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上半年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报告

2019-2020上半年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报告
2019-2020上半年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报告

2019-2020上半年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报告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二0二0年八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3)

一、2019年中国零售市场回顾 (3)

二、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 (4)

第二部分 2019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基本情况 (7)

一、总体发展力和分项现状 (8)

二、区域和城市能级发展力解读 (9)

三、不同物业类型购物中心发展力解读 (11)

四、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展望 (15)

第三部分新消费时代下的消费趋势 (13)

一、双“H”消费兴起 (13)

二、种草经济爆发 (14)

三、夜经济崛起 (14)

四、全渠道零售成发展新趋势 (15)

第四部分购物中心转型与投资机遇 (13)

一、实体店功能变化趋势 (17)

二、购物中心灵活空间布局 (17)

三、主力租户的转变 (18)

四、品牌方与业主新型合作关系 (18)

五、购物中心的投资机会 (19)

第一部分前言

本报告依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每年持续邀约分布一、二、三线的一百多家典型购物中心的项目负责人直接参加在线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世邦魏理仕共同起草了《2019-2020上半年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报告》。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是在宏观经济大势,购物中心租赁活跃度、运营表现、成本支出和未来预期五大方面的综合作用下的表现,由典型购物中心的负责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上述五个方面的反馈数据编制而成。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的年度分析作为中国购物中心市场发展的阶段性报告,为各地政府在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方面提供参考,对市场各主体参与方对购物中心建设运营以及商业流通领域的新趋势、新机遇的把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2019年中国零售市场回顾

零售市场规模创新高,新兴消费领域优势加大。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万亿元,首次超过40万亿元,同比增长8%,显著优于整体经济增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显现。

图表1:2005--2019年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网上零售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世邦魏理仕

网上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显现。随着物流配送体系的完善以及网购用户数量的增多,网上零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9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5%,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11.5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比上年提高2.3个百

分点。与此同时,传统业态加快融合发展。为应对网上零售等新模式对实体店零售的冲击,传统零售业态加速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渠道数字化模式成为行业主流。2019年,限额以上单位实体店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8%;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占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12.9%,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二、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

然而,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文简称“新冠疫情”)对零售行业造成冲击。短期内造成了线下零售业客流和营收明显下跌,零售企业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从长期来看,疫情不会影响零售行业的整体增长趋势,但将对消费者行为习惯、市场环境产生持续性影响。

疫情后零售商业的表现及恢复状况。疫情期间,商场里除生活超市外,大量实体门店暂停营业或缩短营业时间,部分对实体消费环境依赖较小的线下消费需求被迫转移到线上,但线上销售渠道的增长远远无法弥补线下渠道的损失。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分行业零售额数据显示,生活日用品、药品等必要性消费受到的影响较小,而可选性消费行业均受到疫情明显影响:餐饮行业销售额同比下降了44%,珠宝、服饰等品类的零售额下降幅度在30%至40%之间,线上销售渠道占比一向较高的化妆品行业的零售额也下降了10%以上。进入二季度以来,市场回暖趋势明显。2020年上半年的各类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降幅与一季度相比均呈现收窄的态势。在可选消费品中,体育用品和化妆品已率先扭转负增长的态势。

图表2:按主要零售类型分的销售额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世邦魏理仕

尽管疫情期间零售行业损失较大,但是基于中国良好的疫情控制,业主和品牌方对行业未来恢复状况预期较为乐观。CBRE在5月对零售物业租户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约有80%的中国内地受访者预期在1年内零售活动的经营收入可以恢复至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图表3:零售业活动恢复到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前的水平预计时间调查结果

数据来源: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亚太区零售租户调查-中国市场》

疫情期间租户与业主共克时艰。疫情期间,租金是品牌方在资金方面的主要支出之一。全国范围内有超千家百货、购物中心,主动提出减、免租金、物业费等政策,以减轻场内租户的压力,与品牌方共担损失,共同渡过难关。从减租时间范围来看,多数从1月24日、25日开始,时长短则一周左右,最长则两个月左右。从减租方式来看,有租金全免和租金减半两种方式房些包括物业费、推广费的减免,大多数商场执行商户租金(可能含物业费、推广费)减半的优惠政策。从政策效果来看,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CBRE世邦魏理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品牌方普遍收到了来自业主方的租金减免优惠,但有九成品牌方仍希望能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

疫情使得大多数零售商暂缓实体店扩张计划。疫情过后,绝大多数品牌需要一段恢复时间来缓解资金上的压力。同时,品牌方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倾向于选择更加谨慎的经营策略来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方的拓店策略,使得品牌方更倾向于缩减开支。对疫情可能出现反复的预期,也影响着市场信心。调查结果显示,67%的品牌搁置了2020拓店计划或将采用更严格的评估流程。36%的品牌在疫情期间有关店或终止租约的行动。

数字化销售渠道预计将变得日益重要。尽管线上销售渠道早已不是新事物,但疫情爆发使得实体商家更加重视这个既有模式,加速了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的进程。疫情前10%的品牌方将线上渠道作为业务中的重要一环,疫情爆发后,这一比例上升到了33%。

图表4:中国零售商疫情调查-您认为线上渠道(例如:网上商店、快递app) 对业务的作用是什么

数据来源: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亚太区零售租户调查-中国市场》

图表5:中国零售商疫情调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对您的房地产租赁决策产生影响吗

数据来源: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亚太区零售租户调查-中国市场》

第二部分 2019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基本情况

发展力综述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是在宏观市场,购物中心租赁活跃度、运营表现、成本支出和未来预期五大方面的综合作用下的表现。

样本情况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分析的样本主要来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购物中心会员企业148个有效样本项目,覆盖了中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80个城市。

在区域分布上,分别为东北(6.9%)、华北(14.2%)、华东(45.3%)、华南(14.3%)、华中(9.6%)、西北(3.5%)和西南(6.2%)在城市能级分布上,一线和二线城市占比分别为11.5%和35.8%,其余52.7%的项目面积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按购物中心类型分类,都市型、地区型、社区型和奥特莱斯型购物中心占比依次分别为33.3%、37.4%、23.7%和5.6%。

发展力分析路径和编制方法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分析通过综合加权后的单项发展力与区间综合发展力均值对比法,发展力评判区间为0至100,以50为荣枯线。高于荣枯线为积极区间,低于荣枯线为防御区间;其中,单项发展力主要通过宏观市场,购物中心租赁活跃度、运营表现、成本支出和未来预期五大方面进行分析。单项发展力指标计算采用扩散指数法,并经由城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区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两级加权计算所得。综合发展力则由各单项发展力按以下公式综合计算得出。

综合发展力= 宏观市场*5%+租赁活跃度*8%+运营表现*22%+成本支出*25%+预期市场*40%

一、总体发展力和分项现状

1.2019总体发展力综合指数同比小幅度回落,但仍处于积极区间

2019年全国综合发展力指数录得56.8,高于荣枯线6.8,表明整体购物中心市场处于健康发展的区间内。其中,现状指数录得63.5,同比上升1.4,高出荣枯线13.5,显示出购物中心业主对2019年的零售市场和物业运营情况比较满意。然而,购物中心综合发展力连续两年同比下降,主要是期指数预计下降16.7至46.8。不可否认,新冠疫情的爆发对中国零售和消费市场短期内产生重创。为防止疫情的传播,保持社交距离、限流等因素均让购物中心的客流和销售在上半年受到影响。

