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2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含解析

2021新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2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含解析
2021新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2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2 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一、单项选择题 1.

(2020河南开封三模,理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OABC 中,顶点O ,A ,C 在复平面内分别表示复数0,3+2i,-2+4i,则点B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复数为( ) A.1+6i B.5-2i C.1+5i

D.-5+6i

2.(2020山东聊城二模,2)在复数范围内,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定有根,已知方程x 2+ax+b=0(a ∈R ,b ∈R )的一个根为1+i(i 为虚数单位),则a

1+i

=( )

A.1-i

B.-1+i

C.2i

D.2+i

3.(2020河北武邑中学三模,5)已知f (x )是定义在区间[2b ,1-b ]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2b ,0]上为增函数,f (x-1)≤f (2x )的解集为( ) A.[-1,2

3] B.[-1,1

3] C.[-1,1]

D.[1

3,1]

4.(2020广东江门4月模拟,理6)《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31.5尺,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8

5.5尺,则小满日影长为( ) A.1.5尺

B.2.5尺

C.3.5尺

D.4.5尺

5.(2020安徽合肥二模,文5)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若DE

????? =EC ????? ,AE 交BD 于点F ,则AF ????? =( ) A.23AB ????? +13AD ????? B.23

AB ????? ?13AD ????? C.1

3

AB ????? ?2

3

AD ?????

D.13

AB ????? +2

3

AD ?????

6.(2020安徽合肥二模,文7)若函数F (x )=f (x )-2x 4

是奇函数,G (x )=f (x )+(12)

x 为偶函数,则

f (-1)= ( )

A.-5

2

B.-5

4

C.5

4

D.5

2

7.(2020河北衡水中学月考,文12)已知关于x 的方程[f (x )]2-kf (x )+1=0恰有四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当函数f (x )=x 2e x 时,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2)∪(2,+∞) B.(4

e 2+

e 24

,+∞)

C.(8

e 2,2)

D.(2,4

e 2+e 2

4)

8.(2020福建福州模拟,理10)已知P 为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内一点,则PC ????? ·(PB ????? +PD ????? )的最小值为 ( )

A.-1

B.-3

C.-1

2

D.-3

2

二、多项选择题

9.已知实数a ,b 满足等式a 1

2=b 1

3,则下列五个关系式中可能成立的是( ) A.0

A.1

2

B.1

3

C.1

4

D.1

6

11.已知向量m =(sin x ,-√3),n =(cos x ,cos 2x ),函数f (x )=m ·n +√3

2

,下列命题,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y=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 B.y=f (x )的图象关于点(π

6,0)对称 C.y=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π12对称

D.y=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k π-π12,2k π+5π

12(k ∈Z )

12.已知函数f (x )=x-2

x

,g (x )=a cos πx

2

+5-2a (a>0).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是真命题的为( )

A.若?x 0∈[1,2],使得f (x 0)-1

B.若?x ∈R ,使得g (x )>0恒成立,则0

C.若?x 1∈[1,2],?x 2∈R ,使得f (x 1)>g (x 2)恒成立,则a>6

D.若?x 1∈[1,2],?x 2∈[0,1],使得f (x 1)=g (x 2)成立,则3≤a ≤4 三、填空题

13.(2020河南开封三模,理14)若平面向量a ,b 满足|a+b |=√2,|a-b |=√3,则a ·b = . 14.(2020广东江门4月模拟,理16)已知函数y=|sin x|的图象与直线y=m (x+2)(m>0)恰有四个公共点A (x 1,y 1),B (x 2,y 2),C (x 3,y 3),D (x 4,y 4),其中x 1

4tanx 4

= .

15.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π

3

,a=6,1≤b ≤4,则sin A 的取值范围

为 .

16.“垛积术”(隙积术)是由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创,南宋数学家杨辉、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丰富和发展的一类数列求和方法,有茭草垛、方垛、刍童垛、三角垛等等.某仓库中部分货物堆放成如图所示的“茭草垛”:自上而下,第一层1件,以后每一层比上一层多1件,最后一层是n 件.已知第一层货物单价1万元,从第二层起,货物的单价是上一层单价的7

8,若这堆货物总价是64-112(78)

n

万元,则n 的值为 .

专题突破练2 函数与方程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1.A 解析由已知,得OA ????? =(3,2),OC ????? =(-2,4),则OB ????? =OA ????? +OC

????? =(3,2)+(-2,4)=(1,6), ∴点B 对应的复数为1+6i .故选A .

2.B 解析将1+i 代入方程,得a+b+(a+2)i =0,所以{a +b =0,a +2=0,解得a=-2,所以-21+i =-2(1-i )

2=-1+i .

3.B 解析∵f (x )是定义在区间[2b ,1-b ]上的偶函数,∴2b+1-b=0,∴b=-1.

∵f (x )在区间[-2,0]上为增函数,

∴f (x )在区间[0,2]上为减函数,距离对称轴越远,函数值越小.

由f (x-1)≤f (2x )可得|x-1|≥|2x|,

即(x-1)2≥4x 2,且-2≤x-1≤2,-2≤2x ≤2,求得-1≤x ≤1

3

,且-1≤x ≤3,-1≤x ≤1,可得-1≤x ≤1

3

.故选B .

4.C 解析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a n },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31.5尺,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8

5.5尺,∴{

a 1+(a 1+3d )+(a 1+6d )=31.5,

S 9=9a 1+9×82

d =85.5,

解得{a 1=13.5,

d =-1.∴小满日影长为a 11=13.5+10×(-1)=3.5(尺).故选C.

5.D 解析如图,∵DE

????? =EC ????? ,∴E 为CD 的中点.

设AF ????? =λAE ????? =λAB ????? +BC ????? +12CD ????? =λAB ????? +AD ????? ?1

2AB ????? =λ2AB ????? +λAD ????? .

