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消费心理学

(完整版)消费心理学
(完整版)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消费与消费者

1、消费

消费是一种行为,是消费主体处于延续和发展自身的目的,有意识地消耗物资资料和非物资资料的能动性为。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类心理活动的日益复杂化,人类行为活动的总体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人类的消费行为与人类的生产相伴而来,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古老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从广义上看,人类的消费行为可划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两大类。

生产消费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及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消耗及其磨损,生产消费包括在生产过程之中,是生产过程连续进行的基本条件。

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对各种生活资料、劳务和精神产品的消费。个人消费是人们维持生存和发展、进行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社会最大量、最普遍的经济现象和行为活动。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看,个人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环节之一。个人消费是一种最终消费,狭义的消费就是指个人消费,消费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就是消费者的个人消费。

2、消费者

消费者是指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参与消费活动的个人或集体,即从事消费活动的主体——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类:

(1)从消费过程考察,消费者是指各种消费品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用者。作为一个动态运行的消费过程,购买者本身不一定是需求者或使用者,如为他人代买的商品;而使用者也不一定是购买者,如尚无生活能力的孩童使用父母为他们买来的商品。如果把消费过程作为需求、购买及使用三个过程的统一体,那么,处于这三个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全过程的人都称为消费者,消费者就是指实际参与消费活动的某一个或全过程的人。

(2)从在同一时空范围内对某一消费品的态度来看,可以把消费者分为现实消费者、潜在消费者和永不消费者三类。

现实消费者是指通过现实的市场交换行为,获得某种消费品并从中受益的人。

潜在消费者是指目前对某种消费品尚无需要或购买动机,但在将来有可能转变为现实消费者的人。

永不消费者是指当时或未来都不会对某种消费品产生消费需要和购买愿望的人。

作为具体的某一消费者,在同一时点上,面对不同的消费品,可以同时以不同的身份出现,例如某消费者对A商品是现实消费者;对B商品是潜在消费者;而对C商品可能又是永不消费者。

(3)从消费单位的角度考察,可以把消费者划分为个体消费者、家庭消费者和集团消费者三类。

个体或家庭消费者是指为满足个体或家庭对某种消费品的需要而进行购买和使用的人,它与消费者个人的需要、愿望和货币支付能力密切相关。

集团消费者是指为满足社会团体对某种消费品的需要而进行购买和使用的集团。作为团体消费行为,不一定反映消费者个人的愿望或需要,也与个人支付能力没有直接的关系。

二、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消费商品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

脑对客观事物或外部刺激的反映,是人脑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偏好和选择,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无一不受其心理活动的支配,例如,消费者是否购买某种商品,购买哪种品牌、款式,何时何地购买,采用何种购买方式以及怎样使用等,都和不同消费者的思想、情感、气质、性格、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相应的心理反应密切相关。这种在消费过程中发生的心理活动就叫做消费心理。消费心理即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消耗商品及劳务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心里态势及其规律。

人的消费活动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行为,而是表现为某种需要的行为冲动,这种行为冲动总是在不同的心理和社会诸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发展和变化。一般来说,支配人的消费行为往往出于两种消费心理:一种是本能性消费心理,另一种是社会性消费心理。

本能性消费心理是指主要由人的生理因素所决定的,属于自然状态下的心理反应。例如人们饥则食,渴则饮的行为就是以消费者生理因素为基础的一般现象。本能性消费心理的反映强度和表现方式又取决于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因素,如消费者的气质、性格、意志和能力。

社会性消费心理即消费心理的社会性,是指由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的心理需要,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使人类的消费活动由简单的满足生理需要,变为具有特定含义的社会行为,并且在内容和质量上不断提高。例如,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从最初的遮羞御寒到现在赋予其服饰文化、个人身份地位表现的内涵,并且加进了流行、时尚等诸多元素。

本能性消费心理表现为基础的、初级的心理活动,它是人类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与反映,社会性消费心理是在本能性消费心理的基础上发展的人类的较高级的心理需要,它是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为前提的。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在人们的消费活动中,本能性消费心理反应越来越被社会性消费心理活动所掩盖,从对人们的消费行为的影响来看,社会性消费心理成为影响和支配人们的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三、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消费心理学以消费者在其消费活动中的心理行为现象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消费心理与行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如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特定的活动方式和内在规律,对消费心理的专门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发现和掌握消费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一般规律,更有针对性的开展营销活动,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包括以下内容:

1、对消费者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的研究

心理学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和活动的规律。消费心理学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心理规律。因此心理学有关感觉、知觉、学习、记忆、需要、动机、情绪、情感和个性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必能为解释人的消费行为提供帮助。多年来心理学积累的研究方法为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消费心理学将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运用于营销领域,通过对消费者个性心理的研究,了解形成不同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及消费结构的内在心理基础。例如,一些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能够果断地做出购买决策,而有的消费者则表现得犹豫不决,其原因就是消费者个性心理存在的差别。消费者的个性、气质、性格、能力几个性倾向性是影响消费者心理活动的内在因素。

2、对影响消费者心理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及市场环境的研究

消费者是一个“社会人”,他的任何一种消费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其消费行为要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消费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大到政治制度、社会风气、社会习俗、家庭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供求等,小到消费者购物的场所、购物环境、服务方式和态度、广告宣传、企业声誉及商品的品牌等。上述诸多因素,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制约着消费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过程,这些外部因素如何影响

消费者的心理行为同样是消费心理学不可忽视的研究内容。

3、对消费者的需求动态和人们消费心理变化趋势的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胃口”越来越高,消费行为与消费动机越来越复杂,消费的内容和形式日趋多样化。物质产品的丰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需求层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去只满足于吃饱穿暖、衣食无忧,而现在则注重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的提高,重视精神方面需求的满足。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生理需要基本满足之后,人们便会向往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在温饱问题基本得到满足的人们心目中,归属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已经上升到与一日三餐同等重要的地位。

