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相关新闻整理汇总

互联网保险相关新闻整理汇总
互联网保险相关新闻整理汇总

1、伴随“双十一”盛宴消费保险再创纪录

往年,要问“双11 ”的爆款保险是哪款,答案肯定是“退货险”。但据了解,今年的“双11”,消费者除了热衷买衣服等日用品,还被保险公司的活动所吸引,多家保险公司打折甩卖互联网场景保险产品,一些产品折扣高达5折,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

保险种类增加,消费保险受青睐

互联网以及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给全面转型期的保险行业带来无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比如,产品要更新,渠道要铺设,人才需储备,技术要创新。

然而,此次“双11 ”又一次验证,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保险业,从7年前诞生的退货运费险再到如今,“双11 ”消费保险覆盖质量、价格、服务品质、物流和商家经营保障等全链路环节。

据获悉,蚂蚁保险今年联手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国寿财险、太保财险等13家保险公司,推出了六大类70种消费保险,较去年增加了20种,而且,未来还有更多创新品种。“双11 ”当天的六大类保险产品包括:价格保证类、质量保证类,物流保障类、退换货保障类、售后维权保障类、信用履约保障类。

质量保障类(衣服褪色险、鞋子脱胶险、生鲜腐烂险)、物流保障类(退货运费险,物流破损险)、售后保障类(化妆品过敏险)、价格保障类(保价险)、信用保障类(订单险),基本实现整个消费链路的全覆盖“极保障”是蚂蚁金服为家装平台“极有家”商户提供免费上门退货、货物破损赔偿、品质质保等保障场景;“放心淘”则是泰康在线提供的物流破损险、衣服褪色险、鞋子脱胶险、手机花屏险、资质合一险等一揽子保险服务。京东金融的“送货龟速险”,化解‘取11”收货慢的痛点;国美电器与易安保险的“低价保障险”,确保消费者快速取得全额差价赔偿,解决“买贵了”的忧虑。并且,多家险企也提升了服务。为了让消费者安心付款,早已推出“账户资金安全险”;人保财险在“11"8反盗刷日”活动上,大力推出“盗刷险”,提供安心支付;针对退货风险的痛点,众安保险推出全网通用“准性退”,提供退货无忧保障服务;平安财险则推出“邮包险”。同时,只有以技术、数据、自动化作为支撑,天量、小额、高频的消费保险交易和快速理赔才可能成为现实。强大的技术与数据能力让众多消费者获得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保险数量增长的背后,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以蚂蚁金服为例,单笔保费可以低至不到1元,但出单量可以达到11.3亿,这相当于平均每分钟生成保单78万份,平均每秒钟的保单生成量就超过1万单。如果把消费者“买买买”过程进行拆分,在消费者拍下配备“退货险”“保价险”等消费保险的购物订单的瞬间,在零人工参与的情况下,蚂蚁金服的大数据系统通过算法的精算模型,根据买卖双方各自的退货率、商品类目和消费行为数据因子,实现千人千面的消费保险定价,保费与商品价格一起生成购物订单,再由消费者完成支付。

2、70种消费保险助力“双11” 将覆盖超4亿消费者

据悉,今年“双11”参与提供消费保险的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国寿财险等13家保险公司已经就位,将联手蚂蚁保险为消费者、商家提供六大类70种消费保险。

蚂蚁保险场景保险部总经理王允较介绍道:“今年消费者保障将从国内推到海外,让全球消费者都能放心购;商家保障将从线上网商拓展到线下小商家,让所有零售商家都能轻松卖”。

以前,海外“剁手党”进行跨境电商购物,退货流程繁琐是一大难题:跨境邮寄时间久、成本高,还常常会遇到无法退货的情况。今年,蚂蚁保险将联合众安保险推出面向境外消费者的“天猫海外本地退”保险服务。通过“本地退”服务,消费者可将货品退回到保险公司在海外的服务仓,产生的损失也将由保险公司赔付给卖家。目前这项服务已经覆盖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此外,消费保险也更加聚焦售后环节。据悉,蚂蚁保险还联手聚划算推出“保价险”,消费者在聚划算下单购买后的15天内,如发生商品降价,差价部分可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核赔通过后,保险公司将差额赔付给消费者。

