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气工程(廖锐全)-第七章:气井井场工艺

合集下载

采气工程气井管理

采气工程气井管理

(1)地层温度
概念
气层中部的温度,称为地层温度。地层温度是气井关井后用井底温
度计下至气层中部测得,地层温度在气藏开发过程中可以近似认为不变。
在同一地区,气层温度与气层的埋藏深度有关,埋藏愈深,温度愈高。
(2)井口温度
A、关井井口温度:气井关井后在井口测得的天然气温度。关井井口
温度是个变数,初关井时温度高,随关井时间延长温度降低,最后等于大
概念
1、原始地层压力(pf) 气藏未开发前的气藏压力叫原始地层压力。即当第一口气井完钻后, 关井稳定后测得的井底压力,它表示气藏开采前地层所具有的能量。原始地 层压力越高,地层能量也越大,在气藏含气面积、储集空间一定的情况下, 原始地层压力越高,储量越大。 原始地层压力的大小,与其埋藏深度有关,根据世界上若干油气田统 计资料表明,多数的油、气藏埋藏深度平均每增加10米,其压力增加0.7~ 1.2个大气压,如增加的压力值低于0.7或高于1.2大气压,这种现象称为压 力异常。压力增加值不足0.7大气压者,称为低压异常;压力增加值大于1.2 大气压者,称为高压异常。
(一)采气常用术语
井底压力获取方法 实测法
用井下压力计测量井底压力。
计算法
1)用静气柱计算井底压力
2)用动气柱计算井底压力 动气柱计算井底压力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当无法利用静气柱计算
井底压力时才使用。
(一)采气常用术语
2、温度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采气中常用的几种压力概念: 地层温度、井口温度、井筒平均温度。
④雾流:当气液平均流速很大时,液体呈雾状分散在气相中,称为雾流。 在实际采气中,同一气井可能同时出现多种流态。如在水量较大的气井中, 油管下部分为气泡流,气泡上升时,由于压力降落而膨胀,体积增大并互相结 合成大气泡,充满油管整个截面积,因而转变为段柱流;随着混合物的上升, 压力不断下降,气相体积继续增大,气段伸长,渐渐突破气段之间的液段,使 液相成为液滴分散于流动的气相中,并且有薄层液相沿管壁流动,形成环雾流。 但一般情况下,气井的流态多为雾流,油气井则常见段柱流。

采气工程第七章 气藏物质平衡储量计算及采收率PPT课件

采气工程第七章 气藏物质平衡储量计算及采收率PPT课件

可以看出
(1 ( 1 S w S w S )o i1 )( 1 ( y w y ) w i)1 C f(p i p 和)Z p GP是直线关系,在p/Z=0处,可确
定地质储量。当不含水和不考虑岩石的变形时,则就变成干气气藏的物质
平衡方程。
在应用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时,需要知道两相偏差系数和凝析油的 饱和度,这些均需进行凝析气井的取样和实验室分析进行测定,由于实验 水平、精度和涉及一些体积折算等问题可能会导致一定误差。
p/Z
1
pi / Zi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
第一节 气藏物质平衡方法
二、水驱气藏物质平衡
将上式进一步变形有:
p
pi
GGp
Z
Zi
G(We
WpBw)
piTsc pscZiT
由左式可知,水驱气藏的P/Z
和GP之间并不象定容封闭气藏那样 是直线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P/Z
当然也不能用外推方法确
将上式改写为:
(1So)ZpZpii
(1Gpt) Gt
从此式可以看出,(1-So)P/Z和Gpt为 一条直线,利用此直线同样可以得到Gt。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
第一节 气藏物质平衡方法
三、凝析气藏物质平衡
1.常规凝析气藏
如果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或带油环的凝析气藏,则在原始条件下 已是两相,对应的物质平衡方程可写成:
式中:
转换
G tB 2g i (G tG p)tB 2g 变形
p pi (1Gpt)
Z2 Z2i
Gt
Z 2 ,B 2 g ——目前气藏的两相偏差系数及对应的体积系数; Z 2 i ,B 2 gi ——原始条件下的两相偏差系数及对应的体积系数。

气井的开采工艺

气井的开采工艺

f(Pwf)Ptf
气井系统 气嘴 分离器 地面管线
井筒
气层
气井示意图
• • • • •
气井和气层压力间的相互关系 生产方式:油管生产 地层压力-井底流动压力=采气压差 井底流动压力-油压=在油管中的压力损失 油压-输压=在采气地面管线中的压力损失。
• 为比较气井间及不同阶段生产能力的大小 引出:

球上有一个可以密封的注水排气孔。为了 保证清管球的牢固可靠,用整体成形的方法制 造。注水口的金属部分与橡胶的结合必须紧密, 确保不致在橡胶受力变形时脱离。注水孔的单 向阀,用以控制打入球内的水量,调节清管球 直径对管道内径过盈量。 • 清管球的主要用途是清除管道积液和分隔 介质,清除小的块状物体的效果较差。不能定 向携带检测仪器,也不能作为它们的牵引工具。 • 管道温度低于零度时,球内应注入低凝固 6 、打开收球筒进气阀对收球筒进行充压验漏。(充 、验漏合格后打开球筒放空阀进行卸压、卸压后关闭 1 2 3 、打开收球筒放空阀 、卸防松楔块,使用专用工具打开球筒快开盲板 、对盲板密封圈及球筒进行检查清理 4 、关闭快开盲板及球筒放空阀 压必须缓慢进行) 放空阀
• (3)泡沫塑料清管器: • 是表面涂有聚氨脂外壳的圆柱形塑料制品。 它是一种经济的清管工具。与刚性清管器比较, 它有很好的变形能力和弹性,在压力作用下, 它可与管壁形成良好的密封,能够顺利通过各 种弯头、阀门和管道变形。它不会对管道造成 损伤,尤其适应于清扫带有内壁涂层的管道。 其过盈量一般为一英寸。即25mm
2
7
6
1、输气管主气阀 2、输气管放空阀 3、收球筒球阀 4、平衡阀 5、收球筒放空阀 6、收球筒进气阀 7、收球筒排污阀 8、快开盲 板 9、防松楔块 10、收球筒压力表 11、上水管线控制阀

