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卷】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天津卷】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天津卷】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天津卷】2017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

案解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7472189.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2017年高考天津卷—化学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

...的是

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等重金属离子

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

NH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4

【答案】C

【解析】

考点:水处理技术、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从各种水处理技术方法等方面设计考核知识点,让考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正确地认识化学的价值和功能。展现学科价值,灌输绿色化学思想。

2.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O5

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

C.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 mol Br2

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

【答案】B。

【解析】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名师点睛】本题以传统中草药黄芩有效成分“汉黄芩素”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从试题素材、考核知识点以及情景设置等角度,着力引导考生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挖掘历史文献和顶级科研论文寻找合适资料,以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编制试题,体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引导考生热爱化学,为国奉献。

3.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光电转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B、锂离子电池工作时,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C、

电解质溶液导电实质是电解的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D 、葡萄糖供能学.科#网时,涉及到生理氧化过程。故选A 。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名师点睛】本题以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实

质是电子的转移,涉及到化合价的升降,故可根据各种能量转化的原理来判断是否有化合价的变化,从而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4.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NaHCO 3固体中的Na 2CO 3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B .制备无水AlCl 3 蒸发Al 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C .重结晶提纯苯甲酸 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

D .鉴别NaBr 和KI 溶液 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 4萃取

【答案】D

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与鉴别及物

质的制备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C 项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步骤。

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图1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与非金属性一致,非金属性O>N>Si,所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NH3>SiH4,A正确;B、氢元素可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如H2O等,也可以与某些金属生成离子化合物如NaH等,B正确;C、不能用氢化物的酸性来验证非金属性强弱,可以采用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弱来验证,C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知识判断,各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2、10、18、36、54、86、118,所以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D正确。故选C。

考点: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名师点睛】熟练应用元素周期律是准确解题的核心。A、C两项元素的非金属性可以用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互置换能力等来判断。B项则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判断,可以根据组成元素来判断。

6.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

【答案】B

【解析】

考点: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平衡常数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平衡状态的判定、平衡常数等。落实考试大纲修订思路,考查学科的必备知识和方法。化学平衡状态判断有两个依据,一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二是“变量”

不变。注意D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容易粗心导致出错。

第Ⅱ卷

本卷共4题,共64分。

【解析】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1. 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和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B. “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D. “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A.雾和霾属于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A正确;B. 碳纤维的成分是单质碳,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B错误;C.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C 正确;D.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答案选B. 点睛:绿色化学不是先污染后治理,而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2. 南海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海水资源利用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冰冻法 B. 氯碱工业中采用阴离子交换膜可提高产品的纯度 C. 由MgCl2·6H2O得到无水MgCl2的关键是要低温小火烘干 D. 溴工业中③、④的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溴元素在反应③、⑤中均被氧化,在反应④中被还原 【答案】D 【解析】A.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A错误;B. 氯碱工业是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中阳极上氢离子和阴极上氯离子放电,在阴极产生氢氧化钠,为防止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采用阳离子交换膜,使钠离子转移到阴极,所以提高产品纯度,B错误;

2014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化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理科综合 化学试题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 .氨氮废水(含NH 4+及NH 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 .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 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 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到细胞内浓度约为10 -12 ~10 -11 mol ·L -1 的目标分子 D .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 .用pH 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 .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 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 .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 、X 、Y 、Z 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Y 、Z 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 .由X 、Y 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 .物质WY 2、W 3X 4、WZ 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 .T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 与Z 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 4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乳酸薄荷醇酯(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 .乙醛和丙烯醛( )不是同系物,学科 网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 .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 .CH 3COOCH 2CH 3与CH 3CH 2COOCH 3互为同分异构体,1H -NMR 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 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 -NMR 来鉴别 11.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 中的M 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Ni(OH)2 + M = NiOOH + MH 已知:6NiOOH + NH 3 + H 2O + OH - =6 Ni(OH)2 + NO 2-