为了降低小微商家经营风险,蚂蚁保险联合零售通,针对天猫小店推出了“效期无忧保障保险”,过期商品可在零售通上申请理赔。据了解,目前该保险已累计出单600万,保障了全国近40万家天

猫小店。

蚂蚁保险方面表示,从2014年一天卖出1.5亿单退货运费险开始,双11成为保险行业最大的“校验场”。从前年开始,绝大部分参与双11的商家都会出钱为用户投保,交易链路中质量、价格、物流、售后等环节都有保险覆盖,卖家也得以大幅缓解客服压力和纠纷处理成本。

另一方面,互联网消费升级也激发了更多保险需求,推动行业不断创新产品。“双11”的消费保险种类也从最开始的1种,到2015年的4种,2017年扩充至50余种,再到今年的70种。同时,也将大量互联网消费用户培养成新保民。保守估计,今年消费保险将覆盖超4亿消费者,超400万商户。

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表示,随着新零售深入发展,消费保险还将持续创新,进一步促进中国消费方式升级,同时也不断帮助中小微商家降低经营风险。

3、“双十一”将至除了退货险还有哪些保险值得购买?

随着“双十一”的临近,一些大型网购平台已开始进入“双十一”倒计时并启动了预售模式。“剁手党”们也已跃跃欲试参与购物狂欢盛宴。每年的“双十一”不仅是“剁手党”们的节日,更是保险公司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各家保险公司在不遗余力地推出“双十一”保险产品为购物保驾护航的同时,也在此期间亮相特色产品吸引消费者。

账户安全保险。此类保险是为个人消费账户提供安全保障,虽说账户被盗刷的可能性很低,但风险仍旧存在,所以有保险公司推出的个人账户损失保险,可以为消费者个人名下所有银行卡、网银账户、第三方平台账户等提供保障。按照条款规定,如果涉及到个人账户被他人盗刷、盗用、复制而导致资金损失,保险公司有理赔责任。

限时到货保险。“双十一”期间,往往会出现快递爆仓的情况,许多人都曾遇到过苦等十天半月还收不到货物的状况,针对这一痛点,保险公司也推出了相应的保险,即限时到货保险。按照保险条款规定,如果在指定期限内货物没有送达,就能够得到赔付。如有的保险产品保障在“双十一”当天购物的快递送货时间,超过8天管赔。

退货险。现在的网购平台上,这一险种常常是商家随购买商品赠送给消费者。另外,消费者由于怕有退货情况发生,因此在选择商品后也会主动勾选退货险。

货物破损保险。网上购物,总是免不了长途的运输过程,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货物在运输途中破损,最终导致浪费时间和金钱进行退还,针对这一情况,保险公司也推出了相应的保险,即货物破损保险,其主要保障酒类、牛奶等物品,在运输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包装破损、泄漏等问题。

货物相关保险。除了以上几类保险之外,还有和货物有关的各种各样的保险达几十种,其中包括:质量保障类,如衣服褪色险、鞋子脱胶险、生鲜腐烂险等;售后保障类,如化妆品过敏险;价格保障类,比如保价险;信用保障类,如订单险等,这些保险产品更细,能够为“剁手党”所购货物提供方方面面的保障。

还应该看到,围绕“双十一”提供服务的保险产品,从2014年仅有退货运费险1种产品,再到2017年“双十一”增至近50种,呈现出阶梯递增状态。消费保险不仅只针对买家保障货品的品质和价格、物流及售后纠纷等,同时还专门增加了针对卖家的经营保障类险种。

比如意外工伤保障险。由于11月是销售旺季,很多商铺会临时扩招员工应对翻倍的工作量,如蚂蚁金服与保险公司共同推出的保障期限灵活、可不记名投保、保费可低至3元一人,月保额为10万元的意外工伤保障,可为雇主分散风险;还有针对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的商家,退回的货物有部分因无法再次销售并间接成为商户的损失,因此,退货损失保障可让商户尽量减少损失。

对于网购消费者而言,无论是什么样的保险产品,保险条款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保险责任,也是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予以赔偿或给付的承诺。一款产品最后是否能够理赔,主要看所发生的保险事故是否符合保险条款与合同约定,而与产品的购买渠道无关。因此,必须要重点关注并全面知悉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部分,避免出险后遭保险公司拒赔而导致理赔纠纷。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短期健康险保障期间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简单来说,即便现在已经投保,但并不代表保险期限过了之后还能够继续投保。

