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3级-理论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 绪论
一、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1、基础心理学的内容: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2、性格: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二、人的心理的本质
1、无脊椎动物有感觉的心理现象;
2、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大脑,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3、灵长类动物像猩猩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的阶段;
4、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把人的心理叫思维、意识、精神。
5、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大脑是神经系统的发展的最高产物。
6、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充分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三、心理学发展简史
1、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去研究行为,反对意识、性格。他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即S-R关系。(强调行为反对意识)
3、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反对行为主义、构造主义)
4、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奥地利的费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外周神经系统构造及功能
1、从功能上划分,可以将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2、躯体神经系统是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
3、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二、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1、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脑:脑干、间脑、小脑。
2、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部位。
3、脑干(生命中枢)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延脑(又叫延髓),桥脑和中脑。
①它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②延脑中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③桥脑是神经纤维上下行的通道,也是联系大脑与小脑之间神经纤维的通道。
④中脑里还有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
⑤在脑干上分布着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水平,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三、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1、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是视觉,顶叶是躯体感觉,额叶是躯体运动。
四、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1、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功能是

不对称,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单侧化”。
2、法国医生布洛卡证明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3、美国罗杰、斯佩里发现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占优势(割裂脑实验)。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概述
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感觉阈限与感受性是反比关系;阈限越高,感受性越低。
三、感觉现象
1、感觉现象分为:感觉适应(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感觉对比(不同刺激对应于同一器官——彩色对比),联觉(一种刺激不仅产生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四、各种感觉
1、视细胞层上有两种感觉神经细胞,即椎体细胞(分辨细节和颜色,是明视觉)和杆体细胞(分辨明暗和轮廓,是暗视觉)。
2、彩色有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明度(取决物理强度)、饱和度(取决于彩色中灰色所占比例)的特性。
3、色觉异常有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
色觉缺陷的人对明度非常敏感,靠明度辨认颜色;
色觉异常大都是遗传原因,男孩多于女孩,女孩是男孩色盲的1\10,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遗传。
4、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叫声波;听阈范围内对1000--4000赫兹的声音最敏感;老年人首先丧失对高频声音的听觉。
5、听觉的特性:
声音有音调(声波频率决定),响度(声波振幅决定)和音色(波形决定)三种特性。
6、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
7、酸、甜、苦、咸(依次对应是舌头的后、尖、根、前)敏感。
8、晕车、晕船是平衡器官敏锐引起。
9、痛觉遍布全身所有组织中;痛觉对机体有保护性作用;痛觉最难以适应。
五、知觉概述
1、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的特性:整体性;选择性(区分—对象,背景);恒常性(条件变,映像不变;颜色、明度、形状都具有恒常性);理解性(用经验加工,词语解释)。
六、知觉的种类
1、知觉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2、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时间知觉包括(依据):计时器提供的信息,自然界昼夜交替,四季周期性变化,人体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周期性变化。
4、错觉:①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知觉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②只要具备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必然会产生,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③错觉

所产生的歪曲还带有固定的倾向。④错觉是客观存在的,有规律的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
第四节 记忆
一、记忆及记忆过程
1、记忆: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2、记忆按内容分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动作记忆。
3、按是否意识到分类:外显记忆,内隐记忆(个体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影响,又称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4、按能否加以陈述分类: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识记才能获得,在利用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对如何做某件事的记忆,包括对知识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5、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又叫再现)。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回忆或者再现。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候却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
6、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7、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他以自己作主试者,用的记忆材料叫无意义音节。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二、三个记忆系统
1、人的认知活动可以看成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即把记忆看做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2、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讲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3、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又把视觉的瞬时记忆叫图像记忆,把听觉的瞬时记忆叫声像记忆。
4、瞬时记忆特点:编码方式——外界刺激物的形象,以感觉后像形式,有鲜明的形象性;容量大,9-20比特,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0.25--1s,声像记忆保持时间可以超过1秒,但不长于4s;对瞬时记忆的信息加以注意,可转换为短时记忆。
5、短时记忆特点: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也是5——9个项目,即记忆广度;听觉编码方式;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经过复述,可转为长时记忆。
6、长时记忆: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7、长时记忆特点:①容量和信息的种类及数量都是无限的;②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③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造成,或因干扰造成;④干扰分为:前摄干扰,倒摄干扰(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系列位置效应: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系列位置效应证明,系列两头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忆的效果好

