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主要设备控制要点

污水处理厂主要设备控制要点
污水处理厂主要设备控制要点

污水处理厂主要设备控

制要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设备控制要点

一、关键设备:

污水处理厂的关键设备是指对工艺参数的调整、整个厂连续生产有决定性影响的设备;主要有格栅机、提升泵、风机(曝气机)、刮(吸)泥机等。

二、控制要点:

1、潜污泵(包括提升泵、回流泵等)

1)投运前,维修工应确定运行方向正确

2)操作工在现场启动,监视运行正常后才能切换为远程控制

3)严禁频繁启动,若生产需要也应等机器完全停下来

4)操作工每天检查运行中电流、震动和声音情况

5)每月维修工检查钢丝绳

6)每个季度维修工对电控柜检查保养一次

7)每半年维修工检查密封圈、油质、油位一次

8)每年维修工检查电缆一次

2、格栅机

1)操作工在现场启动,监视运行正常后才能切换为远程控制

2)操作工每天检查运行中的电流、声音、震动情况

3)操作工每天检查运行中电机、减速机的温度

4)维修工每天检查格栅两侧的开口销完好情况

5)维修工每周检查减速箱油位

6)维修工每月对链条、链盘加钙基润滑脂

7)每季度维修工对电控柜检查保养一次

8)每半年维修工更换减速箱油

9)每年维修工更换电机轴承润滑脂;调整传动链条和齿耙链的松紧度;紧固全部紧固件

3、风机

1)投运前,维修工应确定电机运行方向正确

2)启动前,操作工应进行手动盘车

3)操作工在现场启动,监视运行正常后才能切换为远程控制

4)严禁频繁启动,若生产需要也应等机器完全停下来

5)操作工每天检查运行中的电流、声音、震动、油位

6)操作工每天检查运行中电机、风机外壳的温度

7)操作工每两周清洁滤芯、清洁设备表面

8)维修工每季度对电控柜检查保养一次、检查并紧固各紧固件

9)维修工每半年检查安全开关和安全阀的状况

10)维修工每年更换滤清、减速箱换油、更换传动带、更换主轴油封;检查鼓风机的输送腔和转子上是否有污物或接触损坏情况

4、倒伞型曝气机

1)投运前,维修工应确定运行方向正确

2)操作工在现场启动,监视运行正常后才能切换为远程控制

3)严禁频繁启动,若生产需要也应等机器完全停下来或变频器完全放电(大约5分钟);

4)操作工每天检查运行中的电流、声音、震动、油位

5)操作工每天检查运行中电机、齿轮箱外壳的温度

6)每季度维修工对电控柜检查保养一次

7)每运行2500-5000小时,维修工更换齿轮箱机油

8)整机经一年运行后维修工进行维修保养、清洗,加润滑油,更换渗漏处的油封和结合面的纸垫,按有关规定调整轴承的间隙

5、刮(吸)泥机

1)投运前,维修工应确定运行方向正确

2)操作工在现场启动,监视运行正常后才能切换为远程控制

3)操作工每天检查运行中的电流、声音、震动、油位

4)操作工每天检查运行中电机、齿轮箱外壳的温度

5)每季度维修工对电控柜检查保养一次

6)每月维修工对中心轴承加油脂一次;轮轴承加注油脂一次

7)维修工每半年减速机内更换润滑油一次,以后视情况可每一年或更长时间更换一次

6、推流器

1)投运前,维修工应确定运行方向正确

2)操作工在现场将推流器吊出水面方可启动,待运行稳定后放入池中相应位置,切换为远程控制

3)严禁频繁启动,若生产需要也应等机器完全停下来

4)操作工每天检查运行中的电流、声音、震动

5)维修工每周检查各部位螺钉、螺栓和螺母是否松动,并紧固

6)维修工每月清除钢丝绳上的垃圾,并检查钢丝绳的完好程度。

7)每季度维修工对电控柜检查保养一次

8)每半年维修工检查密封圈、油质、油位一次

9)每年维修工检查电缆一次

7、螺杆泵

1)投运前,维修工应确定运行方向正确

2)操作工每天检查运行中的电流、声音、震动、油位

3)操作工每天检查运行中电机、减速箱外壳的温度

4)每周维修工检查各部位螺栓和螺母是否松动,并紧固

5)每季度维修工对电控柜检查保养一次

6)每年维修工更换减速箱机油,检查电缆,更换电机轴承润滑油

8、带式压滤机

8.1注意事项

1)带式压滤机(包括各附件)必须由专人负责使用,维护和保养。

2)每班开动前,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各润滑点润滑情况及各部分紧固情况,确保全机良好的润滑和清洁、整齐。