4、“双11 ”消费保险唱主角

“消费保险跟‘双11’相得益彰。正是由于跟网络购物的场景化十分契合,在这个购物狂欢的时间节点上,消费保险显得格外亮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大家谈到互联网保险时,首先想到的是渠道的变革,但与此同时,其场景创造的能力也非常强大,消费保险就是互联网保险场景化的经典案例。‘保险+场景化’的设计,再加上科技支持,使销量在非常短的时间‘爆发’出来。而且,这类消费保险每个保单的件均保费非常低,传统保险是做不了的,只有在新的技术手段下才能实现。”

不过,朱俊生也表示,消费保险是互联网保险的重要组成,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互联网保险的作用不仅包括渠道变革和场景创造,还应该体现在为传统保险价值链全面赋能。”朱俊生进一步指出,“目前互联网保险通过场景化设计,为保险市场增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互联网保险需要挖掘传统保险业巨大的存量市场,这方面非常重要。存量挖掘就是全面的赋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供给效率,推动产生一些新的商业模式,让保险业运作得更有效率。同时也发挥保险的连接作用,令其与其他生态结合,更好地发挥金融和服务属性。”

5、保险观念已渗透人心

从购物到出行,从健康到医疗,从存款到理财,保险已经深度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保险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保险业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相继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老百姓购买保险,保险已成为家庭需要,人人需要的生活必备品,保险已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

从无到有,我国老百姓对保险的态度、对保险的认识也随着保险行业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保险支出已经逐渐被列为家庭必不可少的一笔投资。据央视发布的《2018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从保险中受益,保险已经连续三年成为百姓投资的首选。

一年一度的央视《经济生活大调查》调查显示:2017年中国家庭投资整体偏保守型,选择不投资的比例达到了35.17%,而在选择投资的受访者中,有高达40.85%的人首选保险。保险成为了人们投资的“香饽饽”。

而近日,央视发布了《2018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人们惊讶地发现,保险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数据显示,2018年,15.64%的中国家庭将保险作为投资的首选,而这已经是保险连续第三年排名第一,保险的投资意愿上升到了八年来的最高。

这种观念的改变,直接体现在了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数据上,保险业给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2017年,全国人民花费3.66万亿元用于买保险,保险理赔1.12万亿元,保险业资产总量16.75万亿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6、“双11”火了退货运费险,物流保险比物流业滞后

日前,部分电商平台启动预售,今年“双11”正式拉开序幕。在“剁手”的过程中,消费者正习惯购买“退货运费险”。由于冲动消费及网购纠纷增加,“双11”期间发生的退货行为较平日上升,因此在这一时期,“退货运费险”的销售量也会激增。《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过去四年中,华泰保险与众安保险是“退货运费险”的承保主力。

而“退货运费险”只是物流环节的一环。慧择网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物流保险相比于物流业的蓬勃发展而言非常滞后。物流保险产品单一、物流保费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险种的推广。事实上,潜在市场空间让物流公司也不愿错过这块“蛋糕”。近期,“三通一达”联合宣布将发起设立专业的物流保险公司。

“退货运费险”高歌猛进

自概念提出至今,“双11”始终在不断打破自身创造的记录。据官方统计,去年11月11日当天,天猫平台的成交量达到120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确认订单前,不少消费者已经习惯勾选投保“退货运费险”。由于“双11”期间冲动消费、虚假宣传及物流纠纷增加,能够弥补退货运费损失的“退货运费险”往往会“火一把”。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2013年前,承保“退货运费险”的主要是华泰保险。早在2010年,华泰保险就开始与淘宝保险合作,在当时的淘宝商城交易线“嵌入式”运营“退货运费险”。

2012年“双11”,华泰保险承保的“退货运费险”当日保费收入超过1000万元;2013年“双11”,这一数据为单日成交1.5亿笔,保费收入近9000万元。

2014年的“双11”,阿里巴巴参投的众安保险开始承保“退货运费险”。凭借强大的平台优势,11月11日全天,众安保险承保的保险保单量突破1.5亿,保费突破1亿元,这一保单量级在当时也创造了保险行业单日保单数的历史记录。此后,“退货运费险”在“双11”一路高歌猛进。2015年“双11”,退货运费险当天的销售数据为3.08亿笔,华泰保险、众安保险和太保共同创造了这一销售记录。

