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专题五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习题1

2019年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专题五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习题1
2019年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专题五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习题1

小专题(五)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1.(呼和浩特中考)以下是某手机店1~4月份的两个统计图,分析统计图,对3、4月份三星手机的销售情况四个同学得出的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为(B)

A.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为65万元

B.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比3月份有所上升

C.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比3月份有所下降

D.3月份与4月份的三星手机销售额无法比较,只能比较该店销售总额

2.(深圳中考)2016年深圳市“读书月”活动结束后,教育部门就某校初三学生在该活动期间阅读课外书籍的数量进行统计,将收集的数据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x=20%,这次共抽取40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补全条形图;

(2)在学生读书数量扇形统计图中,3本以上所对扇形的圆心角是72°;

(3)若全市在校初三年级学生有6.7万名,请你估计全市初三学生在本次“读书月”活动中读书数量在3本以上的学生约有1.34万名.

3.(长春中考)在“世界家庭日”前夕,某校团委随机抽取n名本校学生,对“世界家庭日”当天所喜欢的家庭活动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的家庭活动方式包括:

A.在家里聚餐B.去影院看电影

C.到公园游玩D.进行其他活动

每位学生在问卷调查时都按要求只选择了其中一种喜欢的活动方式.该校团委收回全部问卷后,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并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n名学生喜欢的家庭活动方式的人数条形统计图

(1)求n的值;

(2)四种方式中最受学生喜欢的方式为C(用A,B,C,D作答);选择该种方式的学生人数占被调查的学生人数的百分比为35%;

(3)根据统计结果,估计该校1 800名学生中喜欢C方式的学生比喜欢B方式的学生多的人数.

解:(1)n =30+40+70+60=200. (3)1 800×70200-1 800×40

200

=270(人).

答:该校1 800名学生中喜欢C 方式的学生比喜欢B 方式的学生大约多270人.

4.(齐齐哈尔中考改编)为增强学生体质,各学校普遍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某校为了了解全校1 000名学生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情况,随机调查了其中的50名学生,对这50名学生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x(单位:小时)进行了统计,根据所得数据绘制了一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并知道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在6≤x <8的学生人数占24%.根据以上信息及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属于抽样调查,样本容量是50; (2)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空缺的部分;

(3)估计全校学生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6小时的人数.

解:(2)50×24%=12,50-(5+22+12+3)=8,∴抽取的样本中,活动时间在2≤x <4的学生有8名,活动时间在6≤x <8的学生有12名.因此,可补全直方图如图.

(3)1 000×12+3

50

=300(人).

答:估计全校学生每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6小时的人数约为300人.

5.(庆阳中考)现在的青少年由于沉迷电视、手机、网络游戏等,视力日渐减退,某市为了了解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从全市九年级随机抽取了1 500名学生,统计了每个人连续三年视力检查的结果,根据视力在4.9以下的人数变化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对视力下降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制成扇形统计图.

解答下列问题:

(1)图中D 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54°;

(2)若2016年全市共有30 000名九年级学生,请你估计视力在4.9以下的学生约有多少名? (3)根据扇形统计图信息,你觉得中学生应该如何保护视力? 解:(2)30 000×800

1 500

=16 000(名).

答:估计视力在4.9以下的学生约有16 000名.

(3)答案不唯一,如建议中学生应少看电视,少玩游戏,少看手机等,只要合理即可.

6.(杭州中考)某汽车厂去年每个季度汽车销售数量(辆)占当季汽车产量(辆)的百分比的统计图如图所示,根据统

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第一季度的汽车销售数量为2 100辆,求该季度的汽车产量; (2)圆圆同学说:“因为第二、第三这两个季度汽车占当季汽车产量的百分比由75%降为50%,所以第二季度的汽车产量一定高于第三季度的汽车产量”,你觉得圆圆说得对吗?为什么?

解:(1)∵2 100÷70%=3 000(辆), ∴该季度的汽车产量为3 000辆.

(2)圆圆说得不对,因为每个季度的汽车产量不一定相等,而统计图中只是某汽车厂去年每个季度汽车销售数量(辆)占当季汽车产量(辆)的百分比,如二、三季度当季的汽车产量分别为4 000辆、10 000辆,可算出某汽车厂的这两季度汽车产量分别为3 000辆、5 000辆,这样虽然百分比减少了,但产量、销售量却都增加了.

7.(淮安中考)某公司为了了解员工对“六五”普法知识的知晓情况,从本公司随机选取40名员工进行普法知识考查,对考查成绩进行统计(成绩均为整数,满分100分),并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组别 分数段/分 频数/人数

频率 1 50.5~60.5 2 a 2 60.5~70.5 6 0.15 3 70.5~80.5 b c 4 80.5~90.5 12 0.30 5 90.5~100.5

6 0.15 合计

40

1.00

解答下列问题:

(1)表中a =0.05,b =14,c =0.35; (2)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该公司共有员工3 000人,若考查成绩80分以上(不含80分)为优秀,试估计该公司员工“六五”普法知识知晓程度达到优秀的人数.