又B ,F ,D 三点共线,∴λ2+λ=1,解得λ=2

3,∴AF ????? =13AB ????? +23

AD ????? .故选D .

6.C 解析∵函数F (x )=f (x )-2x 4是奇函数,∴F (1)+F (-1)=0,即f (1)-2+f (-1)-2=0,则f (1)+f (-1)=4, ①

∵G (x )=f (x )+(12)x

为偶函数,

∴G (1)=G (-1),即f (1)+1

2=f (-1)+2,则f (1)-f (-1)=3

2,

由①②解得f (-1)=5

4.故选C .

7.B 解析f'(x )=2x e x +x 2e x =x (x+2)e x ,令f'(x )=0,解得x=0或x=-2,

∴当x<-2或x>0时,f'(x )>0;当-2

∴f (x )在(-∞,-2)内单调递增,在(-2,0)内单调递减,在(0,+∞)内单调递增,∴当x=-2时,函数f (x )取得

极大值f (-2)=4

e 2;

当x=0时,函数f (x )取得极小值f (0)=0. 作出函数f (x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令f (x )=t ,则当t=0或t>4

e 2时,关于x 的方程

f (x )=t 只有一个解; 当t=4

e 2时,关于x 的方程

f (x )=t 有两个解;

当0

e

2时,关于x 的方程f (x )=t 有三个解.

∵g (x )=[f (x )]2-kf (x )+1恰有四个零点,

∴关于t 的方程h (t )=t 2-kt+1=0在(0,4

e 2)上有一个解,在(4

e 2,+∞)∪{0}上有一个解,

显然t=0不是方程t 2-kt+1=0的解,

∴关于t 的方程t 2-kt+1=0在(0,4e 2)和(4

e 2,+∞)上各有一个解, ∴h (4

e 2)=16

e 4?4k

e 2+1<0,解得k>4

e 2+e 2

4,即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4e

2+

e 2

4

,+∞.故选B. 8.A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P (x ,y ),则A (0,0),B (2,0),C (2,2),D (0,2),所以PC ????? =(2-x ,2-y ),PB ????? +PD ????? =(2-x ,-y )+(-x ,2-y )=(2-2x ,2-2y ),故PC

????? ·(PB ????? +PD ????? )=(2-x )(2-2x )+(2-y )(2-2y )=2(x -32)2

?1

2+2(y -32)2

?1

2=2x-32

2

+2

y-

32

2

-1.所以当x=y=3

2

时,PC

????? ·(PB ????? +PD ????? )的最小值为-1.故选A . 9.ABC 解析画出y=x 12与y=x 13的图象(如图),设a 12=b 13

=m ,作直线y=m.

从图象知,若m=0或1,则a=b ;若01,则1

10.BCD 解析方程ax 2-|x|+a=0中,a=0时,只有一个解x=0,因此方程ax 2-|x|+a=0有四个不同的解,则a ≠0,x ≠0,因此方程可变为1

a =

x 2+1|x |

=|x|+1|x |

.作出函数y=|x|+1|x |

的图象和直线y=1

a

,如图,

函数y=|x|+1

|x |

的最小值为2,因此当1

a

>2时,直线y=1

a

与函数y=|x|+1

|x |

的图象有四个不同的交点,即

原方程有四个解,满足1

a >2的有BCD .故选BCD .

11.AB 解析f (x )=m ·n +√3

2=sin x cos x-√3cos 2x+√3

2=1

2sin2x-√3

2cos2x=sin (2x -π

3),

其最小正周期是T=2π2=π,故A 正确; sin 2×π

6?

π3=0,因此f (x )图象关于点

π6

,0对称,故B 正确;

由2x-π3=k π+π2

得x=

kπ2

+

5π12

(k ∈Z ),因此x=-π

12

是f (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故C 错误;

由2k π-π

2≤2x-π

3≤2k π+π

2,得k π-π

12≤x ≤k π+5π

12,即单调递增区间为k π-π

12,k π+5π

12(k ∈Z ),故D 错误.故选AB .

12.ACD 解析对于选项A,只需f (x )在[1,2]上的最小值小于a ,因为f (x )在[1,2]上单调递增,所以f (x )min =f (1)=1-2=-1,所以a>-1,故A 正确;

对于选项B,只需g (x )的最小值大于0,因为a cos

πx 2

∈[-a ,a ],

所以g (x )min =-a+5-2a=5-3a>0,所以0

,故B 错误;

对于选项C,只需f (x )在[1,2]上的最小值大于g (x )的最大值,f (x )min =-1, g (x )max =a+5-2a=5-a ,即-1>5-a ,a>6,故C 正确;

对于选项D,需g (x )在[0,1]上的最小值小于f (x )在[1,2]上的最小值,且g (x )在[0,1]上的最大值大于f (x )在[1,2]上的最大值,f (x )max =f (2)=2-2

2=1,所以x 1∈[1,2],f (x 1)∈[-1,1],

当x ∈[0,1]时,

πx 2

∈[0,π

2

],

所以g (x )在[0,1]上单调递减,g (x )min =g (1)=5-2a ,g (x )max =g (0)=5-a ,所以g (x )∈[5-2a ,5-a ], 由题意得{5-2a ≤-1,

5-a ≥1,解得3≤a ≤4,故D 正确.故选ACD .

13.-1

4 解析由|a+b |=√2,得a 2+2a ·b +b 2=2,

① 由|a-b |=√3,得a 2-2a ·b +b 2=3,

①-②,得4a ·b =-1,所以a ·b =-1

4

.

14.1 解析由题意画出图象如下,

很明显,在点D 处直线与函数y=|sin x|的图象相切,点D 即为切点. 则有,在点D 处,y=-sin x ,y'=-cos x.而-cos x 4=m ,且y 4=m (x 4+2)=-sin x 4,∴x 4+2=

-sinx 4m

=-sinx

4-cosx 4

=tan x 4.∴

x 4+2tanx 4

=tanx

4tanx 4

=1.