2016年,国泰产险等保险公司也纷纷参与到了“双11”“退货运费险”销售中。众安保险在2016年将“退货运费险”的保障范围扩大到全电商平台,名为“任性险”,投保该险种后,消费者在国内任何电商平台购买商品,均可享受任性退的退货服务。

数据显示,以“退货运费险”起家的众安保险,自2013年10月成立起至2016年12月31日,累计销售72亿份保单,服务客户数约4.92亿,对于传统保险公司而言,这组规模数据十分惊人。

物流保险潜力有待挖掘

业内人士指出,近几年,伴随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物流行业在我国也迅速崛起,物流行业中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加大,这为物流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只是我国物流保险相比于物流业的蓬勃发展而言非常滞后。”慧择网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物流法规不完善,物流保险对法规的依赖性很大:因为法规,信任等问题导致的物流保险产品单一;同步物流行业特殊性导致的物流保费计算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导致保费高昂,一定程度也影响该险种的推广。”

尽管定价模式和风控机制仍待完善,但“退货运费险”的火爆程度还是让市场看到了以物流环节为标的的保险产品潜力。本身就是“局中人”的快递公司自然不甘落于人后,在10月13日,四大快递巨头——韵达股份、申通快递、圆通快递和中通快递就宣布,将发起设立中邦保险,进军专业的物流保险市场。

对于“三通一达”建立保险公司,上述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天然属性看,他们比较熟悉物流业务的各个环节,了解物流上的需求,可以开发出适合物流公司的产品,同步也降低了物流保险公司的负担,对于物流保险的产品完善和产品创新是好事。”此外,可以打破当下物流行业与保险业之间缺乏信任这一僵局,以平台化方式确保产品服务的多样化、定制化、权益化,打破隔膜,促进物流保险市场的发展。

7、双11保险促销风起意外险等短期消费保险成主角

“双11”购物大促正在逼近,除了各路电商平台和在线商家积极备战外,保险公司也不甘落后,纷纷提前亮相。北京商报记者从各电商平台以及各保险公司App了解到,目前近20家保险公司都在蹭热点,“双11”保险促销风起,而短期险成主角,包括意外险、意外医疗,以及部分一年保障期的百万医疗险也参与了促销活动。

短期消费型保险成主角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参与“双11”活动的产品多为消费型短期保险,价格低廉无返还保费,并且品种多样,具有定位鲜明以及场景化、高频化和碎片化特色,有些也结合了当下的保险消费热点。所谓短期保险,是指保障期限在一年之内的保险产品。从电商平台来看,产品主要集中在意外险、旅游险、医疗险、财产损失险等领域,并且多为几天、几个月,最长为一年期的短期险。产品在标价上显得比较低廉,这与保险责任简单、保障期限较短相关,例如一款境内旅行险的保额为60万-125万元,仅需5元起,听着很诱人,其实5元保障期限仅为3天。又如手机碎屏险、银行账户安全险、家庭财产损失险等热销的财产险和责任险,保障期限也多为一年期。

此外,产品也呈现品种多样、责任细分的特点,其中华泰与安联主打意外旅行险,例如在“双11”期间,集中推广的就有短期成人意外险、儿童意外险、境内旅游意外险、各国各洲的旅游意外险、高原旅游意外险以及上班通勤意外险、自驾游意外险等。在保障区域缩小的条件下,保险费用也有所降低。事实上,即将到来的这场互联网上的全民“双11”活动也离不开保险的护航。据蚂蚁保险负责人

介绍,今年“双11”仅淘宝平台预计有13家保险公司参与保障,共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了6大类70余个险种,所提供的运费险、质量保险、海外退货险、零售通效期无忧保障险等一系列消费型保险将会覆盖4亿消费者、400万商家。

