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初醒——从文言文角度重识闽南语

如梦初醒——从文言文角度重识闽南语
如梦初醒——从文言文角度重识闽南语

如梦初醒:从文言文角度重识闽南语

闽南语据说是中国方言里沿用古汉语现象最为明显的一种方言,现在保留的很多字词,包括字音字义,都相当耐人寻味呢。

吾 wa=我

汝li=你

伊yi=他,她

这三个常用人身代词只是开胃菜啊~

更多称呼:

兄=哥

姊=姐

妗=舅妈

翁妇 ang bbo =夫妻《古乐府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太平广记》卷483《獠妇》“称为产翁。。。”

姨丈=姨父“丈”是古时对长辈男子的尊称

丈人=岳父

囡仔=孩子

大官=公公古语中“官”的涵义比较广,如妻子可称丈夫“官人”。现在的“官”啊,你懂的。

大姑音“大家”=婆婆古语中“姑”有“婆婆”的意思,今日“姑”读成“家”是闽南语沿用古读音。

契父=干爹“契”字简直太神了,把“契父”和“契仔”关系中的情谊之相投都表现出来了。当然,还有“契母”。

生=老师如“张生”=“张老师”。小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们要把姓张姓李的老师叫成“张姓”“李姓”云云。

名词,包括吃穿住等:

糜=粥

芫荽yan sui=香菜(这就是为什么“香菜”用闽南语说听起来很像“盐酸”)箸=筷子李白“举杯拔箸心茫然”。我们“举箸”吃饭对不对!

鼎=锅汝家吾家伊家都有“鼎”。这不是寺庙里的鼎,是炒菜的“鼎”

裳=衣

厝=房“厝价”天煞的,真高。是不是啊是不是!

崁=台阶

册=书我们不“读书”,我们“读册”是不是!

身躯(我怀疑“躯”字古音为shu,有没有道理?)=身体如“洗身躯”=洗澡

溺=尿

地理=风水!如“地理仙”=懂风水的人。闽南语中的“地理”不只指研究地表环境的科目,还有“风水”这个意思,有趣吧?

生理=生意!闽南语中的“生理”其实不是Physiology,是business。

表示时间的词:

晡(音似bo)=下午《玉篇》:“哺,申时也。”

暝=夜

晏(音似arm)=暗,晚,迟,天色不早。《礼记·内则》:“孺子早寑晏起.”

量词:

领=件如“一领裳”=一件衣服

尾=条如“一尾鱼”=一条鱼“尾”是不是显得生动形象、活泼古典啊?哈哈

副词:

诚=真,很。

指示代词:

安尔/安耳=这样

彼=那

疑问词:

哪=怎么还记得“问渠那(通“哪”)得清如水”吧,语文老师总是强调“那”的意思不是“哪里”,而是“怎么”【插播一句敏敏看台剧学来的口头禅“哪安捏”其实是“哪安尔”=怎么这样】

甚=何,什么。如“甚郎”=什么人;“甚事”=什么事。

动词,很多都与人的基本生存发展有关:

饮=喝如“饮水”“饮酒”“饮汤”我们不说“喝”是不是!!

籴(音似dia)=买。如“籴米”=买米。“籴”与“粜”(音似tio)相对。从构字上看,“入米”=买进粮食;“出米”=卖出粮食。古人造字真是栩栩如生啊。我猜这字是南方人或东北人创的,因其体现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哈哈!

炊=蒸。如“炊馒头”《金瓶梅》中武大郎“卖炊饼”,就是今日的武大郎烧饼吧:)

饲=喂。有句谚语“饲老鼠,咬布袋”比喻吃里扒外、恩将仇报。若有闽南人问:谁把你饲养大?那不是骂你是畜牲,只是文言白话混用^_^

食(音似jia)=吃。如“食饭”

曝=晒。如我非常稀饭说的“曝日头”=“晒太阳”

落=下。如“落车” =下车

著(音似diu)=得。如“著奖”=中奖。之前说的“箸”音似di,还有“猪”音似di。貌似zhu在闽南语里的发音很不一样,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P.S. 著(音似diu)=对。看,闽南语也有很多一字多义,虽然音都类似于diu,但二者在音调上有微妙的区别。

宰(音似tai)=杀如“宰猪”“宰人”

企 (音似kia)=站,立。如“企起”。

行=走。如“行路”=走路

走=跑,急行。如“紧走”=快跑

斗=聚,一起。如“娱乐斗阵行”;表达“臭气相投”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说“斗一打”?

驶车=开车。传说因为“驶”(音sai)在闽南语里有性意,现在大家都不说“驶车”了。

八bba=识,懂得。如“八人”=识人,意义延伸为“懂事“;“八路”=识路;“八代志”=懂事,明白事理。都是褒义喲!

形容词:

寒=冷

烧=热

赤=红

湛=湿《诗经.召南》“湛湛露斯”

悾/悾悾=疯,傻。《论语》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细腻(音同“二”,”腻”古音应该是er吧)=小心。

惊=怕如“免惊”=别怕。罗大佑那首“大家免著diu惊”=大家别害怕。此处“著”zhu 也发成diu。

崎=陡。

夭寿=折寿,短命。现在QQ表情有个流行语“妖秀”是不是!