15.

3√9331

,1 解析C=π

3,a=6,1≤b ≤4,由余弦定理可得,c 2=a 2+b 2-2ab cos C=36+b 2-6b=(b-3)2+27,∴

c 2=(b-3)2+27∈[27,31].∴c ∈[3√3,√31].

由正弦定理可得,a

sinA =c

sinC , 即sin A=

asinC c

=

√32

c

=

3√3c

3√93

31

,1.故答案为

3√93

31,1.

16.6 解析由题意可得第n 层的货物的价格为a n =n (78)n -1

.这堆货物总价是S n =1×(78)0

+2×(78)1

+3×

(78)2

+…+n ×(78)

n -1

,

① 则7

8S n =1×(78)1

+2×(78)2

+3×(78)3

+…+n ×(78)n

, ②

由①-②可得1

8S n =1+(78)1

+(78)2

+(78)3

+…+(78)

n -1

-n ×(78

)n

=

1-(78)

n 1-78

-n ×(78)n

=8-(8+n )×(78

)n

,∴S n =64-8(8+n )×(78)n

.∵这堆货物总价是64-112(78)

n

万元,∴8(8+n )=112,

∴n=6.

2014届高三数学一轮必备“高频题型全掌握”21.数学方法:函数与方程思想

- 1 - 【精选三年经典试题(数学)】2014届高三全程必备《高频题型全掌 握系列》21.数学方法:函数与方程思想 1.(2013.厦门联考)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a 为正整数,c ≥1,a +b +c ≥1,方程ax 2+bx +c =0有两个小于1的不等正根,则a 的最小值是 ( ). A .3 B .4 C .5 D .6 解析 由题意得f (0)=c ≥1,f (1)=a +b +c ≥1.当a 越大,y =f (x )的开口越小,当a 越小,y =f (x )的开口越大,而y =f (x )的开口最大时,y =f (x )过(0,1),(1,1),则c =1,a +b +c =1.a +b = 0,a =-b ,-b 2a =12 ,又b 2-4ac >0,a (a -4)>0,a >4,由于a 为正整数,即a 的最小值为5. 答案 C 2.(2013·烟台月考)已知点P 是直线2x -y +3=0上的一个动点,定点M (-1,2),Q 是线段PM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PM |=|MQ |,则Q 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2x +y +1=0 B .2x -y -5=0 C .2x -y -1=0 D .2x -y +5=0 解析 由题意知,M 为PQ 中点,设Q (x ,y ),则P 为(-2-x ,4-y ),代入2x -y +3=0,得2x -y +5=0. 答案 D 3.(2013·沈阳二模)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AD =60°,AD =2AB ,若P 是平面ABCD 内一 点,且满足:xAB →+yAD →+PA →=0(x ,y ∈R ).则当点P 在以A 为圆心,33 |BD →|为半径的圆上时,实数x ,y 应满足关系式为 ( ). A .4x 2+y 2+2xy =1 B .4x 2+y 2-2xy =1 C .x 2+4y 2-2xy =1 D .x 2+4y 2 +2xy =1 解析 如图,以A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AD =2.据题意,得 AB =1,∠ABD =90°,BD = 3.∴B 、D 的坐标分别为(1,0)、(1,3), ∴AB →=(1,0),AD →=(1,3).设点P 的坐标为(m ,n ),即AP →=(m , n ),则由xAB →+yAD →+PA →=0,得:AP →=xAB →+yAD →,∴??? m =x +y ,n =3y . 据题意,m 2+n 2=1,∴x 2+4y 2+2xy =1. 答案 D

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整理

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整理在中国古代把数学叫算术,又称算学,最后才改为数学。数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几何,另一部分是代数。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语文函数与方程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1.设f(x)=x3+bx+c是[-1,1]上的增函数,且f(-12)f(12)0,则方程f(x)=0在[-1,1]内() A.可能有3个实数根 B.可能有2个实数根 C.有唯一的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解析:由f -12f 120得f(x)在-12,12内有零点,又f(x)在[-1,1]上为增函数, f(x)在[-1,1]上只有一个零点,即方程f(x)=0在[-1,1]上有唯一的实根. 答案:C 2.(2019长沙模拟)已知函数f(x)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x、f(x)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x123456 f(x)136.1315.552-3.9210.88-52.488-232.064 则函数f(x)存在零点的区间有 A.区间[1,2]和[2,3] B.区间[2,3]和[3,4] C.区间[2,3]、[3,4]和[4,5] D.区间[3,4]、[4,5]和[5,6]

解析:∵f(2)与f(3),f(3)与f(4),f(4)与f(5)异号, f(x)在区间[2,3],[3,4],[4,5]上都存在零点. 答案:C 3.若a1,设函数f(x)=ax+x-4的零点为m,g(x)=logax+x-4的零点为n,则1m+1n的取值范围是 A.(3.5,+) B.(1,+) C.(4,+) D.(4.5,+) 解析:令ax+x-4=0得ax=-x+4,令logax+x-4=0得logax=-x+4,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ax,y=logax,y=-x+4的图象,结合图形可知,n+m为直线y=x与y=-x+4的交点的横坐标的2倍,由y=xy=-x+4,解得x=2,所以n+m=4,因为 (n+m)1n+1m=1+1+mn+nm4,又nm,故(n+m)1n+1m4,则 1n+1m1. 答案:B 4.(2019昌平模拟)已知函数f(x)=ln x,则函数g(x)=f(x)-f(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A.(0,1) B.(1,2) C.(2,3) D.(3,4) 解析:函数f(x)的导数为f(x)=1x,所以g(x)=f(x)-f(x)=ln x-1x.因为g(1)=ln 1-1=-10,g(2)=ln 2-120,所以函数g(x)=f(x)-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1,2).故选B. 答案:B