解:(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3)12+640

×3 000=1 350(人)

或3 000×(0.30+0.15)=1 350(人).

答:估计该公司员工“六五”普法知识知晓程度达到优秀的人数约为1 350人.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检测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检测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A.为了了解100个灯泡的使用寿命,选择全面调查; B.为了了解某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全面调查; C.为了了解生产的50枚炮弹的杀伤半径,选择全面调查; D.为了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有防腐剂,选择全面调查。 2.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A.这批电视机; B.这批电视机的寿命; C.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 D.100. 3.为了了解某校初二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指() A.400; B.被抽取的50名学生; C.400名学生的体重; D.被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 4.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动运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D.调查该校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5.如图,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 A.七年级学生最多; B.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两倍; C.九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多; 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6.已知全班有40位学生,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车,还有的乘车来上学,根据以下已知信息完成统计表: 7.如果你是班长,想组织一次春游活动,用问卷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你设计的调查内容是(请列举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商场地“十·一”长假期间平均每天的营业额是15万元,由此推算10月份的总营业额约为15×31 = 465(万元),你认为这样的推断是否合理?答: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下面这几个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9.为调查全校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在全校所有的班级中任意抽取8个班级,调查这8个班所有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 10.为调查一个省的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省会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

七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复习六 数据与统计图表校本作业 (新版)浙教版

期末复习六数据与统计图表 复习目标 必备知识与防范点 一、必备知识: 1.对所有的对象作调查,这种调查叫做.从考察对象中抽取一部分作调查叫做. 2.在统计中,我们将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的集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叫做样本的容量.3.常用的统计图有、、和. 4.将数据分组后,每一组的后一个边界值与前一个边界值的差叫做.将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叫做.若数据按问题中事件类别分组,则频数就是各类事件发生的.反映数据分布的统计表叫做. 5.每一组与的比叫做这一组数据(或事件)的频率. 二、防范点: 1.抽样调查选取样本时,样本中的个体要有代表性,样本容量要合适.

2.正确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不要混淆,并注意样本容量无单位.3.制作统计表、统计图时不要遗漏标题. 4.制作频数表、频数直方图时首先要确保频数数据的准确,其次注意频率一般用小数表示,不用百分数. 例题精析 考点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例1 (1)中考结束后,小明想了解今年杭州各普高的录取分数线,他需要通过什么方法获得这些数据?() A.测量 B.查阅文献资料、互联网 C.调查 D.直接观察 (2)下列调查方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B.了解A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C.了解A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D.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3)为了了解B市2017年中考数学学科各分数段成绩分布情况,从中抽取300名考生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 A. 300 B.被抽取的300名学生 C.被抽取的300名学生的中考数学成绩 D. B市2017年中考数学成绩 反思:数据的收集可以采用直接或间接途径,直接途径可以用到观察、测量、调查或实验等手段,间接途径主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使用互联网等.调查又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当不方便、不可能或不必要对所有的对象进行调查时,往往选用抽样调查.抽样调查过程中的样本抽取要具有代表性,样本容量要适合.同时也要区分总体、样本、个体、样本容量四个概念. 考点二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 例2 (1)要反映某地某月气温的变化情况最适合采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专题》

有理数的概念总结 1. 有理数的分类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 ⑵按正、负来分 正整数 正整数 整数 0 正有理数 负整数 正分数 有理数 有理数 0 (0不能忽视) 正分数 负整数 分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负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非负数(正数和零) 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中 ??+--+-12112111236100000307 22 82838.,,,,.,,,.,,π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自然数集合{ …} 非负有理数集合{ …} 非负整数集合{ …} 2、数轴 (1)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点的移动左减右加) 【试卷p24,3题】例1、在数轴上,一点从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2个单位,再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到达终点,这个终点表示的数是( ) 变式1、试卷P9 9,10题 变式2、 将数轴上的点A 先向左移2个单位 ,再向右移5,此时A 点位于原点,则A开始时表示的数是_______

