:冷战的遗产 44 酸、碱和盐 45 酸浓度和碱浓度 46 细胞化学组成成分 47 无机物 47 有机物 48 临床应用 2.3 CT扫描和PET影像 56 章节总结 58 思考问题 59 复习练习 59 第三章细胞 单元学习目标 60

第5讲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一)

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 冲刺班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 解剖学 十一周围神经系统 重点及考点: 1 脊神经各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的名称和分布概括 2 脑神经的名称、连脑位置和进出颅的位置,脑神经的主要分支名称及分布概括 3 内脏运动神经的组成及其低位中枢的位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脊神经 1.组成分布躯干和四肢,共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每对脊神经都由于脊髓相连的前根和后根在近椎间孔处汇合而成。后根上有一膨大的脊神经节,内含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其中枢突组成感觉性的后根,周围突构成脊神经的感觉纤维成分。前根由运动纤维组成,其胞体位于脊髓灰质内。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 2.上肢的重要神经 (1)肌皮神经

①行径起自臂丛外侧束,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与肱肌间下行,在肘关节稍上方穿过深筋膜延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②分布肌支分布于臂前群肌;皮支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 ③损伤手臂前群肌瘫痪,前臂外侧皮肤感觉障碍。 (2)正中神经 ①行径由臂丛内、外侧束发出,两根合为一干,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经肘前穿旋前圆肌和指浅屈肌腱至腕管,分支入手掌 ②分布肌支分布于前臂屈肌(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外),第1,2蚓状肌,鱼际肌(除拇收肌);皮支分布于手掌面、桡侧三个半手指和鱼际的皮肤 ③损伤 a鱼际肌,萎缩,手掌平坦,呈现“猿掌”; b 运动障碍曲腕能力减弱,前臂不能旋前,拇指、示/食指和中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拇指不能做对掌和屈拇运动; c 感觉障碍以拇指、示/食指和中指末节皮肤最明显 (3)尺神经 ①行径起自臂丛内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穿内侧肌间隔至肘内侧尺神经沟,继而穿尺侧腕屈肌,经前臂尺侧半屈肌群之间下行至腕,分支入手掌 ②分布肌支分布于尺侧腕屈肌及指深屈肌的尺侧半,小鱼际、拇收肌、骨间肌和第3、4蚓状肌;皮支分布于手掌背面尺侧一个半指的皮肤 ③损伤肱骨下段骨折时常伤及此神经 a 运动障碍屈腕能力减弱,小鱼际萎缩,五指并拢(收)和外展肌力减弱,第4、5掌指关节过伸,呈现“爪形手”; b 感觉障碍手内侧缘皮肤最明显 (4)桡神经 ①行径起自臂丛后束与肱深动脉伴行,经桡神经沟行向下外,于肱肌与肱桡肌之间浅出,分浅、深两支至前臂后面皮肤和后群肌

人体解剖学心得体会

人体解剖学心得体会 篇一:人体解剖生理学感想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后感 自小以来,我就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对很多事情都很感兴趣,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我想知道我是从哪来的,我为什么要吃东西?我为什么要呼吸?我为什么能够走动?我为什么会说话?而许多动物却不会。我们的心脏为什么会不停的跳动?我为什么会看到、闻到东西?我为什么会思考?……我对我自己真的了解的很少,越少越激发我的好奇心。 上大学了,学了生物,《人体解剖生理学》当然引起了我的无限兴趣。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通过对它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解,我对我自己,对人体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我们人体结构按其功能可分为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内分泌和神经等不同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他们的分工合作使得我们的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运行。每一个系统又是由若干器官组成,如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及各种消化腺等。没一个器官又由几种不同组织组成。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各组织有是由大量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因此细胞是构成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没想到,把我们拆分起来既然是一堆细胞,这就是生命的神奇! 每个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基本支撑。运动系统的骨骼和骨骼 肌;神经系统的兴奋和传导;循环系统的心脏和血管;呼吸系统的呼吸道和肺;消化系统的消化器官和吸收机制;泌尿系统的肾脏和排尿调节;内分泌系统的下丘脑和甲状腺;生殖系统的受精和受精卵。 虽然对他们的了解不是很深,但也略知一二。毕竟上了一学期的课程。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并不是照本宣科的讲解,而是加上自己的理解生动形象的阐述,时不时还比较幽默风趣,加点课外知识,这不仅激起我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得我们学习和记忆起来都比较轻松。 循环系统中的心脏,我们身体里至关重要的器官,虽然不是很大,但结构却并不简单当时老师为了讲清楚他的结构和功能,用PPT一点点给我们讲述。心脏包括两个心房。两个心室,分左右两半。左心房与左心室、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有瓣膜,控制血液的流动。心脏通过心肌的节律性收缩,通过动静脉将血液输送全身,他就像全身的发动,没有了它,人体将停止一切工作。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心脏。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常见问题一览表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常见问题一览表