例如,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流行和时尚,绿色食品已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绿色食品的走俏为营销者提供了无限的商机,有识之士只有认清了这一消费趋势,才会全力投入对绿色产品的开发,否则,将会错失商机。由此可见,对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变动趋势的研究和把握,对企业营销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节研究消费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一、消费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消费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它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普通心理学综合的研究了社会实践中人的心理现象的共同规律,对人类的各种意识、行为做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许多心理学家运用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去研究人类在各个生活领域中特有的心理活动规律,从而派生出许多心理学的分支。例如,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出现的心理学分支有:青年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及女性心理学等;按照研究领域的不同出现的心理学分支有: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及犯罪心理学等。使心理学成为一个大家族,心理学与社会实际结合越来越紧密,大大的丰富和深化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消费心理学即心理学原理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2、消费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消费心理与行为是社会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现象,但是人们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并随着市场营销的需要而逐步深入的。在商品匮乏的情况下,生产者和商人无需考虑如何扩大商品的销路,客观上没有专门研究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需要;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初期,商品经济虽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总体上还是供不应求的,多数商品处于“卖方市场”的阶段,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无需担心产品的销路而考虑消费者的需求,有关消费者心理的问题在这一时期自然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进入繁荣发展阶段,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确立,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物质产品极大的丰富起来,“买方市场”开始形成,产品市场的有限性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此,许多企业主开始把目光转向寻找和开拓市场的途径。为了使自己生产的商品更加适销对路,他们开始关注和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兴趣和购买欲望,促使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在这一时期,心理学的发展为消费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从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心理学理论得到迅速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创立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分析方法,正是这些理论和方法为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者不再满足于实验室从事纯学术研究,而纷纷把其研究扩展到工业、军事、教育及医学等各个社会领域,尝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和指导人们的

社会实践活动。自1901年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D.斯科特提出可以将心理学应用到广告活动中后,斯科特将有关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出版了《广告心理学》一书,《广告心理学》的出版开辟了消费心理学研究的先河。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美国的许多心理学家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的需要,积极从事消费心理的研究和实验,出版了多部相关的著作,从不同侧面探讨消费心理学的有关问题,丰富了消费心理学的内容,使消费心理学理论体系逐步完成。由此可见,消费心理学的产生,一方面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心理学的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扩展和深化的产物。

3、消费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关于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研究进入全面发展和成熟阶段,除学术团体外,许多大企业也设立了研究机构,专门从事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有关消费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的传播日益广泛,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消费心理学研究内容日益深入,研究方法趋向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定性分析以外,还运用统计分析技术。信息技术及动态分析等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精确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模型,对消费心理现象进行定量分析,从因果关系、动态发展及数量变化上揭示个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推入下一个新的阶段,使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更加全面,理论分析更加深入,学科体系也更加完善,消费心理学在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4、消费心理学在我国的研究情况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在消费心理学的研究非常薄弱,很少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消费行为和消费者。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听命于国家计划,没有直接面对市场和消费者,也没有关注和研究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必要;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人们受极左思想的束缚,把个人消费与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等同起来,在理论上视为禁区,造成了研究人员的匮乏,加之长期的商品短缺,消费水平低下,消费观念的陈旧,这些都在客观上阻碍了消费心理学相关理论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消费品市场迅速发展,买方市场逐步形成,消费者在消费水平、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及消费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的自主意识、成熟程度远远高于以往任何时期。以此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从其经营实践中,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消费者是上帝,消费者是企业利润的来源,消费者的货币选票的投向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了争夺消费者手中的货币选票,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便成为企业营销管理者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成为理论界探讨的重要课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系统的大量从国外引进先进有关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成果。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在引进国外研究方法和经验的同时,还针对我国市场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研究,例如,针对我国城乡差别的扩大,对我国城乡不同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研究;针对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的家庭结构,对独生子女这个特殊消费群体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等。从事消费心理的专门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日益增多,我国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还纷纷开设《消费心理学》课程,作为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目前,工商企业对消费心理研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经营决策部门对消费者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消费心理学在我国已经由介绍、传播时期进入到普及和应用期,其发展前景看好。

二、研究消费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使企业经营与消费者需求实现最佳结合的基础。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服务商品,正确引导消费,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1、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它所提供的产

品是否适销对路,是否符合消费潮流,归根到底,取决于消费者是否乐于购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掌握经济的主动权,就要了解自己的服务对象,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心理。

2、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消费者购物选择的要素,一是看商品本身的质量如何,而是在于销售人员的服务水平,销售现场服务人员仪表、语言、态度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因此,营销人员只有认真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规律,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根据不同类型的顾客采取不同的接待方法,使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既卖出了商品,又争取的更多的“回头客”,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营销人员虽然有良好的愿望,想为顾客排忧解难,却往往事与愿违,顾客可能并不领情。

3、有助于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科学消费

消费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消费活动的效果如何不仅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供求情况。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而且更多的取决于消费个人的决策水平和行为方式,而这些又与消费者自身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认知方式及价值观念等有着密切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由于商品知识的欠缺,认知水平的偏差,消费观念的陈旧,信息筛选能力不足等原因,往往陷入消费误区或出现决策失误。通过传播和普及有关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知识,可以帮助消费者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走出消费误区,增强科学消费观念,提高他们的购买决策能力,使其消费行为更加科学合理。

面对丰富多彩的商品世界,变化多端的流行时尚和外来生活方式的冲击,消费者心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如挥霍浪费机盲目攀比等,这就需要我们分析这些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引导消费者自觉纠正心理偏差,改善自己的消费行为,引导社会消费向文明、适度及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三节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消费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在消费心理学中,遵循客观性原则:一方面要认识到营销活动中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在市场经济这个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只有密切联系营销活动的实践情况,才能客观、全面的分析市场经济条件制约下的消费者心理活动的特点,揭示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而绝不能脱离实际去主观臆测;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对消费心理学的一切研究成果,包括假设、原理和各项规律,都必须在营销活动的客观实践中进行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性。客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也同样如此。