高考数学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高考数学函数与方程的 思想方法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第4讲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一、知识整合 函数与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方程f(x)=0的解就是函数y =f(x)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函数y =f(x)也可以看作二元方程f(x)-y =0通过方程进行研究。 就中学数学而言,函数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有关初等函数的性质,解有关求值、解(证)不等式、解方程以及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二是在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建立函数关系式或构造中间函数,把所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讨论函数的有关性质,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许多有关方程的问题可以用函数的方法解决,反之,许多函数问题也可以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中学数学的基本思想,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1.函数的思想,是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函数思想是对函数概念的本质认识,用于指导解题就是善于利用函数知识或函数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2.方程的思想,就是分析数学问题中变量间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或者构造方程,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题,使问题获得解决。方程的数学是对方程概念的本质认识,用于指导解题就是善于利用方程或方程组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方程思想是动中求静,研究运动中的等量关系. 3.(1) 函数和方程是密切相关的,对于函数y =f(x),当y =0时,就转化为方程f(x)=0,也可以把函数式y =f(x)看做二元方程y -f(x)=0。函数问题(例如求反函数,求函数的值域等)可以转化为方程问题来求解,方程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函数问题来求解,如解方程f(x)=0,就是求函数y =f(x)的零点。 (2) 函数与不等式也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函数y =f(x),当y>0时,就转化为不等式f(x)>0,借助于函数图像与性质解决有关问题,而研究函数的性质,也离不开解不等式。 (3) 数列的通项或前n 项和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函数,用函数的观点处理数列问题十分重要。 (4) 函数f(x)=n b ax )( (n ∈N *)与二项式定理是密切相关的,利用这个函数用赋值法和比较系数法可以解决很多二项式定理的问题。 (5) 解析几何中的许多问题,例如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需要通过解二元

高中数学--函数与方程

函数与方程 一、函数的零点概念 教材中具体的定义:对于函数)(x f y =,我们把使 0)(=x f 的实数x 叫做函数0)(=x f 的零点。 可以这样理解:① 函数)(x f y =的零点就是 方程0)(=x f 的实数根 ② 函数)(x f y =的零点就是 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二、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二分法 对于在区间[a ,b ]上连续不断且f (a )·f (b )<0的函数y =f (x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举例理解: 二次函数f (x )=x 2-2x -3的图象(如下图),函数f (x )=x 2-2x -3在区间[-2,1]上有零点. 计算f (-2)×f (1) (> 还是 < ) 0 在区间[2,4]的端点上,即f (2)·f (4)<0,函数f (x )=x 2-2x -3在(2,4)内有零点。

例1 下列函数中,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 例2 下列函数图象与x 轴均有公共点,其中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 三、零点分类:不变号零点和变号零点 不变号零点 )(x f y ==函数2)(x x f =在下列区间是否存在零点?( ) (A )(-3,-1) (B )(-1,2) (C )(2,3) (D )(3,4) 变号零点 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仅适合变号零点):

应用:仅能判断零点的存在性,或者判断零点所在的区间命题方法判断零点的个数及所在的区间 典例(1)已知函数f(x)=6 x-log2 x,在下列区 间中,包含f(x)零点的区间是( ) A.(0,1) B.(1,2) C.(2,4) D.(4,+∞)(2)函数f(x)=2x- 2 x- a的一个零点在区间(1,2)内,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1,3) B.(1,2) C.(0,3) D.(0,2) 【解题法总结】函数零点问题的解题方法 (1)判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是否存在零点的方法 ①解方程:当函数对应的方程易求解时,可通过解方程判断方程是否有根落在给定区间上. ②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进行判断. ③画出函数图象,通过观察图象与x轴在给定区间上是否有交点来判断. (2)判断函数零点个数的方法

汇总高考数学函数专题习题及详细答案.doc

函数专题练习 1.函数1 ()x y e x R +=∈的反函数是( ) A .1ln (0)y x x =+> B .1ln (0)y x x =-> C .1ln (0)y x x =--> D .1ln (0)y x x =-+> 2.已知(31)4,1 ()log ,1a a x a x f x x x -+? 是(,)-∞+∞上的减函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0,1) (B )1 (0,)3 (C )11[,)73 (D )1[,1)7 3.在下列四个函数中,满足性质:“对于区间(1,2)上的任意1212,()x x x x ≠, 1221|()()|||f x f x x x -<-恒成立”的只有 (A )1()f x x = (B )()||f x x = (C )()2x f x = (D )2 ()f x x = 4.已知()f x 是周期为2 的奇函数,当01x <<时,()lg .f x x =设 63(),(),52a f b f ==5(),2 c f =则 (A )a b c << (B )b a c << (C )c b a << (D )c a b << 5. 函数2 ()lg(31)f x x = ++的定义域是 A .1(,)3-+∞ B . 1(,1)3- C . 11(,)33- D . 1(,)3 -∞- 6、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A .3 ,y x x R =-∈ B . sin ,y x x R =∈ C . ,y x x R =∈ D 7、函数()y f x =的反函数1()y f x -=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 (0,2)P (如右图所示),则方程()0f x =在[1,4]上的根是x = A .4 B .3 C . 2 D .1 8、设()f x 是R 上的任意函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 x f x -是奇函数 (B )()()f x f x -是奇函数 (C ) ()()f x f x --是偶函数 (D ) ()()f x f x +-是偶函数 9、已知函数x y e =的图象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 A .()22()x f x e x R =∈ B .()2ln 2ln (0)f x x x => )