3)所有有调速装置的部分,开机时速度必须在零位或低速位,关机时必须调至零位或低速位;机械式调速装置禁止在停机时调整。

4)认真保护电机和电器设备,不允许有污泥及水进入电动机和控制箱。

5)滤带上、机器内严禁放置任何工具,以免引起事故。

8.2每班

1)压滤机开动时,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随时注意压滤机的工作状态,有无异常杂音和气味:有无杂物进入污泥泵或压滤机;滤布清洁度是否正常,冲洗水供给是否正常。

2)每班检查空气压缩机气水分离器中的水位及油雾器中的油位,必要时应在无压状态下放水和添加润滑油。

3)每班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必须:

①将压缩机(包括各附件)内外冲(擦)洗干净,保证压滤机滤布干净,内外干净,场地干净,确保无积泥、积垢。

②用木制刮刀清理刮泥板,并擦洗干净。

③将絮凝剂加药工具擦洗干净。

8.3每周

1)污泥计量泵、絮凝剂计量泵、滤液泵部分

①检查污泥计量泵,絮凝剂计量泵和驱动部分,解决漏水(泥)及驱动装置的不正常情况。

②检查滤液泵出水情况及漏水情况。

③清洗絮凝剂混合和稀释设备;清洗絮凝剂扩散器(如使用的话)。

2)空压机部分

①检查空压机油位,不足时加足。

②从储气罐中排放冷凝水。

③清洗空气过滤器。

④手动检查空压机安全阀功能。

3)压滤机

①所有滚动轴承加注钙基或锂基润滑脂。

②传动齿轮加钙基润滑脂。

③清理导向滚筒滑道,加注润滑脂。

④皮带导向和张紧气缸的支架及U型环销加润滑油。

⑤检查排水区和压力区的滤液箱及底水箱,冲洗沉积的污泥。

⑥检查各转动轴上的橡胶水封,必要时复位。

⑦检查滤带情况。

8.4每月

1)所有驱动电机检查一次,主要是温升和声音。

2)对控制操作箱进行一次全系统功能检查。

8.5每季

1)检查空压机生产能力。

2)皮带输送机滚筒轴承加注润滑油。

8.6每年

1)更换空压机机油。

2)更换电机齿轮箱机油。

3)检查滤液泵转动轴承,重新加注润滑脂。

4)检查压滤机所有轴承,更换润滑脂

9、二氧化氯消毒机

9.1设备运行中的检查:

1)操作面板数据是否正常。(温度,频率等)

2)检查进气量是否正常,反应釜液位及反应液颜色是否正常。(保证有充足的反应时间)

3)检查计量泵声音及机温是否正常有无泄露。

4)检查水浴液位是否正常。

5)检查氯酸钠及盐酸罐液位是否正常。(不要低于计量泵中心线)

6)观察出液管单流阀是否有异物及动作是否灵活。

7)防爆塞是否正常。

8)出液管温度是否正常。(不低于35℃)

9.2开机:

1)检查水浴及反应釜内液位应在1/2处。(液位管)

2)开启温控器使水浴温度升至设定温度。(85~88℃)

3)排除计量泵内空气并校定计量泵(校定应以背压阀后出液量为准,同时应保持同一机器的两台泵计量泵背压一致)背压应高于进口最大压力1bar。

4)调整动力水压力至稳定状态,使水射器稳定工作。

5)运行计量泵,并逐步调整至所需流量。

6)待运行稳定后调整反应釜处于最佳液位。(保证最少反应时间30分钟以上)7)观察反应釜液位管颜色,单流阀工作状态及出液管温度是否正常。

9.3关机及发生器清洗:

1)停止计量泵工作。

2)打开进水阀,稀释反应釜内反应液浓度将反应釜内浓度降至安全浓度(反应釜内颜色基本无色),关闭进水阀。

3)停止水射器工作。

4)停止水浴加热。

5)将进气孔用堵死,从安全塞进水,将反应釜内注满水浸泡十分钟,后将水从排污阀排出。

6)重新进水至反应釜1/2处。(液位管)

9.4二氧化氯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原料质量、温度等)定期进行清洗。

1)清洗发生器:

发生器的清洗将进气口用胶皮堵死,将发生器注满水,浸泡二十分钟,在排污阀将水排净。如果原料杂质较多,可用氢氧化钠5%溶液浸泡,确保发器内部清洗干净管路畅通无阻。

2)计量泵的维护:将进出口的单向阀拆下,清洗干净如小球损坏或底座破损(用放大镜观察),以免因单向阀不严造成的计量不准。膜片每8000小时更换一次。3)清洗原料过滤器滤网及管线。