采气工程 本科7-第7章-井场工艺

采气工程 本科7-第7章-井场工艺

第七章气井井场工艺第七章气井井场工艺第一节节流调压第二节气体流量计算第三节气液分离第四节天然气水合物防治第五节天然气外输前脱水第一节节流调压♦一、天然气压能利用外输压力1.5~4.0MPa。

天然气压能发电高压井供气水井气举♦二、天然气节流调压天然气在管流过程中,通过骤然缩小的孔道,例如孔板或针型阀的孔眼,由于摩阻能耗使下游压力显著降低,这种过程称为节流。

二、天然气节流调压节流:降压一级节流调节流量多级节流(绝热过程)等焓12H H =(61)-3.天然气焓熵图天然气焓熵图又称H—S图6.0 =γ确定节流温降示意图,T1,P2,T2,已知任意三个,可求第四个变量四个变量:P1γ=7.0γ=8.0γ=9.0γ=0.1含氮10%的天然气焓熵图7.0=γ7.0=γHS 例6-1 已知p1=6.895Mpa(1000psia),p2=3.448Mpa(500psia),T1=93.33℃,γg=0.6,求天然气节流后的温度降。

解:(1)选用图6-1;(2)在所选图上查到点1(6.895Mpa 、93.33℃),过点1作水平线与3.448Mpa 等压线相交于点2;(3)读过点2的等温线值。

2=82.22(180)T =82.22-93.33=-11.11 =180-200=-20T F F℃℃即节流后温度降低11.11℃(20F)第二节气体流量计算一、天然气计量的分级二、气体流量计量方法1、孔板差压流量计2、气体涡轮流量计3、旋涡流量计4、容积式流量计2、气体涡轮流量计3、旋涡流量计4、容积式流量计5、热线式流量计热敏电阻三、孔板差压流量计1、孔板差压流量计三、孔板差压流量计三、孔板差压流量计标准孔板流量系数与雷诺数关系表6-2 角接取压标准孔板雷诺数范围ββRe D Re D min max min max 0.2200.250.2750.3000.3250.3500.3750.4000.4250.4500.4750.5005×1035×1035×1035×1035×1035×1035×1035×1035×1035×1034×1031×103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0.5250.5500.5750.6000.6250.6500.6750.7000.7250.7500.7750.8001×1041×1041×1041×1041×1041×1041×1041×1041×1041×1042×1042×104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3、流量计算方法0.0003619 m3/h(1).流量系数(2).2流束膨胀系数8.0220.0,100050 ,75.0/12≤≤≤≤≥βmm D mm p p 适用范围750100.0,75050 ,75.0/12≤≤≤≤≥βmm D mm p p 适用范围双向标准体积管示例多台流量计的安装第三节气液分离一、概述1、目的和意义2、分离的方法二、多级分离两级分离三级分离四级分离普通立式分离器立式旋风分离器。

采气工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与思考7-气井井场工艺

采气工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与思考7-气井井场工艺

第七章气井井场工艺第一节天然气矿场集输站场流程复习一、各种排水采气工艺原理、特点及适用条件优选管柱、泡沫、气举及柱塞气举、机抽、电潜泵、其他。

二、天然气矿场集输系统概念及其用途;天然气矿场集输系统:将气井采出的天然气,经分离、调压、计量后,集中起来输送到天然气处理厂或者直接进入输气干线的全过程。

包括:井场、集输管网、各种用途的站场、天然气净化厂等组成。

集输管网类型:树枝状管网、环形管网、放射形管网、成组形管网。

1.树枝状集气管网特点:集气干线只有一条,各气井直接同集气干线连接。

天然气经气井采出后,在井场经加热、调压、分离、计量后进集气干线。

适用于:气田狭窄,气井分布在气田长轴附近的气田。

2.环形集气管网特点:一条集气干线围成环状,各气井管线接在集气干线上。

环形管网如有某处损坏,天然气可以从环的未损坏的另一端继续输出,不影响供气。

适用于:含气面积接近圆形的大型气田。

3.放射形集气管网特点:在站上完成加热、调压、分离和计量,再输入干线或净化厂,各气井以放射状输到集气站,再用输气干线输出。

实际上它是几条集气管网的组合。

适用于:地面被几条深沟所分割的气田。

4.成组形集气管网成组形集气管网:多把放射形和树枝状,或把放射形和环形组合在一起使用。

适用于:面积较大、井数较多的气田。

集气管网的特点:管内压力高、输送介质复杂、井口压力波动影响输送能力、采气井口管理也影响通过能力。

1.集气管网位于天然气集输系统的起点,管内压力高(一般在4~16 MPa),流动介质复杂(含气、油、水和固体杂质),部分气井还含有H2S,CO2、有机硫等腐蚀介质。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安全,进行强度计算,选用抗硫钢材,如用10号、20号碳钢等。