高考数学重点难点3函数与方程思想大全

重点难点36 函数方程思想 函数与方程思想是最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综合知识多、题型多、应用技巧多.函数思想简单,即将所研究的问题借助建立函数关系式亦或构造中间函数,结合初等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加以分析、转化、解决有关求值、解(证)不等式、解方程以及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方程思想即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学语言转化为方程模型加以解决. ●重点难点磁场 1.(★★★★★)关于x的不等式2?32x–3x+a2–a–3>0,当0≤x≤1时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2.(★★★★★)对于函数f(x),若存在x0∈R,使f(x0)=x0成立,则称x0为f(x)的不动点.已知函数f(x)=ax2+(b+1)x+(b–1)(a≠0) (1)若a=1,b=–2时,求f(x)的不动点; (2)若对任意实数b,函数f(x)恒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求a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若y=f(x)图象上A、B两点的横坐标是函数f(x)的不动点,且A、B关于直线y=kx+ 对称,求b的最小值. ●案例探究 [例1]已知函数f(x)=logm (1)若f(x)的定义域为[α,β],(β>α>0),判断f(x)在定义域上的增减性,并加以说明; (2)当0<m<1时,使f(x)的值域为[logm[m(β–1)],logm[m(α–1)]]的定义域区间为[α,β](β>α>0)是否存在?请说明理由. 命题意图:本题重在考查函数的性质,方程思想的应用.属★★★★级题目. 知识依托: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判断法;单调性的应用;方程根的分布;解不等式组. 错解分析:第(1)问中考生易忽视“α>3”这一关键隐性条件;第(2)问中转化出的方程,不能认清其根的实质特点,为两大于3的根. 技巧与方法:本题巧就巧在采用了等价转化的方法,借助函数方程思想,巧妙解题. 解:(1)x<–3或x>3. ∵f(x)定义域为[α,β],∴α>3 设β≥x1>x2≥α,有 当0<m<1时,f(x)为减函数,当m>1时,f(x)为增函数. (2)若f(x)在[α,β]上的值域为[logmm(β–1),logmm(α–1)] ∵0<m<1, f(x)为减函数. ∴ 即 即α,β为方程mx2+(2m–1)x–3(m–1)=0的大于3的两个根 ∴∴0<m< 故当0<m<时,满足题意条件的m存在. [例2]已知函数f(x)=x2–(m+1)x+m(m∈R) (1)若tanA,tanB是方程f(x)+4=0的两个实根,A、B是锐角三角形ABC的两个内角.求证:m≥5; (2)对任意实数α,恒有f(2+cosα)≤0,证明m≥3; (3)在(2)的条件下,若函数f(sinα)的最大值是8,求m.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函数、方程与三角函数的相互应用;不等式法求参数的范围.属

高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及解析、高考真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及解析、高考真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函数与方程 【知识梳理】 1、函数零点的定义 (1)对于函数)(x f y =,我们把方程0)(=x f 的实数根叫做函数)(x f y =的零点。 (2)方程0)(=x f 有实根?函数()y f x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函数()y f x =有零点。因此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有零点,有几个零点,就是判断方程0)(=x f 是否有实数根,有几个实数根。函数零点的求法:解方程0)(=x f ,所得实数根就是()f x 的零点 (3)变号零点与不变号零点 ①若函数()f x 在零点0x 左右两侧的函数值异号,则称该零点为函数()f x 的变号零点。 ②若函数()f x 在零点0x 左右两侧的函数值同号,则称该零点为函数()f x 的不变号零点。 ③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则0)()(?)(x f y =有2个零点?0)(=x f 有两个不等实根; 0?=?)(x f y =有1个零点?0)(=x f 有两个相等实根; 0?

2015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函数零点

2015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函数零点 函数)(x f y =的零点就是方程0)(=x f 实数根,亦即函数)(x f y =的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x g x f y -=)(的零点(个数)?函数()x g x f y -=)(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横坐标(个数) ?方程()()0=-x g x f 即()x g x f =)(的实数根(个数) ?函数)(x f y =与)(x g y =图像的交点横坐标(个数) 1.求下列函数的零点 1.232-+=x x y 2.x y 2log = 3.62 -+=x x y 4.1ln -=x y 5.2 1sin + =x y 2.函数22()(2)(32)f x x x x =--+的零点个数为 3.函数()x f =???>-≤-+) 0(2ln ) 0(322x x x x x 的零点个数为 4.函数() () ???>+-≤-=13.41.44)(2x x x x x x f 的图像和函数()ln g x x =的图像的交点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5.函数5 ()3f x x x =+-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 ) A .[0,1] B .[1,2] C .[2,3] D .[3,4] 6.函数1()44x f x e x -=+-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 ) A. (1,0)- B. (0,1) C. (1,2) D. (2,3) 7.函数()2ln(2)3f x x x =--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 ) A. (2,3) B. (3,4) C. (4,5) D. (5,6) 8.方程2|2|lg x x -=的实数根的个数是 9.函数()lg ()72f x x g x x ==-与图像交点的横坐标所在区间是 ( ) A .()21, B .()32, C .()43, D .()54, 10.若函数2 ()4f x x x a =--的零点个数为3,则a =______

高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经典例题及解析 高考真题及答案

函数与方程 【知识梳理】 1、函数零点的定义 (1)对于函数)(x f y =,我们把方程0)(=x f 的实数根叫做函数)(x f y =的零点。 (2)方程0)(=x f 有实根?函数()y f x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函数()y f x =有零点。因此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有零点,有几个零点,就是判断方程0)(=x f 是否有实数根,有几个实数根。函数零点的求法:解方程0)(=x f ,所得实数根就是()f x 的零点 (3)变号零点与不变号零点 ①若函数()f x 在零点0x 左右两侧的函数值异号,则称该零点为函数()f x 的变号零点。 ②若函数()f x 在零点0x 左右两侧的函数值同号,则称该零点为函数()f x 的不变号零点。 ③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则0)()(?)(x f y =有2个零点?0)(=x f 有两个不等实根; 0?=?)(x f y =有 1个零点?0)(=x f 有两个相等实根; 0?