常见问题及答复 一、学习问题 1.怎样才能学好解剖啊? 人体解剖生理学包括解剖和生理两部分内容。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要求我们能掌握各系统的组成,掌握重要脏器的位置、大体形态和组织结构。下面是我的一些学习建议,供大家参考。 (1)制定学习计划。 电大学习有许多特点。从生源来讲,许多人是在职职工,存在着严重的工学矛盾问题;从学习形式来讲,是以自学为主;从教材形式来讲,有多种媒体教材和各种学习资料,比如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网上学习资源等。因此,为了保证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建议每个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安排好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利用好各种媒体的学习资源。 (2)认真学习教材。 在各种媒体的教学资源中,最主要的是文字教材。建议同学们首先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阅读时要注意理清思路,分出层次,抓重住点。 学习层次可分三层,即明确每个系统的组成;明确重要脏器的位置、形态及结构,如心、脑、肝、肾、肺、胃等;明确与生理机能有密切联系的组织结构,如肝小叶、肾单位、化学性突触等。 在学习文字教材的基础上,要尽量上网学习录像教材。录像教材第1讲~第4讲是解剖学的内容,主讲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张书永教授。 https://www.360docs.net/doc/1e18531035.html,//20041027/article/2005-06/4092.htm 主讲老师结合大量彩色图片进行重点讲解。 收看录像是一个视听结合多通道学习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学习记忆,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学习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1e18531035.html,/TeacherCourse.aspx?CourseId=3cc8b1ed-ad73-4c52-a071-802d daeb1346 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要带到面授课上,通过和老师及同学们的讨论予以解决,也可以通过网上答疑等形式解决。 (3)突出形态学的直观学习特点。在学习中要突出解剖学课程的形态学的特点,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中的图片和实验室里面的模型标本,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图像,把平面的图像变成立体的物像。比如教材上有许多插图,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边读文字边读图,特别是一些重要器官和重要组织结构的图片必须读懂。由于我们教材的插图特别多,如果使用彩色图片成本会比较大,所以只是黑白图片。如果同学们想多看一些彩色图片、照片等,可以收看录像教材和IP课件,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图片可以减低我们的学习难度并加深我们的记忆。 当然更好的办法是到实验室观察模型和标本。现在我们不能经常到实验室参加实验活动,但各教学点都会比较分次组织大家参加实验,建议大家在实验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侧重地观察实物,解决好学习中的难题。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活体上观察和学习大体解剖方面的知识,比如在学习骨骼知识时,可通过触摸自己身体的骨骼来学习掌握各部骨的名称和位置。 (4)把学习和生活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大家都是做医药方面工作的,总是要接触一些疾病,而所有的疾病知识都离不开解剖知识。像上“呼吸道感染”,你要知道上呼吸道的组

