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总结: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①有力作用时,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②有力作用时物体间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及大小。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正确使用:①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②调零;③应是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作“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易错点】是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而不是弹簧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⑴力的图示: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⑵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示

8、弹力⑴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⑵作用方式:直接接触

⑶方向:跟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一致。例如拉力的方向是沿着绳子的伸长方向。

⑷常见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

9、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竖直是指垂直于水平面,而垂直是指垂直于某一平面) 应用——重垂线、水平仪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注意】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总结:运动和力

一、惯性和惯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说明】伽科略斜面实验使用的科学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实验加推理)

2、牛顿第一定律:

⑴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二、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合力为0,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合力不为0,运动状态改变(运动快慢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

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画物体受力示意图。画图时注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1)静摩擦 (2)动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7、应用:⑴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变滚动为滑动。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

八年级关于力的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关于力的物理知识点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因素。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掌握力的概念和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介绍八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力的物理知识点。 一、力的定义 力是描述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量。在物理中,力的定义通常用力的产生和作用来说明。例如:一把锤子敲打一块木头,必须用一定的力量施加于木头上。力的大小可以用牛顿衡量。 二、力的种类 力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接触力:当物体之间有接触时,就会产生接触力。例如地球引力让我们不会离开地面,椅子的力支撑我们的体重等。 2. 重力:重力是地球和其他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各种物体之间的引力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力之一。

3. 弹力:当物体发生弹性变形后,就会产生弹力,这种力是恢复力的一种。 4. 摩擦力:当两个物体有相互接触并且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会产生摩擦力。 三、力的计算 力的大小可以用牛顿来表示。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力 = 质量 ×加速度 其中,加速度是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率。 四、力对物体的影响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和方向。它能够使物体加速、减速或者改变运动方向。

五、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会保持静止状态;如果物体处于运动状态,则会保持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 六、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乘以它的加速度。即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七、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所有的力都是成对出现的,每个力都有同等大小和相反方向的相反力。 八、力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力的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力的知识点总结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面是整理的八年级物理力的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物理力的知识点 一、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间的作用 2.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3.至少两个物体,一个受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 4.发生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要相互接触,如:磁力.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形变 2.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快慢,运动方向) 三、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标示力的作用效果(模型法)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力是成对存在的 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和受力物体 弹力 一、弹力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性:能恢复原大小塑性:不能恢复原大小 产生条件:①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②物体相互接触挤压 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拉力、推力、支持力。 二、弹簧测力计 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使用: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力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⑤不仅可以在竖直方向上使用 ⑥可在太空中使用 重力 一、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二、重力大小: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初二物理力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力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二物理力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初中阶段,物理可以说是最难学习的学科之一,特别是物理力学。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初二物理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一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2. 机... 初中阶段,物理可以说是最难学习的学科之一,特别是物理力学。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初二物理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一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2. 机械运动——参照物 3. 机械运动——速度 4. 质量与密度:质量与密度的测量、密度特点与应用 5. 认识力——力和力的测量: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6. 认识力——重力 7. 认识力——摩擦力 8. 认识力——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9. 力的合成 10. 力的平衡:多个力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 11. 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

12. 力与运动——惯性 13. 压力与压强:压力和压强概念、压强计算、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14. 液体压强:P=gh 15. 大气压强: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的变化、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6.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7. 帕斯卡原理(或叫伯努力原理) 18. 浮力:浮力概念、物体沉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 19. 简单机械——杠杆与杠杆的平衡条件 20. 简单机械——滑轮、滑轮组 21. 简单机械——杠杆与滑轮作图 22. 简单机械——斜面 23.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4. 功的原理 25. 功率 26. 机械效率 27. 机械能:决定动能与势能大小的因素、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 二 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总结: 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①有力作用时,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②有力作用时物体间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及大小。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正确使用:①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②调零;③应是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作“转换法”。利用这种方