2.集气管网的通过能力直接受井口压力影响,也与气井产出的流体性质变化有关。

3.集气管网运行好坏直接与采气流程的管理有关,最主要的是在采气时把油水分离干净,不要带入集气管线。

三、采气井场装置及作用:调节气井产量;调控输送压力;防止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

采气工程-气井完井与生产系统分析

采气工程-气井完井与生产系统分析
1
2
6 7 8 9
作业 过程
钻 开 油 气 层
1.钻井液与储层不配伍 2.压差控制不当 3.浸泡时间过长 4.钻井液流速梯度过大
5.快速起下钻
6.钻具刮削井壁
注 水 泥
采 油
注 水
修 井
三 采
1.水泥浆滤液进入储层
1. 采 油 速 度 过 大 2. 生 产 过 程 中 原 有 地 层 平衡被破坏造成结垢
先期裸眼完井示意图 后期裸眼完井示意图 8
第一节 完井方法
三、完井方式 1.裸眼完井方式
(4)裸眼完井方式缺点 ①不能克服井壁坍塌和油气层出砂对油气井生产的影响; ②不能克服生产层范围内不同压力的油、气、水层的相互干扰; ③无法进行选择性酸化或压裂; ④先期裸眼完井法在下套管固井时不能完全掌握该生产层的真实
确保油井长期生产; (5)能够适应油气田开发全过程中采油、采气工艺要求,具备进行分层
注采、压裂、酸化以及堵水、调剖等井下作业措施的条件; (6)综合经济效益好。
6
第一节 完井方法
二、完井方式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1)油气藏地质和工程条件:如产层结构,压力、温度条件, 流体的组成与性质,油气层层内、层间性质及其差异等等。
1.(1)造成粘土膨胀分散;(2)水泥的水化作用使氢氧化物过 1. 会 使 油 气 层 中 微 粒 发 生 运 移
饱 2 . 和 (重 1 )结 生晶 产沉 过淀 程 在 中 孔 由 隙 于 中 储 ; 层 (3 原 )滤 始 液 平 中 衡 氢 状氧 态化 的物 改与 变地 可层 引硅 起起 地反 层 应 水 沉生 淀 生成 的 成硅 水 垢质 垢 ,熟 会 如石 堵 果灰 塞 油 成 井 气 为 筒 井 粘 、 从 结 射 正 性 孔 常 化 孔 生 合 眼 产 物 , 层堵 窜塞 槽地 、层 套 管 处 漏 水 , 则 2 (. 2 )后 高继 含工 沥作 青液 质会 或沿 蜡水 质泥 的环 原渗 油漏 ;入 在地 流层 动造 过成 程 损 中 害 温 度 压 力 的 降 低

第七章采气工程第二版廖锐全主编

第七章采气工程第二版廖锐全主编

21
第二节 气液分离
3.过滤分离器 过滤分离器的主要特点是 在气体分离的气流通道上增加 了过滤介质或过滤元件,当含 微量液体的气流通过过滤介质 或过滤元件时,其雾状液滴会 聚结成较大的液滴并和入口分 离室里的液体汇合流入储液罐 内。过滤分离器可以脱除 100%直径2的液滴和99%直 径小到0.5以上的液滴。通常用 于对气体净化要求较高的场合。
第三节 天然气流量的计量
三、天然气的计量仪表
1.压差式流量计
压差式流量计是利用压差与流过的流体量之间的特定关系 来测定流量。
2.容积式流量计
容积式流量计是使气体充满一定容积的空间来测量流量。
3.速度式流量计
速度式流量计是利用气体流通断面一定时,气体的体积 流量与速度相关,可用测量气体速度的方法计量气体流量。
图7-15 卧式两相重力分离器结构图
19
第二节 气液分离
3.卧式双筒重力分离器 卧式双筒重力分离器也是利用被 分离物质的重度差来实现的,它与卧 式重力分离器的区别在于:它的气室 和液室是分开的,即它的积液段是用 连通管相连的另一个小筒体。气体经 初级分离、二级分离和除雾分离后的 液滴,经连通管进入液室,而溶解在 液体中的气体则在液室二次析出并经 连通管进入气室。由于积液和气流是 隔开的,避免了气体在液体上方流过 时使液体重新汽化和液体表面的泡沫 被气体带走的可能性。
29
第三节 天然气流量的计量
二、天然气计量分级与仪器配备
1.天然气计量分级
一级计量——油田外输干气的交接计量 二级计量——油田内部干气的生产计量 三级计量——油田内部湿气的生产计量
2.天然气计量仪表的配备
(1)一级计量的是油田外输气,为干气,排量大,推荐选用标 准节流装臵。 (2)二级计量的介质为干气,所以选用孔板节流装臵比较适合。 (3)三级计量的介质为湿气,不适合选用孔板计量,可选用气 30 体腰轮流量计、涡流量计等