2019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9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S-32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所示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①中“净化”可以防止催化剂中毒 B.步骤②中“加压”既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又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步骤③、④、⑤均有利于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D.产品液氨除可生产化肥外,还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C 【解析】 【分析】 应用催化剂知识、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分析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问题。 【详解】A项:合成氨使用含铁催化剂,为防止催化剂中毒,须将原料“净化”处理,A项正确; B项:步骤②中“加压”,可增大氮气、氢气浓度,加快合成氨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右移,提高原料转化率,B项正确; C项:合成氨反应放热,步骤③使用较高温度不利于提高原料转化率,同时使用催化剂也不能使平衡移动,步骤④、⑤能有利于提高原料的转化率,故C项错误; D项:产品液氨可用酸吸收生成铵态氮肥。液氨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热,可用作制冷剂,D项正确。 本题选C。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食品包装的聚乙烯塑料能使溴水褪色 B.纯棉面料主要含C、H、O三种元素 C.植物油的主要成分属于酯类物质 D.聚碳酸亚乙酯()的降解过程中会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分析其类别、性质和反应类型。 【详解】A项:乙烯分子中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乙烯加聚反应生成的聚乙烯高分子链中已经无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A项错误; B项:纯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含C、H、O三种元素,B项正确; C项:植物油、动物脂肪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类物质,C项正确; D项:聚碳酸亚乙酯高分子链上有酯基,其降解即酯基水解,属于取代反应,D项正确。 本题选A。 3.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制取SO2 B.验证SO2的漂白性 C.收集SO2 D.处理含有SO2的尾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依据SO2的理化性质,从试剂、装置等角度,分析判断SO2的制取原理、收集方法、性质验证和尾气处理的合理性。 【详解】A项: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铜与浓硫酸共热可制取SO2,A项错误; B项:SO2使品红褪色是SO2的漂白性,B项正确; C项:同温同压时,SO2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从右边导管进气,C项错误; D项:含有SO2的尾气会污染空气,但饱和NaHSO3溶液不能吸收SO2,可使用NaOH溶液等,D项错误。本题选B。 【点睛】紧扣实验目的,从反应原理、试剂性质、仪器选用、装置连接等方面,分析判断实验的合理性,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 4.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L1mol·L-1Na2CO3溶液中含0.1N A个CO32-

2017全国Ⅲ卷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2017年全国卷Ⅲ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试卷总体评价——信息量与难度适中 从总体情况看,全国卷Ⅲ理综试卷化学试题紧扣《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的规定范围和命题要求,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2017年全国卷Ⅲ理综化学试题以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为本,考查了考生对化学学科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全面考查主干知识的前提下,更注重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试题情境新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区分度良好。 二、选择题——重要核心考点,反应原理及电化学易错 纵观近年全国卷的高考真题及模拟试题,选择题都是围绕着核心考点(化学与生活、元素化合物、电化学、速率和平衡、电解质溶液、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基础)展开。Ⅲ卷7个选择题,第7题考查化学与生活,学生需要了解关于燃料燃烧和环境保护的常识;第8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此题需要掌握有机的常见反应和物质的鉴别;第9题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查学生的基础实验操作;第10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需要学生掌握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基本计算;第11题是电化学,考查学生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原理;第12题是元素周期律,题目考查了学生对于元素推断和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掌握能力;第13题考查电解质溶液,以图像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学生对于溶度积和平衡判断的能力。总体看来,选择题难度适中,易出错的是化学反应原理题和电化学综合题。 三、非选择题——化学基本素养和化学计算能力的综合考查

2019高三理综化学试题

7、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 A.陶瓷、水泥 B.水玻璃、玻璃钢 C.单晶硅、光导纤维 D.石膏、石英玻璃 8、唐代苏敬《新修本草》有如下描述:本来绿色,新出窑未见风者,正如瑠璃。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 赤色,故名绿矾矣。”“绿矾”指 A.硫酸铜晶体 B.硫化汞晶体 C.硫酸亚铁晶体 D.硫酸锌晶体 9、(Chem Commun)报导,Marcel Mayorl合成的桥连多环烃 (下列有关该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拓展了人工合成自然产物的技术。 A.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分子中含有4个五元环 10、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B.一氯代物只有4种D.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A.提纯氯气,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B.碳酸钠溶液可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C.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淀粉3种溶液 11、位于3个不同短周期的主族元素a、b、e、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d同主族,d元素最高 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4,c原子最外层电子比b原子次外层电子多1个。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b、c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C.b的氢化物的氧化性可能比e的强 B.a、b、c形成的化合物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D.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12、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TiO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充电时Na S 224还原为Na 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A.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 B.放电时,a极为负极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 3 --

2014年高考试题——理综(浙江卷)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Ba-137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细胞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8.下列说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10.下列说确的是 A.乳酸薄荷醇酯()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它们与