(2)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AB| = |a-b| (或大叔减小数) 例 2 数轴上表示数3.5与 – 1.5 的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与数2的距离为3个单位的数是________, ①|x|的绝对值表示_______, | x-2 | 表示_______, | x + 2 | 表示______, ② 若 | x -2 | = 3 则 x =______ ③ 满足 | x – 2 | + | x+2 | = 4 的整数 x 有__________. ④ | x – 2 | + | x -2 | 的 最小值为_______ ⑤|x-3|+|x-1|+|x+2|的最小值为________ 变式1、试卷p11 14(3)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性质 a ,b 互为相反数,则a+b=0 (2).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0除外)在原点两旁,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例3 .若某点表示的数 a = -a , 这个点位于何处______ 例4.已知a,b 互为相反数,|a-b|=6,求b-1的值 (3).相反数的求法 ⑴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它的前面添上负号“-” 如;5a+b 的相反数是 -(5a+b );a-b 的相反数等于_________ 5.多重符号的化简 “-”号的个数决定最后结果;即:个数是奇数,结果为负,个数是偶数时,结果为正。 例4. )2 1 3(-- )]5([--- )]}2([{+-+- 6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定义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 的绝对值,记作|a|。 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⑴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⑵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⑶0的绝对值是0. 可归纳为①:|a|=a <═> a ≥0(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② |a|=-a <═> a ≤0(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是非正数。) 3.绝对值的性质 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即 |a|≥0。 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即:|a|=|b|,则a=b 或a=-b ; 非负数的常用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0

2019年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专题五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习题1

小专题(五)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1.(呼和浩特中考)以下是某手机店1~4月份的两个统计图,分析统计图,对3、4月份三星手机的销售情况四个同学得出的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为(B) A.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为65万元 B.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比3月份有所上升 C.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比3月份有所下降 D.3月份与4月份的三星手机销售额无法比较,只能比较该店销售总额 2.(深圳中考)2016年深圳市“读书月”活动结束后,教育部门就某校初三学生在该活动期间阅读课外书籍的数量进行统计,将收集的数据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x=20%,这次共抽取40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补全条形图; (2)在学生读书数量扇形统计图中,3本以上所对扇形的圆心角是72°; (3)若全市在校初三年级学生有6.7万名,请你估计全市初三学生在本次“读书月”活动中读书数量在3本以上的学生约有1.34万名. 3.(长春中考)在“世界家庭日”前夕,某校团委随机抽取n名本校学生,对“世界家庭日”当天所喜欢的家庭活动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的家庭活动方式包括: A.在家里聚餐B.去影院看电影 C.到公园游玩D.进行其他活动 每位学生在问卷调查时都按要求只选择了其中一种喜欢的活动方式.该校团委收回全部问卷后,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并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n名学生喜欢的家庭活动方式的人数条形统计图 (1)求n的值; (2)四种方式中最受学生喜欢的方式为C(用A,B,C,D作答);选择该种方式的学生人数占被调查的学生人数的百分比为35%; (3)根据统计结果,估计该校1 800名学生中喜欢C方式的学生比喜欢B方式的学生多的人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复习课专题汇总

复习课一(2.1-2.4) 例1 计算: (1)(-34)-(-12)+(+34)+(+8.5)-13; (2)0-(-256)+(-527)-(-21 6)-????-657. 反思: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往往是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再利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化计算.灵活地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简化的关键,往往把互为相反数的先加,同分母的先加,同号的先加. 例2 计算: (1)(-3)÷????-134×0.75×73 ÷3; (2)(114-56+1 2 )×(-12); (3)(-24)÷??? ?-14+18-12. 反思:进行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往往是把乘除统一成乘法,再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化运算,在计算过程中还应注意结果的符号不要搞错.分配律的逆向使用有一定的难度,关键是找准相同的因数才能准确地计算. 例3 开学时,某校对七年级(1)班的男生进行了单杠引体向上的测验,以能做7次为达标标准,超过的次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次数用负数表示,第一小组8名男生的成绩如下表:

(1)第一小组的达标率是多少? (2)平均每人做了多少个引体向上? 反思: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分析清楚题意,选择正确的运算.运算过程中能用运算律的要使用运算律来简化计算. 1.计算:(-1)÷(-5)×(-1 5 )的结果是( ) A .-1 B .1 C .-1 25 D .-25 2.据探测,月球表面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而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根据以上数据推算,在月球上昼夜温差有( ) A .56℃ B .-56℃ C .310℃ D .-310℃ 3.下列计算:①0-(-5)=-5;②(-3)+(-9)=-12;③23×(-94)=-3 2;④(-36)÷(- 9)=-4.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凉山州中考)若x 是2的相反数,|y|=3,则x -y 的值是( ) A .-5 B .1 C .-1或5 D .1或-5 5.数轴上的点A 和点B 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点A 对应的数是-2,P 是到点A 或点B 距离为3的数轴上的点,则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所表示的数的和为( ) A .0 B .6 C .10 D .16 6.(1)(____________)÷4=-31 2 ; (2)比6的相反数小4的数是____________; (3)如果一个数除以它的倒数,商是1,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____. 7.(1)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且|c|=1,则a +b c +c 2 -cd =____________,