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易错点】是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而不是弹簧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⑴力的图示: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⑵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示 8、弹力⑴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⑵作用方式:直接接触 ⑶方向:跟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一致。例如拉力的方向是沿着绳子的伸长方向。 ⑷常见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 9、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竖直是指垂直于水平面,而垂直是指垂直于某一平面) 应用——重垂线、水平仪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注意】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运动和力 一、惯性和惯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

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促进作用效果:力可以发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发生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拎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1、有用功和额外功 ①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有用功是必须要做的功。 基准:提高重物w有价值=gh ②额外功: 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须要但又不得不搞的功 例:用滑轮组提升重物w额=g动h(g动:表示动滑轮重) ③总功: 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的和叫做总功。即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价值+w额,w总=fs 2、机械效率 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η=w有用/w总 ③提升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大机械蔡国用、增大机件间的摩擦。 ④说明: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表示,机械效率总小于1 ①物理意义:功率就是则表示作功快慢的物理量。 ②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③公式:p=w/t ④单位:瓦特(w)、千瓦(kw)1w=1j/s1kw=w 1、动能 ①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但不一定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②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备的能叫作动能。 ③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2、势能 ①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被看去越高,质量越大,具备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②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应力越大,具备的弹性势能越大。 ③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初二力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力学知识点总结 力学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是有关力、运动和介质宏、细、微观力学性质的学科。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初二力学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初二力学知识点总结篇1 1.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 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 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 4.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 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6. 力的表示法有2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7. 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可以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图示详细; 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和力的作用点。(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少2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 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①物体间是否直接;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 弹力的大小:F=k x 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 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11. 弹簧测力计又叫弹簧秤,可测重力和拉力。 其使用方法为:①看(量程)②认(分度值和单位)③调(调零,然后拉几下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④测(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⑤读(视线与刻度面板垂直)⑥记(+单位)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注: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12. 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具有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大小G=m 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而非垂直向下(垂直于受力面)]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13.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

八年级物理,第7章 力 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力 一、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符号是F,物体间推、拉、举、吸引等作用叫力的作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作用。 (3)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4)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二、力的大小与单位 (1)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2)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是1牛,托起1千克的物体所用的力是10牛。 三、力的作用效果 1. 力的作用效果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是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指速度的大小或方向的改变) (1)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2)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3)物体运动的快慢发生变化, (4)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5)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同时发生变化。 四、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1.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2.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作力的三要素。 3.力的示意图 (1)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叫力的示意图。 (2)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受到力。 2.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知识点二弹力 一、弹性和塑性 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2.塑性:有些物体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3.弹性形变:外力撤消后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4.塑性形变:外力撤消后不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塑性形变。

初二物理力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力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是一门涉及力、运动和能量等内容的学科,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力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初二物理力知识 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1.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和方向。 2. 力的单位是牛顿(N),1牛顿等于1千克物体受到的力能使其产生 1米每秒平方的加速度。 二、力的分类 1. 接触力:指物体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 a. 摩擦力:物体间相互接触时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b. 弹力:当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 2. 非接触力:指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a.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因为物体具有质量而形成的。 b. 电磁力:包括静电力和磁力,是由于电荷或磁体产生的力。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可以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力的合成。 2.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的逆过程进行计算。 四、力的作用效果 1. 力的平衡:当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即不会产生加速度。 2. 力的不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即会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 五、力的计算 1. 力的计算公式: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 × a。 2.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加速度等于力除以质量,即a = F / m。 3. 质量的计算公式:质量等于力除以加速度,即m = F / a。 六、机械功和机械能 1. 机械功:当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位移称为机械功,公式为W = F × s。 2. 机械能:物体具有的可用来做功的能力,包括动能和势能。 a.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K = 1/2mv^2。

八年级物理力的知识点

1.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也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力的单位是牛顿(N)。 2.力的分类: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接触力包括摩擦力、弹力、支持力等;非接触力包括重力、电磁力等。 3.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即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合力的矢量和加法规则来确定。 4.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 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5.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它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F=ma。其中F为合外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6.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两个物体受到的 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7.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静止时作用 在物体上的力;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运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8.弹性力:当弹簧、绳子等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称为弹性力, 其大小与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 9.支持力和重力: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垂直于 地面向上,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0.万有引力: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吸引力,大小与两个物体的 质量成正比,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11.动量和冲量:动量是物体的运动状态的量度,定义为物体质量乘 以其速度。冲量是力作用于物体上的时间积分,即FΔt。