仔细甄选防误导

由于商家营销热情,“双11”总会激起不少消费者抢购和囤货的行动,而保险产品打出诱人的促销活动,也让人眼花缭乱,不过,选择最适合的保险产品才是王道。

多位保险营销总监均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购买保险是现在为未来所做的规避风险规划,一定不能被促销的条件所诱导,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合理规划,一方面是需求,另一方面是根据现有保障进行完善,如果购买多家保险公司同类型的产品有可能得不到重复理赔,例如医疗险相关产品。

据了解,不少消费者青睐百万医疗险,但性价比高的背后也隐藏着不保证续保、续保费用随年龄的增长而提升等风险。对此,银保监会曾提醒,网销短期健康保险的合同中虽然对续保做出了相应的约定,满足条件的消费者在保险期间届满时,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继续投保,但这并不等同于保证续保;短期健康保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保险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应当遵循最大诚信原则,向投保人阐明产品属性,说明所购产品为短期健康保险产品,提示消费者可能面临无法续保风险,严禁以“保证续保”概念对消费者进行误导宣传。

8、加入高质量消费的“购物车”

从各大电商平台数据透露的信息来看,今年“双十一”的关键词为“高质量消费”。

高质量消费现象的出现,使保险不仅仅是消费链条中的保障者,也成为消费者高质量消费的对象。而保费打折则是吸引消费者的主要方式,不过,打折幅度较高的险种主要集中在意外险、账户安全险等保费本来就不高的险种。京东金融保险业务就在“11.11全球好物节”期间打出“花小钱办大事”的口号。比如,福利版京英百万医疗保险,首月保费只要1元,可选择享受最高300万元一般医疗保险金、最高300万元100种重疾医疗保险金以及最高1.8万元意外住院津贴。京东金融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24时,其保险业务新单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33%,销售额同比增长126%,医疗、重疾等人身险以及延保产品销量靠前。总体来看,延保类产品销量最高,尤以手机、大家电的延保为首;人身险产品中,医疗险销量最高。

9、如何购买消费型保险

在选择方面,目前市场上的消费型保险产品非常多,主要包括消费型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医疗险、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消费型定期寿险、消费型住院费用报销/津贴保险以及旅行/留学综合保障保险等。简而言之,消费者可以用较低的保费享受到极高的保障,到期不返还保费。

从上述分析得出,消费型险种更适宜年纪尚轻、事业处于成长期、消费开支较大的人群,几百元保费就能得到数十万元的保障,且由于年轻身体状态良好更易续保。对于预算充足的家庭来说,消费型保险也可以作为一种补充险种,与其他产品搭配选购,共同完善家庭的保险规划;返还型保险产品则相反,比较适宜收入稳定人群,人到中年以后若想一劳永逸得到安心保障,则可以选择返还型保险产品。显然,每一款保险产品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险自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从成本上来看,尽管有些保险产品更为划算,但从个人需求来讲,还是要根据各种产品的保障范围、限制条件等特点,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理性消费,挑选更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才能拥有人生中更为充分的保障。

10、互联网保险

(1)互联网保险的定义

互联网保险,是指一种新兴的以互联网作为媒介和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信息,开发、销售满足不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保险产品,实现部分甚至全部保险业务的网络化、一体化的经济活动。互联网保险模式的出现,实现了保险产品的在线销售与经营,并且在原有的模式上不断创新开发出新的架构,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与传统保险行业的衔接,推动了保险行业的发展与更新,极大地减少了销售过程中的成木,实现了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更加能够适应大众的需求。互联网保险体系的形成,势必会成为我国现阶段乃至米来保险行业发展的趋势,也将会为我国的保险行业带来无限的商机和财富。

(2)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现状

(一)经营主体不断增加

我国的互联网保险从第一张网络保单开始,到如今,经过了数十年时间的沉淀和考验,不断探索、发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虽然互联网保险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发展势头以及发展的爆发力却不输任何的行业,无论是从发展速度还是从发展规模来看,其能量都不容小觑。

(二)销售渠道多元化

比较常见的互联网销售渠道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各大保险公司通过建立自己的官网平台来宣传和销售自家公司的保险产品,即官网自销。第二种是保险公司利用第三方的销售平台,来实现保险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拥有着大量客户资源的主要电商平台都加入了保险模块,甚至还有的电商参与了新型互联网保险产品的研发与设计。第三种是代理机构建立的网销平台,分为专业的保险中介机构建立的网销平台和兼代理机构建立的网销平台。第四种是就是成立线上互联网保险公司。