歹=坏,不好。如“歹人”=坏人;“歹势”=不好意思

忝=累

洘(音似kua)=干,干涸,干渴。如“嘴诚洘”=口很渴

写后感:

我觉得闽南地区的初中高中语文老师没有很好地把闽南语和文言文联系起来。细入研究二者的关系,应该会对闽南地区的文言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啊!至少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闽南语,同时更轻松地掌握文言文。

小时候我总觉得乡下人和老人说话太老土了,好多音太难听,太“怂”,太土鳖了。现在回想起来,原来是ta们的话受现代白话文的冲击没有那么大,保留了更多的古韵味。语言总是在不断发展,只是ta们更新的脚步也许没有城市人年轻人快而已。语言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水平、身份地位、籍贯等个人信息,但它从来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此也请部分北方人不要有意无意嘲笑南方人的普通话。

白话和文言不互相排斥,而是可以很好地相容,文中有白,白中有文,共同为人们所用,为人们表达心之所想。胡适在民国初期提倡白话文,用现在人的眼光看,他写的文章用的可谓都是文言文啊。据说后来有教授抨击胡适痛骂胡适,而那教授发表的言论却是用白话文写的。这很矛盾,其实也不矛盾。文言白话的界限也很模糊,或者说现在我们说话都是二者兼而有之了。

闽南郎,有如梦初醒的感觉么?

文言文中的人物传记

如何读懂文言文 一、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模板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的品行和才 能,赞扬人物的精神品质,弘扬正气,贬斥邪恶。这类文言文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 幅短小,语言精炼简洁。 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要根据记人记事的特点,建立模板意识,采用分步骤分层次 的阅读方法。阅读时,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步,关注开头段,了解人物的基本信息 写人记事文言文一般在开头段落都要总体介绍人物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字号、籍贯、家庭背景、学识、性情、任职等,阅读第一步就是对所写人物有个大体上的了解。 第二步,标注时间词,划分文段层次 写人记事文言文大多以时间为线索来记述人物事件,因此,可以抓住时间词语,划分 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人物及事件。 第三步,了解人物事件,归纳内容要点 了解人物事件是阅读文言文的重点,掌握人物事件具体要做到:人物在何时何地,做 了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怎么样,人物当时任何职,事件涉及的人物关 系有哪些,等等。 第四步,把握人物性格,概括中心意思 依据上面掌握的内容,对人物要有个总的评价,明确文章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和道德 品质,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为了帮助学生简便快捷地阅读此类文言文,更容易把握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内容,便于 阅读时的操作,我们给出以下模板示例。 (一)阅读模板 文言文读文示范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 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言文,阅读这类文言文需要抓住人物的主要事迹,分析事件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和道德品质。 步骤一:关注开头段,了解人物的基本信息 (1)请在文中用双曲线标记出人物的生平履

闽南语方言

闽南语方言 闽南语在台湾亦称为"台湾话、台语、河洛语等"另外也有"福建话"的称呼,属于汉语闽语的一种,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闽语。语言学的分类上,中国语言学者多认为闽南语是一种汉语方言,西方学者多认为是一种语言,最接近古代中原河洛话属汉语族。主要的语言应用范围:分布地除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外,还广泛适用于闽东北地区、浙东南区、广东潮汕和海陆丰地区、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及东南亚的大部分华人社群。 一、移——移民语言,移民群体中形成的方言种类,闽南语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次的移民潮,移民的原因是征蛮、避乱:公元四世纪晋朝人移居入闽,部分初级泉州话的形成。二次: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囝屯垦漳州,漳州话的初步形成第三次:第九世纪后期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统治福州、泉州等,泉州话形成。通过上述历史可以看出,闽南语的历史发展中,更多的沉淀了中原的移民文化,尤其是中原河南的古汉语发音。 二、复——分类和体系复杂,基本上,按照地域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次方言:泉州话、漳州话、厦门话、潮汕话、台湾话、浙南闽语、海陆丰话、雷州话、电白黎话、电白海话、龙岩话、峇峇话、马来西亚槟城福建话、新加坡福建话。甚至有西方学者,认为闽南话是一种独立的语言。 三、佛——佛教盛行期,恰逢中原了唐、魏及五代十国等时代,因此

很多佛经诵读中其发音为闽南语的音词语调。因为闽南语很完整地保留了唐、魏及五代十国等时代的古代中原河洛音,也就是那时的中原话。这足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佛经中音译或意译使用普通话无法了解其意旨,而用闽南语却好理解;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法师常常感叹,闽南语汉音之失传对诵读佛经的人是极大的损失。 四、歌——提到闽南语歌曲,在语言历史文化中是丰富多彩的一笔。闽南语歌曲兴起自台湾,1933年到1937年,是台湾闽南语流行歌曲的黄金时代!1933年出现了李临秋作词、邓雨贤作曲的闽南语歌曲经典之作《望春风》,在全球闽南人中广为流传。改革开放后,闽南语歌曲更是自福建起,传唱到祖国的大江南北。例如,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歌曲中唱到“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等等。这首歌鼓励了多少人勇敢地继续前行,人们被这种拼搏开拓精神一直鼓舞着。 闽南语方言的研究在语言学中有重要意义,对闽南语方言的研究,不仅有利于闽南语方言更好的传承发展使用,还可以维系台湾以及东南亚、北美等华人群体,也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接受中华文化,及海峡文化的深厚历史沉淀。 1.移民文化对闽南语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哪些? 2.闽南语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有哪些作用?