图表6:年度全国购物中心发展力同比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世邦魏理仕

2.宏观市场和成本控制能力均有所提升

从现状来看,运营表现基本稳定,成本控制力有所提高。宏观市场指标录得78.9,同比上升3.6,高出荣枯线28.9,说明大部分业主对零售和消费市场的运行持乐观态度。租赁活跃度指标录得70.8,高出荣枯线20.8,租赁活跃度较好。2019年,国潮的崛起给购物中心租赁市场来带新的需求点。运营表现指标录得最高分值的80.6,显著高出荣枯线和其他分项指标。成本控制指标分值录得43.0,低于荣枯线17.0,成本压力犹在,但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表明业主的把控能力加强。

图表7:年度全国购物中心单项发展力同比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世邦魏理仕

二、区域和城市能级发展力解读

1.西北地区连年提升,赶超华东跃居第一

从区域看,全国各主要区域综合指数均在荣枯线以上,表明全国购物中心市场发展整体态势良向好,但区域间的发展速度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西北地区的指数连年提升,主要得益于节点性城市西安的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作为西北的新一线城市,西安表现亮眼,备受首店品牌青睐,2019年西安共进驻首店品牌103家。华东地区指数有所下滑,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项目所在的二三线城市整体市场出租率没有显著的提升,但杭州、南京和苏州等核心二线城市依旧备受青睐,品牌对购物中心仍有很强的进驻意愿。东北地区仍处在下行区间,但幅度较小。北京依旧发挥着引领华北市场的导航作用,标杆物业SKP-S的落成,定义了全新的购物中心概念。华南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推动下,跨城旅游带来了巨大的人流量,给都市型购物中心带来了更多的发展。

各区域发展力状况分别为华北(64.4,同比降低0.4)、华东(65.8,同比降低6.6)、西北(71.2,同比上升1.7)、华南(62.0,同比降低1.2)、西南(64.1,同比降低2.6)和东北(57.0,同比降低1.3)。

图表8:区域购物中心综合发展力现状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世邦魏理仕

2.一线城市发展力有所下滑,三线城市表现亮眼

分城市能力来看,一线城市发展力同比下滑9.2,营销投入和技术投入上涨成为一线城市指数下跌的主要因素。但一线城市对整体零售业现状信心很足,宏观市场指标录得93.4,分别高于二线和三线及以下城市9.9和11.7。二线城市综合发展力录得62.2,低于三线及以下城市的68.3。开发量过大和存量去化仍然是核心问题。以杭州、苏州和重庆为主的核心二线城市积极发布人才引进政策,提高人口基数,优化人口不断优化,从而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消费能力。

与此相反,城市、商圈相对闭合的三线及以下城市,城市综合发展力录得68.3,分别高于2017年和2018年0.3和4.7。三线及以下城市优质购物中心项目选择较少。而以网购为主要途径的品牌宣传正迅速培育起此类城市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加上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品牌意欲进驻和布局远离经济核心区的、较低能级的人口节点型城市,如昆明、南宁、常州等。购物中心选择空间有限但租赁问询增长使得三线市场表现颇好。

数据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世邦魏理仕

三、不同物业类型购物中心发展力解读

1.奥特莱斯型购物中心继续领跑,社区型购物中心涨幅居首

从购物中心类型上看,社区型购物中心运营表现最优,主要利好于全渠道零售到家叠加居民的日常生活型消费。社区型购物中心综合发展力录得65.4,同比上升2.5,高出荣枯线15.4,涨幅居于四个购物中心类型之首,包括都市型(60.2)、地区型(64.7)和奥特莱斯型(67.4)。

尽管社区型购物中心在购物中心体量、业态多样化、品牌丰富度等方面略逊于其他类型,但在直接体现销售额和租金收入的“运营能力”指标上,以周边居民为主、以生活服务和周末家庭休闲消费为核心的功能定位使得社区型购物中心在客流和销售额方面都表现稳定。

数据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世邦魏理仕

四、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展望

展望未来6个月,购物中心整体市场预期值下降16.7至46.8。不可否认,新冠疫情的爆发对中国零售和消费市场短期内产生重创。为防止疫情的传播,保持社交距离、限流等因素均让购物中心的客流和销售在上半年受到影响。

但随着疫情的逐步受控,各地的消费市场逐步回暖,购物中心纷纷在保障安全、健康的环境下进行各类营销活动,国家也推行各类消费鼓励政策,各地市场已现持续回暖。

图表11:国购物中心整体现状与未来发展力

数据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世邦魏理仕

第三部分新消费时代下的消费趋势

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渐消退,消费者购物行为也将回归常态。在这一轮的市场回暖中,以“90后”为代表的新消费群体已然成为消费复苏的主要驱动力。关注这一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消费特征,为其提供最佳的产品和服务,将是后疫情时代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一、双“H”消费兴起

消费主力人群的代际更替产生了新的消费需求。人口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将有2.2亿的Z 世代(1998年至2010年出生)。Z世代出生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互联网崛起的时代,拥有与前几个世代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消费理念。享乐主义、健康生活、与网共生、追求体验等元素在新世代充分得以体现。这些鲜明的群体特征正不断地影响着消费市场格局,值得品牌商和零售物业业主充分关注。

Z世代独特的消费特性影响着未来零售市场的格局。他们崇尚“快乐(Happiness)”和“健康(Health)”的生活理念,具有注重娱乐、讲求情感寄托、关注生活品质的特点,也推动了相关商品销售快速增长。消费是Z世代最直接带来当下爽和幸福感的方法,拥有心仪的物品可以带来瞬间的快乐。Z世代健康生活的理念,带来了运动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大大提高了对运动户外消费的需求。根据Euromonitor预测,2020至2021年,美妆用品、户外/运动、玩具/游戏、家具生活用品和宠物商品销售增速将位列所有品类的前五位,增速均在20%以上。这些类别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图表13:不同商品类别销售额增速预测(当地货币/不含税)

数据来源:Euromonitor,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世邦魏理仕

二、种草经济爆发

社交媒体对年轻消费者影响巨大,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社交媒体“种草”,推荐产品,吸引同好、引发共鸣,最终引导消费者购买商品。打卡网红餐厅、奶茶、各类化妆品、明星推荐好物,在年轻人中悄然盛行。

在这种消费渠道模式的影响下,诞生了很多新奇好玩、彰显个性,并能在社交圈引发关注度的热门业态,零售商和业主们都在积极拓展业务线。在2019年:梦龙首次跨界美妆Benefit 贝玲妃,日均客流量达2000人次。KFC亦跨界The Face Shop开设快闪甜品站。名创优品打造独立彩妆集合店“Wow Color” ,2020年计划在一、二线城市开设300家新店。北京SKP-S打破传统的零售百货观念,带来了沉浸式“科幻世界”的商业模式。奢侈品全品类门店呈现,Gucci涉猎彩妆、香水和家居;Moncler也打破常规推出宠物服饰。面对品牌跨界、业态交叉的发展模式,为提升项目收益,业主将积极参与租户的营销及发展策略,通过增加使用户外空间、网上平台、快闪店、体验中心等传统门店之外的空间来迎合时下品牌和顾客的新消费诉求。此外,更多的业态跨界是品牌谋求活力、商场营造热点的有效途径,该趋势预计将在2020年进一步显现。