,这就是系列位置效应。
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
一、思维概述
1、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
最主要特征:四间接性和概括性。
二、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形态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2、按探索问题答案方面分:辐合思维,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辐合思维: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又叫求同思维。
3、按是否有创造性分: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三、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迁移的作用(知识经验的影响);原型启发的作用;定势的作用(心理准备状态的影响)。
3、迁移: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有正迁移和负迁移。
4、定势:人民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面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
四、语言与言语
1、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言语。
2、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关系:言语离不开语言,语言离不开言语。
3、“听-威尔尼克;说-布洛卡读;读-角回-失读症”;
布洛卡中枢:运动性言语中枢,表达性失语症。
威尔尼克中枢:听觉型言语中枢,接受性失语症。
五、想象
1、想象: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是形象思维的过程,想象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来源于表象。
2、想象与表象区别:表象属于记忆范畴,想象有创造性,属于思维范畴。
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概述
1、意识: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的根本区别,是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
2、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得觉知,觉知就是察觉。
3、两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睡眠和梦。
4、睡眠分为4个阶段:①根据脑电波的变化,梦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5、梦的特点: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做梦不会妨碍人休息;费罗伊德用精神分析解释,梦是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
二、注意概述
1、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2、注意种类: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或随意后注意)
三、注意的特征
1、注意广度是7+-2
2、

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的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叫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3、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品质:注意的分散,即分心,他是一种不良的注意品质。
4、区别分散和转移:分散是有意------无意。转移是有意------有意。
5、注意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
6、注意分配条件: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如果两种活动是在同一感觉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的话,也很难做到注意分配。
7、注意的特征:注意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转移,注意分配。
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与动机概述
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有欲求。需要都有对象,需要是不断发展的。
2、按需要产生的角度分:自然需要(或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是人特有,又叫获得性需要。动物和人都有自然需要,但是有本质的区别。
3、按满足需要的对象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4、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5、由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产生的动机叫生理性动机,又叫驱力或内驱力。
6、动机的种类:生理性动机和社会行动机。
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叫社会性动机。如交往的需要产生的社会动机。
二、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两个是低层次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后面是高层次需要又叫生长需要。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
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而认识过程是对事物本身的认识。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信号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
二、情绪理论
1、情绪理论有: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2、情绪外周理论:詹姆士认为,情绪是对身体或机体变化的知觉,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展中的作用,所以叫情绪外周理论。
3、情绪丘脑理论:坎农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4、情绪认知理论:沙赫特认为任何一种情绪是外界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作用的结果,其中认知过程起着决定作用。
5、情绪动机-分化理论认为:情绪具有动力性。
三、情绪和

情感的种类
1、按生物进化的角度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又叫原始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是情绪的基本形式。
2、按情绪的状态也就是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特点:微弱,持久,弥漫性,又叫心情。
激情特点:强烈,爆发式的,持续时间短,
应激:在出现意外事件或危险情景时出现高度紧张。
四、意志
1、意志:有意识的确立目的,克服困难和挫折。
2、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行动的目的要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
3、意志行动基本阶段:准备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准备阶段:按勒温的说法,动机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想……又想……),双避式(两个都想避开),趋避式(想……又怕……),双重趋避式(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端)。
4、意志的品质:意志的自觉性(相反是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意志的果断性(相反是优柔寡断,鲁莽草率),意志的坚韧性(虎头蛇尾和执拗),意志的自制性(怯懦和任性)
第九节 能力和人格
一、能力
1、能力: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智力。智力的因素中,思维力是支柱和核心,代表着智力发展的水平。
3、能力的分类:
①按能力的发展高低程度分,能力,才能,天才。
②按能力的结构分,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③按能力与先天赋予和社会文化因素分液体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较少依赖文化和知识内容)和晶体能力(又叫晶体智力,是获得语言,数学等能力)。
④按能力涉及领域分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⑤按创造程度,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4、斯皮尔曼二因素论(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5、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发展早晚差异。
二、人格
1、人格: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稳定的组织结构,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2、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同一。
3、人格的倾向:需要、动机。
4、人格的心理:能力、气质、性格、特征。
三、气质
1、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
2、美国桑代克和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又叫工具条件反射。
3、气质类型的外在