采气井站生产与管理:气井完井方法

采气井站生产与管理:气井完井方法

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在水平井中使用较普遍。
完井方式特点
1. 气层不会遭受固井水泥浆的损害,可以采用与气层相配伍的钻井液或其他保护油气 层的钻井技术钻开气层; 2. 割缝衬管的防砂机理是允许一定大小的、能被油气携带至地面的细小砂粒通过,而 把较大的砂粒阻挡在衬管外面,大砂粒在衬管外形成“砂桥”,达到防砂的目的; 3. 割缝衬管完井方式既起到裸眼完井的作用,又防止了裸眼井壁坍塌堵塞井筒,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砂的作用。
气井开采工艺技术 气井完井方法
气井完井方法
射孔完井方式、裸眼完井气层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完井方式,才能有效地开发气田、延长气井 寿命和提高其经济效益。
合理的气井完井方式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1)气层和井筒之间应保持最佳的连通条件,气层所受的损害最小; (2)气层和井筒之间应具有尽可能大的渗流面积,气入井的阻力最小; (3)应能有效地封隔油、气、水层,防止水窜,防止层间的相互干扰; (4)应能有效地控制气层出砂,防止井壁坍塌,确保气井的长期生产; (5)应具备进行分层注水、分层压裂、酸化等分层措施以及便于井下作业等条件; (6)施工工艺简便,成本较低。
二、裸眼完井方式
(2)不更换钻头,直接钻穿气层至设 计井深,然后下技术套管至油层顶界附 近,注水泥固井,此种裸眼完井称为后 期裸眼完井。
裸眼完井的主要特点
油气层完全裸露,因而气层具有最大的渗流面积; 裸眼完井虽然完善程度高,但使用局限很大,砂 岩油、气层,中、低渗透层大多需要压裂改造,裸眼 完井即无法进行; 砂岩中大都有泥页岩夹层,遇水多易坍塌而堵塞 井筒,所以其局限性就更加明显。
一、射孔完井方式
射孔完井是国内外气井中最为广泛和最主要使 用的一种完井方式。
它又分为套管射孔完井和尾管射孔完井两种。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采气工程-气井井场工艺

自动放水器
38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2.工作原理
来水进入外壳和浮筒环形空间,达到 一定高度时,由于水的浮力大于浮筒的 重量,浮筒上行,并带动阀尖紧紧接触阀 嘴,放水器处于关闭状态.
水不断地流入,水面继续升高,待液 面高于浮筒上缘时便流入浮筒内,当浮 筒内的水量与浮筒自身重量之和超过 水对浮筒的浮力时,浮筒下沉,阀尖离开 阀嘴,浮筒里的水在气压作用下从吸水 管和阀嘴流出.直到浮筒依靠环形空间 的浮力再次上浮,放水器关闭为止.如此 反复运行,不断地把水排出.
3.优点:不需要外来能源节流制冷,投资少,设备简单,操作方 便,经济高效.单井和多井集气站都可使用.
9
第一节 采气流程
四、低温回收石油液化气采气流程 ⒈ 工艺流程
10
第一节 采气流程
四、低温回收石油液化气采气流程 ⒉ 适用范围
① 天然气含丙烷、丁烷组分高,一般应在3%以上; ② 气井剩余压力在10兆帕以上,以造成低温; ③ 气井产量不受限制,只要丙烷、丁烷含量高,剩余 压力大.
28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2.旋流分离器
利用离心力原理分离气液〔固〕体.
气液〔固〕混合物由切线方向进入分离器后, 沿分离器筒体旋转,产生离心力.离心力与液 〔固〕体颗粒的密度成正比.液〔固〕体颗粒的 密度比气体大得多,于是液〔固〕体颗粒就被抛 到外圈〔靠近器壁〕,较轻的气体则在内圈.被 抛在外圈的液〔固〕体颗粒继续旋转,并向下沉 淀,最后到达锥形管聚集后从下部出口放出,内 圈的气体则从上部出口放出.
22
第三节 气液〔固〕分离
〔1〕立式分离器 〔固〕分离
翼状捕集器是带微粒收 集带平行金属盘构成的 迷宫组成.
丝网捕集器是用直径的金属丝或 尼龙丝、聚乙烯编制成线网,再不 规则地叠成网垫制成.

采气工程(廖锐全)-第七章:气井井场工艺

采气工程(廖锐全)-第七章:气井井场工艺

隔板进入油槽并从出油口流出, 水从排水口流出。
四、分离器的工作过程
1.重力分离器
➢ 立式三相分离器基本结构及工作过程
气液混合流体经气液进口进入分离器后 通过流速和流向的突变完成基本相分离, 气体向上流动在气体通道经重力沉降分离 出液滴, 液体经降液管进入油水界面, 气泡 及油向上流动, 水向下流动得以分离, 气体 在离开分离器之前经捕雾器除去小液滴后 从出气口流出,
三、分离器分类
3.按分离器工作压力分类
真空分离器 低压分离器 中压分离器 高压分离器
<0.1MPa <1.5MPa 1.5~6MPa >6MPa
四、分离器的工作过程
1.重力分离器
➢ 重力分离器的分类
•根据分离器功能分 两相分离器
•按流体流动方向和安装形式分 卧式
重力式分离器
三相分离器
重力式分离器
低温分离集气站的功能有四个: (1)收集气井的天然气; (2)对收集的天然气在站内进行低温分离以回收液烃; (3)对处理后的天然气进行压力调控以满足集气管线输压要求; (4)计量。 为了要取得分离器的低温操作条件, 同时又要防止在大差压节流 降压过程中天然气生成水合物, 因此不能采用加热防冻法, 而必须 采用注抑制剂防冻法以防止生成水合物。
第七章 气井生产系统动态分析与管理 第一节、天然气集气工艺流程 第二节、气液分离 第三节、天然气流量计量 第四节、天然气水合物 第五节、天然气脱水 第六节、气田开发的安全环保技术
第二节、气液分离
一、概述 二、多级分离 三、分离器的分类 四、分离器的工作过程
一、概 述
1.杂质对气井生产的危害
腐蚀: 由于液态水的存在将加速管道及设 备的腐蚀
9——液烃(或水)液位控制自动放液阀;10——液烃(或水)的流量计;