小升初文言文练习(10--20)

其十一: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 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文中加点字“其”都起指代作用,请分别写出它们各指什么? (1)其.子随之而泣() (2)其.母曰() 2、写出下面加点的“而”字的作用。 (1)待父母而.学者也(表递进,) (2)子而不信其.母(则,就) 3、写出下面“之”字在不同语境中不同含义。 (1)曾子之妻之市()() (2)其子随之而泣() (3)曾子欲捕彘杀之() (4)今子欺之() 4、下列加有下划线的字在文中理解有误的一项() A、汝还(回来) B、顾反为汝杀彘(返回) C、特与婴儿戏耳(开玩笑) D、遂烹彘也(烧煮) 5、翻译“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如今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 6、“特与婴儿戏耳”的意思是——() A、特意跟婴儿开开玩笑而已 B、特地于婴儿看戏罢了 C、三岁的小兽跟孩子戏耍而已 D、只不过同孩子说着玩玩,开开玩笑罢了 7、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嘲讽曾子杀猪的迂腐不化、小题大做 B、说明孩童时期正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不能用谎言教育子女 C、说明父母教育子女要身教胜于言教,一旦许诺就要说到做到 D、说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其十二: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竟遮道讪笑,冕亦笑。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窃.入学舍:②时冕父已卒.:.③儿痴.如此:④恬.若不见:

闽南语的发展趋势

语言学作业 结合语言学理论,谈你认为闽南方言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为什么?国家推进闽南生态保护,你认为应从哪几个方面,怎样推进闽南语的保护? 闽南语(Manlam ngy;白话字:Bân-lâm-gú),在台湾亦称为Hō-ló-ōe(台湾话、台语等),另外也有福建话(东南亚,港澳,海外)的称呼,属于汉语闽语的一种,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闽语。语言学的分类上,中国语言学者多认为闽南语是一种汉语方言,西方学者多认为是一种语言,属汉语族。闽南语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学术上泛闽南语的集合,狭义则仅指闽南本地之闽南语。 一、闽南语形成和发展趋势:闽南语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三摆的移民潮,移民的原因是征蛮佮避乱,这同时体现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第一摆:第四世纪晋朝人移居闽→泉州话的形成 五胡乱华时期(304-439),异族入侵中原,伫西晋永嘉二年(308)的时阵,中原的「衣冠八族」(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开始避难到福建的泉州一带,in1共上古汉语(比如,有身、新妇、斟酌、鼎、箸、失礼)顺sua3带过来,后来成做「泉州话」。所以「泉州话」就是第三、四世纪的中原音参「吴楚方言」(比如,水薸(phio5)、手ng2、鲎hia)佮当地的「越语」(比如,loo3(高)、san2(瘦)、lim(饮)、hiu3(洒))滥做伙而成的,这就是「白话音」主要的来源,伊比「读书音」较早。 第二摆:第七世纪陈政、陈元光父囝屯垦漳州→漳州话的形成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福建泉州佮广东潮州之间「蛮獠啸乱」,朝廷派河南光州固始(即今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接近安徽省)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南下平乱,平乱了后屯兵伫即马的漳州一带,即批人带来七世纪的中古汉语。 第三摆:第九世纪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亦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三兄弟统治漳州→漳州话的形成 唐朝末年,中国发生「黄巢之乱」(878),朝廷派河南固始县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南下平乱,平乱了后王潮被封做福建威武军节度使。即批人阁带来九世纪的中原汉语。 前后即两批的移民大多数是河南光州固始人,in用固始的方言教福建人读四书五经,后来成做「漳州话」,这就是「读书音」主要的来源。伊保存了真济唐朝人读册的音。 明末学者对于当时闽南语进行系统整理,著有《汇音宝鉴》,十五音因而诞生。

咏雪王戎识李阅读练习及答案

咏雪王戎识李阅读练习及 答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识李》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一些,这些。③〔游〕玩耍。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争着。⑦〔走〕跑。⑧〔信然〕的确是这样。6、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4分) (1) 俄而雪骤( ) (2) 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尝与诸小儿游( ) (4)唯戎不动 ( )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8、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 、取之,信然。 C、学而时习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9、【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4分) 答: 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6、(4分)(1)骤( 急 )(2) 差(大体 )

(3)尝(曾经 )(4)唯(只、只是) 7、(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如比作柳絮因风飘起(关键词: 若(如),因(趁、乘)各分;意思顺1分)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李树长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关键词:此(这),必(一定);意思顺1分) 8、(3分)A 9、(4分)(2分)【甲】『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只要写对一点就给1分);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1分)。 (2分)【乙】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三思后行,能根据观察推理判断,少走弯路(意思到就给2分)。