表现:
①胆汁质(强,不平衡,兴奋型)。
②多血质(强,平衡,灵活,活泼型)
③粘液质(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
④抑郁质(弱,抑制型)
4、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①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②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③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④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⑤气质类型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四、性格
1、性格: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2、气质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
3、(性格的静态结构)从组成性格的各个方面把性格分解为: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心理学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美社会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二、社会行为
勒温提出B=f(P,E)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一、社会化
1、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劳动教养制度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2、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①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②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智能、才能)
3、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①家庭②学校③大众传播媒介④参照群体
4、几种社会化类型之一—性别角色社会化
①性(生物学方面的差异);②性别(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③性别角色(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二、社会角色
1、社会角色分类
①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按角色获得方式分)
先赋角色—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父母角色);成就角色—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教师角色)。
②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③功利型角色(农民)和表现型角色(咨询师)
④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农民)
自觉角色—有较为明确的意识;不自觉角色—并未意识到的角色扮演。
2、角色失调
四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完全退出放弃)。
三、自我、身份与尊重
1、自我
①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②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
③詹姆士关于自我的概念:主我与客我;
④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⑤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

方式。(罗杰斯认为)
2、自我概念的功能
①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②解释经验;③决定期待。

3、自尊
①定义: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②自尊需要包括: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③自尊经典公式(詹姆士):自尊=成功/抱负。
④影响自尊的因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的进行社会比较。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一、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1、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①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与近因效应
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亲密的人之间)易出现近因效应;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易产生首因效应。
②光环效应
③刻板印象
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刻板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单。
2、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
3、印象管理
①定义:又称印象整饰和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②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隐藏自我与自我提高;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投其所好。
二、归因
1、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做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做准确的预测。
2、影响归因的因素
①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
②动机性归因偏差—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
三、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1、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呈到U型(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2、主要的社会动机
①亲和动机;②成就动机;③权利动机;④侵犯动机;⑤利他动机。
3、影响亲和的因素:
①情境因素(群体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②情绪因素(恐惧、焦虑);③出生顺序
4、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①情绪唤起水平;②道德发展水平;③自我控制能力;④社会角色与群体;⑤大众传媒的影响。
5、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社交焦虑、嫉妒、羞耻、内疚。
6、嫉妒情绪的特点: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
7、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力量,过多过少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发展不利。
7、内疚
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是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
第四节 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一、态度概述

1、态度定义
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2、态度的特点
内在性;对象性(针对性);稳定性。
3、态度的成分
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
二、态度转变
1、态度转变模型
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
2、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接受这方面的影响因素;情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3、态度转变理论
①海德的平衡理论
②(P-O-X模型)
其中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
肯定为“+”,否定为“—”,三者相乘判别平衡(如果乘积为正则为平衡,乘积为负则不平衡);P—O关系判别强弱(强平衡,强不平衡,弱平衡,若不平衡)。

第五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
一、身体语言沟通
1、目光与面部表情(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
2、身体运动与接触
个体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3、姿势与装饰
4、人际距离
①公众距离(演讲);②社交距离(打招呼);③个人距离(咨询师,朋友之间);④亲密距离(亲人,夫妻之间)。
二、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1、人际关系的定义: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2、自我暴露: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3、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相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平等原则。
三、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的定义:
①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②三个层次:亲合、喜欢和亲情;
③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
2、影响喜欢的因素:
熟悉与邻近;相信与互补(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外貌;才能(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反而会增加他们的魅力);人格品质(真诚)。