(完整版)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1卷理综化学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答案】A 【解析】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A正确;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错误;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错误。答案选A。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 【答案】B 【解析】“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属于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类似于碘的升华,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答案选B。 9.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答案】B 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柱,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答案】C

2018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解析_全国卷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 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 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 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 12.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W X Y Z A.氢化物沸点:WW C.化合物熔点:Y2X3

2018年高考的全国卷仿真模拟的试卷理综化学试的题目(一)(新课标I)含解析汇报

2018年高考全国卷仿真模拟试卷理综化学试题(一)(新课标I)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等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经过气化、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变为清洁燃料 B.为补充土壤中的钾元素,可在田间焚烧秸秆 C.在食品包装时放入盛有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D.聚乙烯、聚氯乙烯均可作包装材料,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C 2.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Na2O2与足量S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B.100gCaS与CaSO4的混合物中含有32g硫,则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75N A C.1molNa2CO3 和NaHCO3的混合物中CO32-的数目为N A D.3mol单质F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转变为Fe3O4,得到8N A个电子, 【答案】B 【解析】A.7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1mol,与足量SO2充分反应后生成硫酸钠,转移电子数为2N A,A 不正确;B.100gCaS与CaSO4的混合物中含有32g硫,由它们的化学式可知,其中所含钙元素的质量为40g,所以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28g,则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75mol,故氧原子数为 1.75N A,B正确;C.1molNa2CO3 和NaHCO3的混合物中,CO3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其数目 小于N A,C不正确;D.3mol单质F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转变为Fe3O4,失去8N A个电子,D不正确。 本题选B。

3.《Chem.sci.》报道麻生明院士团队合成非天然活性化合物(b)的新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的分子式为C18H17NO2B.b的一氯代物有9种 C.b可发生取代反应D.b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B 【解析】A、b的分子式为C18H17NO2,故A正确;B、b的一氯代物有10种,故B错误;C、b苯环上的氢、甲基上的氢可发生取代反应,故C正确;D.b中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故选B。 4.W、X、Y、乙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Z同主族,W的氢化物水溶液可用于蚀刻玻璃,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 X>Y>Z>W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W>Z>Y C.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Y 的强 D.一定条件下,X的单质可与W、Y、Z的单质分别发生化合反应 【答案】C 点睛: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知识。解答本题时根据元素周期律抓住递变规律进行分析即可。先通过原子结构

最新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陕西省西安中学【精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金属或焊接钢轨B.84 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使用易产生有毒气体 C.为增强洗涤效果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D.硅胶、六水氯化钙都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 2.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己烯中含共用电子对数为1.8N A B.12.25g KClO3 与含0.6molHCl 的浓盐酸完全反应,转移电子一定为0.5N A C.100mL 0.1mol/L FeCl3溶液完全制成胶体,含胶体粒子数为0.01N A D.常温常压下,46g C7H8和C3H8O3的混合物中含H 原子数目为4N A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乙醇和蛋白质都是营养物质 B.二氯丙烷(C3H6Cl2)的结构有6种 C.中所有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均能与NaOH 溶液反应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5.生产硝酸钙的工业废水常含有 NH 4NO 3,可用电解法净化。其工作原理如图所 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A .a 极为电源正极,b 极为电源负极 B .装置工作时电子由 b 极流出,经导线、电解槽 流入 a 极 C .I 室和 III 室最终均能得到副产品 NH 4NO 3 D .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2NO 3-+12H++10e-==N 2↑+6H 2O 6.常温下,硫酸与 NaOH 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 .曲线 a 是用 NaOH 溶液滴定硫酸的滴定曲线 B .曲线 a 和曲线 b 滴定过程中均存在:c(H +)+c(Na +)=c(OH -)+2c(SO 42-) C .用 NaOH 溶液滴定硫酸溶液时可用酚酞作指示剂 D .等体积的硫酸与 NaOH 溶液分别与等质量铝粉反 应生成 H 2 的质量比一定为 1:3 7.已知 X 、Y 、Z 、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 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Y 和 W 同主族,且 W 的原子序数是 Y 的 2 倍,Z 的 焰色反应呈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Z >W >Y B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 >W >X C .Z 、Y 形成的所有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2014年浙江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详解

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 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易化扩散 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 D.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 2.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具有二倍体核型 B.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逆转为正常细胞 C.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 D.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 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6.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薄荷醇酯()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来鉴别 11.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 + M = NiOOH + MH 已知:6NiOOH + NH3 + H2O + OH-=6 Ni(OH)2 + NO2-