(完整版)初一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知识点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统计调查 一、统计调查 1、数据处理的过程 (1)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 收集数据的方法:a、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 b、实地调查:如现场进行观察、 收集、统计数据 c、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调查都是媒体调查。 注意: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要掌握两个要点:①是要简便易行,②要真实、全面。 数据处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对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2、统计调查的方式及其优点 (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像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2)划计法:整理数据时,用正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这种记 录数据的方法叫划计法。 例如:统计中编号为1的数据每出现一次记一划,最后记为“正正一”,即共出现 11次。 (3)百分比: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 注意:①调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面调查,另一种是抽样调查。 ②划计之和为总次数,百分比之和为1。 ③划计法是记录数据常用的方法,根据个人的习惯也可改用其他方法。 全面调查的优点是可靠,、真实,抽样调查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减少破坏性。 *3、抽样调查 (1)抽样调查是这样的一种主法同,它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2)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即采 取随机抽查的方法。 *4、总体和样本 总体:要考查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样本:从总体当中抽出的所有实际被调查的对象组成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叫样本容量(不带单位)。 *10.2直方图 1、数据频数(数据表格) 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反映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出现的频数,从而反映了在数据组中各数据的分布情况。 要全面地掌握一组数据,必须分析这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分布情况。 *2、(频数)直方图(统计各个数据出现的次数,即频数,并用图像展示出来) 为了直观地表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以频数分布表为基础,绘制分布直方图。 (1)频数分布直方图简称直方图,它是条形统计图的一种。 (2)直方图的结构:直方图由横轴、纵轴、条形图的三部分组成。 (3)作直方图的步骤: ①计算数差(即极差,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确定组距(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与组数(用极差÷组距得到);③确定组限;④列频数分布表;⑤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其中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标准,要凭借经验和研究的具体问题决定。一般来说,组数越多越好,但实际操作比较麻烦,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根据数据的特征通常分成5~~12组。

初一数学数据与统计图表测试题

第十六周初一数学周周清测试卷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在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有一个扇形占整个圆的30%,则这个扇形圆心角是( ) A. 108° B.60° C. 30° D.216° 2.某单位有职工100名,按他们的年龄分成8组,在40~42(岁)组内有职工32名,那么这个小组的频率是( ) A.0.12 B.0.38 C.0.32 D.32 3.某商场为了解本商场的服务质量,随机调查本商场购物的100名顾客,调查结果如图1,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这100名顾客中对该商场的服务质量不满意的有( )人. A.70% B.7 C.70 D.7% 4.如下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行人数最少只为90人 B.步行人数为50人 C.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占总数的50% D.步行与骑自行车的人数和比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少 5.某公司的生产量在七个月之内的增长变化情况如下图3,从图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2~6月生产量增长率逐月减少 B.7月份生产量的增长率开始回升 C.这七个月中,每月生产量不断上涨 D.这七个月中,生产量有上涨有下跌 二、填空题(共13分,6-7每题2分,8-10每题3分) 6.某超市对今年前两个季度每月销售总量进行统计,为了更清楚地看出销售总量的总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应选用_________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7.将收集到的40个数据进行整理分组,已知落在某一范围内的频数是5,则该组的频率是__________, 8.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扇形A 、B 、C 、D 的面积之比为2∶3∶3∶4,则最大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______. 9.已知一组数据都是整数,其中最大值是242,最小值是198,若把这组数据分成9个小组,则组距是___________. 10.有一些乒乓球,不知其数量,先取6个作了标记,把它们放回袋中,混合均匀后又取了20个,发现含有两个做标记的,可以估计这袋乒乓球有_________个. 图1 图2 图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解题技巧专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解题技巧专题目录: 【专题一】平行线中作辅助线的方法 【专题二】相交线与平行线中的思想方法 【专题三】开方运算及无理数判断中的易错题 【专题四】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面积 【专题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变化规律 【专题六】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专题七】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学科内知识的综合 【专题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含字母系数的问题

【专题一】平行线中作辅助线的方法 ——形成思维定式,快速解题 ◆类型一含一个拐点的平行线问题 1.(2017·南充中考)如图,直线a∥b,将一个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8°,则∠2的度数为() A.30°B.32°C.42°D.58° 第1题图第2题图2.(2017·潍坊中考)如图,∠BCD=90°,AB∥DE,则∠α与∠β满足() A.∠α+∠β=180°B.∠β-∠α=90° C.∠β=3∠αD.∠α+∠β=90° 3.阅读下列解题过程,然后解答后面的问题. 如图①,已知AB∥CD,∠B=35°,∠D=32°,求∠BED的度数. 解:过E作EF∥AB.∵AB∥CD,∴CD∥EF.∵AB∥EF,∴∠1=∠B=35°.又∵CD∥EF,∴∠2=∠D=32°,∴∠BED=∠1+∠2=35°+32°=67°. 如图②、图③,是明明设计的智力拼图玩具的一部分,现在明明遇到两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如图②,已知∠D=30°,∠ACD=65°,为了保证AB∥DE,∠A应多大? (2)如图③,要使GP∥HQ,则∠G,∠GFH,∠H之间有什么关系?