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一、定义传记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分类自传、评传、回忆录 三、人物传记阅读材料的特点 1.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肯定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近教材。 四、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1.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3.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是怎样评价的。) 4.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 5.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今年的湖北卷14题已经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五、掌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见附表) 六、感知步骤 文言文人物传记一般性的阅读欣赏,当然是从文章入手,从篇名开始。但应试的情况有所不同。就目前的文言文阅读命题来看,选择题往往有四道,其中第四道题是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这道题一般只有一项错误,而且错误点很小,这就为我们整体感知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就应试性文言文人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而言, 第一种步骤是,认真通读原文,结合第四道题,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 第二种步骤是,先阅读第四道题,再回头阅读文言文材料,进而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实施这种步骤可能效果更好。 七、感知方法 1.通读。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字斟句酌既没有必要,考试时间也不允许。词句意思和所写内容能够大致理解就可以了。通读要完整,如果有文章出处和疑难注释,也要一并读完。 2.圈画。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和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要圈画出来,各层意思之间可以用竖线断开。“重要信息”主要指传主的姓名、官职及其变动情况、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等等;“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主要指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宫廷名、科举考试和官职升降专用术语等,这些词语往往有特点含义,如果误以为是普通词语,那就会在理解上出差错。有些同学通读文言文材料时,不习惯动手,不留下阅读的痕迹,这不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当然,阅读熟练以后,经验丰富以后,可以简化一些,只选最重要的作些圈画就可以了;但是,在训练的初期,一定要做得细一些,到位一些。 3.跨“难”。高考文言文考查,一般都会选用浅易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即词语都是常见或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句式多为跟现代汉语相同的句式,或者几种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文中所写之景、所记之事、所说之物、所议之理比较好懂,不会有像《尚书》那样古奥难懂和《春秋》那样微言大义的文字;专用名词术语较少,而且一般都是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不是非查工具书不可的文字。尽管如此,由于学生各自的情况不同,有些人难免会碰

常用闽南语

序言 -------------给全体闽粤学员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当你翻开这本教材的第一页,展现在你眼前的,不仅仅是我们精心编制的教材内容,也不仅是细致设计的页面版式,还有全体社服成员的欢笑和汗水,与我们对待本次活动兢兢业业和澎湃激情。更重要的是,这门课程对你来说不仅是一次语言学习的经历,和对闽粤文化的探求和体验,它更将开拓你的视野,提升你的高度,打开另一扇生活空间的门。 在此,全体社服成员真诚地欢迎你们。 放眼远眺,闽粤大地是这样一片轮廓清晰,绿意融融的净土。这里有巍峨宏伟,秀丽神奇的清水岩,鸟鸣清幽,峰回壑荡的岱仙瀑;这里有荷香悠远的东湖公园,坚固优雅的安平桥,驰名中外的蔡氏古民居,唤起人们对远古的回忆;这里还有万家灯火,车水马龙的香港夜景,令人心驰神往。在这片土地上植根,被它滋养哺育的闽粤人文,正式带着这样一种气质,如绵延山丘般温柔沉静,如潺潺溪流般细腻灵巧,风俗淳,人情美,又不失青年的热情,活力和开放,同时又兼备长者的宽容,睿智和明达。让人不由自主地想亲近闽粤,融入闽粤,领略唐宋遗风,感受闽粤文化的悠久和深邃,体会这两个地区一日千里的迅猛腾飞。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当五彩斑斓的世界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也十分期待。我们想象自己是电视剧中风流俏丽的港台歌星,追赶潮流和时尚,走在路上都品位着张曼玉展现在旗袍里的“花样年华”,邓丽君在《何日君再来》中的浅吟低唱。我们希望自己作为一

个异乡人可以象当地人一样和别人顺畅方便地交流,在这片闽粤大地上生活和事业都毫无障碍,如鱼得水。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语言是文化的灵魂和社会活动的载体。走进闽粤,从学习闽南语粤语开始。 作为社服的成员和本次活动的组织者,我们尽量设身处地地想您所想,并在严谨的考证后将之付诸行动。 a. 我们的课程安排是这样的: 1.总体课程按照交际类生活会话类兴趣爱好类大体分成3个部分。 2.每堂课被分成老师主讲,互动,答疑三个部分,以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习热情为主。 3.授课过程中穿插对闽南文化,风俗,旅游,禁忌等的介绍。让你更有效地理解和学习语 言的同时,真正了解这个你即将度过四年的地方文化。 4.学习闽南歌曲。 授课时间:每周日晚7:00----9:00,共六周 授课地点:菲华楼201.202.203 你的收获和进步就是我们的成就和光荣。 更有俗语说,相聚是缘。我们社服全体人员更将珍惜这难得的缘分,尽心尽力带着微笑为你们服务;同时,我们也愿意为你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发掘自我潜力的平台,为你构架一座广交好友,增进情谊和沟通的桥梁。 虽然多少值得珍惜的痕迹都将消逝在岁月里,但在社服语言培训班的大家庭里,这种团结,