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灼烧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A正确;B、食用油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B 正确;C、高温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杀菌消毒,C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D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判断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B.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答案】A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甲基丁烷也称异戊烷,A 错误;B.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 正确;有4种同分异构体,C 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 错误,答案选B 。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 .将Cl 2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 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乙酸乙酯,A 错误;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 2,所以用排水法收集,B 错误;C.铁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因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C 正确;D.将Cl 2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只能除去氯气,但不能除去水蒸气,不能得到纯净的Cl 2,D 错误,答案选C 。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 2SO 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SO 42-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 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Na 2SO 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H 2SO 4产品 C .负极反应为2 H 2O –4e –=O 2+4H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 D .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的O 2生成 【答案】B 考点: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 12.298K 时,在 1L -?氨水中滴入 mol 1L -?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mol 1L -?氨水的电离度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020高三模拟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设计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和石油的分馏均为物理变化 B.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C.丙烷与氯气反应可得到沸点不同的4 种二氯代物 D.乙酸和硬脂酸(C17H35COOH)互为同系物 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10.“同位素示踪法,可帮助人们认识化学反应的机理。下列反应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A.2Na2O2+2H218O=4NaOH+18O2↑ B.K37ClO3+6HCl=K37Cl+3Cl2↑+3H2O

C.NH 4Cl+2H2O NH3·2H2O+HCl D.CH3COOH + CH3CH218OH CH3CO18OCH2CH3 + H2O 11.已知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四种元家均为金属,则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为强碱 B.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C. 若HmXOn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m、n均为正整数) D.若四种元素只有一种为金属,则Z与Y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 12.我国科研人员以Zn和尖晶石型锰酸锌(ZnMn2O4)为电极材料,研制出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该电池 的总反应方程式:xZn + Zn1?x Mn2O4充电 放电 ZnMn2O4(0 < x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Zn2+向ZnMn2O4电极迁移 B.充电时,阳极反应:ZnMn2O4?2xe—=Zn1-x Mn2O4+xZn2+ C.放电时,每转移1mol e-,ZnMn2O4电极质量增加65g D.充放电过程中,只有Z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13.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电导率随加入水的体积V(H2O)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I表示Na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电导率的变化 B.a、b、c三点溶液的pH: b>c>a C. 将a、b两点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c(CH3COOH) D.醋酸溶液稀释过程中,c(CH3COO-)/c(CH3COOH)不断增大 26.(14分)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

2014年高考理综浙江卷及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32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32页)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 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试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 5 K —39 Ca —64 Fe —56 Cu —64 Ba —137 选择题部分(共120分) 1. 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 B. 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易化扩散 C. 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 D. 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 2. 下图表示施用IAA (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 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 施用IAA 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 将为施用IAA 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 与施用4110 mol L --的IAA 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3.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具有二倍体核型 B. 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逆转为正常细胞 C. 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 D. 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 4.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 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 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5. 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 - TdR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 察和测量到 ( ) A. 1G 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 - TdR 进入细胞核 B. S 期变长,该期有DNA 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 2G 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 M 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6. 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B. 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C. 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D. 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 氨氮废水(含4NH + 及3NH )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高三三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2012年高三三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一、试卷分析:试卷总体不错,突出了重点知识,基本能力的考察,起到了复习总结提高的作用。 1. 遵循2012年《考试说明》,内容范围与要求适当,无偏题、怪题。 2. 试题题量、试卷结构、题型结构,分值符合说明要求,与去年一样,考生容易适应。 3.重视对课本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同时,侧重对接受、吸收、整合能力和解决化学问题能力的考查。 4. 体现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的联系;知识与能力并重,重视思维品质的考查;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重视化学思想方法的的考查。 5. 重视对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考试成绩分析及问题分析:.学生总体成绩不好,优秀率不高,及格率在54%.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基础知识不牢固,运用能力差:学生对化学双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还没有将所学知识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这一点从前面7道选择题的做题情况就可看到。如7、8、9、10、12分别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有机物的结构、化学性质等知识,很多学生知识不牢,似是而非,选错答案。 (2)解题思维不够严谨,计算能力不强:读题审题时对题目设计的各种干扰因素不能作出清析准确的判断,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如第7题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说法的判断;13题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28题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考查的计算(3)答题不规范,化学用语书写不准确:三模考试题中加大了对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和化学计算的考查力度,全卷要求规范书写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总共有14个,卷面中严重存在着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不准确或不规范的现象。元素符号,化学式,学科术语写错写白的也很普遍。简答题中语言表述不简练,实验题中操作描述不规范。全卷共有5 道选择型计算题和1道大计算题,大多数学生面对化学计算在反应关系未理顺,解题方法没确定的情况下,朦朦胧胧开始算起,忙忙碌碌无果结束。胸无成题,心无常法。 (4)分析题审题能力较弱:读题不认真,析题不严密,审题不仔细,导致阴差阳错,张冠李戴,答非所问,是造成学生考试失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多数学生考场上缺乏良好的答题习惯和应试策略,如选择题答题时把选不正确的当成正确的,非选择题中误将电子式写成化学式,结构简式写成结构式,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写成一般的化学方程式或不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等。 (5)做题方法不对头,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考试时间不够用。学生对理综试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没经验,往往事倍功半,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交流沟通。 三、反思、教训 1.对基础知识适当补漏,知识结构的构建,重在培养三种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知识成串,知识成片;错题要周周练。 2. 加强模块内、间的联系(寻找联系点); 突出重点,突出问题,分清主次,不能均衡用力。 3.找准问题,专题突破 (1) 加强研究发现教学中的“真”问题。 (2)找准学生(有效学生群体),搞好学生学情研究,发现学生的“真”问题。 (3)对问题实施专项突破。有的放矢的分层次教学(分类指导)。 2012.4.23 强