人体解剖学泌尿系统习题

第六章泌尿系统 第一节泌尿系统的大体结构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肾门肾动脉,肾静脉、肾盂、淋巴管以及神经等出入肾的部位,就叫肾门。 2.肾蒂出入肾门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淋巴管和神经等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称为肾蒂。肾蒂左侧的比右侧的长。 3.肾窦 .肾门向肾实质内凹陷的腔隙,称为肾窦,内含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肾动脉的分支,肾静脉的属支及脂肪等。 4.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两侧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域,就叫膀胱三角,粘膜光滑无皱襞,是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二、填空题 1. 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 2. 某些肾疾患者,往往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 12 )肋的夹角处,可有压痛或叩击痛。 3.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部,过右肾后面的()部。 4.肾的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和()。 5. 输尿管为腹膜(外)位器官,从上至下分为(),()和()三段。 6.膀胱可分为(),(),()和()四部分。 7. 膀胱位于()的前部,其前方为();后方,在男性有(),()和(),在女性有()和()。 8. 两肾位置,左侧比右侧();两肾蒂长度,左侧比右侧()。 9. 出入肾门的主要结构是(),(),()和淋巴管、神经等。 10. 在肾冠状切面上,肾实质分为()和() 11.输尿管在三处狭窄,第1狭窄处在输尿管的( .起始处);第2狭窄处在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第3处狭窄在(穿膀胱壁)处。 12.膀胱三角是膀胱底内面,两侧()口和()口之间的三角区域。 答案1.,,, 2., 3.中,上 4.纤维膜,脂肪囊,肾筋膜 5.,腹段,盆段,壁内段 6.膀胱底,膀胱体,膀胱尖,膀胱颈 7.小骨盆腔,耻骨联合,精囊腺,输精管壶腹,直肠,子宫,阴道 8.高,长 9.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10.皮质,髓质 11,, 12.输尿管,尿道内 三、单项选择题 1.关于肾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D A.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 B.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 C.左肾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 D.左肾比右肾低半个椎体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各论第1章作业 单选题(共5题,每题20分) 1 .胸骨角是( B )。 A.平对第2肋间隙B.平对第2肋软骨 C.为胸骨体与剑突形成的结构D.是两肋弓的夹角 2 .膝关节的主要运动形式有( B )。 A.环转运动B.屈和伸C.内收和外展D.旋内和旋外 3 .生理情况下,人体骨骼肌的主要收缩形式是( D )。 A.等长收缩B.等张收缩C.单收缩D.完全强直收缩 4 .骨骼肌细胞横管系统的生理作用是( A )。 A.将动作电位传向细胞深处B.出、入细胞的通道C.连接相邻的肌质网终池D.储存和释放 5 .运动神经冲动到达骨骼肌的神经-肌肉接头处引起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是( D )。 A.生物电的直接作用B.接头前膜通透性增大 C.进入末梢轴浆D.进入末梢轴浆 人体解剖生理学各论第2章作业 单选题(共13题,每题7分) 1 .肺循环起于( C )。 A.左心室B.左心房C.右心室D.右心房 2 .窦房结( A )。 A.是心的正常起搏点B.位于左心耳的心外膜深面 C.由神经组织构成D.直接与房室束相连

3 .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容积达到最大的时刻是( D )。 A.快速射血期初B.等容舒张期末C.快速充盈期末D.心房收缩期末4 .使心室充盈的决定性因素是( B )。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B.心室舒张时的“抽吸”作用 C.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回心D.骨骼肌的挤压促进静脉血回心 5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主要影响心输出量因素中( A )。 A.前负荷B.后负荷C.心肌收缩能力D.心率 6 .心脏工作细胞不具备的生理特性是( C )。 A.兴奋性B.传导性C.自律性D.收缩性 7 .心肌组织中,兴奋传导速度最快的是( C )。 A.心房肌B.房室交界C.末梢浦肯野纤维D.心室肌 8 .安静时,体循环中血压降落幅度最大处是( C )。 A.主动脉B.中动脉C.小动脉D.毛细血管 9 .蛋白尿造成血浆蛋白减少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是( D )。 A.淋巴液回流减少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D.有效滤过压升高 10 .支配体内几乎所有血管且多数血管仅接受其单一神经支配,这种神经纤维是( C )。 A.交感胆碱能纤维B.副交感胆碱能纤维 C.交感肾上腺素能纤维D.副交感肽能纤维 11 .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可出现的效应是( C )。 A.颈动脉体、主动脉体感受器兴奋B.心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增加 C.心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增加D.血管收缩

福建专升本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真题及答案(2013年、2014年)