王戎阅读答案

篇一:王戎阅读答案 《晋书王戎列传》阅读答案王戎,字浚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核心提示:王戎,字浚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 王戎,字浚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浚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钟会伐蜀,过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乃会败,议者以为知言。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节选自《晋书王戎列传》)注①虓(xiāo):怒吼。②赙(fù):赠送财物助人治丧。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奇: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适:往,到 c.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减: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坐:犯罪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戎尝与阮籍饮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以母忧去职不赂者以赂者丧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戎聪明睿智的一组是( ) ①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②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③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④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⑤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⑥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戎小时候视力极佳,看太阳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电光。” b.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d.和峤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峤哀伤过度,并为此担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峤更让人感到忧虑。20.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成现代汉语。(1)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2)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 1.文言实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是依据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它的含义。它是山东卷历年阅读的必考内容。根据考试说明,应注意三点:一是考查范围为“常见文言实词”,包括考纲所列的120个常见实词及初课本中出现的实词。二是考查重点为“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在具体的文言语境中的含义(一般可以结合上下文推测出来),而不是在词典中的解释。三是考查层级为“理解”,是指不考查名词术语,而是侧重于考查通过掌握文言实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写人叙事类文言文 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复习 教学目标: 1. 熟读课内篇目,引导学生复习课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点; 2. 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训练,进行当堂巩固与反馈;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帮助学生积累、归纳文中的重点实词解释和虚词的用法; 2. 指导学生学习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练习中。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以七年级为主的一些写人叙事类的文言文篇目,今天我们将继续复习其他的篇目。今天我们复习的是七年级和八年级的课文,包括《智子疑邻》7上、《塞翁失马》7上、《夸父逐日》7下、《共工怒触不周山》7下、《口技》7下、《狼》7下、《核舟记》8上、《五柳先生传》8下、《送东阳马生序》8下。 二、朗读课文,积累重点实词 1. 学生按照复习篇目的顺序全班齐声朗读课文,诵读完后,教师将每篇课文中最重要的实词投影出来,让学生勾画、解释。教师再将正确的解释出示,帮助学生识记。其中特别关注一些常用的实词,还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现象”等。还有一些词语在其它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也可以将典型的例子出示,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比较重要的句子,可以让学生连句子一起翻译。 在完成关于实词的练习之后,老师引领学生复习关于课文内容和写法部分知识。由教师将整理好的关键写作亮点,以课件的方式集中展示。 【重点实词整理】 ①《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 智.子疑邻天雨.墙坏

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 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与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例子有:成语“人云亦.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智子疑邻》本文故事短小精悍,对比鲜明,寓意深刻。它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 《塞翁失马》运用对比辩证地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这篇文章也是巧用了反复的修辞的手法和反衬的艺术手法,在回环往复的叙说中,突出塞翁的形象,深化主题。 ②《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 地维绝.河渭不足. 夸父与日逐走. (与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例子有:“群响毕绝.”,“几欲先走.”) 《夸父逐日》以简洁的文字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共工怒触不周山》这则神话运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共工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人类创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③《口技》 会.宾客大宴施.八尺屏障 夫叱.大儿声众妙毕.备 满坐.寂然宾客意少 ..舒 以为妙绝.群响毕绝.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不能名.其一处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与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例子有:成语“莫名.其妙”、“叱.咤风云”、“群贤毕.至”,“会.天大雨”)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世说新语两则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对比阅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fǔ,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甲文选自(朝代)人(姓名)组织编写的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 2.两篇文章都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甲文是。乙文则是(用课文原句填空)。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中三个儿女的回答都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B.甲文最后交代兄女(道韫)的身份,暗示谢太傅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C. 乙文的故事主旨在于说明人的先见之明。 D.两篇文章都涉及对一个问题的看法,甲文不同角度咏雪,乙文相同角度强调修补防盗。 4.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只填序号) 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谦词有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 C.裁如星点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解释下列词语 ①内集②俄而③欣然④智子 7.翻译句子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③暮而果大亡其财。 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9.《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10. 假如你是这“邻人”,在知道被怀疑后,你是否会去跟那“富人”说明真相,为什么?