2、发展性原则

市场风云变幻莫测,营销活动千变万化。坚持用发展性原则研究消费心理学,就要用运动和发展的观点去认识问题,营销活动中人的心理是伴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绝不能用静止的、千篇一律的眼光去认识心理现象。消费者和营销者的心理和行为,不可能都处于静止状态,或处于某种固定的模式之中,社会消费心理是在不断变化的。例如20世纪末,我国消费者的家庭生活方式已经由温饱型走向小康型,家庭消费已由单纯的物质消费转向物质和精神消费相结合的消费方式。进入21世纪,我国消费者的家庭生活方式正朝着物质更丰富、精神更愉快、生活质量更高的生活方式发展。因此,我们要在发展变化中研究营销活动中的心理现象。遵循发展性原则,不仅要求阐明营销活动中已经形成的心理现象,还要阐明那些潜在的或初露端倪的心理现象;同时,还要预测消费心理活动的发展趋向,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消费心理活动的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3、联系性原则

客观事物不仅在永远地运动着,而且事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营销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环境气氛、服务手段及主体状况等。所以研究消费心理现象,不仅要考虑引起人的心理现象的原因和条件,还应考虑影响和制约心理现象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不仅如此,还要认识到,人是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与人间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状态是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坚持联系性原则,还要认识到消费心理学是一门交叉科学,处于生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及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结合点上。因此,研究消费心理学要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进行,特别是要联系国外研究消费心理学的动态和成果,吸收西方市场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以推动我国消费心理学的发展。

二、研究消费心理学的基本方法

由于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营销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特殊性。它不能想许多自然科学那样,借用精密的仪器和测量工具,制造一个典型的环境,进行科学的观察和试验,测定数据。进行精确的计算,最后得出研究结论。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只能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导下,运用心理学及社会学等人文科学所使用的方法,即主要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社会统计分析的方法,科学的概括出消费心理发生和变化的理论和规律。人是万物之灵,人的消费心理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及多变性,因而消费心理学的研究也多种多样。根据消费心理学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内容的区别,其采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消费心理学,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科学研究中最一般、最简单和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也是研究消费心理学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自然观察法就是研究者依靠自己的感觉器官,有目的、有计划且主动地观察研究对象在营销活动中的言语、行动和表情行为,并把观测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的记录下来,然后分析其原因和结果,从而揭示其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方法。这种观察既可以凭借人的视觉器官直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或描述,也可以利用仪器或其他现代技术手段间接进行观察。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直观,观察到的材料比较真实、可靠,这是由于被观察者实在没有任何外界影响,没有受到任何干扰的情况下作出的行为,其行为是其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其不足之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和被动性,观察到的材料本身有一定的偶然性。

自我观察法就是把自身确定为研究对象,将自己摆在营销活动的某一位置上,充当消费者或营销人员,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或工作经验,设身处地去感受消费者或营销人员的心理变化,从而分析研究营销活动中的心理变化规律。

观察法在研究商品价格、销售方式、商标、广告、包装、商品陈列、柜台设置、品牌及产品的被接纳程度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成果、

2、实验法

实验法是对被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进行人为地干预,以暴露其特性,人为地控制研究对象,创造条件,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研究对象的心理活动的方式。它又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形式。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人为的情况下严格地控制外界条件,在实验室内借助各种仪器和设备进行研究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般准确性较高,但只能研究营销活动中比较简单的心理现象,例如商业广告心理效果的测定等。

自然实验法是在营销活动的实际中,有目的地创造某些条件或更换某些条件,给研究对象的心理活动一定的刺激或诱导,从而观察其心理活动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主动性的特点,既可以研究一些简单的心理现象,又可以研究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让被试者扮演某个角色,然后以这个角色的身份来表明对某一事物的态度或对某种行为做出

评价。例如,将一副绘有一家庭主妇面对各种罐头食品陈列架的图片出示给被测试者,要求其说出图中祝福的购买想法。由于被测试者不知道图上的人到底在想什么,往往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愿望,说出图中该家庭主妇的想法。所作的回答无疑是反映了被测试者本人的想法。

与观察法相比,实验法的研究设计与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对设施及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所需的人力物力也比较多,因而花费的代价也比较大。

3、访谈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直接交流,在口头信息沟通过程中研究消费者心理状态的方法。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执笔人:主审人:课程编号: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专业 开设学期:第X学期 二、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消费心理学》是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其功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消费者,分析消费者的心理活动,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研究方式,培养学生研究消费者营销活动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与《网络营销》、《客户管理》、《模拟营销》、《谈判与沟通》等课程的学习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顾客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营销或销售工作的职业技能,与《模拟营销》、《连锁经营管理》、《奢侈品营销》等后续市场营销策划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策划能力。 (二)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从事与消费者消费活动有关的信息搜集、信息整理和信息分析,并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会察言观色,善于换位思考,准确地把握消费者心理活动,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3)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敏捷,反应快速; (4)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2.知识目标 (1)具备感觉与知觉、记忆和注意、学习和联想、思维和想象、需要和动机等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消费者个性心理知识; (3)具备需要与动机的理论知识; (4)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决策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5)掌握消费者群体心理与行为知识; (6)掌握商标、包装、价格等商品因素以及消费习俗、消费流行、家庭、广告、营销环境等非商品因素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影响的分析方法。 3.态度目标 (1)具有吃苦耐劳、认真细致、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 (2)养成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树立“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强化职业道德意识; (4)培养团队精神,强化团队协作意识。 三、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通过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工作岗位分析,确定《消费者心理学》课程的设计思路为:以工作情景需求调查分析为基点,结合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及行业内专家的指导,打破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营销或销售工作中对消费心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础,突出本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营销或销售工作技巧与技能服务,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有效地将消费心理学