机密*启用前 福建省普通高职(专科)专升本招生统一考试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答题卡背面 只需填写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 号、姓名是否一致。 2.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 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 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并严格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通卡上书写作答,在 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其中1-20小题为人体解剖学题,21一40小题生理学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胸骨角平对 A.第1肋软骨 B.第2肋软骨 C.第3肋软骨 D.第4肋软骨 2.属于关节基本结构的是 A.关节盘 B.滑膜囊 C.关节囊 D.韧带 3.上消化道指从口腔到 A.食管 B.胃 C.十二指肠 D.空肠 4.腮腺导管开口于哪个牙相对应的颊粘膜上? A.上颌第1前磨牙 B.上颌第2前磨牙 C.上颌第1磨牙 D.上颌第2磨牙 5.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 A.上部 B.降部 C.水平部 D.升部 6.食管的第二个生理性狭窄在 A.起始处 B.穿膈处 C.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 D.与右支气管交叉处 7.成对的喉软骨 A.甲状软骨 B.环状软骨 C.会厌软骨 D.钩状软骨 8.左主支气管的特点是 A.细而长 B.粗而短 C.细而短 D.粗而长 9.属于下呼吸道的是 A.口腔 B.鼻 C.咽 D.气管 10.膀胱的最下部称 A.膀胱尖 B.膀胱底 C.膀胱颈 D.膀胱体 11.男性生殖腺是

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西方医学对解剖学的记载,是从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开始的。他认为心脏有两个心室和两个心房;在他的医学著作中对头骨作了正确的描述。希腊的另一位学者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进行过动物解剖,提出心是血液循环中心,并把神经和肌腱区分开来。但他误将动物解剖所得的结论移用于人体,错误较多。 西方有较大解剖学影响的当数古希腊医学家希罗菲卢斯(Herophilus,公元前335-280年),他发现小肠的起始段大约有12个指头并列长度,命名为“十二指肠”。他还命名了“前列腺”、“睫状体”、“视网膜”、“乳糜管和淋巴”。研究了肝、胰和女性生殖器的子宫与输卵管等。而有较完整的解剖学记录的论著,当推盖伦(Galen,公元130-201年)的《医经》。这部书是16世纪以前西方医学的权威巨著,书中有许多解剖学记载,如对血液流动、神经分支和脑、心等器官均有清楚记载,但因其资料主要来自动物解剖,错误较多。公元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科学艺术春天到来,解剖学也有了蓬勃的发展。如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公元1457-1519年)解剖过3O多具尸体,用蜡灌注人体管道从而探明血管的走行,证明了血管起源于心脏。他将空气吹人肺,证明空气不是由呼吸道进人心。他制作的人体骨骼解剖学图谱,描绘精细正确,是一部时代巨著。 安德烈·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1514-1564年)是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他亲自从事人的尸体解剖,进行细致的观察,最终在1543年出版了《人体构造》这一开拓性的解剖学巨著,全书共七册,系统的记述了人休器官和系统的形态与构造,对流行的一些错误论点予以校正,为医学的发展开创了新路,奠定了人体解剖学的科学基础。 17世纪,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1578-1657年)的动物实验研究,以雄辩的事实阐释血液循环的原理,首次提出心血管是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他开创了动物实验研究的新思路,为生理学从解剖学中诞生并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尔皮基(Marcello Malpighi,1628-1694年)用显微镜观察到蛙的微循环血管,证明了动脉与静脉相连通,为微循环学说的建立提供了形态学基础。他在动物和植物微细结构的研究中,总结出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为组织学从解剖学中派生出来并形成一门新学科打下了基础。 19世纪,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年)的《物种起源》、《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等巨著问世,建立了崭新的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理论,使探索人体形态结构的工作有了正确的遵循并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20世纪发明的电子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细胞的超微结构与三维构筑的研究,使形态 科学研究跨入到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并进而达到分子水平。形态科学研究的发展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方法的不断出现而逐渐展开的,形成了宏观解剖学、微观解剖学和超微结构解剖学三个不同标志的阶段。 宏观解剖学的发展并没有因为微观解剖和超微结构解剖学的出现而停止,相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方法的改进,X线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而与时俱进。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的产生和推广应用,带动了断面解剖学的进步。而应用力学原理分析骨骼的形态结构,应用流体力学原理研究心血管的形态结构等,都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对解剖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并同时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如随着心、肺、肝、肾等器官移植外科的发展,推动了对心的内部结构、心段、肺段、肝段、肾段等器官内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随着器官移植术的成功应用.促进了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发展等。 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