采气工程(廖锐全)-第四章:气井产能

采气工程(廖锐全)-第四章:气井产能
测点未稳定第三节气井产能试井工艺序号二项式产能曲线指数式产能曲线水锥淹没产气有效层段气相渗透率严重降低压差增大时气量减小水量增加产能曲线倒转随测试产量加大计量孔板前积液增多气量逐渐比实际的变小第三节气井产能试井工艺序号二项式产能曲线指数式产能曲线11低渗透气井测点不稳定测点混乱第一节气井产能理论公式第二节气井产能经验方程第三节气井产能试井第四节完井方式对气流入井的影响第五节水平气井产能方程第四节完井方式对气流入井的影响钻井打开地层产气层段的井底结构称为完井方式气井完井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气层的地质情况钻井技术水平和采气工艺的需要基本的完井方式有四种
wf
用目前气田实际使用的单位进行换算,得:
压力P的函数
774.6 Kh p p r 2 dp ln p wf Z q sc T rw
第一节、气井产能理论公式
Alhussaing和Ramey提出的拟压力定义 式 p p 2 dp p 0 Z
2
p p p pwf p p dp 2 dp 2 dp wf p p 0 Z 0 Z Z

re 1.291 10 3 ZT A (ln S ) Kh rw
B
2.828 10 21 g ZT h 2 rw
F—非达西流动系数,MPa2/(m3/d)2
如果引入惯性系数D
D 2.19110
18
g K hrw
第一节、气井产能理论公式
应用类似的方法,可以得到非达西产能方程的拟压
K μm2 μ mPa·s h r p cm cm atm
pM 气体状态方程: ZRT
第一节、气井产能理论公式
KhTsc Z sc p pdp r dr 2 r r qsc pscT p Z

气井开采工艺

气井开采工艺
第14页,此课件共46页哦
• 定产量制度关键是:气井合理产量的确定
• ⑴ 气井产量不合理的危害

对气藏而言,不均匀开发必定造成压降不均匀,形
成压降漏斗,在压降快的地区造成边水舌进或底水锥进,
缩短气藏的无水采气期,影响气井的寿命,使部分气藏
产能大幅度降低。
• 采气量过低,时间、设备利用率不高。
• 采气量过大引起井底压差过大,发生井壁坍塌,出砂,边 底水存在引起舌进或锥进。
• ②带水采气(见水期:氯根含量明显上升,水量 上升,产气量基本不变波动,井口压力波动或 下降);
• ③排水水采气(出水期:出水量增多, 产气量 井口压力大幅度下降).
• ④堵水采气(底水锥进,夹层水窜进) • 常用的采气方法如图:
第21页,此课件共46页哦
采气方法
控制临界 流量采气
带水 采气
泡沫排 水采气
第16页,此课件共46页哦
• 边水 • 底水 • 夹层水 • 自由水 • 间隙水
地层水的分类
第17页,此课件共46页哦
气井出水因素
• ①.井底距原始气水界面的高度 • ②生产压差 • ③气层渗透率及气层孔缝结构 • ④边底水体的能量与活跃程度.
第18页,此课件共46页哦
出水类型
• 水锥型出水 • 断裂型出水 • 水窜型出水 • 阵发型出水
生产,是气井稳产阶段最常用的制度。 • 气井生产早期,地层压力高,井口剩余压力
大,采用气井允许的合理产量生产,具有产 量高,采气成本低的优点。 • 生产特征:产量不变,地层压力,井底流压,井口 压力随时间不断降低. • 地层压力下降后,可以采取增大井口针形阀 开度,降低井底压力的方法,继续维持气井原 有的产量,直到井口剩余压力很小,生产压 差增大会使井底受到破坏时,定产量工作制 度结束,转入其他工作制度生产。

油气开采第七章

油气开采第七章

第二章->>第一节
油气开采
四、砾石充填完井
砾石质量要求
砾石的强度
砾石强度的标准是抗破碎试验所测出的破碎
砂重量含量不超过下表所示的数值。
砾石抗破碎推荐标准
充填砂粒度(目) 8~16 12~20 16~30 20~40 30~50 40~60
破碎砂重量百分含量(%) 8 4 2 2 2 2
第二章->>第一节
根据孔眼形式可分为圆型和割缝衬管,后者防砂效 果好
第二章->>第一节
油气开采
三、衬管完井
割缝衬管完井方法
割缝衬管完井是在裸眼完井的基础上,在裸眼井内 下入割缝衬管。在直井、定向井、水平井中都可采 用。与裸眼完井相对应,割缝衬管完井方法也有两 种完井工序:先期固井和后期固井。
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章->>第一节
油气开采
三、衬管完井
割缝衬管示意图
割缝衬管就是在衬管壁上沿着轴线的平行方向或 垂直方向割成多条缝眼
梯形,大边在内
第二章->>第一节
油气开采
三、衬管完井
割缝衬管缝眼的功能
允许一定数量和大小的能被原 油携带至地面的“细砂”通过。 能把较大颗粒的砂于阻挡在衬 管外面。这样,大砂粒就在衬 管外形成“砂桥”或“砂拱”。砂桥中没有小砂粒,因 为生产时此处流速很高,把小砂粒都带入井内了。砂桥 的这种自然分选,使它具有良好的通过能力,同时起到 保护井壁的作用。
缺点:井底容易坍塌,油层出砂,不宜进行 分层作业,油、气、水层易互相干扰
第二章->>第一节
油气开采
一、裸眼完井
适用地质条件