4)清洗原料罐可每一年进行一次。

故障表现故障原因及排除

防爆塞爆开①进气量过小,造成反应釜液位过高,部分位置二氧化氯浓度过高发生爆塞,增加水射器吸力。

②原料、进气温度过低,反应不充分,提高进料、进气温度。

③因发生器内杂质过多造成管路堵塞,彻底清洗发生器。

④压力水突然中断,停止进料加水稀释反应釜内反应液。

反应效率过低①进料比例不对,校计量泵及调整背压阀,清洗原料管线过滤器。

②原料、进气温度过低,反应不充分。

③反应釜液位过低,反应时间不足,降低水射器吸力,提高反应釜液位。

10、紫外杀菌器

1)每天必须检查镇流器箱的空调运行情况,保证空调制冷效果;

2)每天检查镇流器运行情况,确保每个镇流器正常工作;

3)每天检查记录中央控制柜人机界面各个检测数据(包含电流、电压、灯管工作状态、柜内温度、紫外光强、自动清洗状态等)是否正常;4)每两周对玻璃套管表面清洗,确保设备消毒效果。

5)每周检查箱内油位是否保持在指定范围内,不够则要加至适当位置;

6)每周打开储气罐泄水阀排除桶内积水;

7)定期检查所有空气管路系统是否有漏气;

8)定期清洁气缸拉杆确保排架清洗顺畅,不得出现排架清洗爬行、卡住现象。

9)定期检查拍门式溢流堰各个固定螺丝是否出现松动情况;

10)连续使用9000小时或一年之后,应更换紫外线灯管,以确保高杀菌率。请特别注意紫外线应持续在开的状态,因反复的开、关会严重影响灯管的使用年限。11)更换紫外线灯管时,先将灯管电源插座拔掉,拿出紫外线灯管。更换新的灯管时,注意勿以手指触及新灯管的石英玻璃,因为污点会影响杀菌灯光,同时小心地将灯管放入不锈钢杀菌器内

12)如果水中有硬度(钙或镁)物质、铁或锰,那么石英管需要定期清洗。清洗石英管后应戴专用塑胶手套将石英管小心地装入反应器,装完密封圈要检查有无漏水现象,插上电源,确使侦测灯稳定发光。

注:紫外线对细菌有强大的杀伤力,对人体同样有一定的伤害,人体最易受伤的部位是眼睛之眼角膜,因此在任何时候都不可用眼睛直视点亮着的灯管,以免受伤,万一必须要看时,应用普通玻璃(戴眼镜)或透光塑胶片,作为防护面罩。千万勿错用石英玻璃,因为普通玻璃对紫外线几乎完全无法透过的。一旦受伤,不必惊慌,面部灼伤,几天后表皮脱落,不治而愈。眼睛受伤会红肿、流泪、刺痛,约三、四天才能痊愈。不论如何,一遇到伤害,仍然建议立即至医生处求诊。

11、旋流沉砂池

11.1鼓风机的注意事项:

1)定期检查各部位的紧固及定位销是否有松动现象。

2)检查检查机体的润滑状态,有无漏油现象。

3)注意润滑是否正常,注意润滑油、脂量,经常倾听风机的运行是否有杂声,注意机组是否在规定的工况下运行。

4)经常检查进风口气体过滤器,及时清理或更换滤科。

5)鼓风机过载,有时不是立即显示出来,所以要注意进、排气压力,轴承温度和电机电流的增加趋势来判断风机是否正常运行。

6)鼓风机的解体应由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拆装机前,应对机器配给尺寸进行测量,并在零部件上做好标记,以保证装配后维持原来配合要求。

7)新机或大修后,油箱应加以清洗,并按使用步骤投入运行。

11.2除砂机的注意事项

1)开机后认真观察减速机的噪音、震动、密封、温升等情况是否正常,减速机的工作范围:-10℃~+40℃,其整机表面温度不得超过80℃。如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2)定期检查减速机上的通气孔是否畅通,应保持减速机的清洁,以便于散热。

3)定期检查减速机润滑油液面高度是否保持在油标中线位置,如低于底线,应及时补充。

4)减速机润滑油不得混用。一般为中载荷工业齿轮油。润滑油第一次在工作1000小时后更换,第二次在工作3000小时后更换,以后每隔3000小时更换一次。11.3旋转轴及叶轮的注意事项

1)定期检查旋转轴的运行情况,如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2)定期或利用沉砂池放空的机会,检查旋转轴各部位连接是否可靠,检查叶轮旋转摆动是否超出2mm。

11.4提砂头的注意事项

提砂头经长期工作可能会造成污物的堵塞,从而影响砂水混合物的提取量,应定期用压力水或压缩空气从提砂管上部清砂管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最好采用间断的冲击方式。