写人叙事文言文练习

写人叙事文言文复习(一) 篇目:《童趣》、《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愚公移山》。 1.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徐.喷以烟果如鹤唳.云端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撒盐空中差可拟. 陈太丘与友期.行下车引.之 相委.而去.元方入门不顾. 世隶.耕不能称.前时之闻 卒.之为众人惟.闻女叹息 愿为市.鞍马旦.辞爷娘去 安.能辨我是雄雌权谓.吕蒙曰 蒙辞.以军中多务但.当涉猎 及.鲁肃过寻阳即更.刮目相待 惩.山北之塞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杂然相许.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寒暑易节 .. 固不可彻.虽.我之死 惧其不已.也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请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对镜帖花黄尊君在不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亡以应汝之不惠 治经为博士邪项为之强 3.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 A. 则或.千或百 B. 赏赐百千强. 或.以钱币乞.之项为之强. C. 方.出神 D.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方.其远出海门蒙乃使就.学 4. 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 A. 且.为众人 B. 则是无信. 年且.九十小信.未孚 C. 固.众人 D. 自以为大有所益. 汝心之固.曾益.其所不能 5、解释下列虚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昂首观之.(代词,代蚊子) 驱之.别院(代词,代虾蟆) 之操蛇之神闻之.(代词,代这件事) 见藐小之.物(结构助词,的) 出入之.迂也(助词,不译) 心之.所向(助词,不译) 笑而.止之(表修饰) 而聚室而.谋曰(表承接) 而.山不加增(表转折)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介词,在) 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介词,到)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介词,在) 贤于.材人远矣(介词,比) 徐喷以.烟(介词,用) 以.丛草为林(介词,把) 以以.君之力(介词,凭借) 河曲智叟亡以.应(连词,来) 自以.为大有所益(动词,认为) 冀州之南蹲其身(代词,自己的) 其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代词,他的) 惧其.不已也(代词,代愚公) 3.完成练习卷上关于虚词的部分练习,对所复习的内容予以巩固。 ①请写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跳往助之. 之汝心之.固 故时有物外之.趣 卒之.为众人 冀州之.南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面山而.居 而相委而.去 结友而.别 拔山倒树而.来 而.山不加增 又留蚊于.素帐中 于贤于.材人远矣

浅谈闽南方言与闽南文化

浅谈闽南方言文化 据记载,大约1500年以前(甚至可能比记载的时间更早),黄河、洛水一带的华夏民族为了躲避战乱,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等地辗转到福建,此后再迁至闽南,因为很完整地保留了唐、魏及五代十国等时代的古代中原河洛音,故称河洛语。闽南语又可称为“福佬话”,闽南方言的早期代表是泉州话,但随着现在厦门经济和影响力的提升,已经让位给厦门话。但不得不说的是,泉州话的影响力仍然很大,闽南早期梨园戏仍是以泉州话为标准音。 不懂闽南语和闽南文化的外地人以及国外朋友可能会疑惑台湾话和闽南话是不是一样呢,毕竟听起来会有不同。这里主要的区别是音调的变化。台湾话发源于福建省闽南地区的闽南方言。但是,台湾经过西班牙、荷兰、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本来的方言基础上会增加很多外来语,以此跟原来的闽南话就会有差异。比如,香港人讲的粤语与广东人说的粤语,听起来就感觉会有明显差别。 粤语有自己特别的“粤语歌”。闽南语也有自己擅长的“闽南语歌”。虽然大部分闽南语歌大众可能并不熟悉。但家喻户晓、众所周知的《爱拼才会赢》,想必大众一定会很熟悉。这首1988年叶启田用闽南语所唱,1988年,正逢台湾经济低迷,台湾许多人因为面临失业的危机而倍感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这首歌的歌词极具时代特色,它鼓励人们,无论遇到多么大的挫折,都要勇敢前行的乐观态度。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已经成为20世纪台湾闽南语流行歌曲的经典之作。此歌曲词曲结合的特色,歌曲音乐旋律及结构的特点,以及歌曲的思想、精神内涵,认为其不仅代表了台湾闽南语歌曲柔媚、亲切的风格特色,而且传播和弘扬了中华民族闽南文化和民族精神,突出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台湾闽南语歌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首短小、典型而优秀的中国民族音乐结构思维的闽南语励志歌曲代表作。 闽南方言的使用范围之广泛是大众为之惊讶的。从地理范围来看,闽南文化以福建的厦门、泉州、漳州三市和台湾省为核心区,包括广东、海南的一些区域,以及浙江、广西、江西、江苏等省区的一些分散的讲闽南方言的县、镇、村,此外,香港、澳门也有近200万人使用闽南方言,在某种意义上也属于闽南文化区域。这些讲闽南方言的区域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闽南文化区别于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的海洋开拓性。闽南地区大都地处沿海,由内陆延伸至海洋,兼有农林业和渔盐业之利,能沟通内陆,拓展海外,陆海相连,面对大海,闽南方言区的民众,在文化上往往富有开拓精神,敢于冒险,勇于创造,这是海洋精神的体现。闽南人地处陆海相连的区域,具有海洋文化的开拓精神,闽南商业文化富有市场观念,敢于冒险开拓,追求效益,讲求效率,注重实效,这哺育和成就了一代代的闽南杰出商人。 语言是文化的决定因素,对人类思维起制约作用。方言则是划分我国戏剧文化圈的决定因素。闽南戏剧文化圈的划分,首先依据的便是方言。运用闽南方言演唱的戏曲、歌剧和用闽南方言对话的话剧,都按照这一标准划进这一戏剧文化圈。所包含的剧种主要有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潮剧、四平戏,闽南方言话剧与歌剧及偶戏,比如,布袋戏,提线木偶戏、皮影戏等等。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成为戏曲“活化石”的“梨园戏”。梨园戏以其雍容典雅的音韵唱腔、曼妙多姿的舞步手势,深受当地民众乃至海外侨胞的喜爱。其唱腔源于晋唐古乐,一字多腔,唱词多为长短句形式,曲韵属古中州韵,用泉州话演唱。语言声调分七声,即除去声外,平、上、入三声分阴、阳。男女同腔同调,本嗓发声。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梨园戏历经岁月千年洗礼、洗尽铅华后仍如钻石般璀璨夺目,在以泉州为核心的闽南文化圈中依然具有不可撼动的位置。

