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为实现公司的安全运行工作,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目的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2、评价范围

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3、评价方法

制定的评价准则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以及风

险度。

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方面分别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4、量化分值标准

对这3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

当繁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3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具体如下: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风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根据其简化公式为:D=L×E×C

风险分值D的选择确定(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定性等级

可承受风险(一级):安全的,不需要采取措施;

一般风险(二级):临界的,有可能千百万较轻的伤害和损坏,应采取措施;

主要风险(三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坏,要立即采取措施;

重大风险(四级):破坏性的,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必须立即排除。

重大风险判定:

(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2)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3)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或控制措施的;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

5、风险评价安全管理规定

(1)风险评价的频次规定

生产经营部门根据以上确定的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常规的风险评价每年一次,异常的风险评价或事故潜在紧急情况的风险评价,应随时进行。在检修或抢修时应进行异常的风险评价,同时办理相应的工作票,使职工掌握预防或控制措施的有关内容。

(2)风险评价的安全管理

风险管理的机制是先确定分析的范围和目标,从事的活动,使用的设备设施中选取分析对象,对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工艺过程、作业场所等方面进行危害识别,根据评价准则判断风险度的级别,确定风险是否属于可接受的风险。对于不可接受的风险应根据风险度的大小分为巨大、重大、中等风险,职能管理部门对不可接受的风险进行安全管理,并规定整改的期限和整改措施。整改措施采取后,再做一次风险评价,确定风险是否降低到了可容忍的程度,如果没有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应进一步采取措施,直到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3)生产经营部门根据以上确定的评价准则评价后,将评价结果书面报告公司安委会办公室,对存在重大、巨大风险度的部门或岗

位,制定的监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使其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解决,使职工掌握预防或控制措施的有关内容,同时报安委会办公室存档备案,有关职能部门对控制措施实施监督管理和审查。

(4)记录重大风险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即风险度D值的大小,将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后,确定的重大以上风险,按照优先顺序进行控制治理,并记录且定期更新。

6、评价组织

1)公司成立风险评价领导小组

2)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岗位员工要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

7、其它要求

1)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重大风险,并制定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2)评价出的重大隐患项目,应建立档案和整改计划。

3)风险评价的结果由各单位组织从业人员学习,掌握岗位和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和控制措施。

4)按照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风险评价的内容

8、职责

1)站长的职责

(1)组织领导开展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检查危险源管理办法及有关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2)督促各部门对危险源进行检查,并对所查出的隐患实施整

改措施,同时,了解全公司危险源的分布状况及存在重大缺陷状况。

(3)审阅和批示有关装置部门报送的危险源隐患汇总表,并督促或组织对其及时进行整改。

(4)对危险源漏定或失控及由此而引发的死亡及以上事故承担责任。

2)班组长的职责

(1)负责本班组的危险源控制管理,熟悉各级危险源控制的内容,督促各岗位人员(包括本人)对各级危险源进行检查。

(2)对本班组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确实无力整改的应及时上报,同时立即采取有效的临时性措施。

(3)对本班组内危险源进行认真检查,对隐患整改或信息反馈方面出现的失误及由此引发的各类事故承担责任。

3)岗位操作人员的职责

(1)必须熟悉本岗位有关危险源的检查控制措施内容,当班检查控制情况,严禁弄虚作假。

(2)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班长,并协助整改,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则应采取临时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3)对因本人在危险源检查、信息反馈、隐患整改、采取临时措施等方面延误或弄虚作假,造成危险源失控而发生的事故承担责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