◆类型二含多个拐点的平行线问题 4.如图,已知AB∥DE,∠ABC=70°,∠CDE=140°,则∠BCD的大小为() A.20°B.30°C.40°D.70° 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直线l1∥l2,∠α=∠β,∠1=40°,则∠2的度数为________.6.如图,给出下列三个论断:①∠B+∠D=180°;②AB∥CD;③BC∥DE.请你以其中两个论断作为已知条件,填入“已知”栏中,以剩余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填入“结论”栏中,使之成为一道由已知可得到结论的题目,并解答该题. 已知: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 解: 7.如图①,AB∥CD,EOF是直线AB,CD间的一条折线. (1)试说明:∠EOF=∠BEO+∠DFO; (2)如果将折一次改为折两次,如图②,则∠BEO,∠EOP,∠OPF,∠PFC 之间会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七年级上册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全章练习题精品

【关键字】情况、成绩、问题、发展、了解、需要、方式、反映、速度、开展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填空题: 1. 光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米每秒。 2. 1.3×106=______万。 3. 据测算,我国每天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5亿元,若按一年365天计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我国一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为______元。 4. 如果你在电脑上打100个字需要2 Array 5. 占圆的10﹪的扇形圆心角是______; 百分比是______。 6. 书100本,其他类书130 7. 参加体育小组的人数是42 是______。 8. 100张100元的新版人民币大约0.9 起的高度为______米。 9. 在一个扇形统计图中, 扇形是圆的______。 10. 在某同学一天时间支配方式的扇形统计图中,如果休息时间占30﹪,学习时间占40﹪,休息娱乐时间占20﹪,剩下的为上学、放学走路时间,则走路的时间为______。 二、解答题: 1. 为了了解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该小区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 结果如下:

快递公司个数条形图0204060801001201998199920002001年份(个)00.511.522.5 1998199920002001万件年份各快递公司快件传递年平均数条形图冰箱10%洗衣机 __%热水器 __%电视机35% 电脑5%户数 2 2 3 2 1 ⑴计算这10户家庭的平均月用水量; ⑵ 如果该小区有500户家庭,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估计该小区居民每月共用水多少吨? 2. 在下面的统计图中,扇形A 、B 、C 分别代表300名学生中成绩优、良、差的人数。若扇形C 的圆心角度数为o 90,优、良学生人数之比为4:5.你能算出扇形A 、B 的圆心角的度数吗?你知道优、良、差的学生各有多少人吗?他们各占全部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3. 根据对某地区1998年至2001年快递公司的发展情况做的调查,制成了快递公司个数情况的条形图和各快递公司快件传递的年平均数情况条形图(如下图)。那么,由图中得信息可知,2001年该地区邮递快件共多少万件?这4年中该地区年平均邮递快件数是多少万件? 4.下图是根据某乡2009年第一季度“家电下乡”产品的购买情况绘制成的两幅 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⑴第一季度购买的“家电下乡”产品的总台数是多少? ⑵把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要有计算过程。 5.小刚把本班所有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按A 、B 、C 、D 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⑴小刚的班级共有多少人? ⑵求出D 级学生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 ⑶求出扇形统计图中C 级所在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⑷补全两幅统计图(要求B 与C 相邻)。 6. 图1、图2反映的是某综合商场今年1—5月份的商品销售额统计情况。观察图1和图2解答下列问题: ⑴来自商场财务部的报告表明,商场1—5月份的销售总额一共370万元,请你根据这一信息计算商场4月份的销售总额; ⑵商场服装部5月份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 ⑶小华观察图2后认为5月份服装部的销售额比4月份减少了,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七年级数学数据与图表单元测试

第六章 数据与图表 一、填一填(30分) 1. 七年级(1)班有14名女同学约占全年级420同学的 2. 常见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折线型统计图及条形统计图. 3. 要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选择 统计图。 4. 为了调查某一路口某时段的汽车流量,记录了15天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其中有2天是142辆,2天是145辆,6天是156辆,5天是157辆,那么这15天在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平均辆数为 5. 某电视台综艺节目接到热线电话3000个,现要从中抽取“幸运观众”10名,张华同学打通了一次热线电话,那么他成为“幸运观众”的机会是 6. 某人抛一枚硬币n 次,出现正面向上与出现反面向上的次数比为2:3,若此人记录下正面向上的次数为8次,则n= 7. 根据右图所示,请填空: ⑴松树棵数占 % ⑵已知杨树种了120棵,则柳树种了 棵 ⑶表示“柳树”的这个扇形,圆心角是 度 8. 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 那么当输入的数据是18时,输出的数据是 二、选一选(24分) 1. 收集数据的方法是( ) (A) 查资料 (B) 做实验 (C) 做调查 (D) 以上三者都是 2. 学校足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表所示,则出现次数最多的年龄是( ) 1 2 (A) 14 (B) 15 (C) 16 (D) 17 3. 根据右边的两个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中的学生喜欢运动,三中的学生喜欢学习 (B) 一中喜欢足球的人数与三中喜欢数学的人数相等