【1】写人作文+修辞+文言文积累(学生)

小升初衔接课程 第一次课 授课教师:何老师 授课时间: 重难点: 1、人物作文的语言运用技巧与描写方法 2、修辞手法的运用 3、文言文和趣味积累 第一部分:写人作文 一、开头和结尾创新写法 (一)开头 1、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式的开头,在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中极常见,可谓俯首可拾,如:我与 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景。(朱自清《背影》)开篇点 题,为下文写寄寓深挚父爱的“背影”设伏。 2、设置悬念(唐伯虎祝寿的故事) 开头设置悬念,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去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始写“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二)结尾 1、总结照应式。这是结尾中最常用的一种,篇末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课题与开头。 例:五彩斑斓的童年充满了乐趣,好似一串串风铃留下一阵阵清脆的响声。至今,海边捉蟛蜞还是那么诱人,令我回味无穷……《海边趣事》 2、感悟式。通过写人和事写出自己得到的启示。 例:老师笑了,笑得那么开心。我终于领悟到学生对老师最好的礼物就是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啊!《一件礼物》 赏析一:(排比修辞)母爱像春天的暖风,吹拂着你的心;母爱像绵绵细雨,

轻轻拍打着你的脸面,滋润着你的心田;母爱像冬天的火炉,给你在严冬中营造暖人心意的阳光。 赏析二:(情感表达)我无法改变,只能任时间流逝,一切都在变化,爷爷的手上又添了一道生活的印记。我愿做爷爷手上那一片指甲,永远拉着爷爷那双渐渐老去的手。 二、描写方法: 1、外貌描写:身材、五官、衣着(抓住典型特征,突出个性) 【举例分析】(画出描写出色的句子或词语) 三七开的发型和女士的打扮,尤其是他那一身穿跑偏了的苏格兰裙子。富有喜剧色彩:旧得卷了舌的“老解放帽”,一身农民的打扮。他一开口说话,右嘴角 就往上翘,两只眼珠赶紧配合着翻出来,圆滚滚的、白碌碌的,东北老农民那种 土不拉叽的、傻憨傻憨的、胆怯的、狡黠的喜剧脸谱就一下子蹦了出来,活了起 来。大鼻子,小眼睛,肌肉发达,武功非常好,是国际功夫电影巨星,一笑起来就眯 着眼,一幅和善的样子,永远一副唐装打扮。 外貌描写的作用:体现人物性格的特征,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2、动作、语言(运用修饰词) 【举例分析】(怎样写好) (动作)读读下列例段,看看各段中带点的词的作用。 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 (语言)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