第六节 社会影响
一、从众
1、从众行为特点:群体压力;被动的;个体的自愿行为。
2、从众行为原因:(从众无性别差异)
寻求行为参照;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
二、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
1、社会促进定义:又称社会助长;与社会促进相反的——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
2、社会促进的两种效应:
结伴效应;观众效应(旁观者效应)。
3、社会懈怠定义: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三、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1、模仿定义: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人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是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2、模仿的意义:模仿是学习的基础;适应作用;促进群体形成。
3、塔尔德的

“模仿率”:下降率、几何级数率、先内后外率。
第七节 爱情、婚姻和家庭
一、爱情
1、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①依恋;②利他;③亲密。
2、爱情的六个形式:
浪漫式;好朋友式、游戏式、占有式、实用式、利他式。
二、婚姻
1、婚姻的动机:经济、繁衍和爱情;爱情第一、繁衍其次、经济第三。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 概述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2、心理发展的过程:第一发展加速期(出生后的第一年,婴幼儿时期);缓慢发展区(童年期);第二发展加速期(少年期,青春发育期);成熟期;平衡发展变化阶段(中年期);下降趋势(老年期)。
3、第二青春期——更年期
二、心理发展的动因
1、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高尔顿)
2、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华生)
3、班都拉——社会学习理论(方式:观察学习、替代性强化)
4、学习的最佳期限的前提和条件:
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以一定的心理技能为条件(效果最佳——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而尚未达到成熟地步时)。
5、皮亚杰提出:相互作用论(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认知结构论(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认知发展论;道德对偶故事。
6、图式———平衡(过程为同化和顺应)
7、心理起源于动作
8、影响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
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化。
三、心理发展过程
1、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感觉);前运算阶段(泛灵论、自我中心主义、思维的不可逆);具体运算阶段(守恒性、脱离自我中心性、可逆性);形式运算阶段(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假设—演绎推理)。
3、埃里克森——依据心理社会危机(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
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
时期:①前,②后,③幼,④童;其主要发展任务分别为:信、自、主、勤;良好的人格特征分别为:希、意、目、能。
时期:⑤青少年期——形成角色的同一性——诚实品质。
时期:⑥成年早期——亲密感——爱的品格⑦成年中期——获得繁衍感——关心品质⑧成年后期——完善感——智慧、贤明品质。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1、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一、第一逆反期的表现(3—4岁):幼儿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二、童年期的认

知发展
1、掌握守恒: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6—8岁”数概念守恒和长度守恒;“7—9岁”液体守恒和物质守恒;“8、9—10岁”面积守恒和质量守恒;“11—12岁”容积守恒。
三、道德发展
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对偶故事)三个阶段:
前道德阶段(儿童只能接受行为的结果);他律道德阶段(重效果)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自律道德阶段(重动机)受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第五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一、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
1、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
2、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3、透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法”——道德认知
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阶段1: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2:功利取向。
2、习俗水平,阶段3:“好孩子”取向;阶段4:“好公民取向”。
3、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6:普遍道德原则取向。
三、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归纳三个要点:
1、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
2、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
3、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和速度,不能影响到的发展的顺序。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一、心理正常
1、心理健康2、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
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三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自知力与自知力不完整)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知、情、意的协调)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区别于其他人心理特征的总和)
第二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一、认知障碍
1、感觉障碍 ;2、知觉障碍 (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精神疾病患者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3、感知综合障碍(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事物变形症,非真实感,窥镜症)
4、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幻觉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
按体验来源分:真性幻觉(与客观一样,有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和假性幻觉(患者的主观空间——脑内、牙齿内)。
按产生的特殊条件分:功能性幻觉(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思维鸣响(又称思维回想,特殊形式的幻觉患者能听到自己思考的内容)、心因性幻觉。
二、思维障碍
1、思维形式障碍(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
①思维奔逸:兴奋性的,音联或意联,随境转移。
②思维迟缓:抑制性的