(C) 三中喜欢自然的学生与一中喜欢排球的人数相等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4.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7℃左右,但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不尽相同,如图反映了一天24小时内小明体温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清晨5时体温最底 (B) 下午5时体温最高 (C) 这天中小明体温T(℃)的范围是36.5≤T ≤37.5 (D) 从5时到24时,小明的体温一直是升高的 5. 甲班男女生各占一半,乙不班男生占,女生占,则哪个班的女生多( ) (A) 甲班 (B) 乙班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6. 在你的生活和学习中,认为以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是( ) (A) 我国每年都下雨 (B) 一个数的绝对值为非负数 (C) 负数的平方根是负数 (D) 某人连掷5次硬币,没方面向下 7. 为了让人们感受丢弃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某班环保小组的六名学生记录了自己家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数量,结果如下:(单位:个)33、25、28、26、25、31 如果该班有45名学生,那么根据提供的数据估计本周全班同学各家总共丢弃塑料袋的数量约为( )(A) 900个 (B) 1080个 (C) 1260个 (D) 1800个 8. 如图,是一幅统计图,从这幅统计图上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直观发现经济呈增长趋势 (B) 总产值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C) 尤其1990年到2000年这10年间,发展速度迅猛 (D) 从1952年到2000年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三、做一做(46分) 1. 学期结束前,学校想调查一下学生更对七年级新教材的意见,特相七年级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8分) ①计算出每一种意见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之几:②请画出反映此调查结果的扇形统计图; ③从统计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说明理由;④谈谈你对新教材的看法. 2. 在举过上下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疫情变化牵动着全国人命的心,请根据下列疫情统计表回答问题:(8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介绍 第六章 数据与图表 浙教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介绍(浙教版) 第六章数据与图表 本章主要内容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步骤与方法,调查表、统计表的结构与设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绘制方法和应用,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了解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统计图的基本步骤。参与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去获取数据,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本章是小学统计内容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初中学习统计与概率的起点。本章中关于统计的数学思想对进一步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任何统计活动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所以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使用适当的方法(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运用统计图分析社会生活与科学领域的实际问题都需要较强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必需的生活经验,是本章的难点。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课时 6.2 统计表 1课时 6.3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1课时 6.4 扇形统计图 1课时 课题学习 1课时 复习、评估2课时,机动使用1课时,合计8课时。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 (1)本章知识结构框图如下: 直接途径:数数、观察、测量、实验并记录等 生活中的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类、排 制作数据统计表 序、分组、编码等) 间接途径:查询、查阅文件、报刊、上网及计算等 制作统计图

(2)本章教学目标如下: (3)本章教学要求 ①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要求和步骤,掌握数据的分类、排序、分组、编码等整理方法,参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实践活动。 ②了解统计表的基本结构,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和统计表。 ③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各自特点和作用,会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专题培优2(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专题培优2 一元一次不等式培优(一) 例1、已知不等式3(1-x)<2(x+10) - 2 ① 与不等式 6 )125(234++x a x < ② (1).如果不等式①的解集与不等式②的解集相同。求a 的值。 (2)如果不等式①的解集都是不等式②的解,求a 的值。 (3)如果不等式②的解集都是不等式①的解,求a 的值。 例2、解不等式 x x x x +-≤-+-2 23142,求出它的非正整数解,并把解表示在数轴上。 一、判断 1.若ac 2>bc 2,则a-3>b-3.( ) 2.若22c b c a <,则a <b( ) 3.若a >b ,则ac >bc( ) 4.若a >b ,则ac 2>bc 2( ) 5.若ac <bc ,则a <b( ) 6.不等式ax >b 的解集是x >a b .( )