三、夜经济崛起

夜经济主要是指发生在晚6点-早6点之间的消费,是城市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商务部关于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全天一半以上。城市年轻人正是夜间消费的核心人群,他们热衷熬夜,对夜间消费、娱乐有着巨大的需求。休闲餐饮是当前夜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租户类型,外卖夜宵在加班白领、独居青年中尤其受欢迎。结合当地特色,扩充夜间消费场景和消费产品,将是推动夜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着力点。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当前也将夜经济作为提升消费的重要一环。自2019年起,国家和多个城市均出台了鼓励夜经济的政策措施。在北京正大力发展“夜经济”并出台相关政策的助推下,三里屯太古里将营业时间延长至23:30,外设店铺从以往的6家增加至22家,并且推出了在20:30-23:30这一时段消费多倍积分以及夜间停车优惠等奖励,更好地诠释了北京之夜。8月8日,太古地产发布2019年中期业绩显示,内地零售业务组合租金收入总额为11亿港币,同比增长16%。其中三里屯太古里零售额增长9%。无独有偶,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商圈的静安嘉里中心“安义夜巷”也在静安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一炮而红。集市洋气而不失

烟火气,仅开业几天就被评为上海市民评为“夜晚最想去的地方”。安义夜巷结合酒店、商户和各知名品牌打造了一场视觉与空间相融的沉浸式盛宴。快闪集市每周末营业至24:00,不久就取得了“周末客流超过6万人次,两天销售额超过80万元”的好成绩,同时带动了静安嘉里中心的销售额增长20%。我们预计,2020年还将有更多的城市出台鼓励夜经济的举措,业主和零售商需要在商场和门店内植入更多适合夜间消费的元素来促进消费、提升客流和租金收益。

四、全渠道零售成发展新趋势

新世代的消费特征也给网络零售带来了新的转变,“与网共生、追求实感”的消费诉求逐步推动网络零售进入发展新阶段。网上销售额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规模越来越大,网民增长红利也逐渐减弱,网上销售额呈现增长放缓的趋势。2019全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约8.5万亿元,同比增长19.5%;预计到2023,增速将下降为个位数。

图表14:社会消费品总额和网上零售额年增长率预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世邦魏理仕

与此同时,线上的品牌为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也开始积极投资和经营线下实体店,给消费者提供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全渠道购物体验。消费者喜欢触摸、感受、尝试商品,单靠网上查看商品的图片对消费者来说总是不够的。当线上品牌建立了一定的在线口碑后,便需要线下实体店来进一步增加其流量。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成为很多品牌方的共识,电商平台加快布局实体商业成为长期发展趋势。2019年,互联网食品品牌“三只松鼠”发力实体门店铺设。2019-2020计划在江苏、浙江、安徽等17个省市开设300家线下“投食店”。盒马鲜生于2020年春节前就已在全国开设13家新店,在3月份疫情期间

在北京、上海等地仍有多家新店开业。小米作为知名线上渠道品牌,也在积极拓展线下渠道,在2019年表示在未来3年,要在原有基础上追加50亿元专项资金给线下业务,以提振线下市场。

图表15:全渠道零售商线下门店数

数据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世邦魏理仕

全渠道零售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2019年《杭州市新零售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明确,对年交易额30亿元以上的电商平台开设线下店给予资金扶持。由此我们预计,电商冲击实体商业的时期已临近尾声,更多地是演化为全渠道模式与实体商业进一步融合。2020年,预计我们还将看到更多拥有线上基因的零售商铺开设实体店铺。

第四部分购物中心转型与投资机遇

面对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支持下,品牌方、业主也主动应对变化,积极探索新的商业策略,加速数字化步伐。

一、实体店功能变化趋势

在线上与线下渠道融合更加紧密的背景下,线下实体店的价值被重新构建。预计未来实体店的功能将会发生巨大改变。实体店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购物渠道,而是体验场所、引流入口、服务中心、传播场景等。预计未来实体店的展示空间设计,诸如店面布置、商品陈列、氛围营造等方面,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品牌方热衷于开设强调艺术感和体验感的品牌形象店,打造能够传递品牌精神的沉浸式购物场景。产品的试用功能也将被强化。能够让顾客实际看到或是接触到商品是线下渠道相比于线上最大的优势,在VR等智能科技的体验下给予消费者更全面的感官体验。线上下单可以充分利用和满足消费者一时的购物冲动,线下提货让消费者可以在离店前检查商品质量、颜色、尺寸等是否符合预期,出现问题可以现场处理或退货。鉴于发达的快递服务和无所不在移动支付,未来实体店的仓储及支付区域将相应地减弱。

图表16:实体店的未来

数据来源:世邦魏理仕研究部《The Future of Retail》(中国市场数据)

二、购物中心灵活空间布局

为了应对消费者习惯的日新月异和对购物体验的追求,业主们正努力营造更为灵活和协同的

消费生态系统,不断优化空间利用和租户组合。

购物中心的内部空间正在打破各业态在布局上界限分明的模式,店铺组合更加新颖和灵活,通过不同业态间店铺的组合变化给消费者不同的消费感受。结合品牌特点,将公共区域的场景营造与业态相融合,打造具有沉浸感的主题街区和高颜值的拍照打卡互动地。摆脱传统门店形式的束缚,以更为灵活的形式利用购物中心的公共空间,利用广场、天台等空间设立快闪店、外摆区、活动区吸引客流。尤其是对于夜经济来说,露天美食、户外表演等多元化利用空间的方式占据相当比例,既可以避免密闭空间带来的病毒传播,还可以带来别样的消费体验。

三、主力租户的转变

购物中心主力店的设置正在发生转变,随着消费者偏好、市场流行趋势的变化,以超市、百货、大卖场、快时尚等业态为代表的单纯强调大面积的主力店逐渐被取代,腾出的面积被切分成多个或几个小面积店铺,分给迎合新的消费潮流、租金坪效贡献率更高的品牌业态。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更追求新奇有趣的内容和服务,购物中心需要不断给消费者提供新品牌、新业态吸引消费者,地区首店、品牌概念店、全新概念店尤其受欢迎,承担着吸引客流的职责。大卖场、超市也向“小而精”的方向升级。多元、丰富的业态和品牌有机组合、更新,往往比大面积的单一品牌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新鲜感,从而增加消费者的黏性。

四、品牌方与业主新型合作关系

业主方和品牌方的合作关系也更加多样化。长期以来,业主方和品牌方之间多为单纯的租赁关系,业主提供给租户的服务主要是物业管理服务。现在双方有更多的商业合作模式。比如品牌方参与到购物中心的设计方案和整体规划中,利用品牌方的专业设计团队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空间体验;双方共同定义、策划和运营主题街区,打造品牌概念店、发售特别限定产品,从而促进消费体验焕新;双方共同举办主题活动,业主方贡献场地和便利的地理位置,品牌方则发挥自身艺人和IP活动的导流能力来填充活动内容。通过这些合作,品牌方受到了关注,购物中心也增加了人气,实现了双方的共赢。