学完消费心理学课程的心得体会

学完消费心理学课程的心得体会 什么是消费心理学呢?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做什么都有一个人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包括了很多,而消费心理学就是其中之一。我觉得学了消费心理,无论是自己作为消费者,还是从事以后的营销路等都是有用的,起码不会那么容易受到欺骗或者买了不必要的东西,而作为营销者对自己了解顾客的需要而做出相应的措施也是有必要的。 消费心理学与很多方面都有联系,比如说广告与消费心理。有句话说:成功的广告是遵循消费心理规律的广告。其中,最初的纸尿裤广告是以让妈妈领孩子的时候更轻松,更舒服为中心的视频广告,但是由于家里婆婆的传统认知与思想而不太倾向于用纸尿裤来让妈妈更舒心,认为这种对妈妈有利,而对宝宝可有可无的东西,不应该去消费,因此最初的纸尿裤进入中国市场时营销效益不是很乐观;随后,纸尿裤广告重点以孩子为中心,妈妈却占了宝宝的光变的更舒心,将纸尿裤对宝宝的好处写入广告,对宝宝的成长有帮助的元素加入广告后,诱发了消费者的需要并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这样每一位父母长辈都会为了孩子的一切去购买这种商品,认为对宝宝有好处而且对妈妈也有好处的商品值得去消费使用。因此,在广告有限的时空中以情动人,道出多数消费者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引起大家感情上的共鸣,让他们觉得广告道出了他们的心声,自然而然对这个产品刮目相看。 在消费心理课上,学到了思维与记忆的重要性。记忆是美好的,记忆是在记下之后去回忆的过程,一个人的酸甜苦乐都是在记忆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只有记没有忆,问起以往的事情就像倒带一样,没有任何的心中体会,就会觉得这些事情平淡无奇,另外我们的记忆是衰减的,一件事情、一个人、一段话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模糊,想要记得更清楚,只有时常

《消费心理学》教材课后习题及答案

模块 (仅针对知识)【稳扎稳打】 (一)单选5 个 1. 在消费心理学研究中,通过控制自变量变化来研究因变量变化的 方法是(C)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访谈法 2. 天气越来越冷,小张准备为自己添置一件大衣,她走进无锡八佰伴的三层女装部,远远地就被某柜台的一件亮丽的黄色大衣所吸引, 这

在心理学上属于(B) A.分析B.感觉C.知觉D.喜欢 3. 东风标志汽车公司在2005 年调整其营销策略,对其旗下的307 轿 车均大幅度降价,其中一款基本型从15.18 万直接下调至12.98 万,销 量大增。这是因为心理学中的(C)在起作用。 A.感觉适应 B. 感觉对比 C. 感觉阈限 D.感觉 联合 4. 沃尔沃轿车一上市就大力宣传其“安全性” ,宝马、通用等汽车公司也跟进强调安全性能,但都没有成功,反倒进一步强化了沃尔沃轿车. 的这一“安全”概念,这是因为(A)

C. 对比律在起作用 D.A. 知觉背景在起作用B.感觉是相对的知觉恒常性起作用 5. 可口可乐、肯德基等知名品牌经常在各大电视台频繁做广告,这是应用了心理学中的(D)原理。 C. 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A. 首因效应B. 优先效应 (二)多选5 个 1. 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ABD) D. 交流过程 E.意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 决策过程

志过程 2. 根据情绪的愉快度来分类,可以分为(BC) A.悲观情绪 B.积极情绪 C. 莫名情绪 D.消极情绪 E. 双重情绪 3.购买动机的特征有(BCD) D. 内隐性 E.阶段性A.自发性B.主导性C. 方向性 4. )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信息搜集的渠道主要有( ABCDE A.个人来源B. 商业来源C.公众来源D.经验来源E.企 业来源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每学期学分: 3 学分 每学期学时:48 学时 适用对象:市场营销专业 先修课程:无 一、教学目的 了解和掌握消费过程中的消费者心里现象的产生与发展的规律,能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具体的营销中的问题,针对消费者的行为的特点与消费者的心里规律组织营销。 二、教学要求 学生要熟练地掌握消费者基础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注意、记忆、情感以及需要和动机等基础心理现象的规律;掌握消费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群体、文化、经济以及消费流行等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掌握产品的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包括产品的价格、包装、命名等因素。能从整体上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为营销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四、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消费行为学导论 内容提要: 了解和掌握消费行为分析与研究的基本内容以及学科的发展和特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消费行为分析的基本内容。 §1.1消费行为分析研究的内容 一、消费者的基础心理现象 二、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三、产品因素与消费行为 §1.2消费行为分析的发展 一、学科的发展 二、消费行为分析的意义 第二章消费者的基本心理现象(一) 内容提要: 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个体认知、注意与记忆的规律以及特点,能针对消费者的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知的特点和规律、记忆的规律和特点。 §2.1感觉与知觉(认知) 一、感觉与知觉 二、知觉的特点 三、影响个体认知的因素 四、知觉的研究 五、认知到的风险 §2.2 注意 一、注意与其分类 二、影响人注意的因素 §2.3记忆 一、记忆与记忆规律 二、影响人记忆的因素 三、强化与泛化 四、联想 第三章消费者的基本心理现象(二)

《消费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消费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1学年第二学期 《消费心理学》试题A 诱导性 消费需求 商业广告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通常包括 ___________ 、情感过程和 _____________ 三 个阶段。 2 . 1901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阐述了心理学可以应用于广告的问题 。 《 》一书是第一部有关消费心理学的著作。 3. 消费心理学以市场活动中消费者 ___________ 的产生、发展以及 ___________ 作为学科的研究对象,并探讨在市场营销活动中 _____________ ■勺相互关系。 4. 广告具有的心理功能是:沟通功能、 ____________、促销功能、_____________ 和教育功能。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的诱导方式方法有:证明性诱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产品命名在消费者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 ■勺功能,诱导 情感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 ■勺功能,便于记忆的功能。 7?营销员存在着不同的气质类型和典型的销售行为,通常有以下几种:即 _______ 、活泼型、 、 和沉默型。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 ?通过口头信息传递途径了解消费心理的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抽样法 C .问卷法 2. 一个人作为消费者的时 、名 兴趣 4分,共20 分) 知觉 词解释(每各 D ?访谈法