7.已知m <n,则2m <m+n.( ) 8、若a >b 则a 2>b 2 ( ) 9、若a 与b 积为正数,且a 与b 的和为负数那么a 2〈b 2 ( ) 二、选择 1.若a <b ,有下列不等式:①a+m <b+m;②a-m <b-m;③ma >mb;④ m a >m b (m <0),其中恒成立的不等式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2.若a >0,b <0,a <|b |,则a,b,-a,-b 的大小顺序是( ) A.-b >a >-a >b B.a >b >-a >-b C.-b >a >b >-a D.b >a >-b >-a 3.若a >b ,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A.-31>-31 b B.-51+b <-51 +a C.-3a >-3b D.a 2>b 2 4.若(a+1)x >a+1的解集是x <1,则a 必须满足( ) A.a <0 B.a ≤-1 C.a >-1 D.a <-1 5.若m >n ,则不等式(n-m)x <0的解集为( ) A.x >0 B.x < n m 1 C.x >n-m D.x <0 三、解答 1.a 和b 都是小于1的正数,且a <b ,试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a 和a 2 (2)a 2和b (3)a 和ab (4)b a 11和

七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 (第1课时)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它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来帮助人们对事物的发展作出合理的判断,能够利用数据信息和对数据进行处理已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通过对本章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学习,学生可基本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通过复习小结,进一步领悟到现实生活中通过数据处理,对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的事实。 2.技能掌握与指导: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3.智能提高与训导: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会设计调查问卷。 4.情感修炼与提高:积极创设情境,参与调查、整理数据,体会社会调查的艰辛与乐趣。 5.观念确认与引导:体会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辨证思想。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根据调查总结的报告给出合理的预测。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活动一回顾本章内容,绘制知识结构图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制表 绘图 ———— 活动二例题:调查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时间) 同学小组讨论,设计调查问卷。(抽样调查) 活动三调查观河中学初一学生最喜爱的球类活动 设计问卷 (全面调查) 小组讨论,完善问卷。活动四小结:设计问卷的一般注意点。 习题:P172 1、2、3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课题例1 小结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例2 习题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统计校工会服务部一天内几种商品的销售情况,设计问卷。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学生姓名略 八、反思: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小结) (第2课时)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通过上一课的复习,学生对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得以进一步巩固,对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得到进一步加强,本课将对统计图表的选择以及自主完成整个调查过程加以训练。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通过复习,体会不同统计图表的区别,会正确绘制统计图表 2.技能掌握与指导: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会统计调查,并以此决策的过程 3.智能提高与训导: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清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4.情感修炼与开导:创设情景,体会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艰辛与乐趣。 5.观念确认与引导:经历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决策的过程,体会科学来源于实践这一事实。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自主完成调查设计有一定困难,为此要调动学生相互协作,师生配合完成。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活动一对上一课布置的校工会服务部一天内几种食品的销售情况在班上作抽样调查 各小组设计一个调查问卷,各小组间评出一个完善的问卷 活动二收集数据,绘制分布表,利用条形图或扇形图描述数据 活动三分析数据,给服务部提一个建议。 活动四小结: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一般注意点 习题:P172 4、5 五、笔记与板书设计

2019年初一数学数据与图表专项复习题含有答案

2019年初一数学专题复习卷 数学科目章节综合能力提升卷 考试范围:数据与图表;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扇形统计图中,若将圆均匀地分成 12份,则每份圆心角的度数是() A.10°B.18°C.30°D.72° 答案:C 2.由图,可知销售量最大的一年是() A. 2005年B. 2006年C.2007年D.无法确定 答案:C 3.资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生产总值之和的22%,发达国家占78%.要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则各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之差为() A.56°B.200°C. 201.6°D. 202° 答案:C 4.某校篮球队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168、167、160、164,168、168,167、167、163、170.获得这组数据的方法是() A.直接观察B.查阅文献资料C.互联网查询D.测量 答案:D 5.观察下图,下列选项正确的为() ①面积最大的是亚洲;②南美洲、北美洲、非洲约占总面积的50%;③非洲约占全球面 积的1 5 ;④南美洲的面积是大洋洲面积的2倍

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④ 答案:D 6.第五次全国人13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海南省总人口为786.75万,如图表示海南省2000年接受初中教育这一类别的数据丢失了,那么,结合图中信息,可推知2000年海南省接受初中教育的人数为() A.24.94万B.255.69万C.270.64万D.137.21万 2000年海南省受教育程度人口统计图 答案:B 7.如图是某公司近三年的资金投放总额与利润统计示意图,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 ①2001年的利润率比2000年的高2%; ②2002年的利润率比2001年的利润率高8%; ③这三年的平均利润率为14%; ④这三年中2002年的利润率最高. 以上判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B 二、填空题 8.某校七年级(2)班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小专题练习十七《角-解答题专练》(含答案)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小专题练习十七 《角-解答题专练》 1.如图,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射线OB的方向是北偏西40°,∠AOB=∠AOC,射线OD 是OB的反向延长线. (1)射线OC的方向是; (2)若射线OE平分∠COD,求∠AOE的度数. 2.如图,∠AOB=72°30′,射线OC在∠AOB内,∠BOC=30°. (1)∠AOC=_______; (2)在图中画出∠AOC的一个余角,要求这个余角以O为顶点,以∠AOC的一边为边.图中你所画出的∠AOC的余角是∠______,这个余角的度数等于______. 3.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C为任一条射线,OD平分∠AOC;OE平分∠BOC.