此次疫情使得很多品牌商家在资金上陷入困境,有业主对品牌商家积极进行帮扶。针对无能力通过金融市场融资的小微商户,业主联合多家银行打造了金融服务平台,打通银行与商户间的信贷通道,帮助其度过难关。业主还联合市场上的资本,设立专项基金,对有较高额度融资诉求,且有发展潜力的品牌,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以合资、投资的方式,与品牌方深度合作。不仅帮助商家度过难关,还进一步推动其快速发展。

五、购物中心的投资机会

一、二线城市人口加速涌向城市外围,与外围区域内优质商业设施相对缺乏正形成结构性错位,使得新兴商圈优质购物中心具备坚实的供需基本面。而社区型商业贴近日常生活,是解决商品到家的“最后一公里”服务的关键载体,发展潜力大。因此,新兴商圈的区域型和社区型购物中心具备中长期的投资价值。

面临电商冲击和持续大量新项目开业,购物中心的资产表现日益呈两极化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业主的运营能力对商业地产项目的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经验的业主,在对收购的项目进行品牌更新、位置调整和空间改造后,可能带来明显的租金提升。虽然这一策略可能耗资巨大且风险颇高,对于有一定商业运营经验的投资者来说是值得尝试的投资机会。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市场开发与拓展战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19-2025年中国购物中心行业 市场开发与拓展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5)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5)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6) 第三节研究企业市场开发与拓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8) 一、重要性 (8) 二、研究意义 (9)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0) 第一节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发展规律特征分析 (10) 第二节2018年中国零售业整体发展现状分析 (12) 一、消费升级与新消费群体崛起 (13) 二、行业转型初现成效 (13) 三、零售业态分化发展 (13) 四、双线融合趋势渐明 (16) 五、创新业态风起云涌 (17) 六、技术驱动智慧零售 (17) 七、零售新物种频现 (18) 八、零售资本深度整合 (18) 九、持续深化组织变革 (18) 第三节2018年我国购物中心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9) 一、消费升级带动购物中心预期向好 (19) 二、“超级消费者”成购物中心新增长点 (20) 三、购物中心进入内容时代 (21) 四、购物中心会员建设提速 (22) 五、购物中心差异化发展 (24) 第四节2018年我国购物中心行业发展动态分析 (27) 一、北京品质商品进入社区购物中心 (27) 二、文娱业态成购物中心聚客新利器 (29) 三、餐饮业态是购物中心的“救命稻草”吗? (30) 四、个性化+差异化+年轻化,购物中心掀起新一轮餐饮调整 (32) 五、品牌集合快闪店:购物中心的新鲜血液 (35) 第五节2018年我国购物中心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36) 一、新势力加速奔跑 (37) 二、行业竞争格局 (38) 三、邻里型社区购物中心崛起 (39) 四、购物中心并购法则是“强强联合”而非“弱肉强食” (40) 五、实体百货布局下沉三四线城市向购物中心靠拢成转型方向 (41) 第六节2018年关于传统百货购物中心化的思考 (43) 一、创造更加便利的购物消费环境 (43) 二、创新打造本土品牌IP,提升品牌内涵 (44) 三、打造有温情有温度的商业空间 (45)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过去一年,中国传媒业变化迅猛。广告方面,平面媒体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平面媒体获得丰收,有大笔广告入账。这是否表明平面媒体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拐点?形态方面,新的移动终端不断涌现,并成为新的媒体形态。这究竟只是尝试,还是一种可以预见的趋势? 1月15日,阳光中国·2010传媒发展年会在京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新闻出版报》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7 所高校新闻院系联办。年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宋建武代表大会组委会发布《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试图从大量数据和媒体2010年的各种探索入手,探析产业结构如何构架以及传统媒体将会怎样发展。 【发展现状】 报纸 我国目前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1969.4 亿印张。与前一年相比,种数下降0.31%,平均期印数下降1.5%,总印数下降0.86%,总印张增长 2.01%。 近几年,我国报纸广告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尽管前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而伴随经济形势的好转,广告市场也逐渐回温。根据中国政法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报业广告实收平均增长率仅为2.75%。这一数据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分别达到了23.53%、19.46%和13.78%。 在报业广告经营增长的同时,报业广告市场并未与整体广告市场同步增长;广告结构恶化。2010年我国报业广告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支柱行业的广告集中度下降,房地产、IT 等优质的广告资源比重下降。央视CTR的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报业广告刊登额比2009年同期增长21.9%,其中,零售业增长35.7%,汽车大增50.9%,而作为报业第一大广告行业的房地产广告仅增长1.6% ,其在报纸媒体的广告投放份额已经从2008年的30%下降到2010年的24%。这些情况会影响到报业广告的进一步回升和增长。 期刊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报告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报告:初显商业地产主体地位 关于中国购物中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和主要趋势 --《2008-2009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报告》全国总论摘要 发布单位: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中购联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 关于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2008-2009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报告》着力研究和揭示中国购物中心产业的发展变化,并通过发展曲线发现未来行业动向和项目趋势。报告将以购物中心的产业贡献,即购物中心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购物中心对推动社会进步和相关行业发展的贡献、购物中心对完善城市功能的贡献、购物中心对改善生活方式的贡献“四大贡献体系”作为基础,深度分析购物中心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市功能、投资取向、消费趋势、及商业品牌之间的双向联系;并力求通过行业成长特点的研究,对购物中心发展规模、开发类型、区域分布、投资价值、竞争压力、品牌关系等多种事关购物中心发展的核心要素进行行业性、系统性和区域性的深度阐释,以帮助相关企业更加准确地了解购物中心产业的发展全局,帮助投资人和开发商科学地制定市场进入战略,引导各类商业品牌高效地进行物业选择和渠道评估。 关于中购联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SCDI,Shopping Center Development Index) SCDI是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中购联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编制的用以衡量城市购物中心发展程度的一个综合评价体系,SCDI在反映不同城市购物中心发展程度的同时,也体现市场进入的竞争环境。购物中心发展指数(SCDI)的基本原则是: SCDI是一个综合指数,而不是单一独立性指标,用以反映购物中心发展程度;其中既包括经济指标,也包括购物中心项目指标,以保持指数的若干关联关系;SCDI未来还将引入更多指标进行深度优化。 购物中心发展指数(SCDI)由多个指标构成,包括购物中心的开业数量、商业建筑面积指数、投资额指数、车位指数、人均GDP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数、消费指数、城市化指数、经营评价指数等一系列指标或者指标系统。 关于“中国购物中心”的界定