高三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年级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内容结构和试题特点 (一)试卷结构 总体特点:非选择题超量供题限量做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根据山西省2011年新高考题的形式理综化学满分100分,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中7——13题为化学题各6分共42分,非选择题有必考题26、27、28共43分,选考题36、37、38任选一题共15分。 (二)试题特点及评价 1、知识点分布 选择题分别为:7题为关于阿佛家德罗常数知识的考查;8题为有机化学中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考查:9题有机化学中反应类型的考查;10题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考查;11题为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考查;12题为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13题为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以上是常见高考中的热点和考点。 非选择题分别为: 26题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的推断,涉及到了化学式的推断、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考点。 27题二硫化氯的制备为主线考查了化学实验的设计。主要涉及到了实验方案的考查,各仪器的用途及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8题以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处理为载体分别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知识的应用以及燃料电池原理的应用。 整卷涉及考点内容大,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 选考题: 36题为化学与技术的考查。 37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分别考查了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晶体结构的考查。 38题为有机化学基础的考查。以乙烯和对二甲苯为原料制取有机物为载体分别考查了化学反应类型、有机物的名称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2、能力与技能方面的考查。 本卷在能方面要求很高,知识点考查容量大,要求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同时在大题中对某些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比如:化学知识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在26题、27题得到了充分的考查;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在26题(6)37题(5)28题(3)具体体现。 二、我校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我校高三学生总体来说基础普遍较弱,尽管本学期进行了一轮基础复习,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还不是很牢固。从学生的答卷上可以看出存在以下问题: 学生的得分意识不够,对于那些填空题,空着不做肯定意味着没

2019高三理综化学试题

2019高三理综化学试题

7、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 A.陶瓷、水泥 B.水玻璃、玻璃钢 C. 单晶硅、光导纤维 D.石膏、石英玻璃 8、唐代苏敬《新修本草》有如下描述:本来绿色,新出 窑未见风者,正如瑠璃。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绿矾矣。”“绿矾”指 A.硫酸铜晶体 B.硫化汞晶体 C.硫酸 亚铁晶体 D.硫酸锌晶体 9、(Chem Commun)报导,Marcel Mayorl合成的桥连多 环烃(),拓展了人工合成自然产物的技术。下列有关该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一氯代物只有4 种 C.分子中含有4 个五元环 D.所有原子处于同 一平面 10、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A.提纯氯气,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有饱和碳酸氢钠 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B.碳酸钠溶液可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C.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 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 淀粉3种溶液 11、位于3个不同短周期的主族元素a、b、e、d、e,原 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d同主族,d元素最高 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4,c原子最外层电子比 b原子次外层电子多1个。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b、c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B.a、b、 c形成的化合物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 C.b的氢化物的氧化性可能比e的强 D.d的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12、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TiO2 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充电时Na2S4 还原为Na2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化学 能 B.放电时,a极为负极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3- D.M是阴离子交换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