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标准

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标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现代推销技术》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现代推销技术 编制人:张丹 学院审核: 教务处审核: 编制日期: 2013年8月 《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职业技术课课程编号: 02210108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开课学期:第5学期 学分: 2 总学时: 36 编写单位:电子商务教研室编写日期:2013年8月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1.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现代推销技术》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重要的双证书课程。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瞄准销售员、销售主管岗位要求,为培养学生将来在商务交易活动中推销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2. 本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该课程主要以销售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课程内容,在了解推销基本礼仪,并对推销活动有初步体验认知的基础上,主要围绕“推销活动策划、推销准备、引起客户注意、激发客户欲望、促成交易”等典型工作环节展开。理论知识按照“必需、够用”组织,具有很强的职业岗位针对性,操作性很强,是一门高职教学特色鲜明的技术课程。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而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紧贴销售员、销售主管岗位工作岗位需要。 2.课程内容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项目,每个项目按实践技能要求分解为几个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任务中探索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互动、交流、协作的本质特征。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现代推销技术》是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技术课,学习该课程应以电子商务基础、计算机及应用、网络基础、网页制作、市场营销学等课程为基础,并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心理学、电子商务相关法规等课程的学习。 二、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在实际情景中的推销技巧。具体包括:(1)能分析指定产品的宏观环境、竞争状况和目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征。(2)能寻找顾客并对潜在顾客进行有效评估。 (3)能根据顾客的基本情况成功约见和接近顾客。 (4)能运用推销谈判的基本理论进行推销洽谈的设计。 (5)能根据顾客的实际问题解决顾客异议。 (6)能识别成交信号并适时成交。 2.知识目标 (1)掌握制订推销计划的方法。 (2)掌握寻找顾客的步骤及方法。 (3)掌握约见及接近顾客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4)掌握介绍与展示产品的原则、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5)掌握各种成交方法。 3.态度目标 (1)学生“用户需求”至上的意识,训练学生和客户交流的职业素养。 (2)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遵纪守法,忠于国家与组织,忠于职守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学习消费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消费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13建筑学1班 程丹蕾本学期选修课我选到了消费心理学这门课程。经过本学期的消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我对消费心理学有了比较深的了解。 消费心理是指人作为消费者时的所思所想,其研究的是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行为是指从市场流通角度观察的,人作为消费者时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需要,以及使商品或服务从市场上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活动。任何一种消费活动,都是既包含了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又包含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人的眼睛看到蓝色,皮肤就产生凉爽的感觉,见到橘黄色就产生温暖的感觉。一热带国家某快餐厅的墙壁原为浅蓝色,给人以凉爽宁静的感觉,顾客浅斟慢酌、流连忘返,影响了餐桌周转率。后来,店主把墙壁刷成橘红色,顾客进店后感到烦躁不安,吃完饭就立马离去,从此,餐桌周转率明显提高。这种利用颜色的经营之法就是利用了人的感觉。人的感觉具有关联性特征,即人的感觉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感觉可以引起另一种感觉的产生,就如上述事例所表达的,用视觉干扰来达到影响人心理的作用。 消费者的性格特征在消费行为心理特征中起着核心作用,消费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可以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性格在消费中的具体表现,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多种划分。从消费态度角度分,可分为节俭型、保守型和随意型;从购买行为方式角度分,可分为习惯型、慎重型、挑剔型和被动型;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分,可分为逊顺型、攻击型和孤立型。通过对消费者的性格分类,更便于我们了解性格和消费行为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在现实购买或销售活动中,更好的做好消费策划,更好的迎合大众的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个需要贯穿管理学、组织学以及消费心理学。这些需要包括对物质需要和对精神需要的满足。根据对消费者需要的了解,,生产者可以及时的发现消费者的消费方向,抓主住消费契机,进而生产出顺应消费潮流的产品。 要消费,就必然会涉及到广告。现今社会,各式琳琅满目的广告充斥在我们的身边,电视、网络、广播,随处可见,这便是商业广告,是连接消费者与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媒介。商业广告主要是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来达到使消费者购买其产品的一种宣传媒介。商业广告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这些环节:首先是引起注意,即通过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其次是传递信息,增强记忆力。这个无可厚非,通过传递信息,使人们对广告商品增加了解。而只有产生记忆才能增进对产品的了解。最后是产生联想,诱发兴趣。联想又分为四种类型,如接近联想,由伞联想到下雨,由火柴联想到香烟;如对比联想,像冰与火,甜与苦;又如类似联想,像柳絮与雪,看到绿色想到生命;还如因果联想,由太阳想到温暖,由黑夜想到灯光。在美国,曾有这样一则广告:为了使地毯没有洞,也为了使你的地

课程标准《消费心理学》

课程标准《消费心理学》 拟定: 审定: 拟定时间: ————————————————————— —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适用于市场营销专业、营销策划专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1.了解并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消费者个体心理特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影响消费心理活动的各种因素、市场营销策略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购物环境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等重要内容。 2.了解中外心理学家关于面向新世纪消费心理最新理论、方法和经验及关于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新领域的知识,帮助学生在职业准备中跟上时代,掌握先机。 3.通过对消费心理学的学习,你们不仅要掌握消费者心理及其变化的规律,更重要的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如何运用理论来制定和评估营销战略,为以后的职业实践提供指导。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 了解并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消费者个体心理特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影响消费心理活动的各种因素、市场营销策略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购物环境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等重要内容。 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分以下三部分: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市场营销策略与消费者心理的相互关系。 2.熟悉影响消费心理活动的各种因素。 3.掌握消费者个体心理特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与制约作用。 (二)能力培养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消费者的个体心理特征。 2.能够判断出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