气井的开采工艺

气井的开采工艺
气井生产工作制度:是气井的合理生产方 式,反映天然气从地层产出时,产量和压 力的变化关系。 应保证在开采过程中能从气井得到最 大的允许产量,并使天然气在整个采气流 程中的压力损失分配合理
• 选择题:180~181
• 气井工作制度:采气时气井的压力和产量 所遵循的关系。
一、气井工作制度
• 气井工作制度 气井工作制度是指采气时气井的压力和 产量所遵循的关系。气井所选择的工作 制度应保证在开采过程中能从气井得到 最大的允许产量,并使天然气在整个采 气流程中的压力损失分配合理。
油气混合物在油管中的上升速度为: 泡流<段塞流<环雾流<雾流
• 采气生产参数:地层压力、井底流动压力、 油压、套压、输压、流量计的静压、差压、 油气比、水气比、日产气量、油量、水量、 及出砂量。
• 气井生产时各种压力间的关系为: 地层压力>井底流动压力>套压>油压>计量前分离器 压力>流量计静压>输气压力 • 不同情况下气井油套压的关系
选择 356
• D:\采气工程课件\清管发球(修改).doc
清管收球操作
天然气管道在输送介质过程中,部 分有害成分会腐蚀管道,通过清管器清 管,可以有效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改 善管道内部的光洁度,减少摩阻,提高 管线的输送效率,同时保证输送介质的 清洁度。
一、工艺流程 10 9 8 5 4 11 3 1
气体井筒流动 本章目的:确定Pws、Pwf 地层流入动态:qsc=f(Pwf)PR
方法:井下压力计测量,计算方法
思路:等值流动阻力法 –地层流阻Rres, 井筒流阻Rw 结论:当 PR 、 Rres 一定时, qsc 由 Pwf 直接控制,间接由Ptf控制。 油管流动动态:井口压力一定时, 产 量 与 井 底 压 力 的 关 系 。 qsc =

采气工艺知识

采气工艺知识
2)携砂液:作用是将支撑剂带入裂缝中并将砂子放 到预定位置上去。在压裂液的总量中,这部分占的比重 较大。有造缝及冷却地层的作用。 3)顶替液:作用是打完携砂液后,用于将井筒中全 部携砂液替入裂缝中。中间顶替液用来将携砂液送到预 定位置,并有预防砂卡的作用。
压裂工艺对工作液的要求:
⑴ 具有足够的粘度和理想的流变性能; ⑵ 具有良好的悬砂性能; ⑶ 低滤失性; ⑷ 低摩阻; ⑸ 易于返排; ⑹ 对裂缝导流能力和地层渗透率的损害最小。 目前,压裂施工使用的大多是胍胶或改性胍胶作压裂液。 虽然也研制成功多种替代的植物胶(如田菁胶、魔芋胶等),但 因性能、原料供应和价格等原因,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水力压裂的工艺过程:
憋压 造逢
裂缝延伸
充填支撑剂
裂缝闭合
增产原理
和酸化一样,压裂是通过提高地层的 渗透率增产的。不同的是酸化只能改善近 井地带的渗透率,而压裂却能够在地层内 造出一条或数条人工裂缝,由于有裂缝的 存在,有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使气井获 得大幅度增产:
增产原理
(1) 改变流体的渗流状
14 4 1
2 3
5 10 6 7 9 8
13
2
2
12
11
单 井 采 气 流 程
1-采气井口; 2-针阀; 3-保温套; 4-安全阀; 5-分离器; 6-温度计; 7-节流装置 8-集气支线; 9-放空阀;10-计量罐; 11-油罐; 12-水池; 13-井口放空; 14-缓蚀剂罐
3)多井采气流程 把几口单井的采气流程集中在气田适当部位 进行集中采气和管理的流程,称为多井常温采气 流程,一般具有这种流程的站称为集气站。各单 井有集气支线和集气流程连接。集气站的流程和 单井的流程是一致的。流程的工艺过程一般包括: 加热——节流——分离——计量等几部分。 其中加热部分是为了预防在节流降压过程中气体温 度过低形成水化物,若气体压力较低,节流后不 会形成水化物,集气站流程可简化为:节流—— 分离——计量。然后通过汇管输出。