③思维贫乏: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
④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联想松弛思维散漫,“答非所问”。
⑤破裂性思维: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
⑥思维不连贯:语词杂拌是不是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而是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
⑦思维中断:无意识障碍,脑子里一片空白。
⑧思维插入(一部分内容不属于自己)和思维被夺(认为自己的思想被外界力量掠夺走)。
⑨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强制性——外在的、大量的、毫无意义的涌现在脑内;强迫症是——自己脑中想出的同一想法反复出现(有可能无意义),无法摆脱掉。)
⑩病理性赘述;⑾病理性象征性思维;⑿语词新作;⒀逻辑倒错性思维
第一、二、三条比较如下所示:
奔逸:多、快;
迟缓:少、慢;
贫乏:少、不慢。
2、思维内容障碍
①妄想: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妄想的特点: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对这种不合实际的结论坚定不移;具有自我卷入性。
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分类: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坚信配偶对其不忠);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
按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原发性妄想(突然发生的,内容不可理解);继发性妄想(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
②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某种观念或概念反复的出现在脑海中,患者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并力图加以摆脱。
③超价观念:是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它的发生常有一定的实施基础,但患者的这种观念是片面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第三节 常见精神障碍
一、精神分裂症
1、精神分裂症特点: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障碍,具有感知、思维、情绪、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
二、心境障碍
1、抑郁发作(低于哼唱情况的下限,两周以上)
主要特点: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2、躁狂发作(高于正常情况上限,一周以上)
主要特点: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3、双相障碍(既有躁狂发作也有抑郁发作)
4、持续性心境障碍(达不到抑郁,但是长期的心情低落)
三、神经症
包括: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症、抑郁型神经症。
四、应激相关障碍
1、急性应激障碍:

在遭受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病程为数小时至数天。
2、创伤后应激障碍: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延迟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3、适应障碍:同藏匿在遭遇生活时间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五、人格障碍
1、临床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表演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焦虑性人格障碍(习惯的夸大潜在危险)。
六、心理生理障碍
1、进食障碍
2、睡眠障碍(睡行症——梦游)
第四节 心理健康与心里不健康
一、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
1、心理活动强度(相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2、心理活动耐受力(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中)
3、周期节律性
4、意识水平
5、暗示性(易相信于人)
6、康复能力(自我调节恢复)
7、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绪的表达、思维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
8、自信心
9、社会交往
10、环境适应能力
第五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1、心理不健康分类:
①一般心理问题:内心冲突是常形(有现实意义,有道的色彩的);不间断的持续1个月,或间断的持续2个月;情绪反应尚未泛化;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
②严重心理问题: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内心冲突是常形;持续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反应对象被泛化;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③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内心冲突是变形(无现实意义,无道德相关色彩);时间超半年;
第五节 压力与健康
一、压力源的种类:
1、生物性压力源(包括躯体创伤或疾病、饥饿、睡眠剥夺、噪音、气温变化等)
2、精神性压力源(易受暗示、多疑、嫉妒、自责、悔恨、怨恨等)
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重要人际关系破裂——失恋、离婚;家庭长期冲突、重大社会变革等)
二、压力的内省体验
1、双趋冲突(两个都想要)2、趋避冲突(想要却不敢要)3、双避冲突(面临两种不利的情景时,两个都不想要)4、双重趋避冲突(两种选择既有利也有弊时,不知要哪个)
三、压力的适应
1、压力的种类: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叠加性生活压力(同时性叠加压力——在同一时间里,有若干构成压力的事件;继时性叠加压力——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破坏性压力(极端压力)。





第五条和第六条比较如下表:
破裂性 语词杂拌 不连贯
说话内容不逻辑(句句之间不逻辑)

—— —— ——
句内不逻辑 —— ——
思维障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