(word完整版)高三数学专题复习(函数与方程练习题)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函数与方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定义域为R 的函数y =f (x)的值域为[a ,b ],则函数y =f (x +a )的值域为( ) A 、[2a ,a +b ] B 、[a ,b ] C 、[0,b -a ] D 、[-a ,a +b ] 2、若y =f (x)的定义域为D ,且为单调函数,[a ,b ]D ,(a -b )·f (a)·f (b)>0,则下列命题正确为( ) A 、若f (x)=0,则x ∈(a ,b ) B 、若f (x)>0,则x ? (a ,b) C 、若x ∈(a ,b ),则f (x)=0 D 、若f (x)<0,则x ? (a ,b ) 3、设点P 为曲线y =x 3-3 x +3 2 上的任意一点,P 点处切线倾斜角为α,则α的取值范围为( ) A 、[32π,π] B 、(2π,π) C 、[0,2 π]∪(65π,π) D 、[0,2 π ]∪[32π,π) 4、设函数f (x)是定义R 上的奇函数,若f (x)的最小正周期为3,且f (1)>1,f (2)=1 3 2+-m m ,则m 的取 值范围为( ) A 、m < 32 B 、m <32且m ≠-1 C 、-1<m <32 D 、m >3 2 或m <-1 5、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在(-∞,2)上是增函数,且f (x +2)的图象关于x =0对称,则( ) A 、f (-1)<f (3) B 、f (0)>f (3) C 、f (-1)=f (3) D 、f (0)=f (3) 6、已知对一切x ∈R ,都有f (x)=f (2-x )且方程f (x)=0有5个不同的根,则这5个不同根的和为( ) A 、10 B 、15 C 、5 D 、无法确定 7、函数y =log 2 1 (x 2+kx +2)的值域为R ,则k 的范围为( ) A 、[22 ,+∞] B 、(-∞,-22)∪[22,+∞]

高考数学函数专题习题及详细答案

函数专题练习 1.函数1()x y e x R +=∈的反函数是( ) A .1ln (0)y x x =+> B .1ln (0)y x x =-> C .1ln (0)y x x =--> D .1ln (0)y x x =-+> 2.已知(31)4,1 ()log ,1a a x a x f x x x -+? 是(,)-∞+∞上的减函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0,1) (B )1(0,)3 (C )11 [,)73 (D )1 [,1)7 3.在下列四个函数中,满足性质:“对于区间(1,2)上的任意1212,()x x x x ≠ , 1221|()()|||f x f x x x -<-恒成立”的只有 (A )1()f x x = (B )()||f x x = (C )()2x f x = (D )2()f x x = 4.已知()f x 是周期为2 的奇函数,当01x <<时,()l g f x x = 设 63(),(),52a f b f ==5 (),2 c f =则 (A )a b c << (B )b a c << (C )c b a << (D )c a b << 5. 函数2 ()lg(31)f x x = ++的定义域是 A .1 (,)3 -+∞ B . 1 (,1)3 - C . 11 (,)33 - D . 1 (,)3 -∞- 6、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A .3 ,y x x R =-∈ B . sin ,y x x R =∈ C . ,y x x R =∈ 7、函数()y f x =的反函数1 ()y f x -=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 (0,2)P (如右图所示),则方程()0f x =在[1,4]上的根是x = A .4 B .3 C . 2 D .1 8、设()f x 是R 上的任意函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 x f x -是奇函数 (B )()()f x f x -是奇函数 (C ) ()()f x f x --是偶函数 (D ) ()()f x f x +-是偶函数 9、已知函数x y e =的图象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 A .()22()x f x e x R =∈ B .()2ln 2ln (0)f x x x => )

高中数学必修-函数与方程

高中数学必修 函数与方程 1.函数零点的概念 对于函数y=f(x),x∈D,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作函数y=f(x),x∈D的零点. 注意:函数的零点是实数,而不是点;并不是所有的函数都有零点,若函数有零点,则零点一定在函数的定义域内. 2.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由函数零点的概念可知,函数y=f(x)的零点就是方程f(x)=0的实数根,也就是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所以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 3.二次函数的零点 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a≠0),其零点个数可根据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的判别式来确定,具体情形如下表: Δ>0Δ=0Δ<0 方程ax2+bx+c=0(a≠0)的根的个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 根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无实数根 函数y=ax2+bx+c(a≠0)的零点个数有两个零点有一个零点无零点 函数y=ax2+bx+c(a≠0)的图象 a>0 a<0 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轴的 交点个数 有两个交点有一个交点无交点 4.零点存在性定理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 注意:在上述定理的条件下,只能判断出零点存在,不能确定零点的个数.

【辨析比较】f (a )·f (b )<0与函数f (x )存在零点的关系 ①.若函数y =f (x )在闭区间[a ,b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 (a )·f (b )<0,则函数y =f (x )一定有零点. 图1 ②.由函数y =f (x )在闭区间[a ,b ]上有零点不一定能推出f (a )·f (b )<0,如图1.所以f (a )·f (b )<0是y =f (x )在闭区间[a ,b ]上有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事实上,只有当函数图象通过零点(不是偶次零点)时,函数值才变号,即相邻两个零点之间的函数值同号. 注意:若函数f (x )在[a ,b ]上单调,且f (x )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则f (a )·f (b )<0?函数f (x )在[a ,b ]上只有一个零点. 5.二分法的概念 对于在区间[a ,b ]上连续不断且f (a )·f (b )<0的函数y =f (x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作二分法. 6.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 给定精确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f (x )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区间[a ,b ],验证f (a )·f (b )<0,给定精确度ε. 第二步:求区间(a ,b )的中点x 1. 第三步:计算f (x 1). (1)若f (x 1)=0,则x 1就是函数的零点; (2)若f (a )·f (x 1)<0,则令b =x 1(此时零点x 0∈(a ,x 1)); (3)若f (x 1)·f (b )<0,则令a =x 1(此时零点x 0∈(x 1,b )). 第四步: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即若|a -b |<ε,则得到零点近似值a (或b ),否则重复第二、三、四步. 7.常见的几种函数模型 (1)一次函数模型:y =kx +b (k ≠0). (2)反比例函数模型:y =k x +b (k ,b 为常数且k ≠0). (3)二次函数模型:y =ax 2+bx +c (a ,b ,c 为常数,a ≠0).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必备精品6:函数与方程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必备精品共42讲 全部免费 欢迎下载】