(三)保险产品多样化

例如“单身狗险”、“挂科险”、“恋爱险”、“扶老人险”等个性险种纷纷出现在互联网保险市场上,但从市场整体份额来看寿险板块的保费的主要来源还是依靠传统寿险行业的保险产品。

(四)客户群体规模持续增长

相较于传统的保险行业,互联网保险有更广的客户群体和更多接触客户的机会,拓宽了保险业务的时间和空间。

(3)互联网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保险也面临诸多问题,包括用户数据公开导致的信息安全隐患、有效监管的缺乏、产品结构缺乏创新、产品形式缺乏创新等,近几年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突破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限制,必须出台相应管理对策。

(一)安全性问题

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大数据技术,但是目前的金融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技术都处于发展阶段,并没有完全成熟,对于信息安全性的管理技术也有待加强,互联网保险客户的信息很容易被非法分子盗取和泄露。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互联网保险在我国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我国现有的关于互联网安全的法律法规远远跟不上互联网保险飞速发展的步伐,很多规定对于融合了互联网技术的保险行业并不适用,其结果就是影响到互联网保险客户的体验感,也会影响到互联网保险的销售。法律条款和监管政策的制定者未对快速前进的市场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了互联网保险市场机制的不成熟。

(三)复合型人才的缺失

在运营方面,我国互联网保险存在缺乏专业性人才的问题,该行业不仅需要对保险专业熟识的人才,还需要对网络技术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互联网保险作为一个新型营销方式,主要依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互联网的开放性所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以及操作风险等问题都需要具有安全技术的人才、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由于缺失这种复合型人才,所以存在很大的技术性风险。

(四)互联网保险业务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

互联网保险通过网络进行运营和销售,保险机构和客户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也无法通过直接接触和观察去了解投保人的风险情况。再加上当前我国信用体系不健全,保险机构在缺少客户信用信息的情况下,无法进一步了解客户所提供信息的真伪,这使得保险机构对于客户风险水平的评估变得困难和不准确。部分互联网保险机构为了做大自身规模,可能会做出轻率承保的举动,给自身经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也使得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此外,互联网保险机构还会面临投保人的道德风险问题。投保人在交易过程中利用拥有的信息优势,隐瞒于己不利的信息,用更低的价格去购买保险,这使得保险机构的风险加大。

(五)联网保险产品结构失衡,创新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

目前,我国互联网保险的业务模式和其他电商类似,多是在传统销售渠道之外增添互联网渠道,并没有形成一种新的业态,没有改变现有的运营模式,也并没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出大批量的新的保险品种,创新明显不足。从产品结构来看,车险、意外险等传统产品在互联网保险的销售中仍然是最受欢迎的险种,而像运费险等符合互联网保险特征的场景化新型产品的种类则太少,市场中互联网保险的产品提供与市场实际需求不匹配,产品结构严重失衡。从产品内容来看,市场上的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一方面是由于监管机构对互联网保险的产品种类、费率等方面监管较为严格,各保险企业创新的空间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企业为了避免推出新产品而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选择推出市场已有的同质进行避险。

(六)互联网保险的运作问题

互联网保险发展模式都不完善,缺乏完善的体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机遇系。在我国,纯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目前仅有四家,一切运营管理机制和产品开发体系都处于起步阶段,距国外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发展现状差距较大。另外,大部分互联网保险产品依旧继承着传统保险产品,但不是所有的传统保险产品都适合通过在线营销,依旧存在着专业性较差、较低端化和普遍化的问题。

(七)客户对互联网稍售模式缺乏信任

借助互联网,互联网保险接触到的客户群体比传统的保险行业要广泛得多,但是相比较于通过网络及线上的沟通来购买保险产品,还是有一部分的客户群体更倾向于线下在保险公司实地的办公场所进行面对面的交易。毕竟,互联网保险的兴起时间还很短新,传统保险行业的交易模式在大众的心中早已有了一席之地,新的交易方式的出现必然会出现不信任问题。