采气工艺技术

采气工艺技术

第一讲 天然气性质
定义
天然气是指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生成、运
移,并以一定压力储集在地下构造中的气体。
天然气成游离状态集聚的地方——气藏
高产
有工业价值
气藏 无工业价值
中产
低产
同一地区的多个气藏=气田
第一讲 天然气性质
1.1组成
天然气——气态烃和一些杂质的混合物;常见到 的烃类组分是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和
在采气量不断上升的情况下 , 实行气田的全面钻井、矿场建设 和气田开始进入稳产阶段。这个阶段也与长输管线的压缩机站投 产有关,它延续的时间从1~2年到7年~11年。在产量上升阶段, 从气田中采出天然气原始储量的20%左右。
在稳产阶段,采出大约一半气田天然气原始储量。这个阶段
一直延续到气田再钻井或者再增加压缩机站功率变得不合适,即 经济上不合算时为止。稳产阶段持续到采出气田60~70%的天然 气储量或更多一些(从开始开发算起)。
在地层近井地区压力损失大,也是气体向井流动的特点之一 ;
当地层温度不高时,伴随着气体向井流动,在地层近井地区将可能 形成水合物。 气体向井的流动也与固井质量有关 。
第二讲天然气田的开发特点
2.3气田开发的典型阶段
对于中等储量、大储量和特大储量的气田,开发阶段可分为:I—
产量上升阶段;Ⅱ—稳产阶段;Ⅲ—产量递减阶段。
第二讲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气田的开发特点
二、驱动方式判别 驱动方式判别的补充资料:
2.1 气田的驱动方式
1)钻开水层的测压井压力(水位)变化数据表明了含水区对气驱开
发过程的反映。测压井系统中压力(水位)下降,常常是水已进入 气藏的无可争辩的证据。 2)气井的地球物理测井数据,按这些资料可以监测不同时间的气 —水界面位置,判断气田的驱动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雾段
液滴聚集段
二、多级分离
逐级降低分离器压力,经过两级或两级以上的闪蒸或部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冷凝,将气井所产的流体分离成气、液两相的工艺方法称为多
级分离。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多级分离器不仅能够获得较多的液体量, 而且液相中含易挥发组分少。但并不意味着分离器用的越多越好。 两级分离的液烃收率比一级分离略增2%~12%(文献上介绍的最 高数字为20%~25%)。影响液烃收率的因素不仅是分离级数,还 包括气井所产流体的组成、分离温度和压力等。
的条件,然后输往长输管道。
一、气田集输系统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
气田集气系统主要由气井井场、集气站、天 然气处理厂及其相连的管线组成,井场与集气站 的管网连接形式有“放射状”、“树枝状”和 “环状”
1—井场;2—采气管线;3—集气站;
4—集气支线;5—集气干线;
6—集气总站;7—天然气处理厂
气 田 集 输 流 程
第三节、天然气流量计量 第四节、天然气水合物 第五节、天然气脱水
第六节、气田开发的安全环保技术
第二节、气液分离
一、概述 二、多级分离 三、分离器的分类 四、分离器的工作过程
一、概