(1)图中∠BOD的邻补角为_________;∠AOE的邻补角为____________。 (2)如果∠COD=25°,那么∠COE= ;如果∠COD=60°,那么∠COE= ; (3)试猜想∠COD与∠COE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4.如图,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 (1)判断∠ACE与∠BCD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DCE=30°,求∠ACB的度数; (3)猜想:∠ACB与∠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5.①如图1,点A、C、B在同一直线上,CD平分∠ACB,∠ECF=90°.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有的直角; (2)写出图中与∠ACE相等的; (3)写图中∠DCE所有的余角;

(4)写图中∠ACE所有的余角; (5)写图中∠FCD的补角; (6)写图中∠DCE的补角; ②如图2,已知点A、O、B在一条直线上,∠COD=90°,OE平分∠AOC,OF平分∠BOD,求 ∠EOF的度数. 6.如图,已知∠AOM与∠MOB互为余角,且∠BOC=30°,OM平分∠AOC,ON平分∠BOC. (1)求∠MON的度数; (2)如果已知∠AOB=80°,其他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 (3)如果已知∠BOC=60°,其他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 (4)从(1)(2)(3)中你能看出什么规律? 7.如图,已知∠AOB是直角,∠AOC=40°,ON是∠AOC的平分线,OM是∠BOC的平分线. (1)求∠MON的大小. (2)当锐角∠AOC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的大小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专 题训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专题训练 班级 姓名 一、象限内点的坐标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2,-1)在第 象限,B (1,-3)在第 象限,C (-4,)在第 象限。 2、点P (x,y )在第二象限,则x 0,y 0. 3、已知点A (m ,n )在第四象限,那么点B (n ,m )在第 象限 4、如果 x y <0,那么点P (x ,y )在第 象限 5、点P (x ,y )在第四象限,且|x|=3,|y|=2,则P 点的坐标是 。 二、坐标轴上点的坐标 1、点A(2,0)在 轴上;点B(0,9)在 轴上,点C 在 2、点P (a-1,2a-9)在x 轴上,则P 点坐标是 。 3、点P (a-1,2a-9)在y 轴上,则P 点坐标是 。 三、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1、点A(2,3)到x 轴的距离为 ;到y 轴的距离为 点B(-4,-5)到x 轴的距离为 ;到y 轴的距离为 点P(x ,y )到x 轴的距离为 ;到y 轴的距离为 2、点C 在第三象限,且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3,则C 点坐标 是 。 3、点P到x 轴、y 轴的距离分别是2、1,则点P的坐标可能 为 。 四、平行于x 轴,y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 1.过A(4,-2) 和B(-2,-2) 两点的直线一定( ) A.垂直于x 轴 B.与Y 轴相交但不平于x 轴 C.平行于x 轴 D.与x 轴、y 轴平 行 2、已知点A (m ,-2),点B (3,m-1),且直线AB ∥y 轴,则m 的值为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1,5),线段AB ∥X 轴,且AB=4,则点B 的坐标为 五、象限平分线上点的坐标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检测题含答案初一数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 表》检测题含答案初一数 第6章检测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面调查中,最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B ) A.调查 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情况 B.调查某中学九年级(1)班学生的视力情况 C.调查某市初 中学生每天锻炼所用的时间情况 D.调查某市初中学生利用网络媒体自主学习的情况 2.为了考察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任意抽取了10台 进行实验,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 D ) A.抽取的10台电视机 B.这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C.10 D.抽取的10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3.为了了解我市6000名学生参加的初中毕业会考数学考试 的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20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 题中,下列说法:①这6000名学生的数学会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2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其中正确的有( C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4.下列统计图能够显示数据变化趋势的是( C ) A.条形图B.扇形图 C.折线图 D.直方图 5.对某中学70名女生身高进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是169 cm,最小值是143 cm,对这组数据整理时取组距为5 cm,则应分( B ) A.5组 B.6组 C.7组 D.8组 6.某个样本的频数直方图中,一组数据的频数为50,频率为0.5,则抽查样本的样本容量是( A ) A.100 B.75 C.25 D.无法确定 7.某校随机抽取200名学生,对他们喜欢的图书类型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根据图中信息,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喜欢文学类书籍的人数是( A ) A.800 B.600 C.400 D.200 ,第7题图) ,第9题图) 8.某学校将为七年级学生开设A,B,C,D,E,F共6门选修课,现选取若干学生进行了“我最喜欢的一门选修课”调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表(不完整). A B C D E F 选修课 40 60 100 人数 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D ) A.这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400人 B.扇形统计图中E部分扇形的圆心角为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