中国崛起要补上民生的短板

中国崛起要补上民生的短板 民生问题现在正在成为制约中国崛起的瓶颈。近日来,鹤岗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南方不少城市的天然气短缺问题,广州的垃圾围城,各地的水电气提价,武汉大学知名学者病危遭解聘,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线,再次提醒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现在的发展问题。 从中国现在的地位来看,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现实。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外贸,体育等诸多领域里的指标都已经名列世界前茅,或者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有的甚至实现了世界第一的久违梦想。但是,于个人衣食住行相关的民生问题,却依然落后,有的还处于世界下游水平。 比如,据中外一些机构评估,目前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仅列世界第81位,还处于中等社会的发展水平;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排在第129位置;中国医药卫生水平排在世界第144位,医疗公平性全球倒数第四;工业安全生产指标则比发达国家差几倍到几十倍。。。等等 这就像个木桶,决定木桶能装多少水,不在于最长板而在于最短板。决定中国崛起最终是否成功,不仅仅在于中国的经济实力的强大,更在于这些民生问题的解决,在于老百姓是否有普遍的生活稳定态。 民生问题说穿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问题,表明以人为本的观念没有完全融入我们企业机制,社会肌理,道德规范,和政府机制。 现在民生问题的突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旧有的民生问题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而得到合理的解决;二是随着发展的加速,新的民生问题在不断的出现。新旧两类问题纠缠在一起。民生问题的落后,大多数国民处在不稳定的生活的焦虑和不确定感中。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基本生存底线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的难题,正在减弱国民能够分享到的国家发展红利,也冲击着支撑中国发展的基石。 强调民生问题,当然不是说中国社会已经遇到了什么大灾大难,更不是百姓流离失所,穷的叮当响。相反,30多年的高速发展,使中国老百姓的整体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我们解决民生问题可以凭借的手段和资源也比以前更多。但是在中国发展赢得世界赞誉的同时,我们对民生问题也要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对于中国这么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在改善民生问题的方面,永远都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必须牢牢地记住中国未来能否真正的成为一个强国,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补上民生问题这个短板。

中国购物中心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关键词】购物中心市场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购物中心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购物中心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在一个供大于求的需求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 随着传统住宅领域机会的日渐减少,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进入购物中心等商业地产领域;与此同时,为了降低租金成本及享受土地成本增值收益,不少零售商也瞄准了购物中心这片热土。在激烈的竞争中,一批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通过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购物中心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采用与国际同步的科学分析模型,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购物中心行业的发展背景与行业现状;购物中心的建设规划与运营策略;购物中心区域市场的投资机会;购物中心的标杆企业项目经验;购物中心行业的前景与趋势;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购物中心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购物中心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购物中心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购物中心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购物中心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购物中心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以及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本报告将帮助购物中心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购物中心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购物中心行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前瞻性地把握购物中心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有效规避购物中心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购物中心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8年第一季度)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二O一八年五月

一、总体指数和分项指标 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购物中心市场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综合指数为67.5,环比上升0.3,并高出荣枯线17.5,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0.8。 表1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 其中,现状指数为64.4,环比小幅下降0.3,但同比上升0.8,并高出荣枯线14.4。季度环比下,现状指数的轻微下调主要是受到“租赁活跃度”指数的影响,作为传统的租赁淡季,大部分业主已在去年年底前完成租户调整或新店开业以期获取年初双节销售旺季带来的红利。 整体购物中心市场对未来6个月的预期指数向好,为72.1,环比上升1.2。其中,有85%的业主表示短期内企业的盈利状态会持续变好。

荣枯线 图1 现状指数和预期指数 从分项指标来看,反映购物中心宏观基本面的“宏观市场”指数出现显著提升,环比上升3.4达77.9,表明业主对整体市场趋好的信心进一步增强。“租赁活跃度”指数环比下降 6.8,主要是由于大部分购物中心业主均已在去年第三、第四季度陆续完成品牌调整或新店开业以期获得新年、春节销售旺季带来的红利。主要反映销售情况和租金收入的“运营表现”指数为84.2,环比下滑3.7,但同比增长4.1,并高出荣枯线34.2。其中,76%的项目获得销售额的环比提升,所有项目在租金收入上都与上季持平或呈现增长态势。在成本控制方面,大部分业主对营销或新技术投入的把控力提升,使得“成本控制”指数环比上升3.6,达39.6。

荣枯线 图2 现状指数分项指标 二、分城市能级指数 2018年第一季度,分城市能级指数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其中:一线城市指数为67.6,同比小幅下滑1.0,但环比上升4.3,位于一线城市成熟商圈的优质购物中心项目是推进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定位年轻时尚或一站式家庭消费的商场。二线城市指数为67.9,环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1.9。2017年新项目大体量投放市场给现有项目的招租产生持续的压力,并延续至2018年初,但同比出现0.9的轻微增幅,说明前序新入市项目中的空置面积正在逐步被市场吸纳。三线及以下城市为66.3,环比上升3.9。部分三线及以下城市由于优质购物中心开发商的进驻而提升了整体的市场水平。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2018-2019年度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2018-2019年度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 告 报告显示,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这是多年以来增速较低的一年。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6.8%、3.2%、6.2%和1.8%。各个业态增速普遍放缓,线上线下都面临较大压力。 百货业态经历多年的痛苦转型,整体有触底回升迹象。例如,SKP在2017年单店125亿元销售的基础上,2018年销售再创135亿新高;银泰百货年度同店比大幅增长37%;王府井集团2018年净利润为近五年最高;远东百货在大陆的业务10年来首度由亏转盈;百盛集团在2017年扭亏为赢,2018年继续向好。 本报告由中国百货商业协会、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共同撰写,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根据本报告撰写制作英文报告,并同期发布。 1、总体发展持续向好 从百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看,对百货最大两次影响,一是限制三公消费,二是电商分流,前者的影响已大致消化完成,后者也过了峰值,其它影响因素都是其次的、微弱的,所谓“利空出尽”。从正面利好看,主要是消费升级和政策利好,前者关于是降级、分级还是升级的讨论很多,从大方面上一定是不断升级的。政策方面,促进进口和关税下调等,有利于百货店的商品升级和价格下降、《电商法》限制了海外代购的无序发展,促进了高端商品消费的回流。 2、更多采用线上工具 线上线下融合是大趋势,百货使用线上工具的空间更为广泛,人、场、货的联接都需要线上工具的支持。从技术和手段应用上,不仅限于电商网站,也包括公众号、小程序、社群营销、APP等。从实现的功能上,即包括商品查询与订购、物流服务,也包括基础的信息沟通、会员维护、积分或优惠券查询与使用、储值卡查询等。多种手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3、并购重组案例多发 从长远看,并购案例将继续增加。一方面是市场不乐观,部分企业销售和利润下滑,经营出现困难,需要找买家。另一方面,目前市场的增量非常有限,更多是存量资源的整合,经营质量好、确立了竞争优势的企业,将主要通过并购方