12. 动能和功: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公式为动能=1/2mv²,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公式为功= 力×位移×cosθ,其中θ为力和物体位移的夹角。 13.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物体 的机械能等于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 14.杠杆原理:杠杆平衡的条件是杠杆两侧的力矩相等。 15.浮力和浮力原理: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称为浮力,大小等于排挤掉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浮力原理表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 浮起来的条件是浮力大于或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16.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量,单位为安 培(A)。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单位为欧姆(Ω)。 17.电压和电功率:电压是单位电荷的电势能,也称电势差,单位为 伏特(V)。电功率是电流对电压的乘积,即P=IV,其中P为功率,I为电流,V为电压。 18.静电力和电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静电力,大小与电荷 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电场是电荷周围空间的物理场,电荷之间相互作 用的介质。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力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涵盖了物理力学和静电学的 基础内容。掌握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运用力的定律解 决物理问题,并且能够解释物体的运动、平衡和相互作用等现象。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总 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 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7、力的表示法: (1)力的示意图 (2)力的图示 8、(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 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9、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 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 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 22

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必看

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必看 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必看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1/9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 公式:G=g其中g=9.8N/g,它表示质量为1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初二物理力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力知识点总结一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2. 机械运动——参照物 3. 机械运动——速度 4. 质量与密度:质量与密度的测量、密度特点与应用 5. 认识力——力和力的测量: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6. 认识力——重力 7. 认识力——摩擦力 8. 认识力——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9. 力的合成 10. 力的平衡:多个力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 11. 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 12. 力与运动——惯性 13. 压力与压强:压力和压强概念、压强计算、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14. 液体压强:P=ρgh 15. 大气压强: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的变化、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6.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7. 帕斯卡原理(或叫伯努力原理) 18. 浮力:浮力概念、物体沉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 19. 简单机械——杠杆与杠杆的平衡条件 20. 简单机械——滑轮、滑轮组 21. 简单机械——杠杆与滑轮作图

22. 简单机械——斜面 23.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4. 功的原理 25. 功率 26. 机械效率 27. 机械能:决定动能与势能大小的因素、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 初二物理力知识点总结二 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初二物理力知识点总结三 1.力的合成与分解互为逆运算,都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 F1、F2所夹的角的大小来表示。 (注:已知分力要求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已知合力要求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即力的合成就是由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求对角线的问题。力的分解就是由对角线求两邻边的问题。 3.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即两个力成一百八十度),其合力最小;反之(即是两个力成零度)最大。 (注:对力按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分解时要按力的实际效果或正交分解法进行。) .合力和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2.力的平

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整理精选

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整理精选 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整理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1/9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 公式:G=g其中g=9.8N/g,它表示质量为1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 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7、力的表示法: (1)力的示意图 (2)力的图示 8、(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9、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 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 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10、相互作用力: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④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11、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12、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初二物理力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力知识点总结 初中阶段,物理可以说是最难学习的学科之一,特别是物理力学。今天店铺就与大家分享:初二物理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初二物理力知识点总结一 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2. 机械运动——参照物 3. 机械运动——速度 4. 质量与密度:质量与密度的测量、密度特点与应用 5. 认识力——力和力的测量: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6. 认识力——重力 7. 认识力——摩擦力 8. 认识力——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9. 力的合成 10. 力的平衡:多个力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 11. 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 12. 力与运动——惯性 13. 压力与压强:压力和压强概念、压强计算、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14. 液体压强:P=ρgh 15. 大气压强: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的变化、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6.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7. 帕斯卡原理(或叫伯努力原理) 18. 浮力:浮力概念、物体沉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 19. 简单机械——杠杆与杠杆的平衡条件 20. 简单机械——滑轮、滑轮组 21. 简单机械——杠杆与滑轮作图

