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类国际性会议综合分析.doc

上海各类国际性会议综合分析.doc
上海各类国际性会议综合分析.doc

2011年上海各类国际性会议的综合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汇总,现将2011年度在本市举行的各类国际会议的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2011年上海举办国际会议的基本情况

1.会议数量及类型

2011年上海共举办国际会议745个,与2010年相比减少48个。其中:

公司会议256个,占全部的34.4%;与2010年相比增加44个,同比增长20.8%;

协会会议247个,占全部的33.2%;与2010年相比增加4个,同比上升1.6%;

专题研讨会及论坛194个,占全部的26%;与2010年相比减少15个,同比减少7.2%;

其他会议(包括政府会议)48个,占全部的6.4%,与2010年相比减少81个,同比减少62.8%。

2.会议规模

从2011年已举办的国际会议规模看,100人以下的会议数量有所减少,100人以上的会议数量有所增长,其中:1000人以上的大型会议31个,占4.2%,比2010年增加4个;

500-999人的会议54个,占7.2%,比2010年减少了17

个;

300—499人的会议有113个,占15.2%,比2010年减少了15个;

100—299人的会议有441个,占59.2%,比2010年减少了4个;

50—99人的会议有86,占11.5%,比2010年减少了6个;

50人以下的会议有20个,占2.7%,比2010年减少了10个;

745个会议与会总人数达到204040人,其中海外与会者达到57980人。

3、会议持续时间

会期在6天以上的会议共有26个,比2010年减少11个;

会期在3—5天的会议共有332个,比2010年增加10个;

会期在1-2天的会议共有387个,比2010年减少47个。

二、2011年上海国际会议的特点

1.“公司会议”增长幅度较大

公司会议和协会会议同2010年相比均有增长,其中,公司会议与2010年相比增长较大,增加44个,同比增长20.8%;协会会议与2010年相比增加4个,同比增长1.6%。

2.政府和其他会议明显减少

2011年举办的国际会议中,政府等其他会议48个,占全部

的6.4%,与2010年相比减少81个,同比减少62.8%。说明自2011年2月,财政部、外交部联合发出《关于严格控制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通知》以来,政府办会明显减少,对整个会议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3.与会外宾人数进一步增长

2011年国际会议与会总人数比2010年略有减少,达到204040人次,比2010年减少2113人次,同比减少1%;与此同时与会外宾总人数有所增长,达到57980人次,比2010年增加3143人次,同比增长5.7%。这说明2011年举办的国际会议境外与会者比例在增加,境外代表占28.4%,国际化程度在增强。

4.会议的规模进一步增大

尽管2011年国际会议数量比2010年减少48个(同比减少6.1%),但是与会总人数仅比2010年减少1%。平均每个会议的会人数274人,比2010年的260人增加14人,增长5.4%,说明2011年举办的国际会议的规模进一步变大了。

从2011年已举办的国际会议规模看,除1000人以上的国际会议的数量有所增加,其余会议的数量均略有所减少。其中,1000人以上的大型会议31个,占4.2%,比2010年增加4个;500-999人的会议54个,占7.2%,比2010年减少了17个;300—499人的会议有113个,占15.2%,比2010年减少了15个;100—299人的会议有441个,占59.2%,比2010年减少了4个;50—99人的会议有86,占11.5%,比2010年减少了6个;50人

以下的会议有20个,占2.7%,比2010年减少了10个1000人以上大型会议的增加也是2011年会议平均规模增大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说明了世博会之后上海的会议场馆进一步完善,为举办千人以上的大型国际会议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5.会议3-5天的会议有所增加

2011年,会期在6天以上的会议共有26个,比2010年减少11个;会期在3—5天的会议共有332个,比2010年增加10个;会期在1-2天的会议共有387个,比2010年减少47个。

6.专业会议公司在沪办会呈现上升趋势

专业会议公司、咨询公司和商业公司的会议部门在沪办会的次数和家数逐年增长,一批境内外的商业会议公司已经在沪成立了公司或办事处。例如,捷培森咨询有限公司(JF Pearson)、易贸会展(CBI EVENTS)、百奥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IT Life Sciences)、上海翱蒲商务咨询有限公司(oppland)、《欧洲货币》杂志(Euromoney)、香港精肯会展(Beacon events)、英国汽车物流杂志(Automotive Logistics)、诺本集团(Noppen)、上海奇数商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IGVision)、法戈(中国)咨询公司(FAGO PR & Events)等。这些公司在沪举办国际会议丰富了会议的举办主体,也提高了上海会议的市场化程度。也是2011年公司会议增长明显的原因之一。

三、对上海会议旅游市场发展及趋势的几点建议

1.积极面对增值税改革对会议产业的影响

2011年11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相关政策,于2012年1月1日起上海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税制改革,是推动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上海乃至全国的会议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为全国推广发挥示范作用。上海会议旅游企业应积极应对增值税改革对行业的影响,做好市场服务。

2.政府会议减少趋势

自2011年2月,财政部、外交部联合发出《关于严格控制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通知》以来,政府办会明显减少,2011年举办的国际会议中,政府等其他会议同比减少62.8%。2012年1月19日,财政部印发《在华举办国际会议费用开支标准和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进一步对政府举办国际会议的场租费、餐饮标准等开支标准进行了规范和管理。上海会议旅游企业应积极配合国家相关政策做好相应营销调整。

3.公司会议、协会会议、商业会议保持增长

尽管政府会议减少幅度较大,但是公司会议和协会会议同2010年相比均有增长,其中,公司会议与2010年相比增长较大,增加44个,同比增长20.8%;协会会议与2010年相比增加4个,

同比增长1.6%。这些会议的增长与上海商业会议公司的进驻以及上海作为商务目的地城市的吸引力密不可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