第6讲 函数与方程 备注:【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必备精品共42讲 全部免费 欢迎下载】 一.【课标要求】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二.【命题走向】 函数与方程的理论是高中新课标教材中新增的知识点,特别是“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也一定会是高考的考点。从近几年高考的形势来看,十分注重对三个“二次”(即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考察力度,同时也研究了它的许多重要的结论,并付诸应用。高考试题中有近一半的试题与这三个“二次”问题有关 预计2010年高考对本讲的要求是:以二分法为重点、以二次函数为载体、以考察函数与方程的关系为目标来考察学生的能力 (1)题型可为选择、填空和解答; (2)高考试题中可能出现复合了函数性质与函数零点的综合题,同时考察函数方程的思想。 三.【要点精讲】 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 概念:对于函数))((D x x f y ∈=,把使0)(=x f 成立的实数x 叫做函数))((D x x f y ∈=的零点。 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x f y =的零点就是方程0)(=x f 实数根,亦即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方程0)(=x f 有实数根?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x f y =有零点。 二次函数)0(2 ≠++=a c bx ax y 的零点: 1)△>0,方程02 =++c bx ax 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02=++c bx ax 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02=++c bx ax 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0)()(

2010高考数学复习专题:函数的最值

函数的最值(值域) ●高考要求 掌握求函数值域的基本方法(直接法、换元法、判别式法);掌握二次函数值域(最值)或二次函数在某一给定区间上的值域(最值)的求法 最值问题,几乎涉及到高中数学的各个分支,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之一,有一些基础题,也有一些小综合的中档题,更有一些以难题形式出现.它经常与三角函数、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及某些几何知识紧密联系.所以其解法灵活,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解决这类问题,要掌握各数学分支知识,能综合运用各种数学技能,灵活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考生的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在这里充分展现.因此我们应注意总结最大、最小值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以提高高考应变能力因函数的最大、最小值求出来了,值域也就知道了反之,若求出的函数的值域为非开区间,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也等于求出来了 ●重难点归纳 (1)求函数的值域 此类问题主要利用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 配方法、分离变量法、单调性法、导数法 数形结合法(图像法)导数法 数形结合法、判别式法、部分分式、均值不等式、换元法、不等式法等 无论用什么方法求函数的值域,都必须考虑函数的定义域 (2)函数的综合性题目 此类问题主要考查函数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反函数等一些基本知识相结合的题目 此类问题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较强的运算能力 在今后的命题趋势中综合性题型仍会成为热点和重点,并可以逐渐加强 (3)运用函数的值域解决实际问题 此类问题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从而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此类题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知识点归纳 一、相关概念 1、值域:函数A x x f y ∈=,)(,我们把函数值的集合}/)({A x x f ∈称为函数的值域。 2、最值:求函数最值常用方法和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相同。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和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不同而已。 最大值: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①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②存在x 0∈I ,使得f (x 0) = M 。那么,称M 是函数y =f (x )的最大值。记作()max 0y f x = 最小值: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①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②存在x 0∈I ,使得f (x 0) = M 。那么,称M 是函数y =f (x )的最小值。记作()min 0y f x = 注意: ①函数最大(小)首先应该是某一个函数值,即存在x 0∈I ,使得f (x 0) = M ; ② 函数最大(小)应该是所有函数值中最大(小)的,即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f (x )

高中数学竞赛专题一 函数与方程思想

高中数学竞赛专题一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渗透在数学的各部分内容中,它主要包括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以及几类典型的函数,函数思想是对函数内容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概括与提炼,是从函数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整体角度来考虑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函数思想贯穿于高中代数的全部内容,它是在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为研究这些函数服务的,如研究方程、不等式、数列、解析几何等其他内容,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重点内容。函数的思想,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运用函数的知识,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思想方法在于揭示问题的数量关系的本质特征,重在对问题的变量的动态研究,从变量的运动变化,联系和发展角度拓宽解题思路. 和函数有必然联系的是方程,方程是初中代数的主要内容,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了几类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方程的思想就是突出研究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解方程或方程组等步骤,达到求值目的的解题思路和策略。 一、考点回顾 函数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有关初等函数的性质,解有关求值、解(证)不等式、解方程以及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二是在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建立函数关系式或构造中间函数,把所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讨论函数的有关性质,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比如,对于满足0≤p≤4的一切实数,不等式x2+px>4x+p-3恒成立,试求x的取值范围一例,我们习惯上把x当作自变量,构造函数y=x2+(p-4)x+3-p,于是问题转化为:当p∈[0,4]时,y>0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解决这个等价的问题需要应用二次函数以及二次方程的区间根原理,可想而知,这是相当复杂的. 如果把p看作自变量,x视为参数,构造函数y=(x-1)p+(x2-4x+3),则y是p的一次函数,就非常简单.即令 f(p)=(x-1)p+(x2-4x+3).函数f(p)的图象是一条线段,要使f(p)>0恒成立,当且仅当f(0)>0,且f(4)>0,解这个不等式组即可求得x的取值范围是(-∞,-1)∪(3,+∞).本题看上去是一个不等式问题,但是经过等价转化,我们把它化归为一个非常简单的一次函数,并借助于函数的图象建立了一个关于x的不等式组来达到求解的目的 在函数的学习和复习中,要做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充分理解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如数列中的an、Sn都可以看作是n的函数而应用函数思想以获得新的解法。要总结、归纳运用