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一、2010年中国传媒业发展情况概览 自2004年至今,中国传媒产业产值实现了翻番。而移动传媒与互联网发展快速,正在逐步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动力,而相较于此,报业、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尽管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但在总体产业格局中的比重正在下降,整个中国传媒产业结构也正发生着改变。 1、报纸 我国目前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1969.4亿印张。与前一年相比,种数下降0.31%,平均期印数下降1.5%,总印数下降0.86%,总印张增长2.01%。 近几年,我国报纸广告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尽管前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而伴随经济形势的好转,广告市场也逐渐回温。根据中国政法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报业广告实收平均增长率仅为2.75%。这一数据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分别达到了23.53%、19.46%和13.78%。根据慧聪邓白氏的调研数据,2009年,我国报纸媒体的全年广告投放额突破900亿,达到了911亿元。截至2010年8月,报纸媒体的广告额已经达到了637.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达到18.2%。 在广告经营增长的同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报业广告市场并未与整体广告市场同步增长,二是广告结构恶化。2010年我国报业广告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支柱行业的广告集中度下降,房地产、IT等优质的广告资源比重下降。如央视CTR的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报业广告刊登额比2009年同期增长21.9%,其中,零售业增长35.7%,汽车大增50.9%,而作为报业第一大广告行业的房地产广告仅增长1.6%,其在报纸媒体的广告投放份额已经从2008年的30%下降到2010年的24%。这些情况会影响到报业广告的进一步回升和增长。 2、期刊 2009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51种,平均期印数16457万册,总印数31.53亿册,总印张166.2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202.35亿元。与上一年相比,种数增长3.16%,平均期印数下降1.85%,总印数增长1.53%,总印张增长5.23%,定价总金额增长7.96%。定价总金额较“十一五”第一年的152亿多元增长了近33%,总印数增长近11%,总印张增长超过21%。 但与此同时,期刊业的广告经营额与发行收入出现下降趋势,2009年期刊广告经营总额为30.37亿元,较上年的31.02亿元下降2.1%,发行收入为166.3亿元,较上年的167.1亿元下降了 4.8%。此外,我国期刊业年总产值和年广告总收入在我国整个新闻出版行业10000亿元的年产值中,占比不到4%。同时,期刊结构目前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在9800多种期刊中,科技期刊有4900多种,大学学报2000多种,行业期刊有1000多种,这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二的期刊不面向市场,而真正面向市场的消费类期刊不到1000种,这与发达国家的期刊结构差距较大,我国的期刊结构亟待转型。 3、广播电台

2019-2020上半年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报告

2019-2020上半年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报告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二0二0年八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3) 一、2019年中国零售市场回顾 (3) 二、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 (4) 第二部分 2019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基本情况 (7) 一、总体发展力和分项现状 (8) 二、区域和城市能级发展力解读 (9) 三、不同物业类型购物中心发展力解读 (11) 四、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展望 (15) 第三部分新消费时代下的消费趋势 (13) 一、双“H”消费兴起 (13) 二、种草经济爆发 (14) 三、夜经济崛起 (14) 四、全渠道零售成发展新趋势 (15) 第四部分购物中心转型与投资机遇 (13) 一、实体店功能变化趋势 (17) 二、购物中心灵活空间布局 (17) 三、主力租户的转变 (18) 四、品牌方与业主新型合作关系 (18) 五、购物中心的投资机会 (19)

第一部分前言 本报告依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每年持续邀约分布一、二、三线的一百多家典型购物中心的项目负责人直接参加在线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世邦魏理仕共同起草了《2019-2020上半年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报告》。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是在宏观经济大势,购物中心租赁活跃度、运营表现、成本支出和未来预期五大方面的综合作用下的表现,由典型购物中心的负责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上述五个方面的反馈数据编制而成。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力的年度分析作为中国购物中心市场发展的阶段性报告,为各地政府在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方面提供参考,对市场各主体参与方对购物中心建设运营以及商业流通领域的新趋势、新机遇的把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2019年中国零售市场回顾 零售市场规模创新高,新兴消费领域优势加大。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万亿元,首次超过40万亿元,同比增长8%,显著优于整体经济增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显现。 图表1:2005--2019年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网上零售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世邦魏理仕 网上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显现。随着物流配送体系的完善以及网购用户数量的增多,网上零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9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5%,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11.5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比上年提高2.3个百

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

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17/2018年)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二〇一八年十月

前言 2017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并好于预期,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动能不断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内贸流通创新改革走向深入,消费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零售业围绕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回归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零售本质,聚焦发展品质零售、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绿色零售,加快创新转型,行业发展充满活力。传统零售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不断调整商品和业态结构,百货店、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销售保持增长,实体零售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行业经营效益继续改善。电子商务加快向零售业渗透,电商平台主动牵手实体零售企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持续提升。 2018年,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促进城乡便民消费,加快构建现代供应链,建设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着力推动消费升级。未来我国零售业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品质零售、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绿色零售继续成为行业创新转型方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一八年十月

目录 一、行业发展概况 (1) (一)行业规模稳健增长 (1) 1.企业数量增长提速 (1) 2.销售规模较快增长 (2) 3.大中型企业销售好转 (3) (二)行业结构持续优化 (4) 1.网络零售引领消费升级 (4) 2.实体零售回暖势头强劲 (6) 3.无人零售成为投资热点 (8) (三)企业经营不断改善 (8) 1.债务水平持续下降 (8) 2.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9) 3.成本调控初见成效 (10) (四)行业贡献比较突出 (11) 二、行业发展特点 (12) (一)发展品质零售,逐步回归零售本质 (12) 1.转方式培育新动能 (12) 2.提品质满足新需求 (14) 3.优服务提供新体验 (14) (二)发展智慧零售,技术提升购物体验 (15)

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

当前联合国采用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来划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使用三个指标计算,1,人口健康水平,主要用人均寿命来衡量。2,教育和知识水平,用文盲率,大学,中学,小学入学率等指标来衡量。3,生活质量:使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 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发达国家。近10年的发展,使8000美元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2005年应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这8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以色列、韩国、马耳他、匈牙利和捷克。 另外,阿联酋、科威特等产油国人均GDP很高,但社会发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发达国家之中;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微型国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湾、荷属安的列斯等未获国家地位的经济体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名单(括号里面的是按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发达国家(共24国): 欧洲(18国):卢森堡(69,056)挪威(53,465)瑞士(49,246)爱尔兰(46,335)丹麦(45,015)冰岛(44,133)瑞典(38,451)英国(36,977)奥地利(35,861)荷兰(35,393)芬兰(35,242)比利时(34,081)法国(33,126)德国(33,099)意大利(29,648)西班牙(24,627)希腊(18,995)葡萄牙(16,658) 欧洲非发达国家:东欧的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黑,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克罗地亚,匈牙利,都算不上发达国家 美洲(2国):美国(42,076)加拿大(32,073) 亚洲(2国):日本(36,486)新加坡(25,176)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29,761)新西兰(23,276) 新增的发达国家(8国): 塞浦路斯(19,008)巴哈马(18,190)斯洛文尼亚(17,660)以色列(16,987)韩国(14,649)马耳他(13,144)匈牙利(10,896)捷克(10,708)