1、杂质对气井生产的危害
腐蚀:由于液态水的存在将加速管道及设备的腐蚀
堵塞: 随着积砂的增加堵塞管道、设备
液泛影响
污染化学溶液
分离器
过滤式
利用气流通 道上的过滤元件 或介质实现分离
三、分离器分类
2、按分离器功能分类
分离器
计量分离器
主要作用是完成
生产分离器
主要作用是完成多
油气水的初步分离并
计量,一般属低压分 离器。
口生产井集中进行初
步分离后密闭输送, 属中高压分离器。
三、分离器分类
3、按分离器工作压力分类
真空分离器 低压分离器
还有节流阀,压力、温度检测仪表及加热或注
醇设备等。
井场装臵具有三种功能:
• 调控气井的产量;
• 调控天然气的输送压力;
• 防止天然气生成水合物。
二、气井井场流程
比较典型的井场装臵流程,也是目前现场通常采用
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加热天然气防止生成水合物的流
程;另一种是向天然气中注入抑制剂防止生成水合物的
(2)常温分离多井集气站流程
常温分离多井集气站原理流程图(一)
三、气田集输场站工艺流程
(2)常温分离多井集气站流程
常温分离多井集气站原理流程图(二)
三、气田集输场站工艺流程
2、低温分离集气站
所谓低温分离,即分离器的操作温度在0℃以下,通常为-
4~-20℃。天然气通过低温分离可回收更多的液烃。
低温分离集气站的功能有四个: (1)收集气井的天然气; (2)对收集的天然气在站内进行低温分离以回收液烃; (4)计量。 为了要取得分离器的低温操作条件,同时又要防止在大差压 节流降压过程中天然气生成水合物,因此不能采用加热防冻法,
9——液烃或水的液位控制自动排放阀;10——液烃或水的流量计;
三、气田集输场站工艺流程
• 常温分离单井集气站分离出来的液烃或水,根据量 的多少,采用车运或管输方式,送至液烃加工厂或 气田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 • 常温分离单井集气站通常是设臵在气井井场。两种 流程不同之处在于分离设备的选型不同,前者为三
相分离器,后者为气液分离器,因此其使用条件各
不相同。前者适用于天然气中液烃和水含量均较高
的气井,后者适用于天然气中只含水或液烃较多和
微量水的气井。
三、气田集输场站工艺流程
(2)常温分离多井集气站流程
常温分离多井集气站一般有两种类型,两种流程的不同点 在于前者的分离设备是三相分离器,后者的分离设备是气液分
天然气从气井采出,经过降压并进行分离除 尘除液处理之后,再由集气支线、集气干线输送 至天然气处理厂或长输管道首站,称为气田集输 系统。当天然气中含有H2S、H2O时,即需经过天 然气处理厂进行脱硫、脱水处理,然后输至长输 管道首站。 气田集输系统的工作是:收集天然气,并经 过降压、分离、净化使天然气达到符合管输要求
离器。两者的适用条件不同。前者适用于天然气中油和水的含
量均较高的气田,后者适用于天然气中只有较多的水或较多的
液烃的气田。
多井集气站的井数取决于气田井网布臵的密度,一般采气 管线的长度不超过5km,井数不受限制。以集气站为中心,5km 为半径的面积内,所有气井的天然气处理均可集于集气站内。
三、气田集输场站工艺流程
三、气田集输场站工艺流程
气田集输站场工艺流程是表达各种站场的工艺方法和工 艺过程。所表达的内容包括物料平衡量、设备种类和生产能 力、操作参数,以及控制操作条件的方法和仪表设备等。
1、常温分离集气站
常温分离集气站的功能是收集气井的天然气;对收集的 天然气在站内进行气液分离处理;对处理后的天然气进行压
因为低温分离器的低温是由天然气大差压节流降压
所产生的节流效应所获得。故高压分离器的操作压力是 根据低温分离器的操作温度来确定的。操作温度随气井 温度和采气管线的输送温度来决定,通常按常温考虑。 闪蒸分离器的操作压力随低温分离器的操作压力而 定;操作温度则随高压分离器的操作温度而定。 三相分离器的操作压力根据稳定塔的操作压力来确 定;操作温度则根据稳定塔的液相沸点和最高进料温度 来确定。
使之随低温进料天然气进入低温分离器,使这一部分重烃能得到
回收。
三、气田集输场站工艺流程
低温分离 集气站原理流程图(一)
1——采气管线 9——低温分离器
2——进站截断阀
3——节流阀
4——高压分离器
5——孔板计量装臵 6——装臵截断阀 7—抑制剂注入器 8——气一气换热器 10——孔板计量装臵 11——液位调节阀
力控制,使之满足集气管线输压要求;计量。
我国目前常用的常温分离集气站流程有以下几种:
三、气田集输场站工艺流程
(1)常温分离单井集气站流程
常温分离单井集气站原理流程图(一)
1——从井场装臵来的采气管线; 2—天然气进站截断阀; 3—天然气加热炉; 4——分离器压力调控节流阀; 5——气、油、水三相分离器; 6——天然气孔板计量装臵; 7——天然气出站截断阀;8——集气管线; 9——液烃(或水)液位控制自动放液阀;10——液烃(或水)的流量计; 11——液烃(或水)出站截断阀; 12——放液烃管线; 13——水液位控制自动放液阀; 14——水流量计; 15——水出站截断阀; 16——放水管线。
气液混合流体经气液进口
进入分离器进行基本相分离,
气体进入气体通道进行重力沉
降分离出液滴,液体进入液体
空间分离出气泡和固体杂质, 气体在离开分离器之前经捕雾 器除去小液滴后从出气口流出, 液体从出液口流出。
四、分离器的工作过程
1、重力分离器
立式两相分离器基本结构及工作过程
气液混合流体经气液进
口进入分离器进行基本相分
(3)对处理后的天然气进行压力调控以满足集气管线输压要求;
而必须采用注抑制剂防冻法以防止生成水合物。
三、气田集输场站工艺流程
天然气在进入抑制剂注入器之前,先使其通过一个脱液分离
器(因在高压条件下操作,又称高压分离器),使存在于天然气中
的游离水先行分离出去。 为了使分离器的操作温度达到更低的程度,故使天然气在大 差压节流降压前进行预冷,预冷的方法是将低温分离器顶部出来 的低温天然气通过换热器,与分离器的进料天然气换热,使进料 天然气的温度先行下降。 因闪蒸分离器顶部出来的气体中,带有一部分较重烃类,故
一、概
2、分离器操作功能

1
完成油和气或 气和液的基本 “相”的分离
4
从分离器内分别
3 2
脱除气相中所 夹带的液沫 脱除液相中所 包含的气泡
引走分离出来的 气相和液相,不 允许它们有彼此 重新夹带掺混的 机会
一、概

3、分离器的四个主要部分
基本相分离段
控制或消减能量
重力沉降段
分离和沉降
积液段
液体收集 引出段
气田集输流程是表达天然气的流向和处理天 然气的工艺方法。气田集输流程分为井场流程和 气田集气站流程。
气田集气站工艺流程分为单井集输流程和多
井集输流程。 按其天然气分离时的温度条件,可分为常温 分离工艺流程和低温分离工艺流程。
二、气井井场流程
在井场里,最主要的装臵是采气树,它是由闸
阀、四通(或三通)等部件构成的一套管汇。
三、气田集输场站工艺流程
两种低温分离流程的选取,取决于天然气 的组成、低温分离器的操作温度、稳定装臵和
提浓再生装臵的流程设计要求。低温分离器操
作温度越低,轻组分溶入液烃的量越多。此种 情况以采用前一种低温分离流程为宜。
第七章 气井生产系统动态分析与管理 第一节、天然气集气工艺流程
第二节、气液分离
气液混合流体经气液进口进
入分离器后通过流速和流向的
突变完成基本相分离,气体向 上流动在气体通道经重力沉降
分离出液滴,液体经降液管进
入油水界面,气泡及油向上流 动,水向下流动得以分离,气
体在离开分离器之前经捕雾器
除去小液滴后从出气口流出, 油从顶部经过溢流隔板进入油槽 并从出油口流出,水从排水口流出。
<0.1MPa <1.5MPa 1.5~6MPa >6MPa
中压分离器
高压分离器
四、分离器的工作过程
1、重力分离器
重力分离器的分类
•根据分离器功能分 •按流体流动方向和安装形式分
两相分离器
卧式
重力式分离器
三相分离器
重力式分离器
立式
四、分离器的工作过程
1、重力分离器
卧式两相分离器基本结构及工作过程
第七章 气井井场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