22. 简单机械——斜面 23.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4. 功的原理 25. 功率 26. 机械效率 27. 机械能:决定动能与势能大小的因素、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 初二物理力知识点总结二 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初二物理力知识点总结三 1.力的合成与分解互为逆运算,都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F1、F2所夹的角的大小来表示。 (注:已知分力要求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已知合力要求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即力的合成就是由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求对角线的问题。力的分解就是由对角线求两邻边的问题。 3.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即两个力成一百八十度),其合力最小;反之(即是两个力成零度)最大。 (注:对力按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分解时要按力的实际效果或正交分解法进行。) .合力和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物理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力的产生、传播与作用。在初二物理学习中,力学是一个基础且关键的内容,主要包括力、运动和力的作用等知识点。下面将对初二物理力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 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力和力的效果 1.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能够改变物体的 状态。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和方向。常见的力 的作用效果有推力、拉力、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等。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力,也可以将一个力分解 成多个力。 二、运动的描述 1. 位移和路径: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矢量,它可 以用位移的模、方向和位移路径来描述。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瞬时 速度是物体某一瞬时的位移速度。 3. 加速度:加速度是速度发生变化的速率,可以通过速度变化量与 时间的比值来计算。

4. 运动图象:运动图象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图像,包括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 三、力的大小和方向 1. 力的大小:力的大小由质量和加速度共同决定,可以用力的公式F=ma 来计算。 2. 力的方向:力的方向与物体受力的方向相同,即力的施力方向。 3. 满足平衡条件的力: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外力为零,即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之和为零。 四、离心力和向心力 1. 离心力:物体在曲线运动时离开曲线轨道的力,其方向指向曲线的中心,大小与速度的平方以及曲率半径的倒数成正比。 2. 向心力:物体在曲线运动时指向曲线轨道的力,其方向与离心力相反,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平方以及曲率半径成正比。 五、牛顿三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也称动量定律,F=ma,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且加速度与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成正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八年级物理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力知识点总结 物理力是物体作用于其他物体的能力,是物体运动、形变或引起变形时所表现出来的。以下是八年级物理力的知识点总结。 1. 动力学 - 物体的质量和重力:物体的质量是衡量其惯性的物理量, 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地球或其他天体吸引的力。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F=ma。 -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惯性与非惯性系:惯性系中物体受到的作用力与非惯性系 中受到的作用力不同。 - 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计算:物体间相互摩擦时产生的力,可以通过公式Ff=μN计算,其中μ为摩擦系数,N为物体间 的垂直力。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将其合成为一 个力,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合力定律决定。 -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其合力等于原力的 大小和方向。 3. 重力 - 加速度重力:当物体近距离地球表面运动时,受到的重力

可以近似表示为g=9.8m/s²。 - 万有引力和牛顿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引力大小由两个物体的质量决定,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弹力:当物体受到弹性形变作用时,产生的恢复力即为弹力。 4. 浮力 - 物体浸没于流体中时,流体对物体的上升力称为浮力,大 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的重量。 -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 流体的重量。 5. 力的性质和性质的刻画 - 力的性质: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基本性质。 - 力的刻画:力可以用矢量来表示,矢量的大小表示力的大小,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6. 功和能量 - 功:力对物体作用产生移动时所做的功,可以通过公式 W=Fs计算,其中W为功,F为力,s为物体的位移。 - 机械能:物体具有动能和势能两种机械能。 - 动能:物体由于具有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公式 K=1/2mv²计算,其中K为动能,m为质量,v为速度。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状态所具有的能量。

初二物理【力】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力】知识点归纳 一、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至少一个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二、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4)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使用前指针要对零; B、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C、要认清它的分度值;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轴线的方向一致; E、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三、重力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 G 表示(3)重力的大小: ①大小叫重量 ②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G=mg 其中 g=9.8N/kg , 物理意义:质量为 1 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 牛顿 (4)施力物体:地球 (5)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垂线①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6)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重心越低,放置的物体越稳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