(八)保险公司内部重视不够

传统的重视业务、轻视管理的思想依然存在。致使保险公司未对互联网业务给予高度的关注,资金匮乏、管理漏洞、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愈演愈烈,互联网保险经营管理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宣传缺乏真实性、收益的风险性、投保提示缺乏明确性、拒赔理由缺乏合理性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企业管理模式的问题所在。

(4)健康发展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法律和监管体系

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但也离不开法律的监管,互联网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互联网安全问题和诈骗事件都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来规范制约,防止保险网站的虚假宣传,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要让互联网保险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同时监管部门做到违法必究。应完善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有关法规。可通过完善《保险法》中对于互联网保险的具体规定,来填补我国互联网保险基本法的缺失,还要建立健全与互联网保险有关的信息安全和金融结算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可以完善有关信用的法律法规,建立完整详尽的失信惩罚机制。

(二)加快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丰富产品体系

1.完善运营模式。互联网保险公司应该优化运营体系,完善互联网保险的每一个环节和功能,优化升级运营流程,提高公司运营能力,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

2.优化互联网保险产品结构。保险公司需要优化产品结构,互联网保险产品应当从险种和目标人群出发,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进行创新,不断设计多样的互联网保险产品,优化互联网保险产品的设计,坚持对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创新。

(三)加强互联网保险的网络安全建设。

从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经验来看,网络安全意识的欠缺、网络安全设备升级的不及时以及信息安全制度的不完善都会降低互联网保险机构的运营效率。针对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除互联网保险机构需加强自身信息安全建设外,监管层也应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风险控制体系。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应对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范和约束。

(四) 防范互联网保险企业操作风险

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互联网企业内部应建立信息系统审核制度,制定防御政策,防止内部操作风险。

2.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提高对其他行业公开数据的利用效率,不能泄露客户重要资料,以防止

信用风险对保险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 3.加强人才建设。提高互联网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强调职业道德,明确岗位职责和分工。

(五)加强信息体系建设

加大信息体系建设的投入,完善信息机构,简化保单内容,让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能充分理解保险合同的全部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优化升级全国互联网保险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此平台建立保险信息档案,加强与公共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档案信息,预防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六)加大互联网保险宣传

加大对互联网保险的宣传投入,通过新兴媒体,如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的使用,促进公众转变保守的思想观念,重视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推进有利于互联网保险发展环境的形成‘促进互联网保险的发展。

(5)互联网保险迎来拐点?

要实现如此大量的保单,需要承载高频并发的数据处理能力、无人工参与的风控处理能力和极速自动理赔的能力。

而随着互联网技术步入正轨,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性别、年龄、职业、所在地域、消费习惯、行为特征等数据,以及识别不同场景下的风险隐患,并分析特定场景下用户的保障需求,让研发场景化的保险产品越来越受精准投放客户的欢迎。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有117家保险公司经营互联网保险,占保险公司总量的52.7%。

2017年,中国保险业全面进入严监管时代,中短存续期产品被否定,对于互联网车险的监管也全面强化。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财险保费收入触底反弹,恢复正增长,实现保费收入326.41亿元,同比增长37.29%。

专业人士认为,与传统保险公司相比,互联网保险在资本、品牌及线下服务能力上较为弱势,在高价值率人身险产品销售上并无显著竞争力。在当前阶段,互联网保险技术、渠道、产品、场景的搭建都仍在途中,保单规模做大之前分散效应和规模效应也尚未充分释放,此外叠加价格和投入的白热化竞争。以上诸多因素导致当前互联网保险的综合成本率偏高,利润率较低。对此,专业人士建议关注风险定价、产品创设、金融科技、渠道流量等某一或某几方面有优势的企业;其次建议关注综合实力领先、具备互联网保险领域发力潜力的大型险企。推荐综合金融生态圈布局完善的中国平安,此外建议关注致力于互联网保险业务拓展推进的新华保险、中国太保。

也有保险专家指出,购买互联网保险产品时流程“简单粗暴”难免产生风险。顾客在网上点击购买保险产品,接着进入投保界面填写简要信息,之后直接进入付费,待付费结束便直接进入到保险机构的审核流程。而投保界面要求客户填写的内容仅投保人和被保人的姓名、身份证信息和手机号,没有备用的联系方式,相关投保须知和投保条款提示不够醒目,页面信息较多,投保人很容易忽略,为后续理赔埋下隐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