3.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特征来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 2.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应用的能力。 3.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 4.加强专业素质培养,提高服务意志,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三、教学内容 内容一结论 【理论教学】 1.了解消费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消费心理学的理论来源和发展。2.熟悉消费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3.掌握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内容二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过程【理论教学】 1.了解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2.熟悉消费者的情感过程,消费者的意志过程。 3.掌握消费者一般心理过程的综合考察。 【实践教学】 掌握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象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内容三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理论教学】 1.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观。 2.熟悉消费者气质,性格特征。 【实践教学】 掌握消费者气质、性格、能力、兴趣在销售中的应用 内容四消费者需要与动机【理论教学】 1.了解消费者的需要与营销活动。 2.熟悉动机在营销活动的应用。 3.掌握如何利用诱导购买动机进行推销。 内容五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理论教学】

消费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消费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消费心理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实现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提高服务水平;有助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2.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史可分为萌芽草创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和确立地位阶段。 3.________________是典型而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必然会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4.主要的诱导方式方法有:证明性诱导、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决策活动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学者们提出了一个购买过程模式,即需要的认知、_______________、比较评价、_______________和购后评价五个阶段。 6.广告的心理功能有:传播、诱导、教育、_______________和促销。 7.兴趣、气质、性格、_____________等个性心理特征,是构成消费者购买行为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也是消费者心理学的重要原理。 8.影响消费者期望的形成和强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目标价值、________________和可行性四个方面。 9.商标设计的要求和心理策略有:______________、简明、美感、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 1.消费者群体: 2.态度:

3.消费者购买行为: 4.能力: 5.消费需求: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消费者去北京百货大楼买过东西,日后能够想起百货大楼的形象,就是()。 A.情绪形象记忆B.感知形象记忆 C.长时记忆D.概念记忆 2.消费者都是带有一定动机和欲望走进商店,据美国一家百货公司调查,在顾客的购买行为中,有72%来自()。 A.潜在的欲望B.意识的欲望 C.实证诱导D.消费期望 3.各种感觉的感受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 A.越来越强现象B.越来越弱现象 C.保持原状现象D.此长彼消现象 4.消费者寻找商品信息的主要来源有:()。 A.个人、商业、大众、经验B.父母、广告、商店、同学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设计理念 1、课程性质和地位 该课程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国家职业考试助理营销经理、商务策划师资格证、市场营销师资格证等证书考试的内容之一。该课程是在多年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职业工作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借鉴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进行重点建设与实施的学习领域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顾客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营销或销售工作的职业技能。它以《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客户管理》、《销售管理》课程的基础。 2、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着重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融合,从研究方法上融合大量成功的案例,对理论进行阐述和解释。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挑选案例,通过分析案例或课件演示,从动态中把握消费者心理学的综合运用,注意培养学生从事市场营销的实际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本课程在课程开发思路上,打破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营销或销售工作中对消费心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础,突出本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营销或销售工作技巧与技能服务,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有效地讲消费心理学中知识与营销活动联系起来,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讨论式”、“研究式”、“问题式”等多种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变“灌输”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发现式学习”的能力。变“讲解”为“应用”,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上“精讲少讲”,课下要求“巧练多练”。变“教学”为“研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勤动手、善思考、敢创新的良好习惯。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堂参与和课前准备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时间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掌握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掌握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因素,掌握如何利用营销工具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等。从而提高学生在未来营销或销售岗位上职业化定位,达到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对学生的技能与职业的要求。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生,提高学生在营销和销售实践中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营销能力,学会如何辨识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心理因素的方法,并学会通过对消费者心理分析以提高营销技巧与技能的方法。

《消费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

《消费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和首要的心理功能是() A情感 B.认识 C.意志D.情绪 2.通过口头信息传递途径了解消费心理的办法是() A观察法 B.交流法C.问卷法D.访谈法 3.在市场上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 A营销活动B促销手段C消费心理D货币收入 4.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出现的心理学分支有(多选)() A青年心理学B儿童心理学C消费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 5.人类消费行为的复杂性是基于() A需要的复杂多样性 B动机的复杂多样性 C消费品的复杂多样性 D生存环境的复杂多样性 6.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指 A.感觉 B.知觉 C.错觉 D.直觉 7.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记忆效果的因素是 A.目的性 B.理解性 C.活动性 D.系列位置 8.指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保持注意 D.加强注意 9.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A.感觉 B.思维 C.记忆 D.知觉 10.两种事物在性质、大小及外观等方面存在相反的特点所表达的联想形式 A.类似联想 B.因果联想 C.色彩联想 D.对比联想 11.下列哪一类属于粘液质() A、兴奋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制型 12.下列哪一个不是性格的特征() A、态度 B、情绪 C、意志 D、活泼 13.哪一个能力的强弱会影响消费者对消费刺激变化的反应程度() A、分析评价能力 B、感知能力 C、记忆力和想象力 D、选择决策能力 14.消费者需要的基本特征() A、发展性 B、弹性 C、不可诱导性 D、不可变性 15.消费者具体的购买动机()(多选) A、生理性购买动机 B、求美心理动机 C、心理性购买动机 D、从众心理动机 16.商标设计的心理策略不包括() A区别其他商标 B考虑风俗习惯C远离名牌产品 D易识易读易记 17.品牌命名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A易读易记原则 B与标志分离原则 C暗示产品属性原则 D受法律保护原则18.商品包装设计的心理策略不包括() A按照消费习惯设计商品包装 B按照消费水平设计商品包装 C按照消费者性别年龄设计商品包装 D按照纯粹按照消费者喜好设计产品包装 19.(多选)商标的心理功能() A识别的功能 B保护功能 C提示和强化功能 D暗示功能 20.(多选)影响新产品购买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