北京第十八中学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14 函数的表示法求解析式教学案(教师版)

北京第十八中学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14 函数的表示法求解 析式教学案(教师版) 一、课前检测 1.若函数()f x 满足2(1)2f x x x +=-,则f = . 答案:6- 2.已知()()()23,2f x x g x f x =++=,则()g x = . 答案:21x - 3. 若)(x f 是一次函数,14)]([-=x x f f 且,则)(x f = . 答案:()123f x x =- 或()21f x x =-+ 二、知识梳理 求函数解析式的题型有: 1.已知函数类型,求函数的解析式:待定系数法; 解读: 2.已知()f x 求[()]f g x 或已知[()]f g x 求()f x :换元法、配凑法; 解读: 3.已知函数图像,求函数解析式; 解读: 4.()f x 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f x 外还有其他未知量,需构造另个等式:解方程组法; 解读: 5.应用题求函数解析式常用方法有待定系数法等. 解读: 三、典型例题分析 例1 设2211(),f x x x x +=+ ,求()f x 的解析式. 答案:()22f x x =- 变式训练1:设(cos )cos 2,(sin )f x x f x =求的解析式. 答案:()2sin 1f x x =-

变式训练2:设33221)1(,1)1(x x x x g x x x x f +=++=+, 求)]([x g f . 答案:()22f x x =-,()33g x x x =-,642[()]692f g x x x x =-+- 小结与拓展:配凑法 例2 设23)1(2+-=+x x x f ,求)(x f 的解析式. 答案:2()56f x x x =-+ 变式训练1:已知21lg f x x ??+= ???,求)(x f 的解析式. 答案:2 ()lg 1f x x =- 变式训练2:设x x f 2cos )1(cos =-,求)(x f 的解析式. 答案:2()21f x x x =++ 小结与拓展:换元法 例3 已知()f x 是一次函数,且满足3(1)2(1)217f x f x x +--=+, 求()f x 的解析式; 答案:()27f x x =+ 变式训练1:已知12()3f x f x x ?? += ???,求)(x f 的解析式. 答案:1 ()2f x x x =-

高中数学函数与方程练习

函数与方程 一、选择题 1、设2 3)(x x f x -=,则在下列区间中,使函数f (x )有零点的区间是( ) A. [0,1] B.[1,2] C. [-2,-1] D. [-1,0] 2、已知函数2)1()(22-+-+=a x a x x f 的一个零点比1小,另一个零点比1大,则( ) A .-11或a<-2 C .-22或a<-1 3、已知0lg lg =+b a ,函数x a x f =)(与函数x x g a log )(-=的图象可能是( ) 4、函数1 1ln )(--=x x x f 的零点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5、设)(x f 是连续的偶函数,且当0>x 时)(x f 是单调函数,则满足??? ??++=43)(x x f x f 的所有x 之和为( ) A .-3 B .3 C .-8 D .8 6、已知函数7(13)10()x a x f x a --+?=??66x x ≤>若数列{}n a 满足*()()n a f n n N =∈, 且{}n a 是递减数列,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3 B . 11(,)32 C .15(,)38 D . 5(,1)8 7、设函数f(x)=13 4)(,42+= +--x x g a x x , 当x ∈[-4, 0]时, 恒有f(x)≤g(x), 则a 可能取的一个值是( ) A . -5 B . 5 C . - 35 D . 35 二、填空题 8、不等式2()0f x ax x c =-->的解集为{|21}x x -<<,则函数0)(<-x f 的解集为 _________ 9、直线y=kx 与曲线2--=x x y 有3个公共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10、偶函数f (x )满足f (x -1)=f (x +1),且在x ∈[0,1]时,f (x )=x 2,则关于x 的方程f (x )=x ?? ? ??101

全国高考数学复习微专题:函数的图像

函数的图像 一、基础知识 1、做草图需要注意的信息点: 做草图的原则是:速度快且能提供所需要的信息,通过草图能够显示出函数的性质。在作图中草图框架的核心要素是函数的单调性,对于一个陌生的可导函数,可通过对导函数的符号分析得到单调区间,图像形状依赖于函数的凹凸性,可由二阶导数的符号决定(详见“知识点讲解与分析”的第3点),这两部分确定下来,则函数大致轮廓可定,但为了方便数形结合,让图像更好体现函数的性质,有一些信息点也要在图像中通过计算体现出来,下面以常见函数为例,来说明作图时常体现的几个信息点 (1)一次函数:y kx b =+,若直线不与坐标轴平行,通常可利用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来确定直线 特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信息点:与坐标轴的交点 (2)二次函数:()2 y a x h k =-+,其特点在于存在对称轴,故作图时只需做出对称轴一侧的图像,另一侧由对称性可得。函数先减再增,存在极值点——顶点,若与坐标轴相交,则标出交点坐标可使图像更为精确 特点:对称性 信息点:对称轴,极值点,坐标轴交点 (3)反比例函数:1 y x = ,其定义域为()(),00,-∞+∞U ,是奇函数,只需做出正版轴图像即可(负半轴依靠对称做出),坐标轴为函数的渐近线 特点: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中心对称),渐近线 信息点:渐近线 注: (1)所谓渐近线:是指若曲线无限接近一条直线但不相交,则称这条直线为渐近线。渐近线在作图中的作用体现为对曲线变化给予了一些限制,例如在反比例函数中,x 轴是渐近线,那么当x →+∞,曲线无限向x 轴接近,但不相交,则函数在x 正半轴就不会有x 轴下方的部分。 (2)水平渐近线的判定:需要对函数值进行估计:若x →+∞(或-∞)时,()f x →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