中国传媒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中国传媒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重点:在报纸的品种布局上,三级党报结构实现了党报对中央、省、地市的全面、均衡覆盖;晚报都市类报纸的集中度明显提高,在36个中心城市出版的晚报和都市类报纸,占全国同类报纸总量的49%;受城镇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多样化的生活服务类报纸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而功能单一的广播电视节目报依然在地市级生活服务类报纸中占据主导地位(占77%);全国性行业报纸主要集中在中央,企业报的分布则直接反映了中央和地方特大型、大型国有骨干企业的布局现状。2003年报刊治理后,报纸在县市一级的分布为数极少,现存54种报纸主要是民族自治县党报、晚报及县域专业类报纸,县级生活服务类报纸目前为空白。 我国现有报纸的总量、结构和布局,反映着我国报纸出版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国家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原则对报纸出版业进行宏观调控,逐步形成了报纸总量适度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布局日趋合理的基本格局,为我国报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截止到2005年7月,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其中,中央级报纸218种,占我国报纸总量的11.3%;省级报纸806种,占总量的41.8%;地市级报纸848种,占总量的44%;县市级报纸54种,占总量的2.8%。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出版报纸最多的省份为XX省,共出版100种报纸;出版报纸最少的为XX回族自治区,共出版15种报纸。我国报纸的结构经过历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以党报为龙头、各门类报纸共同发展的局面。2005年,全国出版各级党报438种,党报成为我国为数最多的单一品种报纸;出版晚报都市类报纸285种(其中晚报153,都市报132种),在全国报纸结构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党报;出版生活服务类报纸245种,其中广播电视报仍占有51%的比重;出版行业、专业及其他各类报纸958种,在20个细分子类别中,数量最多的是企业报,占这类报纸总量的16.9%。在不同刊期的报纸中,日报和周一刊报纸是我国报纸的主要类型,分别占报纸总量的49.7%和29.8%。我国72%的日报是党报和晚报都市类报纸。 第二部分:报纸出版业的发展态势 重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为中国报纸出版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党的“十六”大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为中国报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中国竟没有朝鲜发达---来自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

中国竟没有朝鲜发达?---来自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 国际上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标准叫“人类发展指数”,英文为“Human Development Index”简写为(HDI),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人类发展年度报告》做出评价。“人类发展指数”(HDI)是对人类发展成就的总体衡量尺度。是测量一个国家在人类发展的三个基本方面的平均成就:由3个指标构成,其中包括了2个毫无争议的指标和1个有些争议的指标。1)第一个指标:“健康长寿的生活,用出生时预期寿命表示”。这是一个硬性 指标,任何发展都应该以人的生命权、生存权为中心。这个指标代表了人民的食、衣、住,医疗、体育方面的基本情况,甚至还反映了人民的娱乐、心情状况。比如中国从1949年 的人均寿命35岁,通过20多年的努力发展到67岁就得了很高的分数,如果一个社会因饥荒饿死N千万人,就会引起人均寿命的下降,如果人均寿命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度提高,那什么“N千万人”的,联合国就把它当作谣言。除了食物, 医疗也是很重要的,中国曾经实行的合作医疗、赤脚医生制度,以及公费医疗都为人均寿命的大幅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7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通过《阿拉木图宣言》向全世界推广中国的经验。2)第二个指标:“人民的科学文化、人均受教育水平”---用成人识字率以及小学、中学和大学综合

毛入学率表示。中国在这方面也曾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据说就是通过背诵《老三篇》完成扫盲和提高识字率的,50 年代中期后又普及中小学教育,极大地提高了人均受教育水平。这个指标代表了社会的未来发展潜力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状态。3)第三个指标:“体面的生活,用人均GDP表示”。这个指标有些争议,因为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没有GDP,你如果把计划经济体系中的工农业总产值换算为GDP,往往容易算少。计划经济体系是尽量减少商品交换环节的,商业是不发达的;还有他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都是没有产值的,不好换算。比如古巴他连体育门票都是单位发,你怎么算他的产值?还有,“体面的生活”就很不好把握,什么算体面?一个人开一辆汽车固然体面,但乘坐完整的公交就不体面?再者,一个殖民地或一个被外来侵略者统治的国家,即使GDP再高,人民能体面吗?被美国黑水公司疯狂枪杀的伊拉克人,即使你是富人能体面吗?因此,我强烈建议把这个指标用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抗击灾难的能力来代表。有的极左分子甚至要求用军力和是否拥有核武器来代表,他们说战争才能反映真实的综合国力,打得赢,才是“硬道理”。现在和谐世界的理论统帅全球,在和谐理论教导下美国都要从伊拉克撤军论啦,朝鲜都要销毁核武器啦,台湾也要和平回归啦,极左分子叫嚣军力肯定是不会被接受的,我的“抵御抗击”指标还是有希望的。通过我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应该能体

传媒行业详细分析报告

传媒行业详细分析报告 【201X年09月】 一、行业发展环境:驱动传媒行业基本面发展动力依然不变跨年来看,板块成长主动力主要因素依然延续:经济 转型、消费升级带来的长期机会;行业处于较快成长期、相对成长优势;并购重组加速公司规模成长。 1、经济转型、消费升级带来的长期机会 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大趋势下,文化产业大繁荣是重点所向 20XX 年以来,不断出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201X 年11 月12 日三中全会落下帷幕,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使市场在资源 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之后,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人均收入提升、人口结构变迁推动的消费升级是未来10 年的命题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继201X 年我国人均GDP 突破6000 美元之后,201X 年我国人均GDP 有望进一步提升至6629 美元,未来十年都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

国家的关键时期,推动人均GDP 及人均收入持续增长是期间最大命题。 同时,从人口结构上来看,中国社会一方面80 后已成 消费主力、90 后正在快速崛起,另一方面也开始步入老龄 化阶段。年轻人消费观更加激进以及人口步入老龄化都将推动消费率提升和储蓄率持续下降。 2、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相对成长优势 我们梳理了20XX 年以来传媒行业各细分领域的成长性,201X 年前三季度,虽然整体营业收入增速虽然有所下降,但净利润增速则有较大幅度增长,在细分行业中尤以电影动画板块最为突出,互联网和整合营销行业净利率也保持较高水平;同时除广播电视外,其他各领域净利润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各细分领域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 传媒行业与其他行业对比而言,成长性和毛利率水平均有较大优势。从营收增速水平来看,近几年电影动画、互联网、整合营销等几个细分领域成长性均在20%以上,互联网 和电影动画更是在35%以上。净利润增速来看,除互联网领 域有一定波动外,新媒体均能保持。 中国传媒产业规模将超万亿元—— 201X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4月19日,《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在清华大学举办 的“传媒发展论坛”上发布。《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蓝

2017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报告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7年第四季度)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二O一八年一月

一、总体指数和分项指标 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为67.2,环比第三季度上升0.3,并高出荣枯线17.2,整体购物中心市场继续保持积极向上 的态势。 表1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 其中,现状指数为64.7,环比第三季度提升1.2,主要受益于租赁活跃度和运营表现指标的明显向好。临近年末,商家加大了打折促 销、节日活动等营销投入,使得第四季度成本控制指数环比下降1.5, 至36.0。 整体购物中心市场对未来6个月的预期指数略有下滑,预期指数为70.9,高出现状指数6.2。运营成本的持续增加是预期指数下滑的 主要因素,但对销售和租赁市场仍表现出乐观态势。

荣枯线 图1 现状指数和预期指数 从分项指标来看,2017年第四季度购物中心宏观市场指数为74.5,较第三季度继续下滑4.7,主要是大体量新增项目入市带来的竞争加剧。但该指标分值依然高出荣枯线24.5,表明业主对整体市场继续持有较强的信心。租赁活跃度指数为85.6,较第三季度上升4.9,且高于荣枯线35.6。运营表现指数为87.9,较第三季度进一步上升4.9。第四季度恰逢十一黄金周和圣诞、元旦双节,消费市场显旺,有89%和84%的项目在第四季度内实现了销售额和项目租金收入的增长。成本控制指数为36.0,低于荣枯线14.0,说明业主在控制成本支出上仍需进一步调整策略。