营销心理学课程标准

《营销心理学》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定位 《营销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普通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商品学、管理学、经济学及广告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同时又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是一门多学科交融的应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 本课程旨在把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市场营销领域,研究营销过程中的一般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随着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销者和消费者的心理日趋多样化、动态化,营销心理学对于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新日益普及和深化。 1.2设计思路 依据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本课程打破章节顺序,以心理健康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从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实际工作入手,将心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课程共分3个模块,主要包括:认识心理学、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降低理论难度,增强实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职业素养,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68学时,其中实训课时22课时。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能够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够掌握营销心理的表现和发展应用规律,更有效地开展营销分析策划、促销、开拓市场等,并为学习系列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奠定心理机能基础。 2.2知识目标 (1)了解心理、心理学的内涵、发展历史、重要性; (2)掌握个性心理的内容、概念、表现等基础知识; (3)掌握认知过程的概念、特征、分类、过程等基础知识; (4)掌握情感过程的概念、特征、分类等基础知识;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编撰日期: 一、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职业基础课 计划总时: 学分: 实践课时比例(%): 是否专业核心课程: 适用专业: 二、教学内容描述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是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市场营销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主要学习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对学生运用心理学有关理论,分析、评价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指导广告策划活动有一定实际能力方面的要求,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性同能力同步发展的课程。 开设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根本目的与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心理与脑的唯物关系以及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能动性,进而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抵御机械唯物主义和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对心理曲解的能力,了解有关消费者消费心理与行为领域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规律和特点,使学生了解、熟悉、掌握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原则、策略和方法。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是该学科的基础课。

五、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教学大纲是本专业“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经

过反复研究总结教学实践,并综合分析相关课程关系的基础上,制订本大纲。 本大纲将教学基本内容按照对学生要求的熟练程度依次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各章节具体内容、要求及教学重难点说明如下: 第一章消费心理学入门 第二章教学内容: (1)心理的表现形式及相互关系 (2)几个很重要概念 (3)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模式 (4)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对象 (5)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简史 (6)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 (1)了解:消费者、消费者心理、消费者行为等几个重要概念,人类心理活动产生的基本规律,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简史 (2)理解:心理的表现形式及相互关系,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间的关系 (3)掌握:影响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因素,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对象 教学重点: (1)心理的表现形式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3)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对象 (4)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1)心理现象的相互关系 (2)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第二章消费者信息获得 教学内容: (1)消费者的注意 (2)消费者的感觉 (3)消费者的知觉 (4)消费者的学习与记忆

《消费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消费心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市场上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 ( C ) A. 营销活动 B. 促销手段 C.消费心理 D. 货币收入 2. 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新颖奇特商品的消费者属于 ( B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3、某人去过苏宁电器,日后能够想起苏宁电器大楼的形象,属于( A ) A 感知形象记忆 B 语词概念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运动记忆 4. 人类消费行为的复杂多样性是基于 A. 需要的复杂多样性 B. C.消费品的复杂多样性 D. 5、 形成消费者稳定生活方式的心理基础是 ( D ) A. 性格 B. 气质 C.动机 D. 自我概念 6、 文化具有的前人向后人、 由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进行传递的特性, 反映文化具有 ( C ) A 、民族性B 、发展性C 、传播性D 、历史性 7、 我们常说的“都市文化” 、“乡村文化”是以( B )为特点的亚文化群体 A 、人的社会职业 B 、人口的行政区域分布 C 、人所处自然条件 D 、共同的文化 8. 空巢家庭比较突出的消费动机是 ( C ) A. 求名 B. 求美 C.求实 D. 求新 9、 某消费者看到许多旅游广告,并且他的朋友都出去旅游了,于是他把旅游作为自己的最 迫切的消费期望。这表明消费期望( D ) A 、表现一定的期望概率 B 、表现个人的气质和性格 C 表现一定的行为动力 D 、具有一定的可诱导性 10. 商品陈列中确定重点摆放的依据是 ( B ) C.商品评价情况 D. 11. 广告的诱导功能主要体现在 ( B ) A.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B. C.改变消费者的态度 D. 12. 一般性拒绝购买态度的主要特征是 ( C ) A. 内隐性 B. 公开性 C.随意性 D. 慎重性 13、 提高价值有多种方法,其中最理想的途径是( C ) C.抑郁质 D. 黏液质 ( A ) 动机的复杂多样性 生 存环境的复杂多样性 A .商品广告情况 B. 商品销售情况 商品打折情况 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提供商品知识

《汽车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编码:DQZY/ZY-7.1-05课程代码:JD2120 《汽车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学分)学时年制市场营销专业适用/2(建议303高职 一、课程定位与作用 《汽车消费心理学》是针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开设的一门岗位能力课程。该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市场营销活动中商品销售对象—消费者心理活动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主要培养从事汽车企业销售活动或相关工作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其功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消费者,分析消费者心理活动,采用观察法、市场调查法的方式,培养学生研究消费者营销活动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与前序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学习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活动分析能力。与后续汽车市场营销策划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策划能力。 前修课程:市场营销学 后续课程:汽车售后服务、顶岗实习训练 二、课程设计思路 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以项目制为特色的实践教学,将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专业知识系统地融于实践全过程。教学内容按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律划分为相互关联的若干学习项目,结合社会、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项目,把一个个项目转换成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交予学生独立 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独立与协作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 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注重将“大庆精神、 铁人精神”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吃苦精神,在获得营销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同时,逐步具备市场营销的职业素质。通过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工作岗位分析,确定汽车消费心理学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思路为: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项目设计以市场为线索来进行。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组织设计:总体设计要求,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任务描述——任务分析——任务实施——成果考评模式来进行,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0.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管理学部 执笔人:马南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马南编撰日期:2008、11、30 一、课程概述 课程类型B类 课程性质:职业基础课 计划总时:54 学分:3学分 实践课时比例(%):22% 是否专业核心课程:否 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高专经济管理各专业 二、教学内容描述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是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市场营销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主要学习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对学生运用心理学有关理论,分析、评价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指导广告策划活动有一定实际能力方面的要求,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性同能力同步发展的课程。 开设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根本目的与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心理与脑的唯物关系以及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能动性,进而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抵御机械唯物主义和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对心理曲解的能力,了解有关消费者消费心理与行为领域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规律和特点,使学生了解、熟悉、掌握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原则、策略和方法。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是该学科的基础课。 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教学大纲是本专业“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经过反复研究总结教学实践,并综合分析相关课程关系的基础上,制订本大纲。 本大纲将教学基本内容按照对学生要求的熟练程度依次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各章节具体内容、要求及教学重难点说明如下: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学习消费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的心得体会 MBA14秋4班 舒健本学期选修课我选到了《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这门课程。经过本学期的《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课程的学习,我对消费心理学有了比较深的了解。 消费心理是指人作为消费者时的所思所想,其研究的是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行为是指从市场流通角度观察的,人作为消费者时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需要,以及使商品或服务从市场上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活动。任何一种消费活动,都是既包含了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又包含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人的眼睛看到蓝色,皮肤就产生凉爽的感觉,见到橘黄色就产生温暖的感觉。一热带国家某快餐厅的墙壁原为浅蓝色,给人以凉爽宁静的感觉,顾客浅斟慢酌、流连忘返,影响了餐桌周转率。后来,店主把墙壁刷成橘红色,顾客进店后感到烦躁不安,吃完饭就立马离去,从此,餐桌周转率明显提高。这种利用颜色的经营之法就是利用了人的感觉。人的感觉具有关联性特征,即人的感觉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感觉可以引起另一种感觉的产生,就如上述事例所表达的,用视觉干扰来达到影响人心理的作用。 消费者的性格特征在消费行为心理特征中起着核心作用,消费者