闽南语音标入门

闽南语国际音标 (白话字Peh-oe-ji)<一>字母Aa Bb Cc Ee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Ss Tt Uu <二>子音(声母) p-ph-b-m--t-th-l-n -[p‘]--[m]--[t]-[t‘]-[l]-[n] 卑-披-未-棉--知-耻-离-尼 k-kh-g-ng-h-ch-chh-s-j [k]-[k‘]-[g]-[]-[h]-[ts]-[ts‘]-[s]-[dz] 基-欺-疑-硬-希-之-痴-诗-儿 (1).子音j今仅见于漳属各县市(漳浦县除外)和台湾,泉属的惠安、永春以及厦门的同安区偶有见到。今厦门、泉州大多并入子音l, 漳浦并入g. (2).h, p, t, k兼用作入 声韵尾符号,做入声韵尾符号时,只有成阻动作,不发出声来。 (3).中括号内为国际音标。 <三>母音(韵母) 1.基本元音 a e o o/ou i u ee ir er [a] [e] [o] [] [ i ] [u] [ε] [ш] [γ] 阿鞋窝乌衣污哑猪锅 (1).前六个为厦门音基本元音,漳州音增加ee;泉州音增加ш和γ 2.介音韵ai au ia oa iau oai [ai][au][ia][ua][iau][uai] 哀欧耶蛙妖歪 oe ui io iu iou [ue][ui][io][iu][i] 话威腰尤(喏) 3.鼻尾韵 m ng an in ian un oan am im [m][][an][in][ian][un][uan][am][im] 呣秧安因烟温弯庵音 iam eng angong iang iong (oang)(om)[iam][i][a][] [ia] [ua] [m] 阉英红汪央央(风) (森) (1) “风”是同安音,“森”是漳州音 4.鼻化韵aN iN eN oN uN iaN oaN (oeN)[a~] [i~] [e~] [~] [u~] [ia~] [ua~][ue~] 馅圆婴恶囗营鞍(糜) iuN ioN uiN auN aiN oaiN iauN [iu~] [i~][ui~][au~][ai~][uai~][iau~] 杨羊黄嗷闲(关) 喵(1).aN=a; iN=i; eN=e;…,其余同理; (2). “糜”“羊”“黄”是漳州音;“闲”是同安音; (3).“囗”“嗷”“喵”是象声词 5.入声韵 ah-eh-oh-ouh-ih-uh-iah-ioh [a][e][o][][i][u][ia][io] 鸭-嗝-学-(膜)-(鳖)-(嗍)-页-药 iuh-oah-oeh-uih-aih-auh-iauh-oaih [iu][ua][ue][ui][ai][au][iau][uai] 匊-活-狭-(血)-鸭-(雹)-蛲-囗 ahN-auhN-ihN-ouhN-aihN-ehN-oaihN-mh [a~][au~][i~][~][ai~][e~][uai~][m] (趿)-(荥)-囗-囗-囗-囗-囗-(默) ngh-ap-ak-at-ek-ip-it-ut [][ap][ak][at][ik][ip][it][ut] (蹭)-压-沃-遏-益-揖-乙-兀 iap-iak-iat-ok-iok-oat-op- [iap][iak][iat][k][uat][p] 叶-(煏)-谒-屋-约-越-囗- (1).“aih鸭”是同安音;“op”是漳州音; (2).“囗”代表各象声词,有音无字闽南语声调 调名: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去阳入调值:44 53 21 32 24 22 4 标调符:不标调ˊˋ不标调^ —' 代码1 2 3 4 5 7 8 例一kim kím kìm kip kiâm kīm ki'p kim kim2 kim3 kip kiam5 kim7 kip8 金锦禁级咸妗及 例二kun kún kùn kut kûn kūn ku't kun kun2 kun3 kut kun5 kun7 kut8 君滚棍骨裙郡滑 例三tong tóng tòng tok tông tōng to'k tong tong2 tong3 tok tong5 tong7 tok8 东党栋督同洞独例四pe péèpeh pêpēpe'h pe pe2 e3 peh pe5 pe7 peh8 飞把秽伯爬倍白 例五chanchán chàn chat chân chān cha't chan chan2 chan3 chat chan5 chan7 chat8 曾盏赞节层赠实

《咏雪》《王戎识李》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一寸光阴不可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识李》 注释】 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一些,这些。③〔游〕玩耍。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争着。⑦〔走〕跑。⑧〔信然〕的确是这样。6、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4分) (1) 俄而雪骤( )(2) 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尝与诸小儿游( )(4) 唯戎不动( )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8、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 、取之,信然。 C、学而时习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9、【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4分) 答: 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6、(4分)(1) 骤( 急 )(2) 差(大体 ) (3)尝(曾经 )(4) 唯(只、只是) 7、(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如比作柳絮因风飘起(关键词: 若(如),因(趁、乘)各0.5分;意思顺1分)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李树长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关键词:此(这),必(一定);意思顺1分) 8、(3分)A 9、(4分)(2分)【甲】『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只要写对一点就给1分);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1分)。 (2分)【乙】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三思后行,能根据观察推理判断,少走弯路(意思到就给2分)。 1

文言文复习:写人叙事类

文言文阅读:写人叙事类 学习目标: 1、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2、会分析人物的特征。 (说明:关于实词的理解、虚词的用法、句子的翻译、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等,每一种文言文中都会考查到,所以,这里只列举了写人叙事类文言文专有的题型。) 活动方案:活动1:自主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点 提醒:其实,不管是什么内容的文言文,只要理解了大意,再完成简答题时,就等同于在做现代文阅读理解。 A、阅读文言文时如何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呢? ⑴略读全文,猜测文章大意。中考文言文的选材一般都较为短小,并且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 因此,通过略读我们完全可以对文章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为下一步打下一个基础。 ⑵精读全文,落实词句含义。猜测了文章的大意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落实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全文,进一步落实开始获得的整体印象。 ⑶研读全文,概括文章主旨。在研读阶段,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脱离“语境”,凭空猜想;不要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有意无意地贬低或拔高文章的主旨。 B、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1)抓住主要事件,主人公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件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 (例:《曹刿论战》中,写了与曹刿有关的这样几件事:曹刿与乡下人的一次对话、曹刿与鲁庄公的战前对话、曹刿的战时指挥、曹刿与鲁庄公战后的对话,从这几件事中,我们能看 出曹刿关心国家大事、深谋远虑、善于把握战机。) (2)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 考点:①运用了什么手法?②有什么作用?(或这些描写用意是什么?) ①塑造人物的手法包括: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描写;(正面、侧面、细节描写) ②作用:这些手法都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塑造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 精神品质等。 活动2:技法指津(自主思考完成,再对照题下解析,领悟解题技法) 例1: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 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文中写仲长统和高干的交往,突出了仲长统哪些个性特点?(3分) 【答案】敢于直言;善于识人;不重名利。(答对一点给1分) 【点拨】此题考查对文章整体感知后分析人物品质的能力。注意答全要点,且不要重复。 例2: 冉氏烹狗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