荣枯线 图2 现状指数分项指标 二、分城市能级指数 2017年第四季度,分城市能级指数表现各异。其中:一线城市指数为63.3,环比第三季度下滑4.4,运营支出较大继续成为一线城市指数下跌的主要因素。但一线城市的项目仍受市场青睐,其租赁活跃度指数为85.7,较二线和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别高出1.5和2.0。二线城市指数为69.8,环比第三季度上升5.0,且分别高于一线和三线及以下城市6.5和7.4,二线城市的所有样本项目第四季度的销售额和租金收入均呈增长或持平态势。三线及以下城市指数为62.4,环比第三季度下降4.0。

中国零售业分析研究报告

中国零售业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中国零售业发展基本情况 3 1.1 零售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3 1.1.1 中国零售业发展概况 3 1.1.2 当前中国零售市场的特点 4 1.1.3 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格局分析 5 1.2 2008-2009年国零售业现状分析7 1.2.1 2008年中国零售业区域结构7 1.2.2 2008年中国零售业不同业态规模结构9 1.2.3 2008年中国零售业竞争现状分析11 1.2.4 2008年中国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分析13 第二章主要零售业态分析14 2.1 连锁超市分析14 2.1.1 中国连锁超市零售业的现状 14 2.1.2 中国连锁超市运作和盈利模式20 2.1.3 2005-2008年中国连锁超市业总体销售额23 2.1.4 中国主要连锁超市基本情况 24 2.1.5 2008-2012年中国大型连锁超市未来发展25 2.2 便利店分析 28 2.2.1 中国便利店现状28 2.2.2 中国便利店运作和盈利模式 30 2.2.3 2005-2008年中国便利店业总体销售额31 2.2.5 2008-2012年中国中国便利店未来发展32 2.3 零售业态之:百货商场分析34 2.3.1 中国百货商场现状 34 2.3.2 中国百货商场运作和盈利模式35 2.3.3 2005-2008年中国百货商场业总体销售额36 2.3.4 中国主要大型百货商场基本情况 36 2.2.5 2008-2012年中国中国百货商场未来发展38 第三章其他零售业态分析39 3.1专业大卖场(建材,家电,手机)39 3.1.1 大卖场业现状 39 3.1.2 中国大卖场运作和盈利模式 41 3.1.3 2005-2008年中国大卖场业总体销售额42 3.1.4 中国主要大卖场基本情况42 3.1.5 2008-2012年中国大卖场未来发展43 3.2专卖店44 3.2.1 专卖店现状44 3.2.2 专卖店运作和盈利模式 44 3.1.3 2005-2008年中国专卖店总体销售额44

我国传媒产业运行现状分析

我国传媒产业运行现状分析 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状况 1、2015年“新常态”下传媒产业仍持续增长,媒介技术更迭加速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的放缓并没有阻滞新兴媒体的高速增长,而宏观政策的扶持也无法改变传统媒体江河日下的窘境。在这一年中,传统媒体面临着市场萎缩和人才流失等诸多问题,尤其是传统报业发行量与广告量都在经历着两位数的持续下滑,电视媒体也面临增长乏力和马太效应的双重挤压,唯有电影在“口红效应”与消费升级的带动下持续爆发式增长。新兴媒体在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市场格局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互联网巨头企业(BAT)携资本优势在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领域大肆扩张、争夺优质资源,媒介融合的态势也正在发生逆转。随着O2O、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等新模式、新思维的出现,也使得新兴媒体呈现出了更多的活力。 (1)“新常态”下传媒产业仍持续增长 经济下滑态势下“口红效应”促使影视娱乐产业进入爆发式的增长期。201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站上了440亿元票房的新高地,增速达到自2010年以来最高。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的中国,电影票房在2016年将突破500亿元,在2017年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综艺娱乐节目也在2015年进入井喷式发展阶段,全年共有215档综艺节目面世,突破中国综艺节目产量最高峰。随着网络视频行业的崛起,2015年成为“网络自制剧元年”,网络视频产量较2014年增长了7.7倍。 外部经济环境的波动无疑会对传媒产业产生影响。从中国经济长期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大趋势来看,传媒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总量的稳定增长是毋庸置疑的,但经济短周期的波动和传媒产业在经济环境影响下的内部调整也是不可避免的。2015年是中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的一年,一方面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依然较大,GDP增速从2014年的7.3%下降到2015年的6.9%,而有关预测显示2016年GDP 增速可能还有继续下行的风险。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导致企业经营压力普遍增大,使得企业在广告投放上变得更加慎重。 (2)媒介技术更迭加速,下一代互联网概念被不断刷新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传媒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对于当前的中国传媒产业而言,技术的更迭无疑是最大的变量。在传统媒体时代,技术的迭代周期可能是几十年甚至更长,但在新媒体时代,技术的迭代周期已经被压缩到10年左右,甚至未来还有加速的趋势。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当之无愧的互联网大国,半数中国人已经接入互联网,网民规模增速提升,同时网民个人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端集中。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35.9%,而其中约50%以上来源于移动互联网广告收入。与此同时,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规模达12.8亿台,智能终端设备渗透率已经超过90%。

2016年度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2016年度)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1) 一、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编制背景 (1) 二、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介绍 (2) 第二部分 2016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 (5) 一、总体指数和分项指标 (5) 二、分区域和城市指数解读 (6) 三、分物业类型指数解读 (9) 第三部分 2017年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展望 (10) 一、总体购物中心市场展望 (10) 二、区域和城市市场展望 (10) 三、分物业类型市场展望 (12)

第一部分前言 一、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编制背景 消费已成经济增长主引擎,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加快。2016年,中国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突破3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4%,实际增长9.6%,高于GDP增速2.9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与此同时,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更加追求品质与个性,更加体现融合与多元,更加强调服务与体验。 图1 2013-2016年三驾马车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购物中心建设处于高峰期,阶段性过剩风险不容忽视。凭借丰富的业态、多样的体验、舒适的环境,购物中心业态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者欢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购物中心建设最为活跃的市场。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全国大中型购物中心项目数量已超

过4000家。但同时,在部分城市,购物中心的大量开发已经开始对招商、后期运营产生影响,阶段性的供应过剩风险正逐步积聚。据专业机构2016年调查显示,2015-2016年间,超过50%的新购物中心项目延期开业超过6个月,项目预租周期也从过去的12-18个月延长至19-24个月。 鉴此,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委托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组织编制了“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以作为中国购物中心市场发展的阶段性指标,为各地政府和各市场参与主体在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时提供参考:第一,及时、有效、客观地反映市场的变化。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的指标构成决定了该指数体系的建立和常规化能够及时、有效、客观地反映消费市场和购物中心行业的变化,包括购物中心业主对整体市场的信心情况和样本单位运营情况的定期反馈。并在全国不同区域内、不同城市能级内、不同物业类型之间作出比对,体现各个市场的发展特色和优劣势。 第二,为购物中心行业和参与单位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参考意见。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设立了未来6个月的预测部分,从不同参与单位对短期内项目的运营情况和对整体市场的信心方面做出预判,并编制为预期指数。通过与现状指数的对比,反映未来短期内购物中心市场的基本趋势,为相关企业运营策略的设立和调整提供参考意见。 二、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介绍 (一)指数定义 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是衡量国内主要城市购物中心发展的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