不同的心理特征可以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性格在消费中的具体表现,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多种划分。从消费态度角度分,可分为节俭型、保守型和随意型;从购买行为方式角度分,可分为习惯型、慎重型、挑剔型和被动型;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分,可分为逊顺型、攻击型和孤立型。通过对消费者的性格分类,更便于我们了解性格和消费行为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在现实购买或销售活动中,更好的做好消费策划,更好的迎合大众的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个需要贯穿管理学、组织学以及消费心理学。这些需要包括对物质需要和对精神需要的满足。根据对消费者需要的了解,生产者可以及时的发现消费者的消费方向,抓主住消费契机,进而生产出顺应消费潮流的产品。 消费者的行为目标是在有限的预算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效用是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产生于人的欲望,完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满足程度越大,效用大;满足程度低,效用小。而效应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国外市场营销协会把消费者行为定义为:“感知,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的动态作用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易只能的行为基础。”而国内把消费者行为的定义为:“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活动。消费者行为是复杂多变的,从消费者的购买到消费,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一般分为六个阶段,即认识阶段,知识阶段,评定阶段,信任阶段,行动阶段,

《消费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

《消费心理学》第1 页(共4页) 2011学年第二《消费心理学》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各4分,共20分) 知 兴 诱导性 消费需求 商业广告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通常包括___________、情感过程和 ___________

个阶 1901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阐述了心理学可以应用于广告的问题》一书是第一部有关消费心理学的著作。 3.消费心理学以市场活动中消费者___________的产生、发展以及 __________作为学科的研究对象,并探讨在市场营销活动中___________ 的相互关系。 4.广告具有的心理功能是:沟通功能、 ___________ 、促销功能、 _________得 《消费心理学》第2 页(共4页) 和教育功能。 5.主要的诱导方式方法有:证明性诱导、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 6. 产品命名在消费者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诱导情感的功能,_______________的功能,便于记忆的功能。 7.营销员存在着不同的气质类型和典型的销售行为,通常有以下几种: 即___________ 、活泼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沉默型。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通过口头信息传递途径了解消费心理的方法是() A.观察法B.抽样法C.问卷法D.访谈法2.一个人作为消费者的时候,他的所思所想是() A.消费行为B.消费心理C.消费过程D.消费习惯 3.记忆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认知四个环节。()是

《消费心理学实训》课程标准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消费心理学实训》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经管系所有专业 编写单位:经济管理系营销教研室 编写人:吴莹 审核人: 审批人: 批准时间:

市场营销专业 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学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消费者心理学实训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学分:1 总学时:20 适用专业:物流、会计、工商、营销、网销、电商 一、制定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消费心理学实训》课程教学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消费者理学实训》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配合高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消费心理学》课程的实践环节实训课。本课程深入研究市场营销相关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先导,采用“工学结合”思想设计训练课即先根据职业工作内涵,分析对应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构造课程体系及层次,并根据课程每个模块的知识与技能组成,对训练内容甄选与整合。在培养学生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在工作中掌握原理、方法和理论知识。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消费心理学实训》主要承担营销策划过程中顾客心理的分析与把握的能力训练。以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学知识作为理论支撑。后续程有商务谈判与沟通、统计学基础、广告策划等。本课程是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本课程涉及的销售心理、广告心理、商品包装心理等训练内容,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本课程注重养学生观察与把握顾客心理的职业能力,对完成营销策划活动等工作任务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有效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今后从事营销策划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

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门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商贸、财经专业的教学用书;也是财经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消费者的心理过程、个体和群体消费决策与行为、商品及营销中的心理现象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利用消费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企业营销活动的思维方式及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的从事营销相关工作打下知识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了解消费心理学、知觉、绝对阈限、差别阈限、注意、行为学习理 论、经典性条件反射、动机、品牌个性、包装等概念; 2、理解并掌握消费者如何感知商品和消费者的态度、情绪和认知; 3、掌握消费者的动机、消费决策过程; 4、掌握群体消费的购买行为及具体的分析方法; 5、理解品牌的重要性,掌握如何树立品牌个性及包装技巧; 6、掌握商品定价和调价的心理策略及其具体运用; 7.掌握广告的心理策略及运用; 8.掌握营销自己和捕获顾客心的技巧,人性化服务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两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不少于50学时。 2. 综合实践模块是本课程的综合应用部分,以实践教学、任务教学为主,教学时数不少于4学时。 各模块中标“*”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安排教学。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础模块 续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