人体解剖学及生理学

人体解剖学及1.2生理学 1.呼吸道最狭窄处是( D ) A鼻前孔 B鼻后孔 C前庭裂 D声门裂 2.股动脉( C ) A在股三角内由髂外动脉发出 B行与股静脉内侧 C行于股静脉外侧 D行于股神经外侧 3.肺动脉( B ) A含动脉血 B含静脉血 C与主动脉相通 D开口于左心房 4.输卵管结扎术常在哪一部位进行(B ) A子宫部 B峡部 C壶腹部 D漏斗部 5.臀大肌(D ) A无重要神经血管 B坐骨大孔有股神经穿出 C坐骨小孔有坐股神经穿出 D外上1/4象限无重要神经血管 6.在肘窝处( A ) A肱二头肌腱内侧有肱动脉 B肱二头肌腱外侧有肱动脉 C肱二头肌腱内有正中神经 D肱二头肌腱浅面无血管 7.关于门静脉的描述何者错误( A ) A是肝的营养血管 B起止都是毛细血管 C有属支也有分支 D无功能性静脉瓣 8.红骨髓不存在于( D ) A胸骨内 B椎骨内 C髂骨内 D成人胫骨内

9.下述器官中,何者无系膜( D) A空肠 B回肠 C乙状结肠 D直肠 10.胆总管由( B ) A左肝管与右肝管汇合而成 B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而成 C左肝管与胆囊管汇合而成 D右肝管与胆囊管汇合而成 11.下述器官中,何者不在后纵膈内( A ) A心脏 B气管 C食管 D胸导管 12.不是下腔静脉的属支为( D ) A髂总静脉 B肾静脉 C腰静脉 D门静脉 13.胸锁乳突肌表面为( D ) A桡动脉 B大隐静脉 C颞浅动脉 D颈外静脉 14.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的是( A ) A骨 B骨连接 C骨骼肌 D韧带 15.上肢骨不包括( B ) A锁骨 B腓骨 C肩胛骨 D肱骨 16.正常成人的脊柱由( C )块椎骨组成 A21块 B23块 C24块 D25块 17.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蛋白质是( A ) A清蛋白 B脂蛋白 C糖蛋白 D免疫球蛋白 18.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为(D ) A B型 B A型 C O型 D AB型

专升本医学综合讲义第6讲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二)

(五)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1.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 根据丘脑各部分向大脑皮层投射特征的不同,将丘脑分为两大系统: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 (1)特异投射系统:皮肤浅感觉、深感觉、视觉、听觉及味觉等一些经典的传导束,经脊髓或脑干上升到丘脑感觉接替核(包括后腹核、外侧膝状体及内侧膝状体等),再向大脑皮质特定感觉区投射,主要终止于大脑皮质的第四层细胞。由于每种感觉的传导投射途径都是专一的,并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故称为特异投射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2)非特异投射系统:是来自特异投射系统的纤维经过脑干时,发出许多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多次更换神经元后,抵达丘脑的髓板内核群,并由这里发出纤维向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做弥散性投射。由于此系统与大脑皮质之间不具有点对点的特异联系故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大脑皮质的觉醒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1

2.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具有上行唤醒作用。主要通过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而发挥作用,其作用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此系统是一个多突触接替的上行系统,因此易受药物的影响而发生传导阻滞。例如巴比妥类催眠药的作用可能是由于阻断了上行激动系统的传导,一些全身麻醉药(如乙醚)也可能是首先抑制了上行激动系统和大脑皮质的活动而发挥麻醉作用的。 3.内脏痛与牵涉痛 (1)内脏痛指内脏本身受到刺激所产生的疼痛。内脏痛的传入神经大部分是交感神经干内的传入纤维;通过后根进入脊髓,然后和躯体神经基本上走着同一上行途径。但食管、气管的痛觉是通过迷走神经干内的传入纤维进入中枢而上传的;部分盆腔器官(如直肠、膀胱三角区、前列腺及子宫颈等)的痛觉传入神经纤维是沿盆神经进入骶髓的。 内脏痛与皮肤痛相比较有下列特征: ①缓慢、持续、位不精确和对刺激的分辨能力差 ②使皮肤致痛的刺激(切割、烧灼等),作用于内脏一般不产生疼痛;而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等刺激作用于内脏,能产生疼痛 (2)牵涉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身体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痛。如心肌缺血,可发生心前区、左肩,左上臂的疼痛;胆囊病变,右肩区疼痛;阑尾炎:上腹部或脐区疼痛。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