11.5砂水分离器的注意事项

1)每周检查槽内的尼龙内衬,如有磨损应及时更换。

2)每月检查减速机的润滑油是否达到油面刻度线,当不足时应加注润滑油。

3)定期检查螺旋的磨损,若磨掉螺旋原尺寸10%应立即更换。

4)每天巡查机子运行情况,若有不正常噪音,应适当加注轴承润滑油。并检查密封是否有泄漏。

5)每两年设备要进行解体大修,拆开清洗减速机,更换磨损零件,更换密封圈和磨损衬套,检查及校正螺旋体等。

12、电动阀门

12.1操作前的准备

1)操作阀门前,应认真阅读操作说明。

2)操作前一定要清楚气体的流向,应注意检查阀门开闭标志。

3)检查电动阀外观,看该电动阀门是否受潮,如果有受潮要作干燥处理;如果发现有其他问题要及时处理,不得带故障操作。

4)对停用3个月以上的电动装置,启动前应检查离合器,确认手柄在手动位置后,再检查电机的绝缘、转向及电气线路。

12.2电动阀门操作注意事项

1)启动时,确认离合器手柄在相应位置

2)如果是在控制室控制电动阀,把转换开关打到REMOTE位置,然后通过SCADA系统控制电动阀的开关。

3)如果手动控制,把转换开关打在LOCAL位置,就地操作电动阀的开关,电动阀开到位或者关到位的时候它会自动停止工作,最后把运行转换开关打到中间位置。4)采用现场操作阀门时,应监视阀门开闭指示和阀杆运行情况,阀门开闭度要符合要求。

5)采用现场操作全关闭阀门时,在阀门关到位前,应停止电动关阀,改用微动将阀门关到位。

6)对行程和超扭矩控制器整定后的阀门,首次全开或全关阀门时,应注意监视其对行程的控制情况,如阀门开关到位置没有停止的,应立即手动紧急停机。

7)在开、闭阀门过程中,发现信号指示灯指示有误、阀门有异常响声时,应及时停机检查。

8)操作成功后应关闭电动阀门的电源。

9)同时操作多个阀门时,应注意操作顺序,并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10)开启有旁通阀门的较大口径阀门时,若两端压差较大,应先打开旁通阀调压,再开主阀:主阀打开后,应立即关闭旁通阀。

11)收发清管球(器)时,其经过的球阀必须全开。

12)操作球阀、闸阀、截止阀、蝶阀只能全开或全关,严禁作调节用。

13)操作闸阀、截止阀和平板阀过程中,当关闭或开启到上死点或下死点时,应回转1/2~1圈。

12.3电动阀门的维护

日常电动阀门维护保养

1)电动阀门应存干燥通风的室内,通路两端须堵塞。

2)长期存放的电动阀门应定期检查,清除污物,并在加工面上涂防锈油。

3)应定期进行检查,主要检查项目:

①密封面磨损情况。

②阀杆和阀杆螺母的梯形螺纹磨损情况。

③填料是否过时失效,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④电动阀门检修装配后,应进行密封性能试验。

运行中的电动阀门,各种阀件应齐全、完好。法兰和支架上的螺栓不可缺少,螺纹应完好无损,不允许有松动现象。手轮上的紧固螺母,如发现松动应及时拧紧,以免磨损连接处或丢失手轮和铭牌。手轮如有丢失,不允许用活扳手代替,应及时配齐。填料压盖不允许歪斜或无预紧间隙。对容易受到雨雪、灰尘、风沙等污物沾染的环境中的电动阀门,其阀杆要安装保护罩。电动阀门上的标尺应保持完整、准确、清晰。电动阀门的铅封、盖帽、气动附件等应齐全完好。保温夹套应无凹陷、裂纹。

不允许在运行中的电动阀门上敲打、站人或支承重物;特别是非金属电动阀门和铸铁电动阀门,更要禁止

13电动葫芦

1.钢丝绳电动葫芦钢缆的检查:检查钢缆是否有被纽绞、压坏、腐蚀、断掉的钢缆或钢索;检查钢绳是否已放入缆索卷筒槽和缆芯。

2.钢丝绳电动葫芦带钩滑车的检查:检查吊钩是否能自由地向各个方向移动;检查是否有安全拴,并看它是否有效;检查缆芯是否能自由而平滑地旋转。

3.钢丝绳电动葫芦极限开关的检查:验证上方的极限开关是否能正确操作;验证下方的极限开关是否能正确操作。

4.钢丝绳电动葫芦按钮控制器的检查:检查按钮控制器,看机架上是否有裂缝或磨损的痕迹,以及按钮是否已经松动或破损;检查所以

5.按钮和开关的功能与用法是否正常;检查紧急按钮是否能正确操作。

测试期间,在起重葫芦工作时没有按下紧急按钮。正确的做法是按下紧急按钮,并验证是否能用按钮移动起重葫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